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計劃生育公共服務體系指什麼
瓦房店市著力打造計劃生育公共服務體系。 一是加強計劃生育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按照《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管理條例》及其配套規定,配置市、鄉鎮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人員、設備。鄉鎮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所要達到宣傳教育、技術服務、信息咨詢、葯具發放「四位一體」的服務功能標准。 二是創新人口和計劃生育服務理念。建立群眾需求調查和服務反饋制度,繼續深入實施健康家庭促進計劃,全面開展計劃生育、生殖健康系列化服務。 三是深化市、鄉、村優質服務「三級聯創」活動。到2010年,市優質服務要達到國家級標准,80%的鄉鎮(街道)要達到優質服務鄉鎮(街道)標准。 四是提高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水平和科技含量。圍繞節育、生育、不育開展生殖健康和優生優育服務,積極引進和推廣計劃生育新技術、新產品。加強對農村免費技術定點服務機構的管理,確保農村育齡群眾能夠得到優質滿意的技術服務。 五是加強對流動人口和特殊人群的管理和服務。將流動人口和下崗職工、失業人員等特殊人群的管理,納入當地黨委和政府的目標責任考核之中。向實行計劃生育的流動人口育齡夫妻和下崗失業特困人員免費提供國家規定的基本項目的計劃生育技術服務。免費發放《流動人口婚育證明》。 六是促進人口和計劃生育生殖健康產業發展。積極培育生殖健康產品、計劃生育保險、計劃生育文化產品、計劃生育信息、計劃生育技術產業五大市場,不斷滿足群眾對少生優生和生殖健康的需求。
Ⅱ 如何有效推進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探索與實踐
、有效推進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探索與實踐,方法如下: (一)以人為本,促進融合。要立足以人為本,切實維護廣大流動人口的切身利益和合法權益。對流動人口實行屬地管理,做到與轄區戶籍人口同服務、同管理,使流動人口融入社區,實現流動人口與當地居民的和諧相處。 (二)公平合理、...基本均衡。堅持底線公平、機會均等,切實保障流動人口育齡夫婦實行計生的基本權利,保障享有最基本的公共服務,著力縮小與戶籍人口的基本公共服務差距。 (三)量力而行、積極有為。堅持從實際出發,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公共財政承受能力,制定實施合理的計生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標准。著力優化配置公共資源,努力提高計生基本公共服務的供給效率和水平。 (四)政府主導,統籌推進。要發揮各方優勢,加強人口計生與綜治、公安、教育、民政、財政、勞動保障、衛生等相關部門的政策銜接,積極探索創新體制機制,整合部門管理力量和信息資源,同時鼓勵民間、社會資本參與計劃生育公共產品服務,形成政府主導、公共財政為主體、社會各方共同參與的計劃生育基本公共服務供給模式。 (五)因地制宜,重點突破。要結合本地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改革目標、任務和工作規劃,在領導體制、綜合決策、居住證管理、社區登記、信息共享、投入保障、服務網路、城鄉統籌等一個或多個方面,有針對性地進行改革創新,完善「均等化服務、科學化管理」的服務管理模式。
Ⅲ 我國計劃生育基本國策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明文規定:「國家推行計劃生育,使人口的增長同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相適應。」憲法還規定:「夫妻雙方有實行計劃生育的義務。」而《婚姻法》則將計劃生育作為一個基本原則確立在總則之中。
計劃生育的主要內容:
①提倡晚婚晚育、少生優生;
②提倡一對夫婦生育一個孩子;
③說服農村有實際困難、希望生兩個孩子的夫婦實行適當間隔生育;
④少數民族實行計劃生育的具體做法由所在自治區或區(市)決定。
實行計劃生育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
①目的: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
②具體要求:提倡晚婚、晚育、少生、優生;
