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請問誰知道拿破崙英文名的意思Thanks
拿破崙·波拿巴(Napoléon Bonaparte,1769-1821),原名拿破崙·布宛納,人稱奇跡創造者。拿破崙·波版拿巴法國近代資產階級軍事家權、政治家、數學家。法蘭西共和國第一執政(1799-1804),法蘭西第一帝國皇帝(1804-1814)(1815),義大利國王,萊茵聯邦保護人,瑞士聯邦仲裁者。
B. 三國英年早逝的名人有哪些
1、 郭嘉(170-207):在曹操龐大的謀臣集團中,郭嘉無疑屬於最出類拔萃的一個。從征11年,「行同騎乘,坐共幄席」,為曹操屢獻奇謀,曹操對他的評價是「唯奉孝為能知孤意」。尤其是「遺計定江東」的那一出絕唱,更讓人為他的英年早逝不禁發出「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的感慨。
悲傷指數:★★★★★ 悲傷理由:可惜郭嘉和諸葛亮這兩個三國時期最傑出的智者,竟沒有同台較量的機會。
2、 周瑜(175-210):「外托君臣之義,內結骨肉之恩」,這是周瑜和孫策兄弟關系的真實寫照。20歲不到就和孫策一同平定江東半壁江山,少年俊傑,英姿勃發。赤壁一戰,更加奠定了他在中國歷史上的名將地位。
悲傷指數:★★★★★ 悲傷理由:對公瑾小喬這一對如璧佳人來說,12年的時間是不是太短了。
3、 龐統(179—214):「伏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水鏡先生音猶在耳,一代奇才卻已經隕落在西川落鳳坡。
悲傷指數:★★★★☆ 悲傷理由:他在三國歷史上活躍的時間並不是很長,因此作為一個傑出的謀士,他為人稱道的故事實在太少。
4、 孫策(175-200):他父親死的那一年,他才17歲。在短短的幾年時間里,依仗著從各方募集到的五六千兵馬,橫掃江東,勢如破竹,給世人留下了「假使老夫有子如孫郎,夫復何求」的艷羨和「獅兒難與爭鋒」的雄姿。
悲傷指數:★★★★☆ 悲傷理由:威鎮江東的「小霸王」,不是沙場染血、馬革裹屍,卻是死在幾個匹夫之手,實在是身為一個武將的悲哀。
5、 典韋(?-197):「帳下壯士有典君,提一雙戟八十斤」。曾經有人說過,這位被譽為「古之惡來」的名將,已經達到了武將的極限,殊不為過。
悲傷指數:★★★★ 悲傷理由:「韋雙挾兩賊擊殺之,余賊不敢前。韋復前突賊,殺數人,創重發,瞋目大罵而死。賊乃敢前,取其頭,傳觀之,覆軍就視其軀。」太壯烈了!
主題:三國十大英年早逝的名人(下)
版權所有:區野鶴提交時間:2002-03-28 16:17:39
6、 曹彰(?-223):雖然很難考證曹彰的出生年,但從他的兄長曹丕(出生於187年)、弟弟曹植(出生於192年)來分析,曹彰死時當是三十二、三歲左右。他是兄弟之中戰功最為卓著的一個,二十幾歲時就統率大軍平定了北疆少數民族的叛亂,是其父得力的左膀右臂。
悲傷指數:★★★☆ 悲傷理由:又一個王權之爭的犧牲品。
