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司馬炎發明

司馬炎發明

發布時間:2020-12-24 03:22:46

⑴ 古代嬪妃等級劃分。

西漢初年,皇帝的正配稱為皇後,其餘嬪妃稱為夫人、美人、良人、八子、長使、少使。漢武帝時,後宮的女人成倍增加,嬪妃名號增加了婕妤、娙娥、容華、充衣。

漢元帝時,又加昭儀,並有五官、順常、無涓、共和、娛靈、保林、良使等等。劉秀建立東漢,稱光武帝。光武帝並省前朝後宮制度,規定皇後之外,只立貴人、美人和采女,後又加宮人,凡嬪妃四等。

(1)司馬炎發明擴展閱讀:

古代的妃子都是為皇帝而生的,她們希望能夠得到皇帝的寵愛,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夠獲得屬於她們自己的美好人生。一名女子一旦進了後宮,通常會有三種結果,第一種結果就是獲得名分,然後在後宮當中碌碌無為的過完一生。

這種情況是非常常見的,第二種結果就是獲得皇帝的寵愛,並且為皇帝生下皇子,這種妃子會擁有非常美好的未來,另外一種妃子就是老死在宮中,也未曾見到皇帝一面。古代妃子想要得到皇帝的寵愛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她們必須要滿足以下三個條件才行。

1、背景強大

前朝跟後宮總是有聯系的,當然,在明朝的時候朱元璋規定選擇妃子以貧寒女子為主,為的就是解決這樣的問題。如果這名女子出身高貴,而且她的父親或者是兄長在朝中為官,並且身居要職,那麼皇帝也必須要給她幾分薄面。

2、手段厲害

想要得到皇帝的恩寵,自然就需要更加高明的手段了。古代有很多妃子之所以能夠得到皇帝的寵愛都是通過一些手段而達成目的的。

3、深得帝王心

這種類型的女子全靠運氣,當然跟前面兩個條件也有一定的關系,但是有些女子不用使用任何手段,而且出身也並不是特別高貴,卻偏偏可以得到皇帝的寵愛,比如說趙合德跟趙飛燕就是如此,有時候皇帝喜歡一個妃子並非一定要有原因,所以能夠得到皇帝的寵愛,那才是最重要的。

⑵ 給諸葛亮無限量的壽命他能統一全國嗎

我略微的思考了一下,如果說天底下真的擁有這樣的一位長生不死的諸葛亮,在其它人都是普通凡人的情況下,諸葛亮統一全國的概率大概為百分之百。而且有無數種方法能夠使他統一全國。

一、最笨的方法——刺殺

既然把諸葛亮設定為一位不老不死、火燒不爛、刀砍不進的人物。那麼刺殺亦未嘗不是一種辦法。誰當皇帝咱刺殺誰好吧!漢獻帝、曹丕、司馬炎、隋煬帝、唐太宗、宋太祖……咱輪著刺,無限制的刺殺,總有一天這天下得歸屬老諸葛家。

五、最科技的辦法——發明

諸葛亮不是號稱發明小能手嗎?他連孔明燈都能發明,給他幾百年的時間潛心研究,難道不能發明出飛機嗎?他連木牛流馬都能發明,給他幾百年的時間埋頭專研,難道不能發明出戰車嗎?他連諸葛連弩都能發名,給他幾百年時間的專注思考,難道不能發明出狙擊槍嗎?——熱兵器時代或將提前到來。

⑶ 西晉皇帝司馬炎發明的「羊車法」,是用來干什麼的

所謂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在經過了漢末三國的亂世之後,中國終於迎來了又一個大一統的朝代,那就是西晉。司馬家族建立的晉朝,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很有特點的朝代。

作為一個大一統短命王朝,他並沒有像秦朝還有隋朝一樣,帶來下一個朝代的繁榮,而是在自己滅亡之後,開啟了長達幾百年的亂世。

小編不得不說,這一想法確實不錯,因為這個皇帝已經有了接近一萬人的後宮隊伍了,對宮女們來說這種做法還算公允,當然了,這也從側面說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後宮人數太多很可能並不是一件好事。

