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高科技產品研發為什麼中國和國外比有差距
起步晚
基礎薄弱
人才流失
Ⅱ 想問一下支付寶是如何被發明出來的,這東西也算是高科技了吧為什麼十年前的中國可以做出來這種東西而國外
應該是我們人口多,需求大,有需求才有市場。這也是從生活便利方面入手,與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Ⅲ 誰能推薦些介紹國外最新高科技發明或榮獲科技大獎物品的專業網站
推薦你Discovery的官網:
http://dsc.discovery.com/
不知道是否適合內你…容…
Ⅳ 為什麼近代的高科技和交通工具都是外國人很早發明傳播全球的
首先科技就是領先,其次發明創造的點子多,不用國家扶持自己就能埋頭研究。
Ⅳ 為什麼電腦高科技等等都是外國人發明的中國人卻發明不出來
外國人抄在這方面比我們領先了一些,所以考慮得也多一些,由他們發明也就順理成章了,希望我們可以迎頭趕上,爭取在不遠的將來,再次創造出「四大發明」那樣的輝煌吧!
電子,信息化,高科技,主要是人才,技術,環境,制度等,我們在每個方面都需要追趕,差距至少50年
Ⅵ 什麼科技是中國發明的
一、指南針
指南針,古代叫司南,主要組成部分是一根裝在軸上的磁針,磁針在天然地磁場的作用下可以自由轉動並保持在磁子午線的切線方向上,磁針的北極指向北磁極,利用這一性能可以辨別方向。
指南針的發明應當是在一個很漫長的時間中,慢慢地改進的結果,而不同時期的形式,應以不同的形式出現。唐代堪輿家的活動相當活躍,並開始強調方向的選擇,尋找比磁勺更方便的指向器成了當務之急。於是指南鐵魚或者蝌蚪形鐵質指向器及水浮磁針應運而生。
活動於唐開元年間(713—741年)的山西堪輿家丘延瀚,被後世堪輿家推崇為堪輿術三針(正針、縫針和中針)中最早出現的正針法的創始人。
二、造紙術
造紙術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紙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它是人類文明史上的一項傑出的發明創造。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養蠶織絲的國家。中國古代勞動人民以上等蠶繭抽絲織綢,剩下的惡繭、病繭等則用漂絮法製取絲綿。
遠古以來,中國勞動人民就已經懂得養蠶、繅絲。秦漢之際以次繭作絲綿的手工業十分普及。這種處理次繭的方法稱為漂絮法,操作時的基本要點包括,反復捶打,以搗碎蠶衣。這一技術後來發展成為造紙中的打漿。此外,中國古代常用石灰水或草木灰水為絲麻脫膠,這種技術也給造紙中為植物纖維脫膠以啟示。紙張就是藉助這些技術發展起來的。
三、火葯
火葯,顧名思義,可由火花、火焰等引起劇烈燃燒的葯劑。據《范子葉然》的記載,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用於民間民生應用,范子計然說「硝石出隴道」。火葯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是在適當的外界能量作用下,自身能進行迅速而有規律的燃燒,同時生成大量高溫燃氣的物質。
唐朝末年,火葯已被用於軍事。唐昭宗天佑元年(904年)楊行密的軍隊圍攻豫章,部將鄭 (以所部發機飛火,燒龍沙門,帶領壯士突火先登入城,焦灼被體)。這里所說的(飛火),就是(火炮),(火箭)之類。(火炮)是把火葯製成環狀,把吊線點燃後用拋石機拋擲出去;火箭則是把火葯球縛於箭鏃之下,將引線點燃後用弓射出。到了宋代,戰爭接連不斷,促進火葯武器的加速發展。
四、印刷術
印刷術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四大發明之一。雕版印刷術發明於唐朝,並在唐朝中後期普遍使用。宋仁宗時畢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宋朝雖然出現活字印刷術,但並未普遍使用,而仍然是普遍使用雕版印刷術。
