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用凌空,翹首,酷似,瀟灑,輕盈,新秀,悄然,由衷,屏息斂聲,眼花繚亂,如夢初醒,慷慨中的五六個詞寫
至金華台盛會日……於路見朝霞綺麗,雲朗山青,魚蟹嬉遊於深澗,燕雀穿舞在高空……時金華台已入眼簾。台頂天空映五色霞光,如火焰般赤。台下四方來者若串串螻蟻。……台頂四周早已滿掛五色幡旗。細視之,又若陽春日鄰里所晾鋪蓋包單。
……五山人等劃片列坐於台前大壩,沸沸揚揚,極其鬧熱。台前壩邊亦如人間會場掛滿喇叭。台上高懸一橫幅,幅上斗大紅字一長串,因隨風繚繞,不甚明了,唯見其間時現「歡」、「慶」等字樣。幅下主賓座亦一字兒排開;坐主位者約略八九,面目皆似余於雲台場鎮中央片石樓內所常見。居中披綬帶者絕類雲台頭兒伍某。
座間亦置花缽,唯缽內插植者盡皆谷穗苕花。幾名侍女輪番摻茶奉水,西不唯無甚容色,且穿著俗艷,全無仙家氣象。台前不知何故卻黑壓壓跪一片鬼頭鬼腦之人,個個氣色晦暗,面含戚容。
『貳』 李白的詩詞及簡介
早發白帝城
李白
朝辭白帝①彩雲間,
千里江陵②一日還③。
兩岸猿聲啼不住,
輕舟已過萬重山。
【注釋】
①白帝:今四川省奉節。
②江陵:今湖北省江寧縣。
③一日還:一天就可以到達。
【簡析】
詩是寫景的。唐肅宗乾元二年(759),詩人流放夜郎,行至白帝遇赦,乘舟東還江陵時而作此詩。詩意在描摹自白帝至江陵一段長江,水急流速,舟行若飛的情況。首句寫白帝城之高;二句寫江陵路遙,舟行迅速;三句以山影猿聲烘托行舟飛進;四句寫行舟輕如無物,點明水勢如瀉。全詩鋒棱挺拔,一瀉直下,快船快意,令人神遠。難怪乎明人楊慎贊曰:「驚風雨而泣鬼神矣!」
靜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①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注釋】
①舉:抬。
【簡析】
��這是寫遠客思鄉之情的詩,詩以明白如話的語言雕琢出明靜醉人的秋夜的意境。它不追求想像的新穎奇特,也摒棄了辭藻的精工華美;它以清新樸素的筆觸,抒寫了豐富深曲的內容。境是境,情是情,那麼逼真,那麼動人,百讀不厭,耐人尋繹。無怪乎有人贊它是「妙絕古今」。
【詩人簡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自稱與李唐皇室同宗,祖籍隴西 成紀(今甘肅天水)。少居蜀中,讀書學道。二十五歲出川遠游,酒隱安陸,客居魯郡。這期間曾西入長安,求取功名,卻失意東歸;至天寶初,以玉真公主之薦,奉詔入京,供奉翰林。不久便被讒出京,漫遊各地。安史亂起,為了平叛,入永王李軍幕;及永王為肅宗所殺,因受牽連,身陷囹圄,長流夜郎。遇 赦東歸,往依族叔當塗(今屬安徽)令李陽冰,不久病逝。他以詩名於當世,為時人所激賞,謂其詩可以「泣鬼神」。他以富於浪漫主義的詩歌反映現實,描寫山川,抒發壯志,吟詠豪情,因而成為光照古今的偉大詩人。
『叄』 評價三國人物作文1000字左右 要評價兩個人物,共一千字。急!希望大家幫幫忙,謝了
淺論《三國演義》三雄的為君之道
曹操——鎮壓
