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蒙恬發明毛筆

蒙恬發明毛筆

發布時間:2020-12-24 01:43:00

㈠ 歷史上第一個發明毛筆的人是誰

歷史上第一個發明毛筆的是蒙恬。蒙恬祖籍是戰國末期齊國人,被秦國器重,是秦國大將,秦始皇很看重他。蒙恬從小就很聰明,而且也很努力。在他十歲那年,因為機緣巧合,發明了毛筆,解決了書寫困難的問題,算是一位很厲害的神童了。

可是新的問題又來了,竹簡上的字不容易保存,蒙恬會怎麼解決了?不愧是神童,天資聰穎的蒙恬發現如果用絲絹代替竹簡,那麼字就不會掉了,而且字還很好看,並且帶著也很方便。

其祖父蒙驁非常高興,馬上告訴了秦王子楚,秦王親子看到蒙恬的示範後,很是興奮,大大的贊賞了蒙恬,同時讓他在此基礎上改進。毛筆就這樣被發明出來了,同時毛筆也被推廣到全國各地,而蒙恬的名氣也越來越大,每個國家都知道了他。

㈡ 蒙恬未「發明」毛筆之前,國人主要用什麼筆書寫

現在用的毛筆,相傳是秦朝將軍蒙恬發明的。蒙恬未「發明」毛筆之前,中國人主要用什麼筆書寫?

據傳,公元前223年蒙恬指揮修長城時,為了讓秦王能及時了解邊疆軍情,定期寫戰報上奏。

不過,這種「筆」和我們現在的毛筆相比,還是差別很大的。如在湖南的左家公山和河南信陽的長台,出土了戰國時代的毛筆。該毛筆彼時毛筆頭的毛被包在筆桿的外邊,然後用漆牢固,與如今的毛筆剛好相反。

因此,可以說是蒙恬改進了毛筆,而非發明。

㈢ 蒙恬沒有發明毛筆,毛筆到底是誰發明的

一直以來,大家都以為是蒙恬。最近的考古學家發現,在新出土的文物當中,揭示了毛筆是誰發明的這個謎題,蒙恬並不是發明毛筆的首選。那麼到底毛筆是誰發明的?

這是至今為止發現時代較早也最完整的一支毛筆,比蒙恬用毛筆時間要早。

毛筆的發明時間又要大大的上推了。究竟毛筆是誰發明的,目前還是個謎。每一個時期的人的視野都是有限的,當時那麼記,把功勞都記在蒙恬的名下,也無可厚非,因為蒙恬雖然沒有原原本本地創造出一支毛筆來,他畢竟是毛筆的改良家。

㈣ 毛筆真的是蒙恬發明的嗎

蒙恬是秦朝時代的著名軍事將領,他在戰場上勇猛無敵,足智多謀,為秦朝開疆拓土。除此之外,據史料記載他還是毛筆的發明人。看來這位猛將不僅在戰場上表現卓著,在戰場下同樣有出色的表現,那麼毛筆真的是蒙恬發明的嗎?

蒙恬造筆的說法是真是假,仍需要歷史工作者不斷研究考證,但能夠確定的是,我國使用毛筆的歷史非常悠久,甚至可能在戰國時候就出現了毛筆。毛筆是我國的一項重要發明,它對我國歷史文化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沒有毛筆的發明就不會存在書法和繪畫藝術的繁榮昌盛,更不會有500年的燦爛文化。即使蒙恬只是對毛筆進行了改革,他對中國歷史文化的貢獻也是非常重大的,很有可能正是經過他的改革才形成了毛筆的最終形態,確立了毛筆的製作手法。

㈤ 毛筆是誰發明的

毛筆是古代中國人民在生產實踐中發明的。

如今用的毛筆,相傳是秦朝監督修築萬里長城的將軍蒙恬首創。但是毛筆的發明權不能全歸功於蒙恬一人。1954年,從湖南長沙左家公山一座史前古墓里發掘出來了整套的書寫工具。這證明,在蒙恬之前就已經有所謂毛筆了。

