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NBA的發展歷史
1896年,美國第一個籃球組織"全國籃球聯盟(簡稱NBL)"成立,但當時籃球規則還不完善,組織機構也不健全,經過幾個賽季後,該組織就名存實亡了。
1946年4月6日,由美國波士頓花園老闆沃爾特·阿·布朗發起成立了「全美籃球協會」(英文簡稱BAA)",BAA成立時共11支球隊。布朗首次提出了高薪制和合同制,高薪制是指職業籃球必須有雄厚的財政支援,這樣才能使比賽保持在高水平上。合同制是指一名選手只能與一傢俱樂部簽訂合同,並設立選手儲備制,以防球員突然離隊時受到損失。11月1日,BAA的比賽正式開始。對陣雙方是多倫多愛斯基摩人隊和紐約尼克斯隊,比分是66:68,尼克斯獲勝。
1947年,在費城勇士隊的聯盟中首位得分王喬·福爾克斯(場均23.2分)的率領下,以4:1戰勝芝加哥牡鹿隊,成為第一支總冠軍。
1949年,在布朗的努力下,美國兩大籃球組織BAA和NBL合並為"全國籃球協會(簡稱NBA)。
1950年,11月22日,明尼阿波利斯湖人隊和韋恩堡活塞隊的比賽中,創下了NBA最低比分,19:18。
1951年,3月2日,凱爾特人隊總裁布朗免費提供波士頓花園體育館,舉辦了首屆全明星賽。最終比分為111:94,東部明星隊獲勝。
1952年,首次設立最佳新秀獎,第一位獲獎球員為韋恩堡活塞隊唐·梅尼克。
從1954,NBA開始實行24秒制。在戰勝國民隊後湖人隊成為第一支三連冠的球隊。當時NBA只有紐約尼克斯隊、波士頓凱爾特人隊、費城勇士隊(金州勇士隊)、韋恩堡活塞隊(底特律活塞隊)、明尼阿波利斯湖人隊(洛杉磯湖人隊)、羅徹斯特皇家隊(薩克拉門托國王隊)、錫拉丘茲國民隊(費城76人隊)、三城黑鷹隊(亞特蘭大老鷹隊)8支球隊。
1961年,芝加哥包裝工隊(華盛頓奇才隊)加入。
1966年,凱爾特人完成了絕無僅有的八連冠。芝加哥公牛隊加入NBA,成為第10支球隊。[3]
1967年,一個新的籃球組織ABA(美國籃球協會)宣告成立,喬治·邁肯任第一位主席。聖迭戈火箭隊(休斯敦火箭隊)和西雅圖超音速隊加入,球隊總數上升至12支。
1968年,密爾沃基雄鹿隊和菲尼克斯太陽隊加入,球隊總數上升至14支。
1970年,新加入的3支球隊分別是,克里夫蘭騎士隊、波特蘭開拓者隊、布法羅勇敢者隊(洛杉磯快船隊),聯盟球隊總數上升至17支。NBA聯盟決定正式分區,當時成立的賽區分別有:大西洋賽區、中部賽區、太平洋賽區 和中西賽區。
1973年,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以27000萬美元買下NBA比賽3年播映權,從而使NBA比賽首次走上電視,但由於當時還不具備實況轉播的條件,所以只能播放錄像。
1974年,新奧爾良爵士隊(猶他爵士隊)加入。球隊總數達到18支。
1976年,由於經營不善,ABA被美國NBA吞並,原ABA球隊丹佛掘金隊、印第安納步行者隊、紐約網隊(布魯克林籃網隊)和聖安東尼奧馬刺隊並入NBA。球隊增加到22支。從此,NBA形成對美國籃球業的壟斷。
1979年起,NBA開始實行3分遠投制。為避免各隊的實力懸殊,NBA建立了每年一度的"NBA新秀選撥制度"。
1980年,達拉斯小牛隊加入NBA。
1988年,夏洛特黃蜂隊(新奧爾良鵜鶘隊)和邁阿密熱火隊加入NBA。