7、 馬良(187-222):「馬氏五常,白眉最良」,這是個從年輕起就名聲在外的人。只可惜無論《三國志》,還是《三國演義》中,他的表現都流於平庸,頗給我一種名不符實的感覺。尤其在彝陵之戰中,如果他是劉備當時的主要謀士的話,那麼他需要承擔這次戰敗的很大一部分責任。
悲傷指數:★★★ 悲傷理由:他用他的骸骨,殉葬了劉備的一世霸業。
8、 禰衡(173-198):寫到他的時候,我不禁想到了另外一個人——李敖。中國文人千古留下來的傲骨,不是黃祖的一柄鈍刀所能夠斬斷的。
悲傷指數:★★★ 悲傷理由:好想再聽一遍《擊鼓罵曹》。
9、 李典(174-209):曹操軍中的主要將領,史載他深明大義,不與人爭功,崇尚學習和高貴儒雅,尊重博學之士,在軍中被稱為長者。
悲傷指數:★★ 悲傷理由:他確實是一員非常不錯的將領。
10、 曹沖(196-208):一個聰明乖巧、聰察岐嶷的孩子,在13歲的那年離開了人世。只留下「神童稱象」的美麗故事,和曹操「此我之不幸,而汝曹之幸也」的一聲悲號。
悲傷指數:★★ 悲傷理由:多好的孩子呀,死了可惜
C. 奇跡的締造者英文版觀後感
影片中講述了原先如一頭小野獸半的海倫在莎利文老師的精心指導下成為了一個版知書達理的權女孩如果不是莎利文對海倫嚴格要求,將她當作一個正常孩子來教,絕不因為她是一個殘疾人,而向她的父母一樣對海倫處處包容。即使在海倫父母的極力反對下,安妮·莎利文老師依然不放棄。她用無比的愛心與耐心將海倫完完全全地變成了另外一個人。
D. 「奇跡創造者」英文怎麼說
wonder maker
祝你學習進步,更上一層樓! (*^__^*)
不明白的再問喲,請及時採納,多謝!
E. 奇跡創造者英文觀後感
奇跡創造者(2000版本)的英文觀後感,見附件。txt 文本格式,用記事本打開。
如果看不到附件,請用電腦訪問。
F. 奇跡創造者經典英文台詞
本片1962年版的完整英文台詞,見附件。
txt 格式,用記事本打開。
如果看不到,請用電腦訪問。
如果需要其他版本,請提供完整英文片名、年代、編劇或主演。
G. 求名人戰勝困難的故事,英語版,30分獎勵快來啊同學們!!
《左忠毅公逸事》:
先君子嘗言:鄉先 輩左忠毅公視學京黯,」 一日風雪嚴寒,從數騎 出,微行入古寺,民下 一生伏案卧,」文方成 草。公閱畢,即解貂覆 生,為掩戶。叩之寺僧, 則史公可法也。及試, 吏呼名至史公,公霍然 注視;呈卷,即面署第 一。召入使拜夫人,曰: 「吾諸兒碌碌,他日繼 吾志事,惟此生耳。」
及左公下廠獄,史 朝夕獄門外。逆閉防伺 甚嚴,」雖家僕不得近。 久之,聞左公被炮烙,」 旦夕且死,持五十金, 涕泣謀於禁車,卒感 焉。一日使史更敝衣草 履產背筐,手長鈕廣為 除不潔者。引入,微指 左公處,則席地倚牆而 坐,面額焦爛不可辨, 左膝以下,筋骨盡脫 矣。史前跪,抱公膝而 嗚咽。公辭其聲,而目 不可開,乃奮臂以指撥 眺/目光如炬,怒日:「庸奴I此何地也,而汝 來前!國家之事,糜爛 至此,老夫已矣,汝復 輕身而昧大義,天下事 誰可支拄者?不速去, 無侯奸人構陷,吾個即 撲殺汝卜』因模地L刑 械,作投擊勢。史噗不 敢發聲,趨而出。後常 流涕述其事以請人曰: 「吾師肺肝,皆鐵石所 鑄造也!
