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散落的鈔票》的作者是孫榮,請問孫榮的個人資料和其他作品有哪些 謝謝
孫榮,男,江蘇南京人,北京電影學院畢業,中國大陸實力派演員。曾在馬鞍山市話劇團工作,現為中視國利簽約藝人。在《神勇投彈手》《黎明追剿》《戰地花開》等影視作品中有著出色表現。
『貳』 合肥安徽省藝術職業學院戲劇系洪安慶
網路首頁 | 網路空間 | 登錄 AllCheng-0我是老實村來的老實人,老實人中的老好人…… 主頁博客相冊|個人檔案 |好友 查看文章 2008年安徽藝術考試時間2008年01月24日 星期四 下午 04:331.報名(1)美術專業:2008年1月27—28日,阜陽、亳州、淮北、黃山、池州、銅陵市考生;1月29—30日,宿州、宣城、蕪湖、安慶、巢湖市考生;1月31日—2月1日,六安、蚌埠、滁州、馬鞍山、淮南市考生;2月2日,合肥市考生。附一:31所獨立設置的本科藝術院校名單及2008年參照獨立設置本科藝術專業錄取的院校名單中央戲劇學院 中央美術學院 中央音樂學院 中國音樂學院 北京電影學院北京舞蹈學院 中國戲曲學院 天津音樂學院 天津美術學院 魯迅美術學院沈陽音樂學院 吉林藝術學院 上海音樂學院 上海戲劇學院 南京藝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 景德鎮陶瓷學院 山東藝術學院 湖北美術學院 武漢音樂學院廣州美術學院 星海音樂學院 廣西藝術學院 四川美術學院 四川音樂學院雲南藝術學院 西安美術學院 西安音樂學院 新疆藝術學院 解放軍藝術學院山東工藝美術學院清華大學 中國傳媒大學 中央民族大學 東華大學 江南大學 北京服裝學院天津工業大學 復旦大學上海視覺藝術學院附二:2008年省外藝術院校藝術專業在皖設點考試日程安排表2008年省外藝術院校藝術專業在皖設點考試日程安排表(美術類)學校考試編碼學校名稱考試日期1001南通大學2月13日1002海南大學2月13日1003金陵科技學院2月13日1004武漢工程大學2月13日1005重慶大學2月14日1006南昌工程學院2月14日1007南京林業大學2月14日1008南昌大學2月14日1009河南工業大學2月15日1010江西財經大學2月15日1011南京師范大學2月15日1012西安工業大學2月15日1013西安科技大學2月16日1014深圳大學2月16日1015桂林工學院2月16日1016天津工業大學2月16日017浙江工商大學2月17日1018重慶郵電大學2月17日1019蘭州交通大學2月17日1020天津財經大學2月17日1021江西師范大學2月18日1022四川音樂學院2月18日1023浙江理工大學2月18日1024東華大學2月18日1025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月19日1026西南交通大學2月19日1027華中師范大學2月19日1028天津理工大學2月19日1029四川美術學院2月20日1030四川師范大學2月20日1031長沙學院2月20日1032海南師范大學2月20日1033四川美術學院2月21日1034中南林業科技大學2月21日1035桂林電子科技大學2月21日1036江蘇大學2月21日1037南京曉庄學院2月22日1038成都理工大學廣播影視學院2月22日1039東華理工大學2月22日1040華東師范大學2月22日1041溫州大學2月23日1042蘇州大學2月23日1043天津工程師范學院2月23日1044上饒師范學院2月23日1045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2月24日1046景德鎮陶瓷學院2月24日1047浙江科技學院2月24日1048江南大學2月24日1049長春工程學院2月25日1050商丘師范學院2月25日1051天津城市建設學院2月25日1052北方工業大學2月25日1053樂山師范學院2月26日1054中國地質大學(武漢)2月26日1055長沙理工大學2月26日1056西安工程大學2月26日1057石家莊鐵道學院2月27日1058湖北工業大學2月27日1059赤峰學院2月27日1060青島大學2月27日1061廣東海洋大學2月28日1062山東大學威海分校2月28日1063南開大學2月28日1064武漢理工大學2月28日1065蘇州科技學院2月29日1066華僑大學2月29日1067陝西科技大學2月29日1068中南民族大學2月29日1069武漢科技學院3月1日1070湖北大學3月1日1071西北工業大學3月1日1072安陽工學院3月1日1073武漢科技大學3月2日1074西北第二民族學院3月2日1075南京財經大學3月2日1076廈門大學3月2日1077北京服裝學院3月3日1078寧波大學3月3日1079宜春學院3月3日1080閩江學院3月3日1081西華師范大