大家所公認的三國頭號人物--曹操。從洛陽北部尉,到潁川之戰時的騎都尉,從力抗袁紹大軍的司空,司空,到赤壁氣吞天下的丞相。其間貫穿始終的是那種舍我其誰的氣魄與自信。身為六百石小官,棒殺權傾朝野的中常侍蹇碩親叔,而後對自己生死完全置之度外,直斥朝綱敗壞;面對隨手殺人的惡魔董卓,他敢於侃侃而談:「你以為洛陽便是整個天下么?」與其說是大義凜然,倒不如說是與生俱來的「天命在我」的氣質,書中的曹操,驚才絕艷,用兵如神,敢於蔑視一切成規,他是要用自己的才能與氣魄,開創嶄新的天下,為此毫不退縮,在官渡與袁紹的死斗,便是這種完全革新的思想與舊門閥大族勢力的最後決戰。書中,初次遇到他的人無不被他的氣質所震懾,滎陽戰後,險些手刃曹操的董卓軍猛將徐榮在董卓問起對曹操感覺如何時,只說了四個字--無法論述;江東小兒周瑜,在赤壁戰時誤以為曹操已死而燃起了奪取天下之志,而當知道他仍然在世時卻震駭的雙腿發軟,甚至連起身的力量也沒有。他卻是完全快樂,自我的活著,也完全不掩飾自己的凶暴,狡詐,殘忍,幼時,當街斬殺襲擊自己的劫匪時,便大言:「負我者必受雙倍報!」破鄴城時與兒子爭奪甄氏,殘酷的誅殺董承一族,以法度誅戮與自己政見不合的孔融,都是這種精神的延續成長。無愧於一代奸雄。
劉備——包容
有了那樣的曹操,就必然有那樣的劉備。曹操是要用自己的才能駕馭,改變天下,以自己的能力來控制人才;可是相對的劉備,卻是要用胸懷包容天下的男人。這里的劉備,擺脫了以往文學作品中一味寬仁,為天下而奮斗的「明主」形象,書中毫不隱諱的寫出了他的野心與天真。在涿郡織席時,初遇義俠關羽時,關羽責問他的人生目的為何,他回答:「金錢 美色 權勢 我皆好之,可我更想看到的是天下百姓皆展歡顏。」一句話折服了關羽,一段家喻戶曉的傳奇由此開始。野心,亂世男兒誰沒有自己的野心呢?但是,能讓自己的野心服從萬民的利益,這,不就是俺心目中的劉備,心目中的真英雄么?書中的劉備,才能平平,沒有高超的武功兵法,但是他擁有曹操永遠也沒有的東西--對人民發自內心的關愛。書中,因為無數次的失敗,他也曾經幾次迷失,為了自己的安逸,他也想過放棄天下,但是每次都能重新站立起來,在由許昌逃到徐州時,面對無數百姓的歡呼,劉備經過內心的掙扎,最後高呼:「從此我便不再與曹操同抱天下!」隨之當眾親手斬殺車胄於馬下,斷絕了與曹操修好的可能。劉備這個人,是一個大皮囊,本身空空如也,卻又能包容各種事物,而且有無數的豪傑志士,生民百姓都自願的投到這個皮囊中,這個皮囊究竟大到什麼程度呢?也許能能包容天下吧。就俺個人來說,無疑非常欽佩曹操的才能,但是亂世中如果要選擇一位君主的話,我會毫不猶豫的選擇劉備,或許只為自由與歡笑。曹操心中的「蒼天」是自己;而劉備心中的「蒼天」是百姓。和曹操一樣,這是目前我看到的最好的劉備。
孫權——安撫
孫權,是個很怪異的人,幼時常與猛獸為伴,熊虎鷹鷲都能在他身旁安然入眠;同樣,他也有能力安撫人心中的暴戾不平。其兄數年橫掃江東,而他則成功的安撫了兄長造成的怨恨,他最擅長的就是看透人甚至動物的內心世界,然而悲哀的是--他沒有一個知己,無人能解答他心中的疑惑,他就是在壓抑和彷徨中生活的人物。赤壁戰前,他的一段獨白反映了他的內心世界。「蒼天已死了么?是即將死去或者仍然安泰?天下大亂責任是誰?天子?宦官?外戚?文武?天子是什麼?董卓所立是不是正統?有沒有也無所謂么?文台 伯符的「天命」是什麼? 曹操的呢? 我呢?是那個承擔天下的人么?國家,天下,歷史,這些都是什麼?……我決定與孟德一決雌雄!」--沒有答案,這些都是沒有答案的問題,而孫權卻一直被這些問題折磨,最終,他選擇了以戰爭解決問題。這就是孫權--一個能安撫別人卻永遠無法使自己內心平靜的人。就個人來說,應該是個悲劇人物。
鎮壓、包容、安撫、這大概就是三種君主之道吧。三種不同的君主之道,導致了最後三分天下的局面。
PS
總計1603個字
『肆』 馬鞍山地區對於連鎖經營管理的人才缺乏程度
這個行業好做么?
朋友還在考察么?
