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請告訴我托福,雅思,GRE,LSAT的區別 麻煩您說的詳細一點。謝謝嘍!
托福和雅思都是為出國留學的本科生設立的。而GRE則是為出國留學的研究生設立的。
雅思是英國創辦的,滿分為9分,0.5為一個檔次。一般是聽力,口語,閱讀,寫作四個部分組成。每個部分滿分都是9分,最後取平均成績。一般來說得8分以上的為極少數,大多都是6和7分。
托福則是ETS(美國教育考試中心)創辦的。滿分為677分,寫作滿分6分。原來是由聽力,語法和閱讀組成的。聽力語法滿分都為68,閱讀為67。總分是三部分的總合乘10除3。新托福今年改革,語法被口語替換,其他各部分難度都加大很多。但是至今無人考過,所以具體情況不太清楚。
對於大學來說,雅思最適用於英國,其次是加拿大和澳大利亞。如果你想申請美國的大學,我建議你不要考雅思。雖然美國大學也接受雅思,但是對於雅思考生來說,美國大學對雅思的要求相比於托福來說是非常高的。相比之下托福其實更適用一些,英國也接受。
GRE更難,包括邏輯等部分,非常變態。
那就 具體說說托福雅思吧
留學熱潮中,越來越多的人把留學目標轉向了歐洲,特別是英聯邦國家,一種新的留學考試也隨之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這就是IELTS(雅思)考試。
和TOEFL考試一樣,IELTS考試是一種英語語言水平測試,但是IELTS與TOEFL到底有什麼不同,兩者成績是否有一個可以互換的標准,兩者的難度是否相當,各自適用的范圍如何,在去海外求學的路途上,到底應當選擇哪一種考試……面臨選擇,渴望在海外進一步完成高等教育的學生們越來越迫切地想要認識和了解IELTS考試。本文將就這些普遍的問題,將IELTS與大家較為熟悉的TOEFL考試做一對比,以幫助大家更好地認識這兩種考試的異同,做出更適合自身情況的選擇。
一、概述
什麼是TOEFL IELTS考試
做為一種英語水平測試,TOEFL(Test of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考試由美國普林斯頓教育考試服務處(Ecational Testing Service, Princeton, USA)主持,在全世界近180個國家有大約1200個考點。想要前往美國、加拿大完成高等教育的非英語國家的學生一般都需要參加TOEFL考試,其主要目的是判斷考生有無在美、加高等學府進行學習或學術研究的語言能力。英聯邦國家的部分學校也接受TOEFL考試成績,但考生必須先與學校取得聯系,確認之後方可。
IELTS(The International English Language Testing System)也是一種英語水平測試,由劍橋大學測試中心(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Local Examinations Syndicate-UCLES)、英國文化委員會(The British Council)和澳大利亞高校國際開發署(IDP Ecation Australia)共同管理。與TOEFL考試不同的是,根據考生參加考試的不同目的,IELTS考試又分為兩種模式:ACADEMIC (學術類)用於測試應試者的英語水平是否能夠在英語環境中就讀大學本科或研究生課程,這一點與TOEFL考試有些相似;GENERAL TRAINING(普通培訓類)則側重評估應試者是否已具備在英語國家生存所需的基本英語技能,即survival English。有關這兩種考試模式在內容上的具體差別下文中會做詳細介紹,此處便不再贅述。去英國、澳大利亞、紐西蘭、和加拿大留學、進修或學術訪問的人員需要根據對方院校的要求參加IELTS考試(學術類),英國的院校更是以IELTS成績做為外國留學生申請入學的唯一語言標准,其它英聯邦國家的部分院校同時接受IELTS和TOEFL成績,甚至連美國也已有近60所大學接受申請者提供的IELTS成績。此外申請技術移民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時申請者也須參加IELTS考試(普通培訓類)。
