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日本豆腐是日本人發明的嗎
只能說是日本人改進的。
⑵ 長壽之國日本:人們怎麼吃豆腐
我教授日式烹飪已經有十年多了,西方人對日本特色食物的反應常常讓我感到有趣而困惑。對最平常的一種食材——豆腐,他們的反應最為多樣,從強勢男性對被閹割的擔憂,到豆類愛好者的贊許兼而有之。
煮熟並碾碎的大豆做成的豆漿凝結後便成了豆腐,這種簡單的食物理應得到更加公正的宣傳報道。據說,最精美的豆腐來自日本古都京都市,因此我前往京都,以更好地了解這種對於日本飲食而言就如同西方的乳酪一樣普遍的食物。
豆腐低脂肪、低熱量,因而成為肉類的健康替代品。因為其突出的營養價值,豆腐有時被稱為「地里長出來的肉」,而且豆腐富含高質量大豆蛋白,氨基酸(使其容易吸收)、亞油酸(有助於膽固醇的新陳代謝)、維生素B1和維生素E的含量也非常均衡。
基本的豆腐製作工藝幾百年幾乎沒有發生變化,簡單的街邊豆腐店是日本的傳統風景。然而近幾年,越來越多的日本人習慣於從超市購買工廠批量生產的豆腐,要找到依然使用傳統工具——更重要的是使用日本原料——製作豆腐的店鋪變得更難了。但在位於京都市中心的舊皇宮——京都御所附近的入山豆腐店(Iriyama
Tofu),早起的人們還能看見兩大缸北海道產大豆在燒木柴的黏土灶上滋滋冒著熱氣。入山家自19世紀上半葉以來就一直為四鄰街坊製作豆腐,現在店鋪還在那個老位置,工藝也基本上沒有變化。
入山家的第10代豆腐製作傳人入山貴之(Takashi
Iriyama)一邊裝豆腐,一邊解釋保護家族傳統有多麼重要,要使用直接從地下泵上來的井水,要堅持使用非轉基因的日本大豆,用nigari(苦汁,即海鹽鹵水)作凝結劑,為的是那淡淡的甜味,盡管其效果可能難以預測(特別是在炎熱的氣候里)。
「用黏土灶煮豆子火力更加微緩,」入山貴之滿頭銀發的老母親說道。她蹲坐在兒子身邊濕石板地上的一張腳凳上,正在稱量一堆堆的okara(おから,豆腐渣,或是在豆腐製作過程中豆奶里過濾下來的豆糠)。
她說,入山豆腐店繼續沿街叫賣的傳統非常重要。就像挨家挨戶送奶一樣,這幾乎成了一種社區服務。入山貴之依舊拉著一架老舊的黑色雙輪推車,就像他的父親和祖父一樣,將新鮮的豆腐送給老老少少,不然那些老年人上街買東西可能會很困難。
沒有人知道這種大豆做成的食物究竟是何時傳入日本的。盡管「豆腐」這個詞最早在1182年的日文史料中有記錄,但很可能在這之前就已經存在了。從8世紀到9世紀末之間,日本向中國派出了一系列使團,學習中國豐富的宗教和文化進步。幾乎可以肯定,製作豆腐的工藝就是由訪日的中國僧人或是回國的日本和尚引入的。
豆腐進入日本前的幾個世紀里,在中國一直是窮人的食物。但在日本,首先吃豆腐的卻是上層統治階級和佛教僧人。豆腐一直留在宮殿與寺廟中,為貴族和僧人的佛教素食增加了一種重要的蛋白來源。12世紀晚期,教義嚴格的禪宗進入日本,隨後Shojin
Ryori(精進料理,即佛教齋菜)的廣泛傳播讓普通民眾也吃上了豆腐。為了推廣它們的宗教,許多禪宗寺廟——特別是在京都市和鐮倉市——在寺廟院落之內或附近開辦了精進料理餐館。