累碩末,流賊張獻 忠出沒預、黃、潛、桐 間,「史公以風廬道奉 檄守御。每有警,輒數 月不就寢,使將上更 休,而自坐幄幕外,擇 健卒十人,令二人蹲踞 而背倚之,漏鼓移則番 代。每寒夜起立,振衣 裳,甲L冰霜進落,梁 然有聲。或勸以少休, 公日:「吾上恐負朝廷, 下恐愧吾師也。」
史公治兵,往來桐 城,必躬造左公第,候 太公、太母起居,拜夫 人於堂上。
余宗老塗山,左公 甥也,與先君子善,謂 獄中語乃親得之於史 公雲。
【左光斗與史可法】
先父曾經說,同鄉前輩左忠毅公在京都附近任學政。一天,刮風下雪特別寒冷,幾個騎馬的隨從跟著左公外出,私行察訪走進一座古廟。到了堂下小屋裡見一個書生趴著桌子睡著了,文章剛成草稿。左公看完了,就脫下貂皮裘衣蓋在書生身上,並給他關好門。左公向廟里的和尚了解這個書生,原來就是史可法。等到考試,吏官叫到史可法的名字,左公驚喜地注視著他,他呈上試卷,就當面批點他是第一名。又召他到內室,讓他拜見了左夫人,並對夫人說:「我們的幾個孩子都平庸無能,將來繼承我的志向和事業的只有這個書生了。」
等到左公被送進東廠監獄,史可法早晚守在監獄的大門外邊.可惡的太監防範窺伺很嚴。即使左家的傭人也不能靠近。過了好久,聽說左公受到炮烙酷刑,不久就要死了,史可法拿出五十兩銀子,哭泣著跟看守商量,看守受感動了。一天,看守讓史可法換上破舊衣服,穿上草鞋,背著筐,用手拿著長鍬,裝做打掃臟東西的人,把史可法引進牢房。暗暗地指點左公呆的地方,左公卻靠著牆坐在地上,臉和額頭燙焦潰爛不能辨認,左邊膝蓋往下,筋骨全部脫落了。史可法走上前去跪下,抱著左公膝蓋就哭泣起來。左公聽出是史可法的聲音,可是眼睛睜不開,於是奮力舉起胳臂用手指撥開眼眶,目光像火炬一樣明亮,惱怒地說:「沒用的奴才!這是什麼地方?可你來到我這里!國家的事情,敗壞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我已經完了,你又輕視自己不明大義,天下事誰能支持呢?還不趕快離開,不要等到壞人捏造罪名來陷害你,我現在就打死你!」於是摸索地上刑具,
做出投打的樣子。史可法閉著嘴不敢出聲,快步地出來。後來史可法常常流著淚講述這件事,告訴別人說:「我的老師的肝肺、都是鐵石所鑄造出來的。」
崇禎末年,張獻忠在蘄春、黃岡、潛山、桐城一帶活動。史可法憑著鳳陽、廬州道員的身份奉命防守御敵。每次有警報,就幾個月不能上床睡覺,他讓士兵輪番休息,可是自己在帳篷外邊坐著。挑選了強健的士卒十人, 命令二人蹲坐著用背靠著他,過了一更就輪番替換一次。每到寒冷的夜晚站立起來,抖動自己的衣裳,鎧甲上的冰霜散落下來,像金屬響亮的聲音。有人勸他稍微休息一下,他說:」我上怕辜負朝廷,下怕愧對我的老師呀!」
史可法指揮軍隊,往來於桐城。一定親自到左公府第向太公、太母請安,並到廳堂上拜見左夫人。
我本家的老前輩塗山,是左公的外甥,他和先父很要好,說左公在監獄里對史可法講的話,是親耳從史可法那裡聽到的。
H. 奇跡的締造者觀後感200字
Worker.2000.Miracle。txt 文本格式,用記事本打開.英文觀後感_293。
如果看不到附件,請用電腦訪問。
I. 人類歷史上大概有哪些天才偉人是因為疾病而英年早逝的尤其是文學方面的偉人大師們
師曠,名曠,字子野,晉國著名音樂家,主樂大師(今山西洪洞)人(當時地位最高的音樂家名字前常冠以「師」字)。大約生活時期在公
元前572-532年,晉悼公、晉平公執政時期。師曠並非生而無目,只因他為了不為外界的繽紛所惑,自剜雙目。故自稱盲臣,又稱瞑臣。為晉大夫,亦稱晉野。是當時著名的大音樂家,以「師曠之聰」聞名於後世。他還是位傑出政治活動家和博古通今的學者,時人稱其「多聞」。
魏文帝曹丕(187-226),字子桓,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魏朝的開國皇帝。公元220-226年在位,廟號高祖(《資治通鑒》作世祖),謚為文皇帝,葬於首陽陵。沛國譙(今安徽省亳州市)人,魏武帝曹操與武宣卞皇後的長子。由於文學方面的成就而與其父曹操、其弟曹植並稱為「三曹」。
