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勞動創造成語

勞動創造成語

發布時間:2020-12-24 02:03:54

① 我們世界上最美好的東西,都是由勞動、由人的聰明的手創造出來的。將這句話用成語來概括

天道酬勤 勞動創造幸福 勞動創造價值

② 一百個成語及解釋,解釋越短越好

哀鴻遍野
比喻到處都是呻吟呼號、流離失所的災民
安步當車:慢慢步行,內就當是坐車。
杯弓蛇影容:比喻疑神疑鬼,妄自驚慌。
閉門造車
關上門造車。比喻只憑主觀辦事,不管客觀實際
敝帚自珍:比喻東西雖不好,可是自己珍視。
篳路藍縷:形容創業艱苦。
弊絕風清
形容社會風氣十分良好,沒有貪污舞弊等壞事情。
別具隻眼
另有一種獨到的見解。
別無長物
沒有多餘的東西。形容窮困或儉朴。
波譎雲詭:形容事態變幻莫測。
博聞強記:見聞廣博,記憶力強。
不恥下問
不可用於比自己高明的人.
不經之談:荒誕的,沒有根據的話,經,正常。
不絕如縷
像細線一樣連著,差點兒就要斷了。多形容局勢危急或聲音細微悠長。
不刊之論:比喻不能改動或不可磨滅的言論。
不可理喻:不能夠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愚昧或態度蠻橫,不講道理。
不稂不莠:稂、莠,混在禾苗中的野草,比喻不成材或沒出息。
不落窠臼
比喻文章或藝術等有獨創風格,不落俗套

③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的作者及詩名分別是什麼

出自馮夢龍[明代]的《警世通言·勤奮篇》。

原文:有田不耕倉稟虛,有書不讀子孫愚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少壯不經勤學苦,老來方悔讀書遲 。書到用時方恨少,事到經過才知難 。

釋義:有田地不去耕耘糧庫就會空虛,有書卻不讀子孫後代會愚蠢。寶劍的銳利刀鋒是從不斷的磨礪中得到的,梅花飄香來自它度過了寒冷的冬季。喻義要想擁有珍貴品質或美好才華等是需要不斷的努力、修煉、克服一定的困難才能達到的。

少年時代不刻苦學習,到老了才後悔讀書太遲了。書本到用的時候才知道太少,事情要自己經歷才知道難。

梅花香自苦寒來,意思是捱過寒冷冬季的梅花更加的幽香。梅花香自苦寒來喻義要想擁有珍貴品質或美好才華等是需要不斷的努力、修煉、克服一定的困難才能達到的。

(3)勞動創造成語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在《警世通言》的內容里,宋元舊作佔了將近一半,如《陳可常端陽仙化》《崔待詔生死冤家》等,但它們都或多或少地經過馮夢龍的整理、加工。

在《警世通言·緒言》中,馮夢龍自言將前代、今世的傳說、野史,搜集整理。他表示,收集的多是野史之類,至於是事實還是虛構,都無需要去深究,也沒必要「去贗存真」。

因此書中人物、內容等是實事存在還是故事傳說,其實無須理會,「其真者」可以作為經典、正史、經書等的補充,「贗者」,則是取它的「激揚勸誘、悲歌感慨」的意義。無論是事實、還是虛構,只要道理不悖,即「事贗而理亦真」;

只要「不害於風化,不謬於聖賢,不戾於詩書經史」,便是善的,真的。這也是馮夢龍纂輯此書的目的。

至於書名定為《警世通言》,在《警世通言·緒言》中,馮夢龍稱:「大抵如僧家因果說法度世之語,譬如村醪市脯,所濟者眾。」所以「遂名之曰《警世通言》」。

④ 一什麼一什麼的成語

1、一舉一動
成語拼音:yī jǔ yī dòng
成語解釋:指人的每一個動作;所有的行動內。
成語出容處:宋 朱熹《朱子語類》:「一舉一動,一言一行,無不著力。」
2、一模一樣
成語拼音:yī mú yī yàng
成語解釋:一個模樣。指樣子完全相同。
成語出處: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話說人生只有面貌最不同,蓋因各父母所生,千支萬派,那能夠一模一樣的?」
3、一年一回
成語拼音:yī nián yī huí
成語解釋:指一年一次
成語出處:柳青《創業史》第一部第九章:「咱也不一年一回土改,咱也不宣布結束。」
4、一板一眼
成語拼音:yī bǎn yī yǎn
成語解釋:板;眼:民族音樂和戲曲中的節拍;比喻做事有條理;合規矩;不馬虎。也比喻做事死板;不知靈活變動。
成語出處:李六如《六十年的變遷》第二卷第九章:「望著季交恕,一板一眼地說。」
5、一長一短
成語拼音:yī cháng yī ǎn
成語解釋:形容說話絮叨。
成語出處: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25回:「王夫人便一長一短問他今日是那幾位堂客,戲文好歹,酒席如何。」

⑤ 一字開頭的成語有哪些

一字開頭的成語有:一心一意、一蹴而就、一目十行、一刀兩斷、一勞永逸、一以貫之、一帆風順、一年半載、一筆勾銷、一字之師、一笑千金、一日三秋等等。
1、一心一意
拼音:yī xīn yī yì。
釋義:形容做事專心一意,一門心思的只做一件事。
用法:聯合式;作定語、狀語。
出處:裴松之注引《杜氏新書》:「故推齊心,任一意,直而行之耳。」
白話釋義:裴松之注引《杜氏新書》:「所以推行同心、齊心,直截地這樣做而已。」
例句:他多年來鑽研甲骨文,一心一意,頗有創建。
2、一蹴而就
拼音:yī cù ér jiù。
釋義:解釋:蹴:踏;就:成功。踏一步就成功。比喻事情輕而易舉,一下子就成功。
用法:作謂語、賓語、定語。
出處:宋·蘇洵《上田樞密書》:「天下之學者,孰不欲一蹴而造聖人之域。」
白話釋義:宋·蘇洵《上田樞密書》:「普天下求學的人,誰不想一下子就達到聖人的領域。」
例句:他們認為勝利不能一蹴而得,必須用持久戰。
3、一目十行
拼音:yī mù shí háng。
釋義:一眼能看十行文章。形容閱讀的速度極快。
用法:主謂式;作謂語、狀語。
出處:《梁書·簡文 帝紀》:「讀書十行俱下。」
白話釋義:《梁書·簡文 帝紀》:「閱讀書籍,一次看十行。」
例句:她迫不及待地拆開信,一目十行地看了起來。
4、一刀兩斷
拼音:yī dāo liǎng àn。
釋義:一刀斬為兩段。比喻堅決斷絕關系。
用法:緊縮式;作謂語、定語、賓語。
出處: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卷十二:「一刀兩段,未稱宗師。」
白話釋義: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卷十二:「能幹凈利落地處理事情,也稱不上為眾所崇仰的人。」
例句:朋友間因為一點言語差錯就一刀兩斷,未免太不近人情了。
5、一勞永逸
拼音:yī láo yǒng yì 。
釋義:辛苦一次,把事情辦好,以後就可以不再費力了。形容勞苦一次,渴望永遠安寧。
用法:連動式;作謂語、賓語、定語。
出處:漢·班固《封燕然山銘》:「茲可謂一勞而久逸,暫費而永無寧者也。」
白話釋義:漢·班固《封燕然山銘》:「這個可以叫做勞苦一次就可以永遠安逸、暫時的損耗長遠不再安寧了。」
例句:蓋房子時,先把地基打堅固再蓋,就可一勞永逸,避免以後因地基不穩發生意外。

閱讀全文

與勞動創造成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