考試的時間地點
托福考試在我國每年舉行四次,分別是1月、5月、8月和10月,考試日是星期六。報名需要提前兩個半月。托福考試在中國各主要城市的主要大學幾乎都設有考點,僅北京就有十五、六處。
與托福考試相比,雅思考試的考點較少,全國目前只有13個城市設有考試中心,但參加雅思考試的考生在考試日期上選擇的餘地更大,除北京以外的其它考試中心每月均有一次考試,而北京每月都有兩次考試,偶爾還會視報考情況增加一次。但因考試人數有嚴格的限制,考生也至少要提前兩個月報名。隨雅思考試的日趨普及,報名當天的場面也日益火爆,有考生甚至早晨6:00就在考試中心門外守候。
二、托福與雅思的評分體系
托福與雅思考試都是語言水平測試,所以都沒有一個規定的及格分數線。申請者將要進入的國家、各學校的知名程度、申請者所選的專業等都會對申請者的成績提出不同的要求。
托福考試為了盡量消除每套題的難度差異,採用統計學方法換算成績。除了作文分數始終固定為1-6分六個檔次外,閱讀、聽力和語法部分均有一個 「換算分」,根據答對題的數目得出一個換算分,三部分換算分的總數除3再乘10就是考生的最後得分,滿分677分。
雅思考試的成績分為1-9分9個檔次,聽力、閱讀、寫作、口語四個部分分別計分後,再算出一個平均分數。成績單上會列出四個單項成績和最後的總成績。其中聽力和閱讀有0.5分,寫作和口語全部是整數,總成績在四個單項成績平均後,除了0.5分以外,其餘全部向上進一個檔次。
托福考試八周後,考生即可去考點領取成績,托福成績的有效期為兩年。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重復參加考試,不受任何限制。雅思考試的有效期也是兩年,但由於雅思考試的試題會重復使用,考生在參加考試之後的三個月內不允許在世界??送,在報名時,考生已被要求填寫一個有詳細地址的回郵信封,考試結束兩到三周後,考試中心便會將成績寄給考生,考生也可憑准考證去考試中心直接領取。申請移民加拿大的考生的成績會直接寄一份到加拿大大使館相關部門。考生還可要求使館文化處按所提供的地址寄兩份成績,如需再提供成績則要收取一定費用,一般是每寄一份收取50元人民幣。
常有學生問托福考試的成績是否可與雅思考試的成績進行對等換算,也就是說托福的多少分相當於IELTS考試的多少分。事實上,由於托福考試和雅思考試在內容和題型上的巨大差異,這兩種考試之間並沒有一種分數換算體系。雖然有一些既接受託福成績也接受雅思成績的學校會要求考生提供多少分以上的TOEFL成績或多少分的IELTS成績,但這絕不等於說這兩個分數恰好對等。
由於近年各國、各地區的托福成績水漲船高,想要出國留學的考生至少要達到600分才有些安全系數。而目前在英國就讀預科的雅思分數線是4分,移民澳大利亞和留學英國(本科)也只須6分,申請移民加拿大的申請者只要達到5分就有機會免去使館參加面試,難怪近一兩年國內報名參加IELTS考試的人有與日俱增之勢。
三、托福與雅思考試的題型
除作文外,托福考試全部是客觀選擇題,這種題型的優點是便於機器大批量閱卷,分數相對客觀准確。但這種題型也給一些考生提供了投機取巧的機會,參加托福考試的考生即使並不知道題目的正確答案,也完全可以憑25%的正確機率進行猜測。所以才會出現考生的英語功底很好但成績並不理想,而另外一些英語基礎並不扎實的考生反而考取高分的奇怪現象。
