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申請低保要怎麼辦理
申請城鎮低保救助如何辦理
城鎮最低生活保障對象是指本轄區內有常住戶口、家庭人均收入低於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居民。主要有以下四類人員:
一、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無法定贍養人、撫養義務人或者法定贍養、撫養人沒有贍養、撫養能力的老年人、殘疾人和未成年人(以下簡稱「三無」人員);
二、領取失業救濟金期間或失業救濟期滿仍未能重新就業,家庭人均收入低於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居民;
三、在職和下(待)崗人員在領取工資或最低工資、基本生活費以及退休人員領取養老金後,其家庭人均月收入仍低於我市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居民;
四、其他家庭人均月收入低於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城鎮居民。
保障標准
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元)
區域 城鎮
新城區 200
蓮湖區 200
碑林區 200
雁塔區 200
未央區 200
灞橋區 200
閻良區 185
長安區 185
臨潼區 185
周至縣 160
戶縣 160
高陵縣 160
藍田縣 160
「三無」人員在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基礎上提高20%保障金。
不予保障對象
一、 家庭實際生活水平明顯高於一般家庭生活水平;
二、 家庭有非生活必需的高檔消費品、有超出家庭人員居住面積需要,並用於牟利的房產或者其他不動產資產;
三、在就業年齡內有勞動能力的家庭成員無正當理由拒絕就業或參加勞動的;
四、 違反《廣東省計劃生育條例》未採取補救措施。
申請社會救濟手續和領取保障金辦法
一、需要社會救濟的對象,由戶主向戶口所在地街道辦事處或鎮政府提出申請,填寫《廣東省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申請表》或《廣東省城鄉居(村)民最低生活保障金申請表》一式兩份,並申報家庭經濟收入情況。居委會在受理申請之日起10天內,對申請者的有關情況進行調查核實,簽署意見後將申請者有關材料和調查情況上報街道辦事處(鎮民政辦)進行審核。街道辦事處(鎮民政辦)在10天內對申請者家庭進行審核,並簽署意見,報區、縣級市民政局。區、縣級市民政部門在10天內對申請作出批准或不批準的決定。批準的,確定救濟數額,發給《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領取征》。市內八個老城區的低保對象發給《西安市低收入困難家庭證》。
二、 保障金通過銀行網點按月發放。
三、 低保對象享受的待遇有:
(一)城鎮「三無」人員、無業人員及在職、退休、失業人員中的家庭成員(指無享受單位勞保待遇的家屬),每人每月由民政部門按當地保障標准14%的額度,每月或每季度憑醫院開具、財政部門印發的醫療收據給予報銷葯費;
(二)城鎮「三無」人員、無業人員及在職、退休、失業人員中的家庭成員(指無享受單位勞保待遇的家屬),患重大疾病可以申請醫療資助金,資助金最高限額為2萬元以下;
(三)市內共八個老城區的低保家庭憑《西安市低收入困難證》由有關部門減免六項消費性收費。
申請社會救濟需提供的證明材料
申請社會救濟須出具本人戶籍、身份證和有關證明:
一、申請人是離退休(職)人員的,需出具離退休證及原單位職工家庭生活困難補助情況的證明;
二、申請人是西安市在職(下崗)職工需提供經本單位人事部門或工會審核的《西安市困難職工收入情況表》,駐穗中央、省屬單位職工需提供《駐穗中央、省屬單位困難職工收入情況表》;
三、申請人是失業人員的,需出具本人《職工勞動手冊》或原單位離職(註明離開單位的原因及領取生活補助費、補償費情況);
四、在就業年齡內有勞動能力的人員,尚未能就業,需出具近期到市或區勞動部門登記就業,未能安排工作的證明。
上述人員如家庭成員中有殘疾、喪失勞動能力或長期患病無法參加工作的需提供區、縣級市以上醫療機構出具的健康狀況證明。
② 辦理低保需要哪些手續
辦理低保條件及流程如下:
一、城市低保申領條件
1、無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無法定贍養人或撫養人的居(村)民。
2、領取失業救濟金或失業救濟期滿仍未能重新就業,家庭人均收入低於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居民。
3、在職人員和下崗人員在領取工資或最低工資、基本生活費後以及退休人員領取退休金後,其家庭收入仍低於保障標準的居民。根據國家有關規定享受特殊優待的,其撫恤金、定補款不計入家庭收入。
二、農村低保申領條件
1、持有本縣農業居民戶口。
2、居住在農村村組,家庭承包土地的農村居民。
3、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人均年純收入和實際生活水平低於當地農村低保標准(具體詢問當地民政部門)。