1989年,奧蘭多魔術隊和明尼蘇達森林狼隊加入NBA。
1995年,兩支加拿大球隊加入NBA,多倫多猛龍隊和溫哥華灰熊隊(孟菲斯灰熊隊),使NBA的球隊達到29支。
2004年,夏洛特山貓隊(夏洛特黃蜂隊)加入,球隊達到30支。
『貳』 籃球運動的發明者是誰簡述其發展概況。
籃球運動的發明者是詹姆斯·奈史密斯(James Naismith )博士。
詹姆斯·奈史密斯博士(1861-1939),版加拿大安權大略省人,後加入美國籍 。是籃球運動的發明者,被譽為「籃球之父」。
1891年,奈史密斯在馬薩諸塞州·斯普林菲爾德基督教青年會國際訓練學校任教。這所學校體育系主任為貫徹冬季體育課教學大綱委託奈史密斯尋找一種有趣易學且可以打發學生無聊的冬季室內體育課的游戲。
奈史密斯從一些加拿大兒童用球投入桃子筐的游戲中受到啟發,奈史密斯的籃球游戲在11月構思完成,最早的規則不能運球,只允許球在球場內傳遞,之後他又編寫了13條籃球規則,其中有12條仍然延用至今。
起初,奈史密斯將兩只桃籃分別釘在鍵身房內看台的欄桿上,桃籃上沿距離地面3.米,用足球作為比賽工具,向籃投擲。投球入籃得1分,按得分決定勝負。每次投球進籃後,要爬將球取出再重新開始比賽。以後逐步將竹籃改為活底的鐵籃,再改為鐵圈下面掛網,人們稱這種游戲為「奈史密斯球」或「筐球」,後來經過他與同事們反復商量才定名為「籃球」。
由他創建的籃球項目竟然在二百多個國家流傳著,而且至今。
『叄』 NBA標志設計者是誰
傑里-韋斯特(JERRY WEST).
據標志設計者說,NBA標志的原型絕對是Jerry West。但NBA一直不承認這一點,因為這樣Jerry West可以要求極高額的肖像使用費。
傑里-韋斯特
英文名:Jerry West
出生:1938年5月28日
身高:1.88米
NBA生涯:1960—1974年
司職:前鋒
主要榮譽: ①1960年獲羅馬奧運會籃球金牌; ②10次入選NBA最佳陣容; ③1972年獲NBA總冠軍戒指; ④1969年當選季後賽最有價值球員。
傑里-韋斯特是那種淡泊名利的人。
1997年2月9日,在NBA50周年金賽季全明星周末,被選出的50名NBA歷史上最偉大的球星被邀請到全明星賽現場接受這一榮譽和觀眾的祝賀以及媒介的采訪。但是實際上到場的只有47位明星,除了因病去世的著名球星皮特-馬拉維奇和因傷無法前來的湖人隊中鋒奧尼爾,唯一一位沒有前來參加50名巨星聚會的入選者便是現任湖人隊經理傑里-韋斯特。韋斯特1938年5月28日出生於西弗吉尼亞的卡賓格里克。韋斯特在他的籃球生涯中先後當過運動員,教練員和球隊經理。在每一行中他都表現出過人的才華,成為人們常談的傳奇故事。
韋斯特是一位攻守兼備的全能型選手,但是人們更多地是把他作為一名真正的神投手來回憶。每當比賽到了要一錘定音的關鍵時刻,湖人隊的隊友們總是千方百計地將球傳到韋斯特手中,讓他來進行生死攸關的一擊。結果他總能不負重望,一球定勝負。在無數次這樣的關鍵一球之後,人們送他一個綽號「關鍵先生」。他在1970年和紐約尼克斯隊爭奪總冠軍中的關鍵一球至今成為球迷津津樂道的奇聞。
1970年的總決賽,湖人隊和尼克斯隊在前兩場比賽中戰成1比1平。在第三場比賽最後3秒鍾,尼克斯隊以102比100領先。湖人隊中鋒張伯倫發進界外球後,韋斯特運了3次球,然後從接近60英尺(約合18米)開外遠投,球竟然空心穿網而過。但是由於沒有實行3分球,雙方戰成102平進入加時賽。雖然最後湖人隊108比111輸了這場比賽,並以1比4的總比分輸掉了總決賽,但是這些都已經為人們所淡忘,而韋斯特這個「關鍵」一球卻被人們永遠地談論著。
