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安徽省馬鞍山市當塗縣湖陽鄉祖村 祖氏家族來自何方
邢姓,《左傳》上所載的:「凡蔣、邢、茅、胙、祭、周公之胤也」,說明得最為清楚,明白指出了他們是3000年前制禮作樂的周公的後代。當然,更是最值得自豪自傲的黃帝子孫。 這個榮耀姓氏的始祖,根據老證,是周公的第4個兒子,由於被封食采於邢而得姓。關於邢氏的這段源流,是詳載於《姓纂》一書。該書指出:「周公第四子封於邢,後為衛所滅,子孫以國為氏。」 當年的邢國,爵位為侯,位置就在現在河北省,邢台縣的西南。這個國家在周代初年雖然有如曇花一現,國祚並不很長,到了春秋時代就被強鄰衛國所並滅。然而,卻為後世留下了一個聲名響亮的邢姓,堪稱永垂不朽。 邢姓的最早發源之地河北邢台縣,在歷史上可一直是大大有名。這個地方,在秦朝時被置為信都縣,不久之後楚霸王又將之改為襄國,並且成為「常山王」張耳的王都。南北朝時,石勒又在這個地方建立他的趙國,一直到宋朝之時,才定名為邢台,以迄於今。因此,邢台縣之地一直聲名響亮,來自該地的邢姓人,可以說是與有榮焉。 春秋時代的邢國在被衛國並滅之後,周公的這一支子孫紛紛「以國為氏」而姓了邢,有的安土重遷,仍然在家鄉過老日子,有的則不甘忍受亡國之恥,陸續出奔到其他各地,開創新的天地,所以,邢氏的先人是很早便從河北播遷到了別的地方的。 當周公的邢姓後裔陸續出現於春秋諸國,並逐漸鋒芒嶄露時,位於現在山西一帶的晉國,又出現了另一支以邢為姓的人,那就是《姓考》一書所記述的:「晉大夫韓宣子之族食采於邢,後以為氏,望出河間」。 春秋時代晉國的韓氏,是一個極為顯赫的家族,不但世代都貴為上卿,後後來更進一步與趙、魏兩家分割晉國為三,揭開了歷史上所謂戰國時代序幕。這個顯貴的家族,根據歷來學者的考證,已知是源自周文王的後裔唐叔虞,則他們的子孫後來由於食采於邢而以地為氏,發展成為邢氏之族的第二支組成分子,就實質而言,實在並沒有太大的不同,因為較早出現於河北的第一支邢氏,是源自周文王之子周公,則兩支邢氏的得姓盡管在時間和地點上有所不同,而追本溯源實際上根本就是血緣相同的一家人。第二支邢氏的發源之地,就是《史記秦本紀》所記載「秦昭襄王四十一年夏,代取邢丘」的那一個邢丘之地,該地的位置,已知即為今河南省溫縣東方的平邢故城。這項具體的證據,十足顯出了邢氏的源遠流長。 另外,少數民族有的改為邢姓。北魏氐族人、清朝滿州人、滿州八旗性佳氏、黎族拉海氏、蒙古族等民族中均有改漢姓邢的。綜上,古老的邢姓來源有三,其中主要的兩支是黃帝後裔,其具體情況如下:1.出自製禮作樂的周公姬旦的後裔2.出自春秋時的晉國3.少數民族有的改為邢姓。家世背景古老而光輝的邢氏,在歷史上的表現一直十分優異,以漢、唐之際的漫長時間來說,傑出的邢姓名人就滿載於歷代的史書,三國時有邢貞,太常奉策;北齊有邢峙,國子助教;魏文帝時的邢庸,南北朝時的邢邵,唐乾天年間的邢濟,會昌年間的邢群,真是不勝枚舉。北宋有邢禺;明朝有邢獻之;清朝有邢謝;當代有邢西萍、邢崇智、邢兆棠、邢燕子,解放軍將領邢士第,哲學家邢賁思,清華大學博士生導師、第十屆全國政協委員邢新會,等邢姓郡望:河間郡(今河北省河間縣,因地處黃河與永定河之間而得名)。