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專利知識 > 民法典關於住房使用年限

民法典關於住房使用年限

發布時間:2021-03-13 17:36:53

『壹』 民法中關於"住宅商用"規定有哪些

物權法》第七十條規定,業主對建築物內的住宅、經營性用房等專有部分享有所有權,對專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共有和共同管理的權利。第七十七條規定,業主不得違反法律、法規以及管理規約,將住宅改變為經營性用房。業主將住宅改變為經營性用房的,除遵守法律、法規以及管理規約外,應當經有利害關系的業主同意。

『貳』 新民法典2021年新規是什麼

新民法典2021年新規有:

1、新增三大抗疫規定

監護人「失聯」 民政部門兜底負責;增加緊急情況下使用公用維修資金特別程序;完善國家訂貨合同制度。

2、設置離婚冷靜期

近些年來,我國離婚率比較高。有些人結婚很盲動,上午要結婚,下午就去離婚,結婚過於沖動,離婚也過於沖動。那麼,有一個冷靜期的規定,讓雙方有冷靜下來考慮的機會,重新審視一下離婚是否為真實意願。

3、性騷擾要承擔賠償責任

性騷擾是規定在人格權編的。以性騷擾被告到法院的話,會涉及侵害人格尊嚴問題。性騷擾是個頑疾,在各個社會都有,有些還特別嚴重。民法典(草案)中對其規定強調兩點,一是利用從屬關系,二是違背被騷擾一方的意願。

4、網店等虛擬財產可以繼承

民法典(草案)的一大特點是,具有濃厚的信息時代氣息。它規定了保護個人信息,保護網路虛擬財產和數據。在侵權責任編,對網路上的侵權責任也作出規定。

5、見義勇為免責

規定:因保護他人民事權益使自己受到損害的,由侵權人承擔民事責任,受益人可以給予適當補償。沒有侵權人、侵權人逃逸或者無力承擔民事責任,受害人請求補償的,受益人應當給予適當補償。

6、小區共有場所收入歸業主

規定:建設單位、物業服務企業或者其他管理人等利用業主的共有部分產生的收入,在扣除合理成本之後,屬於業主共有。

7、禁止高利放貸

規定:禁止高利放貸,借款的利率不得違反國家有關規定。

8、保護個人信息

規定:處理自然人個人信息的,應當遵循合法、正當、必要原則,不得過度處理,並符合下列條件:

一是徵得該自然人或者其監護人同意,但是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二是公開處理信息的規則;三是明示處理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圍;四是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和雙方的約定。

9、增加遺囑形式

規定:列印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遺囑人和見證人應當在遺囑每一頁簽名,註明年、月、日。

10、守護「頭頂上的安全」

規定:禁止從建築物中拋擲物品。從建築物中拋擲物品或者從建築物上墜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損害的,由侵權人依法承擔侵權責任;經調查難以確定具體侵權人的,除能夠證明自己不是侵權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築物使用人給予補償。可能加害的建築物使用人補償後,有權向侵權人追償。

(2)民法典關於住房使用年限擴展閱讀:

2020年5月22日,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王晨作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草案)》的說明 。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施行起,婚姻法、繼承法、民法通則、收養法、擔保法、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民法總則同時廢止。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網路——民法典

『叄』 民法典中房屋租賃合同規定

受疫情影響,長租公寓企業現金流受到沖擊,行業損失很大,抗風險能力比較版弱的長租公寓企業會遭遇很權大經營風險,有的企業甚至故意劍走偏鋒,最後「撈一把」再走人,但整個行業也在探索更穩健的商業模式,對沖疫情帶來的風險。近段時間,除杭州之外,成都、西安、上海、合肥、廣州等地均出現長租公寓爆雷事件,多地出台風險提示,建議消費者謹慎選擇住房租賃企業、認真確認租金價格、建議使用合同示範文本,那麼民法典關於房屋租賃合同是如何規定的呢?

