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社會公共服務申論範文

社會公共服務申論範文

發布時間:2021-07-26 15:43:30

A. 2018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範文解析:懂得尊重,才有溫度

最近,在一檔節目中,主持人董卿為了便於和96歲高齡的翻譯家許淵沖交談,在3分鍾內跪蹲3次。(提示:事例積累)這種采訪的姿態,被網友們稱贊。不少人說「這一跪,跪出了素養」。素養何在?正在「尊重」。
尊重,這一應成為常識的文明素質,值得不斷重申。無論生活,還是工作,很多人都會遇到各種困擾,如半夜時分電話響個不停、未打招呼就被人找上門,甚至是朋友在公共場合與你「勾肩搭背」。有些可能是工作中的緊急任務,有些可能是朋友間的「情不自禁」,但難免也會讓人有一些被打擾的不適,一些不被尊重的不快。
每個人都希望被尊重,這是人之常情。不過何為尊重,如何尊重,卻還需細細思量。一部紀錄片中,家長和孩子的爭執,也讓人反思尊重的問題:兒子算錯了數學題,一旁輔導的爸爸就會大聲吼,孩子被嚇得錯誤不斷。很多人會認為,「子敬父」是家長和孩子之間唯一的尊重方向,但其實父子交流,同樣也是兩個主體間的對話。對待晚輩如能平視、對等,遇到問題才能有效溝通,不至於讓事情變得更糟。不只是家長,很多人或許都需要補上「尊重的教育」這一課,以獨立人格平等互動,豈不是更可貴?
的確,尊重常被我們掛在嘴邊,但未必見於行動。而在公共領域,有些言行已經不僅不是尊重,更可說是輕慢了。前不久有段視頻,很多人排隊去摸「霍去病」石碑,(提示:事例積累)據說每天都有上千人,因為相信摸一下真的可以「去病」。摸碑效果的真假顯然不難判斷,暫且放下基本認知能力不說,不管出於什麼心理,僅是把手伸向石碑的一瞬間,對歷史、對文化的尊重,就消失殆盡了。
呼喚類似的尊重,或許還需要長久的拉鋸。(提示:對策)以文物為例,「請勿觸摸」「請勿拍照」早成規矩,可是一旦興致來了,手就不聽使喚。而實際上,尊重文物不妨讓它「靜靜地美」。如果還有更深層尊重的話,那就如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所說,是給文物以「尊嚴」。這不僅是最大可能地修復文物、展示文物,像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講述的一樣,而且是在創意與服務中讓觀眾最大程度地理解文物、感受文化。(提示:給文物以尊嚴)
不管是具體的人、細微的事還是陳列的物,給彼此一個舒適的空間、給對方一個合理的距離,才是真正的尊重。(提示:對策)很多時候,之所以尊敬少了、輕佻多了,或許只是少了點同理之心。看不到他人的辛勞,才會打「連環奪命call」;不顧及朋友的感受,才會太把自己當回事,始終認為「你的就是我的」;而視代代傳承的文脈為玩物,才只會把書畫當紙張、把碑刻當石頭。(提示:排比)無論是「敬」還是「重」,都是訴諸人類情感並培養情操的過程,敬人者會自重、自重者更要敬人,懂尊重的「人設」才能立得住。
單個的人是弱小的,所以才需要文化,把不同的個體黏合在一起。(提示:對策)而互相之間的尊重,正是「人類黏合劑」中最為重要的成分,是有序社會交往的基礎。一位教育哲學家曾說過,人和人之間應該是「我與你」而不是「我與他」的關系。(提示:名句積累)這就是說,對他人不要抱著一種「第三人稱」的冷漠,而應該有「第二人稱」一樣面對面的溫度。尤需記住,彼此彎腰致敬時頭不會相撞,才是合適的距離,也才有真正的尊重。
(小結:作者通過「董卿的采訪,三分鍾內跪了三次」引出本文的論點「尊重」。何為尊重?列舉了一些不尊重的現象,並說明尊重不止要掛在嘴邊,更要付諸行動。尊重不僅僅是人與人之間,人與物其實也是一樣。對於人們對文物的亂摸亂畫也是不尊重的表現。人與人之間只有保持合適的距離,才有真正的尊重。)

