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發明海綿球拍

發明海綿球拍

發布時間:2021-08-05 09:44:38

Ⅰ 9.海綿膠皮乒乓球拍是由哪國發明

英國人發明膠皮球拍,奧地利人發明海綿球拍。
1903年,英國人古德發明了膠皮球拍,有力地促進了乒乓球技術的發展。從1926年到1951年,世界各國選手大都使用表面有圓柱形顆粒的膠皮拍。擊球時增加了彈性和摩擦力,可以使球產生一定的旋轉,因而出現了削下旋球的防守型打法。這一打法在歐洲流行長久,不少運動員採用這種打法獲得了世界冠軍。這一時期乒乓球運動的優勢在歐洲,其中匈牙利隊成績最突出,在117項次世界冠軍中,他們獲57項次,占歐洲隊的一半。但這種球拍只能以製造下旋為主。人人皆此,磨來守去,即使奪得了冠軍也毫無意義。
20世紀50年代初,奧地利人發明了海綿球拍,日本運動員道德在世界比賽中使用,並一舉奪
得第十九屆世界錦標賽的四項冠軍,打破了歐洲運動員的壟斷地位。由於日本運動員利用這種球拍創造的遠台長抽進攻型打法,具有正手攻球力量大,速度快,發球搶攻威脅大等優點,因而速度慢、旋轉弱、攻擊力不強的歐洲防守型打法被逐漸取代,使日本奪得了五十年代乒乓球運動的優勢。1952年到1959年,在49項次世界冠軍中,日本隊奪得24次項次,佔47%。這是乒乓球運動水平的第一次大提高。

Ⅱ 乒乓球拍為什麼要貼海綿和膠皮,而且二面顏色不一樣

膠皮是一種粘在乒乓球拍底板上的一種膠,現在通常所說的膠皮並不是直接粘在底板上的,而是覆蓋於海綿上面,膠皮和海綿統稱為套膠。膠短齒膠皮拍拍底板上貼一塊膠皮,顆粒向外,顆粒高度在1.5毫米之內。

正膠也叫短顆粒膠皮,特點是彈性好、速度快、擊球穩、不吃轉,適合近台快攻,尤其是左推右攻型打法,是直板快攻型選手最常用的膠皮類型之一,過去庄則棟、李富榮、江嘉良、謝賽克等一大批世界冠軍都採用正膠海綿直拍。當今世界冠軍劉國梁也是採用這種類型膠皮。如果你覺得自己手腕動作靈活,而大臂和腰腹力量不夠,那最好正面選擇以速度制勝的正膠球拍。

反膠其特點是擊球旋轉力強、擊球穩定、易控制,適合弧圈型或弧圈結合快攻型打法。由於擊球穩定,控制球好,因此也是初學者首選的類型。對於專業選手而言,又有多種不同性能的反膠海綿拍供選擇,如膠皮粘性強、配套的海綿軟而厚,因而有很好的「咬」球及「裹」球特性。反膠海綿膠皮是直、橫拍選手目前最常用的膠皮,幾乎100%的歐洲選手均採用此種膠皮,亞洲選手也有近80%選手使用。因為這種膠皮比較好地兼顧了速度與旋轉的要求。

生膠就是顆粒向上、直徑大於高度的膠皮。其特點是擊球下沉,搓球旋轉弱。由於生膠有減轉的作用,因此特別容易控制球。目前一批橫拍兩面攻選手,為求得擊球的變化,採用了正手反膠(拉弧圈)和反手生膠(快撥及擺短)的搭配方法。當今世界冠軍王濤及著名選手陳靜、耿麗娟等都採用反手生膠的打法,韓國及朝鮮女選手對這種搭配方法更是情有獨鍾。這種性能的膠皮可作為直拍反打反面貼膠的一種選擇。這種膠皮壓根兒就不怕,回過去都是不旋球,而且飄忽,讓對手使不上勁。它被人稱作「魔性膠皮」(生膠)。