到了14世紀末,大多數日本人都成了佛教徒,因此自律拒絕吃肉。就是在這一時期,日本人創造出了中國沒有的一些豆腐新品種,其中包括koya-dofu(高野豆腐,即脫水凍豆腐)、hiryozu(飛竜頭,關西話)又名ganmodoki(雁擬き,關東話,即油炸豆腐餃子)、abura-age
(油揚げ,即油炸豆腐泡)、yaki-dofu (焼き豆腐,即燒豆腐)和kinukoshi-dofu (絹漉し豆腐,絹豆腐,即如同絲綢一般的嫩豆腐)。
現在你依然可以在京都歷史悠久的餐館里吃豆腐。最有名的一家叫Okutan
(おくたん,奧丹),1675年開業,最初是一家茶舍,位於京都南禪寺(Nanzenji temple)空曠的院內。
我們今天所熟知的日式料理大多成型於江戶時期(Edo period
,1603-1868),當時日本還在閉關鎖國。17世紀時,一位中國禪宗僧人隱元隆琦(Ingen
Ryuki)創作了一句簡短的雙關諺語,稱贊日本的豆腐,至今仍在流傳。這句話同時描述了日本豆腐和好人的優秀品質:まめでしかくで
やわらかで
每一行都有雙重含義。既可以讀作:又是豆子做的,又四方,又柔軟。也可以讀作:又勤勉,又正直,又溫柔體貼。(豆子和勤勉同音,四方引申正直,軟引申溫柔——譯者注)這些既是豆腐的特點,也是人值得稱贊的品質。
⑶ 日本人做豆腐都放什麼
你是想問日本豆腐是怎麼做的嗎??
其實日本豆腐不含任何豆類成份。
它以雞回蛋為主要答原料,水、植物蛋白、調味料等材料製成,
說白了就像自己家做的雞蛋羹一樣,有的地方叫蒸水蛋或者雞蛋糕,只是比自己家裡平時做的水要少一些。
你也可以自己買點日本豆腐回來看一下配料。
⑷ 大家討論下日本人為什麼這么喜歡吃豆腐是食品的豆腐哈.熱烈歡迎學日語的朋友一起討論:)
其實,中國人也喜歡吃豆腐,豆腐的營養價值很高,對人體健康非常有利內。日本人特別注重容食品的營養價值,對這方面要求很高,自然會注意到豆腐的。日本人追求的是綠色健康食品,體現在對所有食品的營養價值要求都很高,比如蔬菜、蛋禽、肉類等。現在,中國人吃豆腐的少了,我認為不是不喜歡吃了,而是不敢吃了。這些年我們的豆腐黑加工點太多了,不信你留意一下身邊的豆腐加工點,看一下他的衛生條件,如果再能看一下他們的生產過程,相信你也不會喜歡吃豆腐了。我敢說豆腐加工點中多數是衛生條件不合格的,吃了這樣的豆腐,何談對人體健康有利。想一想,是否如此。
⑸ 為什麼日本人都喜歡吃豆腐
日本人超喜歡吃豆腐的
當然他們的豆腐文化是從中國傳過去的,因為營養豐富口感好所以在日本馬上被接受,有些地方的豆腐比如京都的高野豆腐,或者湯豆腐都是很有名的
⑹ 日本人做的豆腐與中國人做的有何不同
日本豆腐和抄中國豆腐最大的不同,其實他倆原材料就不相同,日本豆腐的主要原材料使用雞蛋。水之類的。經過加工做成的日本豆腐日本豆腐特別的嫩。中國豆腐的原材料是大豆經過加工。電摩。點鹵水之後製作成的大豆腐。口感也不相同。基本材料也不相同。雖然都叫豆腐,但是。相差卻很多。
⑺ 日本人為什麼這么喜歡吃豆腐
日本人超喜歡吃豆腐的,當然他們的豆腐文化是從中國傳過去的,因為營養豐富口感好所以在日本馬上被接受,有些地方的豆腐比如京都的高野豆腐,或者湯豆腐都是很有名的
⑻ 苔彎人為什麼要發明日本豆腐 其實很難吃 還以為是日本人的豆腐呢
我就覺得不錯啊 每個地方的口味不一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