導航:首頁 > 專利知識 > 蘇聯解體年限

蘇聯解體年限

發布時間:2021-03-14 04:11:06

『壹』 蘇聯解體的時間

具體時間是:1991年12月25日。以蘇聯總統戈爾巴喬夫宣布辭職為標志。同日19時38分,克里姆林宮上空印有鐮刀和斧頭圖案的蘇聯國旗降下,以俄羅斯白藍紅三色旗取代,象徵著蘇聯正式解體並不復存在。PS:蘇聯的解體客觀的說是有一個過程的。自戈爾巴喬夫上台後,蘇聯的國內形勢就開始發生微妙的變化。進入到1991年,蘇聯解體的進程突然加快,1991年3月27日,戈爾巴喬夫在全蘇進行了是否繼續保留聯盟的全民公投,78%的蘇聯公民贊同保留聯盟,波羅的海三國(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亞美尼亞、喬治亞、摩爾多瓦抵制了公投。然而,戈爾巴喬夫並沒有利用公投所帶來的正治優勢抵制聯盟解體,反而站在了葉利欽一方,導致蘇聯局勢的急轉直下。進入到同年的12月,圍繞著蘇聯前途和命運的斗爭進一步加劇。西方看到戈爾巴喬夫大勢已去,開始實行支持蘇聯各加盟成員國獨立的「一邊倒」政策。直至12月25日,戈爾巴喬夫宣布辭職。12月26日,蘇聯最高蘇維埃共和國院舉行最後一次會議,以履行蘇聯終止存在的法律手續。蘇聯正式解體。

『貳』 蘇聯解體時間

一、時間:
1991年12月25日,蘇聯總統戈爾巴喬夫宣布辭職,蘇聯國旗從克里姆林宮上空緩緩降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宣告解體,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遭受重大挫折,冷戰結束。
在政斗中獲勝的葉利欽所領導的俄羅斯聯邦連同烏克蘭和白俄羅斯於1991年12月27日分別繼承聯合國、聯合國安理會和其下屬國際組織中的原蘇俄、原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和原白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的席位。其他12個原蘇聯加盟共和國以新國家身份加入聯合國。蘇聯在海外的一切財產、存款、外交機構、使領館等由俄羅斯接收。
二、蘇聯全稱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俄語:Союз Советских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их Республик;俄文縮寫:СССР),1922年12月30日由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白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外高加索蘇維埃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合並而成的社會主義聯邦制國家,於1991年12月25日解體。
蘇聯是當時世界上國土面積最大的國家和人口第三多的國家。疆域橫跨東歐、中亞、北亞的大部分;陸上與挪威、芬蘭、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羅馬尼亞、土耳其、伊朗、阿富汗、中國、蒙古及朝鮮接壤;與瑞典、日本、美國的阿拉斯加州和加拿大隔海相望。
蘇聯憲法規定蘇聯是一個聯邦制國家,由15個權利平等的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按照自願聯合的原則組成,但其權力高度集中,並奉行世界上第一個完全的社會主義制度及計劃經濟的經濟政策,由蘇聯共產黨執政。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蘇聯成為了與美國並稱的世界超級大國,隨即世界進入到兩極格局的世界格局,蘇聯主張通過大力發展軍事力量來同美國爭奪世界霸權,之後蘇聯與美國的冷戰在1946年3月正式拉開序幕。
1991年12月25日,以蘇聯總統戈爾巴喬夫宣布辭職為標志,蘇聯最高蘇維埃於次日通過決議宣布蘇聯停止存在,在政治斗爭中獲勝的鮑里斯·尼古拉耶維奇·葉利欽所領導的俄羅斯聯邦繼承蘇聯主要的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至此,蘇聯解體,蘇共解散,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遭受重大挫折。

『叄』 蘇聯解體時間及原因

蘇聯解體一事是二十世紀重大歷史事件之一,是指20世紀90年代初蘇聯共產黨失去執政地位及由15個加盟共和國組成的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的解體的事件。