⑷ 列舉中國古代各朝代更替過程。

1.大禹治水有功,被推舉為部落首領,大禹死後,王位傳給了他的兒子啟,從此夏朝建立,開啟了王位世襲制度。
2.夏朝共傳十四代,十七後,延續約471年。到夏桀時期,桀只顧自己享樂,不顧民眾疾苦,大約在前1600年,商部族首領湯率領著方國部落討伐桀。在鳴條之戰中,夏室覆滅,在方國部落的支持下湯在亳(今河南商丘)稱「王」,商朝建立。
3.商存在於公元前1600年至公元前1046年,末代商朝王「紂」橫征暴斂,殘忍弒殺,貪美色,寵小人,殺忠臣。終於在囚禁了渭河流域周部落的首領文王姬昌之後。武王姬發,聯合各部落討伐殷商。因為紂的主力部隊均在東部打壓東夷族,加上臨時徵召的奴隸陣前反戈,商軍打敗,紂王在鹿台自焚。商朝滅亡。姬發在鎬京(今陝西西安)建都,建立周朝。史稱西周。
4,西周(公元前1046 ~公元前771年)。西周傳至周幽王時期,幽王寵愛美人褒姒,烽火戲諸侯,引起諸侯國不滿。加上幽王欲殺王後【申】之子,改立褒姒之子為太子。「申」後的父親申侯於是聯合西方部族犬戎,舉兵攻打周幽王,在驪山下殺死幽王,據走褒姒。幽王的兒子「宜臼」即位時,關中遭受兵火洗劫,殘破不堪,犬戎又不時前來騷擾。「周平王」姬宜臼只得將都城遷到洛邑,史稱「平王東遷」,東周開始。
5,東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又稱春秋戰國。西周遷都之後,東周王室已無力控制手下各諸侯國,於是諸侯爭霸,戰亂不休。最終在周赧王59年(公元前256年),東周為秦所滅,東周滅亡。
6.
秦:前221-前206 秦王(贏政)統一六國,之後項羽和劉邦為爭奪帝位,進行了四年的楚漢戰爭。建都咸陽
漢:西漢: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漢高祖(劉邦)->漢文帝->漢景帝(劉啟)->漢武帝(劉徹) 建都長安。
東漢:公元25-220年(漢光武帝)劉秀,建都洛陽。
三國:魏:220-265 \
蜀:221-263 --劉備、曹操、孫權爭奪天下
吳:222-280 /
晉:西晉:265-316 開國皇帝司馬炎統一全國,定都洛陽。
東晉:317-420 司馬睿於西晉亡後即位,定都健康。後為劉裕所篡,入南北朝。宋齊梁陳繼立。東晉宋齊梁陳時北方五胡亂華,十六國紛紛登場,於北魏時北方統一然後又分裂為東魏西魏,禪代為北齊北周,直至隋統一 全國。
十六國:304-439
南北朝:
南朝:宋:420-479
齊:479-502
梁:502-557
陳:557-589
北朝:北魏:386-534
東魏:534-550
北齊:550-557
西魏:535-557
北周:557-581
隋:581-618 開國皇帝隋文帝(楊堅)統一全國,定都長安。
唐:618-907 李淵->唐太宗(李世民)->唐玄宗(李隆基)定都長安。
五代十國:後梁:907-923
後唐:923-936
後晉:936-946
後漢:947-950
後周:951-960
十國:902-979
宋:北宋:960-1127 宋太祖(趙匡胤)至趙光義統一全國,定都汴梁。
南宋:1127-1279 南宋(趙構)理論上來說沒有都城,臨安是行在。
遼:907-1125
西夏:1038-1227
金:1115-1234
元:1279-1368 元世祖(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孫子,1206年成吉思汗建大蒙古國,至忽必烈改國號為元,入中國。定都大都。1368年,元順帝退出大都,但元並未滅亡,而是退回蒙古草原,史稱北元。
明:1368-1644 開國皇帝朱元璋即明太祖統一全國,定都金陵,至成祖朱棣遷往北京。
清:1644-1911-1616年努爾哈赤建後金,1636年,皇太極改國號為清。1644年,福臨(即順治)入北京,定都於此。1911年,溥儀遜位。