行業沒立法,也不是傳銷。98年引進我國。模式很好,但不好做、、、、
********這個行業初衷是真善美,加入是熱血澎湃,深入是直冒
冷汗;全國大部分地區泛濫成災,謊言邀約如履薄冰;發展是硬道理,講不通成為難民的比比皆是,不能與時俱進完善模式。行業人付出的不僅僅是血肉之軀,更有
親情、友情、甚至愛情。這個行業一句「一個級別知道一個級別的事」躲藏了很多不為人知的秘密:並不是人人都能成功上平台,上了平台也不一定能拿到幾百萬,
更別說一千多萬。 行業里有句話說得非常好:「面對新生事物時,不要輕易的接受,也不要斷然的拒絕!」
我做到了!我經過兩個多月對這個行業的全面分析和思考,在從事的時間里,因為有很多我知道的、更多了解的,也更明白時,我也做出了自己的選擇-----放
棄這個行業!!我知道我不能再這樣做下去。
願真誠交流:171...363.....031、... 俊峰
*******這個行業想要成功,必須具備以下三個條件:否則,請三思!!!!!!
第一:要有強大的經濟作為後盾;
第二:你是否有強大的人際關系;
第三:你能否承受得住親人朋友的不理解
、、、
行業好與不好不是我一個人說出來的,關鍵看你自己適不適合,適合的就是最好的,不適合任誰吹的天花亂墜也白搭。沒必要糾結什麼銀行卡、稅收、行業是否是國
家行為,國家行為的項目也多著呢,是國家行為也不能保證每個人都賺錢、、、可能我這話說的有人不愛聽,但我說的實在話,我說的真心話,我相信明白人自有分
曉、、、、、、、、、、、、、
這個行業看似簡單,
願真誠交流:171...363.....031、... 俊峰
實際上存在很大的難
度不是我們起初想像的那麼簡單
做這個行業首先你要會運用謊言而且謊言的技術要非常高明。不用謊言,很難把人邀約去的。即使邀約去,不管人家認可不認可,在那裡考察期間的生活費,你要支
出。實際上,邀約去十個也不一定留下一個,光是招待費就非常令人頭痛。為什麼留不下人,一是聯鎖銷售的負面影響太大了,很多人都認為那是傳消二是有些人根
本不具備從事的條件工作不能辭家人不理解投入又大。加上你自己要吃喝,租住房屋,坐車來回的路費,招待朋友的費用生活上的不便邀約不成功等等精神壓力經濟
壓力會越來越大。我們投入的都是血汗錢,而且我們的人際資源非常有限,就是有數的幾個親戚朋友。等你的運作資金用完了,你的人脈用完了。你也就到了山窮水
盡的地步。
如果傘下不發展,照樣沒有一分錢可拿。不要聽說有什麼保底工資,上總後有什麼六位數之類的話。你沒加入前,一切都說的很好聽,等你加入
後,完全是兩碼事。而且人際市場非常容易被破壞,有不認可的回來,逢人便說你欺騙他。一傳十,十傳百,你的親戚朋友很快就知道你在用謊言邀約別人。我們的
人脈本來就少 如果再出現這樣的情況,人際市場基本就完了。
適合自己的才是最有效的。願真誠交流:171...363.....031、...俊峰
++++++++++++++++++++++++++
全國幾千萬
可以考察
也可以做
不會對你的人身安全造成隱患的
只是不太好做而已
是一個被默認的好模式
不是傳銷
可以放心考察
不過真的不好做
我就從事了兩年多
我想你也猜到我的遭遇了
現在我該告訴你
在這個中間有很多你不知道的事情
所謂的百分百那隻是理論而已
事實上百分之幾都達不到
希望你慎重
不是你想的那麼簡單的
適合與不適合真的相差太大了
請您認真閱讀,慎重考慮一下:
看自己是否適合做這個行業
加入任何一個行業,
首先要考慮的是自己是不是適合做
自己有沒有能力做好。
行業做的是人際網路
需要帶錢帶人到這個行業的地方來從事
帶六萬九元和三個人就夠了,看起來非常簡單
但是只要你冷靜的去考慮的話,這裡面有很多因素
最多的還是在這3個人身上。
全面解讀異地內幕。願真誠交流:171...363.....031、... 俊峰
全面解讀異地內幕。願真誠交流:171...363.....031、... 俊峰
沒有經歷的東西,我們會一直以為他是美好的,那是因為你對它了解太少。關於這個行業,我真
的不想刻意的說太多,畢竟行業對國家還是有好處的、、、
這
個行業沒立法,也不違法,更不是傳銷!在怎麼說!它也存在了這么多年也發展了那麼多人!!肯定是有存在的道理!自從我接觸到這個行業開始,從剛開始認為它
是害人害已的傳銷--到後來堅信它是國家暗中支持的,利國、利民、利己。窮人翻身的千載難逢的良機,再到後來明白這條路並不平坦,當你發展到一定階段的時
候你眼巴巴的看到下面的親戚還有知心朋友一個個都不能發展,但是還有支付外地每天的生活開銷甚至連一個新朋友來考察的路費都付不起的時候,那時候你的內心
是什麼滋味?你如何面對他們!
願真誠交流:171...363.....031、... 俊峰
願真誠交流:171...363.....031、... 俊峰 常言道:好事不背人,背人沒好事。
這個行業一句「一個級別知道一個級別的事」躲藏了很多不為人知的秘密、、、 裡面的辛酸,只
有真正從事過的人才知道、、、
行業是真實存在的,這個毋庸置疑。
但是要是像說的那樣100%成.功那就是在忽..悠你考察的時候一些尖銳的問題他們都是沒有正面
去回答很多都是用所謂國...家什麼什麼樣來說很有道理。但是你又有說不出的感覺,對又不對這
個就是在行業環境下的人的一種自我保護心理正常的心理防禦。但是當你冷靜下來想想,就會發
現很多漏洞沒有說的那麼完美。或許你有很多疑惑,這個行業至今有上千萬的人從事。有賠錢
的,那麼肯定也有少數人掙到錢。
全面解讀異地內幕。願真誠交流:171...363.....031、... 俊峰
全面解讀異地內幕。願真誠交流:171...363.....031、... 俊峰
這個是市場經濟規律的最基本的概念,貨幣通過一個不公平的渠道,再次分配流向極少數操縱者手裡。
以下是小總結。這個行業想要成功,
必須具備以下三個條件:否則,請三思!!
第一:要有強大的經濟作為後盾
第二:你是否有強大的人際關系
第三:你能否承受得住親人朋友的不理解
、、、行業好與不好不是我一個人說出來的,
關鍵看你自己適不適合,適合的就是最好的,
不適
合任誰吹的天花亂墜也白搭。
沒必要糾結什麼銀行卡、稅收、行業是否是國家行為,國家行為的
項目也多著呢,
是國家行為也不能保證每個人都賺錢、、、
可能我這話說的有人不愛聽,但我說
的實在話,我說的真心話,我相信明白人自有分曉、、、
關於這個真的不想刻意的說太多!
都是成年人了,做事三思而後行。面對新生事物要冷靜分析!