韋斯特和許多NBA球星一樣小時家境貧寒。他在初中時候曾落選過棒球隊,田徑隊和橄欖球隊,然而這位性格內向,頑強不屈的少年在自家後院泥濘的籃球場上廢寢忘食地刻苦練習,終於掌握了一種快速出手的投籃技術。在這段艱苦的自我訓練中,韋斯特由於營養不良而瘦骨嶙峋,一度不得不注射維生素來維持健康。但是他終於以自己的球技加入了高中籃球隊,並帶領東岸高中校隊奪得全國高中冠軍,並且成為西弗吉尼亞第一位一個賽季得分超過900分的少年英雄。當時曾有60所大學願意為他提供優厚獎學金,但是韋斯特決意留在家鄉的西弗吉尼亞大學。1959年帶領校對連續第三次奪得全美大學聯賽的冠軍並獲得「最出色選手」的稱號。1960年韋斯特代表美國參加了羅馬奧運會並獲得金牌。 1960年韋斯特被明尼阿波利斯湖人隊在新秀選拔大會中第一輪第二位選中。當年湖人隊的總部由明尼阿波利斯轉往洛杉磯,從此韋斯特為湖人隊效力整整14個賽季,9次帶領湖人隊闖進總決賽,但是只有在1972年奪得他NBA生涯中唯一一次總冠軍。在他效力湖人隊的14年,以25192分成為湖人隊得分最多的隊員。
除了加入NBA的第一個賽季,韋斯特在其他13個賽季中得分都超過了20分,並在1962,1965,1966和1970年四個賽季平均每場得分超過30分。在他退役時,總得分排在NBA歷史上第三位,而且也是第三個突破25000分大關的NBA選手;每場平均27分名列NBA第四;7150個罰球列NBA第二;6238次助攻列NBA第五。在韋斯特14個NBA賽季中,每年都入選西部全明星聯隊,10次入選NBA最佳陣容,4次入選NBA最佳防守陣容。1969年,當選NBA季後賽最有價值球員。
觀眾不僅記得韋斯特百步穿楊的神射術和他攻手全面的技術風格,對於他在壓力之下,臨危不亂的氣質更是贊不絕口。由於對手常常採用傷害性動作對付他,韋斯特的鼻子至少被打斷過9次。人們時常看到受傷的韋斯特是被對友們攙扶著進入比賽場地,但比賽開始後他卻勇不可擋,在奪得30甚至40分之後,又在比賽後被人攙扶著離開場地。在他參加的159場季後賽中,平均每場得29.1分,在11場比賽中得分超過40.6分。
1976年,退役後告別籃球兩年的韋斯特重新回到了湖人隊,擔任主教練。在他執教的3年中,湖人隊回到季後賽八強行列。1980年韋斯特入選NBA35周年紀念最偉大的球員之一。1982年,韋斯特出任湖人隊的總經理,一手建立了雄霸整個80年代的「湖人王朝」。1994—1995賽季,韋斯特被評為NBA最佳經理。目前大家看到的湖人新生代中的主力隊員埃克塞爾,瓊斯,坎貝爾,以及已經分別轉往夏洛特黃蜂隊的南斯拉夫中鋒迪瓦茨和轉往太陽隊的前鋒塞巴洛斯等球星多是被他慧眼選中。1996—1997賽季開始之前,韋斯特又完成了NBA歷史上金額最高的轉會交易,用一億兩千萬美元將成為自由人的前奧蘭多魔術隊的中鋒奧尼爾轉到湖人隊。
韋斯特在1979年入選美國籃球名人堂。
P.S.:那個標志絕對是在MJ之前就有了。不過偶們一群人都在期待蝦米時候可以把這個標志換成MJ的fade-away,或者是他最經典的那個logo.
傑里.韋斯特,可以說是NBA的代言人.曾效力於洛山磯湖人隊,現在是孟菲斯灰熊隊的總經理.由於他的動作非常標准,所以用他的控球動作作為NBA的標志.