長膠是一種膠粘細而長的膠皮覆蓋在一薄海綿上面的膠皮海綿,是我國在六十年代發明的。當年張燮林用這種膠皮削出變幻莫測的球,被稱為乒壇魔術師。這是因為這種膠皮球在拍面會產生反常的旋轉現象,典型的變化是:對方搓來的下旋球,己方用長膠對搓時,將以上旋飛回;對方攻來的上旋球,己方用長膠推擋後以下旋飛回;用削球回擊對方拉來的弧圈球時球會更旋,而回削一般拉球時回球則不旋。這些反常的變化常令對方失誤或回出高球,對付不熟悉長膠性能的人打這種球常可輕易取勝。

防弧膠皮是專門對付弧圈球的還有一種叫「防弧膠皮」的反膠海綿膠皮,這種膠皮拍面無粘性,表面較光滑且輕微發澀,擊出球運行牲速度較慢、弧線較短,著台後下沉飄忽,令對手難以按常規判斷,對付弧圈球尤為奏效。如前述當年蔡振華反面貼的就是這種膠皮。

Ⅲ 日本什麼時候發明乒乓球拍正膠與反膠海綿拍

正膠最先是歐洲選手發明用來削球,前國手侯英超就是正手反膠反手正膠的打法。(內1927年倫敦首屆世界乒容乓球錦標賽上,匈牙利選手雅可比贏得了第一個世界冠軍,此後「歐洲風格」的削球成為乒壇主流,)這是顆粒膠有記載以來最早的。然後是日本選手海綿拍(1952年孟買第19屆世乒賽上,日本選手佐藤博治首次亮出了7毫米厚的海綿拍,凌厲無前的正手長抽突破歐洲削球的強固防守,獲得第一個亞洲乒乓球男子單打冠軍。)後來中國選手就開始在海綿拍的基礎上粘上什麼正膠、反膠、長膠、防弧膠、雙面膠。造就了中國乒乓球百花齊放的場面。

Ⅳ 乒乓球拍的演變歷史

乒乓球起源於英國,作為一種游戲形式流行於貴族之間,最早用的球拍是類似網球拍那樣的小型穿線球拍,球是軟木和橡膠做的。
1890年左右,美國人將「賽璐珞」材質製成的球傳入英國,比軟木和橡膠球彈性好、重量輕,很快就成為了主流,繼而取代了軟木球和橡膠球。成為了乒乓球的雛形。球的重量輕了,彈性大了,自然對球拍的控制性能有了更大的要求,穿線球拍已經不能滿足運動時的需要。工匠開始為有錢的貴族們重新改制球拍,他們用薄薄的羊羔皮取代了球拍上的拍線,製成了拍面平整、手感易控的羔皮紙球拍,使擊球的穩定性大為提高。
大約又過了十年,人們覺得羊皮球拍的耐用性差,而且造價高,開始試用木料製作球拍,發現木板球拍控球能力更強,而且成本低、耐用性好,於是開始大量生產。
1902年,英國舉行了歷史上首次乒乓球比賽,一名叫「古德」的運動員將一塊帶有顆粒的膠皮貼到了球板上,使拍與球之間的摩擦力大大增強,旋轉有了顯著的提高。古德憑借顆粒膠皮球拍在此次比賽中一舉奪冠。從此,乒乓球運動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旋轉時代。
到了1951年,奧地利人用泡沫橡膠作為拍面覆蓋物,改革創新了海綿球拍。1952年的第19屆世乒賽上,小日本的佐滕博治用厚達8毫米的海綿球拍運用遠台長抽以攻為主的技術,一舉奪得了男單冠軍,海綿球拍打破了歐洲選手霸主的地位,令人刮目相看。乒乓球運動也進入了快速進攻時代。
1959年,中國的乒乓壇名宿張燮林無意間發明了長膠膠皮,並在1963年的27屆世乒賽團體決賽時,張燮林用長膠的奇特性能連削帶扣、剛柔並濟,把小日本選手打得暈頭轉向,從此號稱「魔術師」。
隨後,中國人又利用長膠發明了兩面倒板打法,藉助兩面膠皮的不同性能,擾亂對方獲取勝利,開創了怪球時代。而且膠粒越整越長、球越打越怪,逼得國際乒聯不得不對膠皮顆粒的長度、兩面海綿的顏色加以限制,以阻止「東方大魔王」的無邊魔法。
隨著乒乓球運動的發展、反膠的應用、器材的不斷革新、底板中的加料以及快速膠水的使用等等,膠皮的摩擦力也不斷增強。海綿彈性越來越大,為力量、旋轉、速度的提高提供了更有利有條件。