中國的印刷術,源遠流長,傳播廣遠。它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它隨中華文化的誕生萌芽,隨中華文化的發展演進。如果從其源頭算起,迄今已經歷了源頭、古代、近代、當代四個歷史時期,長達五千餘年的發展歷程。
早期,中國人民為了記載事件、傳播經驗和知識,創造了早期的文字元號,並尋求記載這些字元的媒介。由於受當時生產手段的限制,人們只能用自然物體來記載文字元號。例如,把文字刻、寫在岩壁、樹葉、獸骨、石塊、樹皮等自然材料上。
五、地動儀
地動儀是中國東漢科學家張衡創造的傳世傑作。張衡所處的東漢時代,地震比較頻繁。張衡對地震有不少親身體驗,為了掌握全國地震動態,他經過長年研究,終於在陽嘉元年(公元132年)發明了候風地動儀,這也是世界上的第一架地動儀。
張衡所處的東漢時代,地震比較頻繁。據《後漢書·五行志》記載,自和帝永元四年(公元92年)到安帝延光四年(公元125年)的三十多年間,共發生了二十六次大的地震。地震區有時大到幾十個郡,引起地裂山崩、房屋倒塌、江河泛濫,造成了巨大的損失。
張衡對地震有不少親身體驗。為了掌握全國地震動態,他經過長年研究,終於在陽嘉元年(公元132年)發明了候風地動儀──世界上第一架地震儀。當時利用這架儀器成功地測報了西部地區發生的一次地震,引起全國的重視。這比起西方國家用儀器記錄地震的歷史早一千七百多年。
Ⅶ 美國矽谷有哪些高科技企業
美國矽谷有Facebook、蘋果、英特爾、惠普、思科、朗訊、英偉達等高科技企業。
1、Facebook——Facebook(臉書)是美國的一個社交網路服務網站 ,創立於2004年2月4日,總部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門洛帕克
(7)國外高科技發明擴展閱讀:
1、矽谷(Silicon Valley),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北部的大都會區舊金山灣區南面,是高科技事業雲集的聖塔克拉拉谷(Santa Clara Valley)的別稱。矽谷最早是研究和生產以硅為基礎的半導體晶元的地方,因此得名。
2、矽谷是當今電子工業和計算機業的王國,盡管美國和世界其它高新技術區都在不斷發展壯大,但矽谷仍然是世界高新技術創新和發展的開創者和中心,該地區的風險投資佔全美風險投資總額的三分之一,擇址矽谷的計算機公司已經發展到大約1500家。
3、矽谷的主要區位特點是擁有附近一些具有雄厚科研力量的美國頂尖大學作為依託,主要包括斯坦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還包括加州大學其它的幾所校區和聖塔克拉拉大學等等。結構上,矽谷以高新技術中小公司群為基礎,同時擁有谷歌、Facebook、惠普、英特爾、蘋果公司、思科、英偉達、甲骨文、特斯拉、雅虎等大公司,融科學、技術、生產為一體。
Ⅷ 國外發明高科技飛行器,實用性到底有多強
發明和德國造出來的飛碟差不多嗎?現在的科技就差造飛碟出來了!別的高科技飛行器差遠了!謝謝
Ⅸ 中國世界領先的技術有哪些
1、激光技術。我國激光技術世界第一,領先全世界15年。
2、超級稻及其他農作物雜交技術。超級稻被世界成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
3、陶瓷技術。陶瓷技術是我國傳統的領先技術。
4、反衛星武器技術。我國已經發明寄生星多年。現在開始向菲律賓的一顆商業衛星部署寄生星。寄生星只有中國才有,世界任何國家都沒有研製出來。是我國鎮國之寶。
5、建橋技術。我國是造橋王國,有「世界橋梁博物館」的美稱。杭州灣跨海大橋是世界上最長的橋,也是世界跨度最大的橋。
6、高原鐵路建設技術。青藏鐵路是世界高原鐵路技術難度最大的技術。
7、巨型水電站建設技術。我國建設的三峽水利樞紐工程,代表世界水電技術的最高水平。
8、排灌機技術。安裝在駱馬湖的抽水機直徑8米,計劃再安裝直徑12米的機器。代表世界最高水平。
9、智能機器人技術。我國的水下螃蟹系統,是世界獨有的。