96年用迪瓦茨將高中生科比從黃蜂換到湖人的就是此人
『肆』 籃球NBA是誰發明的
NBA歷史起源及發展:
NBA的出現和發展是籃球運動前五十年積累和沉澱。自從年,籃球運動被詹姆士·奈什密斯博士發明之後,1898年,美國新澤西州特倫頓的一支球隊用25美元租用了當地一家禮堂比賽並向觀眾售票。在賽後的分紅中隊長庫珀組織比賽有功,首先領到了1美元。這場「有償籃球賽」被不列顛大網路全書認定為第一場「職業籃球賽」。
特倫頓比賽之後,「有償比賽」在全美迅速展開。為了保護參加「有償比賽」選手的利益, 1898年各地的球隊成立了第一個職業籃球組織——「國家聯盟」(NBL)。由於種種原因,NBL僅僅經過三四個賽季便名存實亡了。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剛剛結束,體育經紀人看準了這一點,他們聯絡11支球隊老闆,發起成立了BAA這個組織。BAA是NBA的前身,NBA的真正生日應該是1946年6月6日,這一天,紐約中央車站附近的「艦長飯店」里,BAA(BOSKETBALL ASSOCIATON OF AMERICA)——全美籃球協會的 「亞當」和「夏娃」們召開了成立大會,會議確定11支參賽球隊和每隊要進行60場常規賽。
BAA由十一家冰球館和體育館的老闆們共同發起成立,初衷是為了讓體育館在冰球比賽以外的時候不至於空閑冷場。這些體育館的老闆們對於經營體育場是行家裡手,他們針對NBA「國家籃球聯盟」的球隊多集中在中西部地區一些中、小城市的現實情況提出一定要在當時的大城市內建立當地有名球隊,建立一個全國范圍的籃球組織的概念。在常規賽季中,每個聯盟內部的球隊要打兩個主客場,和另一個聯盟的球隊要打一個主客場。最後按成績好壞排隊出進入季後賽的名次,只有進入季後賽才有希望奪得總冠軍。BAA採用4節共48分鍾制,人盯人防守並禁止聯防。至今這些仍然是NBA區別於業余籃球的最基本特徵。
BAA的發起人之一,波士頓花園體育館的老闆沃爾特·阿布郎同時提出新的職業籃球概念,即職業籃球必須有雄厚的財力支援,一名選手只能為一傢俱樂部效力並要簽訂嚴格的合同,聯賽還要建立選手儲備制。這些理論貢獻在於將巨額資金和法制制約引入籃球,為日後的NBA的發展奠定了高薪制和合同制這兩大基石。
1949年,隨著BAA吞並NBL後,為了避免可能引起的法律上的麻煩,正式改名為NBA。
NBA(全稱NationalBasketballAssociation)是美國第一大職業籃球賽事,代表了世界籃球的最高水平,其中產生了邁克爾·喬丹、魔術師約翰遜、科比·布萊恩特、姚明、勒布朗·詹姆斯等世界巨星。該協會一共擁有30支球隊,分屬兩個聯盟東部聯盟和西部聯盟;而每個聯盟各由三個賽區組成,每個賽區有五支球隊。30支球隊當中有29支位於美國本土,另外一支來自加拿大的多倫多。
『伍』 關於NBA的問題
新規則
一,季後賽種子排位。各分賽區的頭4位種子依然由各分區排名第一的球隊和餘下的成績最好的球隊組成,不過該4位種子的排位根據各自的成績來排定。這項規則改變杜絕了各分賽區常規賽成績最好的兩支球隊在分區決賽之前過早相遇,如上賽季馬刺和小牛在西區
半決賽相遇的情況不會再出現。
上賽季的西部季後賽中就發生了這樣的情況,當時聖安東尼奧馬刺隊、菲尼克斯太陽隊和丹佛掘金隊是西部3個分區的冠軍,並且占據了西部季後賽的前3個席位,而戰績好於太陽隊和掘金隊的達拉斯小牛隊卻因為和馬刺隊同處西南賽區,所以只能排在第4位。結果小牛隊在西部半決賽就過早地和馬刺隊遭遇,雙方大戰7場才分出勝負。而洛杉磯快船隊則以4比1輕松戰勝丹佛掘金隊。兩場半決賽戰況的截然不同是季後賽排位規則進行修改的主要原因。