屈平(約前340-約前278)字原,通常稱為屈原;羋姓屈氏。又自雲名正則,字靈均,漢族,戰國末期楚國丹陽(今湖北秭歸)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屈原雖忠事楚懷王,但卻屢遭排擠,懷王死後又因頃襄王聽信讒言而被流放,最終投汨羅江而死。屈原是中國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之一,也是我國已知最早的著名詩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創立了「楚辭」這種文體,也開創了「香草美人」的傳統。代表作品有《離騷》《九歌》等。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國譙(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國時期曹魏詩人、文學家,建安文學的代表人物。他是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為陳王,去世後謚號「思」,因此又稱陳思王。後人因他文學上的造詣而將他與曹操、曹丕合稱為「三曹」,南朝宋文學家謝靈運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佔八斗」的評價。
亞歷山大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公元前356-323年),古代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帝國皇帝。世界古代史上著名的軍事家和政治家。他足智多謀,在擔任馬其頓國王的短短13年中,以其雄才大略。東征西討,先是確立了在全希臘的統治地位,後又滅亡了波斯帝國。在橫跨歐、亞的遼闊土地上,建立起了一個西起希臘、馬其頓,東到印度河流域,南臨尼羅河第一瀑布,北至葯殺水的以巴比倫為首都的龐大帝國。創下了前無古人的輝煌業績,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和經濟的發展,對人類社會的進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韓非生於周赧王三十五年,卒於秦王政十四年(約前281年-前233年),韓非為韓國公子(即國君之子),漢族,戰國末期韓國人(今河南省新鄭)。是中國古代著名的哲學家、思想家,政論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後世稱「韓子」或「韓非子」,中國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顏回,字子淵,春秋時期魯國人,生於魯昭公二十九年(公元前521年),卒於魯哀公十三年(公元前481年),享年僅32歲(據熊賜履:《學統》)。他十四歲即拜孔子為師,此後終生師事之。在孔門諸弟子中,孔子對他稱贊最多,不僅贊其「好學」,而且還以「仁人」相許。歷代文人學士對他也無不推尊有加,宋明儒者更好「尋孔、顏樂處」。自漢高帝以顏回配享孔子、祀以太牢,三國魏正始年間將此舉定為制度以來,歷代統冶者封贈有加,無不尊奉顏子。
納蘭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字容若,號楞伽山人,因為犯了太子的忌,改名納蘭性德。滿洲正黃旗人,康熙十五年進士。為武英殿大學士明珠長子。他淡泊名利,善騎射,好讀書,擅長於詞。他的詞全以一個「真」字取勝,寫情真摯濃烈,寫景逼真傳神。
李煜,婉約派四大旗幟之一,四旗中號「愁宗」。精書法,善繪畫,通音律,詩和文均有一定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內容主要可分作兩類:第一類為降宋之前所寫,主要反映宮廷生活和男女情愛,題材較窄;第二類為降宋後,李煜以亡國的悲痛,富以自身感情而作,此時期的作品成就遠遠超過前期,可謂「神品」。千古傑作《虞美人》《浪淘沙》《烏夜啼》《相見歡》等,皆成於此時。此時期的詞作大多哀婉凄絕,主要抒寫了自己憑欄遠望、夢里重歸的情景,表達了對往事的無限留戀。李煜在中國詞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被稱為「千古詞帝」,對後世影響甚大。他繼承了晚唐以來花間派詞人的傳統,但又通過具體可感的個性形象,反映現實生活中具有一般意義的某種意境,將詞的創作向前推進了一大步,擴大了詞的表現領域。李煜文、詞、書、畫創作均豐。其詞主要收集在《南唐二主詞》中。