雅思考試一向強調其試題的多樣性,選擇題只佔極少數份額,且一般不提供備選選項。其它題型包括填空、配對、簡答、圖表等等。雖然這些多變的題型卻能從各個角度相對客觀地表現出考生真實的英語水平,但題型的多樣化決定只能手工閱卷,因而對參加考試的人數有很大限制,而且在考試和閱卷過程中均無法排除考生和考官的主觀因素。但也有一部分教育機構認為雅思考試的題型多樣使得此考試更有可信度,特別是口語部分的一對一面試,因為題目帶有很強的不可預測性,考生在與考官交談的十五分鍾里無法使用任何所謂的答題技巧。
事實上無論是托福的客觀型考題還是雅思的主觀型考題,其目的都是要測試應試者的英語水平,所以從根本上來說,應試技巧在任何考試中都是針對那些有一定英語基礎的考生而言的,任何一個高分的背後必然有汗水和艱辛,絕不要期望會有一種魔法可以讓我們不用付出就享受收獲的喜悅。
四、托福與雅思考試的內容
聽力
有寫作部分的托福考試中,聽力是第二部分,沒有寫作部分時,聽力則是整個考試的第一部分,雅思考試的聽力則沒有這種情況,始終都是整個考試的第一部分。托福聽力部分考試時間為40分鍾,試題分為三個單元,共有50道單項選擇題,各單元難度依次遞增。第一單元通常為單獨的一句話,要求考生選擇與所聽到錄音中句子意思最接近的選項;第二單元是對話錄音,對話之後會有第三者就對話內容提出問題;第三個單元篇幅較長,或者是很長的對話,或者是短文,每篇的結尾會根據對話或是短文內容陸續提出3-4個問題。
雅思考試的聽力部分共有四個單元,38-42道題目,普通培訓類和學術類聽力部分的題目完全一樣。四個單元的難度也是依次遞增。第一單元和第二單元主要是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各種場景,如關於食宿或購物的談話,第三、四單元則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遇到的一些典型場景,如與導師或管理人員的討論以及簡短的課程介紹。聽力部分常見的題型包括選擇題(與托福的選擇題類似,有備選選項)、簡答題、填空題、圖表題、配對題(如將所給圖片與所聽內容相匹配)。
閱讀
托福考試的閱讀部分共有五篇文章,每篇文章的篇幅都很短,只有150-250字,文章的風格基本一致,中間沒有任何圖形、圖表,每篇文章後有8-11道題,共50道單選題,考試時間55分鍾,平均每道題的解題時間不超過一分半鍾。題目主要考核考生通過閱讀文章推理、判斷並得出結論等學術技能。也就是說,命題者通過這些題目想要檢測考生是否已具備在國外高校學習所需要的基本技能,他們是否能在未
來的學習中通過閱讀推理、歸納、總結等一系列思維過程順利完成學業。
雅思考試中普通培訓類和學術類閱讀部分的試卷完全不同。普通培訓類的文章基本來自廣告、報紙、說明書、時間表、雜志等一些實用性較強的文字載體,考題測試的目標是考生能否在閱讀中獲取、理解並處理最基本的生存信息,因此考題主要是對考生的總體理解能力、定位文中細節能力和對比文中信息能力等進行考核。題型相當多樣,如配對題、簡答題、完成句子、選擇段落標題、圖表題等等。文章長度及體裁並不像托福閱讀一樣固定,而是和其題型一樣呈現出多樣性,文章可能是只有幾行字的通知或廣告,或者是某個旅館或學校的介紹,這些都是考生在國外生活或生存所必須面對的東西。由於國內英語學習側重閱讀一些學術性較強的文章,准備參加雅思普通培訓類的考生常常會在一開始面臨一種尷尬境地:文章篇幅不長,內容也很簡單,就是找不到答題所需的信息點。
學術類閱讀的文章首先在長度上已遠遠超過托福考試,整個閱讀試卷只有三篇文章,文章長度從700到1500字不等,最長的雅思文章相當於3篇以上的托福文章,但考試時間只多了5分鍾。要在限定的60分鍾內完成這么大的閱讀量並解答38-42道題目,這對於考生是個不小的挑戰。當然,雅思學術類考試的目的各托福考試一樣也是檢測考生的學術能力,所以測試的重點也是考生對文章基本結構和一些重要的信息的掌-握情況。其題型與普通培訓類雅思考試一樣多種多樣。習慣於在A、B、C、D中挑選正確答案的中國考生在一開始也常常會弄得暈頭轉向。