『叄』 戲曲界的五朵金花都是誰
馬蘭,吳瓊,吳亞玲,袁玫,楊俊。
1、馬蘭,女,1962年4月23日出生於安徽省太湖縣,黃梅戲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上海戲劇學院教授。
1985年馬蘭獲得全國黃梅戲中青年演員廣播大獎賽第一名,同年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1987年因主演莎士比亞戲《無事生非》獲得第四屆中國戲劇獎·梅花表演獎。
1988年憑借電視劇《嚴鳳英》獲得第6屆中國電視金鷹獎最佳女演員,第8屆中國電視劇飛天獎最佳女主角。1989年被評為全國首屆黃梅戲青年演員電視大獎賽十佳之首。1989年獲得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2007年獲得亞洲最傑出藝人獎終身成就獎。
2、吳瓊,女,1962年3月24日出生於安徽省蕪湖市,黃梅戲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
吳瓊的代表作有黃梅戲舞台劇《戲緣》、《江姐》、《嚴鳳英》、《貴婦還鄉》等。1989年在全國黃梅戲大獎賽中獲最佳表演獎。2012年獲得中國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2013年主演的《貴婦還鄉》獲得「北京丹尼國際舞台表演藝術獎」。
3、吳亞玲,1962年10月14日出生於安徽蕪湖,中國著名黃梅戲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安徽省政協常委,國家級黃梅戲非物質文化遺產繼承人,黃梅戲"五朵金花"之一 。
"梅花獎" "文華獎"獲得者。享受國務院頒發的特殊津貼。曾獲全國青年演員黃梅戲電視大賽"十佳演員獎"等很多大獎。
4、袁玫,1964年出生於安徽省蕪湖市,畢業於安徽藝術學院,中國內地女演員、製片人。
1981年赴香港演出,1983年即被央視選中進入《紅樓夢》劇組扮演襲人一角。此後,她幾乎再沒回到黃梅戲舞台。1988年南下到廣東電視界做演員,主演過《公關小姐》《趙氏孤兒》等影視作品。2004年起任電視連續劇《故鄉的雲》劇組執行製片人,從此走上了製片人的道路。現為廣東省電視台製片人,廣東省政協委員,省青聯委員,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中國表演藝術學會會員。
5、楊俊, 女,漢族,1963年11月出生於安徽省馬鞍山市當塗縣,著名黃梅戲表演藝術家、湖北省戲曲藝術劇院國家一級演員,農工民主黨黨員,國務院終身津貼專家,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省人大代表,中國戲劇家協會理事,湖北省戲劇家協會理事,湖北省政協委員,湖北省文聯委員。
其代表劇目有:《孟姜女》《雙下山》《未了情》《貂蟬》《夷陵好人》《和氏璧》《妹娃要過河》等。
『肆』 杜拉拉之似水年華全集完整版在線觀看哪有
輕熟女「杜拉拉」氣場足 灰太狼版「王偉」很洋氣
《杜拉拉2》雖延續第一部作品的故事內容,但男女主演雙雙注入新鮮血液。作為故事核心人物的新版「杜拉拉」,其扮演者焦俊艷尤其引人矚目。這個85後潛力新銳之星,曾在《失戀33天》《新編輯部的故事》等熱門影視劇中展露鋒芒,並獲滕華濤鄭曉龍兩大「金牌導演」導演力薦。製片人介紹,焦俊艷外柔內剛的氣質,恰巧符合了 30歲「輕熟女」杜拉拉氣質定位,加之對眾多外企人力資源總監的多方考察,顛覆普通人想像中的女強人式,正是焦俊艷這樣氣質溫婉嫻靜型,沉穩性格配合純熟的演技,讓焦俊艷版的「輕熟女」杜拉拉氣場十足。
相對於焦俊艷,新版「王偉」的扮演者王雷則已是熒屏八點檔熱播電視劇中的「熟面孔」,這個當紅小生憑借都市劇《金太狼的幸福生活》中的對「夾板男」的完美詮釋,人氣暴漲同時也收獲華表獎 「最佳新銳男演員獎」,獲得口碑演技的雙重肯定。據製片人介紹,之所以選擇王雷出演新版「王偉」,是因為他所散發出的陽剛帥氣的北方男人的氣質與王偉這個角色高度契合,而其洋氣時尚的外形也似乎是為了《杜拉拉》這樣的都市職場劇而度身定製的。
『伍』 醫生護士小品或話劇
我想這個「試」營業是該結束了。在戀愛進入三個月的時候,我們就渴望得到正式執照,結果這個營業「試」了兩年多,現在,應該可以正式「開業」了。
都渴望,沒有附加條件的愛情。我不這么想。沒有附加的東西是什麼?沒有雨水的雲彩?沒有灰塵的空氣?經不住清風輕輕的吹拂,就散落了。我不相信純粹的愛情。我相信有陽光的地方,就會有陰影。風雨過後還會有彩虹。沒有一塵不染的大地,否則,我們怎麼生存?有附加的是真實的愛情。接受它,愉悅的接受它,就會快樂!
