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提供公共服務時首要考慮的是

提供公共服務時首要考慮的是

發布時間:2021-05-21 23:18:49

公共服務主要目的是什麼

公共服務不是擾民的理由
近日看到這樣一個情景:在我市某區一主幹道,一輛環衛垃圾車緩慢行駛,一輛私家車跟在後面慢慢往前移動,一著急,私家車司機鳴笛提醒了一下,這下可惹惱了開垃圾車的那位五六十歲的環衛大哥,只見他一不做二不休,乾脆停下車不走了,堵得後車過不去,也不得不停下。後車司機搖下車窗,問道:「你為啥不走了?」答曰:「我高興不走!」這句回答,霸氣側漏!懟得後車司機一愣,只好無奈地倒車,從旁邊繞過去!

一段時期以來,「兩城」創建活動進行得如火如荼,廣大環衛工作者為大氣污染防治和環境衛生整治工作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大家有目共睹。環衛部門為市民提供公共服務,其積極意義不容小覷,理應得到市民的支持。而且,絕大多數環衛師傅起早貪黑、不嫌臟不嫌累的工作態度,也值得肯定和贊揚。然而不得不說的是,還真有極少數環衛人員個人素質不高,仗著為大家提供公共服務,便以「功臣」自居,「倚老賣老」,霸氣十足,比如隨意停車擋道、逆向行駛等等行為,給大家帶來一些不便,甚至有的到了擾民的地步,多少令人感到有些遺憾。就像上述那位開垃圾車的環衛大哥,就因為後車鳴笛催了他一下,便轉眼變成了「路怒族」,明明再往前開幾米就讓出了道,偏偏停車跟人頂上了「牛」,這種行為就給整個環衛部門的美好形象抹了黑。

現代社會分工越來越細化,各行各業的勞動者只有社會分工不同,沒有高低貴賤之分。每個行業都很重要,誰也離不開誰。環衛部門對於一個城市尤其重要,市民生活須臾離不了他們所提供的公共服務。因為默默無聞的辛勞付出,環衛工人群體越來越受到大家的尊重,被譽為「城市的美容師」。但是,提供不可或缺的公共服務並不是擾民的理由,切不可因為崗位的重要性和大家的看重而產生「驕嬌之氣」,讓人說不得、摸不得、惹不起。公共服務的目的本是為了便民,真正做到便民而不擾民,才是服務到了市民的心坎上。

古語雲:「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尊重要以心換心,「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文明和諧的涵養,需要全社會共同的努力。當你我他都主動伸出溫暖的雙手,由內而外地激發善意之舉,以禮相待,真誠對人,形成「合抱之力」,才能托舉起和諧社會的精神大廈。