關於蘇聯解體的原因,可以追溯到蘇聯前領導人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的上台,勃列日涅夫上位之後提拔了大量親信,蘇聯政壇形成了以勃列日涅夫為核心的特權階層,各種歪風邪氣也因此而滋生。

1991年12月8日,俄羅斯聯邦、白俄羅斯、烏克蘭三國領導人簽署《獨立國家聯合體協議》宣布組成「獨立國家聯合體」,12月25日,戈爾巴喬夫宣布辭去蘇聯總統職務。12月26日,蘇聯舉行最後一次會議宣布蘇聯停止存在,蘇聯正式解體,俄羅斯聯邦成為蘇聯的唯一繼承國。

『肆』 蘇聯解體說明了什麼蘇聯共存在了多長時間

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一共存在了69年。
蘇聯解體說明了,斯大林體制是一個時代的標志,並且說明了否定市場價值的做法肯定是失敗的,也說明了蘇聯的粗放式發展是不科學不利於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高度的計劃經濟,行政命令的手段來指揮經濟發展是不行的。
但是斯大林體制是錯誤的嗎? 不是蘇聯從沙俄的廢墟上建立起來以後,在很短的時間內從落後的農業國變成先進的工業國,僅次於美國斯大林體制功不可沒,但是也為蘇聯後來體制僵化和解體埋下了伏筆,但是不是說蘇聯改革沒有辦法,主要責任在戈爾巴喬夫和葉利欽身上!

『伍』 蘇聯解體的原因、經過、及時間與背景分別是什麼

蘇聯解體是20世紀最重要的歷史事件之一,原因是復雜的,但是進程似乎超乎當時大多數人的想像。對於蘇聯解體原因的探究,有助於我們認清當今國際上形形色色的事件,對於中國這樣一個社會主義的大國來說,意義重大。

如何評價蘇聯,對於中國這個社會主義國家來說比較復雜,中蘇既有蜜月期也有關系緊張的20多年。但是個人認為,站在中國的立場上說,蘇聯解體絕對不是好事。中國先後同美國、蘇聯實現了關系正常化,戰略形勢一片大好。

在東西方的眼中,中國都是爭取的對象,中國第一次具有了某種左右逢源的國家形勢。蘇聯解體加上911事件,把中國推向了國際局勢的風口浪尖,戰略形勢急劇惡化。作為中國人,決不希望看到蘇聯的災難,更不希望蘇聯的歷史在自己身上重演。

本人對蘇聯問題很感興趣,本文涉及的事件和人物作者盡量保證准確,但是由於水平有限,錯漏之處希望大家指出。

1991年8月19日到21日,是讓世界震驚的三天,蘇聯副總統亞納耶夫宣布總統戈爾巴喬夫因為健康原因不能履行總統職責,並組成「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行使國家一切權利,在全蘇實行6個月的緊急狀態。

這次事件的性質可以說是,蘇共內部的支持社會主義的力量和葉利欽為首右翼勢力的攤牌,是為了挽救蘇聯免於崩潰,蘇共免於解體的一次重大行動。從中國的立場來看,這次行動是積極的,是挽救蘇聯社會主義制度的一次積極行動。

1、8.19事變的原因和背景

戈爾巴喬夫於1985年5月11日當選為蘇共總書記和國防委員會主席,時年54歲。面對蘇聯的政治、經濟和民族危機,戈爾巴喬夫提出了所謂「改革與新思維」,中心思想就是在蘇聯推行「民主化」和「公開性」和「外交新思維」。

蘇共中央意識形態部部長,塔夫羅夫斯基指出了四點:蘇聯猶如文革時中國的全面內亂,蘇聯猶如中國三年困難時期的經濟頻臨崩潰,蘇聯領導人卻沒有中國領導人的威望,蘇聯人民也沒有中國人民克服困難的勇氣和團結。

簡要的概括起來,解體前的蘇聯,政治內亂,經濟崩潰,領導沒有權威,人民不團結。這種嚴重情況,使蘇聯黨內的堅持社會主義道路的人士憂心如焚,於是他們決定,發動政變,拯救蘇聯的國家和蘇聯共產黨。

