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珍惜時間的名人事例
珍惜時間的名人事例:
一、愛迪生
一天,愛迪生在實驗室里工作,他遞給助手一個沒上燈口的空玻璃燈泡,說:「你量量燈泡的容量。」他又低頭工作了。過了好半天,他問:「容量多少?
」他沒聽見回答,轉頭看見助手拿著軟尺在測量燈泡的周長、斜度,並拿了測得的數字伏在桌上計算。
他說:「時間,時間,怎麼費那麼多的時間呢?」愛迪生走過來,拿起那個空燈泡,向裡面斟滿了水,交給助手,說:「裡面的水倒在量杯里,馬上告訴我它的容量。」助手立刻讀出了數字。愛迪生
說:「這是多麼容易的測量方法啊,它又准確,又節省時間,你怎麼想不到呢?還去算,那豈不是白白地浪費時間嗎?」
二、司馬光
司馬光的爸爸為了激勵兒子學習,經常對他說:「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意思就是讓司馬光珍惜時間,多看書,多學習。聽爸爸的話,司馬光非常的勤奮,除了吃飯、睡覺的時間,他幾乎都是在學習了。即使這樣,他還是覺得時間不夠用。
「如果能再節約出一點兒時間來看書就好了。可是,吃飯和睡覺都是必須的呀。」想來想去,司馬光決定從睡覺中擠出一些時間。試了兩天,他非常的失望,因為看書太疲勞了,司馬光經常是一挨枕頭就睡著,而且一覺就是大天亮。
怎樣才能少睡一些呢,想了幾天司馬光都沒想出一個好辦法。這天,他看到門後的一根圓木頭突然產生了靈感,就是用這根圓溜溜硬梆梆的東西做枕頭。
夜裡我睡著覺後枕頭就會跟著動,那樣我的頭就會落到床板上,一震我不就醒了。從那天開始司馬光就用圓木頭做枕頭,又從睡覺中擠出不少的時間來看書,因為刻苦司馬光十五歲的時候就成了遠近聞名的小才子了。
三、亞南
亞南小時候胸有大志,酷愛讀書。他在讀中學時,為了爭取更多的時間讀書,特意把自己睡的木板床的一條腳鋸短半尺,成為三腳床。每天讀到深夜,疲勞時上床去睡一覺後迷糊中一翻身,床向短腳方向傾斜過去,他一下子被驚醒過來,便立刻下床,伏案夜讀。
天天如此,從未間斷。結果他年年都取得優異的成績,被譽為班內的三傑之一。他由於少年時勤奮刻苦讀書,後來,終於成為我國傑出的經濟學家。
四、魯迅
魯迅的成功,有一個重要的秘訣,就是珍惜時間。魯迅十二歲在紹興城讀私塾的時候,父親正患著重病,兩個弟弟年紀尚幼,魯迅僅經常上當鋪,跑葯店,還得幫助母親做家務,為免影響學業,他必須作好精確的時間安排。此後,魯迅幾乎每天都在擠時間。
在魯迅的眼中,時間就如同生命。美國人說,時間就是金錢。但我想:時間就是性命。倘若無端的空耗別人的時間,其實是無異於謀財害命的。
五、車胤
生於晉朝,車胤本是富家子弟,後來家道中落,變得一貧如洗。可是,他在逆境中卻能自強不息。車胤年輕時就很懂事,也能吃苦耐勞。他因為白天要幫家人幹活,就想利用漫漫長夜多讀些書,好好充實自己;
然而,他的家境清貧,根本沒有閑錢買油點燈,有甚麼辦法可以突破客觀條件的限制呢?最初,他只得在夜間背誦書本內容,直到一個夏天的晚上,他看見幾只螢火蟲在飛舞,點點螢光在黑夜中閃動。
於是,他想出了一個好法子:他捉來許多螢火蟲,把它們放在一個用白夏布縫制的小袋子里,因為白夏布很薄,可以透出螢火蟲的光,他把這個布袋子吊起來,就成了一盞照明燈。車胤不斷苦讀,終於成為著名的學者,後來還成了一名深得人心的官員。
『貳』 失敗乃成功之母的事例
失敗乃成功之母的事例:
一、薩科
齊
法國總統薩科齊,1955年1月28日出身於法國巴黎的一個移民家庭,從小就遭受別人的歧視和嘲笑。10歲那年的一天,他騎著自己心愛的山地車在郊外瀟灑地穿梭。正當他得意時,幾個小孩攔住他,一把奪過他的山地車,猛地摔在地上,還指著他的鼻子說:「你這個外來的小崽子,不配騎山地車!」
晚上,他在日記本上寫道:「我不是想成為總統,而是我必須成為總統。」15歲時,因家庭貧困,薩科齊告別了學校。以後的幾年間,他放過羊,當過樂隊號手,做過泥瓦匠,糖廠工人等。他哭過,泄氣過,但從沒有退縮過。
後來,他通過半工半讀考上了巴黎政治學院。結業後,又與校友一起做生意。在生意場上打拚了10年後,他毅然離開,走上了從政之路。1983年,年僅28歲的薩科齊當選巴黎郊區訥伊市市長。2007年5月,在法國總統大選中,薩科齊勝出,當選為新一任法國總統。他也終於圓了心中的總統夢。
二、海爾格布雷西拉西耶
