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豆腐的起源是什麼時候發明者是誰
豆腐起源於漢代,是我國煉丹家、淮南王劉安發明的綠色健康食品。
當時淮南一帶盛產優質大豆,這里的山民自古就有用山上珍珠泉水磨出的豆漿作為飲料的習慣,劉安入鄉隨俗,每天早晨也總愛喝上一碗。一天,劉安端著一碗豆漿,在爐旁看煉丹出神,竟忘了手中端著的豆漿碗,手一撒,豆漿潑到了爐旁供煉丹的一小塊石膏上。不多時,那塊石膏不見了。
液體的豆漿卻變成了一攤白生生、嫩嘟嘟的東西。八公山的修三田大膽地嘗了嘗,覺得很是美味可口。可惜太少了,能不能再造出一些讓大家來嘗嘗呢,劉安就讓人把他沒喝完的豆漿連鍋一起端來,把石膏碾碎攪拌到豆漿里。一時,又結出了一鍋白生生、嫩嘟嘟的東西。
劉安連呼「離奇、離奇」。這就是八公山豆腐初名「黎祁」,蓋「離奇」的諧音。豆腐,五代時已在南北食物市場上出現。據當時的《清異錄》記載,人們呼豆腐為「小宰羊」,認為豆腐的白嫩與營養價值可與羊肉相提並論。宋代,豆腐作坊在各地如雨後春筍般開設出來。
(1)豆腐是哪個朝代發明的擴展閱讀:
很早以前製作豆腐的方法全部是由人力來完成的,磨豆漿、過濾豆腐渣、壓水分等等,很費勁。現代科技已經使豆腐實現了流水線生產,各種電氣化的磨漿機、甩漿機、壓干機將豆腐製作從泡黃豆到出成品一條龍生產,日產量比過去提高了4倍以上。
2012年底,新型的家用豆腐機也被研發出來,可以在家裡輕松製作豆腐。豆腐製作發展到現代已經不是單純的靠人力去完成了,經過現代科技加工出來的豆腐擁有美觀、營養價值高、產品種類豐富等特點。
劉安故事:
西漢淮南王劉安篤好神仙黃白之術,賓客甚眾,其中蘇飛、李尚、左吳、田由、雷被、伍被、毛周、晉昌八人才高,稱之「八公」。八公聚此煉丹,丹葯方成,劉安因被告謀反畏罪自殺,除雷被一人外均被誅戮。
後傳武帝派宗正前往捕解,劉安吞服丹葯與八公攜手升天,余葯雞犬啄食亦隨之升天,從此山因八公得名,「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神話亦廣傳今古。
⑵ 豆腐最早什麼時候出現
豆腐最早是在漢朝出現,由淮南王劉安發明。
公元前164年,劉安被封為淮南王,都邑設在壽春(今安徽壽縣城關)。
劉安好道,一直琢磨怎麼就能長生不老,他不惜重金招納數千方術之士,在今天的八公山上談仙論道,著書煉丹,他們用山中的清泉水磨製豆汁,又用豆汁培育丹苗,不料仙丹沒有煉成,倒是豆汁和石膏、鹽起了化學反應,形成鮮嫩綿滑的東東,而這也正是豆腐的雛形。
有人大著膽子嘗了一些,美味可口,劉安聽說後,與方士們又進一步反復試驗,終於使豆乳凝固到一塊,他們給這種東西取了個好聽的名字—菽乳,後來改稱「豆腐」。從此,豆腐在民間廣泛流傳開來,劉安也就無意中成為豆腐的老祖宗了。
元代吳瑞在《日本用草》一書寫道:「豆腐之法,始於漢淮王劉安」,這個說法在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也有記載。另外,現代出土的漢墓遺址,墓中的畫像石上有生產豆腐的場面,證明了這個觀點也是站得住腳的。
(2)豆腐是哪個朝代發明的擴展閱讀
豆腐流傳至其他國家:
天寶12年(公元754年),鑒真東渡日本,把製作豆腐的方法帶到那裡。據說,現在日本有的豆腐包裝袋上還有「唐傳豆腐乾黃檗山御前淮南堂制」的字樣。
豆腐在宋朝時傳入朝鮮,19世紀初才傳入歐洲、非洲和北美。如今豆腐在越南、泰國、韓國、日本等國家已成為主要食物之一。
1665年多明我會士閔明我(Domingo Fernández de Navarrete)在《旅行記》中最早向歐洲人介紹一種在中國上自帝王下至平民多食用的食物,豆腐,介紹豆腐製法。