申請農村低保所需的材料
1、書面申請書。
2、家庭成員的戶口簿。
3、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的合影。
4、土地、山林、水面承包合同或證明。5、外出務工人員收入證明。
6、離異家庭涉及有贍、扶、撫養關系的應提供離婚證明。
7、非農戶人員的家庭,應提供非農戶口人員的收入證明。
8、對勞動能力有爭議的,需提供有效健康證明。
9、殘疾人提供殘疾證。
10、審批管理機關要求提供的其他有關材料。
辦理低保所需證件如下:
1、申請書(由民政部門統一印製)。
2、居民戶口簿、居民身份證。
3、收人證明:①在職人員收入證明,由其所在單位的勞資人事部門按照市民政局統一規定的格式填寫,並加蓋本單位公章。②享受失業保險待遇的失業人員,需提供由管理部門出具的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限、標準的證明。其它有關收入的證明。
4、相關證明材料:
①在勞動就業年齡(男16一60周歲,女16—50周歲)內、有勞動能力的無業人員,需提供就業(求職)狀況證明。
②殘疾人需提供殘疾證。
③家庭夫妻雙方中一方為本市農業戶口或者外地戶口的,需提供結婚證和戶口證明;有子女的,同時提供子女的戶口證明。
④夫妻離婚的需提供離婚證或者離婚判決(調解)書。
⑤民政部門認為需要提供的其它有關證明和材料。
街道辦事處對居(家)委會上報的申請材料進行審核,調查後報區縣民政局。對符合城市低保待遇條件的家庭,由區縣民政局負責審批,於申請30日內,核發最低生活保障金領取證。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③ 辦低保需要什麼手續
一般以戶主為申請人、以家庭為申請單位,向戶籍所在地的街道辦事處或者鎮(鄉)人民政府提出書面申請。
根據不同情況隨附下列相關證件(原件及復印件)和證明材料:
1、戶口簿及家庭成員的居民身份證;
2、家庭成員中的非戶內戶籍登記人口,須提供其戶籍所在地派出所出具的戶籍證明,以及現居住地派出所出具的戶籍不能遷入證明;
3、房地產證或住房租賃證或住房租賃合同,其中,屬承租私房居住或者在其戶籍地址以外的親屬或非親屬處居住的城鎮居民家庭,還須提供市或區、縣(市)房產管理部門出具的無自有住房和未承租公房的情況證明;
4、家庭成員的工資、養老金、生活補貼等收入證明,其中,單位在職人員除須提供所在單位出具的收入證明外,還須提供本人的工資單或單位通過銀行發放工資的儲蓄存摺;
5、儲蓄及其他金融性財產憑證;
6、非共同生活的法定贍養(撫養、扶養)人家庭成員的收入證明;
7、贍養(撫養、扶養)協議或有關法律文書;
8、失業人員應提供《失業證》,以及區、縣(市)勞動保障部門出具的推薦就業情況證明,其中已領取《就業援助證》的人員,還須提供《就業援助證》;
9、法定勞動年齡內無勞動能力的失業人員,應提供市或區、縣(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出具的喪失勞動能力鑒定證明;
10、法定勞動年齡內因患嚴重疾病暫時失去就業能力的失業人員,應提供本市二級或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出具的疾病診斷書和建議病休期間的證明;
11、因住房拆遷而人戶分離的,被拆遷人應提供《住房拆遷協議》;
12、家庭成員中有殘疾人的,應提供《殘疾人證》,其中,無生活自理能力又無經濟收入的重度殘疾人員還須提供區、縣(市)殘聯機構出具的無生活自理能力、無經濟收入證明;無就業能力的殘疾人員還須提供區、縣(市)殘聯機構出具的無就業能力證明;
13、家庭成員從事個體經營活動的,應提供工商營業執照和納稅憑證;
14、農業家庭應提供土地(山林、水塘)承包或者租賃合同,以及由村民委員會出具的農業收入和其他收入證明;
15、城鎮居民與農村居民組成的家庭,其中屬農業戶籍的配偶應提供其戶籍所在地鎮(鄉)人民政府出具的享受村集體福利待遇的證明;
各地有差別,根據自身情況和當地情況,以上材料酌情選擇。
④ 怎樣辦理低保手續
(一)申請城市低保待遇應同時具備下列條件:1、持有本縣常住非農業戶口。2、申請人家庭可核算的月人均收入和實際生活水平必須低於我縣城市低保標准(各地標准不同,具體咨詢當地民政部門)。3、申請人家庭中就業年齡內有勞動能力的人員,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中的一項:①按有關規定,認定屬於不具備工作能力或工作條件(如學生或需在家照顧幼兒、病人或傷殘人員的對象等);②符合就業條件尚未就業的人員,必須先到勞動部門進行登記,積極尋找有收入的工作,參加當地政府及其有關部門、街道辦事處或社區居委會組織的勞動自救計劃。
(二)有下列情況的家庭,不予或取消享受城市低保待遇:1、可核定的家庭月人均收入雖然低於當地城市低保標准,但實際生活水平明顯高於當地城市低保標準的(參照水、電、話費等消費情況);2、擁有非維持基本生活需要的汽車、摩托車等高檔消費品的;非因城建拆遷等原因近期出資購買商品房、新建房有二處以上或對住宅進行非必要性裝修的;有購買股票或其他較大金額投資行為的;安排子女擇校就讀、出國留學或子女在義務教育期間入讀私立收費學校的;家庭成員中有經常出入娛樂消費場所的;飼養觀賞性寵物或配戴金銀等高檔手飾的;3、家庭中在就業年齡段內有勞動能力者,無正當理由不參加社會組織的公益活動的;4、不配合低保核查人員入戶核查或「年度審核」的,有弄虛做假行為的;5、在享受低保待遇期間,家庭有更換或新購家用非生活必須設施的;6、因賭博、吸毒、嫖娼等行為造成家庭生活困難且仍未改造的,後因其他違法行為在司法機關處罰期間的,違反人員本人不能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
