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簡述近現代設計教育的發展
淺議現代設計及其發展趨勢
周靚(西安美術學院建築環境藝術系 陝西西安 710065)
現代設計的發展時間不過是短短的百餘年,從它產生至今的這段時間裡面,也經
歷了眾多的變革和流派的更替,那麼現代設計是怎樣產生和發展的,至今又將朝
著什麼方向繼續邁進呢?該文將就此做一淺要的論述。
現代設計;現代主義;風格流派
1.現代設計產生的歷史背景
早在十八世紀前的設計活動主要基於手工業,設計和製作往往是個人獨立完成,
完全沒有精細的行業分工。而設計服務的對象也只是面對上層階級,設計力量完
全被王權、教會等統治階級所掌握,因此在設計上難免體現出嬌揉造作的風格,
十八世紀的巴洛克和洛克克風格和十九世紀的維多利亞風格都是這種情況的典型
案例。到了十八世紀末社會日益兩極分化,工業化大生產和資產階級思想開始大
規模蓬勃發展。正是隨著工業化大生產的大規模發展,現代設計也應運而生了。
從現代設計歷史長河來看,已經有百餘年的發展過程了,但是一直到第二次世界
大戰結束為止,關於它的發展還仍舊局限在應用方面,從事理論研究的人少之又
少。促成這種局面的原因很簡單,現代設計的發展時間尚短,加之是一門應用性
學科,在不少人的概念中認為似乎沒有研究它的必要。只是到了近幾十年中,現
代設計的史和論方面的研究才漸漸得到了重視。
2.現代設計的概念及其范疇
2.1設計的基本概念
設計是指把一種計劃、規劃、設想、問題解決的方法,通過視覺的方式傳達出來
的活動過程。它的核心內容包括三個方面:1、計劃、構思的形成;(受到現代市
場營銷學、社會心理學、人體工程學等方面影響)2、視覺傳達方式;(手工繪圖
、電腦製作、模型推敲等根據具體情況的需求而定)3、計劃通過傳達後的具體應
用(同設計要求所產生的技術條件密切相關)。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它的定義也
十分的簡單,大多集中於功能與形式的關系中。如使用功能(目的);物質技術
條件(基礎);設計造型(審美構思)。而現代設計還被視為解決功能、創造市
場、改變行為的手段,已經不僅僅被看作是解決功能與形式之間的手段了。
因為影響計劃和構思的因素不同,因此有傳統設計和現代設計的區分。而兩者最
根本的區別在於現代設計與工業化大生產和現代文明密切聯系,這是傳統設計所
不具有的。因此現代設計是工業化大批量生產技術條件下的必然產物。
2.2現代設計的范疇
現代設計的范疇十分的廣泛,它涉及到了建築設計、環境藝術設計、現代室內設
計、展示設計、景觀園林設計等等;還包括了平面設計、工業造型設計、廣告策
劃設計、服裝設計、紡織品設計以及攝影、影視製作等等。現今設計的專業分類
越來越細致,又不斷的派生出許多新的設計學科和門類,如:城市傢具設計、產
品設計、首飾加工設計、影視動畫設計等等,隨著時間發展和人類社會需求的增
長,還會不斷有新的設計行業繼續湧出。
2.3現代設計的屬性
現代設計究竟應該隸屬於工科還是以美術為中心的文科範疇,這個問題也是一直
備受關注的。設計本身所涉及的范圍十分的廣泛繁雜,因此要區分它的屬性就必
須要根據不同的設計種類來決定它的屬性。如工業設計和建築設計因為同工程技
術息息相關就會比較傾向於工科門類,而平面設計、室內設計、廣告設計等與美
感的表現關系比較密切,就應該傾向於文科。
美術作為單純的藝術活動是藝術家相對個人化的表現過程,是自我情緒的宣洩和
表現過程,而設計則門類更多的表現在為他人服務這個活動過程。前者是為本人
,後者是為他人、社會、市場,兩者從服務對象的歸屬性上有一定的區別。
工程設計和藝術設計雖然同屬於「設計」這個大的概念,但是也有著本質的區分
。工程設計是解決人造物中物與物的關系,是物體本身之間的協調性問題。如汽
車離合與油門之間的關系;而藝術設計是解決人造物與人的關系,是人和物體之
間的協調性問題。如汽車的美觀舒適性等。這樣一來,區分工程設計和藝術設計
的概念屬性就不是那麼困難的事情了。本文中的設計概念專屬於相關藝術設計的