② 智慧樹公共關系答案

第一章
1、【單選題】 (10分)
公共關系學的學科性質是(綜合應用型學科 )
2、【單選題】 (10分)
「公共關系是90%靠自己做得好,10%靠說(宣傳)得好」,這種觀點出自公共關系定義的哪家流派?
(現象描述論)
3、【單選題】 (10分)
公共關系的主體是( 社會組織)
4、【單選題】 (10分)
公共關系客體准確的表述是指(公眾)
5、【單選題】 (10分)
人際交往體現和彰顯公共關系是指
(全員公關,每個人都若明若暗的成為一定社會組織的「形象大使」 )
6、【多選題】 (10分)
人際交往中的公共關系,主要體現在:(良好的人際交往會提升或者改善公共關系;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社會背景,影響自己所在的社會組織形象)
7、【多選題】 (10分)
公共關系中的人際交往主要體現在
( 公共關系對人際交往會產生影響; 社會組織開展公共關系活動一定是社會組織的「具體的人」對公眾的「具體的人」進行傳播與溝通;社會組織是由人構成的,社會組織的內部公共關系,就是社會組織內部公眾之間的關系 )
8、【判斷題】 (10分)
婆媳之間、夫妻之間、父(母)子(女)之間、兄弟姐妹之間、妯娌之間、祖孫之間等等家庭關系,也是公共關系。( 錯 )
9、【判斷題】 (10分)
鄰里之間的關系也屬於公共關系 ( 對 )
10、【判斷題】 (10分)
不同國家公民的一切交往都屬於公共關系( 錯 )
第二章
1、【單選題】 (10分)
下列哪些不屬於社會組織 ( 微信朋友圈 )
2、【單選題】 (10分)
下列哪些不是評價社會組織形象的標准 ( 利潤率 )
3、【單選題】 (10分)
以下哪些不屬於大眾傳播媒介 ( 組織內廣播台 )
4、【多選題】 (10分)
公共關系基本特徵有 (全選 )
5、【多選題】 (10分)
公眾的基本特徵有 ( 全選 )
6、【多選題】 (10分)
公共關系構成要素有:
(公共關系的客體:公眾
公共關系的主體:社會組織
公共關系的手段:傳播與溝通)
7、【多選題】 (10分)
社會組織的規定性有:( 目的性整體性適應性 )
8、【多選題】 (10分)
公共關系具有流動性,是指:(全選)
9、【判斷題】 (10分)
公共關系學中所說的公眾,其實就是人們常說的民眾。( 錯)
10、【判斷題】 (10分)
社會組織與社會組織的溝通,說到底還是人與人的溝通。( 對 )
第三章
1、【單選題】 (10分)
公共關系對社會組織的作用是(樹立組織形象 )
3、【單選題】 (10分)
社會組織開展公共關系活動與客體公眾之間應該保持一種協作關系,這是因為( 社會組織與客體之間是一種合作的關系,而不是一種對立的關系)
4、【多選題】 (10分)
公共關系對社會的作用主要有 (全選 )
5、【多選題】 (10分)
堅持尊重客觀事實的原則有助於社會組織 ( 全選 )
6、【判斷題】 (10分)
社會組織要想與公眾建立良好關系,靠的就是讓利。(錯 )
7、【判斷題】 (10分)
社會組織要想與公眾建立良好關系,不要讓( 錯 )
8、【多選題】 (10分)
社會組織與顧客和諧相處就要求社會組織給顧客提供:( 優質的產品;優良的服務 )
9、【多選題】 (10分)
社會組織與政府建立和諧關系必須:(保持協作;加強溝通 )
10、【多選題】 (10分)
社會組織與社區建立和諧關系必須:( 全選 )
第四章
1、【單選題】 (10分)
人與人的關系具有效能性, 主要是指 (人與人「先天」具有的或者「後天」建立的關系是有效用的 )
2、【單選題】 (10分)
下列哪些不是判斷人與人關系正當與否的標准 (社會輿論 )
3、【單選題】 (10分)
下列哪些不是人際交往能力要素 (擁有財富 )
4、【單選題】 (10分)
最能反映人際交往中自我定位內涵的是 (明晰自己在交往中扮演什麼角色 )
5、【單選題】 (10分)
慎友是指 (要交益友,避損友 )
6、【判斷題】 (10分)
對朋友應該一視同仁,不應該「看客下菜」。( 錯 )
7、【多選題】 (10分)
人際交往能力要素主要有:( 全選 )
8、【多選題】 (10分)
如何恰到好處的贊揚對方?(贊揚對方的意境和最嚮往的境界;贊揚對方別人沒有發現的優點 )
9、【多選題】 (10分)
「傾聽」的「樣態是」:( 全選 )
10、【多選題】 (10分)
朋友之間「君子之交」應該:( 大事講原則、小事講風格;淡如水;親疏有度、公私分明 )
第五章
1、【單選題】 (10分)
交往和溝通在英文中是一個詞,在中文的脈絡中溝通不能完全等同於交往,最成問題的理由是哪一項 (只有同時在場的交往才是溝通 )
2、【單選題】 (10分)
以下哪一項,最符合庫利關於人性的觀點 (人性並非與生俱來,是在與同伴的交往中獲得,也會在孤立狀態下喪失; )【單選題】 (10分)
下列哪些不是公共關系廣告與商品廣告的區別 (主要受眾不同)
3、【多選題】 (10分)
公共關系突發事件特徵有 (全選 )
4、【多選題】 (10分)
公共關系廣告的基本原則有 (全選 )
5、【多選題】 (10分)
專題公共關系活動的特點有 (全選 )
6、【多選題】 (10分)
新聞發布會的策劃要點有:(全選)
7、【多選題】 (10分)
突發事件新聞發布會溝通技巧有:( 不要發布不準確或似是而非的信息;詳細、全面、准確地當眾介紹突發事件的過程以及所採取的措施;誠懇地對所發生的突發事件表示遺憾或者歉意 )
8、【多選題】 (10分)
廣告載體形式一般有:(全選)
9、【多選題】 (10分)
公共關系廣告,是社會組織通過傳媒向社會公眾傳播社會組織的信息,主要有:
( 社會組織的員工素質;社會組織的宗旨精神;
社會組織的經營方針)
10、【多選題】 (10分)
「優秀廣告」作品基本條件有:(全選 )【單選題】 (10分)
下面哪一項,最合費孝通的「差序格局」的定義 (基於血緣的親疏關系; )
4、【單選題】 (10分)
近代上海鄰里關系最緊密的紐帶是 (都市認同 )
5、【單選題】 (10分)
靈活多變,獨立決策 ,預測性差;注重實際和效率,時間觀念強 ;重視合同的制定和履行的談判風格是指 ( 美國 )的談判風格
6、【單選題】 (10分)
關於中美關系的種種說法,以下哪一個說法最接近事實也最值得追求?( 有合作有競爭的但非敵對的關系 )
7、【單選題】 (10分)
下面哪一項解釋,最接近莊子「以道觀之,物無貴賤」的原意?( 道是老子的觀點,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8、【單選題】 (10分)
下面哪一項行為,不合布迪厄關於「人在社會設定的位置和事物上獲得重要性」的思想?(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
9、【單選題】 (10分)
上海方言「阿拉」的來源是:(寧波話 )
10、【多選題】 (10分)
談判提問中,不強行追問和預先對問題有所准備表示含義?(心中有數不強人所難 )
第六章
1、【單選題】 (10分)
公眾利益優先就是指 (把公眾利益放到優先地位 )
2、【多選題】 (10分)
公共關系策劃的基本原則是 ( 全選 )
3、【多選題】 (10分)
公共關系策劃基本特徵有 ( 全選 )
4、【多選題】 (10分)
公共關系戰略一般包括 ( 全選 )
5、【多選題】 (10分)
公共關系策劃的具體步驟一般包括 ( 全選 )
6、【判斷題】 (10分)
市場經濟樣態下,一般不再追求共關系工作的計劃性。 ( 錯 )
7、【多選題】 (10分)
公共關系策劃內涵有:( 全選 )
8、【多選題】 (10分)
公共關系策劃的計劃性與靈活性相統一是指:
( 策劃方案不是僵死的和一成不變的、應具有一定的彈性和靈活性
策劃方案一旦確定應盡量保持其穩定性以保證整個行動方案的貫徹實施 )
9、【多選題】 (10分)
公共關系策劃要求創造性與務實性相統一,其基本含義是:( 公共關系策劃必須富有創造性;
公共關系策劃要有新穎、獨特的內容以吸引公眾;
公共關系策劃要考慮外部環境和內部條件 )
10、【多選題】 (10分)
為什麼說公共關系策劃可以保證公共關系工作的連續性?( 全選 )
第七章
1、【單選題】 (10分)
處理突發事件的原則之一堅持「時間第一」的原則,主要目的是 ( 化被動為主動,將由於突發事件帶來的負面影響降低到最低限度,爭取向好的方面轉化。 )
2、【單選題】 (10分)