(三)申請審批程序:1、申請。申請對象按屬地管理的原則,由戶主(通過社區居委會或直接)向住戶所在地的街道辦事處或鄉鎮人民政府提出書面申請,並將申請書和相關資料(戶主身份證復印件、家庭成員戶口簿復印件、家庭收入證明、就業狀況、家庭成員合影等)報所屬社區居委會。2、初審。①社區居委會或廠礦單位受當地民政部門和鄉鎮人民政府委託,對申請人家庭成員的戶籍、收入和就業狀況進行調查評審,在社區等公共場所公布第一榜,並指導符合條件的申請人填寫《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申請審批表》,簽署意見,將其連同其它證明材料一並報送辦事處或鄉鎮人民政府審核,上報材料必須齊全。②審核。鄉鎮人民政府接到申請表和相關證明材料後,應開具書面受理通知書,立即組織人員入戶核實,進行調查核實,對於符合條件的簽署同意意見,由社區居委會(廠礦單位)公布第二榜名單,同時將申請表和相關證明材料報送縣民政部門,對於不符合條件的,應通知申請人並說明原因。③審批。縣級民政部門收到上報的申請表和相關證明材料後立即組織人員入戶抽查,辦理審批手續。對於符合城市低保條件的家庭,應當區分不同情況,批准其享受城市低保待遇。經縣級民政部門批准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對象,要經鄉鎮人民政府通知社區居委會或廠礦單位公布第三榜,並由縣民政部門發放低保金領取證及銀行存摺。
⑤ 低保如何辦理
這是我國的低保制度http://ke..com/view/1052914.htm你如果達到了條件要求,去找你戶籍所在地的社區居委會,如果是農村戶籍就找村委會。
⑥ 辦理低保需要哪些手續
法律語音問答
辦低保需要的手續:
1、申請。由戶主向住戶所在地的街道辦事處或鄉鎮人民政府提出書面申請,並將申請書和相關資料報所屬社區居委會。
2、初審。
社區居委會受當地民政部門和鄉鎮人民政府委託,對申請人家庭成員的戶籍、收入和就業狀況等進行調查評審,指導符合條件的申請人填寫《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申請審批表》,簽署意見,將其連同其它證明材料一並報送辦事處或鄉鎮人民政府審核。
審核。鄉鎮人民政府接到申請表和相關證明材料後,應開具書面受理通知書,立即組織人員入戶核實,進行調查核實,對於符合條件的簽署同意意見,由社區居委會公布名單,同時將申請表和相關證明材料報送縣民政部門,對於不符合條件的,應通知申請人並說明原因。
3、審批。縣級民政部門收到上報的申請表和相關證明材料後立即組織人員入戶抽查,辦理審批手續。對於符合城市低保條件的家庭,應當區分不同情況,批准其享受城市低保待遇。
⑦ 低保如何申請,需要哪些手續
一、申請低保待遇應同時具備下列條件:
1、持有當地居民戶口。
2、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人均年純收入和實際生活水平低於當地低保標准(具體標准以當地民政部門公示為准)。
二、申請低保待遇的手續:
1、戶主申請:持有當地戶口、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年人均純收入低於當地低保標准且實際生活水平低於當地低保標準的戶主本人,向戶籍所在地的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提出書面申請並如實提供下列有關證明材料及復印件:
(1)戶口簿、居民身份證、婚姻狀況證明;
(2)民政部門、勞動部門、殘聯頒發的傷殘證、指定醫院出具的勞動能力狀況證明;
(3)用工單位或村(居)委會出具的家庭成員工資性收入證明;
(4)村(居)委會出具的家庭經營性收入及承包或承租的擁有使用權或經營權的耕地、山林、水面等生產資料數、質量情況證明;
(5)學生證、入學通知及學生就讀學校的有關證明;
(6)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戶口不在一地的,應提供戶籍所在地派出所和鄉鎮政府出具的有關證明;
(7)其它證明材料(下崗證、退休證、就業狀況證明、養老保險證明、醫療保險證明、失業保險證明、有關裁決判決材料等)。
2、村(居)委會評議:受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委託,村(居)委會組成由幹部、村民代表、老黨員等成員參加的低保待遇評議小組,負責對申請人家庭收入及實際生活評估與計算的初審工作,召開評議小組會議進行民主評議,提出初步意見,並將評議結果公示不少於3天(公示內容包括申請人的家庭人口、家庭成員勞動能力狀況、家庭年人均純收入)。符合規定條件且經公示後群眾無異議的,發給並填寫《低保申請審批表》,由評議小組負責人簽屬意見後,連同有關證明材料一起報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復審,不符合規定條件的,將申請和證明材料退還申請人,做好解釋工作,公示後群眾有異議的,提請復審。