概念范疇。
2.4現代設計的通用性表現
現代設計在全世界范圍內有著通用性的表現。在當今的社會人們的交流方式基本
分為兩種:一是人與人之間通過語言和肢體動作直接的交流,二是人與人通過大
量普遍的標志、廣告、圖解和通用產品進行交流,這種是比較普遍的,如:全世
界的國際機場的設計都有比較接近;全世界的電腦視窗電腦鍵盤也基本同一化;
所有軟飲的外包裝設計和開口方式也基本同一化等等。這些都充分的體現了設計
在促進交流方面的巨大的作用,正是因為設計的作用才使得世界越來越接近,人
們的交流越來越容易和方便,從而也促使「地球村」概念的應運而生。
3.包豪斯產生的巨大影響及現代設計教育
3.1包豪斯
大多數國家的設計教育都是在美術學院的基礎之上建立設計教育的。但是早期的
理工型設計教育是單獨進行的,其中最著名的就是1919年在德國建立的包毫斯設
計學院,也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為發展設計教育而成立的學院,可以說是史無前
例的設計教育大改革。這所學院是由德國著名建築家理論家格羅佩斯所創建,期
間經歷了兩次校址的搬遷(魏瑪、德紹)和三任校長的更替(格羅佩斯、漢斯.邁
耶、密斯.凡德羅),直至1933年被納粹政府強行關閉。從時間段上可以得出包毫
斯設計學院(1919—1933)在歷史上存在於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年—1918年)
和第二次世界大戰(1936年—1945年)之間。雖然時間並不長,但是它對現代設
計及其教育的影響是難以估量的。
3.2現代設計教育
包毫斯對現代設計教育的巨大貢獻主要表現在:強調標准化、強調集體的工作方
式、強調科學的工作方式、將教育中心從外部改到內部的解決問題上、開創各種
工作室、創造基礎課程的教育方式、創新人體工程學等等。它的創造確實給現代
設計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現代設計教育與現代設計基本在同時開始發展,目前經過自己體系的不斷發展,
學科開始趨於完善,教學方向也開始比較明確了。但是現代乃至當今的設計教育
依然同當年包豪斯的創辦和貢獻是分不開的。
4.現代主義設計的內容實質極其代表人物
4.1現代主義思想產生的三個基本因素:
對於傳統的否定態度:它否認以往設計只針對王權、教會、貴族服務的形式,對
於傳統的理念和工作方式有很大程度的否定;強調設計應有強烈的時代感:每件
設計作品都能夠體現出強烈的時代精神;設計服務對象思維方式的改變:現代設
計的服務對象的改變也決定了其思維方式的大的扭轉,設計不再以奢華、矯揉造
作作為審美的標准,從而轉向了實用性和大方美觀的審美趨勢。
4.2第一代現代主義設計大師
具有代表性的第一代現代主義設計大師有:
a)格羅佩斯:他反對風格主義,強調為民眾而設計;
b)密斯.凡德羅:主張「少即是多」的設計理念,減法設計也是他
(下轉第157頁)
(上接第154頁)
所推崇的;
c)勒·柯布西耶:「機械的美」是他畢生追求的設計手法,「朗香教堂」就是其
著名的代表作品。後期成為了國際主義分支之一的「粗野主義」的代表人物;
e)賴特:追求風格,畢生為富人設計,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不能真正代表現代主
義建築的全部精神實質。
這批大師作為第一代現代主義的設計師對於現代設計的發展是功不可沒的,但是
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使得這些設計師也不得不重新做一次選擇。二戰結束
後大批的包豪斯的教員和學生移居美國,其中也包括第一批的現代主義的設計師
們,他們同美國的豐裕社會相結合,最終把包豪斯的影響發展成為新的設計風格
——國際主義風格。所以也可以說國際主義風格是現代主義在戰後的發展。
5.現代主義、國際主義風格的衰退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從德國包豪斯發展出來的國際主義設計成為了西方國
