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武則天創建了一個什麼漢字
武則天造了17個字。依次是:照、臣、君、月、年、日、星、載、聖、人、初、授、回證、天、地、正、答國。
舉例如下:
曌、瞾:讀音為『趙 ㄓㄠ\』,字義是『照耀』,日月當空就是『照』。
囝、囡:讀音為『ㄋㄢ』,字義是『兒女』,家中的子女就是『兒女』。
埊:讀音為『地』,字義是『大地』,有山有水有土就是『地』。
圀:讀音為『國』,字義是『國家』,[四]+[方]就是『國』。
玍:讀音為『互』字義是『人民』,人在土地上就是『人民』。
缶:讀音為『否』字義是『中正』,人在山上雙手平身就是『正』。
❷ 武則天創造的字有哪些
17個字依次是:照、臣、君、月、年、日、星、載、聖、人、初、授、證、天、地、正、國。
拼 音 zhào
部 首 灬
筆 畫 13
基本釋義
1.光線射在物體上:日~。~耀。~射。
2.對著鏡子或其他反光的東西看自己或其他人物的影像:~鏡子。
3.攝影:~相。拍~。
4.畫像或相片:小~。寫~。
5.看顧:~管。~顧。
6.按著,依著:依~。遵~。~搬。~本宣科。
7.憑證:護~。牌~。執~。
8.知曉:心~不宣。肝膽相~。
9.通知,通告:知~。~會。
10.對著,向著:~壁。~敵人開槍。
11.查對:對~。查~。
❸ 武則天創造了一個字,上面一個「明」下面一個「空」,讀什麼
武則天,名武曌(音zhào,同照,武則天為自己造的字,意指日月當空),並州文水(今山西文水縣)人,唐工部尚書武士彟(音yuē)之女.14歲時被選入宮,為太宗才人,賜號「武媚」,人稱媚娘.
❹ 武則天創造的字中有一個字流傳下來,為何眾人不敢使用
我們都知道,武則天一生共造了18個字。當然了,與其說是造字,不如說是改字,她實際上只是將原有的舊字改成新字而已。改字的時間從載初元年開始,到長安四年末結束,一共歷時十五年之久。
武則天在位期間,憑借著自己的才能以及手腕在政治,軍事以及文化各領域中都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因為她的改革使得整個王朝煥發了新的生機,為後來的中興奠定了基礎。武則天雖身為女子,但是卻有帝王之才。
除了日月當空普照天下之外,還有一個意思是陰陽一體。這個字創造得很符合武則天的心情,又跟照字讀音一樣。所以她立馬就把名字改成了武曌,這個字因為是皇帝的名字所以無人敢用。皇帝都愛興文字獄,所以為了避免犯忌諱,民間都不敢使用這個字,只是將它刻在一些碑文上而已。
雖然現在這個字傳了下來,但其本身就是一個多筆畫難寫的字,所以就很少有人使用它了。再者來說,能認識這個字的人其實並不多。
❺ 一代女皇武則天,為何自創18個漢字,這18個漢字都是什麼
當然是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這十八個漢字有,作、曌、天、地、日、月、星、君、臣、戴、初、載、年、正,十、有、二、文,這是簡化之後的寫法。
武則天是大唐王朝唯一的女皇帝,也是中國古代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他成為皇帝可不是換一身衣服,戴個王冠就完事兒,他為中國歷史作出了很多了不得的創新,大部分女人活到老只不過是個平凡女人,但是武則天成為帝王的那一刻開始,就是活生生的傳奇,要知道在古代女人是沒有地位的,重男輕女普遍都是這種價值觀。
不僅如此,因為武則天的關系,佛教也在唐朝時期變得極為受歡迎,當然她的目的也是為了更好地統治這個國家。
❻ 武則天創造了幾個字,是哪幾個她造的天字怎麼寫
武則天所造的字為
17個字依次對應的漢字簡體為:照、臣、君、月、年、日、星、載、聖、人、初、授、證、天、地、正、國。武則天當皇帝時,曾造過17個字(另一說有19字)。武則天造字,都是把原來已有字的字形加以改變,並沒有新鮮的內容,實在是多此一舉。但在武則天看來則是誇耀她的高明、偉大、博學、睿智,表達她皇統萬年、長治久安心願的一種手段。比如改「照」為「曌」,明含她的法號明空,暗含她猶如日月當空,無微弗明,無遠弗照(武則天名曌);已是古代的死字,她下令起死回生,這不僅表明她認得古字,而且說明她領有山川土地,並要求臣民對她忠心不二;但改「國」為「圀」,倒是有點波折,據《正字通》載:「有言國中或者,惑也,請以『武』鎮之,改為『 』。」可有人說不妥,改後像武氏被困,於是又改成「圀」,頗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意味。 武則天造字,根本不合文字發展規律,全是以繁代簡,多帶封建迷信色彩,因其執政,人們被迫遵從,一旦人死權消,就被世人遺忘了。 不需置疑的是,女皇武則天對唐代文化的勃興與繁榮做出了傑出的貢獻。其中,武則天造字也是一件為人津津樂道的事情。武則天為什麼要造字?文學家演繹了不少花里胡哨的故事,目的不過是為讓武則天的逸聞趣事多一些起伏感而已。而她到底創造了多少字?至今依舊是眾說紛紜。1982年,在河南嵩山峻極峰發現了一枚武曌金簡。長方形的金簡正面楷書著「大周圀主武曌,好樂真道,長生神仙,謹詣中嶽嵩高山門,投金簡一通,迄三官、九府除武曌罪名,太發庚子七月甲申朔七日甲寅,小使臣胡超稽首再拜謹奏。」63個文字。這枚金簡是公元700年(久視元年)七月七日,武則天來到嵩山祈福,譴宮廷太監胡超向諸神投簡以求除罪消災。 金簡長36﹒3厘米,寬8﹒2厘米,重247克,黃金純度在96%以上。這枚金簡里的「圀」字就是「國」,「曌」字就是「照」。其中,不少人在解讀「曌」字時,總要通過拆解的辦法,說武則天自己要像日月一樣當空照耀大地。其中的真偽我們實在難以廓清了。在今天河南省新安縣千唐志齋博物館里,有武則天時代的墓誌一百五十多通,在這些墓誌上,也出現了她所創造的漢字。
❼ 武則天造了哪些字
照、臣、君、月、年、日、星、載、聖、人、初、授、證、天、地、正、國
❽ 「武則天」造了哪些字
武則天一共造了20個字(其中「月」字有兩種寫法)。這20個字有:照、臣、君、月、年、日、星、載、聖、人、初、授、證、天、地、正、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