二、減少暫停次數和時間。如果一支球隊在常規時間或者加時賽中的最後兩分鍾里還擁有兩個60秒的常規暫停,那麼其中的一個將被縮短為20秒的短暫停。在原來的規則中,一支球隊在加時賽里擁有3個60秒的常規暫停,而新規則將修改為一支球隊在加時賽中擁有2個60秒的常規暫停和一個20秒的短暫停;在常規比賽時間里沒有使用的20秒短暫停也不能順延到加時賽中使用。這個改動目的在於使比賽更加緊張激烈,增強比賽的觀賞性。
三,增加季後賽報名人數。以往季後賽規定的13人陣容將被增加到15人。在每場季後賽開賽前,球隊要指定12個可以上場的球員,餘下的3人為非激活球員(即該場比賽不能上場)。
『陸』 NBA是誰發明的
一、NBA是沃爾特·布朗發起成立的。NBA是National Basketball Association的縮寫(國家籃球協會)。版
二、1896年,美國第一個籃球組織權"全國籃球聯盟(簡稱NBL)"成立,但當時籃球規則還不完善,組織機構也不健全,經過幾個賽季後,該組織就名存實亡了。1946年4月6日,由美國波士頓花園老闆沃爾特·布朗發起成立了「全美籃球協會」(英文簡稱BAA)",BAA成立時共11支球隊。布朗首次提出了高薪制和合同制,高薪制是指職業籃球必須有雄厚的財政支援,這樣才能使比賽保持在高水平上。合同制是指一名選手只能與一傢俱樂部簽訂合同,並設立選手儲備制,以防球員突然離隊時受到損失。11月1日,BAA的比賽正式開始。對陣雙方是多倫多愛斯基摩人隊和紐約尼克斯隊,比分是66:68,尼克斯獲勝。1947年,在費城勇士隊的聯盟中首位得分王喬·福爾克斯(場均23.2分)的率領下,以4:1戰勝芝加哥牡鹿隊,成為第一支總冠軍。1949年,在布朗的努力下,美國兩大籃球組織BAA和NBL合並為"全國籃球協會(簡稱NBA)。
『柒』 NBA是誰發明和最先使用墊步的人
墊步並不是籃球中的專業術語,發明墊步和最先使用墊步的人已經不可考證。
版帶球墊步是突破擺脫權防守的方法,走步才是違例,也不計入犯規。帶球墊步這個詞彙嚴格來說並不屬於籃球的規則范疇,只是業余選手更多時候使用這個詞彙來形容控球者雙腳離地後手中球由於防守球員的成功防守或者干擾導致球沒有出手而進攻方的雙腳再度落地的行為。這是一種走步行為的衍生,目前這個稱呼也慢慢出現在一些官方體育媒體的描述中。
如何帶球墊步
單腳——雙腳
運球或接到傳球時,並且隊員的腳步是在移動中,他結束運球時可以拿球,接著單腳起跳,最後雙腳同時落地。這就是大多數情況下的跳步。
單腳——單腳
仍是運球或接到傳球的隊員並且在移動中。他結束運球時可以拿球後,單腳起跳,再單腳落地(注意:後面這個單腳可以是任一腳)。比如,A1跑動中結束運球,他拿球左腳起跳,接著再右腳落地,最後投籃或傳球(這就是所謂的「三步上籃」,郁悶,其實就是連貫的拿球跑兩步)。再比如,A1跑動中結束運球,他拿球左腳起跳,接著左腳落地,最後仍是左腳起跳在空中投籃或傳球。這類似於田徑比賽中的三級跳,但規則只允許跳兩級。
『捌』 NBA是誰創立的
NBA聯賽是由美國National Basketball Association[國家籃球協會]創辦的比賽,1896年,美國第一個籃球組織「全國籃球聯盟(簡稱NBL)」成立,但當時籃球規則還不完善,組織機構也不健全,常常一名隊員在一個賽季中可以代表幾個隊參賽,經過幾個賽季後,該組織就名存實亡了。 1946年4月6日,由美國波士頓花園老闆沃爾特·阿·布朗發起成立了「美國籃球協會(簡稱BAA)」,布朗首次提出了後來成為現代職業籃球兩大基石的高薪制和合同制,高薪制是指職業籃球必須有雄厚的財政支援,這樣才能使比賽保持在高水平上,吸引觀眾,求得生存。