Ⅳ 乒乓球拍用什麼海綿和膠皮最好還有什麼乒乓球拍最好

你好,其實海綿和膠皮一般都配套出售,簡稱套膠,我個人較喜歡國產,性價比高,國產套膠中狂飆3應該是非常好的,大眾化,價格在70至80元,這里強調一點,市面上賣的幾乎是普狂,70元以下基本是訪品。另外,729套膠也很不錯,尤數729-2和729-5,大約在30-50元不等。底板就選銀河MC-2和u-2吧,國產非常好的品牌,大約80元,希望對你有幫助。

Ⅵ 什麽乒乓球拍(膠皮、海綿、木板)的配置最好用

乒乓球拍、膠皮、海綿的選擇

現代乒乓球運動,講求快速、准確、兇狠、變化和旋轉等。這些因素的大小或強弱,雖然主要取決於技術水平的高低,但與工具也有密切關系。乒乓球運動的發展歷史證明,球拍的改進直接促進了技術的變化和發展。簡單來說,球拍是由以下三個部份組成:

1.木拍:會因木質的不同而產生軟硬度不一的質量。木質稍硬的適合快攻型球手使用,稍軟的適合弧圈球及削球手使用。

2.膠皮:分正貼及反貼兩種(長膠屬正貼的一種)。

3.海綿:有厚薄及軟硬之分。厚海棉的速度會較薄海棉快。由於各人的手感不同,在選擇海棉的軟硬度時,得視乎個人的感覺而定。一般來說,太硬的海棉使用者較少,而青少年球手則較適合使用稍軟的海棉,因這樣可以提高擊球時手上的感覺。

在選擇乒乓球拍的時候,各人需根據自己的打法特點來決定哪一種球拍適合自己,尤其重要的是膠皮的選擇,以下為大家簡略介紹三種不同性能膠皮的特點:

1. 正貼海綿膠:以速度為主的球手會較多使用此類球拍,尤其是以中國式直板抉攻最有代表性。此類球拍發力打出的球會略帶下旋,但在拉球及製造旋轉方面不及反貼膠皮強。

2. 反貼海綿膠:由於反貼膠皮本身帶有較大的粘性,兼摩擦力強,容易製造旋轉,故以弧圈型選手使用者較多;但也有部份使用反貼打快攻,主要是加強在發球、搓球方面的旋轉質量。

3. 長膠:在一般情況下,這種膠皮不易主動製造旋轉,主要是依靠來球的不同旋轉而產生相反旋轉,使用者以打法多變的球手為主。他們通常會轉換不同性能的膠皮來擊球,以增加在旋轉、速度方面的變化。

乒乓球拍
乓球拍 由底板 膠皮 海綿 3部分組成。3者的合理搭配決定了一塊球拍的質量。我們經常提到乒乓球拍及海綿的術語,如:「速度」、「控制」和「彈性」「底板軟硬」等。其實這些指標卻都沒有行業統一的數值,只是各大廠商為了在消費者購買時能夠有所借鑒而自己劃分的。

