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我不經過工商局直接向法院可以提起訴訟嗎
如果你的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時受到侵害,可以向工商機關投訴。
也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訴。
不是非經過工商局。
⑵ 被公司騙了投訴到工商局,調解不成工商局不管,到法院起訴證據不足怎麼辦
你證據不足,那真的是沒有什麼可想的辦法了。工商局只能調解。最終的途徑只能走法律途徑,你現在連法律途徑都走不成,那真的是無計可施了。
⑶ 書盜版要找人民法院起訴還是向工商管理部門舉報
你好,要是侵犯你的版權你要向法院起訴,如果是賣盜版的你可以向工商部門舉報。回答如果有幫助請採納,祝好。
⑷ 到工商部門投訴,工商部門提出到法院起訴
到法院起訴,對於經營性的物品他們工商不管
⑸ 工商總局行政不作為應向那級法院起訴
根據《行政訴訟法》對級別管轄的規定,對工商總局行政不作為應向中級人民法院起訴。
附:《行政訴訟法》管轄條文
第十三條 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第一審行政案件。
第十四條 中級人民法院管轄下列第一審行政案件:
(一)確認發明專利權的案件、海關處理的案件;
(二)對國務院各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所作的具體行政行為提起訴訟的案件;
(三)本轄區內重大、復雜的案件。
第十五條 高級人民法院管轄本轄區內重大、復雜的第一審行政案件。
第十六條 最高人民法院管轄全國范圍內重大、復雜的第一審行政案件。
⑹ 工商局目前對商標侵權怎麼處罰的
您好!若是法院認定為侵權,罰款數額需要根據具體營業額來確定。
《商標法》第六十條 有本法第五十七條所列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行為之一,引起糾紛的,由當事人協商解決;不願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商標注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也可以請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時,認定侵權行為成立的,責令立即停止侵權行為,沒收、銷毀侵權商品和主要用於製造侵權商品、偽造注冊商標標識的工具,違法經營額五萬元以上的,可以處違法經營額五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經營額或者違法經營額不足五萬元的,可以處二十五萬元以下的罰款。對五年內實施兩次以上商標侵權行為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應當從重處罰。銷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能證明該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並說明提供者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銷售。
對侵犯商標專用權的賠償數額的爭議,當事人可以請求進行處理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調解,也可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向人民法院起訴。經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調解,當事人未達成協議或者調解書生效後不履行的,當事人可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向人民法院起訴。
如能進一步提出更加詳細的信息,則可提供更為准確的法律意見。
⑺ 銷售假冒商品被工商局罰款後廠家還去法院告我公司侵犯商標法,這合理嗎
這是合法合理的。
因為工商局罰款,是你公司必須承擔的行政責任。
廠家去法院告我公司侵犯商標法,這是你公司必須承擔的民事責任。
民事責任和行政責任是兩碼事。
因為《商標法》第五十三條規定,「有本法第五十二條所列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行為之一,引起糾紛的,由當事人協商解決;不願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商標注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也可以請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
但是,《商標法》第五十六條 規定,「……銷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能證明該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的並說明提供者的,不承擔賠償責任。」只要你們公司能夠證明不知道這些是假冒偽劣產品,那麼可以免責。
⑻ 侵犯知識產權向工商局投訴還是去法院起訴
「知識產權」涵蓋版權、商標權、專利權等。
1.版權
國家版權局的職能范圍包括【1】:
(三)監督版權法律、法規的實施,部署、組織、指導全國版權行政管理與執法工作;
(四)組織查處版權領域重大及涉外違法違規行為,組織協調開展打擊侵權盜版專項行動,承辦打擊侵權盜版有功單位和人員的獎勵工作;
盜版侵權行為可向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http://www.gapp.gov.cn/govinteract/6069.shtml)進行舉報。
2.商標權
《商標法》第六十條第一款規定:有本法第五十七條所列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行為之一,引起糾紛的,由當事人協商解決;不願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商標注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也可以請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
對於侵犯商標權的行為,可向地方工商局舉報。
3.專利權
《專利法》第六十條第一款規定:未經專利權人許可,實施其專利,即侵犯其專利權,引起糾紛的,由當事人協商解決;不願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專利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也可以請求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處理。
對於侵犯商標權的行為,可向地方專利局舉報。
4.總結,一般流程:
(1)與侵權人協商;
(2)向相關職能部門舉報,請求處理。
(3)向法院提起訴訟。
【1】http://www.ncac.gov.cn/chinaright/channels/475.html
⑼ 被工商局查到仿版並沒注冊商標的葯,要罰侵犯的錢嗎
模仿別人的注冊商標就是假冒別人的商標,是侵權,根據情節嚴重情況,賠償或者會有判刑。
我國《刑法》規定。
(1)未經注冊商標所有人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違法所得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即構成犯罪。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可以並處或者單處罰金。對於違法所得數額巨大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2)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違法所得數額較大的,亦構成假冒注冊商標罪,比照前述規定處罰。
(3)偽造、擅自製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違法所得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比照上述規定處罰。 由此可見,刑法規定的假冒注冊商標行為更具體,也更符合實際了。它不但便於執行,也使得商標專用權的保護更加充分、有力。與此同時,刑法將假冒注冊商標罪的最高刑期由3年提高到7年,無疑加大了對假冒注冊商標犯罪分子的威懾力量。
商標法規定:
第五十七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均屬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
(一)未經商標注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的;
(二)未經商標注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近似的商標,或者在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容易導致混淆的;
(三)銷售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的;
(四)偽造、擅自製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的;
(五)未經商標注冊人同意,更換其注冊商標並將該更換商標的商品又投入市場的;
(六)故意為侵犯他人商標專用權行為提供便利條件,幫助他人實施侵犯商標專用權行為的;
(七)給他人的注冊商標專用權造成其他損害的。
第六十條
有本法第五十七條所列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行為之一,引起糾紛的,由當事人協商解決;不願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商標注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也可以請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時,認定侵權行為成立的,責令立即停止侵權行為,沒收、銷毀侵權商品和主要用於製造侵權商品、偽造注冊商標標識的工具,違法經營額五萬元以上的,可以處違法經營額五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經營額或者違法經營額不足五萬元的,可以處二十五萬元以下的罰款。對五年內實施兩次以上商標侵權行為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應當從重處罰。銷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能證明該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並說明提供者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銷售。
對侵犯商標專用權的賠償數額的爭議,當事人可以請求進行處理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調解,也可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向人民法院起訴。經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調解,當事人未達成協議或者調解書生效後不履行的,當事人可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向人民法院起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