家設計的主要風格,在二十世紀50至70年代風行一時。
國際主義是現代主義在戰後的發展,從設計風格上是一脈相承的,無論是戰前的
現代主義還是戰後的國際主義都具有形式簡單、反裝飾、強調功能、高度理性化
、系統化的特點。國際主義設計師受到密斯的「少則多」影響,在50年代下半期
發展以形式上的減少主義為特徵,為達到減少主義設計的基本原則,因而開始背
叛現代主義設計的基本原則,僅僅在形式上維持和誇大現代主義的特徵。所以受
到後現代主義(高科技風格、解構主義風格、新現代主義風格、「波普」風格)
的挑戰和抨擊也在清理之中。
6.現代設計的未來發展趨勢
6.1設計師們的探索和「否定之否定」的發展規律
不少設計師急功近利的想了解什麼是目前最新最時尚的做法,我認為從發展史的
角度是「見木不見林」的,只一味地追求形式,不了解發展的文脈,只是對設計
斷章取義,一知半解是不可取的,設計從某個角度來看也是一把雙刃劍,在建設同時也在破壞,往往出現了許多「建設性破壞」
和「發展性倒退」的可悲局面。因此,只有全面的認知整個設計史的發展、演變
過程,才能判斷出自己的行為是否是准確的,只有「繼往」才能夠「開來」,一
個忘卻了自己的民族和國家的人不可能成為一個稱職的設計師。
由現代主義開始,又回到具有相同內涵不同細節的新現代主義設計的發展過程,
基本符合哲學辨證法的「否定之否定」的規律,現代設計發展具有螺旋性的特點
,是一個螺旋提高向前發展的過程。
6.2展望未來
雖不可預測新的設計運動流派的產生和發展,但從現代建築來看基本是維持在了
以現代主義為主的基礎上,多元的發展是可以肯定的。而作為設計師本身來講,
每個人肩上都背負著歷史的重擔,更應具備敏銳的洞察力和高度的職業精神。為
現代設計的發展推波助瀾。
B. 當代設計的發展趨勢
當代設計的發展趨勢:
1.綠色設計。
保護環境,愛護我們的家園在世界的各個領域都已經成為一個必須的主題,設計作品作為感官上的表現形式,更能有力的體現環保的主題。綠色設計還被稱為生態設計等,但無論它以什麼樣的名字出現,其內涵是:在產品的設計階段就將環境因素和預防污染的措施納入其中,以環境性能作為產品的設計目標和出發點,力求使產品對環境的負面影響降到最小。一個成功的綠色設計是設計師對環境問題高度認識的體現,也是設計師在開發、創作中創造性、知識和相關經驗的精華所在,更體現了他們對自己生存環境的熱愛,呼喚著人類的良知。目前的綠色設計主題和發展趨勢分為以下幾種:
①運用天然的原材料,不經刻意加工、修飾原生態的體現在建築材料、傢具產品、服裝等方面。
②強調節能實用性,摒棄無用的功能和裝飾,創造出生動形象,回歸經典的簡朴。
③呈現復古的風格,使用高科技環保材料,創造出讓人感覺溫馨、舒適、利於親近的設計。
④採用循環和組合設計方式,讓一項設計作品有多種使用形式,而且設計作品還可以更新、升級,增加使用壽命,即便損壞,也可以回收利用。
2.人性化情感化設計。
所謂人性化情感化設計,就是將一些精神層面的表現形式融設計中,讓人們從設計中可以體驗到現代社會已經缺失的那些情感,喚起人們深藏內心的和即將消逝的共鳴。如今大多數設計,很少有人情味的體現,大部分是生硬的去滿足客戶的需要,由於客戶對一些設計知識的欠缺,也促使設計缺乏在情感上表達。要做到設計的人性化和情感化,需要設計師真正去體驗生活,抓住當今時代人們精神上的突出點,找出他們現在需要什麼,如何放鬆,如何釋放,如何產生共鳴。讓欣賞者去很快地找到設計師想表達的情感從而產生共鳴是不容易的,這需要設計師大量的閱歷和親身體驗作為基礎。
3.地域化鄉土化設計。
無論何種形式的設計,也不管怎樣入流的設計,其設計師的思維、設計風格都受到當地傳統文化的影響,他們所設計的作品大多不會離開這些文化。將當地的傳統文化與自己的設計相結合,在很多優秀設計作品中出現過。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有著自己不同的文化,將鄉土的元素添加到設計中,也是獨具特色的。中國的傳統文化更是很有代表性的,毋庸置疑,這成為設計發展的新思路。
