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望聞問切是哪位古代名醫創造的

望聞問切是哪位古代名醫創造的

發布時間:2020-12-23 03:23:20

① 望聞問切是張仲景發明的哪個醫生是創始望聞問切

不是,是戰國時期的扁鵲

② 戰國時期總結瞭望聞問切是哪位名醫

扁鵲,春秋戰國時期渤海郡鄚(今河北省任丘市[1-4])人。相傳有名的中醫典籍《難經》為扁鵲所著。

③ 望聞問切是古代名醫( )發明的

扁鵲。
扁鵲(公元前407—前310年)姬姓,秦氏,名緩,字越人,又號盧醫,春秋戰國時期內名醫。春秋戰國時期渤海郡鄭(今河北滄州市任丘市)人。由於他的醫術高超,被認為是神醫,所以當時的人們借用了上古神話的黃帝時神醫「扁鵲」的名號來稱呼他。少時學醫於長桑君,盡傳其醫術禁方,擅長各科。在趙為婦科,在周為五官科,在秦為兒科,名聞天下。秦太醫李醯術不如而嫉之,乃使人刺殺之。扁容鵲奠定了中醫學的切脈診斷方法,開啟了中醫學的先河。相傳有名的中醫典籍《難經》為扁鵲所著。

創造了「望聞問切」的四診法的,是我國哪位名醫

創造“望聞問切”的四診法,是我國古代著名大夫扁鵲。中醫屬於原始社會,從神農嘗百草開始,倒立大以來有不斷的人物開始總結和修訂,中醫,到了現代中醫已經成為了一個完整的系統,基本上得到了完善。

中醫在現代的作用

中醫在這次疫情之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也得到了廣大群眾的重視,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願意去學中醫這門醫學。不過中醫要比西醫學習花費了時間更加常見,古時候的前輩們都是從小開始學起,從任草葯到診脈,再到獨自一人去處理患者,需要花費十幾年的時間,當然學習中醫也是非常耗時。中醫是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中醫葯的副作用小、比較溫和,中醫還包括鍛煉人的身體,通過一些外物來改善人的身體等等。

⑤ 中國古代第一個享有盛譽的名醫,創造瞭望聞問切的四個診法,他是誰

名醫扁鵲:戰國時代名醫,後代奉他為「脈學之宗」。採用望、聞、問、切四診法診斷疾病,成為我國中醫的傳統診病法。

⑥ 望聞問切 是古代哪位名醫所提出的

是扁鵲,扁鵲不僅善於切脈和望診,而且善於運用針灸、按摩、熨貼、砭石、手術和湯葯等多種方法去治療各種病症。有一次,他和弟子子陽、子豹等人路過虢國,虢太子恰好患病,病得很厲害,人們都以為他死了。為此,全國正舉行大規模的祈禱活動,把國家大事都撂在一邊。扁鵲找到了中庶子(太子的侍從官)問道:「太子患什麼病?」中庶子答道:「太子中邪。邪氣發泄不出去突然昏倒就死了!」扁鵲進一步了解了太子發病的各種情況,就信心百倍地對中庶子說:」你進去通報虢君,就說我能救活太子!」但中庶子不信扁鵲能「起死回生」,不肯去通報,而且嘲諷扁鵲說:「你既無上古名醫俞跗的本事,反而說你能救活太子,就是不懂事的嬰兒也會知道你是騙人的!」扁鵲氣憤地說:「你這是從竹管里望天。老實告訴你,我秦越人不等切脈、望色、聽聲、審察病人形態,就能說出病的部位。不信,你試去看看太子,他此刻耳朵該會鳴響,鼻翼該會扇動,從其大腿摸到陰部也該是溫熱的。」聽到這里,中庶子不禁目瞪口呆。因為扁鵲雖沒有見過太子,但通過多次詢問,對太子的病情已了如指掌,說得頭頭是道,說明他很有本事,不可小看。中庶子只得進去通報了。虢君得知消息,吃了一驚,趕快出來接見扁鵲,說:「我久慕先生大名,只是無緣拜見;先生路過我這小國,幸虧主動來救助,這實在是寡人的幸運!有先生救助,我兒就能活命;沒有先生救助,就只有把他的屍體埋在山溝罷了。」說著,「流涕長潸」,哭得好悲切。扁鵲告訴虢君,太子患的是「屍厥」(類似今天的休克或假死)。於是,扁鵲叫弟子子陽磨製針石,在太子頭頂中央凹陷處的百會穴扎了一針。過一會兒,太子就蘇醒過來。接著叫弟子子豹在太子兩脅下做葯熨療法。不久,太子就能坐起來。再服二十天的湯葯,虢太子就完全恢復了健康。從此以後,天下人都知道扁鵲有「起死回生」之術。而他卻實事求是地說,並非他能把死去的人救活,而是病人根本就沒有真正死去,他只不過用適當的治療方法,把太子從垂死中挽救過來而已。