1.1 8.19事變前蘇聯國內的情況。

1990年2月,蘇聯政論作家普羅漢諾夫在《文學俄羅斯》周刊上發表文章指出,蘇聯正在分七步走向滅亡。這七步具體來說。

1.馬克思主義的意識形態被否定,共產主義的理想被放棄,共產黨的領導地位被動搖,廣大蘇聯人民特別是蘇聯共產黨失去了精神支柱和奮斗的目標。

1986年2月,蘇共召開27大,還提出堅持馬克思主義是蘇共的指導思想,同時堅持聯盟內一切活動的核心是蘇聯共產黨。

到1990年蘇共28大的時候,已經不再提馬列主義了,而且聲稱蘇共「堅決放棄政治上的壟斷「,在法律范圍內所有政治力量自由競爭。蘇共自動放棄領導權,放棄了蘇聯70年的理論和實踐,直接造成了蘇聯國內大方向和人們思想的混亂。

2.行政命令體制被摧毀,無政府主義橫行。

蘇共否定民主集中制,倡導絕對的民主化,在軍隊、經濟、社會各個領域造成了無政府主義橫行。蘇聯人自己曾經說過,戈爾巴喬夫的改革民主太多,內容太少;倡導公開性,對蘇共過去的一切機密都可以公開,批判斯大林,批判蘇共的歷史和實踐,把蘇聯的一切成就全盤否定。

造成了人民對共產黨和政府機構的嚴重不信任,也動搖的蘇聯存在的政治基礎;倡導民主化,各種黨派都可以存在

解體前蘇聯,叫的出名字的政黨大概有500多個,各種思潮,主要是資產階級的思潮並起,直接造成了人民思想的混亂。民主化的結果就是,各個部門和個人有充分的發言權,誰的話都可以不聽,什麼話都可以講。軍隊里命令傳達不下去,行政機構面臨癱瘓。

1986年4月6日,蘇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發生嚴重事故,直接經濟損失100多億美圓,至今烏克蘭北部還籠罩在核陰影之下。這次事故的直接原因就是人為的違反操作規程,這就是現實對戈爾巴僑夫改革的嘲弄。

後來的「國家緊張狀態委員會」成員之一,國家安全委員會主席克留奇科夫曾經指出,蘇聯談民主,其實人民根本不遵守法律,如果不能恢復國內秩序,主張用鐵的手腕恢復甦聯的國家秩序。

3.蘇聯最大的民族,俄羅斯的歷史和性格遭的批判,凝聚中心失去了作用。

任何一個多民族國家必定有一個凝聚中心,過去的蘇聯以俄羅斯為凝聚中心。改革以後,俄羅斯的民族和歷史遭到批判。把蘇聯在民族問題上的事物全部失誤指向俄羅斯民族,國家失去了凝聚中心。

4.蘇聯經濟被納入世界經濟體系,受制於國際資本。

1991年4月,蘇聯國內的自由派經濟學家與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共同制訂了蘇聯的經濟體制改革的綱領,既所謂「哈佛計劃」。這個計劃的中心就是:在西方的援助下,實行激進的經濟體制改革,建立以私有制為基礎的私有經濟和西方民主政治。

這個激進的哈佛計劃完全不顧蘇聯的實際,妄圖以「休克」療法短時間內解決蘇聯積聚已久的經濟問題,卻收到了戈爾巴喬夫的特別青睞。1991年7月,蘇聯通過《私有化法》,戈氏在給西方七國領導人的信中說「第一步將蘇聯80%的中小企業賣給私人,第二步就是國有大型企業的私有化」。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蘇聯的中小企業大多數出賣給了握有實權的官僚或者其代理人,當今俄羅斯和烏克蘭的金融寡頭當中,大多數誕生於蘇聯的私有化運動。

