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古代一敷就能止血的金創葯,為何突然失傳了
現在我們將一些賣假葯的人稱之為“賣狗皮膏葯”的人,他們大多把自己的葯吹得多麼多麼厲害,多麼多麼無所不能,正所謂跌打損傷,就沒有什麼是他的葯治療不好的。不過歷史上確實有專治跌打損傷的“狗皮膏葯”,還有專門治療外傷流血的“金創葯”效果有時候真可謂“葯到病除”,那麼現在為何沒有了金創葯了呢?
金創葯又名刀尖葯,因為古時候人勞作要與鐮刀、鋤頭接觸,有的人還要與冷兵器刀、槍、劍、戟接觸,所以經常會有人被利刃劃傷,為了便利當時的人,清朝的醫生專門發明了金創葯這種葯物,它的好處是價格低廉,效果顯著,能夠治療除了傷及腑臟等致命傷以外的其他任何刀傷,受到當時農民、習武之人等廣大群眾的熱烈喜愛。
甚至於我們現在在看電視的時候還常常會出現一個片段,某人渾身受傷,用金創葯不久就治好了。不過這樣厲害的“神葯”,在現代卻似乎失傳了。現代在工地、車間當中因為經常會和鋒利的金屬接觸,也往往會有受傷的情況,為什麼卻沒辦法買到那種簡單有效的金創葯了呢?
金創葯的主要配方為:
“雄土鱉四錢,膽南星五錢,血竭五錢,沒葯八錢,馬錢子(微炒)九個,龍骨(澀舌者真)三錢,南紅花五錢,川羌活三錢,螃蟹骨三錢,當歸三錢,凈乳香一兩,口防風五錢,白芷五錢,升麻五錢,菖蒲三錢,川芎四錢。”
這裡面的葯物在古代的時候都比較容易獲取,因為那時候植被豐富,各種植物到處都是,只要去山上找,都能找得著。唯獨有兩件東西比較難得,一是“雄土鱉”,二是“龍骨”,土鱉雖然難得,但是農民在以前也經常在水溝附近發現,所謂龍骨,一般是古代遺留下來的各種動物骨骼或者化石,這個就要看機緣了。
這些“龍骨”每一片都是中國人的瑰寶,即使是外國人花重金來買,也不會出售給他們。更何況把它拿去大量的做葯用呢?因為這些原因,曾經風靡一時的金創葯也就沒有了原料,相當於“失傳”了。
⑵ 速效止血散的發明者是誰呢
我家裡備了一些肖雲教授所研製的速效止血散,這人了不起,出身於中醫世家,稱號有世界自然醫學科學院兩院院士,世界千禧名醫,地球驕子。
⑶ 創可貼的止血原理
血液中的血小板有凝結功能從而達到止血的效果。 多年前一名外國女子流血了,用棉花球按住傷口能快速止血,但總用手按著很不方便,然後他的丈夫貼上膠帶,發明了創可貼。所以起初創可貼和棉花球的原理是一樣,通過制止血液流動,加速血小板的凝固而止血。但現在那種雲南白葯創可貼就另說了。
⑷ 止血貼是誰發明的
最早發明止血貼劑的是中國古代的隨軍軍醫,當然,那時候沒這名詞.可能叫:"治血流"
⑸ 創可貼是誰發明的啊
是埃爾·迪克森。
在20世紀初,埃爾·迪克森太太剛結婚,對烹調毫無經驗,常在廚房切著手或燙著自己。埃爾·迪克森那時正在一家生產外科手術綳帶的公司里工作,他很快就能熟練地為太太包紮。他想,要是能有一種包紮綳帶,在太太受傷而無人幫忙時,她自己能包紮就好了。
於是,他開始做起實驗。他考慮到,如果把紗布和綳帶做在一起,就能用一隻手來包紮傷口。他拿了一條紗布擺在桌子上,在上面塗上膠,然後把另一條紗布折成紗布墊,放到綳帶的中間。但是有個問題,做這種綳帶的粘膠暴露在空氣中時間長了就會干。
迪克森試了許多不同布料蓋在膠帶上面,期望找到一種在需要時不難揭下來的材料。後來他發現,有種粗硬紗布能很好地完成這個任務。經公司改進後得以廣泛應用。
(5)發明止血擴展閱讀
創可貼使用注意事項:
1,貼創可貼不可纏得太緊,尤其是手指和腳趾。纏得太緊會導致厭氧菌滋生,加大感染和患破傷風的幾率。