邢姓堂號:北彥堂(指三國時邢顒學問道德比別人好)。現有村為邢氏:位居江蘇省南京市高淳縣薛鎮、-位居安徽省馬鞍山市當塗縣湖陽鄉——大邢村,村東臨「日出斗金,日落斗銀」的石臼湖。——歡迎邢氏炎黃子孫。河南省開封市杏花營鎮邢堂村。再加一個地方.浙江金華市金東區曹宅鎮五塘頭村.河北省邢台市隆堯縣周村,有一百多家姓邢的.地地道道的邢台人.有絕對的歷史證據.還有安徽省臨泉縣宋集鎮邢庄,河南省鶴壁市浚縣屯子鄉荊寨村,邢氏100多家。
2. 第一屆政協會議參加的人員有哪些 第一節政治協商會議參加的人員
(一)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組織法草案整理委員會:
林祖涵、李濟深、周新民、陳已生、符定一、王紹鏊、郭冠傑、沙千里、譚平山、許寶駒、秦元邦、雷榮珂、薛愚、楊克煌、陸平、馬明方、楊秀峰、許世友、高崇民、劉子久、劉達潮、王逸倫、李葆華、張唯一、聶榮臻、孫志遠、楊立三、王建安、鍾赤兵、古大存、易禮容、張振鐸、張琴秋、吳晗、聶維慶、李范一、俞寰澄、蕢延芳、丁玲、曾昭掄、葉聖陶、陳紹禹、張磐石、褚應璜、天寶、戴子良、趙朴初、陶孟和、張難先、陳蔭南、邵力子、陳明仁、鄧昊明阿里木江共五十四人召集人譚平山秘書陳昭
(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草案整理委員會:
周恩來、李任仁、章伯鈞、羅隆基、胡厥文、李達、許廣平、嚴信民、沈志遠、李世璋、司馬文森、嚴希純、許德珩、謝雪紅、王治周、蘇資琛、潘復生、周興、周保中、邵式平、區夢覺、劉春、資耀華、侯方岳、楊成武、羅瑞卿、錢信忠、賴少其、羅榮桓、陳漫遠、朱學范、張曄、鄧穎超、高棠、謝邦定、李燭塵、吳克堅、周揚、侯德榜、錢俊瑞、鄧初民、惲逸群、林仲易、吳鴻賓、費振東、張雪岩、羅常培、張元濟、張治中、程潛、閻存林、葉丁易、林鑒生、楊述、韓兆鶚、張蘇、陳毅、汪金祥、黃克誠、王雨亭、烏蘭夫、劉先磊、周欽岳、朱德、王世泰、劉伯承、謝勝坤、張軫、馬白山、李頡伯、李秀真、劉清揚、何其芳、馬駿、周蒼柏、湯桂芬、胡風、賀誠、俞慶棠、謝覺哉、邵宗漢、潘震亞、劉格平、司徒美堂共五十一人召集人周恩來秘書宦鄉
(三)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草案整理委員會:
董必武、張文、賴亞力、史良、黃炎培、張奚若、吳有訓、周建人、王深林、千家駒、王昆侖、李民欣、劉良模、盧於道、李明揚、黃紹hóng@①、傅作義、賽福鼎、戎冠秀共五十二人 召集人董必武 秘書 賴亞力、王韌
(四)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宣言起草委員會:
陸定一、陳劭先、梅龔彬、楚圖南、胡愈之、施復亮、郭沫若、洪深、雷潔瓊、彭澤民、閔剛侯、陳銘樞、林一元、蔣光鼐、黃鼎臣、吳藻溪、田富達、蔣南翔、成柏仁、賴若愚、夏衍、呂驥、潘梓年、喬冠華、王再天、張曉梅、黃葯眠、呂正操、任白戈、蔡樹藩、陳士渠、劉白羽、馮乃超、陳少敏、楊耕田、沈茲九、梅益、周壽昌、包達三、馮雪峰、蕭三、嚴濟慈、張如心、艾思奇、胡喬木、浦熙修、奎壁、李鐵民、鄧裕志、陳望道、李明灝、章士釗、鄧寶珊 共五十三人召集人郭沫若 秘書劉尊棋、林一元