下列哪些不是公共關系廣告與商品廣告的區別 (主要受眾不同)

3、【多選題】 (10分)

公共關系突發事件特徵有 (全選 )

4、【多選題】 (10分)

公共關系廣告的基本原則有 (全選 )

5、【多選題】 (10分)

專題公共關系活動的特點有 (全選 )

6、【多選題】 (10分)

新聞發布會的策劃要點有:(全選)

7、【多選題】 (10分)

突發事件新聞發布會溝通技巧有:( 不要發布不準確或似是而非的信息;詳細、全面、准確地當眾介紹突發事件的過程以及所採取的措施;誠懇地對所發生的突發事件表示遺憾或者歉意 )

8、【多選題】 (10分)

廣告載體形式一般有:(全選)

9、【多選題】 (10分)

公共關系廣告,是社會組織通過傳媒向社會公眾傳播社會組織的信息,主要有:

( 社會組織的員工素質;社會組織的宗旨精神;

社會組織的經營方針)

10、【多選題】 (10分)

「優秀廣告」作品基本條件有:(全選 )

③ 提供公共文化服務具體指什麼

具體指:好公益性與經營性、均衡化與個性化、普遍服務與提高效率三對關系。

1、處理好公益性與經營性的關系。公共文化服務是公共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公共服務的公益屬性決定公共文化服務必須將公共利益置於首位,而不能以盈利為主要目的。

2、處理好均衡化與個性化的關系。公共文化服務著眼於滿足社會成員的公共文化需求,應在區域空間、社群之間以及社會個體之間盡可能實現均衡的文化資源配置,盡力做到公平公正。

3、處理好普遍服務與提高效率的關系。在公共文化服務領域應用PPP模式,是要增加公共文化服務供給主體,擴大公共文化服務覆蓋面,提高公共文化服務能力。

2015年,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的《關於在公共服務領域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的指導意見》,將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模式(以下簡稱「PPP模式」)推廣應用到公共文化服務領域,以推動公共文化服務從政府供給向合作供給、從單一投入向多元投入轉變。