百年前在安陽殷墟發現的甲骨文,揭開了中華文明的最大謎團,使傳說中的商代成為信史。但殷墟研究結果表明,三千多年前中國人主要用毛筆而非用「刀筆」寫字。

考古發掘的出土文字資料看,中國至少在夏代已有了正式文字,如山西襄汾陶寺遺址所出的一件扁陶壺上,發現有毛筆朱書的「文」字。殷商時期,文字載體的門類已經很多,文字除了用毛筆書寫在簡冊上之外,還有刻寫在龜甲獸骨、陶器、玉石上以及陶鑄在青銅器上,是迄今中國發現的最早的成熟文字。

(5)蒙恬發明毛筆擴展閱讀:

漢魏以來書法藝術的發展,對毛筆的製作工藝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唐朝時,安徽宣州制出的「宣筆」筆料優良,製作精緻,受到眾多文人學士的稱贊和推崇。宋元之際,天下大亂,宋室南遷,政治文化中心隨之南移。

宣州筆工為避戰亂,四處流亡,另謀生計。湖州逐漸取代了宣州,成為制筆中心,宣筆遂被湖筆所取代。自元代始,山西、湖南、浙江等多地出產名筆,但只有浙江湖州的湖筆能甲天下。

毛筆製作工藝也日趨成熟,由此出現了我國第一部關於毛筆的理論總結性著作《考槃餘事》。其由明代屠隆編著,詳細敘述我國毛筆的發展歷史、制筆工藝以及歷代制筆名家。

在書中,屠隆提出一款好的毛筆必須具有「四德」,即「尖、齊、圓、健」。「尖」指筆鋒,尖如錐狀;「齊」指筆鋒打開後,齊如刀切,無參差;「圓」指筆頭渾圓挺直,無凹凸;「健」指寫畫時富有彈性,落筆時健勁有力。

「四德」俱備才是好筆。它也暗含文人學士應具有「仁、義、禮、智」四德。好毛筆要合乎「尖、齊、圓、健」四個標准,一個人的言行也應符合「仁、義、禮、智」的規范。時至今日,「尖、齊、圓、健」這四大口訣,仍是評判優質毛筆的標准。

㈥ 毛筆是誰發明的

據傳毛筆為蒙恬所創,戰國末年秦國將軍蒙恬在鎮守北方時,見匈奴以獸毛沾顏料繪圖,又同時前方戰況告急,才改篆刻竹簡由絲卷書寫軍情。聲名大噪,並由史官記於史冊內。故後世制筆業奉蒙恬為始祖。

先秦時,毛筆有多種名稱,如「聿」、「不律」、「弗」等,後統稱為「筆」。而毛筆之製造在秦代(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較為進步,功能也較完善。

因為在湖北省雲夢縣睡虎地的11號墓中,發現的陪葬物中有三枝以竹為桿,筆桿下端較粗,鏤空成毛腔,筆頭的底部藏於腔內,以麻絲裹著並塗漆在上面,帶有筆套、大小長度都與今日使用的毛筆極為相像。

(6)蒙恬發明毛筆擴展閱讀:

毛筆起源於公元前1600-1066左右。關於毛筆的起源,在歷史上有不同的說法,在歷史上記載最多的是蒙恬製做毛筆的故事,但近代的學者認為,早在蒙恬之前就有毛筆存在了。

在毛筆發明前,中國的文字是用刀契刻的。傳說蒙恬率軍駐扎在邊疆,需要經常向秦始皇奏報軍情,由於邊關戰情變化很快,文書往來非常頻繁,而刀刻速度又較慢。

情急之下,蒙恬從兵士的裝備上撕下一撮紅纓,綁在竹竿上,蘸著點顏色寫起來,覺得速度很快,就如法炮製,作了許多能寫字的工具。

北方狼多,士兵們常打狼,剝皮後,將狼毛製成筆頭。塞外草原,牧羊成群,羊毛也自然成了制筆的工具。這就是後來的狼毫毛筆和羊毫毛筆的來歷。

這樣看來,說蒙恬發明了毛筆卻也當之無愧。最初的毛筆是用來塗描甲骨文的筆畫的,而真正用毛筆寫字,可能開始於簡牘和錦帛上文字的書寫。

另外,5000~6000年的仰韶文化,其文化特點是彩陶,彩陶器形很多,上面繪有人面紋、魚紋、鳥紋、鹿紋、三角紋等多種花紋,彩陶的製作過程是先在軟的陶坯上描繪圖案,然後烘燒,推測當時的描繪工具應是毛筆類柔軟而富有彈性的工具。