全面解讀異地內幕。願真誠交流:171...363.....031、... 俊峰
全面解讀異地內幕。願真誠交流:171...363.....031、... 俊峰
###########################
,,,,,,,,,,,,,,,,,,,
。。。。。。。。。。。。
不要幻想生活總是那麼圓圓滿滿,也不要幻想在生活的四季享受所有的春天,
每個人的一生都註定要跋涉坎坷品嘗苦澀與無奈。
只要心中的信念沒有萎縮,只要自己的季節沒有嚴冬,
即使風凄苦雨又奈我何? 世上的很多事都是難以預料的成功常常伴隨著失敗失敗往往孕育著成功;好事會變為壞事壞事也會變為好事。
人的一生,本來就是成敗相隨,好壞更替的統一體。
聰明的人,都會盡力使壞事變好事,而提防好事變壞事。
換一種心態就能換一種方式生活。
一個樂觀的人在生活中,就能笑看輸贏得失,
而不只認最終勝負他們深信未來不抱怨現狀
能夠利用自己的優勢發揮自己的潛能一步步向上攀登而走向成功。
簡單做人,灑脫自在。
簡單是一種平淡,卻不是單調,簡單是一種平凡,
卻不是平庸;簡單是一種美而且是一種原汁原味的美。
願真誠交流:171...363.....031、... 俊峰
這個行業看似簡單,
實際上存在很大的難度不是我們起初想像的那麼簡單 做這個行業首先你要會運用謊言而且謊言的技術要非常高明。
不用謊言,很難把人邀約去的。
即使邀約去,不管人家認可不認可,在那裡考察期間的生活費,
你要支出。
實際上,邀約去十個也不一定留下一個,光是招待費就非常令人頭痛。
為什麼留不下人,一是聯鎖銷售的負面影響太大了,
很多人都認為那是傳消二是有些人根本不具備從事的條件工作不能辭家人不理解投入又大。
加上你自己要吃喝,租住房屋,坐車來回的路費,
招待朋友的費用生活上的不便邀約不成功等等精神壓力經濟壓力會越來越大。
我們投入的都是血汗錢,而且我們的人際資源非常有限,
就是有數的幾個親戚朋友。
等你的運作資金用完了,你的人脈用完了。
你也就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
有的人不考慮自己的實際情況,盲目從事。
借錢,甚至借從事。
辭去工作,不給自己留下後路。
家裡人的勸說也不聽,弄的關系非常緊張。
有的因為從事這個行業,夫妻離婚,父子不和。
不要總是聽說某某上總了。
上總只是達到了600份,這個過程比較漫長。
但也並不代表就賺錢了。
如果傘下不發展,照樣沒有一分錢可拿。
不要聽說有什麼保底工資,上總後有什麼六位數之類的話。
你沒加入前,一切都說的很好聽,等你加入後,
完全是兩碼事。
而且人際市場非常容易被破壞,有不認可的回來,
逢人便說你欺騙他。
一傳十,十傳百,你的親戚朋友很快就知道你在用謊言邀約別人。
我們的人脈本來就少 如果再出現這樣的情況,
人際市場基本就完了。
有的為了做高起點,用。
結果不但本錢沒回來,還負債累累。
無法返回家鄉,無臉見親戚朋友,為了做高起點,
把房子賣掉無家可歸夫妻反目為仇妻離子散。
適合自己的才是最有效的。
異地經過十四的運作,模式存在太多的弊端,
已經不適應現在的社會了。
現在的社會是信息社會,是電子商務的時代。
有頭腦的人,都會審視yi地的弊端,而選擇一個更適合自己從事的項目。
行業是個不錯的項目,可就是因為存在太多的弊端,
不適合大多數人從事。
我們的確想翻身,想找一個更好的適合自己的項目從事。
畢竟現在的傳統項目不大賺錢了,打工累死累活最後一無所獲,
上班就是一個月的一兩千元的工資生活開支又大哪裡夠花銷啊!用你的大腦好好想想……。
。
。
。
。
真誠探討 _1 _7 1_3_6 __俊峰 為你 3_0_3 _1_ 解密_
真誠探討 _1 _7 1_3_6 __俊峰 為你 3_0_3 _1_ 解密_
真誠探討 _1 _7 1_3_6 __俊峰 為你 3_0_3 _1_ 解密_
『伍』 李白與馬鞍山
李白在馬鞍山地區游蹤遺跡一覽表
牛渚·牛渚磯 在市區西南公里濱江處 又稱採石磯
姑孰·姑孰溪 在當塗縣城,城外有姑孰溪 姑孰溪又名姑浦、姑溪河
青 山 在當塗縣城東南15公里 又名青林山、謝公山、謝家山
黃山·陵歊台 在當塗縣城北2.5公里 又名黃江山、浮丘山
天門山 在當塗縣西南15公里長江岸邊 又稱東、西梁山
望夫山 在金家莊區前楊橋南 又稱棗子磯、人頭磯
白壁山 在市區西南濱江三峰處 又名石壁山
慈姥山 在市區慈湖鎮西北2.5公里濱江處 又稱慈姥磯、鼓吹山、貓子山
橫山·石門 距當塗縣城東南30公里 又稱橫望山、隱居山
白 山 在當塗縣城東2.5公里姑溪河北岸 又名楚山
龍 山 在當塗縣城南5公里青山河畔 傳為桓溫宴遊之處
靈墟山 在當塗縣城東15公里 傳為丁令威得道飛升之處
丹陽湖 在當塗縣城東39公里 古為丹陽、石臼、固城湖
橫 江 天門山下游轉北橫流之江段 又稱楚江、西江
橫江館 在採石鎮濱江津渡處 又稱採石驛、皇華驛
化城寺 在當塗縣城向化橋西禮暴風驟雨坊內 又名萬壽寺
清風亭 唐在化城寺內,明移建謫仙樓後 現亭為粹然亭改建而成
謝公宅 在當塗青山南小市 為謝 築宅
謝公亭 在青山南麓包子山頂 又稱謝氏山亭
謝公井 在青山小市路南 近謝公宅