(3)提供公共服務時首要考慮的是擴展閱讀

公共文化服務PPP模式是一項重要的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當前,亟須澄清模糊認識、克服不良傾向,引導公共文化服務PPP模式健康發展。

在PPP模式的實際運行中,受經濟利益驅動,社會資本往往對公共文化服務的公益性缺乏足夠重視,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務時表現出較為明顯的營利化傾向。如何處理好公益性與經營性的關系,保證公益性的主體地位,約束社會資本過度的營利行為,是亟須解決的問題。

目前,我國公共文化服務PPP模式主要應用於市場化程度較高、經濟較為發達的中東部城市地區。這些地區對公共文化服務的個性化需求較強,但在個別領域出現了個性化文化服務規模盲目擴張、布局失衡的現象。

從實施情況看,一些社會資本沒有處理好公共服務與提高效率的關系,為提高自身效率隨意縮減服務項目和服務人群范圍,導致服務質量不同程度地下降

④ 政府提供公共服務的方式有哪些詳細

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務大致可分為4類:
1、基礎性公共服務。人人都可享受的。如:供專水、供電、屬供氣、基本交通設施(公路、鐵路、機場、公交車等)、基本通訊設施(通訊衛星、有線電視網路、電話網、寬頻網等),郵電、氣象服務(天氣預報、地震預報等)等。
2、社會性公共服務。基本上也是人人可以享受的。如:教育、醫療、科普、普法、衛生、社會保險、環境保護、技能培訓等。
3、經濟性公共服務。主要為經濟發展服務的。如:辦政務服務網站(讓國民了解辦事程序)、招商引資洽談會、高新技術交易平台、融資擔保、中小企業信貸服務等。
4、安全性公共服務。如:軍隊、警察、消防、國安等。