接受了阮巡在信息里的求婚,我們終於走進圍城,把自己放進婚姻的盒子里。有人說,不經歷婚姻的人生不是真正的人生。我不知道這是否准確?也不知道我們婚姻的未來會怎樣?我們能否會將婚姻進行到底?但我們還是迫切地想走進婚姻的殿堂,想體會幸福牽手一起變老的感覺。
和阮巡的同居生活進入第三個年頭的時候,體會到生活開始趨於平淡,我們從相戀時的新鮮、亢奮,到如今平淡、瑣碎,這種過度是那樣的自然,現在想起來,彷彿看不見一絲痕跡,可是,我們已經確實被改變了,變的更像夫妻,變的更婆婆媽媽,變的更相親相愛……
有一點我感觸較深的,那就是,兩人世界是否長久?需要看彼此心態是否平衡?我覺得,心態平衡非常重要。很多夫妻最終分手,我想恐怕是心態沒有找到平衡點的緣故,當然,這只是我對婚姻的感覺,我想肯定每個人的情況是不同的。
2004年7月22號,我和阮巡都很激動,他更是顯得有些亢奮,我們共同走進海淀區萬壽路婚姻登記處。這一天登記結婚的人很多,隔壁離婚辦事處卻一個人也沒有,這似乎讓我看到了希望,現實並不是象人們說的,時代在進步,離婚人群越來越多,我看到的是喜結良緣的溫馨場面,這是好兆頭。
因為人多,我們排隊,辦事人員大概認出了我,很友善的說,你先來吧。我不敢冒然。
結果,快中午了,我們還沒有排上隊,因為事先沒有想到會這么久,中午我還要乘飛機去外地演出,實在沒有辦法,我和在我前面排隊的一對小年輕商量是否可以在他們前面辦理?那是一對看上去非常恩愛的小兩口,男的是軍人,很溫和,女的小鳥依人般可人。
「沒有關系,你們先辦吧。」他們同時說。
我和阮巡趕緊進到裡屋,把准備好的照片還有材料遞給辦事員,辦事員看見我們的身份證抬眼看了看我和阮巡,我倆象商量好了似的,都裝做沒有看見,低頭填寫表格。辦事員很鄭重的讓我們念表格上的字,阮巡字正腔圓帶有話劇般的磁性嗓音,聽起來十分悅耳。
在等待證書製作的過程中,我們看見幾位工作人員來回的在身邊穿過,很善意的打量著這一對「特殊」的小兩口,我和阮巡一直保持著優雅的笑容。當一位很和藹並且漂亮的中年婦女把我們領到被紅色包圍的房間的時候,突然,有一股神聖和神秘的感覺令我肅然起敬。
在漂亮的中年婦女宣布我們為合法夫妻時,我和阮巡幸福的相視一笑。因為完全沒有想到領結婚證該想到的一些細節,所以,連喜糖也沒有準備,為此,我們很抱歉的請她們諒解。
我捧著結婚證書,心情復雜的走出了登記處,看著阮巡喜滋滋的笑臉,彷彿看見幸福婚姻的曙光。
說實話,阮巡對婚姻總是充滿信心,看他從不想未來我們彼此間的差異的樣子,我就想笑,真的,他往往總是把重要的事情,看的很單純,而經常把簡單的事情搞復雜了,這就是我的愛人……阮巡。
不管怎樣,現在,我們都很愛對方,這就夠了!
將來……我們不知道。
未來……讓未來去說吧。
有一天,他跑到我面前問:「老婆,你說我們老了是什麼樣子?」
「老了?老了就是老了的樣子唄,滿臉皺紋,牙也掉了,不過也許我裝假牙比現在更好看呢。」
他點點頭表示贊同:「對」。突然,他大叫,「那半夜我要是醒了,轉身看見你沒有牙,那太可怕了,肯定嚇死人。」
我彷彿看見他已經被老態龍鍾的我嚇壞的樣子,笑得腰都直不起來。我說:「這一天會來到的。但是,我們並不一定還睡在一張床上。」
「你又來了,我不跟你扯這個。」他說。
徹底的告別了獨身,希望在擁有愛與被愛的日子裡,我們仍然不失真誠與自由。關於「幸福」這件事,我想說,那完全是每個人內心的感受,是看不見摸不著說不出的。笑了,而且笑的那樣溫馨愉悅,有可能,心,正與幸福對話,和甜蜜握手。當然,幸福是否會永遠與我們心心相印?恐怕不是誰可以左右。
那麼,就讓我們快樂的過每一天吧,這是最重要的。
七十年代考藝術學校,也象考狀元一般,一個縣只中一名,我是幸運的那個「狀元」。
十三歲那年,我開始學唱黃梅戲。這以前我也喜歡唱,可我只喜歡唱歌,大都是電影里的歌。印象最深的是電影《閃閃的紅星》插曲,裡面所有的歌我都會唱,我就是唱著「紅星照我去戰斗」一路過五關斬六將「戰斗」到安徽省藝術學校,「戰斗」到黃梅戲隊伍里來的。十三歲,多麼小的年紀啊!現在想起來,什麼都不懂,是藝術學校的老師一點點的教,為我們費盡心思,才讓我們邁進了這道門檻。那時候老師們都好年輕,我想,她們也一定很想登台演出吧,可是她們為了我們選擇作為一支蠟燭,燃燒自己,照亮我們。我永遠尊敬他們。
1975年夏天,我背著行囊在爸爸媽媽的陪同下離開了長江邊上的繁昌縣,走進安徽省藝術學校。清楚的記得,當我站在迎接新同學的敞棚大卡車上時,那種快樂自由的感覺象風一般飛揚。我對媽媽說:「我要唱戲了。」我媽說:「那有什麼好,不過是為家裡減少一張吃飯的嘴唄。」
我是第一個進學校報到的學生,可見我是多麼迫切的想離開家。和現在的孩子相比,一個十三歲的女孩獨自去遙遠的地方,恐怕是大人小孩都難以接受的。剛進藝術學校的時候,我還經歷了這么一件事,那時候很盛行露天電影,無論是我們學校或是工大(工業大學和我們是鄰居)只要放電影,就有很多人前來觀看,那天我們學校開了一場,電影內容已經沒有印象了,只記得電影一開始,坐在我身旁的男生就開始做小動作,我很奇怪,也不明白這是什麼意思?就在我猶豫不決,不知道該怎麼辦的時候,這傢伙竟然把手伸到了我的胸前,我一下子惱怒了,一個小女生的自尊心受到極大的傷害,我猛的站起來,抓住那人的衣領,一個巴掌就煽了過去,大喊到:干什麼?流氓。那時侯,「流氓」這個詞就很流行。大家正安靜的看電影,突然發生這樣的喊叫,場面就混亂了,雙方打了起來。學校的老師和男同學都很仗義,把那幫臭小子趕出了校門。為了防止意外,怕他們晚上找來報復,老師們一直陪我們到深夜,並且把所有的門窗都檢查了一遍。這件事情發生以後,十三歲的我,便給大家留下很潑辣的印象。