在衣索比亞阿魯西高原上的一個小村裡,有一個小男孩每天腋下夾著課本,赤腳跑步上學和回家。他家離學校足足有10公里遠的路程。貧窮的家境使他不可能有坐車上學的奢望。於是,為了上課不遲到,他只能選擇跑步上學。
每天他都一路奔跑,與他相伴的除了清晨涼涼的朝露和高原絢麗的晚霞,還有耳旁唿嘯而過的風聲。如今,這個曾經夾著課本跑步上學的小男孩在世界長跑比賽中,先後15次打破世界紀錄,成為當今世界上最優秀的長跑運動員。
他,就是海爾格布雷西拉西耶。由於當年經常夾著書本跑步,以至他在後來的比賽時,一隻胳膊總要比另一隻抬得要稍高一些,而且更貼近於身體——依然保留著少時夾著課本跑步的姿勢。
三、塞萬提斯
塞萬提斯,西班牙16世紀著名作家。他的代表作《堂吉訶德》風行於世。被稱為不朽之作。塞萬提斯一生多災多難,出身沒落貴族,家庭貧寒,從小就跟父親外出奔波謀生。22歲參軍,在與土耳其海戰中,左手致殘。後曾被海盜俘獲,賣到阿爾及利亞為奴,歷盡艱辛。
被父母贖身獲得自由後,曾在海軍中充任軍需,後又蒙冤入獄後生活無著,當時一家7口人過著飢寒交際花迫的生活。他就在這樣的困境中寫出了《堂吉訶德》、《努曼西亞》、《懲惡揚善故事集》、《加拉黛亞》、《巴爾那斯游記》、《八個新的喜劇和八個新的幕間鬧劇》等一批有影響的作品。
四、邱吉爾
邱吉爾是英國傑出的政治家,是「二戰」時期大名鼎鼎的世界「三大巨頭」之一。邱吉爾的演講功力令人折服,其演講的措辭、語調、手勢中能透出非凡的勇氣和力量。「二戰」中最困難的時刻,英國軍民的精神支持,幾乎全靠邱吉爾每天的廣播演講。
可是有誰知道,邱吉爾青年時期特別害羞,一講話就臉紅,期期艾艾,唯唯諾諾。當他確定了自己遠大的目標和抱負後,決心徹底改變自己的弱點。
於是每天對著鏡子練習演講,自演自看,自講自聽;每一個詞語,每一個語調,每一個神態,都經過認真思考和反復錘煉,同時在現實生活中不斷地磨煉、提高。幾年後,他便風度翩翩,語驚四座。
五、賈平凹
賈平凹在大學中文系讀書時,開始進行文學創作,他連連在校報上發表詩作,並逐步將作品投向社會上的大小報刊,盡管那時他收到的退稿單比稿費單要多得多,但他毫不氣餒,一如既往地看書、寫作、投稿,終於獲得成功。
20年來,他以一枝靈秀之筆,寫下了七八百萬字的作品,出版了六七十部著作,數十次獲得國內外各種文學獎。
『叄』 孔子超人的天資背後,更多的是他那鍥而不舍的精神和刻苦勞動的汗水.是愛迪生的那句名言
世間沒有一種具有真正價值的東西,可以不經過艱苦辛勤勞動而能夠得到的.
『肆』 愛迪生發明電燈的故事
英國的科學家戴維和法拉第發明了電弧燈。這種電燈用炭棒作燈絲。它雖然能發出亮光,但是光線刺眼,耗電量大,很不實用。因此愛迪生就暗下決心:「一定要發明一種燈光柔和的電燈,讓千家萬戶都用得上。」
他開始著手於燈絲的材料:從傳統的炭條到金屬釕、鉻、白金等,就這樣,愛迪生試驗了1600多種材料,但愛迪生面對試驗的一次次失敗卻沒有退卻,他堅信:失敗乃成功之母。
1879年10月,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愛迪生嘗試用炭化棉線裝進燈泡,接通電源後燈泡發出金黃色的光輝,把整個實驗室照得通亮,經過13個月的艱苦奮斗,試用了6000多種材料,試驗了7000多次,終於有了突破性的進展。
這盞電燈足足亮了45小時,燈絲才被燒斷。這是人類第一盞有實用價值的電燈。後來1879年10月21這一天被人們定為電燈發明日,標志著可使用電燈的誕生。
但愛迪生沒有滿足,他要讓燈泡的壽命延長後來他嘗試用炭化後的竹絲作燈絲,試驗結果表明,用竹絲作燈絲效果很好,燈絲耐用,燈泡可亮1200小時。於是電燈開始批量生產,此後,電燈開始進入尋常百姓家。
(4)愛迪生發明燈泡的勞動精神擴展閱讀
1929年10月21日,是電燈發明50周年,人們為愛迪生舉行了慶祝會,德國的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和法國的瑪麗·居里等科學家紛紛前來祝賀。
不幸的是,在這次慶祝會上,當愛迪生發言的時候,由於過分激動,突然昏厥過去,從此他的身體每況愈下。1931年8月1日,愛迪生身感不適,經醫生診斷,他同時患有慢性腎炎、尿毒症、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