寫作
寫作是測試語言能力的重要方式。1987年以前托福考試並沒有寫作測試部分,原因是寫作部分無法進行機器閱卷,由於美國各院校均反映通過托福考試的考生在學習時無法完成一些寫作任務,如撰寫論文,美國ETS才決定從1987年5月起在中國增加寫作考試,即TWE----Test of Written English,但只有每年5、8、10月的三次考試中包括寫作部分。寫作部分的分數並不計入托福考試的總分,目前大多數的美國院校要求申請者必須提供寫作成績,而且將此做為同意申請者入學的一項重要依據。托福寫作試卷的分數分為1-6分6個等級,要求參加測試的考生在30分鍾完成一篇議論文,字數不限。文章一般是要求考生根據給定的題目發表自己的看法,並對自己的觀點進行論證。在包括寫作部分的托福考試中,寫作是考試的第一部分,國內的四六級等諸類考試一般都把寫作放在最後。沒有寫作部分時,則以聽力做為整個測試的第一部分。
雅思考試普通培訓類和學術類寫作部分的試題也有所不同,但兩類考試的時間均為一小時,要求考生完成兩篇文章,第一篇字數要求150字,第二篇字數要求250字。普通培訓類的第一道試題要求考生根據題目設定的情況寫一封信,信的內容多與日常生活相關,如抱怨、求職、詢問情況等等。學術類的第一道題則要求考生描述試卷上提供的一個圖表。考生必須在20分鍾內對圖表所表達信息、趨勢進行准確的描述。普通培訓類和學術類的第二道題目風格相同,都是要求考生就某一觀點或現象寫一篇議論文。在寫作部分命題時托福和雅思考試都會選取一些較為大眾化的話題,讓考生有話可說,因為這兩種考試的最終目的都是檢測考生的英語水平,所以語言始終是放在第一位的。
口語
托福考試沒有口語部分,想要申請助教獎學金的考生往往還需要再考一次TSE(Test of Spoken English)。TSE是在托福考試日的下午進行,考生面對的不是考官,而是兩個錄音機,一個用來播放已錄制好的規范考題,另一個則錄下考生的回答。TSE的問題考察考生對英語語言功能的掌握,但考試內容均為一問一答,考生可以事先准備一些考試必需的功能詞彙和常用的句型。
雅思考試之所以得到越來越多的認可,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它包含口語一對一的面試。考生必須單獨面對考官(注意:不是像在TSE測試中面對錄音機)回答考官提出的問題,限定時間是15分鍾。當然,口語面試有一定模式的,否則評分的公正度和可信度就要大打折扣。雅思考試的口語部分分為四個階段,在第一階段,考官會提出一些簡單的、基本的問題,以幫助考生緩解緊張心情,盡量發揮出自己正常的英語水平。過渡到第二階段後,考官會請考生就某一問題進行詳細的闡述或對某一過程進行描述,然後在第三階段,考官會提供給考生一張cue card,兩人進行角色扮演,由考生根據卡片上的內容向考官提問,這一階段往往令很多考生感到很難把握。TSE考試中並沒有這種環節,考生只是回答問題。最後一個階段考官會請考生談談將來的計劃和打算。
不論是TSE不是雅思的口語面試,它們所要測試的是考生的英語交際能力,所以在准備考試時和應考時,考生應當多考慮英語做為交際手段時的功能,多從這一角度出發,強調用適當的語言進行交流。
盡管雅思考試並不能給申請留學海外考生帶來豐厚的獎學金,但仍有越來越多的人將目光投向歐洲大陸,究其原因,不外是以下幾種:中國經過二十年的改革開放,已有相當一部分家庭積累了可觀的資金,有足夠的經濟能力送子女出國留學;幾年前一些國家對中國的教育市場認識不足,沒有進行大量宣傳,中國學生對美、加以外的高等教育知之甚少,現在越來越多的歐洲和英聯邦國家已經意識到中國教育市場的巨大潛力;英國等國家學制短,花費少,較高的教學質量在國際上得到普通認同。