C. 現代設計的發展趨勢
淺議現代設計及其發展趨勢
周靚(西安美術學院建築環境藝術系 陝西西安 710065)
現代設計的發展時間不過是短短的百餘年,從它產生至今的這段時間裡面,也經
歷了眾多的變革和流派的更替,那麼現代設計是怎樣產生和發展的,至今又將朝
著什麼方向繼續邁進呢?該文將就此做一淺要的論述。
現代設計;現代主義;風格流派
1.現代設計產生的歷史背景
早在十八世紀前的設計活動主要基於手工業,設計和製作往往是個人獨立完成,
完全沒有精細的行業分工。而設計服務的對象也只是面對上層階級,設計力量完
全被王權、教會等統治階級所掌握,因此在設計上難免體現出嬌揉造作的風格,
十八世紀的巴洛克和洛克克風格和十九世紀的維多利亞風格都是這種情況的典型
案例。到了十八世紀末社會日益兩極分化,工業化大生產和資產階級思想開始大
規模蓬勃發展。正是隨著工業化大生產的大規模發展,現代設計也應運而生了。
從現代設計歷史長河來看,已經有百餘年的發展過程了,但是一直到第二次世界
大戰結束為止,關於它的發展還仍舊局限在應用方面,從事理論研究的人少之又
少。促成這種局面的原因很簡單,現代設計的發展時間尚短,加之是一門應用性
學科,在不少人的概念中認為似乎沒有研究它的必要。只是到了近幾十年中,現
代設計的史和論方面的研究才漸漸得到了重視。
2.現代設計的概念及其范疇
2.1設計的基本概念
設計是指把一種計劃、規劃、設想、問題解決的方法,通過視覺的方式傳達出來
的活動過程。它的核心內容包括三個方面:1、計劃、構思的形成;(受到現代市
場營銷學、社會心理學、人體工程學等方面影響)2、視覺傳達方式;(手工繪圖
、電腦製作、模型推敲等根據具體情況的需求而定)3、計劃通過傳達後的具體應
用(同設計要求所產生的技術條件密切相關)。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它的定義也
十分的簡單,大多集中於功能與形式的關系中。如使用功能(目的);物質技術
條件(基礎);設計造型(審美構思)。而現代設計還被視為解決功能、創造市
場、改變行為的手段,已經不僅僅被看作是解決功能與形式之間的手段了。
因為影響計劃和構思的因素不同,因此有傳統設計和現代設計的區分。而兩者最
根本的區別在於現代設計與工業化大生產和現代文明密切聯系,這是傳統設計所
不具有的。因此現代設計是工業化大批量生產技術條件下的必然產物。
2.2現代設計的范疇
現代設計的范疇十分的廣泛,它涉及到了建築設計、環境藝術設計、現代室內設
計、展示設計、景觀園林設計等等;還包括了平面設計、工業造型設計、廣告策
劃設計、服裝設計、紡織品設計以及攝影、影視製作等等。現今設計的專業分類
越來越細致,又不斷的派生出許多新的設計學科和門類,如:城市傢具設計、產
品設計、首飾加工設計、影視動畫設計等等,隨著時間發展和人類社會需求的增
長,還會不斷有新的設計行業繼續湧出。
2.3現代設計的屬性
現代設計究竟應該隸屬於工科還是以美術為中心的文科範疇,這個問題也是一直
備受關注的。設計本身所涉及的范圍十分的廣泛繁雜,因此要區分它的屬性就必
須要根據不同的設計種類來決定它的屬性。如工業設計和建築設計因為同工程技
術息息相關就會比較傾向於工科門類,而平面設計、室內設計、廣告設計等與美
感的表現關系比較密切,就應該傾向於文科。
美術作為單純的藝術活動是藝術家相對個人化的表現過程,是自我情緒的宣洩和
表現過程,而設計則門類更多的表現在為他人服務這個活動過程。前者是為本人
,後者是為他人、社會、市場,兩者從服務對象的歸屬性上有一定的區別。
工程設計和藝術設計雖然同屬於「設計」這個大的概念,但是也有著本質的區分
。工程設計是解決人造物中物與物的關系,是物體本身之間的協調性問題。如汽
車離合與油門之間的關系;而藝術設計是解決人造物與人的關系,是人和物體之
間的協調性問題。如汽車的美觀舒適性等。這樣一來,區分工程設計和藝術設計
的概念屬性就不是那麼困難的事情了。本文中的設計概念專屬於相關藝術設計的
概念范疇。
2.4現代設計的通用性表現
現代設計在全世界范圍內有著通用性的表現。在當今的社會人們的交流方式基本