在20世紀中期,西方國家不太熟悉豆腐,隨著中西文化交流,以及素食主義和健康食物日趨重要,在20世紀末期廣為西方食用。
2000多年來,隨著中外文化的交流,豆腐不但走遍全國,而且走向世界,它就像中國的茶葉、瓷器、絲綢一樣享譽世界。現今,在西方的亞洲產品市場,農產品市場、健康食品店和大型超級市場都能買到豆腐。
⑶ 豆腐是哪個朝代發明
「中國是豆腐的『師傅之國』」。「豆腐豐富了人們的營養,這是對人類專的一個偉大的貢獻」。
淮南屬堂是我國淮南一家豆腐坊的名字,原是為了紀念豆腐的發明人——漢代淮南王劉安而起的。堂堂淮南王怎麼會發明豆腐呢?原來劉安講求黃老之術,在淮南朝夕修煉。陪伴他的僧道,常年吃素,為了改善生活,就悉心研製出了鮮美的豆腐,並把他獻給劉安享用。劉安一嘗,果然好吃,下令大量製作。這樣,豆腐的發明權就記在淮南王劉安的名下了。
⑷ 豆腐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中國是豆腐的『師傅之國』」。「豆腐豐富了人們的營養,這是對人類的一個偉大的貢獻」。提起中國的豆腐來,日本人總是懷著敬佩的心情竭力贊揚。1963年,中國佛教協會代表團到日本奈良參加鑒真和尚逝世1200周年紀念活動,當時,日本許多從事豆製品業的頭面人物也參加了。據說,他們之所以參加紀念活動,是為了感謝鑒真東渡時把豆腐的製法帶到日本。引人注目的是,這些參加者手裡都提著裝滿各種豆製品的布袋,布袋上還寫著「唐豆腐乾,淮南堂制」字樣。淮南堂是我國淮南一家豆腐坊的名字,原是為了紀念豆腐的發明人——漢代淮南王劉安而起的。堂堂淮南王怎麼會發明豆腐呢?原來劉安講求黃老之術,在淮南朝夕修煉。陪伴他的僧道,常年吃素,為了改善生活,就悉心研製出了鮮美的豆腐,並把他獻給劉安享用。劉安一嘗,果然好吃,下令大量製作。這樣,豆腐的發明權就記在淮南王劉安的名下了。傳說劉安後來在八公山「升天」,山上修建了淮南王劉安廟,「八公山豆腐」,也因此而名揚天下。
參考資料:http://www.66163.com/Fujian_w/news/smrb/021118/1_32.html
⑸ 豆腐是誰發明的
1、豆腐是劉安發明的,劉安(公元前179-前122),沛郡豐縣(今徐州豐縣)人,生於淮南(今屬安徽省)。漢朝宗室、西漢時期思想家、道家人物、文學家。漢高祖劉邦之孫,淮南厲王劉長之子。
2、劉安所著的《離騷傳》是中國最早對屈原及其《離騷》作高度評價的著作。
2、他曾招賓客方術之士數千人,編寫《鴻烈》亦稱《淮南子》,是我國思想史上劃時代的學術巨著。劉安是世界上最早嘗試熱氣球升空的實踐者,也是中國豆腐的創始人。
(5)豆腐是哪個朝代發明的擴展閱讀:
一、豆腐的發明過程:
1、豆腐的發明,不如說是發現,就和煉丹發明炸葯一樣,豆腐也是煉丹時被發明出來的。
2、劉安封地所在的淮南,盛產大豆,用大豆磨成的豆漿也是當地的主要飲食之一。
3、而劉安在煉丹的時候,喝的豆漿灑在了煉丹用的石膏上,豆漿便凝成了豆腐,豆腐這一美食便出現了。
二、豆腐的做法:
1、黃豆泡八九個小時左右,至黃豆徹底泡發。
2、黃豆加水用料理機或豆漿機(冷飲功能)磨成豆漿,找一塊干凈的大棉布,放在大一點的盆上。
3、將豆漿隔篩網倒入棉布中。
4、過濾出豆渣,盡量擠的干一些。
5、豆漿放入鍋中,用中小火燒熱,用勺子將表面的浮沫撇去。
6、小火慢慢熬煮,邊煮邊用大勺劃圈攪拌,以免糊鍋。
7、直到豆漿煮沸騰後關火。
8、此時將內酯4克與25克溫水混合,使其溶化。
9、將豆漿離火,自然降溫至八九十度,可以用溫度計,這樣更准確些,沒有溫度計也沒關系,像這種天氣,大約一分鍾左右就可以了。
10、將內酯液倒入,迅速攪拌開,動作一定要迅速,大約三四秒的時間,就要立馬蓋上鍋蓋開始燜。