5.貧富懸殊,兩極分化。

私有化運動造就了一批富翁,但是經濟崩潰造成了決大多數人民生活困難。2005年,俄羅斯總統普京曾說,蘇聯解體是俄羅斯民族和俄羅斯人民的災難。

6.蘇聯政權被收買,一切向「錢」看。

7.蘇聯解體和全面內戰。

現在看來蘇聯的解體是和平進行的,但是解體以後的各加盟共和國大多數動盪不安。解體後的3年,俄羅斯的生產下降了一半,投資減少3/4,人民生活水平下降2/3,很多地區經濟倒退到自然經濟階段。

解體時俄羅斯的經濟佔世界的6%,2004年衰退到只佔0.7%,相當於解體前的1/10強,俄羅斯被拋入第三世界國家。除了波羅地海三國以外,大多數獨聯體國家政治腐敗,受制於西方,獨聯體11國當中,有6個國家發生戰爭,人民的民主權利已經毫無意義。

可以這樣說,戈爾巴喬夫的改革已經走入死胡同,他用「民主的人道的社會主義」,「全人類的利益高於一切」等思想麻痹了蘇共,否定了國際范圍內的階級斗爭,放棄了蘇共的領導地位,戈爾巴喬夫的改革不能說是社會主義的自我完善和發展,而是向資本主義的和平演變。

1.2 8.19事變的現實背景

1.1990年,立陶宛、愛沙尼亞和拉托維亞先後宣布獨立,蘇聯其它各加盟共和國的離心傾向也迅速增強。為了保住蘇聯,1991年5月,戈爾巴喬夫和十五個加盟共和國領袖達成協議,同意組成"新蘇聯"。1991年8月14日,蘇聯公布了「新聯盟條約」的文本,並將於8月20日簽署新聯盟條約,這個條約一旦簽署,蘇聯的國家性質就發生的根本的變化,蘇聯可以說從實際上已經消亡。

條約的主要內容:變「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為「蘇維埃主權共和國聯盟」,社會主義四個字被刪除,蘇聯的實質和核心也隨之改變;新聯盟條約規定結成聯盟的各共和國保留獨立決定涉及本國發展的一切問題的權利,各個加盟共和國有權選擇自己的道路,聯盟中央無權干涉,那麼葉利欽如果要俄羅斯走西方資本主義道路,聯盟中央無權干涉;各主權共和國有稅收、外交的的權利,聯盟中央只保留軍事和部分的外交權利。

這樣,聯盟中的軍隊、內政和外交機構的活動將完全受制於各共和國,經費也由這些共和國提供,蘇聯軍隊,安全機構,內政部隊,將失去活動的基礎。中央政府被完全架空,只是一個形式上的中央政府。

2.蘇共面臨瓦解。

1991年6月,當選俄羅斯總統葉利欽訪問美國,表示要與美國建立直接關系。

7月,葉利欽公布了著名的「非黨化命令」,命令的第一條規定「不允許各政黨和群眾性社會運動在俄羅斯及其組成內的各共和國國家管理機關中、在各級人民代表蘇維埃的執行機關中、在國家機關、組織和康釆恩中、在位於俄羅斯境內的無論屬於誰的企業中建立新的基層組織、委員會和其他組織機構「。

表面看是在俄羅斯的護法機關和管理機關當中禁止一切政黨存在,實際上命令直指蘇聯共產黨,把蘇共從俄羅斯的國家機關中排除出去。

1990年蘇共28大通過《走向人道的、民主的社會主義》綱領性聲明,標志著蘇共的「徹底革新」已由黨的綱領性文件的形式確定了下來。根據這一文件,蘇共的性質發生了根本變化。1991年7月,蘇共公布了新黨章的草案,新黨章草案規定蘇聯公民信教不信教的都可以加入蘇聯共產黨,不再承認馬克思主義作為黨的指導思想,從根本上否定了蘇共的理論和時間基礎。

一旦新黨章草案獲得通過,將使蘇共從執政黨變為在野黨,從社會主義的政黨演變為資產階級的社會民主黨。

3.蘇聯經濟面臨崩潰

戈爾巴喬夫推行的人道的民主的社會主義,使蘇聯的經濟減少了一半,工業品食品都嚴重匱乏。一個超級大國,基本成了一個超級乞丐。蘇聯解體前,戈爾巴喬夫對西方和中國的穿梭外交,基本的目的就是」呼籲援助「。