分為兩種:一是人與人之間通過語言和肢體動作直接的交流,二是人與人通過大
量普遍的標志、廣告、圖解和通用產品進行交流,這種是比較普遍的,如:全世
界的國際機場的設計都有比較接近;全世界的電腦視窗電腦鍵盤也基本同一化;
所有軟飲的外包裝設計和開口方式也基本同一化等等。這些都充分的體現了設計
在促進交流方面的巨大的作用,正是因為設計的作用才使得世界越來越接近,人
們的交流越來越容易和方便,從而也促使「地球村」概念的應運而生。
3.包豪斯產生的巨大影響及現代設計教育
3.1包豪斯
大多數國家的設計教育都是在美術學院的基礎之上建立設計教育的。但是早期的
理工型設計教育是單獨進行的,其中最著名的就是1919年在德國建立的包毫斯設
計學院,也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為發展設計教育而成立的學院,可以說是史無前
例的設計教育大改革。這所學院是由德國著名建築家理論家格羅佩斯所創建,期
間經歷了兩次校址的搬遷(魏瑪、德紹)和三任校長的更替(格羅佩斯、漢斯.邁
耶、密斯.凡德羅),直至1933年被納粹政府強行關閉。從時間段上可以得出包毫
斯設計學院(1919—1933)在歷史上存在於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年—1918年)
和第二次世界大戰(1936年—1945年)之間。雖然時間並不長,但是它對現代設
計及其教育的影響是難以估量的。
3.2現代設計教育
包毫斯對現代設計教育的巨大貢獻主要表現在:強調標准化、強調集體的工作方
式、強調科學的工作方式、將教育中心從外部改到內部的解決問題上、開創各種
工作室、創造基礎課程的教育方式、創新人體工程學等等。它的創造確實給現代
設計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現代設計教育與現代設計基本在同時開始發展,目前經過自己體系的不斷發展,
學科開始趨於完善,教學方向也開始比較明確了。但是現代乃至當今的設計教育
依然同當年包豪斯的創辦和貢獻是分不開的。
4.現代主義設計的內容實質極其代表人物
4.1現代主義思想產生的三個基本因素:
對於傳統的否定態度:它否認以往設計只針對王權、教會、貴族服務的形式,對
於傳統的理念和工作方式有很大程度的否定;強調設計應有強烈的時代感:每件
設計作品都能夠體現出強烈的時代精神;設計服務對象思維方式的改變:現代設
計的服務對象的改變也決定了其思維方式的大的扭轉,設計不再以奢華、矯揉造
作作為審美的標准,從而轉向了實用性和大方美觀的審美趨勢。
4.2第一代現代主義設計大師
具有代表性的第一代現代主義設計大師有:
a)格羅佩斯:他反對風格主義,強調為民眾而設計;
b)密斯.凡德羅:主張「少即是多」的設計理念,減法設計也是他
(下轉第157頁)
(上接第154頁)
所推崇的;
c)勒·柯布西耶:「機械的美」是他畢生追求的設計手法,「朗香教堂」就是其
著名的代表作品。後期成為了國際主義分支之一的「粗野主義」的代表人物;
e)賴特:追求風格,畢生為富人設計,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不能真正代表現代主
義建築的全部精神實質。
這批大師作為第一代現代主義的設計師對於現代設計的發展是功不可沒的,但是
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使得這些設計師也不得不重新做一次選擇。二戰結束
後大批的包豪斯的教員和學生移居美國,其中也包括第一批的現代主義的設計師
們,他們同美國的豐裕社會相結合,最終把包豪斯的影響發展成為新的設計風格
——國際主義風格。所以也可以說國際主義風格是現代主義在戰後的發展。
5.現代主義、國際主義風格的衰退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從德國包豪斯發展出來的國際主義設計成為了西方國
家設計的主要風格,在二十世紀50至70年代風行一時。