11、將豆漿蓋蓋燜15分鍾左右,打開鍋蓋你會發現都將已經凝固,這時就是我們平時吃的豆腐腦了。
12、可以取出一點來做豆腐腦。
⑹ 豆腐是怎麼發明的,是誰發明的,什麼年代發明的
腐的由來
我國是最早種植大豆的國家,也是最早利用大豆製成豆腐製品的國家。
豆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漢代。兩漢時,淮河流域的農民已使用石制水磨。農民把米、豆用水浸泡後放入裝有漏斗的水磨內,磨出糊糊攤在鍋里做煎餅吃。煎餅加上自製的豆漿,是淮河兩岸農家的日常食物。農民種豆、煮豆、磨豆、吃豆,積累了各種
經驗。後來,人們從豆漿久放變質凝結這一現象得到啟發,終於用原始的自淀法創制了最早的豆腐。
相傳漢代淮南王劉安始創豆腐術。他曾招集大批方士改進了農民制豆腐的方法,採用石膏或鹽鹵作凝結劑,潔白細嫩的豆腐製作出來了。
豆腐,古時已在南北食物市場上出現。據當時的《清異錄》記載,人們呼豆腐為「小宰羊」,認為豆腐的白嫩與營養價值可與羊肉相提並論。宋代,豆腐作坊在各地如雨後春筍般開設出來。登泰山去拜佛和游覽的人都要嘗嘗綿滑細膩的泰安豆腐。古代泰安城裡多豆腐作坊,夜間全城磨輪轆轆,豆香四溢。安徽的八公山豆腐、湖北的黃州豆腐、福建的上杭豆腐、河北正定府的豆腐腦、廣西桂林腐竹、浙江紹興腐乳等都是古代有名的豆腐製品。
豆腐有南豆腐、北豆腐、老豆腐、嫩豆腐、板豆腐、圓豆腐、水豆腐、凍豆腐、包子豆腐等分別,都是豆腐鮮貨製品(包括豆腐乾、豆腐皮、豆腐腦等);豆腐的發酵製品,有臭豆腐、乳腐、長毛豆腐等,這些都是我國人民傳統的副食品。
參考資料:http://city.sz.net.cn/city/2004-10/11/content_20002.htm
⑺ 中國歷史上豆腐的起源,究竟是哪個朝代,是誰發明了它
豆腐的發明者是西漢時期的淮南王劉安。據說劉安不是為了發明豆腐而發明的,而是在煉丹的時候,無意促成的,結果他的意外收獲,成就了人們餐桌上一道營養豐富的佳餚。
中國這個擁有八大菜系的美食王國,從東南到西北,在劉安發明的豆腐基礎上,各地方的廚藝高手把豆腐更進一步研發,變成了一種又一種具備地方特色的豆腐,成為了一道有一道美味,甚至把豆腐的工藝和美味傳遍了整個世界。
⑻ 豆腐是誰發明的
發明的豆腐是兩千多年前西漢的淮南王劉安。
劉安是漢高祖劉邦的孫子,他的愛好是回修道煉丹,理想是答長生不老。「豆腐」就是他煉丹的失敗品。
這就是豆腐。
——以上內容摘自米萊童書《田野里的自然歷史課》
⑼ 豆腐是中國人發明的嗎在什麼時候發明的
淮南王劉安是漢高祖劉邦的孫子,建都壽春(即今安徽壽縣)。相傳,劉安無版心過問政事,他夢想權長生不老,急於尋求靈丹妙葯,於是在八公山召集了一批門客,叫他們燃起熊熊爐火,用黃豆和鹽鹵煉丹。不料劉安渴求的靈丹妙葯未能如願以償,而黃豆和鹽鹵加工後卻起了化學反應,變成了細膩可口聽豆腐了。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豆腐。
由於豆腐製作簡便,營養豐富,很快傳遍了世界各地。如今豆腐的品種也增多了,吃法更五花八門,並成了各國人民十分喜愛的食品了。
⑽ 豆腐是誰發明的
您好,豆腐是淮南王劉安發明的,這個說法是被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准確記載的。傳說有一天劉安為給母親治病,將豆腐磨成粉,加石膏或鹽後製成的,此外還有一種有關婆媳的說法。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您,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