但由於一切都沒有實物加以證明,只能是一種推測。這兩種推測到底哪一種是正確的,一時也無法確定。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毛筆

㈦ 蒙恬發明毛筆的啟發是什麼

即使他們不發明這些東西,也會有其他的人會發明,這是歷史的必然,回不是某一兩個人可以改變的答。舉個例子,就像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一樣,假設哥倫布沒這么做,也會有弟倫布、兄倫布去發現,因為美洲大陸就在那兒,不悲不喜,。。
古代的科學文化遺產,即使沒有發明毛筆,紙張,印刷術,也會有其他的發明去替代它們用來使科學文化流傳下去。就像埃及人的牆壁藝術一樣。
事實已經存在的東西,不會因為假設而發生改變,沒有那麼多如果,因為歷史不會給你時光倒流的機會。即使給了,你也做不了任何改變。

㈧ 毛筆是蒙恬發明的嗎這說明了什麼

傳說,我們現在所用的毛筆是由戰國時期的秦國大將蒙恬發明的。

㈨ 是蒙恬發明的毛筆嗎

傳說,我們現在所用的毛筆是由戰國時期的秦國大將蒙恬發明的。
公元前223年,秦國大將蒙括帶領兵馬在中山地區與楚國交戰,雙方打得非常激烈,戰爭拖了很長時間。為了讓秦王能及時了解戰場上的情況,蒙恬要定期寫戰況報告遞送秦王。那時,人們通常是用分簽蘸墨,然後再在絲做的絹布上寫字的,書寫速度很慢。蒙活雖是個武將,卻有著滿肚子的文采。用上面說的那種筆寫戰況報告,常使他感到影響思緒。那種筆硬硬的,墨水蘸少了,寫不了幾個字就得停下來再蘸,墨水蘸多了,直往下滴,又會把非常貴重的絹給弄臟了。蒙恬以前就萌生過改造筆的念頭,這次要寫大量的戰況報告,這個願望就越來越強烈了。
戰爭的間隙中,蒙恬喜歡到野外去打獵。有一天,他打了幾只野兔子回軍營。由於打到的兔子多,拎在手裡沉沉的,一隻兔子尾巴抱在地上,血水在地上拖出了彎彎曲曲的痕跡。蒙恬見了,心中不由一動:「如果用兔尾代替普通的筆來寫字,不是更好嗎?」
回到營房之後,蒙恬立刻剪下一條兔尾巴,把它插在一根竹管上,試著用它來寫字,可是兔毛油光光的,不吸墨水,在絹上寫出來的字斷斷續續的,不像樣子。蒙恬又試了幾次,還是不行,好端端的一塊絹也給浪費了。一氣之下,他把那支「兔毛筆」扔進了門前的山石坑裡。
蒙恬並不甘心失敗,仍然抽時間琢磨別的改進方式。幾天過去了,他還是沒有找到合適的辦法。這一天,他走出營房,想透透新鮮空氣。走過山石坑時,他又看到了坑裡那支被自己扔掉的「兔毛筆」。蒙恬將它撿了起來,用手指捏了捏兔毛,發現兔毛濕源源的,毛色變得更白更柔軟了。蒙恬大受啟發,馬上跑回營房將它往墨汁里一蘸,兔尾這時竟變得非常「聽話」,吸足了墨汁,寫起字來非常流暢,字體也顯得圓潤起來。原來,山石坑裡的水含有石灰質,經鹼性水的浸泡,兔毛變得柔順起來。由於這支筆是由竹管和兔毛組成的,蒙恬就在當時流行的筆名「幸」字上加了個「竹」字頭,把它叫做「笨」(今日簡寫作「筆」)。
這就是毛筆的由來。為此,浙江吳興的善被鎮還特意修建了「蒙恬詞」,用以紀念這位制筆鼻祖

㈩ 蒙恬發明了毛筆用來寫字,那墨汁是誰發明的呢

據說墨汁是周朝一個叫刑夷的人發明的。《述古書法纂》中寫道「刑夷始制墨,字從黑土,煤煙所成,土之類也。」

後來隨著技術的發展,歷史上出現了很多很有名的制墨師,制墨的工藝技術也越來越精進,墨條也被分成三六九等在市面上流通,被各個階級的文人雅士使用,不過歷史上第一次出現墨水還是刑夷製作的「黑土」。

閱讀全文

與蒙恬發明毛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