10、汽墊船是我國發明的。當時為了保密,沒有向全世界公布。
11、打水井技術。我國在西北能打世界最深的水井。
12、絲綢技術。絲綢是我國的傳統技術。現在仍然世界領先。
13、治理沙漠技術。我國治理沙漠技術世界領先。
14、防治人畜瘟疫技術。我國在50--60年代已經基本消滅人畜瘟疫,當時和現在都是世界最高水平。
(9)國外高科技發明擴展閱讀
電子技術
在電子與信息技術產業方面,中國取得了長足進步,達到世界一流水平。2009年中國製造世界上48.3%的電視機,49.9%的行動電話,60.9%的個人電腦,和75%的液晶監視器。
國產製造的電子元件已成為一個重要來源,2010年中國軟體行業在軟體和信息服務市場的份額以高於15%的速度增加,在過去的十年裡平均增幅達到36%。
中國是第一個以發展中國家的身份製造了超級計算機的國家,2011年中國擁有世界最快的500個超級計算機中的74個,而十年前她仍默默無聞。
中國以國產微處理器為基礎製造出本國第一台超級計算機名為神威藍光,部署於天津濱海新區的國家超級計算天津中心的業務主機天河一號和曙光計算機天津產業基地生產的曙光星雲,分別為世界超級計算機運算速度排名的第二和第四名。
且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清華大學組成的聯合小組,成功實現了16公里的量子態隱形傳輸,這一距離是當時世界記錄最遠距離的20多倍。
上海交通大學有望實現探測「馬約拉納費米子」,使中國進入量子計算機的領先領域。2012年一款計算機多CPU高速互連的高性能專用交換晶元在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系統封裝技術研究室封裝成功,結束了中國高端晶元外國封裝的歷史。
Ⅹ 中國主要要從國外進口那些高新技術
第一大進口工業品是集成電路,2016年進口了2271億美元,佔了整個工業品進口總額的19.3%。
進口的第二大工業品是汽車整車和汽車零部件,2016年進口746.1億美元,占工業品進口的6.34%。
進口的第三大工業品是儀器儀表,2016年總共進口449.6億美元,我國尤其是科研領域,非常依賴從國外進口高端科研設備,雖然國產儀器儀表近年來發展非常迅速,但是總體來說差距仍然非常大,例如基本上實驗室的高端科研儀器還是依賴進口。
進口的第四大工業品是初級形狀塑料,2016年進口413.2億美元,這個可能是大多數人沒有想到的,初級形狀的塑料包括各種以聚開頭的化工品,例如聚乙烯,聚丙烯,環氧樹脂,聚碳酸酯等等。
進口第五大工業品是顯示面板,2016年進口總額為318.5億美元,由於前面的初級形狀塑料和儀器儀表都是個大類,所以也可以說液晶顯示面板是我國進口的第三大工業品。
進口的第六大工業製品是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及其零部件,2016年進口了278.3億美元。它包括工業和民用計算機及其零部件,例如硬碟,硬碟驅動,計算機,光碟驅動,顯卡,音效卡等等。
進口的第七大工業品是未鍛軋的銅及銅材,2016年進口了263.8億美元,不過這個主要是資源型的初級工業製品。
進口的第八大工業品是醫葯品,2016年進口了220.9億美元,其實中國非常重視葯物的國產化,因為保障14億的人的健康並非小事,但是依然有葯物需要依賴進口。
進口的第九大工業品是飛機和航空器,2016年進口203億美元,我們為什麼要自主研發ARJ21和C919,因為這是進口排在前十的工業品。
進口的第十大工業品是電子元器件,2016年進口了200.1億美元,我們用的手機裡面最值錢的是各種集成電路(包括手機處理器,DRAM,快閃記憶體,基帶晶元,功率放大器,數模轉換,射頻器件等等)。
中國製造大而不強,這句話是對了一半,的確有的中國製造產量非常大,營業收入也非常高,但是產值和利潤都非常低,這個是事實,我國凡是領先世界的行業和企業,在本行業一定是營業收入最高行列,反之我國凡是沒有發展起來的產業,其特徵都是營業收入非常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