B. 2018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範文:推廣公共圖書館 開啟閱讀新時代

在當今社會條件下,經典閱讀帶給人們的豐富的感悟與想像逐漸喪失,蘊含在傳統經典閱讀之中的生命與精髓不復存。在這種情況下,怎樣引導人們重返經典閱讀,引導人們重返精神家園就成為當今時代必須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公共圖書館作為傳統閱讀的重要陣地,在引導人們重返經典閱讀方面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公共圖書館必須大力加強針對經典閱讀推廣的思考和研究,並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引領開啟經典閱讀的新時代。
公共圖書館作為公共文化服務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自用自身優勢開展閱讀推廣活動,向社會大眾宣傳圖書館,引導閱讀方向,激發人民的閱讀興趣,從而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使閱讀成為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從而提高民眾的文化素質,為和諧社會打下堅實的文化基礎。公共圖書館利用自身豐富的資源開展閱讀推廣活動,倡導國民學習我國的文化精髓,吸收和借鑒世界先進文化,不斷進行創新,為民族文化的發展做出貢獻。
公共圖書館要想加大閱讀推廣力度,必須努力培養公眾閱讀經典的興趣。為此,公共圖書館必須積極創造適合公眾進行經典閱讀的舒適條件,營造經典閱讀的氛圍,努力推介經典閱讀書目,從而不斷培養公眾閱讀經典著作的興趣。為培養公眾閱讀經典的興趣,公共圖書館還要引領經典閱讀的潮流,指導用戶進行閱讀,不但要讓他們明白讀什麼,讓他們明白怎樣讀,還要讓他們明白怎樣進行閱讀才能「悅讀」,才能不斷提高自己閱讀經典著作的興趣,從而不斷激發公眾進行深層次閱讀的興趣。
認真進行市場調研,調整經典資源結構。為進行經典閱讀推廣,引領公眾重拾經典,公共圖書館首先必須認真展開市場調研,按照不同類別的人群對經典閱讀的需求和特點,對經典資源結構進行重新調整,打造適合公眾閱讀的經典資源結構。與此同時,為方便公眾選讀,除在經典圖書資源配置方面採取有效措施外,公共圖書館還要努力分析不同類別人群閱讀的心理特點,站在讀者的角度進行考慮,適當調整公共圖書館的圖書排架,將優秀的經典著作擺放在醒目的圖書排架上,讓這些優秀的經典著作優先進入公眾的視野。
創新經典閱讀推廣方式。隨著互聯網的飛速發展,從互聯網上獲取信息已經成為公眾獲取信息的重要手段。盡管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是,作為獲取信息最重要的方式——閱讀並沒有發生改變。在這種情況下,創新互聯網經典閱讀推廣方式,實現實體經典閱讀和虛擬經典閱讀推廣相結合,已經成為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在這種情況下,公共圖書館必須大力加強組織經典作品的數字化資源,不斷提升網路經典作品的數量和質量,為經典閱讀推廣創造條件。公共圖書館通過使用網路平台等現代技術手段進行經典閱讀推廣,是公共圖書館將經典閱讀推廣和現代技術相結合的最重要的有效方式。
隨著改革開放以及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資本主義等腐敗思想甚囂塵上,在這種情況下,公共圖書館作為思想教育的主要陣地,必須努力創造條件,改變工作方式,培養公眾的經典閱讀意識,不斷創新經典閱讀推廣方式,充分發揮思想教育主要陣地的作用,將經典閱讀推廣進行到底。