我確實很潑辣,象山裡的小辣椒,但我更熱情,我不是班級里年齡最大的,卻經常把自己扮成大姐的角色,把所有的激情和熱辣都放在了這個集體,快樂的為每一位新到校的同學擦床鋪,打開水,買飯,每一位送女兒來學校的媽媽都喜歡我,誇獎我重視集體、關愛同學,並一致選我做班長,這更激起了我的榮譽感,似乎也覺得自己有責任肩負這樣的重擔,把集體當作自己的家,一心一意的為這個「家」瘋忙。
那時候,學校都要安排新生到農村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大概就和現在的軍訓差不多吧。我們接受再教育的地方叫小湯鎮,十八個女生住在一間大屋子裡,都是地鋪,用稻草鋪成的。白天我們到田裡摘棉花,清晨和傍晚在曬稻場練功或學唱,突出的勞動成果並不能掩蓋我在業務上的笨拙,因此,專業課上我常常是被老師罵的對象,也是一些同學私下取笑的素材。那時的老師都很嚴厲,對一些沒有專業基礎的學生總懷有恨鐵不成鋼的心情,所以偶爾我還會挨老師的鞭子,特別是練習跑圓場(戲曲表現奔跑的一種特殊形式,)因為我是扁平足,既跑不快也跑不漂亮,挨鞭子就很正常了。所謂挨鞭子,不過是老師狠狠的舉起,又輕輕的放下罷了,一點不疼,樣子嚇人,最要命的是丟臉。但是我並沒有因為業務落後而沮喪,依然熱愛勞動,關心集體,也有屬於自己的那份成就感。日子就這樣在勞累、開心和新鮮中快速的飛過,我也越來越愛這個「家」。
不久事情起了變化。
有一天,看見幾個同學笑得好開心,便湊過去問:說什麼呢?這么好笑?她們一怔,突然誰也不說話了,表情怪怪的,我很納悶,便知趣的走開了,心想他們一定是在議論我吧。果然剛走幾步,又聽見了她們的笑聲:「這么胖,跟個小豬似的,也來唱戲?她也就能唱唱老旦,乾乾雜活吧。」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傻楞在那裡,不知道是應該跟她們吵一架,還是就這樣沉默著。眼淚在我的眼眶裡打轉轉。我沒想到自己熱心為著大家竟然會得到這樣的回報,那些輕蔑的話,象一記悶棍,把我打成了啞巴,但我選擇了沉默。那一刻,我由一個快樂無憂的少年突然間長大,才懂得媽媽說的那句話:在外不比在家。
心裡長了牙,事情就能咬住。我發誓要干出名堂來給他們看看,我一定要在業務上拔尖。我把自己的練功計劃排得滿滿的,什麼圓場、基本功、毯子功(戲曲舞台翻打的一種形式),什麼唱腔、念白、小品(那時我們也排小品),我都要爭取第一。很快,專業成績上去了,而我離那個集體也漸漸遠了。1976年初還有「白專道路」這一說,十四歲的我雖然對此理解不深,但也切身感覺到陰郁的天空隨時有可能降臨狂風暴雨。
記得有一天晚自習,我剛剛練功結束,發現教室的燈已經亮了,想起要開班會,我緊趕慢趕抱著刀槍、靠旗(戲曲里將士在戰場上穿的服裝,很威風的,但要是耍好看了,得下很大的的工夫)汗流浹背的跑進教室,看見有的同學拿眼睛瞪我,有的愛搭不理,明顯大家對我遲到不滿,都在等我。准確的說,沒有我參加,這個班級會就失去意義,它是為我開的,因為我是大家「評判幫助」的對象。看見這個陣勢,我一下子蔫了,全沒有了適才穆桂英馳騁沙場的那種神氣,低著頭默默的走到最後一排,輕輕的坐下,可憐兮兮的兩隻眼睛不知道往哪看。「幫助」會上,和我一般大的小女生們,拿起報紙上的文字來對照我的行為,什麼「資本主義道路」,什麼「白專道路」,最後竟然有了「叛徒,特務」這樣的詞,令我如雲里霧里般糊塗。我一句話沒有說,心想,管你叫我「叛徒」還是「特務」,反正我不要做小胖豬。現在想起來,那不過是一群完全不懂事的女孩們在一起玩鬧,十三、四歲,誰懂那些呀,不過是跟著瞎嚷嚷,象是一出搞笑劇,這也看出當時我們少女般天真純良的心。可以說,到目前為止,我只當過這么一回班長,歷時一個月。
我想,我是不會被分配到省黃梅戲劇團了。
當時,我那麼希望分配到省黃梅戲劇團,是因為我的初戀男友方在合肥工作,方是上海人,留在合肥對他已經很無奈了,如果再隨我到偏僻的城市,恐怕就更委屈了,所以為了他,我要努力爭取留在合肥,當然,我也自信的認為,我出色的專業成績會為我贏得進安徽省黃梅戲劇團的機會。然而,這一事件讓我徹底灰心了,我想我只能去馬鞍山黃梅戲劇團了。男友說:別難過,我和你一起去。讓我很感動。
所幸的是,這回上帝站到了我這一邊,我還是分配到安徽省黃梅戲劇團。同時,分配到劇團的有十個同學,五男五女。五個女生就是後來被人們熱稱的「五朵金花」,男同學當時雖然沒有顯山露水,但現在,他們都是黃梅戲界的頂樑柱。當然也有徹底改行做別的去了。
我以總分第一的畢業成績離開了安徽省藝術學校,走進安徽省黃梅戲劇院
1980年我如願分配到安徽省黃梅戲劇團。(八十年代,還不叫黃梅戲劇院)有一天,我拎著兩壺開水路過劇團資料室,這時,只聽見一陣無法用語言形容的音質穿透心坎,「三年日月濃如酒,鄉中人好水也甜……」那如泣如訴、真摯淳樸的演唱催人淚下,我不禁駐腳,淚流滿面……「三年日月濃如酒」,《牛郎織女》中織女這樣唱的。我想,我在安徽省黃梅戲劇團十二年的日日月月也該是「濃如酒」甚至是「濃如血」的吧?