⑤ 什麼是公共服務

在中國,這是創造性的新事業,也是中國所面對的重大挑戰,從而也就存在著許多未知的和不確定的東西。因此,很有必要明確弄清關於公共服務的含義。公共服務可以有三種含義公共服務的第一種含義:國家是公共服務型國家,所以其所作所為都是提供公共服務。關於國家,有很多定義。在每一個社會中,都存在著社會整體的權力,它是壟斷的和最有權威的,並以強制性力量為依託。在現代社會中,這種社會整體的權力,是由決策或立法、審判或司法、以及行政執行機構構成的權力體系。本文中所謂的國家,即是指這一社會整體的權力體系。當國家是由全體社會成員共同所有的時候,國傢具有公共性質,國家存在的目的和職能,就是為全體公民的利益和需求服務。在這個意義上,由國家的公共性質所決定,國家體系中的所有機構,如立法機構、行政機構和司法機構等都是提供公共服務的機構,在這些機構中任職的人們的工作都是在提供公共服務。在中國,這意味著在人大、法院、國務院以及各地方政府等國家機構中的工作人員都是在從事公共服務,上述機構也都是或者都應是公共服務機構。公共服務的第二種含義:政府是公共服務型政府,所以其所作所為都是提供公共服務。本文中所謂的政府,是指國家的執行機構。雖然有人將國家稱作廣義的政府,但從邏輯關系和實際運用的角度看,將國家的行政機構或者國家意志的執行機構視為政府將更明確和易於理解。國家是一種社會權力體系,而政府則是一種組織機構;國家確定權力運作的方向和重大決策,政府則負責實施貫徹。政府是國家體系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國家的性質決定著政府的性質。當國家權力體系具有公共性質的時候,作為國家主要執行機構的政府應該成為公共服務型政府,通過貫徹國家意志、執行公共職能、提供公共服務。在這個意義上,各種形式的政府部門和機構都是公共服務機構,政府的各項職能都具有公共服務的性質,政府的工作人員也都是在從事公共服務。公共服務的第三種含義:即公共服務是政府的主要職能之一,有其具體的內容和形式,並且可與政府的其他職能相區分。在這個意義上,即使在公共服務型國家和公共服務型政府的條件下,國家公職人員和政府工作人員所從事的並不都是公共服務,他們中只有部分人才從事公共服務活動。近年來,在政府職能轉變的改革中,通常提到「中國政府的職能應轉變到經濟調控、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在這里,公共服務是同其他三項政府職能相並列以示區別的。公共服務:具體、直接、公共性具體的直接的公共服務,是能使公民(包括其被監護人如未成年的子女)及其組織的某種直接需求得到滿足的同時在某種程度上使用了公共權力或公共資源的社會生產過程。公民作為人,有衣食住行、生存、生產、生活、發展和娛樂的需求。這些需求可以稱作公民的直接需求。至於宏觀經濟穩定、市場秩序和社會秩序等雖也是公民活動所需的,但那都是間接的,不是滿足公民特定的直接需求的。能夠滿足公民直接需求的,除衣食住行外,有教育、醫療保健、社會關照以及環境等。公共服務是使用了公共權力或公共資源的社會生產過程。公民及其組織的各種直接需求,需要通過各種形式的社會生產過程予以滿足。在這些社會生產過程中,通過資源的配置和組合而達到產出。這些社會生產過程就是提供服務的過程(這里所指的服務同產出是否實物形式無關)。在一個社會中,由公民及其組織產生對服務的總需求。這個社會的總服務供給是由民間服務和公共服務兩部分構成的。公共服務只是社會總服務中與民間服務相對的一個部分。如果一個社會生產過程沒有使用公共權力或公共資源,那麼就是純粹民間行為,屬於民間服務而不是公共服務。政府體現和行使的是公共權力,公共資源則是由國家所有的各種資源和資金。如果一個社會生產過程中有政府以某種方式的介入,如財政資金、產權或特許等,並在某種程度上貫徹著國家意志,那麼就屬於公共服務。譬如,不僅政府和公立機構提供的教育是公共服務,民間教育機構如果有政府特許或者使用了公共資源,那麼也是在提供公共服務。公共服務一定是公民所需的,能夠使公民的某種直接需求得到滿足的,使公民受益的和得到享受的。譬如,教育是公民及其被監護人,即他們的子女所需要的,他們可以從受教育中得到某種滿足,並有助於他們的人生發展。公共服務的對象是公民及其組織。公民的各種直接需求,在很多情況下是通過組織起來的方式表達出來的。公民的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分別表達了公民的經濟需求和社會需求。公民的經濟組織即各種形式營利性的企業,公民的社會組織即各種非營利性的非政府組織,這兩種組織形式構成了民間的組織。