③意義:有利於發展生產力;有利於提高國家的綜合國力;有利於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Ⅳ 計劃生育的主要內容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共7章47條。 第一章主要規定人口與計劃生育立法宗旨、目的和依據,國家開展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的基本方針和原則,各級政府、計劃生育行政部門及相關部門開展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的職責,社會團體、企業事業組織等社會各方面配合政府做好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的義務,以及各級政府及其工作人員推行計劃生育工作應當嚴格依法行政,計劃生育行政部門及其工作人員依法執行公務受法律保護。 第二章主要規定了人口發展規劃的制定與實施、人口與計劃生育事業發展的經費保障、人口與計劃生育宣傳教育以及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的基本原則。 第三章主要明確了國家穩定現行生育政策,並將現行生育政策予以法律化、制度化,規定了公民實行計劃生育應享有的權利與義務,以及計劃生育工作中必要的管理、服務制度和措施。 第四章主要規定了對實行計劃生育公民給予獎勵、優待,建立有利於計劃生育的社會保障制度。 第五章主要規定了國家在提高出生人口素質、提供計劃生育、生殖保健服務方面應承擔的責任,明確了計劃生育技術工作和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的法律地位。 第六章主要規定了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及其技術服務人員、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違反本法規定應承擔的法律責任。 第七章主要規定了國務院依據本法規定製定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工作的具體管理辦法、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的具體管理辦法、社會撫養費的徵收管理辦法,中央軍事委員會依據本法規定製定中國人民解放軍執行本法的具體辦法,以及本法的施行時間。
Ⅳ 計劃生育基本知識有哪些
一、基本政策要掌握:就是「一法三規」,一法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三規是指《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工作管理辦法》、《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管理條例》、《社會撫養費徵收管理辦法》。還有就是你所在省的人口計生條例和一些地方性計生管理辦法以及新台的各類規定。政策掌握了,面對群眾開展起工作來才有理有據,才能依法辦事。
二、具體的業務(太多了,數十項)
1、流動人口管理
2、計劃生育協會
3、獎勵扶助
4、統計工作
5、獨生子女
6、生育證發放
7、婦檢查早孕
8、婦幼保健
9、社會撫養費徵收
10、......
三、除了政策性的內容外,具體各項業務工作其實不需要一下子掌握,在工作實踐中會不斷的接觸,也就慢慢的學會了。
四、涉及到寫材料,那就要看個人悟性了。。
Ⅵ 計劃生育有哪「三基本」內容
一)健全基層人口計生服務基本網路建設 二)落實基層人口計生崗位基本職責 三)提升居村計生工作人員工作基本的能力
Ⅶ 什麼是流動人口衛生計生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是指鎮街道(社區)計生工作人員要充分利用流動人口服務管理信息系統掌握准確的流動人口信息,為流動人口做好衛生計生宣傳、生育證件辦理、服務項目通告等工作,並對流動人口衛生計生服務需求進行分析,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撐。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要根據計生機構提供的流動人口服務對象信息,從保障流動人口衛生計生基本公共服務和流動人口最迫切需要的服務項目入手,突出服務的針對性和有效性,為轄區內持居住證的流動人口建立健康檔案並提供便捷的衛生公共服務和計劃生育技術服務;
為流動適齡兒童及時建卡並開展預防接種,負責向計生機構反饋服務對象的服務項目、內容、結果等相關信息,使流動人口衛生計生基本公共服務信息內容更為全面,質量不斷提升。
(7)計劃生育基本公共服務主要內容擴展閱讀
流動人口衛生和計劃生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主要內容
一、建立健全流動人口健康檔案。為在轄區居住6個月以上的流動人口建立家庭健康檔案,掌握流動人口的健康狀況。
二、加強流動兒童預防接種工作。為轄區內居住滿3個月的0-6歲流動兒童建立預防接種檔案,為流動適齡兒童及時建卡、接種。根據傳染病防控需要,開展乙肝、麻疹、脊灰等疫苗補充免疫、群體性接種和應急接種工作。
三、加強流動孕產婦和兒童保健管理。為在轄區居住6個月以上的流動孕產婦、兒童建立保健管理檔案。強化育齡婦女孕情監測、葉酸補服、圍產期保健、孕產婦早孕建卡、孕期保健、高危篩查、住院分娩和產後訪視等工作。
完善0-6歲流動兒童家庭訪視、新生兒滿月健康管理、嬰幼兒健康管理、學齡前兒童管理及健康問題處理等兒童保健服務。