C. 2018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範文:推進公共文化服務 促進社會均衡發展

公共文化服務是在改革開放不斷深入的過程中,伴隨著政府職能的轉變,努力建設服務型政府而提出的,作為政府公共服務的一部分,它主要是強調作為一個人民的政府的社會責任、義務和歷史使命之所在。公共文化服務的推行,是促進社會均衡發展、公平發展的基本途徑。
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保障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由於我們長期以來群眾文化工作的習慣,更多地強調群眾文化人群非職業化、由群眾文化愛好者所組成等特徵,沿襲到公共文化服務工作中,也往往忽略了我們所要面對的人群是全體人民群眾;此外,由於長期以來存在的地區發展不平衡、城鄉發展不平衡等因素,我們的公共文化服務欠了很多賬,導致大量文化貧困群體的存在。因此,國家和政府有責任和義務來補償這些文化債務要大力加強重大公益性文化工程建設,認真組織實施廣播電視村村通、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鄉鎮綜合文化站和基層文化陣地建設、農村電影放映、農家書屋建設等公共文化服務工程。
扶持培育地方特色文化,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地方特色文化,是對一定地域范圍內與自然、歷史、人文等相融合而富有特色的民俗傳統文化區域性特色文明表現的總稱,是人民群眾生活、勞作、習俗的文化映射,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有機組成。但是近年來,但不少地方的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採取自上而下、統一派送方式,導致供需「兩張皮」現象嚴重。因此,把地方特色文化產品和服務納入當地公共文化服務提供目錄、組織開展群眾性節日民俗活動、把地方特色文化人才培養納入鄉土人才培訓計劃等,最終將公共文化服務扶持培育地方特色文化,將地方特色文化納入當地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促進全國范圍內的體系建設,拓展其深遠意義和服務范圍,促進公共文化服務的發展。
轉變公共意識,實現文化治理的轉型。伴隨著我國經濟體制的變革和社會結構的深刻轉型,文化建設影響下的民眾意識也由城市到鄉村逐一轉變。不僅如此,隨著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變革,個體與社會的關系之間的轉變勢必影響公眾意識。在此過程中,半官方社團組織、社會組織和個人等社會性力量擁有的自治空間迅速增加,城市與鄉村之間設文化意識差距進一步加劇,不利於民眾的團結與社會主義的最終實現。因此,才多個地區的不同層面開展公共文化服務,需以文化治理為抓手,實現公共意識的轉變,有利於促進民族團結、消除城鄉文化差距,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最終實現社會主義的建設,達成民族團結、國家富強的目標。
文化是一個社會的靈魂,國家進步的基礎,公共文化是社會穩定、和諧、健康發展並形成社會凝聚力的最基本的因素,因此,明確公共文化服務的一些最基本的概念,擺脫公共文化的附屬地位,讓公共文化服務成為常態,才能讓公共文化真正促進社會進步、民族復興。
以上為公務員考試網每日甄選優秀申論範文「推進公共文化服務促進社會均衡發展」的完整內容,希望對考生復習申論帶來深刻的借鑒意義,對其提升申論寫作水平能有切實的幫助效應。

D. 建設服務型政府申論範文:政府怎樣更好發揮作用

之前看了福久的,感覺老師講得很不錯

E. 如何發揮政府在公共服務的引導管理 申論

第一,有利於緩解我國當前面臨的各種突出社會問題。在我國努力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進
程中所面臨的最大挑戰在於:地區間和城鄉間發展不平衡、居民收入差距偏大、資源環境約束增加、內外需失衡、投資消費結構不合理等問題。這些問題又與我國當
前存在的兩對突出矛盾密切相關:一是居民日益增長的公共服務需求與公共服務總體供給不足、質量低下之間的矛盾;二是市場經濟體制逐步建立完善對政府職能的新要求與政府職能轉變緩慢之間的矛盾。公共服務是維護社會基本公平的基礎,通常發揮著社會矛盾的「緩沖器」作用。因此,強化政府公共服務職能,加快改善我國公共服務狀況,有利於緩解我國當前經濟社會中所面臨的各種突出矛盾,順利推進和諧社會建設。


二,有利於健全公共服務供給的體制機制。當前在我國政府履行公共服務職責中,沒有形成可持續的財政支持體制,沒有建立規范的政府分工和問責機制,沒有形成
地區間和城鄉之間資源的公平配置制度,由此嚴重影響了公共服務所提供的數量和質量,並制約了公共服務基本功能的有效發揮。加強政府公共服務績效管理,強化
各級政府和政府各部門的責任,促進政府間間接競爭機制的形成,有利於健全我國公共服務供給的各種體制機制,引導各級政府逐步樹立以公共服務為中心的政府職
能觀和績效觀。

第三,有利於公眾參與公共服務的管理與監督。隨著信息化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公眾對公共服務需求越來越大、質
量要求越來越高,對國家之間、地方之間公共服務的差異也越來越敏感,已經不再僅僅滿足於知道政府在公共服務上花了多少錢,更關心這些支出取得了哪些效果,
對公眾的工作生活帶來了什麼切實的改善。從滿足信息需求的層面來看,加快政府公共服務績效評估,並形成定期公開報告制度,不僅為政府進一步改善我國公共服
務提供決策參考,而且可以滿足公眾的信息需求,提高他們參與政府管理和監督的能力,有利於推動決策的科學化和民主化,有利於提升政府在公眾心中的公信力。

第四,有利於提高公共資源整體配置效率。政府資源配置的職能不僅沒有削弱而且還在不斷加強。雖然2005年我國財政支出佔GDP的比重僅為18.5%,但從政府實際能支配的資源和職能范圍看,我國屬於「大政府」國家。面對全球性政府規模不斷擴張、政府掌控資源不斷增加的趨勢,改善政府管理,提高政府效率,特別是加強其核心職責———公共服務的績效管理,有利於提高全社會資源配置的效率和改善國民整體福利。