在中國,目前分別被稱作民營企業和民間組織。政府為滿足公民及其組織的直接需求所開展和介入的活動,即為公共服務。如果某政府機構是在為政府本身的需要而工作,其服務對象是政府機關和政府工作人員,那麼就不屬於公共服務。公共服務滿足的是公民及其組織的基本的直接需求。在一個社會中,公民及其組織對服務的需求可以是無限的,但卻並不能要求由公共服務去滿足所有那些需求。公共服務只須保障公民及其組織的基本的直接需求的滿足,而其它部分的直接需求則由民間服務供給機制去決定。譬如,公共服務應該對每一個公民及其被監護人保證基礎教育的供給和基本社會保障的供給,在此之外的教育和社會保障可以留由民間服務供給機制決定。也就是說,保障社會弱勢群體或者窮人的基本生存和發展權利是公共服務的目標,富人則可以通過民間供給機制去滿足其更多的或更高的需求。在一個社會中,公民及其組織的基本的直接需求、公共服務水平和優先事項安排是由該社會的發展水平、文化傳統、價值取向、社會經濟體制以及發展戰略等多方面的因素決定的。公共服務的種類可以根據其內容和形式分為:基礎性公共服務;經濟性公共服務;社會性公共服務;公共安全服務。基礎性公共服務是指那些公民及其組織從事經濟和社會活動、或者生產、生活、發展和娛樂等活動都需要的、有某種政府行為介入的基礎性服務,如供水、電、氣,交通與通訊基礎設施,郵電與氣象等。經濟性公共服務是指通過某種政府行為的介入為公民及其組織即企業從事經濟或生產活動所提供的服務,如科技推廣、咨詢服務、以及政策性信貸等。 社會性公共服務是指通過某種政府行為的介入為公民的生活、發展與娛樂等社會性直接需求提供的服務,如公辦教育、公辦醫療、公辦福利以及環境保護等。公共安全服務是指通過某種政府行為的介入為公民提供的安全服務,如軍隊、警察和消防等的服務。公共服務的實現形式提供公共服務是政府的責任,必須有政府介入,但卻並不一定須由政府直接提供。公共服務的實現形式與手段是多樣的,其所依託的組織機構也是多種形式的。譬如,提供公共服務的機構可以是公共行政機構,即正式的政府機構,可以是專門的公共服務機構,如公立學校和公立醫院等,在中國稱作事業單位;也可以是具有公共性的民間服務組織。 所謂公共性的民間組織,是指私人企業和各種形式的社會組織,如非營利組織和社區組織等。私人企業和社會組織的共同特性是非政府,它們都不屬於公共組織。但是,如果有了政府行為的某種介入,如政府通過特許經營、合同承包、無償資助或者優惠貸款、共同投資等方式介入了民間組織的活動,那麼這些私人和社會組織在保持其民間性質的同時還具有了一定的公共性,成為貫徹國家意志、提供公共服務的組織工具。在實現公共服務的整個過程中,政府必須承擔最終責任,保障公共服務的提供和績效,但提供公共服務的方式,卻可以根據情況靈活選擇和組合。公共服務不同於公共行政公共服務不同於公共行政,但卻屬於公共管理。公共服務是有政府行為介入的一種服務機制,而公共行政則是以政府為主體的一種權力機制。公共服務可以使公民的某種直接需求得到滿足,如教育和醫療保健。公共行政則是規范公民開展社會活動的行為以及公民的其他間接需求。公共服務可以由公民根據個人需要進行一定程度的選擇,公共行政則要求公民必須接受。公共服務涉及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平等的,公共行政則是自上而下的等級式的。公立學校和公立醫院等是專門的公共服務機構,政府則是專門的公共行政機構。公共管理則涵蓋公共服務和公共行政,包括公共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務管理。通過上面的分析,可以概括:公共服務可分為一般公共服務與具體公共服務。如果國家的性質與職能是為全體公民及其共同利益服務,政府是公共服務型政府,那麼所有的國家公職人員和政府工作人員,不論其所從事工作的內容和形式如何,都是在提供公共服務,所有使用了國家公共權力和國家公共資源的社會過程都屬於公共服務。這就是一般意義上的公共服務。具體的公共服務則是依其內容和形式而定的。具體公共服務分為直接公共服務和間接公共服務。間接公共服務是指為滿足公民及其被監護人(如未成年子女)生存、發展、生活以及從事生產活動和社會活動的某種間接需求而不是直接需求、使用了國家權力和國有資源的社會活動過程,如經濟調控、市場監管、社會管理。直接公共服務則是為滿足公民生存、發展、生活以及從事經濟活動和社會活動的某種直接需求的、有國家權力、政府行為和國有資源介入的社會生產過程,是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的主要職能之一。