太多了懶得打。剩下的直接復制了網上的內容。

⑸ 西晉皇帝司馬炎發明的「羊車法」,是用來干什麼的

所謂世界大勢所趨,就是兩國長期分離後,就會分裂。漢末三國混亂之後,中國終於迎來了另一個統一的王朝,即西晉王朝。司馬家族建立的金朝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極具特色的王朝。作為一個統一而短暫的王朝,他並沒有像秦隋那樣給下一個王朝帶來繁榮,但在自己滅亡後,他開啟了長達數百年的動盪時代。

司馬炎統一中國後,他對自己的雄心壯志感到滿意。在這一時期,他逐漸開始「腐敗」。長江以南平定後,他將數千名女子從南武宮運到洛陽,填補後宮。這時,他的後宮里有成千上萬的女人。現在問題來了,只有一個皇帝,皇宮里有近萬個女傭。如果他不每天休息,一天一個地縱容,那就要三十年。顯然,他沒有那麼好的精力。他能做什麼?這時,我不知道是誰給了他一個主意,就是「羊車問路"。皇帝上了羊車,走在宮殿之間。無論羊停在哪裡,皇帝都要過夜。修女們經常在家門前種柳樹、撒鹽水,吸引羊車進宮。

⑹ 晉朝為什麼從開國皇帝就這么糟糕

原因可從幾個角度加以簡要探究:

不思進取、放縱腐化

西晉國運從公元年到公元420年,短暫得只有55年,國運短促與其開國皇帝的糟糕密切相關。

3

可是大家想想,作為皇親國戚的王愷、王濟以及朝中重臣石崇都是如此,晉武帝身邊圍繞的都是什麼人大家就可想而知了。久而久之,近墨者黑,他也就不再勵精圖治,轉而去追求奢靡、腐化、淫逸的生活了。

擇痴繼位、自毀江山

說到晉武帝一生中做的最糟糕的決定,就是選了位白痴兒子作為自己的繼承人。《晉書》載司馬炎「素知太子闇弱」,鑒於當時立嫡以長不以賢的傳統思維和平衡各方勢力,選擇了這位繼承人,司馬衷的生母楊皇後是當時的大士族弘農楊氏、妻族是賈氏家族,都是朝中很有勢力的家族。可見晉武帝司馬炎缺乏長久考慮,只是解決眼前問題而最終導致其去世之後爆發了「八王之亂」,西晉的短暫統一猶如曇花一現,很快煙消雲散。

⑺ 洛陽是幾朝古都

洛陽被人稱之為「13朝」古都,這13個朝代依次分別是:夏、商、東周、東漢、三國的魏國、西晉、北魏、隋、唐(武則天和唐末)後梁、後唐、後晉、中華民國(短暫),共計13朝。

而這些朝代之所以將洛陽當成首都,主要得益於當時洛陽的地理位置優越便利,自然條件得天獨厚。洛陽地處三川河谷,三川河谷是由洛河、伊河、黃河沖積出來的小平原,洛陽因地處洛河之北而得。總之位於的當時王朝中間的洛陽確實因為可退可守的地形,加上便捷的漕運等措施,讓其可以成為王朝的首都

隋唐

隋朝在開鑿大運河之後,洛陽也憑借著大運河溝通了南北,成為南北方的一個中轉站,繁榮和商業實力為全國之首,而到了武則天時期,洛陽城再擴建,人口容納的更多

⑻ 竹林七賢都有誰

竹林七賢: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阮咸、王戎。

⑼ 五次北伐的諸葛亮,真的曾經讓曹魏損失慘重嗎

諸葛亮是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發明家,官至蜀漢丞相;在歷史上,歷朝歷代對諸葛亮都是極為推崇,比如西晉的開國皇帝司馬炎就曾說過:「善哉,使我得此人以自輔,豈有今日之勞乎!」乾隆皇帝也曾說過:「諸葛孔明為三代以下第一流人物,約其生平,亦曰公忠二字而已。」



其實諸葛亮之所以失敗,還有一個關鍵原因是盟友不給力啊,諸葛亮北伐屢屢都有戰果,而反觀東吳,鮮有成果;就拿諸葛亮第五次北伐來說,當時諸葛亮已經汲取教訓,做好了一切准備,想與東吳聯手滅了曹魏,平分天下,孫權率兵十萬出合肥,卻不料被滿寵給擊敗。不能說諸葛亮沒能力,只能說,諸葛亮實在是命太苦了。

閱讀全文

與司馬炎發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