國際主義是現代主義在戰後的發展,從設計風格上是一脈相承的,無論是戰前的
現代主義還是戰後的國際主義都具有形式簡單、反裝飾、強調功能、高度理性化
、系統化的特點。國際主義設計師受到密斯的「少則多」影響,在50年代下半期
發展以形式上的減少主義為特徵,為達到減少主義設計的基本原則,因而開始背
叛現代主義設計的基本原則,僅僅在形式上維持和誇大現代主義的特徵。所以受
到後現代主義(高科技風格、解構主義風格、新現代主義風格、「波普」風格)
的挑戰和抨擊也在清理之中。
6.現代設計的未來發展趨勢
6.1設計師們的探索和「否定之否定」的發展規律
不少設計師急功近利的想了解什麼是目前最新最時尚的做法,我認為從發展史的
角度是「見木不見林」的,只一味地追求形式,不了解發展的文脈,只是對設計
斷章取義,一知半解是不可取的,設計從某個角度來看也是一把雙刃劍,在建設同時也在破壞,往往出現了許多「建設性破壞」
和「發展性倒退」的可悲局面。因此,只有全面的認知整個設計史的發展、演變
過程,才能判斷出自己的行為是否是准確的,只有「繼往」才能夠「開來」,一
個忘卻了自己的民族和國家的人不可能成為一個稱職的設計師。
由現代主義開始,又回到具有相同內涵不同細節的新現代主義設計的發展過程,
基本符合哲學辨證法的「否定之否定」的規律,現代設計發展具有螺旋性的特點
,是一個螺旋提高向前發展的過程。
6.2展望未來
雖不可預測新的設計運動流派的產生和發展,但從現代建築來看基本是維持在了
以現代主義為主的基礎上,多元的發展是可以肯定的。而作為設計師本身來講,
每個人肩上都背負著歷史的重擔,更應具備敏銳的洞察力和高度的職業精神。為
現代設計的發展推波助瀾。
D. 藝術設計發展趨勢
藝術設計的范圍可是包羅萬項呀!象美術設計,廣告設計,人體藝術設計,雕塑設計,園林設計,建築設計,裝潢設計,時裝設計,陶瓷設計,和各種各樣商品的設計都屬於設計的范圍。設計還包掛平面設計,版面設計,電腦三維設計,動態設計等。藝術設計是由許多年前開始走俏的,也越來越流行於現在。受到許多美術愛好者,書畫藝術家,行為藝術家,陶瓷藝術家,時裝設計者們所從尚。他們不斷反復琢磨,不斷學習以求達到標新立異,於眾不同以便吸引更多人的矚目和更多欣賞仰慕的目光。藝術品,商品的設計范圍更多,以求能夠體現物品的立體效果,審美效果,更重要的是要達到更好的宣傳效果,宣傳效果好了,自然就有多人和商家和作,而商品才能更好的走俏於市場上。可以說設計是門永不凋謝的藝術,是間接體現物品經濟價值的再現,更是一種對美和藝術的鑒賞。設計的范圍也很廣泛,以前沒電腦時設計是使用手工繪畫的,那樣設計者設計起來也比較辛苦,而且色彩效果明顯卻少較好的立體感,也沒有電腦加工出來的好。手畫的設計手稿還不好保存,不注意容易變質走樣,也容易丟失。這就是為什麼現在比較實行電腦設計了!電腦設計出來的效果明顯優於手稿設計,顏色更鮮明,立體感更強,而且還有動態的效果更能達到好的宣傳的作用。也能更好更久的保存,另外動漫設計也是新興的一熱門藝術,而如今更追求設計材料的環抱價值,設計的材料講求個環抱的材料,設計出來的效果好,並能更好的保存,不易過時不易走樣,一但到了不需要時才不會把舊的設計亂丟,以免對污染造成環境。另外設計還要體現出自然,追求自然美的效果。不象動漫設計和繪畫設計一樣可以追求抽象的效果,從而能夠吸引更多人的目光。
E. 現代設計的概念
現代設計,現代主義設計,通常被稱為「功能主義設計」,又稱為「技術美」,或「機器藝術」。現代主義建築是指20世紀中葉,在西方建築界居主導地位的一種建築思想。這種建築的代表人物主張:建築師要擺脫傳統建築形式的束縛,大膽創造適應於工業化社會的條件、要求的嶄新建築。因此,具有鮮明的理性主義和激進主義色彩,又稱為現代派建築。現代主義建築思想先是在實用為主的建築類型如工廠廠房、中小學校校舍、醫院建築、圖書館建築以及大量建造的住宅建築中得到推行;到了50年代,在紀念性和國家性的建築中也得到實現,如聯合國總部大廈和巴西議會大廈。現代主義思潮到了二十世紀中葉,在世界建築潮流中占據主導地位。 從20世紀60年代起,有人認為現代主義建築已經過時,有人認為現代主義建築基本原則仍然正確,但需修正補充。