⑥ 《公共服務職業道德與技術方法》試卷B的答案

《公共服務職業道德與技術方法》試卷B答案
一、 填空
1、 政治性、示範性、強制性
2、 公共產品、公共服務
3、 法律的明確授權
4、公正、正直的行為、端正的作風
5、一種支持、一種約束
6、品行正派、舉止端莊
7、加重處分
8、彈性化、易變通
9、道德原則、道德規范、道德宣傳、道德原則
10、穩定的、即時的
11、公共服務、內容特徵
12、費根堡姆、《全面質量管理》
13、績效水平
14、信息化技術、信息化理論
15、無縫隙政府
二、單項
1、B 2、A 3、D 4、A 5、C 6、C 7、C 8、A 9、D 10、B
三、多選擇
1、ABD 2、BCE 3、BCE 4、ABCD 5、ABD 6、ABDE 7、ACE 8、CE 9、ABD 10、ACD
四、判斷
1、√ 2、√ 3、× 4、× 5、× 6、× 7、√ 8、× 9、× 10、√
五----
1 一是要嚴格按照法律授權履行法定的公共服務職能;二是要嚴格依據法定程序提供公共服務;三是要自覺接受法律的監督和人民群眾的監督。
2 首先,工作失誤表現為沒有認真履行自己的工作和義務,而玩忽職守表現為不履行或不正確履行自己的工作職責和義務,有章不循、有法不依、有制度不執行、有規章不遵守等。其次,導致發生嚴重結果的原因不同。工作失誤,是公務員意志以外的原因,是由於制度不完善,具體政策界限不清,管理上存在弊端,以及由於公務員素質水平不高,缺乏工作經驗等原因,是在積極工作中的失誤,造成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而玩忽職守,則是違反工作紀律和規章,嚴重官僚主義,對工作極端不負責任等行為造成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最後,玩忽職守主要是公務員因為各種原因產生對履行職責的怠慢,採取消極的、不作為的態度對待工作,從而致使嚴重後果的發生。而工作失誤的情況是,公務員有積極履行工作的態度,雖然在客觀上也有履行不正確的行為,但是這種行為並不是因為本人的玩忽職守造成的。
3 首先,有利於轉換政府職能,減輕公共財政負擔。其次,有利於提高運作效率,優化社會資源配置。最後,有利於改善社會福利,提高公共服務質量。
4 內涵為行政機關或公務員為了獲取某種利益或者推卸責任,用虛假事實誤導、欺騙領導和公眾,使之信以為真,造成不良後果的行為。
表現為在向上級匯報工作或者向下級通報公務時,謊報成績,隱瞞事故或問題;在接受有關部門或者單位的調查、取證或者質詢時,偽造、編造、更改數據或有關證明材料,隱瞞事實或出具虛假證明、報告或偽證;隱瞞應當迴避的親屬關系;隱瞞國家規定必須申報的財產和收入或其他應向組織匯報的事項;向公眾通報有關事項時,以虛假、欺騙的手段編造事實,錯誤引導公眾,因而造成不良後果的行為。
5 內涵為可以用流動的、靈活的、彈性的、完整的、透明的、連貫的等詞語來形容的組織形態,無縫隙組織是行動快速並能夠提供品種繁多的、用戶化和個性化產品和服務的組織,它以一種整體的而不是各自為政的方式提供服務。
特徵:一是在組織結構上,打破傳統層級制的結構限制,對組織結構中的工作專門化和部門化進行重構,設定開放的管理幅度和管理層次;二是在組織職能上,運用職能交叉的團隊代替彼此隔離的專業部門,實現組織服務者和顧客之間的「零距離」的人性化交流,減少服務程序的中間環節;三是在組織功能上,能根據顧客的需要靈活地提供多樣化、個性化的服務。
六---
1 大局是對外堅持和平、發展、合作,對內堅持改革、發展、穩定。
公務員要自覺地在這個大局下思考問題和處理問題,做到不利於大局的話不說,不利於大局的事不做,不搞「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不斷提高戰略思維水平,善於從國際國內形勢的發展變化中把握發展方向,用好發展機遇,創造發展條件,掌握發展全局。
2、作為一名公務員,任何腐敗行為的開始都是思想道德的淪陷,因此,要想規范公務員的行為,就必須要加強思想教育,使其在思想深處築起防腐反腐的防線和決心,教育中要緊緊抓住黨風教育,廉政教育為主題,選取公務員違法違紀典型案例額進行警示教育,其次加大公務員紀律教育的宣傳力度,使其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倡導全社會的輿論監督,其次鏟除丑惡現象滋生的土壤,使公務員公務行為透明化。第三,加強監管措施,合理利用媒體的力量規范公務員的公務行為,第四,加大查處力度,對於公務員的不文明行為,要加大查處力度,維護法律規章制度的威嚴,警示公務員要對違法違紀行為敬而遠之,最後,完善相關制度,提高違法違紀行為危險值,倡導全社會的文明公務行為。

⑦ 公共服務有哪些特性

第一,壟斷性

即社會公眾所需要的公共服務只能在公務員那裡得到和實現。一般說來,某回一政府機關的職責答和其公務員提供的公共服務是相對固定的,其他機關和其他人無法替代。無論社會公眾願不願意,都沒有選擇或者要求更換服務提供者的餘地。

第二,非盈利性

即政府機關及其公務員在提供公共服務這一「產品」時,不得有任何盈利的動機和行為,不得向被服務者收取費用。社會公眾在享受公共服務時,也有充足的理由拒絕交納費用,因為作為納稅人的社會公眾是通過稅收的方式交納這筆「費用」的,這些「費用」集中起來形成了國家的財政收入,國家又通過工資的形式把財政收入分解支付給了公務員,只是納稅與享受公共服務之間產生了時間與空間的分離。

第三,非排他性

即公務員提供的任一種公共服務,社會公眾都有資格享受。公務員在為某一社會公眾提供公共服務時不得拒絕或者拖延他人依法享有相同公共服務的要求,某一社會公眾在享受公共服務時也不得排斥或者阻礙他人享受相同的公共服務。