『肆』 民法典(草案)亮點:房屋產權70年到期後怎麼辦

《民法典(草案)》
第三百五十九條 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期限屆滿的,自動內續期。續期費用容的繳納或者減免,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辦理。非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期限屆滿後的續期,依照法律規定辦理。該土地上的房屋及其他不動產的歸屬,有約定的,按照約定;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辦理。
第三百六十條 建設用地使用權消滅的,出讓人應當及時辦理注銷登記。登記機構應當收回權屬證書
第三百六十一條 集體所有的土地作為建設用地的,應當依照土地管理的法律規定辦理。

『伍』 住宅70年大限到期了咋辦 中央給了答案

《孟子·滕文公上》里這樣寫道,「民之為道也,有恆產者有恆心,無恆產者無恆心。」由此可見,產權自古以來就是穩定人心、推動社會發展的「定盤星」。

說到產權,大多數人首先想到的是個人房產。實際上,產權的內涵正逐步豐富和擴展。據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教授常修澤介紹:「「現在的產權概念,不僅包括經濟領域大家熟悉的物權、債權、股權等,也包括跨經濟領域、社會領域、文化領域、環境資源領域的知識產權、各種無形財產權(如人力資本產權)以及自然資源資產產權等。」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完善產權保護制度依法保護產權的意見》27日全文發布。這是我國首次以中央名義出台產權保護的頂層設計。

《意見》明確了產權保護的十大任務,解決八大產權問題,並聚焦關於完善產權保護制度依法保護產權的意見土地與房屋權益三大焦點。

10大任務

加強各種所有制經濟產權保護;完善平等保護產權的法律制度;妥善處理歷史形成的產權案件;嚴格規范涉案財產處置的法律程序;審慎把握處理產權和經濟糾紛的司法政策;完善政府守信踐諾機制;完善財產徵收徵用制度;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健全增加城鄉居民財產性收入的各項制度;營造全社會重視和支持產權保護的良好環境。

8大問題

1.非公有產權保護弱於國有產權保護:堅持平等保護

《意見》明確,公有制經濟財產權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經濟財產權同樣不可侵犯。加快推進民法典編纂工作。健全以企業組織形式和出資人承擔責任方式為主的市場主體法律制度,統籌研究清理、廢止按照所有制不同類型制定的市場主體法律和行政法規。加大對非公有財產的刑法保護力度。

2.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過去的經營不規范問題:遵循法不溯及既往等原則

《意見》指出,堅持有錯必糾,抓緊甄別糾正一批社會反映強烈的產權糾紛申訴案件,剖析一批侵害產權的案例。嚴格遵循法不溯及既往、罪刑法定、在新舊法之間從舊兼從輕等原則,以發展眼光客觀看待和依法妥善處理改革開放以來各類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經營過程中存在的不規范問題。

3.涉案財產處置隨意牽連合法財產:依法慎重採取強制措施

《意見》提出,嚴格規范涉案財產處置的法律程序,依法慎重決定是否

採取相關強制措施。嚴格區分經濟糾紛與經濟犯罪的界限、企業正當融資與非法集資的界限、民營企業參與國有企業兼並重組中涉及的經濟糾紛與惡意侵佔國有資產的界限,防範刑事執法介入經濟糾紛,防止選擇性司法。

4.「新官不理舊賬」:完善政府守信踐諾機制

《意見》明確,大力推進法治政府和政務誠信建設,地方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要嚴格兌現向社會及行政相對人依法作出的政策承諾,認真履行在招商引資、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等活動中與投資主體依法簽訂的各類合同,不得以政府換屆、領導人員更替等理由違約毀約,因違約毀約侵犯合法權益的,要承擔法律和經濟責任。

5.房屋土地使用權到期:研究後續期法律安排

《意見》明確,研究住宅建設用地等土地使用權到期後續期的法律安排。

6.強征強拆:給予被徵收徵用者公平合理補償

《意見》明確,完善土地、房屋等財產徵收徵用法律制度,合理界定徵收徵用適用的公共利益范圍,不將公共利益擴大化。給予被徵收徵用者公平合理補償。

7.國資「蛀蟲」:防止內部人任意支配國有資產

《意見》提出,以制度化保障促進國有產權保護,防止內部人任意支配國有資產,切實防止國有資產流失。建立健全歸屬清晰、權責明確、監管有效的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逐步實現各類市場主體按照市場規則和市場價格依法平等使用土地等自然資源。