「現代設計」與」當代設計」在設計領域中具有完全不同的含義。「當代設計」是指目前、近期的設計。在藝術史、社會學、工業設計中,「現代」是一個專用術語,它是針對「後現代」而言。什麼叫「現代」?這要區分三個范疇:科學領域、藝術領域、工業設計領域。在科學技術和經濟方面,「現代」指工業化以後的兩個歷史時期。第一次現代化時期指兩次世界大戰期間,西方 現代設計欣賞國家出現以流水線為代表的經濟高速發展,尤其是1920年代形成了以柏林為中心的科學藝術繁榮時代。第二次現代化時代指1950年代後期到1960年代後期西方的經濟繁榮和美國式的消費時代。這兩個時期被稱為現代時代,又叫機器時代。在這幾百年中西方國家一直信仰科學技術,追求物質和現代性,它的發展過程往往處在繁榮、危機、耗盡、創新的循環中。 在文化藝術領域,「現代」的含義往往受上述影響,因為藝術總反映時代精神。但是嚴格說,它還有另一層含義。從廣義上,有人認為文藝復興以後西方文明的整個發展時代都被稱為「現代」,因為從文藝復興以後,藝術界的價值追求不同與以前,開始追求以人為本。從狹義上說,「現代」藝術是與工業現代化緊密相關,現代藝術二十世紀以來跳出模仿古典而新出現的主要運動潮流,象立體派、未來派、表現主義、超現實主義、功能主義、無調派、印象派、連續派、意識流等,每種思想流派都有其代表人物。1970年代以後,藝術界出現「後現代」,實質上是對科學技術追求「現代」的修正。
F. 展望未來,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發展,設想今後的城市生活將會怎樣,如何解決城市發展帶來的問題。
現在的我們,是利用工業發展,城市還在污染。應該在30年到50年以後城市就會變好!那時應該是天更藍,水更清,草更綠,花更想,生活更舒暢,祖國更強大!我堅信!那時我們中國應該就是世界的中心了!我也期待啊
G. 中國未來設計的發展趨勢
隨著設計行業的蓬勃發展,設計師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
設計屬於創新和技術類工作,在商業活動中存在重要價值,從 PC 到移動互聯網的發展,社會的變化推動著設計行業的變化,大致上可歸於以下三方面的變化。
第一,設計師發揮的空間變大了。
初期的設計師偏視覺設計,現在的設計師是整合的體驗設計,需要綜合把控產品體驗的角色,做設計的時候還要想到內容和功能該如何被很好的支撐。
比如要做一款音樂app,需要考慮供應商、推廣渠道、實現技術、社交需求、呈現方式等。最初做設計,只需要畫畫,現在做設計,需要縝密的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二,設計的價值要求被量化,設計要有理有據。
以前設計作為參與的角色完成項目,現在的設計要承擔績效考核,就要求設計師對整體商業有敏感度,要從多維度為這個項目著想。
產品中也會加入對設計的反饋,通過收集信息,建立數據模型看用戶對設計的滿意度怎麼樣。
第三,設計師的局限被打破,設計跨界變得更容易。
因為信息的暢通,平台增加,互聯網的設計師可以與傳統行業有更多的互動,互聯網設計師擺脫了只做平面設計的局限,開始向更廣范圍的領域探索。
同時互聯網也會邀請傳統行業的設計師加入項目,跨界合作成為新趨勢。比如故宮的文創產品和一些品牌的聯名限量產品。局限打破後就會產生更多的可能性,設計就容易被更多的人看到,對社會產生的影響力也會隨之提升。
H. 現代設計中"形式追隨功能"與 "形式追隨市場"之間的區別
無論是「形式追隨功能」、「形式追隨表達」、「形式追隨美」、「形式追隨市場」都強調產品本身而忽視了產品的使用者,而產品符號學的興起則將產品設計的思想從分化走向了整合,標志著設計思想的轉變。
I. 創意設計發展的趨勢
全球最好的設計公司創意總監和其他幾位設計師一起,給出了關於未來的設計趨勢。
1. 設計能開拓新市場
企業的運營和管理者越來越意識到,設計師們可以利用他們的才華去創造機會、解決問題,甚至是開發新的市場。所以在我們這里,他們是可以遊走在公司規則之外的一群人。