第四,多樣性

由於國家機構和公務員的數量多,又居於不同層級,每一個公務員提供公共服務的態度、水平、能力和方式方法等不同,公務員提供的公共服務就呈現出多樣性的特徵。

⑧ 政府提供公共服務的動機是什麼

政府存在的理由啊

⑨ 公共服務包括哪些

目前,公共服務這一措詞已被相當廣泛地使用,但是,對什麼是公共服務,卻有不同的見解,在很多情況下是含糊不清的,而概念上的混亂又助長了實踐中的混亂。
公共服務與公共管理
所有涉及到國家管理的行為與活動都在公共管理的涵蓋之內。公共服務管理屬於公共管理的組成部分。但公共服務管理與公共行政管理是不同的,是兩種不同性質與形式的公共管理。例如,對公辦教育或公立學校的管理屬於公共服務管理,但政府對教育的執法與行政管理則屬於公共行政管理。
公共服務與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
這四項職能都是國家應承擔的,都屬於由公職人員所從事的工作。在廣義上,可以將公職人員使用公共權力與資源所從事的各項工作都看作是公共服務。當國家是建立在普遍的公民主權基礎之上的時候,國傢具有公共性質,國家存在的目的和職能,就是為全體公民的利益和需求服務。在這個意義上,由國家的公共性質所決定,國家體系中的所有機構,如立法機構、行政機構和司法機構等都是提供公共服務的機構,在這些機構中任職的人們的工作都是在提供公共服務。在中國,這意味著在人大、法院、國務院以及各地方政府等國家機構中的工作人員都是在從事公共服務。但是,對公共服務的概念只有作狹義、具體和明確的界定才能在理論和實際操作上具有實質性意義,即提供公共服務是國家的主要職能之一,有其具體的內容和形式,並且可與政府或國家的其他職能相區分。也就是說,公共服務只是同經濟調控、市場監管、社會管理相並列的國家的又一項職能。
狹義的公共服務不包括國家所從事的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等一些職能活動,即凡屬政府的行政管理行為,維護市場秩序和社會秩序的監管行為,以及影響宏觀經濟和社會整體的操作性行為,都不屬於狹義公共服務,因為,這些政府行為的共同點,是它們都不能使公民的某種具體的直接需求得到滿足。公民作為人,有衣食住行、生存、生產、生活、發展和娛樂的需求。這些需求可以稱作公民的直接需求。至於宏觀經濟穩定、市場秩序和社會秩序等則是公民活動的間接需求,不是滿足公民特定的直接需求的。公共服務滿足公民生活、生存與發展的某種直接需求,能使公民受益或享受。譬如,教育是公民及其被監護人,即他們的子女所需要的,他們可以從受教育中得到某種滿足,並有助於他們的人生發展。如果教育過程中使用了公共權力或公共資源,那麼就屬於教育公共服務。但是,諸如執法、監督、稅收、登記注冊以及處罰等政府行為,雖然也同公民發生關系,也是公民從事經濟發展與社會發展所必需的政府工作,但這些類別的公共活動卻並不是在滿足公民的某種直接需求,公民也不會從中感到享受,只是公民活動的間接公共需求的滿足,所以類似政府行為都不是公共服務。筆者的研究所採用的公共服務的概念是狹義的,即能夠滿足公民直接需求的由國家介入的服務活動,如教育、醫療保健、社會保障以及生態環境保護等。
公共服務的類別
公共服務可以根據其內容和形式分為基礎公共服務,經濟公共服務,社會公共服務,公共安全服務。基礎公共服務是指那些通過國家權力介入或公共資源投入,為公民及其組織提供從事生產、生活、發展和娛樂等活動都需要的基礎性服務,如提供水、電、氣,交通與通訊基礎設施,郵電與氣象服務等。經濟公共服務是指通過國家權力介入或公共資源投入為公民及其組織即企業從事經濟發展活動所提供的各種服務,如科技推廣、咨詢服務以及政策性信貸等。公共安全服務是指通過國家權力介入或公共資源投入為公民提供的安全服務,如軍隊、警察和消防等方面的服務。社會公共服務則是指通過國家權力介入或公共資源投入為滿足公民的社會發展活動的直接需要所提供的服務。社會發展領域包括教育、科學普及、醫療衛生、社會保障以及環境保護等領域。社會公共服務是為滿足公民的生存、生活、發展等社會性直接需求,如公辦教育、公辦醫療、公辦社會福利等。

閱讀全文

與提供公共服務時首要考慮的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上門服務 瀏覽:889
校本研修成果摘抄 瀏覽:332
誰發明了明天 瀏覽:864
購買版權開發票一般開票內容寫什麼 瀏覽:817
九台工商局電話是多少 瀏覽:429
網培研修成果 瀏覽:127
股東認繳出資額期限 瀏覽:236
土地使用權轉讓協議書範本 瀏覽:877
銀川工商局上班時間 瀏覽:666
西瓜誰發明的 瀏覽:108
莆田市工商局企業查詢 瀏覽:490
職工安全生產保證書 瀏覽:951
顧亮馬鞍山 瀏覽:961
工商局胡小勇 瀏覽:996
專業技術人員知識產權著作權 瀏覽:829
馬鞍山李群 瀏覽:440
創造101之無敵導師 瀏覽:170
關於公司知識產權的內控管理制度 瀏覽:72
矛盾糾紛專項排查工作方案 瀏覽:103
法國發明家巴耶爾首創 瀏覽: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