NBA歷史上共有5位總裁。
NBA第一位總裁:莫里斯·普多洛夫(1946-1963),在任期間吞並了NBL,並把BAA改名為NBA,開始了美國職業籃球的發展歷程;
第二位總裁:沃爾頓·肯尼迪(1963-1975);
第三位總裁:拉里·奧布賴恩(1975-1984),在任期間吞並了ABA,使NBA形成了一個規模化的大型籃場市場,NBA總冠軍獎杯「奧布賴恩」杯就是以他的名字命的;
第四位總裁:戴維·斯特恩(1984-2014),近代NBA的總設計師,將電視和贊助商作為將NBA籃球推向世界市場的主要手段,使NBA的總入收入從1984年的1.92億美元提升到今天的40億美元,成為美國四大職業體育組織的首富,並把NBA影響力傳遍世界各地
第五位總裁:亞當-肖華(2014-至今)
『玖』 NBA的來歷
籃球運動創始於一百多年前的桃子籃及一顆圓球。近幾十年來,因為詹姆士奈史密斯博士(Dr.James Naismith)創造了第一個粗糙的籃球模型,使得國家籃球聯盟(NBA)成為籃球史上所有最偉大球員的大家庭。從NBA第一位巨星喬治米坎,到波士頓塞爾提克王朝,再到1980年代的賴瑞博德、魔術強生、艾薩湯瑪斯和麥可喬丹,NBA職業籃球賽不只成為一項國際表演賽,更是本世紀最為熱門的觀賞運動之一。
聯盟的誕生奈史密斯博士怎麼也想不到,他的一個簡簡單單的構想,竟然會成為風靡全球,且培育出無數超級運動員的游戲。公元1891年,他在春田市基督青年訓練學校的體育館內掛上兩個桃子籃,希望創造出一種適合在冬季里舉辦的室內運動,並想借著牆上的籃框,讓運動員鍛煉出健康的體魄及靈活的動作,而非僅有力量的訓練而已。然而,不到五十年,球員全方位的技巧已讓籃球運動產生了革命的性的變化。公元1946年春天,第一個職籃聯盟正式宣布成立。在當時,美國球迷最熱衷的仍舊是大學籃球賽,職業籃賽則開始急起直追。雖然球隊已歷經四十年的組織與比賽,但是它的球迷依舊局限在各球隊所在地的觀眾而已。美洲籃球協會(BAA)美洲籃球協會(BAA,Basketball Association of America)並無與眾不同之處,至少在第一個球季時(1946-47)是如此。它共有十一支隊伍,分為東、西兩個賽區,他們分別來自當時美國幾個最大的都市,像是紐約、芝加哥、波士頓、費城、底特律以及克里夫蘭等,而聯盟中還有一支來自加拿大多倫多市的球隊。盡管已有越來越多的民眾開始注意職業籃賽,然而電視及廣播節目僅有蜻蜓點水般的簡短介紹,甚至連市內最大報紙也絲毫無視BAA聯盟的存在。可想而知BAA出現了極大的危機。在聯盟第二個球季開始時,僅剩下七支球隊。巴爾的摩隊的加入,勉強讓兩區的球隊數湊成了偶數。但主要的問題仍舊存在,沒有人敢確定在大學籃球的排擠之下,職業籃球是否能繼生存。由於八支隊伍中有六支是東區隊伍,西區根本無招架之力,即使有弗克斯與馬克斯薩斯羅夫斯基等明星球員,聯烈仍然需要更多的活力注入其中。然而在1948-49球季里,聯盟開始出現一些轉機,四支原屬國家籃球聯盟(NBL:National Basketball Leaque )中西區(Midwest)的球隊加入了BAA聯,突然間,BAA聯盟內就獲得許多全美國知名度最高的球員。