第一次聽到嚴鳳英先生唱《牛郎織女》,她的聲音震撼了我,像一個揮之不去的影子深深地鑲嵌在我的腦海里。從那時起,我決定開始學習「嚴」派,那年我十八歲,正值豆蔻年華,定下這一目標並不是件容易的事。首先,要到處尋找嚴鳳英老師的資料,可找到了錄音資料又沒有錄音機(那個時候還是大開盤放音機),只有到處蹭著聽,只要聽到哪兒放嚴鳳英的錄音或者是電影,都要跑去。後來,我省吃儉用攢了點兒錢,終於抱了一台大開盤放音機回來,那個美啊!沒有一天不聽不練的,說「著了迷」是輕的,簡直就是「著了魔」。由於我的自身嗓音條件與嚴派有著較大的差別,嚴派嗓音屬於中、低音非常出色,而我卻是高音部分比較好,這樣,在學習的過程中難度就很大。好在周圍的老同志見我這么痴迷於嚴派,都主動地指導我,漸漸地我掌握了嚴派的特點,想想真不容易,用劇團同事「取笑」我的話說,吳瓊每天練唱面對的那一棵梨樹,比別的樹都早開花、早結果(哈哈,那時他們就發現音樂對樹木有催長作用)。
1981年我在合肥著名的江淮大戲院演出嚴鳳英的代表作《女駙馬》,這是安徽省黃梅戲劇團第一次赴香港前的練習。當我演出結束後,觀眾席一片寂靜,我想,一定是演砸了!許久,觀眾席才響起雷鳴般的掌聲,議論紛紛。當時,我什麼也聽不見,我看見劇院的一些老同志,當年和嚴鳳英老師共事的老演員,默默地不言不語。我心裡特別納悶、不解,後來他們告訴我說,這么多年,他們是第一次看到真正的嚴派味道,聽到嚴派的聲音。他們沒有來祝賀你,是因為一些老同志都悄悄地哭了,他們在想念嚴鳳英。這一場《女駙馬》的演出,勾起了大家對嚴鳳英老師的深切懷念。從此「小嚴鳳英」之稱也就自然而然地叫開了。首先,安徽省人民廣播電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都做了長篇報導,錄制了由我演唱的大量嚴派作品,各大報紙也陸續做了介紹,那一年我二十歲。
這以後,許多榮譽隨之而來,尤其是觀眾對我寵愛有加,我想,這些都緣於大家對嚴派的熱愛。他們把對嚴鳳英的那份情感和喜愛都給了我。這期間我演出的劇目大多是嚴派的代表作品,並進行了長時期的巡迴演出,得到了充分的實踐和鍛煉。但是赴港演出卻沒有輪上我,這個後面再談。
1983年左右,我們剛從香港及全國各大城市巡迴演出回來,領導就把我一個人調離當時的二團(也就是赴香港的那個團),分派到以中年演員為主的一團,從此,我和小姐妹們就分開了。在二團,走的都是省會城市,到一團,跑的都是鄉鎮,條件反差巨大,一開始很難適應。還好,我的極端任性讓我堅持並紮根在一團。記得,首次隨一團下鄉演出,是到江蘇一個叫吳橋的鎮子。所有的女人都睡一個屋子,地上鋪的是稻草,我們就睡在上面,很多小跳蚤與我們同眠,它「親」得我們身上一個一個的大包,疼癢難忍。那時候晚上演出,白天放電影,一天下午,當地的農民和劇團的人不知什麼原因發生了沖突,引起了「戰爭」,劇場內一陣騷動,只聽的座椅乒乓作響。當時我正在小樹旁練唱,突然「颼」的一聲,團里一個同事從身邊飛過,跨過幾道木墩,沖進售票房。那速度和動作估計不比世界跨欄冠軍劉翔差多少。接著一大批農民兄弟,手拿鐵杈鐮刀,肩扛鋤頭扁擔緊跟其後。我想,完了,人肯定要被他們打死了,怎麼辦?我不能袖手旁觀呀,急中生智我想起電影里很多漂亮的女演員引誘敵人注意力的鏡頭,便高歌唱起了《劉三姐》,「哎,唱山歌哎……」還真有人楞住了,他們停下了腳步,不過只一小會兒,便頭也不會的繼續他們的戰斗去了。我很沮喪,以為朋友的性命肯定完了。結果,卻看見那些扛鋤頭的人垂頭喪氣的出來了,並沒有我想像的血肉模糊的場景,叫人納悶。後來才聽說,他竟然翻過快到屋頂的牆,而且屋裡並沒有梯子或可做搭腳用的工具,這是什麼力量?求生的力量。可見人的潛力是無限的。
當時那些農民兄弟就是要找和他們打架的人,那陣勢彷彿象周星弛的電影《功夫》:手拿鐵具的人在院子里發威,院子里的人卻很平靜,有的人裝做練習寫毛筆字,有的人捧一本書,有人彈琵琶,有的拉二胡,有人打太極拳,有的人急中生智把大幕裹在身上,變成一根幕柱,我們女孩子對鏡化妝,洗衣服……一片太平景象,好象都與這場打鬥不相干,搞的農民朋友丈二摸不著頭腦,在院子里轉了數圈,揚言明早再來。吳橋是演不下去了。連夜,全團悄悄的裝上道具行李,乘著月光逃離了鎮子。後來還聽說,那些農民天一亮真的又來了……幸虧我們走得快。