2,不要環狀包紮。手指和腳趾的動脈在其兩側,纏得過緊會導致血流循環不暢,輕者傷口處腫脹,嚴重者可能導致指(趾)末端壞死,甚至截肢。
3,使用別超12個小時。有的人不太在意細節,一個創可貼用上好幾天。但請注意,創可貼的最長使用時間不能超過12個小時。如果在此期間創可貼被水浸濕或有其它臟污情況,應立即更換。
4,使用防水創可貼不能長時間與水接觸。如果創可貼與傷口周圍的皮膚粘得不嚴密,尤其是指尖、膝蓋和肘部等特殊部位,就不可能真正做到防水。
⑹ 世界上第一台超聲止血刀誰發明
美國外科公司、現在的柯惠醫療隸屬於美敦力集團
⑺ 古代如何止血,如何止痛
止痛:
古代止痛就有麻沸散了,是華佗創制的用於外科手術的麻醉葯。《後漢書·華佗傳》載:"若疾發結於內,針葯所不能及者,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既醉無所覺,因刳(kū,剖開)破腹背,抽割積聚(腫塊)。"
止血:
金創葯止血效果不錯也是古代的發明,俗稱刀尖葯,其實是一種葯的商用名,比如,跌打葯,專治跌打損傷。主治跌打損傷,刀斧傷,血流不止或皮肉青紫腫疼未破。
華佗所創麻沸散的處方後來失傳。傳說系由曼陀羅花(也叫鬧羊花、萬桃花、醉心花、狗核桃)1斤、生草烏、香白芷、當歸、川芎各4錢,天南星1錢,共6味葯組成;另一說由羊躑躅3錢、茉莉花根1錢、當歸1兩、菖蒲3分組成。
傳說中的中醫麻醉劑。中醫中有"麻沸湯"的概念,但與麻醉劑無關。另一說麻沸散可能是麻黃散之誤。但無論如何,世上也不可能存在像傳說中麻沸散一樣僅口服達到全麻狀態,無需氣管插管等護理措施,而且安全有效的麻醉劑。
⑻ 創可貼為什麼能止血含有什麼化學成分
血液中的血小板有凝結功能從而達到止血的效果。
多年前一名外國女子流血了,用棉花球按住傷口能快速止血,但總用手按著很不方便,然後他的丈夫貼上膠帶,發明了創可貼。所以起初創可貼和棉花球的原理是一樣,通過制止血液流動,加速血小板的凝固而止血。但現在那種雲南白葯創可貼就另說了。
⑼ 跌打損傷止血必備的"雲南白葯",當年是誰發明的
雲南白葯在中國已經成為了一個家喻戶曉的大品牌,這個身上有一絲神秘色彩的品牌可謂是不折不扣的百年老字型大小,最早的創始人是出生在1880年的曲煥章。
曲煥章小時候就父母雙亡,祖母和姐夫撫養他長大,12歲的時候,他從姐夫袁恩齡家學習中醫傷科、葯物炮製和一些醫葯基礎知識。因為學醫頗有天賦,加上刻苦學習,曲煥章19就成了江川一代頗有名氣的傷科醫生。那時候的江川地區土匪橫行,受傷的土匪經常威逼他治療槍傷刀傷。當地縣令知道這件事後下令捉拿曲煥章,曲煥章聞訊逃走。曲煥章之後一直靠著擺攤行醫為生。
改進的葯劑在實際應用中效果非常好,曲煥章也因此得到了很多大佬的贊揚,如雲南省主席龍雲贈《針膏起疾》匾,國民黨元老胡漢民贈《白葯如神》匾。在這樣的口碑影響下,白葯一年銷售來到了40萬多瓶。
曲煥章在1937年抗戰全面爆發後捐獻了3萬多瓶白葯給錢前線官兵,有力地支持了抗戰。但是隨著白葯名氣越來越大,引來了製造假葯的投機分子。國民黨曾經派出民國最高法院院長焦易堂想要曲煥章交出秘方給中華制葯廠生產。
在遭到曲煥章的堅決拒絕後,國民黨將他軟禁在重慶,曲煥章最終在威逼中病死,終年58歲。1955年,曲煥章妻子和女兒將百寶丹等葯方全部無償捐獻,政府將其改名為「雲南白葯」,交由昆明制葯廠生產,從此這個「神葯」逐漸家喻戶曉。
後來,雲南白葯能夠逐漸成為我們人人都用的一種葯物,也要感謝這些人的無私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