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職工工資檔案保存年限
15年。
工資名冊(單、工資支付卡、工資清冊……)屬會計憑證中的版自製原始憑證之一,它是機關、企事權業單位在一項經濟業務(支付工酬)完成時,由經辦人填制的憑證,是完成經濟活動的最初書面證明之一,是會計進行核算、監督的一種合法有效依據。由於工資名冊具有原始憑證作用和查考價值,故1984年財政部和國家檔案局發布的《會計檔案管理辦法》中的附件1和附件3明確規定:預算會計、企業會計、建設單位會計的各種原始憑證(涉外憑證和對私改造憑證除外)其保管期限為15年。
㈡ 職工工資表應該留存多長時間有沒有相關文件規定
職工工資表永久保存,《會計檔案管理辦法》
㈢ 企業職工工資條保存多少年
至少來需要保存兩年。自
當然很多大企業保存的時間要長得多的多。
法律依據請參閱《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的如下規定:
第六條 用人單位應將工資支付給勞動者本人。勞動者本人因故不能領取工資時,可由其親屬或委託他人代領。
用人單位可委託銀行代發工資。
用人單位必須書面記錄支付勞動者工資的數額、時間、領取者的姓名以及簽字,並保存兩年以上備查。用人單位在支付工資時應向勞動者提供一份其個人的工資清單。
㈣ 欠工資條按手印有效期幾年
有還款期限的,訴訟時效從還款期限開始計算兩年,沒有期限的最長時效20年。還是盡早主張了,防止以後公司沒了,老闆跑路,就沒辦法執行了。
㈤ 單位的工資表保存多少年
單位的工資表最少保存24個月。
㈥ 公司做工資表製作時間期限
這個有點難了。實際當月應該沒有辦法發放,因為考勤沒有出來,不過內你可以在下月初出報表以容前做出工資表,再計提,計提的時候,借費用,貸應付職工薪酬。如果只想當月做,那就只能在月底最後一天做出來。當然如果你們的工資隨時都能算出來,不用考慮考勤的話,月底最後一天直接做張表發工資就行了,當天也可以進賬的。
㈦ 工資條保留期限
你可抄以修改你的數據源,在項襲目下一行,含有數字的上一行,之間插入一行,在這一行每個單元格中輸入字母aaa,之後保存,之後再進行郵件合並。在郵件合並後的工資條中生成的第一個記錄都是aaa,這個是解決你問題的記錄,生成後就沒用了,你可以刪除。
㈧ 工資表存檔應該是多少年被火燒了其中幾年的應如何處理
一、工資表保存期為兩年以上。超出時間期限的沒有明確規定。可以理解為用人單位可以自行處置這些超過保存期限的工資表。
二、1973年至1979年的工資表在一次火中在單位被燒毀,超過工資表的保存期限。要辦理退休,和保存工資無關。應該以職工檔案記載為准。可以據理力爭。非要證明也只有旁證:火警報案登記及其火災損失記錄,本單位領導、職工的證人證言,那段時間的工作證等。
三、《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的通知勞部發[1994]489號。工資支付暫行規定中第六條第三款規定:用人單位必須書面記錄支付勞動者工資的數額、時間、領取者的姓名以及簽字,並保存兩年以上備查。用人單位在支付工資時應向勞動者提供一份其個人的工資清單。
1、月、季度財務報告,包括文字分析,保存3年。
2、年度財務報告,包括文字分析,保存永久。
3、工資表屬於原始憑證,保存15年。
(8)工資條的有效期限擴展閱讀:
在實際工作中,企業發放職工工資、辦理工資結算是通過編制「工資結算表」來進行的。
工資結算表一般應編制一式三份。一份由勞動工資部門存查;一份按第一職工裁成「工資條」,連同工資一起發給職工;
一份在發放工資時由職工簽章後交財會部門作為工資核算的憑證,並用以代替工資的明細核算。由於工資結算表是按各個車間、部門分別編制的,因此,只能反映各個車間、部門工資結算和支付的情況。
發放工資的時候,務必每個人簽字。不得代收工資,不得代簽。以免被人鑽空子,一個人領多份工資,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工資發放有多種形式,其中最常見的是銀行代發工資,但無論使用何種發放方式,員工實際領取的工資金額均為扣除員工當月應繳的個人所得稅、五險一金後的金額(一般情況下還應扣除遲到早退得應扣除的金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