江蘇與安徽挨的很近,對黃梅戲一直情有獨鍾。過去走很多城市,觀眾都很熱情,但由於黃梅戲演唱風格比較柔軟,所以人們愛聽,但不一定鼓掌叫好。江蘇不同,可能受地域的影響,淮劇和揚劇中的清板(無伴奏演唱)在當地比較流行,觀眾也得到熏染。記得在江蘇寶應演出《女駙馬》,當我唱到那段膾炙人口的「駙馬原來是女人」時,突然,一陣雷鳴般的掌聲,我懵了,唱錯了詞?還是褲子炸了線?這樣一擔心,後面的唱詞竟想不起來,急得汗也出來了,幸虧樂隊有經驗,反復演奏過門幫我解了圍。第二天,劇場門口排起了長隊,我莫名其妙的正要出去買吃的,被劇團管盔頭兼安排伙食的谷老師一把攔住,他啞著嗓子說:「別瞎跑了,今天加演《女駙馬》一會兒就開演了。」
「加演?誰演呀?」我問。當時女駙馬角色是由A、B組輪換演的。
「當然是你演咯,人家都沖你買票的。」
「我演?我還沒吃飯呢?」
「早給你准備了,領導安排的,排骨燉藕呢。」讓我加演還給我加餐?心裡美滋滋的,有一點得意,還有些虛榮。
自從江蘇省巡迴演出,我開始明白什麼叫「人氣」。人氣熱了,自信心也強很多,學生氣逐漸減少,演唱慢慢走向成熟。那時,每天可以主演《女駙馬》還有《五女拜壽》,甚至一天演出三場,內心是滿足的。
一個演員,從龍套晉升為台柱,需要憑實力說話。特別是那些能夠長期站在舞台中間的人,不是憑一時的僥幸或投機就可以佔領舞台。所謂舞台就是演員現身的地方,演員的一招一式、行腔韻白是逃不過觀眾的眼睛的,更重要的是演員全面的綜合素質是決定他能否成為一個「角」的關鍵。所以,做一個優秀的演員,乃至榮升為「角兒」並不是件容易的事。由此,我想,雖然我在舞台上有一些成績,也受到全國一些觀眾的青睞,但我始終認為,距離一個「角」的風范,還是需要更加努力。
每到夜晚,看著自己的雙腳在舞台上跑得象煤礦工人一樣從襪子黑到腳丫,也從未想到「累」這個字,還是十分的樂意打著背包,提著暖壺水桶臉盆什麼的快活的從一個縣城轉到另一個縣城。偶爾趕上梅雨天,看著那個雨點兒大的恨不得把地砸個坑,我們只能望雨嘆息,心情自然象這個天氣一樣潮呼呼的,逢到這時轉點,劇團里的男人冒著雨把音響道具還有背包一趟趟的搬上車,我們女孩會主動的打著傘為他們遮雨,那場面是至今動人。
劇團以演出為生存。八十年代劇團的演出真叫一個頻繁,我們象趕著大篷車到處游盪的吉普塞人,好象總也沒有個頭。由於演出勞務費的提高,大家的激情也隨之高漲。我剛進黃梅戲劇團的時候,演出一場2毛錢、4毛錢,一塊錢已經是比較好的了,大約從83年開始,有了承包制,演出費一下子漲到十快錢,實在是非常誘人。第一次巡迴演出回來,竟然發現自己成了有錢人,錢夾里有五百元,這數字太驚人了。清楚的記得這五百元分別寄給了我媽和初戀男友的母親,並特別在匯款單上註明是請她們買洗衣機(那時有半自動的)。
隨著演出越來越多,內心逐漸躁動不安。我由剛開始的興奮、滿足慢慢覺得平淡無趣,不斷的重復,使我感到有些許疲倦。那時候,好象沒有你想演或不想演這一說,只有讓你演和不讓你演的限制。我想歇歇,沒有借口,更沒有理由,內心隨著演出的疲倦逐漸轉為厭倦,一心想離開演出團體。為了達到目的,我幹了兩件荒唐的事情。
第一件事情,我把自己「失蹤」了。借著我嗓子有點問題,便申請留在南京治療,當時南京軍區前線文工團段軍醫很有名,一個療程結束後,我沒有回隊,而是跑到上海瘋玩。那時沒有手機,團里自然不知我的去向,我便塌實的呆在上海看越劇看滬劇看崑曲看電影,發現滬劇的現代戲總是排得很好,也非常欣賞茅善玉這個演員,還學會了滬劇《雷雨》中繁漪的幾段唱腔。在上海看得最多的竟然是電影《天仙配》,嚴鳳英先生的演唱一次次令我著迷,我也有最初的看熱鬧慢慢的體會到嚴鳳英先生的表演唱腔的神韻。就這么逍遙著,終於,弄堂里喊有電話找,說心裡話,我還是嚇著了,害怕被團里開除。乖乖的,我又回到劇團所在的演出地。還好,領導見我安全回來,臉上已經沒有了嚴厲而是笑呵呵的叫我晚上就演出,對我「失蹤」二十多天隻字不提,令我感動。戴罪立功,這一演便沒完沒了。
第二件事就更離譜了,為了逃避從早到晚的演出,我和朋友說,真不想一直這么下去,無法繼續演了。他說,不想演可以呀,除非你躺著不能動,僅僅感冒什麼的是不行的,或者你瘸了,那你可以休息了。我一想,那就瘸吧,當天晚上,我洗腳的時候,一瓶開水澆到了腳上……瞬間紅腫起泡。
多狠哪,這不是自虐嗎?難道我有自虐症?還好這樣的事件僅此一次,夠了。
