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商業銀行存款創造原理

商業銀行存款創造原理

發布時間:2020-12-24 02:18:15

① 商業銀行創造存款貨幣的前提條件和制約因素是什麼

商業銀行創造存款貨幣的前提條件:
一是實行完全的信用貨幣流通;
二是實行比例存款准備金制度;
三是廣泛採用非現金貨幣結算方式。
制約因素有:
①法定存款准備金率
②提現率
③超額准備金率

② 商業銀行在中央銀行的存款准備金為什麼起創造存款貨幣的作用

商業銀行創造存款貨幣有兩個前提:一是存款准備金制度 二是非現金結算制度。
比如內張三向容A銀行存了100元錢,假如法定準備金率是10%,銀行就拿10元存到中央銀行,再把另外90元貸款給李四,李四將90元錢存到B銀行,B銀行拿8元存到中央銀行,又將82元貸款出去。。。。。。一直循環下去,張三之前的100元,就通過商業銀行不斷地存款與貸款,在整個銀行存款體系中變成了190元,繼續循環下去還會越變越多。

③ 簡述商業銀行的派生存款創造機制

派生存款指商業銀行通過發放貸款、購買有價證券等方式創造的存款。商業銀內行吸收到原始存款後容,只按規定將一部分現金作為應付提款的准備,其餘部分可以用於發放貸款和投資。

在廣泛使用非現金結算的條件下,取得銀行貸款或投資款項的客戶並不(或不全部)支取現金,而將其轉入自己的銀行賬戶,這就在原始存款的基礎上,形成一筆新存款,接受這筆存款的銀行除保留一部分作為准備金外,其餘部分又用於發放貸款或投資,從而又形成了派生存款。

以此類推,便使原始存款得到數倍的擴張。

(3)商業銀行存款創造原理擴展閱讀:

1、部分准備金制度:准備金的多少與派生存款量直接相關。銀行提取的准備金佔全部存款的比例稱作存款准備金率。存款准備金率越高,提取的准備金越多,銀行可用的資金就越少,派生存款量也相應減少;反之,存款准備金率越低,提取的准備金越少,銀行可用資金就越多,派生存款量也相應增加。

2、非現金結算制度:在現代信用制度下,銀行向客戶貸款是通過增加客戶在銀行存款帳戶的余額進行的,客戶則是通過簽發支票來完成的支付行為。因此,銀行在增加貸款或投資的同時,也增加了存款額,即創造出了派生存款。如果客戶以提取現金方式向銀行取得貸款,就不會形成派生存款。

④ 商業銀行創造存款貨幣要受哪些因素的影響

1、部分准備金復制度:制
又稱存款法定準備金制度,是指為防止信用過度創造,國家以法律形式規定商業銀行的存款必須按一定比例上繳中央銀行作為法定存款准備金,商業銀行不得動用,其餘部分可以用於放款的制度。故提高法定存款准備金對銀行信貸能力有很強的制約作用。

2、非現金結算制度:

個人可以通過開出支票進行貨幣支付,銀行之間的商業銀行創造存款貨幣時的主要制約因素
3、法定存款准備金率:商業銀行必須從其吸收的存款中按一定比例提取法定存款准備金,上繳中央銀行,商業銀行不得動用。這部分資金就是法定存款准備金。法定存款准備金佔全部活期存款的比例就是法定存款准備金率。
4、提現率:商業銀行活期存款的提現率又能稱現金漏損率,是指現金漏損與銀行存款總額的比率,這也是影響存款擴張倍數的一個重要因素。
5、超額准備金率:商業銀行為了安全和應付意外之需,實際持有的資金准備金常常多於法定存款准備金,從而形成了超額准備金。這是指商業銀行超過法定存款准備金而保留的准備金,超額准備金佔全部活期存款的比率就是超額准備金率往來通過轉賬結算,無須有現金。這樣,銀行可以通過記帳的方式發放貸款,從而進行信用擴張。

⑤ 商業銀行的存款貨幣創造機制

銀行的吸收存款力與其貨幣創造能力是他們發展的根本。在經濟上的一個概念就叫「貨幣回乘數」。反映的就答是銀行的這種貨幣創造。

舉個簡單的例子,假如一家銀行有100萬的儲蓄存款,假設有10%的存款准備金率,那麼銀行用於放貸的金額就是90萬,這些貸款用戶通常是將貸款支付給其他人,於是收到款項的人又將這90萬存到銀行中,再次產生了90萬的新儲蓄,這時銀行就又擁有了90*90%即81萬元的可放貸款,這放貸的81萬元同樣又會產生相應的存款,以此類推,僅僅是最初的100萬元儲蓄貨幣,最終經過銀行的存款--貸款機制,產生了數倍於它的存款,而這個倍數就是剛才提到的「貨幣乘數」,它決定了貨幣供給擴張能

⑥ 商業銀行創造存款貨幣的前提條件是什麼

前提條件是:

一是實來行完全的信用貨自幣流通;

二是實行比例存款准備金制度;

三是廣泛採用非現金貨幣結算方式。

1、部分准備金制度:

又稱存款法定準備金制度,是指為防止信用過度創造,國家以法律形式規定商業銀行的存款必須按一定比例上繳中央銀行作為法定存款准備金,商業銀行不得動用,其餘部分可以用於放款的制度。故提高法定存款准備金對銀行信貸能力有很強的制約作用。

2、非現金結算制度:個人可以通過開出支票進行貨幣支付,銀行之間的商業銀行創造存款貨幣時的主要制約因素。



(6)商業銀行存款創造原理擴展閱讀:

商業銀行的超額准備金同商業銀行可貸資金量之間具有此消彼長的關系。超額准備金越多,可貸資金就越少,商業銀行存款派生的能力就越小;超額准備金越少,可用於貸放的資金就越多,商業銀行存款派生能力就越大。

可見,超額准備金和存款派生能力之間是反方向變動的關系,對貨幣供給量會產生重要影響。在一般情況下,商業銀行將力求比持有較少的超額儲備;但超額准備過少又會影響商業銀行的流動性和安全性。因此,商業銀行確定超額准備金率時需要進行綜合權衡。

⑦ 商業銀行是怎麼創造貨幣的

商業銀行創造貨幣是利用貨幣創造乘數,把一筆存款通過銀行系統而對貨幣供給量所產生的倍數作用。

做一個簡單的模型:假如全社會就一家銀行,有存款100元,假設法定存款准備金率為20%,那麼法定存款准備金就要有20元,剩下的80元是超額准備金,這塊是可以用來放貸款的,比如房貸。

假設,買房要貸款20元,首付10元,總價30元。這30元給開發商(開發商再分給誰先不要管),拿到這30元之後,再存進這家銀行里。

那麼,首先做第一筆處理:提現10元,然後貸款20元,開發商收到30元,但還沒有存進銀行。這個時候,存款就是100-10=90元,法定存款准備金就是90×20%=18元,超額存款准備金就是90-18-20 = 52元。

然後開發商再把這30元存進銀行里:那麼存款就變成90+30=120元,法定存款准備金就是120×20%=24元,或者18+30×20%=24元,超額准備金就是 52+ 30×80% = 76元,總計120元。

整個貨幣系統中就「多了」20元,這20元,實際上就是拿未來30元工資做抵押,創造出來的貨幣。廣義貨幣(M2)=M1+准貨幣(定期存款+居民儲蓄存款+其他存款),在貸款的過程中,M2增加了20元。

(7)商業銀行存款創造原理擴展閱讀:

影響貨幣乘數的因素

1、四大因素

影響貨幣乘數的因素有現金漏損率,活期存款,法定準備率,超額准備率,定期存款占存款的比例。

2、貨幣乘數

貨幣乘數可以從兩個方面起作用:它既可以使銀行存款多倍擴大,又能使銀行存款多倍收縮。因此,中央銀行控制准備金和調整准備率對貨幣供給會產生重大影響。

⑧ 商業銀行創造派生存款的條件是什麼

非現金結算
部分准備金制度
這兩者是商業銀行派生存款的前提條件

⑨ 舉例說明商業銀行創造存款貨幣的過程及簡單模型

商業銀行的貨幣創造是受到條件限制的,也就是央行的存款准備金制約的回,否則可以無限的創造貨幣。答 其過程如下: 某單位、個人在A銀行存款100萬,則A銀行賬面有100萬資金,這時候銀行貨幣總共有100萬;如果A銀行沒有用於貸款,而是存放到B銀行,則A銀行有100萬存款,而B銀行有100萬資金,由於存款同樣計入貨幣資產,這時候銀行貨幣就變成了200萬;如果B銀行繼續存到C銀行,那麼B銀行在C銀行有100萬存款,C銀行有100萬資金,A銀行在B銀行有100萬存款,這時候銀行資金就有300萬。。。。但是,實際上歸根結底,只有某單位存入的100萬,但各銀行的賬面貨幣卻在不斷的增加。 實際上由於存款准備金的存在,銀行不可能如此不停的創造貨幣的。

⑩ 商業銀行存款貨幣的創造過程是怎樣的

銀行為工商業者開立活期存款賬戶,存戶可依據存款向銀行簽發支付命令書——支票,或通過其他方式將存款轉到收款人賬戶上,這些方式代替貨幣充當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因此被稱為存款貨幣或信用貨幣。

信用貨幣是以貨幣發行人信用為擔保的貨幣,而存款貨幣是以發行該存款的儲蓄機構的信用狀況作為擔保的信用貨幣。

(10)商業銀行存款創造原理擴展閱讀:

存款貨幣是指能夠發揮貨幣作用的銀行存款,主要是指能夠通過簽發支票辦理轉賬結算的活期存款。從商業銀行總體而言,活期存款余額應視同貨幣,通常被視為「存款貨幣」。

存款貨幣主要體現在單位、個人在銀行賬戶上的活期存款,主要流轉於銀行體系內,可用於轉賬結算。存款貨幣來源於現金貨幣的存入和銀行貸款派生機制。

閱讀全文

與商業銀行存款創造原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