謝公池 在青山南麓包子山上 為謝 所築
恆公井 在當塗白 山上 又名飲馬泉,為桓溫所築
姑孰亭 原建姑孰溪彩虹橋上 俗稱姑溪水亭
李白宅 在青山、龍山、採石三處 今尚不能確指
李白在馬鞍山地區所作詩文一覽表:
1 望天門山 開元十三年(725)
2 夜泊牛渚懷古 開元二十七年(739) 一作開元十五年(727)
3 自金陵激流過白壁山玩月達天門寄句容王主簿 天寶七年(748)
4 贈丹陽橫山周處土惟長 天寶九年(750) 一作天寶六年(747)
5 白 辭三首 天寶九年(750) 一作開元十三年(725)
6 題東溪公幽居 天寶元年至九年
7 橫江詞六首 天寶十二年(753) 一作李白放還後
8 夜泊黃山聞殷十四吳吟 天寶十三年(754)
9 當塗趙少炎粉圖山水歌 天寶十四年(755) 一作天寶十二年(753)
10 登黃山陵歊台送族弟溧陽尉濟充泛舟赴華陰 天寶十三年至十四年(754—755)
11 書懷贈南陵常贊府 天寶十三年(754)
12 陪族當塗宰游化城寺升公清風亭 天寶十四年(755) 一作天寶二年(743)
13 贈友人三首 至德元年(756) 一作越中剡溪作
14 酬殷佐明見贈五雲裘歌 天寶十三年(754) 一作上元年間作
15 姑孰十詠:姑孰溪、丹陽湖、謝公宅、陵歊台、桓公井、慈姥竹、望夫山、牛渚磯、靈墟山、天門山 分別作於天寶後期至上元、定應年間(756—762) 從《十詠》中所寫春山、夏蓮、秋澗、凋柳看,並非一時之作
16 獻從叔當塗宰陽冰 上元二年(761) 一作寶應元年(762)
17 春日獨的二首 寶應元年(762) 一作開元二十五年(737
18 江南春懷 寶應元年(762) 一作上元元年(760)
19 下途歸石門舊居 寶應元年(762) 一作天寶十三年(754)
20 覽鏡書懷 寶應元年(762)
21 見野草中有名白頭翁者 寶應元年(762) 一作廣德元年(763)
22 日出入行 寶應元年(762) 一作天寶六年(744)
23 江上秋懷 寶應元年(762)
24 田園言懷 寶應元年(762) 一作廣德元年(763)
25 九日龍山飲 寶應元年(762) 一作廣德元年(763)
26 九月十日即事 寶應元年(762) 一作廣德元年(763)
27 游謝氏山亭 寶應元年(762) 一作廣德元年(763)
28 古風其五十九惻惘泣路歧 寶應元年(762) 一作至德二年(757)
29 臨路歌 寶應元年(762)
30 笑歌行 寶應元年(762) 一作廣德元年(763)
31 悲歌行 寶應元年(762) 一作廣德元年(763)
32 天門山銘 寶應十三年(754) 一作天寶後
33 化城寺大鍾銘並序 天寶年間 有作天寶二年、六年、七年、十四年者
34 夏日陪司馬武公與群賢宴姑孰亭序 天寶十四年(755)
35 春於姑孰送趙四流炎方序 至德元年(756)
36 當塗李宰君畫贊 寶應元年(762)
『陸』 詩人李白,號什麼,他的詩風情豪邁,清麗飄逸,被人們稱作"什麼"
詩人李白,號(青蓮居士),他的詩風情豪邁,清麗飄逸,被人們稱作"(詩仙)"
『柒』 河南平頂山旅遊景點有哪些
目錄
聲明:詞條人人可編輯,創建、修改和認證均免費
詳情
好運谷
好運谷景區位於河南省魯山縣堯山鎮境內、堯山風景名勝區北麓,是國家3A級旅遊景區;好運谷整體長10多公里。而在山谷下部不到2公里的長度內,則集中了10—70米落差的瀑布10多條,飛濂瀑、鳳鳴瀑、飛龍瀑、桂花瀑,飛瀑如簾,卷雲噴霧;瀑下有潭,石凹成潭,半月潭、神龜潭、九女潭、洗心潭,潭潭相連,玉碧鏡清。潭溪之中,群群游魚追逐嬉戲。河床基岩光滑如龍榻玉鋪,清溪曲折跌宕如笙弦之歌。奇石秀水,天造地設,恰似濃縮了的瀑潭盆景。大小不一的飛瀑龍潭,串連一體,猶如一條碩大的金項鏈,鑲嵌在好運谷的玉脛上,發著燦爛奪目的光
『捌』 身為詩仙的李白,生活的真的想人們想像的一樣灑脫嗎
提起李白,我想就連沒有上過幾天學的也會知道幾首李白的詩。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這也是耳熟能詳的,我們都說,是大唐的盛世造就了李白。
李白:趕緊縮成個團,那涼快那呆著去。那是我心態好,加上我自己的努力,要不然我早就像杜甫老弟一樣是個現實主義,天天的淚如雨下了,早就不當啥浪漫主義了。
紀念館包括太白樓、李白祠、清風亭、太白堂、同風閣、騎鯨軒、仙侶齋、松雲居、疊翠樓、吟香館等展廳和碑廊、沉香園等景點。江油李白紀念館,位於江油市區風景秀麗的昌明河畔。
這位瀟灑一生的詩仙,也算是圓滿了。
『玖』 譚鑫培是一個怎樣的人
好人
『拾』 求李白,杜甫,蘇軾,陶淵明,辛棄疾的議論文論據。