由於產品匱乏,1990年,蘇聯人過冬都成為問題,緊急呼籲西方援助。德國總理科爾緊急將儲存在西柏林底億美圓食品發往蘇聯,對於一個超級大國而言,簡直等同於侮辱。

『陸』 蘇聯解體的時間是年月日是什麼

具體時間是:1991年12月25日。以蘇聯總統戈爾巴喬夫宣布辭職為標志。

同日19時38分,克里姆林宮上空印有鐮刀和斧頭圖案的蘇聯國旗降下,以俄羅斯白藍紅三色旗取代,象徵著蘇聯正式解體並不復存在。

PS:蘇聯的解體客觀的說是有一個過程的。自戈爾巴喬夫上台後,蘇聯的國內形勢就開始發生微妙的變化。進入到1991年,蘇聯解體的進程突然加快,1991年3月27日,戈爾巴喬夫在全蘇進行了是否繼續保留聯盟的全民公投,78%的蘇聯公民贊同保留聯盟,波羅的海三國(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亞美尼亞、喬治亞、摩爾多瓦抵制了公投。然而,戈爾巴喬夫並沒有利用公投所帶來的正治優勢抵制聯盟解體,反而站在了葉利欽一方,導致蘇聯局勢的急轉直下。

進入到同年的12月,圍繞著蘇聯前途和命運的斗爭進一步加劇。西方看到戈爾巴喬夫大勢已去,開始實行支持蘇聯各加盟成員國獨立的「一邊倒」政策。直至12月25日,戈爾巴喬夫宣布辭職。12月26日,蘇聯最高蘇維埃共和國院舉行最後一次會議,以履行蘇聯終止存在的法律手續。蘇聯正式解體。

『柒』 蘇聯解體的時間,共存在了多少年

蘇聯成立於1922年12月30日,停止存在是1991年12月26日

『捌』 蘇聯解體時間

蘇聯於1991年12月25日正式解體
各加盟國分別於解體前宣布獨立
立陶宛:1990年3月11日
喬治亞:1991年4月9日
愛沙尼亞:1991年8月20日
拉脫維亞:1991年8月21日
亞美尼亞:1991年8月23日
烏克蘭:1991年8月24日
白俄羅斯:1991年8月25日
摩爾多瓦:1991年8月27日
亞塞拜然:1991年8月30日
烏茲別克:1991年8月31日
吉爾吉斯斯坦:1991年8月31日
塔吉克:1991年9月9日
土庫曼:1991年10月27日
哈薩克:1991年12月16日
俄羅斯:1991年12月25日宣布國名由「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更名為「俄羅斯聯邦」(1990年6月宣布收復主權)
捷克斯洛伐克的議會(聯邦大會) 在1992 11月25 日, 投票分裂國家,於1993 年1月1 日分裂為捷克和斯洛伐克兩個國家。

閱讀全文

與蘇聯解體年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我愛發明自動釣魚 瀏覽:199
龔發明重慶 瀏覽:413
我為你許下愛的期限 瀏覽:734
我想發明的200字 瀏覽:989
動漫角色版權保護 瀏覽:72
密蜜直播投訴 瀏覽:701
馬鞍山博望天氣 瀏覽:352
成都唐邦知識產權 瀏覽:737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測算 瀏覽:898
暴走漫畫有版權么 瀏覽:512
農業信用卡積分有效期 瀏覽:172
馬鞍山上門服務 瀏覽:889
校本研修成果摘抄 瀏覽:332
誰發明了明天 瀏覽:864
購買版權開發票一般開票內容寫什麼 瀏覽:817
九台工商局電話是多少 瀏覽:429
網培研修成果 瀏覽:127
股東認繳出資額期限 瀏覽:236
土地使用權轉讓協議書範本 瀏覽:877
銀川工商局上班時間 瀏覽: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