(五)國旗國徽國都紀年方案審查委員會:
李克農、朱蘊山、張東蓀、楊衛玉、歐陽予倩、馬叔倫、李士豪、宋雲彬、郭春濤、陳此生、陳其尤、黎錦熙、李偉光、宋一平、王維舟、藍公武、管文蔚、李運昌、嵇文甫、李伯球、王悅豐、黃敬、杜國庠、李濤、趙壽山、滕代遠、江渭清、蘇靜、張雲逸、陳郁、胡明、陸璀、廖承志、錢三強、李秀貞、簡玉階、沈體蘭、徐悲鴻、田漢、鄭振鐸、沈雁冰、茅以升、晁哲甫、翦伯贊、範文瀾、陳克寒、李承干、張沖、陳嘉庚、吳耀宗、梁思成、李書城、江庸、鄧兆祥、塗治 共五十五人 召集人馬敘倫 秘書 徐壽軒、彭光涵
(六)代表提案審查委員會:
彭真、李德全、沈鈞儒、章乃器、馬寅初、高崗、粟裕、李立三、劉亞雄、馮文彬、梁希、楊靜仁、陳其瑗、張伯秋 共十四人 召集人高崗 秘書 費孝通、吳茂蓀、姚警塵
字型檔未存字注釋:
@①原字立加閎內
(《人民日報》1 9 4 9 0 9 2 3 第2 版)
3. 馬鞍山市含山縣被逮公務員名單看看貪官名單
10.沈幫付
含山縣環峰鎮副鎮長
涉嫌受賄
11.孫厚運
含山縣交通局副局長回
受賄23.5萬元
12.吳永生答
含山縣招商局局長
受賄
13.王立
含山縣中醫院副院長
涉嫌受賄
14.金文超
含山縣中醫院院長
涉嫌受賄
15.翟光平
含山縣住建局副局長、交通運輸局原局長
受賄10.4萬元
我也是含山人,希望幫到你,這是十八大後落馬的
4. 安徽的孫道兵
淮南市,馬鞍山市,宣城市,池州市,蚌埠市,蕪湖市,宿州市,六安市,阜陽市,安慶市,淮北市,黃山市,合肥市,銅陵市,安徽的孫道兵。
5. 台兒庄政協委員孫念素的家庭背景
這個不重要
6. 馬鞍山市外國語學校的學校歷任校長
姓名職務任職時間梁玉志 校長 1975年——1976年 馬昆侖 校長 1977年—版—1978年 張克權躍 校長 1978年——1982年 祝樹清 校長 1981年——1984年 黃慶中 校長 1984年——1987年 完紹文 校長 1987年——1992年 吳昌錦 校長 1992年——1996年 王正瑞 校長 1996年——2005年 徐良 校長 2005年——2010年 孫宏輝校長2010年——2014年李代貴校長2014年——未知校長——
7. 馬鞍山有多少人能接受丁克
其實你這種想法說都曾有過,但是人生,包含的東西太多了,
也許有一天別人兒孫滿堂的時候,你會羨慕
會後悔。也許不會,我對你這種想法不支持
也不反對,因為我也這樣想過。
8. 毛主席時代誰是政協主席
應該是孫中山
9. 安徽孫氏家譜
我是鳳陽縣皇陵的,祖籍鳳台,是樂安郡,不清楚屬於那個堂,我本人「其」字輩,所知道的我家譜字是:萬 宏 秉 懷 殿 其 長 美 德 永
有知道詳細的,請給予回復
10. 第一屆政治協商會議主席台後掛的2個人像,一個是孫中山,還有一個是誰
第一屆政治協商會議主席台後掛的2個人像,一個是孫中山,另一個是毛澤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