世界在我們面前越來越大,這也意味著我們的選擇越來越多,每個人在自己的夢想之舟起航之前,都會有些許的猶豫,不知自己的夢想會駛向何方。希望本文能起到窺一斑而見全豹的作用,幫助在出國求學路上奮力拚搏的考生們做出更好的選擇,完成自己的夢想。
2. Lsat退考問題,我報了香港6月23號的考試,今天在lsac上面withdraw,是否記入兩年三考的限制。
貌似是不計入的 也不返錢罷了
3. lsat退考問題咨詢
一般是退到你繳費的卡上的
4. Lsat轉退考的問題,我報的6月北京的考試,現在想轉到十月,已經過了日期。
申請時間:前兩2周半的星期三之前
轉考費用:
注意事項:需要留意考試專主管部門的服務時間,避開屬最忙的周一和每天的15:00-18:00,同時需要准備一張國際信用卡來支取轉考費用,過程中需要用到你的注冊碼、考試時間、社會保險號、信用卡號碼和更改後的考試時間。
註:如果錯過了申請時間,在考試的當天同時可以轉考,你需要早些到考試中心,跟監考人說明情況,如果提供的信息有效,由可以做為standby進行轉考,同時支持standby fee.
5. 請問LSAT退考的具體操作
直接給LSAC發個郵件問吧。他們一般1周內會回復你。現在LSAC系統也在升級,幾年前的經驗也不一定適合你了。
6. GRE交費後又不考了,退費多少
如果在考試前10天以前申請退考並完成相關手續,那麼將得到報名費一半的回退考答費用,退考費會退還到ETS賬戶。如果在考前10天內才申請退考,將不會得到退款。許多學校是可以提供GRE普通考試或GMAT考試成績的任何一種作為商業類研究生應提供的成績,法律研究生亦有以GRE普通考試成績替代LSAT成績的。
(6)lsat退考兩年限制擴展閱讀
GRE適用范圍:
GRE (Graate Record Exam)適用於除了法律(需參加LSAT考試)與商業(需參加GMAT考)以外的各種學科與專業的研究生考試。GRE考試分兩種:一般能力或稱傾向性測驗(General test或Aptitude Test)。
專業測驗或稱高級測驗(Subject Test或Advanced Test)。考生需要根據自身的條件和申請學校的要求參加其中一項或雙項考試。普通考試的目的在於:根據大學畢業生的基礎知識和能力水平,對考生在高級階段從事學術研究的一般潛在能力作出衡量,而不涉及任何專業的特殊要求。
專業考試的目的則在於測試考生在某一學科領域或專業領域中所獲得的知識和技能以及能力水平的高低。
7. LSAT能在多大程度上彌補GPA
現在如果還在校的話,進步空間很大,希望也大。
就拿加拿大情況給你做個參考吧。UBC和UT都是比較看重成績最好的3年,3,4年級課比1,2年級課重要,專業課比非專業課重要,然後會刨掉成績最差的3門還是4門課,計算平均分。評審的時候還會看你的成績走向,比如你1,2年級很渣渣3,4年級分超高,你可以解釋一下當年年紀小後來重新做人好了,評委也是大學混過來的他們懂的。
總之,現在先別考慮太多,你先努力,老老實實刷題去吧。
8. lsat在美國一年幾次考試分別什麼時間
依一般同桌吃飯的基本禮貌,別人點菜後就不該批評這道菜。但是假如這道菜真的可能有問題,畢竟還沒上桌,指出菜可能走味而點菜的人卻沒考慮過反而是個好事。至少吃的人對於菜上桌後的期望可以隨之調整。
看你的問題不像是對美國的法律教育有深刻的理解,建議你先去一些法學生/准法學生的網站論壇觀察一下,學點東西。最大網站可能是http://www.lawschooldiscussion.org。
LSAT每年的二月六月十月十二月各考一次。但是你的關鍵問題不是LSAT,而是既然要准備申請JD,為什麼要先花一年及好幾萬美金學費讀一個基本上牴觸,然後在美國沒什麼用的LLM?直接申請JD不是更好?假如要回中國那JD就基本沒用,更浪費。