中國人幾乎沒人不知道李白的,因為李白是站在盛唐詩壇高峰之巔的為大詩人,在中國詩歌的發展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和深遠的影響。堪稱中國詩壇第一人。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隴西成紀(甘肅秦安西北)人,其先祖於隋末戰亂逃至碎葉(今吉而吉斯共和國托克馬克附近),李白即出生於此。李白少年時代就「觀奇書」,「游神仙」,「好劍術」,有多方面的才能和興趣,唐中宗神龍元年(705)舉家遷居四川綿州,曾任翰林供奉。因稱「李翰林」。賀之張譽為「天上謫仙人」,後人又稱「李謫仙」。然而唐玄宗只讓李白待詔翰林,作文學侍從之臣,李白的大志無法實現。李白性格傲岸不,也不能忍受「摧眉折腰事權貴」的生活。三年後李白因遭讒毀,自請還山,離開長安。他只能游山訪仙,痛飲狂歌,以排遣懷才不遇的憂憤。但他始終沒有放棄建立偉業,成為非凡人物的理想。安史之亂爆發後,李白曾應邀入永王李璘幕府,又以為獲得了建功立業的機會。,詠出「但用東山謝安石,為君談笑靜胡沙」的豪邁詩句。永王軍隊為唐肅宗消滅後,李白也受牽連入獄,後來在流放夜郎的途中遇赦。直到六十一歲時,李白還請求從軍入幕,希望能有「一割之用」,卻因病在途中折回,未能如願,六十二歲時在他的族叔當塗縣(安徽馬鞍山)令的李陽冰家。
李白的詩歌今存990多首。有大量的政治抒情詩,充分表現了詩人非凡的抱負,奔放的激情,豪俠的氣概,也集中代表了盛唐詩歌昂陽奮發的典型音調。李白有強烈的自我意識,多次以大鵬自比,「大鵬一日同風起,博搖直上九萬里」《上李邕》。但李白在長安三年失意而歸,使他激昂的政治熱情,再受到現實的沖撞時,便轉化為懷才不遇的悲憤狂歌,從胸中噴涌而出:「大道如青天, 我獨不得出, 羞逐長安社中兒, 赤雞白狗賭梨栗, 彈劍作歌奏苦聲,曳裾王門不稱情」。李白還以痛快淋漓的飲酒詩,來排遣懷才不遇的憂愁。《將進酒》:「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與這種豪放奔涌,無所掩抑的感情氣勢相適應,李白的詩歌在藝術手法方面的顯著特點是:想像神奇,變化無端,結構縱橫跳躍,句式長短錯落,形成了雄奇飄逸的風格。《夢游天姥吟留別》:
「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嶽掩赤城。天台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渡鏡湖月。湖月照我影, 送我至剡溪。謝公宿處今尚在,淥水盪漾清猿啼。腳著謝公屐,身登青雲梯。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千岩萬壑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龍吟殷岩泉,栗深林兮驚層巔。雲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列缺霹靂,邱巒崩摧,洞天石扇,訇然中開。青冥浩盪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台。霓為衣兮風為馬,雲之君兮紛紛而來下,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而當大夢初醒來,幻境消失,又引出了對人生世事的感慨:「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李白這種想落天外的特點,大大發展了莊子寓言,屈原初次的浪漫精神和表現手法,也融匯了道教的神仙意象,具有令人驚嘆不已的藝術魅力,贏得了一代「詩仙」的贊譽。
李白的詩歌的題材是多種多樣的。他的七言古詩(《蜀道難》,《夢游天姥吟留別》,《將進酒》,《梁甫吟》等 ); 五言古詩(《古風》59首); 有句漢魏六朝樂府民歌風味的《長干行》,《子夜吳歌》等,七言絕句(《望廬山瀑布》,《望天門山》,《早發白帝城》等)都成為盛唐的名篇。李白在唐代已經享有盛名。他的詩作「集無定卷,家家有之」。為中華詩壇第一人。
陶淵明:積極追求的一生
自古以來,陶淵明總是被看成是一個隱逸詩人,說他追求靜謐安寧、真誠無欺的古樸社
會,追求淡泊高遠、任遠委化、身無外求的人生,不肯沉浮應世,選擇辭官歸隱、躬耕自勵
之路。他的田園詩充分說明了這一點。陶淵明也成為歷代士大夫無比仰慕的「隱逸高士」的
楷模。但我們認為事實並非如此,陶淵明從「官場」到「隱居」,只是生活和價值取向的轉
變,是一種政治性的退避,他沒有甘心於躬耕,藐視功名利祿,他一生在不停的追求。他的
追求大致可以分為兩個階段:一是最後一次歸田前,主要體現在仕途上的追求,為實現自己
的政治理想;二是歸田後,由從政轉向從文,達到以詩文傳世的目的。本文從這兩個階段進
行具體闡述。
一
陶淵明是一個封建時代的讀書人,其祖祖
輩輩都接受了正統的儒家思想的知識分子。那時的知識分子實現自身價值的比較正統途徑是
,通過仕途實現濟蒼生、安社稷等政治理想和為國建功立業的人生追求。如在其詩《乞食》
中,
「飢來驅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門拙言辭。主人解余意,遺贈豈虛來
。談諧終日夕,觴至輒傾盆。情欣新知歡,言詠遂賦詩。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韓才。銜戢知
何謝,冥報以相貽」