金聖嘆(1608—1661),名采,字若采,明亡後改名人瑞,字聖嘆。一說本姓張,名喟。蘇州吳縣人。享年五十四歲。清初文學家、文學批評家。
曹沾(zhān)(約1715.6.12~約1764),清代小說家。名沾zhān ,字夢阮,號雪芹、芹圃、芹溪。清代小說家,詩人。康熙五十四年六月十二日子初初刻十分(公元1715年7月12日23時10分)生於金陵(江蘇省南京市),祖籍遼陽。先祖本為漢人,遠祖曹世遠後歸降滿洲,被編入正白旗。一般認為他是中國長篇四大名著之一《紅樓夢》的作者。
紫式部(日語原文紫式部 假名むらさきしきぶ 羅馬字Murasaki Shikibu,973?~1014?)又稱紫珠,是平安時代中期的女性作家,和歌作家,『源氏物語』的作者。中古三十六歌仙之一。「式部」源於她父親的官名「式部丞」,「紫色」原自『源氏物語』。 《源氏物語》是世界上第一部,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長篇寫實小說。有種說法是中國的紅樓夢就是受源氏物語影響和參考才被創作出來的。紫式部也被評為全球五大偉人之一。
耶穌(前6年—29年或2年—36年)(Jesus)字音譯自希臘文「Ίησους」,景教稱為移鼠,英文譯為「Jesus」,是希臘文「Ίησους (Iēsous)」英語化後的寫法,而「Ίησους」本身則是由希伯來語「יהושע (Yehoshua)」或希伯來亞拉姆語(亞蘭語;阿拉米語;阿拉美語)「ישוע (Yeshua)」希臘語化後而來,「יהושע」或 「ישוע」 的意思是 「雅威是救世主」,音譯為「若蘇厄」。「基督」二字源自希臘文Χριστός(拉丁化的寫法是Christós),源自音譯為「默西亞」的希伯來文מָשִׁיחַ(阿拉米語是משיחא,阿拉伯語聖經是يسوع ,古蘭經記載是عيسى,伊斯蘭教漢譯為「麥西哈」),意思是「擦油凈身的人」,或譯「受膏者」、「受傅油者」、「受傅者」,也就是「被膏油澆灌的人」,「膏立」或「傅油」(也就是把膏油倒在「受膏」或「受傅」的人頭上)是古希伯來冊立君王的神聖儀式,細節詳見《舊約·撒慕耳記》先知撒母耳膏立掃羅和大衛做王;「默西亞」和「基督」都是頭銜、尊稱,在《舊約·默西亞書》和《舊約·但以理書》等多部先知書中,「默西亞」是先知所預言的解救萬民的救主。
拿破崙·波拿巴(Napoléon Bonaparte,1769-1821),原名拿破崙·布宛納,人稱奇跡創造者。拿破崙·波拿巴法國近代資產階級軍事家、政治家、數學家。法蘭西共和國第一執政(1799-1804),法蘭西第一帝國皇帝(1804-1814)(1815),義大利國王,萊茵聯邦保護人,瑞士聯邦仲裁者。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1844年10月15日~1900年8月25日),德國著名哲學家。西方現代哲學的開創者,同時也是卓越的詩人和散文家。他最早開始批判西方現代社會,然而他的學說在他的時代卻沒有引起人們重視,直到20 世紀,才激起深遠的調門各異的回聲。後來的生命哲學,存在主義,弗洛伊德主義,後現代主義,都以各自的形式回應尼採的哲學思想。
不可勝數
J. 拿破崙的名字由來
原易為荒野雄師,英文為napoleon bonaparte翻譯為拿破崙
拿破崙·波拿巴(NapoléonBonaparte,1769.8.15~1821.5.5),人稱奇跡創造者,法蘭西第版一共和國第權一執政(1799年-1804年),法蘭西第一帝國及百日王朝的皇帝(1804年-1814年,1815年)、軍事家、政治家,曾經佔領過西歐和中歐的大部分領土,使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思想得到了更為廣闊的傳播,法蘭西共和國近代史上著名的軍事家和政治家,法國人民的驕傲。
身高:169cm 民族:科西嘉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