NBA聯盟向前邁進自1949-50球季開始,原屬於NBL的球隊全數合並至BAA即在此時正式更名為國家籃球協會,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NBA。此時的NBA除了要將十七個隊伍均分至三個分區外,還有更多的麻煩等著他們去解決,不過職業籃賽仍在此刻注入了相當大的活力。然而,距離痛苦的結束仍然還很遠。一年之後,又有六支球隊相繼解散。除了將剩餘球隊改分為兩區以便於管理外,NBA仍在持續掙扎中。就在聯盟不斷提出對策應付難關之時,有越來越多的新星不斷加入聯盟,像是尼爾強斯頓、艾德麥考利、比爾夏門、鮑勃柯鍚、鮑勃佩弟等人,都是當時技藝超群的球員。另外就是針對球賽本身的改變。1954-55球季之前,剩餘九支球隊的老闆開會決定修改兩項重要的球賽規則。雪球隊的老闆丹尼拜爾松首先引進了控球時間的限制,主要在讓場上的球員必須戰戰兢兢地打球,而不讓他們拖拖拉拉地將比賽混完。此舉不但能迫使球隊改變一些無聊的戰術,更能讓比賽的總得分大幅度地增加。拜爾松假設平均每個球隊在一場比賽中必須出手投籃60次。因此,在一場48分鍾(2880秒)的比賽里,兩隊必須出手120次,就這樣計算出每次的控球時間不得超過24秒。這項建議立即為聯盟所採納,此後,球場上進攻的一方若不能在24秒鍾之內出手投籃,則防守球隊即可重獲控球權。另一項重要的規則,就是限定了球隊在每一小節之內所容許的犯規次數。只要在同一小節之內犯規滿六次,而後節之內的每一次犯規,都將由對方主罰三球(非目前的兩球)。此舉除了讓舊有的犯規戰術必須付出更高的代價之外,更重要的是得以讓球賽更順暢地進行,不至被頻繁的犯規動作所打斷。
『拾』 NBA為了限制巨星得分,都發明了什麼奇怪的方法
在NBA中,最難對付的不是對方的戰術體系,而是巨星的個人發揮,因為一支球隊的戰術體系和打法還可以想辦法破解,但是一旦對方球隊中的巨星找到得分的感覺,就基本上無法阻擋,所以一般情況下球隊無法打出戰術配合時,往往都是全場拉開,讓球隊巨星一對一解決戰斗,就連前兩年戰術近乎稱霸聯盟的勇士,關鍵時刻也選擇依靠杜蘭特和庫里他們的個人發揮。
但是聯盟球隊總不能看著對方巨星把自己的防守體系打成篩子吧,為了限制這些巨星的發揮,他們絞盡腦汁發明了各種方法。
砍鯊戰術
2014年總決賽,很多人都認為熱火隊會像上個賽季一樣,再次戰勝有老一歲的馬刺,完成三連冠的壯舉,建立屬於自己的王朝,但是誰也沒有想到,馬刺隊會干凈利落的以4-1的比分解決了熱火隊,輸掉的一場比賽只輸了2分,戰勝熱火的四場比賽,馬刺一共凈勝了對手72分,而馬刺比賽中防守詹姆斯的策略,甚至可以成為防守外線巨星的典型教材。
馬刺在防守中利用倫納德或者迪奧的個人防守來限制詹姆斯,其他球員封堵詹姆斯的傳球路線,迫使詹姆斯陷入單打,而當時的詹姆斯對於遠投的把握還不算特別大,更多的選擇突破到內線製造殺傷,防守詹姆斯的外線球員盡量的干擾詹姆斯,不讓詹姆斯突破時完全起速,而內線鄧肯或者斯普利特封堵詹姆斯的突破路線,這樣就形成了一個包夾,來迫使詹姆斯倉促傳球和勉強投籃,這個戰術最出色的地方就是切斷詹姆斯和隊友的聯系,在總決賽的五場比賽中,詹姆斯一共只送出了20次助攻,卻出現了19次失誤。
上賽季猛龍隊在東部決賽限制字母哥的防守方法和馬刺隊的如出一轍,也取得了十分明顯的效果。
除了這些外,如果朋友們誰還直到一些別的策略方法,歡迎大家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