第五,有利於提高政府管理能力和國際競爭力。
在經濟全球化和一體化日趨深入發展的背景下,以跨國企業為代表的國際競爭逐步演變為國家間市場、企業、政府、資源等全方位的競爭。政府不再是傳統意義上國
際競爭的後台支持,而是直接走上了國際競爭的前沿舞台。政府作為資源配置的最重要的主體之一,其競爭力已經成為決定國家競爭力的重要因素。而政府競爭力又
直接取決於其在資源配置中的管理能力和效率。因此,加快完善我國政府管理體制、確保政府的高效運行、充分發揮公共服務職能、不斷提升政府管理效能和競爭
力,已經成為我國政府應對國際競爭的戰略性選擇。

F. 2018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範文:夕陽無限好,人間重晚情

夕陽無限好,人間重晚情
---推進社區養老模式 妥善解決養老問題
自古以來,敬老尊老都是中國的傳統道德,無論是「父母在,不遠游,遊必有方」,還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或是「挾泰山以超北海,此不能也,非不為也;為老人折枝,是不為也,非不能也」,都飽含著濃濃的敬老之情。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改善,人口死亡率下降,平均壽命延長,老年人口數量在增加……我國目前的老年人口近1.3億,佔世界老年人口總量的20%以上,中國已進入老年型社會是不爭的事實。因此,我國人口的老齡化具有速度快、數量大以及是在經濟不太發達的條件下進入老年型社會的等鮮明的特點。根據我國的國情,開展社區養老助老服務來滿足老年人的需求,從而妥善解決養老問題刻不容緩。
由於社區居家養老是新事物,發展中有不足和問題是必然的,必須在提高認識的基礎上,考慮我國的社會現實和文化傳統,積極探索符合我國社會發展實際的社區居家養老新途徑。
擴大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服務功能。我們現在社區居家養老提供的服務內容主要圍繞生活護理、家政服務和精神慰藉三大類,且偏重於日常生活護理和家政服務,也就是說主要關注物質生活的幫困需求,精神思想服務尚未引起足夠的重視。事實上老年人的實際需求更趨向於醫療保健服務和精神慰藉服務,因此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絕不能搞「一刀切」.社區除了提供家庭鍾點工、老年應急服務、職業介紹、陪伴服務、家庭病床、心理咨詢、托老所等服務供老人選擇,還應對老人提出的不同需求,根據實際情況為其提供相應的人性化管理和特色化服務。社區要擴大服務的范圍同時也要大力發展福利設施,除了興建新的公共設施,還可通過整合周邊資源來完善設備,改善居住生活條件,提高服務水平。具體說: 首先,根據實際情況改建和美化室內室外活動場所,這樣有利於老年人開展多種形式的體育文化娛樂活動,例如太極拳隊、時裝模特表演隊、書畫社、老年人合唱團、秧歌隊、舞蹈隊等各種興趣活動小組,豐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其次,在社區多增加體育健身器械的供給,豐富其種類,這樣可以為老年人鍛煉身體提供更多的方便。
完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組織機構體系,加強制度建設及評估機制。首先,隨著大部分制度改革的開展,政府各個部門要轉變觀念,認清我國城市中老齡化問題的嚴重性,以及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工作的開展並不只是民政部門的工作,也不是只一個民政部門就可以開展好的,它還更需要其他各部門的緊密配合。例如,需要地方財政部門給予財力和政策上的支持;需要衛生部在社區建立社區衛生服務站,為社區老人看病提供方便,解決他們看病難的問題;需要文化部多重視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可通過建立老年人協會把老年人組織在一起,開展各種有利於老年人身心健康的活動,豐富他們的生活。作為居家養老的直接提供者,社區是基層自治組織,對居家養老服務和老年群體的管理負有直接的責任和義務。我們要建立以社區為基礎的居家養老服務結構體系,制定各項規章制度,規范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工作的開展。同時通過採取服務監督員定期走訪服務對象開展評估工作的方法,對居家養老服務的效果進行評估,以此不斷完善評估工作,促進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良性發展。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在人生的遲暮之年,更應該讓老人感受到社會的溫暖。因此,廣泛開展居家養老、社區托老、公辦養老與社會機構養老多種模式鼓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養老工作,促使社區養老實現了規模化的發展。