底板的性能指標,所謂「速度」,是指擊球的用力透過球拍作用於球,使之轉化為球的飛進速度的效率;所謂「旋轉」是指擊球的用力透過球拍作用於球,使之轉化為球自轉速度的效率;所謂「控制」是指用相同力量和方法擊球時,球脫離球拍需要的時間長短(這與底板的「軟、硬球感」有關);所謂「有效擊球范圍」或稱之為「擊球甜點」是指擊球力量能夠集中傳遞在底板上的位置和范圍(這與底板的形狀、結構、材質有關)。上述四個方面的性能既有各自不同的特點,又相互聯系、相互影響。因此在選購底板時,不僅要看外觀,數層數,而且還要看木紋排列結構;不僅要聽聲音,而且在敲擊時還要用手指感覺它的軟、硬度;不僅要閱讀底板上註明的相關指數,而且還要用不同的力量來掂球,以便感覺它的用力效率及綜合性能。 總的來說,底板經過了一段魚龍混雜各爭長短的時代後,現在就各指標的標注也越來越相近了。一般來說各底板廠商都會標明「速度」和「控制」這兩個指標,指標選用1-10(或1-12)等級來劃分,就個人選拍經驗來說,一般指標示數為6時為稍差,7時為一般,8為良,8.5為好,8.5以上就是很好的了。但這也只限於蝴蝶,STIGA,TIBHAR,等國外品牌,國內劃分還是有些混亂。

膠皮的性能指標,正膠 也叫短顆粒膠皮,特點是彈性好、速度快、擊球穩、不吃轉,適合近台快攻,尤其是左推右攻型打法,是直板快攻型選手最常用的膠皮類型之一,過去庄則棟、李富榮、江嘉良、謝賽克等一大批世界冠軍都採用正膠海綿直拍。當今世界冠軍劉國梁也是採用這種類型膠皮。如果你覺得自己手腕動作靈活,而大臂和腰腹力量不夠,那最好正面選擇以速度制勝的正膠球拍。 目前國際市場上還有一種介於短顆粒與長顆粒之間的一種中顆粒膠皮,有不旋攻擊的奇特效果,對手攻來的強烈抽球或下旋球,這種膠皮壓根兒就不怕,回過去都是不旋球,而且飄忽,讓對手使不上勁。它被人稱作「魔性膠皮」。

反膠 其特點是擊球旋轉力強、擊球穩定、易控制,適合弧圈型或弧圈結合快攻型打法。由於擊球穩定,控制球好,因此也是初學者首選的類型。對於專業選手而言,又有多種不同性能的反膠海綿拍供選擇,如膠皮粘性強、配套的海綿軟而厚,因而有很好的「咬」球及「裹」球特性。反膠海綿膠皮是直、橫拍選手目前最常用的膠皮,幾乎100%的歐洲選手均採用此種膠皮,亞洲選手也有近80%選手使用。因為這種膠皮比較好地兼顧了速度與旋轉的要求。 目前國際超一流選手中,絕大部份都使用反膠膠皮。如弧圈結合快攻打法的瓦爾德內爾、佩爾森、塞弗、馬文革、王楠等,快攻結合弧圈打法的蓋亭、王濤、孔令輝、鄧亞萍、李菊等,直握拍的馬琳、閻森、馮哲等,他們都是清一色的是正面或二面均為反膠膠皮。 打反膠的選手都希望膠皮有高裹力,即膠皮面要粘,這樣才能有高的摩擦系數。除了專業運動員有條件打比賽即換膠皮外,業余愛好者恐怕就沒有這個條件了,所以要懂得保護膠皮的粘性。最簡單的辦法是每次練習以後,用軟泡沫海綿沾清水清洗干凈,市面上也有專用的清潔劑出售,使用效果會更好。清潔後用聚脂薄膜覆蓋上,這樣既可防塵又可防氧化。

生膠 生膠就是顆粒向上、直徑大於高度的膠皮。其特點是擊球下沉,搓球旋轉弱。由於生膠有減轉的作用,因此特別容易控制球。目前一批橫拍兩面攻選手,為求得擊球的變化,採用了正手反膠(拉弧圈)和反手生膠(快撥及擺短)的搭配方法。當今世界冠軍王濤及著名選手陳靜、耿麗娟等都採用反手生膠的打法,韓國及朝鮮女選手對這種搭配方法更是情有獨鍾。這種性能的膠皮可作為直拍反打反面貼膠的一種選擇。