有人認為這首詩詩人作於60歲後,理解為由於飢餓才去要飯,在主
人殷勤款待後,他想努力報恩。但這不合情理。他稱遺贈者為「漂母」與老翁的口氣不諧。
魏正申先生在其《陶淵明集譯注》中認為此詩作於19歲,我們認為更合理。詩人引韓信的典
故表示希望自己能象韓信那樣輔佐明君干一番大事業,實現自己「大濟蒼生」的理想。含蓄
地表達渴望舉薦的從政思想,當然其中也有為謀生養家的雙重考慮。陶十九歲那年,爆發了
歷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戰。戰爭給東晉王朝帶來了希望,「無樂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騫融思
遠翥。」(陶的《雜詩》)的豪情,就是他的進取思想的反映。
但是陶沒有料到入仕任
職的繁雜,官場中的上下級關系森嚴,同僚們的相互應酬和相互傾軋,以及注重門第出身,
而不重才的風氣。顯然,現實與詩人建功立業的追求和實現理想的目標向去甚遠。陶的「真
摯」性格與之不相容。這段時期的陶是矛盾的、痛苦的,以至出現了五次出仕五次歸隱的曲
折歷程。在任江州祭酒(29歲)辭職後,著了《五柳先生傳》,欲藉以自況,以「先生不知
何許人也」否定地位的顯赫;以「亦不詳其姓名」否定門第的高貴。可是其詩《命子》和其
文《晉故征西大將軍長史孟府君傳》中不是矜誇過陶氏的門第么?他一方面藐視士族門閥,
因為這使他長期鬱郁不得志,沉於下僚;另一方面又以陶侃的曾孫而感到心理上的滿足,且
因與陶侃關系的渺遠而遺憾。陶盡管為此感到憤慨和無奈,但是在家中閑居五年後,又安耐
不住寂寞,做起了恆玄的幕僚,這只是一個小官,難以展現他的才能和謀生養家的目的。在
其詩《庚子歲五月中從都還阻風於規林》中,他就有詩句「行行循歸路,計日望舊居。一顧
討溫言,再喜見友天」表現了行役之苦和對遠方妻兒的思念。以至「詩書敦夙好,園林無世
情。如何舍此去,遙遙至西荊……養真衡門下,庶以善自名」傾吐了向慕詩書自適、厭棄官
場奔波、渴望隱逸嫻靜的生活意向,最終結束了第二次仕宦生活。
接著兩次的仕宦生活
陶是抱著走著瞧的態度。這可在其詩《始作鎮軍參軍涇曲阿》和《己巳歲三月為建戚參軍使
都涇錢溪》中得到映證。但是也適應不了爾虞我詐的官場。後來任了三個月的彭澤縣令後,
離職歸田,結束了時斷時續、前後跨越了十三年的仕宦生活。一次又一次的嘗試和努力,可
惜他沒有調整好自我去適應那個無法改變的惡濁官場,只能「原志薄身」,完善自我的個性
和獨立人格。可是他那堅定執著的追求,令人崇敬。歸田後,貌似他十分滿足「採菊東籬下
,悠然見南山」那種自在、嫻靜的生活。「外表盡管裝飾得如何輕視世事灑脫不凡,內心卻
更強烈地執著人生,非常痛苦」(李澤厚語)。在《感士不遇賦》中,他列舉了賈誼、董仲
舒、李廣等有才華的正直之士卻飽受壓抑摧殘的事實,陶發出「哀哉!士之不遇己不在炎帝
帝魁之世」的喟嘆!這也難免。當某人做某事,做了五次還失敗告終,其滋味又會怎樣?陶
的美好田園生活讓人懷疑,也許只是以美化田園生活來安慰自己,也許只是瞬間的審美體驗
的田園生活。「以田園為自足、安定、歡樂的世界。不過是一層絢麗的光環,是一個美麗的
童話。」(孫明君《陶淵明:幻滅的田園夢》,《陝西師范大學學報》99.3)
由此可見
,陶淵明在仕途上的追求是十分努力的,並且可以說「屢敗屢戰」,前後五次徘徊於「仕」
與「隱」的矛盾中。但是由於他的「真摯」永遠不改變,也就難以立足官場。正因為如此,
陶淵明沒有成為政治家,而成了文學造詣極高的文學大師。
二
陶淵明歸田後
的幾十年,並沒有沉醉於那種自欺欺人的生活中。因為他的價值取向發生了改變。「好讀書
,不求甚解」的陶淵明難免不受歷史人物的影響。孔子所謂「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卷而
懷。」也就是說知識分子要麼做官,要麼歸隱,只有能做官而不做的人,才有當隱士的資格
。陶不做官,只能歸隱。《左傳·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再次
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立德、立功是通過仕途,仕途不通,只能轉向「立德、
立言」的文學創作。陶的歸田是不得已為之,其內心充滿苦楚。《詩經》中「心之憂矣,我
歌且謠」「君子作歌,維以告哀」通過詩文使心中的創傷性情緒得到發泄,同時也有司馬遷
的「欲已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相似目的。陶的歸隱就是由從政轉向從
文。在政治上無法進取而求其次舉動,這和孔子的當年所遇到的問題在情理上是相通的。<b
r>曹丕的《典論·論文》關於文學價值和文人地位的論述,開辟了「文學的自覺時代」
,陶的轉變可以說是兼有時代的精神,實現人生價值的積極追求。陶不管是「弱齡寄事外,
委懷在琴書」還是「植杖而耘耔」「臨清流而賦詩」(《歸去來兮辭》)以及辭世前一年作
的《有會而作》中「今我不述,後生何聞哉」的感嘆。以詩文傳世可以說是貫穿一生的追求