領導同事很心疼,給我買了很多消炎葯,我得到應有的親切關心,這場看似無心卻是有意的表演並達到任何目的。我還得繼續穿上駙馬爺的靴子,神采奕奕的登上舞台。水皰爛在靴子里,沾著襪子揭不開……台上,我裝摸作樣,觀眾看不出一點痕跡,台下,我一瘸一簸,朋友背我回宿舍。這件事讓我明白自己是多麼愚蠢。如果說第一件事純屬年輕好玩的話,那第二件事,也讓「那時我年輕」這個詞來替代我無知極端的行為吧。
冒充傷殘的小插曲,給我帶來了大痛苦,沒幾天人真病了。這就是老人們常說的懲罰。對我無知的懲罰也是對「沖動的懲罰」。記不清具體年月日,我們在湖北黃皮縣演出。晚上,演出完《五女拜壽》,大家高興的吃了夜宵便睡了。半夜,腹部隱隱作痛,一陣強似一陣,折騰到天亮。實在忍不住的爬起來,同室的人說:你臉色很難看。我說,我的肚子很難受。我堅持著去茅房,卻發現小便解不出,疼痛讓我站不起來,我想我病了。
送進醫院,我沒有了任何矜持,大呼小叫,翻身打滾,汗,已經濕透內衣。所有的人被我痛苦的吶喊吸引,圍了過來,醫生護士病人家屬,都可憐兮兮的看著我,不知所措,為了緩解我的疼痛,醫生決定給我打一針,後來我才知道那讓我慢慢平靜的針叫「杜冷丁」。昏昏迷迷感覺領導同事不停的穿越我的病房,我無力睜開眼睛。傍晚,領導問我晚上能否堅持演出?我說:試試吧。就這樣,又堅持了幾場演出,領導決定送我回合肥檢查治療。
從黃皮到武漢是要坐船的,船行至江中,我的病又犯了,小腹開始隱痛起來,汗珠一滴滴滾落,我也由輕輕呻吟變成不顧一切的大聲呼喊,我不想活了。我只有這一個想法。在護送我的朋友懷里,我掙扎要跳江。那一刻,我真的想跳下去。我翻上欄桿的動作嚇壞了同船的人,他們不明白我為什麼要輕生,紛紛幫助我的朋友把我從欄桿上拽了下來。隱約聽見有人說,這么年輕的姑娘怎麼要尋死呀?真想不開。
不得已,我們中途下了船,在旅客們的指點下,找到就近的青山醫院。看見醫生我象看見救星,不顧一切的抓住醫生的手,給我杜冷丁,快給我!醫生震住了,同情的看著被疼痛扭曲的我的臉,給了我想要的。
醒來的時候已經是第二天了,有一種死裡逃生的感覺。原來活著還是好的,健康的活著更好。嘗到了生不如死的滋味,我知道更加珍惜所有。
『陸』 法醫秦明 局長 誰演的
錢波,日本大學藝術學院戲劇系畢業,北京紫微星空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簽約演員。扮演過《十二公民》裡面的一個底層市民,相當不錯。出演過老舍的話劇《茶館》,扮演唐鐵嘴。
秦明的飾演者張若昀介紹:
張若昀,1988年8月24日生於北京,中國內地男演員。2004年因參演首部電視劇《海的誓言》,正式進入娛樂圈。2011年憑借勵志革命劇《黑狐》中方天翼一角廣受關注,奪得最受觀眾喜愛的電視劇新人獎、第二屆樂視影視盛典電視劇最佳新人獎。2013年在電視劇《新雪豹》中出演第一男主角周衛國,獲贊熒屏「新人王」。2014年獲得國劇盛典年度卓越演員獎。2015年在民國玄幻網路劇《無心法師》中成功塑造痴情忠犬軍閥張顯宗成為台媒「最愛小鮮肉」,同年參演多部作品:古裝單元電視劇《青丘狐傳說》、土改革命劇《暴風驟雨》、現象級革命劇《麻雀》、青春小說IP改編的影視劇作品《十五年等待候鳥》,連同吳彥祖、張靜初主演由林嶺東執導的電影《飛霜》。2011年演唱《黑狐》片尾曲《堅強的人》;2013年演唱《戀歌》片頭曲《醒來》;2015年演唱《無心法師》片尾曲《最長的旅途》,突破自我,唱出另一種味道。
大寶 (焦俊艷 飾)
大寶嗅覺靈敏、注重心結,被秦明和林濤調侃為警犬。雖然還只是法醫助理,但在學校積累了扎實的解剖功底,在秦明頗有陰影的頭骨解剖中,她甚至能比老師做的更快。雖為女兒身,但確不服道:「有什麼事是男的能幹而女的幹不了的」,破起案子來絲毫不遜色於男人。
大寶的飾演者焦俊艷介紹:
焦俊艷,1987年5月6日出生於安徽省馬鞍山市,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本科班,中國內地女演員,北京拾捌文化經紀有限公司簽約藝人。2009年首次出演愛情片《肩上蝶》受到關注,2011年在愛情電影《失戀33天》 中飾演馮佳期。2012年接拍電視劇《新編輯部故事》,《杜拉拉之似水年華》被觀眾所熟知。2013年主演熱門小說改編劇《遇見王瀝川》贏得書迷一致好評,2014年因主演熱播劇《幸福36計》中的李聞雨一角受到觀眾的喜愛。2014年主演驚悚電影《筆仙3》和懸疑電影《平安島》,同年參演寧浩導演作品《心花路放》。2015年主演湖南衛視熱播劇《青春集結號》,劇中伶牙俐齒展鬼馬一面。同年,參演電影《平安島》,首次挑懸疑電影。