8.侵犯知識產權成本過低:提高侵權法定賠償上限

《意見》明確,提高知識產權侵權法定賠償上限,探索建立對專利權著作權等知識產權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對情節嚴重的惡意侵權行為實施懲罰性賠償,並由侵權人承擔權利人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

3大焦點

引人矚目的是,意見在多處對於公眾關心的土地與房屋財產問題,作了說明和安排,明確提出:研究住宅建設用地等土地使用權到期後續期的法律安排、細化規范徵收徵用法定許可權和程序、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等。意見的發布,將對公民的土地與房屋權益保護釋放哪些新信號?

焦點1

70年住宅土地使用權到期了怎麼辦?

專家:沒必要擔心政府會收回

【文件精神】

研究住宅建設用地等土地使用權到期後續期的法律安排,推動形成全社會對公民財產長久受保護的良好和穩定預期。

【專家解讀】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常鵬翱認為,意見尊重並回應了民意,傳遞了一個重要信號:既然研究的是續期的法律安排,並強調形成受保護的良好和穩定預期,那麼就意味著,對於個人住宅土地使用權到期後政府會收回的擔心是不必要的。

今年4月,溫州房屋20年土地使用權到期事件引發社會高度關注。國務院1990年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中明確,土地使用權出讓最高年限按用途確定,其中居住用地70年、工業用地50年、商業旅遊娛樂用地40年、其他或綜合用地50年。從全國范圍內來看,大部分住宅的土地使用權年限都是70年。公眾關注,不論是最高年限70年,還是低於這個年限,到期了該如何續期呢?

中國人民大學民商事法律科學研究中心主任楊立新說,目前,關於住宅用地使用年限續期的法律依據主要是物權法第一百四十九條規定,「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期間屆滿的,自動續期」。目前的法律條文由於缺乏細則,如何「自動續期」存在不確定性,難以操作。

楊立新認為,續期問題可以從三個方面來考慮:一是不夠70年的,到期後必須都續期到70年;二是70年到期後自動續期,相當於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是一個無期限的物權,即一次取得永久使用,國家不必每次續期每次都收費;三是到期後經過自動續期變成永久性建設用地使用權之後,應當確定使用權人與國家所有權人之間的關系,可以考慮收取必要而不過高的稅金,但應當經過立法機關立法決定。

專家認為,意見也是強化物權法的表現,回應了凡是重大改革都要於法有據。應當按照民主、科學、透明立法的原則,通過法律手段來細化相關規定。

焦點2

如何遏制征地與拆遷導致的矛盾?

專家:防止將公共利益隨意擴大化

【文件精神】

完善土地、房屋等財產徵收徵用法律制度,合理界定徵收徵用適用的公共利益范圍,不將公共利益擴大化,細化規范徵收徵用法定許可權和程序。遵循及時合理補償原則,完善國家補償制度,進一步明確補償的范圍、形式和標准,給予被徵收徵用者公平合理補償。

【專家解讀】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6-11-28,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更多房產資訊,政策解讀,專家解讀,點擊查看

閱讀全文

與民法典關於住房使用年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我愛發明自動釣魚 瀏覽:199
龔發明重慶 瀏覽:413
我為你許下愛的期限 瀏覽:734
我想發明的200字 瀏覽:989
動漫角色版權保護 瀏覽:72
密蜜直播投訴 瀏覽:701
馬鞍山博望天氣 瀏覽:352
成都唐邦知識產權 瀏覽:737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測算 瀏覽:898
暴走漫畫有版權么 瀏覽:512
農業信用卡積分有效期 瀏覽:172
馬鞍山上門服務 瀏覽:889
校本研修成果摘抄 瀏覽:332
誰發明了明天 瀏覽:864
購買版權開發票一般開票內容寫什麼 瀏覽:817
九台工商局電話是多少 瀏覽:429
網培研修成果 瀏覽:127
股東認繳出資額期限 瀏覽:236
土地使用權轉讓協議書範本 瀏覽:877
銀川工商局上班時間 瀏覽: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