但是即使取得JD學位,最後的結果是不是會讓你滿意,則是個更大的課題。全世界各行各業的薪資絕大部份都是按照統計學上的正項分布或高斯分布,也就是獲得平均薪資(分布上的中間點)的人數最多,這當然合情合理。但是唯一的例外卻是美國法學院畢業生。美國法學院畢業生畢業之後要從事法律工作的薪資分配非常兩極,獲得平均薪資的人還不及高薪及低薪的人多。也就是說雖然法律人平均薪資看起來不錯,但大部分人的薪資水準在平均線以下,只是因為有相當一部分的人取得高薪,拉高水平。這現象乍看之下不合理,但是深入了解美國法學院的結構之後就不難明白為什麼。法學院申請人搶破頭想擠進的名校就是Top14,(為什麼14而非16或其他數字乃慣例),因為這些學校在就業市場上有一定口碑,校友會勢力龐大,學生取得高薪機會好,排名前30的法學院畢業生機會也還不錯。可是美國有將近200所法學院提供JD法學博士學位,每年有將近50,000人通過Bar Exam符合律師資格,但理想的工作缺可能僅幾千個,所以一畢業就取得高薪的人當然有,但是絕大部份想在法律界工作,機會都不是太理想。
律師不像其他行業,律師一旦成為事務所合夥人就沒有退休這件事,各個法院滿頭白發的七十歲老律師隨時可見。法律界新陳代謝非常緩慢。老的不滾蛋,年輕的怎麼起得來?簡單的說,美國的律師供過於求已經很久,就業市場早就處於買方市場。加上過去幾十年只聽過法學院開張,沒有聽過法學院關門。美國管理法學院的組織ABA對於新的法學院審核過於浮濫早已是法學教育重量級人士詬病很久的共同認知。
一般人對於醫、法學院都有個共同認知,就是這兩個學位對於學生都是高要求高回報。十年寒窗一旦鯉魚躍龍門,就從此步入坦途,進什麼學校沒那麼重要。這個認知在20年前可能沒有錯,但是在90年代以後絕對不正確。有一組簡單的數字讓你了解。每年美國醫學院畢業15,000人參加名額23,000人的實習醫生挑選Match,不夠的由外國醫生填補。法學院每年畢業將近50,000人,絕大部份可以在兩年內通過Bar,但是通過退休或按人口比例而增加的工作機會空缺卻只有30,000左右。所以有很多的法學博士雖有工作,但工作本身不需要那張文憑。也就是MD供不應求,JD供過於求。考慮法學院昂貴學費加三年時間機會成本和申請過程的時間投資,JD對許多人是個絕大的浪費及揮霍。
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以及紐約時報有許多律師過剩相關的報導可以參考。Google上隨便輸入"Oversupply of lawyers" "Jobless lawyers"沒上萬也有幾千條,還有專門網站警告想讀法的大學生睜大眼睛。
結論是若不是知名法學院畢業,在21世紀的今天取得JD想從事法律工作,可能連鐵飯碗都不一定可以保證。下面的文章可以讀讀。http://webcache.googleusercontent.com/search?q=cache:9nXi4XV8mPMJ:forums.somethingawful.com/showthread.php%3Fthreadid%3D3301274+something+awful+lawyer&cd=1&hl=en&ct=clnk&gl=us
9. 關於LSAT退考的問題
1,選12月5日那個,北京考試在六號。因為時差。
2,從交過的錢裡面扣除。他們好像退給你一個回支票,citybank,好像是這個答銀行。因為在中國沒有這家銀行,所以要去中國銀行辦一個外匯托收。當然要交手續費,具體多少我忘了。反正最後還給你沒多少錢。
3,當然傳真好,郵寄的話特別貴。。我當初就是花了180快遞的,結果更剩下不了多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