從以上病例看出,扁鵲已經綜合運用了我國診病的「四診」原則—望、聞、問、切。他自說:「越人之為方,不等切脈、望色、聽聲、寫形,言病之所在。」這話已經充分表明扁鵲在臨床上運用了「四診」的診法。

⑦ 我國古代第一個採用「望聞問切」診斷疾病的名醫是誰

春秋戰國時期的神醫扁鵲

⑧ 望聞問切是誰發明的

望聞問切是扁鵲發明的,望聞問切最早源於《難經》第六內十一難,《難經》原名《容黃帝八十一難經》,古代漢族醫學著作之一,傳說為戰國時期秦越人扁鵲所作。

名稱:望聞問切

拼音:wàng wén wèn qiè

釋義:指觀氣色,合稱四診。

出處:最早應源於《難經》第六十一難。

資料拓展:

造句:

1、 等我望聞問切之後,再對症下葯。

2、中醫師都是經過望聞問切後,才對症下葯。

3、那醫生望聞問切,對症下葯,醫術十分高明。

4、兩人寒暄以後,孫老先生給趙淑嫻一番望聞問切,認為趙淑嫻並無病情,寬慰了幾句以後就要告辭。

5、一番望聞問切之後,郎中點點頭起身道,「大將軍,這位小友看來體質甚佳,身上的內傷已經基本痊癒,現在只要再修養幾日,待傷口癒合就可以了!」。

6、大嬸,中醫中講究的是四字『望聞問切』,經過剛才望聞兩字,本少看到大嬸雙眼眼圈微黑,雙眼眼珠暗淡無光,典型的沒有休息好或者是無法休息好。

7、通過望聞問切,發現該患者嘴唇紫而干,舌頭暗紅,舌邊緣紫黯,脈沉弦。

8、昔日扁鵲的望聞問切就是這個說法,而段老先生的佐助之術就是對應的第二點,想來以段老先生的高超技術應該能查探清楚的。

⑨ 我國古代第一個採用「望聞問切」診斷疾病的名醫是

扁鵲,戰國時醫學家。姓秦,名越人,齊國渤海莫(今河北任丘)人。扁鵲是中國傳統醫學的鼻祖,對中醫葯學的發展有著特殊的貢獻。

扁鵲看病行醫有「六不治」原則:一是依仗權勢,驕橫跋扈的人不治;二是貪圖錢財,不顧性命的人不治;三是暴飲暴食,飲食無常的人不治;四是病深不早求醫的不治;五是身體虛弱不能服葯的不治;六是相信巫術不相信醫道的不治。扁鵲在總結前人醫療經驗的基礎上創造總結出望(看氣色)、聞(聽聲音)、問(問病情)、切(按脈搏)的診斷疾病的方法。在這四診法中,扁鵲尤擅長望診和切診。當時,扁鵲的切脈技術高超,名揚天下。

扁鵲(活動期公元前4世紀初)中國戰國時期的醫學家。學醫於長桑君。有豐富的醫療實踐經驗,反對巫術治病,總結前人經驗,創立望、聞、問、切的四診法。他遍游各地行醫,擅長各科,在趙國為「帶下醫」(婦科),至周國為「耳目痹醫」(五官科),入秦國則為「小兒醫」(兒科),醫名甚著。後因醫治秦武王病,被秦國太醫令李醯妨忌殺害。在《史記.扁鵲倉公列傳》、《戰國策.卷四秦二》里載有他的傳記和病案,並推崇為脈學的倡導者。據《漢書.藝文志》載,扁鵲有著作《內經》和《外經》,但均已失佚。

濟南郊區鵲山西麓有扁鵲墓,墓前石碑署「春秋盧醫扁鵲墓」,並有清乾隆十八年(1753)重整字樣。

扁鵲雲游各國,為君侯看病,也為百姓除疾,名揚天下。他的技術十分全面,無所不通。在邯鄲聽說當地尊重婦女,便做了帶下醫(婦科醫生)。在洛陽,因為那裡很尊重老人,他就做了專治老年病的醫生。秦國人最愛兒童,他又在那裡做了兒科大夫,不論在哪裡,都是聲名大振。

⑩ 創造了「望聞問切」四診法的我國古代醫學家是

扁鵲

望診,就是用眼睛望病人的整體和局部的情況,聞診,聞就是用耳朵聽,用鼻子聞,問診,看病時醫生要仔細詢問病人的病情,切診,切診就是切脈、候脈.切脈部位多在寸口

閱讀全文

與望聞問切是哪位古代名醫創造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