G. 社區建設申論範文

您好,中政申論為你給你提供社區建設的相關資料:
切實推進和加強社區建設社區是城市的基層組織,是濃縮的社會,也是城市居民工作、學習和生活的場所。推進和加強社區建設,是新形勢下加強城市基礎工作和政權建設的落腳點,是構建和諧社會的根本要求。
在社區建設工作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時,還存在一些突出的問題,有待於我們在今後的工作中進一步努力解決。為此:
一、把創新作為社區建設的動力,建立健全社區的運行和管理體制
一要轉變基層政府和部門職能。社區工作歸根結底是社區成員自己的事業,群眾的參與和自治是社區工作的根本。首先是下放權力,還權於民,改變權力倒置的狀態,需要社區協助的工作實行「權隨責走」、「費隨事轉」;其次是重心下移,從管理主導型轉變為公共服務主導型,以提供有效的公共產品服務社區。二要界定社區居委會的職責。明確社區居委會對社區成員代表大會負責,有服務、管理和監督的職能,除履行屬於自治范疇的職責外,可以協助人民政府及其派出機構工作,社區居民委員會對社區財務、財產管理和使用行使自主權,對不屬於社區居委會職責范圍內的攤派事項有拒絕權。三要理順社區的組織機構及其相互關系。在明確基層政府和社區居委會各自職能和相互關系的基礎上,進一步理清基層政府和職能部門設在社區的機構及社區內部機構的職能及其關系,使社區功能得到應有的發揮。
二、把黨建作為社區建設的核心,有效加強社區黨員隊伍的教育管理,實現「三突破」
一是在社區黨建工作方式上實現新突破。在管理網路方面,形成社區居委會對社區黨總支(支部)負責,社區黨總支(支部)對鎮黨委負責的層層目標責任管理體系,為社區黨建提供堅強的政治、組織保證。二是在黨員教育與管理上實現新突破。在黨員教育管理范圍上,要實現從單獨社區黨員管理轉到社區黨員、在職黨員和流動黨員等三類黨員的教育和管理上來。在黨員教育管理制度上,要進一步完善在冊黨員學習、流動黨員管理、機關黨員設崗定責等制度,真正用制度管事、管人,使社區黨員教育管理工作走上制度化、規范化。三是在社區幹部隊伍建設上實現新突破。要在進一步提高社區幹部工資福利待遇的同時,不斷加強對他們的思想政治素質和工作技能培訓,提高他們的理論、業務水平和實際工作能力,切實發揮他們在社區建設中的主體作用,更好地為社區居民服務。
三、把服務作為社區建設的根本,不斷拓展社區為民服務的領域
首先要拓寬服務范圍。要堅持「以人為本」和「四個面向」的原則,將服務的范圍向社會救助和福利、部門單位的社會化服務,下崗職工和失業人員的就業服務和社會保障社會化服務,社區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務拓展。其次要創新服務機制。要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滿足社區居民物質和精神生活的要求為目的,福利性和經營性並舉的原則,進一步完善社區志願服務內部運行機制,推進社區服務向市場化、規模化和專業化、社會化方向發展。再次要發展社區志願服務。從加強社區志願者隊伍建設入手,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公益服務活動,擴大志願服務的領域,滿足社區群眾多方面、多層次的服務需求。
四、把和諧作為社區建設的目標,積極打造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區
一是合力創建「文明」社區。以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為載體,大力實施「文明細胞」工程,倡導文明和諧理念,繼續開展文明戶、文明樓院、文明社區等評比活動。二是合力創建「綠色」社區。以創造優美、整潔、舒適的環境為目標,引導、帶領居民群眾齊上陣,並發揮與轄區單位共駐共建的優勢,實施「大兵團」的聯合作戰,進一步美化人居環境。三是合力創建「康樂」社區。有效整合社區藝術團、居民學校、圖書室、活動室等多種資源,大力實施「文化素質」工程,經常組織文藝匯演、體育比賽、讀書會、座談交流會等健康、有益的活動,在切實豐富社區居民的文化生活同時,著力打造學習型、康樂型社區。
切實加強社區建設是維護社會穩定、提高人民群眾生活質量、加強基層政權組織建設和基層黨的組織建設、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的重大舉措,要積極探索社區建設的確發展思路和方法:採取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爭取以點帶面、逐步推進,以取得更大的社區發展成果
中政申論網:http://www.zzshenlun.com/
一品公務員網:http://bbs.gwy1.com/forum.php
中政行測網:http://www.zzxingce.com/