,只不過歸田後更側重於之而已。
陶淵明的作品涉及多種文體,並且成就也比較高。四
言詩、五言詩等詩體抒情色彩濃烈,清新樸素。記、傳、贊、疏、祭文等各有特色。陶詩今
存有126首,成就最高的是田園詩。其文存有十二篇,思想上、藝術上都頗有特色。如其
《五柳先生傳》: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
閑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貧,不能常
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環堵
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簟瓢屢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
此自終。
贊曰:「黔婁之妻有言:『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其言茲若人之儔
乎?銜觴賦詩,以樂其志,無懷氏之民歟?葛天氏之民歟?」
詩人在本文中以自己的境
遇和真實情感為原型,以意寫「貧「,採用託言的手法,設計了一位思想上完全「我」化了
的五柳先生,對門閥制度進行否定。天下有道則任,天下無道時則隱的信條,置根於陶思想
深處,詩人著力於現實的分析,對阻礙他入世從政的腐朽政治、反動的門閥制度深惡痛絕。
對五柳先生「一問六不知」詩人藉此深刻地批判了現實社會的不平,同時也預示了詩人從政
前程的渺茫。所以詩人提出了「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賦詩以樂其志」的從事詩文創作
的意向。這是陶寄託個人理想和志趣的抒情文,可以說是一篇較為成熟的自傳作品。由於這
篇文章的成就,他被成為「五柳先生」。而他的《桃花源記》曾被人譽為「唐以前的第一篇
小說,在文學史上算是一篇極有價值的創作。」(梁啟超:《陶淵明之文藝及其品格》),
《感世不遇賦》、《閑情賦》也是很有特色的作品。《自祭文》是陶一生的自我總結,回首
往事,抒發情感,揭示「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應盡便須盡,無復獨多慮」的人生哲學,
這可以說是第二篇自傳或者真心袒露,就像司馬遷《報任安書》,陶不僅作品成就高,還大
膽表達自我。這應該說是「以詩文傳世」的表現之一。
表現的另一面是開創了田園詩,
實行詩歌創作題材的創新,並且創出許多美好的意象。盡管自《詩經》就有對田園風物和農
事勞動的詠唱和反映,但是只是零星的片段的不完整的農業場面刻畫。由於受儒家輕視勞動
的觀念的影響,田園詩很少發展,但是陶寫了大量的田園詩。田園、山水、草木、禽鳥、炊
煙、農舍等顯得那麼清新安謐,這些組成的畫面總是那麼淡雅明朗,充滿生機和迷人的景象
。陶突破旁觀者角色,身體力行地參加了農業勞動,不僅寫出了田園景色,也寫出了田園勞
動的經歷、體驗、感受和聯想。陶也創造出了特有的意象,在他的詩中經常用鳥、菊、酒等
意象,達到借物自況、托物言志的目的。
還有一個表現方面是陶淵明利用自己淵博的知
識傳授門生。在《感士不遇賦序》中說「三餘之日,講習之暇」,傳授自己的觀點和詩文,
做到「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這一點與孔子、屈原是相似的。
陶淵明追求「以詩
文傳世」是成功的,對後世的影響可以說是巨大的,不過,他本人不知而已,文學史上很多
作家在活著時就享有盛名,而陶淵明是在去世後才出名。鮑照、江淹等人均模仿過陶詩,並
贊其「如飢鷹獨出,其矯無前」。唐代的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大家對他的藝術成就也大為
贊賞。到宋代,蘇軾發現了陶的作品以極其平淡質朴的形象意境表達了極美,所以把它看作
是人生的真諦、藝術的極品。至此陶在中國詩史上確定了「頭等人物」(魯迅語)的地位。
魏晉時代是「人的主題」和「文的自覺」時代,人們對自己生命、意義、命運重新加以
發現。陶充分認識到了自身的價值,為了達到不朽的目的,他前期在政治上的孜孜不倦地追
求。由於社會的動亂不安,改朝換代的頻繁進行,門閥士族的斗爭,令人無所適從,與世無
爭的隱逸生活便成為士人的普遍追求,可惜「欲有不能」(《朱子語類》),只能滿腔憤慨
地歸田。陳寅恪在其《桃花源記旁證》指出:「陶淵明《桃花源記》寓意之文,亦紀實之文
」,士人隱逸的目的「或隱居以求其志,或曲避以全其道,或靜己以鎮其躁,或去危以圖其
安,或垢俗以動其概,或疵物以激其情。」陶歸田後轉向從文,寫下了「獨起眾類」「莫之
與京」(蕭統《陶淵明集·序》)的詩文。不過他自己沒看到以詩文傳世的成功,有的
只是仕途追求的痛苦。以至在一生中最後一篇《自祭文》中發出「人生實難,死如之何」的
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