林濤(李現 飾)
刑警隊大隊長林濤是可以輕松俘獲女性青睞的「顏值擔當」,行動力極強,在指紋等痕跡勘察領域尤為擅長。法醫「讓屍體說話」後,「剩下的事情」交給他准沒錯。膽小怕鬼的他,是秦大膽的最佳拍檔。
林濤的飾演者李現介紹:
李現,1991年10月19日出生於湖北省荊州市,中國內地男演員,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2010級表演系。2011年,出演個人首部電影《萬箭穿心》,從而正式進入演藝圈。2012年,主演青春愛情電影《初戀未滿》。2013年,主演綠色環保愛情喜劇電影《中國好新郎》,在劇中飾演方誌彬。2014年,出演優酷出品打造的首部原創都市奇幻單元劇《奇妙世紀》第二集「最長的25米」。2015年,在青春校園網路劇《睡在我上鋪的兄弟》中飾演謝訓。2016年4月1日,其主演的青春愛情電影《睡在我上鋪的兄弟》上映。
法醫秦明演員表(其他演員)
李大狗 (侯茗皓 飾)
林濤的抓捕對象
刑警小姜 (郭海文 飾)
林濤手下刑警之一
池子 (屈菁菁 飾)
武力學/陳彪 (程皓楓 飾)
譚永明 (錢波 飾)
小黑 (李肆童 飾)
黑心商販 (王宏偉 飾)
警察甲 (曲毅勇 飾)
警察乙 (胡翔宇 飾)
交警 (鮑奇龍 飾)
迷路小孩 (孫崇琨 飾)
卡車司機 (張建科 飾)
連倩倩 (劉笑語 飾)
夏洪 (王闖 飾)
鄭主任 (周紅 飾)
交警隊交警 (王澤熹 飾)
包工頭 (吳景峰 飾)
胖民工 (於群 飾)
何艷 (劉麗娟 飾)
何艷兒子 (葛敬凡 飾)
主持人 (韓冰 飾)
郭立富 (劉子赫 飾)
護士長 (柳金芝 飾)
護士 (石涵 飾)
醫生 (陳城 飾)
女警察 (張桐 飾)
趙元妻子 (張曉蕾 飾)
趙元妻子女兒 (李思潼 飾)
保鏢 (王家瑞 飾)
阿來 (李麗峰 飾)
郭立富母親 (李寶珍 飾)
郭立富助理 (高家琦 飾)
郭立富助理 (劉軒羽 飾)
醉漢 (聞玉龍 飾)
戚靜靜 (馬穎傑 飾)
首飾店老闆娘 (葛蘇儀 飾)
顧客 (李棟棟 飾)
顧客 (陳秋詩 飾)
孫凱 (胡乃青 飾)
登山店店員 (潘垚 飾)
登山店店員 (王靖宇 飾)
登山店店員 (關佩男 飾)
登山店店員 (殷亞泰 飾)
李旭 (鄧皓 飾)
李旭父親 (宋學北 飾)
看守警察 (單寶雲 飾)
陶紫 (高蕊 飾)
李天奇 (龍懷忠 飾)
張怡 (於明加 飾)
萌萌 (姚姝君 飾)
僵屍新娘 (張桐 飾)
惡鬼 (李賀 飾)
江天 (蔣易 飾)
田芸 (王紫碩 飾)
老闆娘 (王艷 飾)
小胡 (周禎 飾)
小夏 (張璐 飾)
陶法醫 (朗明 飾)
謝勤工 (梁洪滿 飾)
謝豪 (姜猛 飾)
刑警 (蔣順順 飾)
工人甲 (曹雪良 飾)
工人乙 (呂忠明 飾)
快遞員 (任孟博 飾)
顧風 (周佳楠 飾)
顧風爺爺 (滕勝祥 飾)
顧風奶奶 (關小文 飾)
盧甄 (鄒振翰 飾)
顧風同學甲 (胡昌霖 飾)
顧風同學乙 (崔思誠 飾)
顧風同學丙 (劉家誠 飾)
李立 (蘆振民 飾)
龐超 (楊嘉華 飾)
小學生甲 (孫金傲洋 飾)
小學生乙 (程品達 飾)
陳旭飛 (王曉梅 飾)
陳旭飛小兒子 (李榮軒 飾)
鬧事女人 (萬紅 飾)
老王 (黃衍 飾)
老趙 (王留勝 飾)
解立國 (賈鳳柱 飾)
解立軍 (於春 飾)
劉翠花 (董有平 飾)
毛毛 (王浦東 飾)
大寶爺爺 (呂國軍 飾)
小大寶 (馮伊寧 飾)
豆腐攤老闆 (叢龍鷹 飾)
胡奇 (黃哲 飾)
派出所所長 (穆龍 飾)
胡黎苗 (高永強 飾)
大胖子 (張興龍 飾)
牌友 (祁偉 飾)
牌友 (滿得利 飾)
『柒』 有誰知道馬鞍山二中的社團概況麻煩介紹一下。
有個別,但社團基本上是形同虛設的。一般來說,中學很少有社團的。樓下說的體育部文藝部的那個是學生會!!學生會跟社團是兩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