——Robert Brunner, Ammunition Group 創始人
2. 設計的界限一定會消失
在未來的五年,傳統的平面設計師、UI 設計師和技術人員之間的界限會逐漸模糊、以至於消失。Jony Ive 就接管了蘋果的產品設計,今後這一類跨界一定會變得越來越多。這也意味著,對設計師來說跨平台設計的能力變得越來越重要。尋找結合點變得很關鍵。
——Mike Treff,Code and Theory 的產品設計組成員。
3. 產品設計會影響到使用者的空間感
一提到智能設備,人們想起的就是生產運動記錄器的 Fitbit 或是智能溫控器製造商 Nest 。我們都知道,單單把電路板接到網路里是無法創造出「聰明」的產品的。你的產品如何設計,將直接影響到用戶的體驗,甚至影響到用戶的空間感。
—— James R. Wisniewski,Michael Graves Architecture & Design 建築師
4. 自學成才的設計師會逐漸增多
自學成才的設計師人數將超過各大院校設計專業的學生。審美和技術是在不斷進步的,大學里的教學課程已經跟不上它的步伐。記住,要時刻的保持自我更新。
經常去 starter league 和 codecademy 上去學點新東西吧。Keep with the pace of learning.
——John Maeda, Kleiner Perkins Caufield & Byers 設計師
5. HELLO, CEO
有越來越多設計出身的人開始擔任企業的 CEO 了,這幾乎成為了一個趨勢,但並不是每位設計師都能成功。設計專業讓他們對產品有良好的判斷,但同時還需要對生意有著精準、全面的理解。
——Robert Brunner, Ammunition Group 創始人
6. 服務於殘障人士的建築會不斷涌現
給健全的人設計房子並不是什麼新鮮事,但殘疾人和老人同樣需要舒適、便捷的生活空間。未來的五年,會有更多的設計師關注這個領域。
—— Patrick Burke,Principal – Michael Graves Architecture & Design 的建築師
7. 智能的會變得更智能
如果恆溫器都會說話,為什麼我們所坐的椅子和會議室不能?無所不在的感測技術、機械自動化和新型的材料會幫助我們實現這一點。很快,枕頭就能自動調節到我們想要的軟硬度,會議室也會告訴你這次的會議開的是否成功,並為你即時調整室內光線和溫度。
——Ben Watson , Herman Miller 的創意總監
8. 瀏覽器會變得更聰明
Google 已經在不斷地迭代它的產品了。在將來,瀏覽器的功能會更強大。大部分的 APP 會儲存在雲端,但使用起來的時候,會像是儲存在硬碟中一樣方便。
——Mike Treff, Code and Theory 產品設計師
9. 對每一家公司來說,設計都會變得至關重要
大型的科技公司越來越注重設計,他們有了不少新動作。Chrome OS Beta 上的 Files app 在更新後,會成為第一個換上 Material Design 風格的 Chrome app,這個設計小組是由 Matias Duarte 領導的,John Donahoe 則領導了 eBay 的設計小組,IBM 也開始發力了,他們新建了由 Phil Gilbert 領導的設計小組,想拾回他們在設計領域的榮耀。
——John Maeda, Kleiner Perkins Caufield & Byers 的設計師
10. 產品變得比任何時候都更重要
產品的功能變得比以往復雜,良好的設計才會吸引人去使用它。產品的樣態、交互的細節……這些都是你吸引用戶去反復使用它的關鍵。
——Robert Brunner, Ammunition Group 創始人
J. 現代哲學的發展趨勢
近代現代以來,哲學主要表現為科學主義與人本主義兩大思潮的對立。現代哲學以哲學的語言學轉向為標志,表現為科學主義與人本主義兩大思潮融合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