H. 2020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範文有沒有,求推薦

國家公務員申論範文:
道在日新,藝亦須日新,新者,生機也,不新則死。創新是進步的靈魂,是向前發展的不竭動力。在如今,我國製造業發展面臨大而不強的局面,中國製造暢銷全球,卻沒有真正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品牌,在國際市場的地位低下,根源便在於創意創新的匱乏,自主品牌的缺失。這不僅影響著我國經濟持久穩定的發展,更制約著社會主義大國強國的建立。因此,要真正以創意創新為著力點,真正為製造業發展引領新的方向。
從業者積極創新、精益求精,為製造業升級加滿油。從業者是製造業發展過程中的最小個體,但也是推動創新、實現製造業轉型升級的最關鍵因素。從業者個人在生產過程中積極思考、精益求精、刻苦鑽研不但能夠在生產與實踐中不斷提升自我,實現自身的個人價值。同時,由於製造業從業者是最直接接觸生產環節的群體,他們的創意創新,對於生產問題的解決,對於生產的促進,一定有著巨大的作用和意義。因此,從業者自身要樹立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在生產過程中遇到問題多思考、探索,真正研發出有助於生產的創意創新產品。同時政府也要予以相關政策傾斜,對於積極創新的個人予以獎勵,以此激發從業者創意創新活力,推動製造業轉型升級的實現。
企業轉型升級、研發創新,為製造業升級鋪好路。從折疊屏幕的實現引領電子產品生產新紀元,到「回」酒店的創辦,給予都市人心靈棲息的港灣;從智能機器人研發,到智慧農業實現全自動檢測與控制……這一系列創新成果的出現,無一不是由於企業在需求日益多樣的社會背景下,在競爭越來越激烈的市場中,積極主動創新,適應市場發展與時代需求,企業是市場的主體,更是創新的主體,因此,企業在經營的過程中要做到不忘初心,切忌被利益所左右,要在追求經濟利益的同時,探索更高的社會價值,探尋企業更新的經營方向,真正在研發層面投入充足資金,以技術取勝、以創新取勝,讓企業在市場競爭中處於不敗之地,更推動製造業穩步向前邁進。
政府積極引導、給予支持,為製造業升級指方向。政府是公共事務的管理者,更是社會發展的引導者,和促進者。然而,在如今經濟社會運行的過程中,我們卻不難看到,很多政府存在著典型的官僚主義和老牌作風,不僅不積極支持企業的創新行為,反而在行政審批環節設置重重關卡,嚴重製約著市場創意創新活力的迸發。反觀其他發達國家,德國政府科學規劃,引領產業合理布局,形成的一個個規整而有序的工業區域,讓德國製造業長盛不衰。美國政府不斷加大科技投入力度,鼓勵支持創新,引領美國高新技術產業不斷發展。由此可見,政府作為社會發展的引領者,管理者,要真正發揮其職能,積極鼓勵創新,推動製造業轉型升級的實現。
當中國遊客紛紛去日本搶購馬桶蓋,當中國品牌向外輸出受阻,當製造業發展遭遇瓶頸和寒冬……曾經以廉價勞動力作為優勢的製造業發展模式已經不適應當今的需求,從業者、企業直至政府都要積極思考,探索新出路,尋找新模式,真正以創新,引領製造業轉型升級,真正實現從製造業大國,向製造業強國的轉變。

閱讀全文

與社會公共服務申論範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京韻花園糾紛 瀏覽:895
衛生服務站公共衛生考核方案 瀏覽:62
快遞時效投訴 瀏覽:782
世紀創造絕緣有限公司 瀏覽:600
聚投訴珍愛網 瀏覽:47
公共衛生服務協議書2017 瀏覽:805
改革工作成果匯報 瀏覽:49
醫療糾紛管理倫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瀏覽:959
工業光魔創造不可能720p 瀏覽:243
君主立憲制是法國大革命的成果 瀏覽:13
王成果青島科技大學 瀏覽:519
護理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875
使用權獲取途徑 瀏覽:759
怎麼投訴奧迪4s店 瀏覽:31
美術教師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740
股權轉讓合同模板 瀏覽:638
知識產權部門重點的工作計劃範文 瀏覽:826
用地批准書能證明土地的使用權權嗎 瀏覽:829
拓荒者知識產權 瀏覽:774
商標侵權事宜處理委託書 瀏覽: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