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民政局區劃地名辦公室屬於公益類嗎
不屬於,他屬於政府工作部門。
❷ 南陽市民政局的辦事指南
地名命名、更名審核 一、法律法規依據
《地名管理條例》《地名管理條例實施細則》
二、承辦科室:南陽市民政局區劃地名科
辦公地點:南陽市中州路298號
三、分管領導、具體負責人姓名、職務及聯系方式
分管領導:張天慶 副局長 聯系電話:
具體負責人:李澤彬 區劃地名科長 聯系電話:
四、相對人需提交材料:1、請示;2、地名命名更名表;3、自然地理實體或設置位置圖
五、收費標准及依據:不收費
六、服務承諾時間:15個工作日
七、辦事程序:
申請----受理---審核---實地調研---核准----上報
八、業務咨詢電話:區劃地名科
農村五保供養管理
行政事項名稱:農村五保供養
行政事項類別:行政許可
法律及政策依據:
(1)《農村五保供養工作條例》(國務院令第456號)2006年1月21日發布,2006年3月1日起施行;
(2)《河南省實施〈農村五保供養工作條例〉辦法》(河南省人民政府令第111號)2007年9月30日發布,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
申請條件:
本區域內老年、殘疾或者未滿16周歲的村民,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又無法定贍養人、撫養、扶養義務人,或者其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無贍養、撫養、扶養能力的,可申請享受農村五保供養待遇。
申請材料:
(1)農村五保供養申請書;
(2)農村五保供養審批表;
(3)戶口簿、身份證、收養證、婚姻證書等證明其家庭成員身份關系的證明;
(4)家庭成員收入證明;
(5)與審批事項有關的其他證明材料。
許可程序:
(1)由本人向村民委員會提出申請;因年幼或者智力殘疾無法表達意願的由村民小組或者其他村民代為提出申請。
(2)經村民委員會民主評議,對符合條件的,在本村范圍內公示;無重大異議的,由村民委員會將評議意見和有關材料報送鄉、鎮人民政府審核。
(3)鄉、鎮人民政府提出審核意見,並將審核意見和有關材料報送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審批。
(4)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予以審批,對批准給予農村五保供養待遇的,發給《農村五保供養證書》。
告知方式:
對符合條件的,各縣市區民政局批復,頒發證件,加蓋印章。對不符合條件的,書面說明理由。
辦理時限:
鄉鎮人民政府在資料齊全、手續完善的情況下,向申請人發出受理通知書,自受理通知書發出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完成審核工作。縣級民政部門自接到鄉鎮人民政府報送的有關材料和初審意見後,在資料齊全、手續完善的情況下,向申請人發出受理通知書,自受理通知書發出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辦結審批手續。
主辦單位及辦公電話:南陽市民政局低保中心
單位地址及郵政編碼:南陽市文化路50號
行政監督:南陽市民政局監察室
……
更多內容請登錄南陽市民政局網站
❸ 民政局的區劃地名工作是不是社會工作師的服務范圍
社會工作師的服務領域是呈發展趨勢的,其理念為幫助有需的人、家庭、社區、組織等;管理領域的社會工作師應該是社會服務領域及機構管理、培訓等方面工作為主,而政府機關的行政審批等不屬於服務范圍,只能是協同工作。
❹ 民政局區劃地名這次事業單位如何改革
編制、通知改革不屬於民政局管轄。
應該屬於所在地黨主管的組織部門
❺ 街道辦事處民政如何做好服務提升和改進
一、不斷加強自身建設
(一)扎實開展機關效能建設。加強了督辦檢查,健全了長效機制。以制度管人,用制度理事,增強了民政幹部職工的事業心和責任感,促進了各項民政工作的落實。
(二)加強民政信訪工作。一是進一步規范了信訪秩序,嚴格辦結時限,及時解決了群眾反映的實際問題。二是加大了疑難信訪問題辦理力度,組織專班對纏訪、集體訪實行了包案處理。三是領導帶頭辦信訪,較好地維護了社會穩定。
二、不斷完善城鎮社會救助體系
(一)認真落實城市低保政策。進一步規范進出機制,使城鎮真正困難的群眾基本生活得到了有效保障。
(二)認真做好城鎮大病醫療救助工作。
(三)加快發展社會慈善事業。扎實開展了慈善捐贈和救助活動。
三、加強基層民主政治建設
(一)加強居民自治工作。
(二)推進城鎮社區建設。扎實開展「和諧社區」創建活動,充分發揮典型示範的引導輻射作用,進一步營造和諧社區創建氛圍,加強對社區建設的指導,逐步改善社區辦公、 服務、活動用房。大力發展社區社會化服務,拓展社區服務領域,提升社區服務水平。
四、認真落實優撫安置政策
扎實開展擁軍優屬活動。一是認真組織元旦、春節期間擁軍優屬活動。慰問了駐軍部隊官兵、軍隊離退休幹部。二是開展了走訪慰問烈軍屬、殘疾軍人、在老復員軍人和帶病回家退伍軍人活動。三是為全街優撫對象贈送了年畫。
五、加強社會福利服務
做好城市「三無」人員的生活保障。一是及時做好城市「三無」人員的申報審批工作。3 名喪失生活自理能力的「三無」人員被收入市社會福利機構集中供養,並安排專人護理。較好地保證了城市「三無」人員的基本生活,確保了一方穩定。
六、進一步提高對社會事務管理的水平
(一)加強民間組織登記管理。認真貫徹《行政許可法》和《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等法律法規,規范社會組織登記管理工作,確保社團、民辦非企業單位的登記合格率100%。
(二)全面推進地名公共服務工程建設。
(三)殯葬管理正常開展。
七、推進老齡事業發展
(一)扎實推進基層老年人協會組織建設。 一是督促組建基層老年人協會組織。二是及時指導老年人協會圍繞「四自」開展活動,引導老年人積極參與村(社區)經濟和精神文明建設、公益事業和家政服務等活動。
(二)努力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一是及時為老年人辦理了老年優待證。二是動員老年人參加新型合作醫療保險。三是加大宣傳教育和執法檢查力度,依法保護老年人的合法權益,有效維護了老年人的合法權益。
❻ 民政局地名區劃辦公室人員可以評職稱嗎
不可以,職稱由人事局專門部門來評審頒發(有些是職稱改革辦公室)
❼ 民政概論這門課程第三章 行政區劃與地名管理的知識點有哪些
民政概論這門課第三章 行政區劃與地名管理的知識點包含章節導引,第一節 區劃地名基本理論與歷史發展,第二節 行政區劃和地名管理工作概況,第三節 當前熱點問題聚焦。
❽ 地名公共服務工程的具體定義是什麼誰能告訴我一個明確的定義!謝謝您了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城鎮化的迅速推進,特別是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國內外的交流交往越來越多,使用地名頻率越來越高,對地名公共服務的要求越來越迫切。近年來,我國的地名管理和服務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但仍存在地名命名更名不規范、地名數據資料陳舊不全、信息化水平低、服務手段落後、地名管理法規滯後、管理體制尚未完全理順等問題。這些問題影響了社會公眾的交流交往,給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帶來不便,提高地名工作的服務管理水平是時代的迫切需要。
為了適應客觀形勢的要求,2005年全國民政會議提出啟動實施地名公共服務工程,進一步規范地名管理,拓展服務,建立完善地名公共服務體系,為社會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產品,滿足人民群眾對地名信息的迫切需求。實施地名公共服務工程,是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舉措,是各級政府轉變職能,開展為民服務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內容,對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方便人民群眾生產生活,推動我國地名工作的快速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