3、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審核: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組成由主管領導、民政、財政、統計、工商及各黨支部等成員參加的低保待遇評審委員會,負責對上報的申請材料進行審核,必要時評審委員會可對申請人的家庭收入和生活水平進行調查評估,符合規定的,由主管領導在《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申請審批表》上簽屬審核意見後,連同申請人的有關證明材料報上級民政部門,不符合規定條件的,退回村(居)委會並向申請人做好解釋工作。
4、民政部門審批:民政部門自接到申請人申請之日起,應在規定期限內辦結審批手續,符合規定條件的及時予以批准,對未被批准享受低保待遇的,應在《低保待遇審批通知單》中說明理由,並通過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或委託村(居)委會送達申請。
5、審批後公示與發放:民政部門將審批結果,交由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或委託村(居)委會,在公示欄再次公示不少於3天(公示內容在評議結果公示內容的基礎上,增加批准享受低保待遇時間,家庭年領取低保金數額等)。無異議的,民政部門發給低保證及低保金領取卡,從批准之日下月起實行按季度銀行化發放低保金;有異議的,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將情況報告民政部門,並對申請人家庭收入情況進行重新審核。民政部門根據重新審核情況,再次執行審批程序,必要時,應對申請人的家庭收入情況和實際生活水平進行調查評估或聘請專業調查單位協助進行調查評估。
⑧ 如何申請低保戶
在公民的生活難以靠自己的勞動能力繼續下去,家庭月人均收入低於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居民的時候,是可以向居委會申請低保的,那麼怎麼申請低保呢?申請低保的條件是什麼呢?關於這個問題,請看下文講解。
5、 街道辦事處或鄉(鎮)人民政府和縣級人民政府主管部門應當自接到申請人提出申請之日起30日內辦結審批手續。另外,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以貨幣形式按月發放。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對象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領取證》、居民身份證,按期到委託的銀行網點領取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
⑨ 低保怎麼申請,怎麼樣才能辦理
申請最低生活保障應當以戶為單位,由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向戶籍所在地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提出申請。家庭成員提出申請有困難的,可以委託村(居)民委員會代為提出申請。材料齊全的,應當當場受理;材料不齊全的,應當一次性告知申請人需要補正的材料。
與此同時,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自受理之日起10日內,通過入戶調查、鄰里訪問、信函索證、群眾評議、信息核查等方式,對申請人家庭收入狀況、財產狀況進行調查核實,提出初審意見,並在申請人所在村、社區公示5日。
最低生活保障金從批准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當月起計發,由民政部門通過銀行、信用社等金融機構按月發放。取消最低生活保障或者調整最低生活保障金的,自作出取消、調整決定的次月起執行。發放最低生活保障金時,不得直接抵扣任何款項。
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家庭,可以按照國家、省、市有關規定享受醫療、住房、教育、就業等政策扶持。
注意事項:
1、最低生活保障對象採取虛報、隱瞞、偽造等手段騙取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2、在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期間,家庭收入情況發生變化不再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條件的;
3、不按照規定報告,繼續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有上列行為之一的由民政部門給予批評教育或者警告,追回其冒領的最低生活保障金,情節惡劣的,處冒領金額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