四、落實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基本公共服務。開展計劃生育法規政策宣傳倡導、技術服務、優生優育、生殖健康、獎勵優待等服務項目,重點落實國家規定的計劃生育免費技術服務。為流動育齡人口提供避孕節育、優生優育科普宣傳、免費發放避孕葯具及健康指導服務。
Ⅷ 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的基本項目的內容是什麼
1、 孕情、環情檢查。 2、 上環 、取環、人流、引產、結扎及常規所 規定的各項醫學檢查。 3、 計劃生育手術並發症的診斷和治療 4、 提供避孕葯具服務 5、 放取宮內節育器 6、 輸卵管結扎術、輸精管結扎術 7、 放取皮下避孕葯劑;人工流產術 8、 中期引產
Ⅸ 我國計劃生育的基本內容是什麼
提倡晚婚、晚育,少生、優生,從而有計劃地控制人口 打字不易,如滿意,望採納。
Ⅹ 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12類45項都是哪些
截止2017年2月,國家衛生計生委對《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2011年版)》進行了修訂,正式印發了《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第三版)》現在是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12類47項,不是12類45項了。
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12類分別是:
居民健康檔案管理、健康教育、預防接種、0-6歲兒童健康管理、孕產婦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包括高血壓健康患者管理,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管理、結核病患者健康管理、中醫葯健康管理、傳染病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和處理、衛生計生監督協管。
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47項分別是:
1、居民健康檔案內容、居民健康檔案建立、居民健康檔案使用、居民健康檔案的終止和保存;
2、提供健康教育資料、設置健康教育宣傳欄、開展公眾健康咨詢活動、舉辦健康知識講座、開展個體化健康教育;
3、預防接種管理、預防接種、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處理;
4、新生兒家庭訪視、新生兒滿月健康管理、嬰幼兒健康管理、學齡前兒童健康管理;
5、孕早期健康管理、孕中期健康管理、孕晚期健康管理、產後訪視、產後42天健康檢查;
6、生活方式和健康狀況評估、體格檢查、輔助檢查、健康指導;
7、篩查、隨訪評估、分類干預、健康體檢;
8、患者信息管理、隨訪評估、分類干預、健康體檢;
9、篩查及推介轉診、第一次入戶隨訪、監督服葯和隨訪管理、結案評估;
10、中醫體質辨識、中醫葯保健指導;
11、傳染病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風險管理、傳染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發現和登記、傳染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信息報告、傳染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處理;
12、食源性疾病及相關信息報告、飲用水衛生安全巡查、學校衛生服務、非法行醫和非法采供血信息報告、計劃生育相關信息報告。
(10)計劃生育基本公共服務主要內容擴展閱讀:
制定《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的好處:
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是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的重要內容,是深化醫葯衛生體制改革的重要工作,是我國政府針對當前城鄉居民存在的主要健康問題,以兒童、孕產婦、老年人、慢性疾病患者為重點人群,面向全體居民免費提供的最基本的公共衛生服務,開展服務項目所需資金主要由政府承擔,城鄉居民可直接受益。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覆蓋我國13億人口,與人民群眾的生活和健康息息相關。實施項目可促進居民健康意識的提高和不良生活方式的改變,逐步樹立起自我健康管理的理念。
可以減少主要健康危險因素,預防和控制傳染病及慢性病的發生和流行;可以提高公共衛生服務和突發公共衛生服務應急處置能力,建立起維護居民健康的第一道屏障,對於提高居民健康素質有重要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