長膠 這是一種膠粘細而長的膠皮覆蓋在一薄海綿上面而膠皮海綿,是我國在六十年代發明的。當年張燮林用這種膠皮削出變幻莫測的球,被稱為乒壇魔術師。這是因為這種膠皮球在拍面會產生反常的旋轉現象,典型的變化是:對方搓來的下旋球,己方用長膠對搓時,將以上旋飛回;對方攻來的上旋球,己方用長膠推擋後以下旋飛回;用削球回擊對方拉來的弧圈球時球會更旋,而回削一般拉球時回球則不旋。這些反常的變化常令對方失誤或回出高球,對付不熟悉長膠性能的人打這種球常可輕易取勝。但用這種膠皮打球,不但對方失誤多,己方也不易掌握,大大降低了乒乓球的觀賞性和娛樂性。1998年5月,國際乒聯在南非德班市召開理事會,以19票對18票,作出關於禁用使用長膠的決定,並對正膠作出高度與直徑之比不得大於1:1的規定。少年運動員千萬不要用長膠,一方面長膠難掌握,另一方面稍有不慎很容易造成錯誤的定型。中國乒協早已明文規定少年比賽一律不得使用長膠。

防弧膠皮 專門對付弧圈球的還有一種叫「防弧膠皮」的反膠海綿膠皮,這種膠皮拍面無粘性,表面較光滑且輕微發澀,擊出球運行牲速度較慢、弧線較短,著台後下沉飄忽,令對手難以按常規判斷,對付弧圈球尤為奏效。如前述當年蔡振華反面貼的就是這種膠皮。 上述各種乒乓球拍面覆蓋物中除了注意膠皮特性的選擇外,還應注意海綿的選擇,即注意海綿的厚與薄、硬與軟。一般來說,厚海綿吃球較深,咬球時間較長,擊出的球後勁較足,在拉球時特點更明顯;相反薄海綿吃球時間短,擊球快、控球好,但球的後勁不足,不易把對手打死。至於硬海綿則有咬球時間短、球速快的特點,適合快攻的打法;而軟海綿則球速遜色些,但控制球較佳,一般人打起來比較順手,也打得比較穩。

關於選木拍

選擇木拍前,你要先確定自己的握拍方式。橫拍一般適合身材高大、移動范圍較大、偏力量型的選手;而直拍則對反應快、變化多、身體靈活的選手更為適用。從材質上看,目前市場上的拍面材質有:復合板、全木板、軟木加碳纖維、全木加碳纖維、全木加鈦纖維等。而拍面的木板又分為若干層,乒乓器材專賣店的銷售人員宋先生告訴記者:「現在的拍面板層一般從三層到十幾層不等,也有獨板的,不過數量較少,價格也比較貴,人們常用的以五層的居多。」至於拍柄則有輕重之分,「頭沉柄輕的適於進攻型選手,頭輕柄沉的適於防守型選手,而重心居中的則適宜全面的打法。現在市場上不僅有空心的拍柄,而且還出現了可調節重心的拍柄,它對於初學者特別是那些還沒有固定打法的人們來說,倒是個很好的選擇。」

關於選膠皮

除了較便宜的球拍是成品拍外,一般都要另外為球拍挑選膠皮。膠皮有正膠、反膠、長膠之分,它的選擇與打法是密不可分的。「正膠顆粒朝外,顆粒高度與直徑比不超過1比1,它擊球較穩且速度快,也能造成一定的旋轉,而不易吃轉兒,適合近台快攻型的打法。反膠顆粒朝內,光面朝外,粘性較大,摩擦大,容易造成較強的旋轉,適合打弧圈和削球的選手,也是目前最為常用的一種膠皮。長膠也是顆粒朝外,不過它的顆粒較長而且柔軟,旋轉變化怪異,一般依靠來球決定回球的旋轉強度,並產生相反旋轉,使對手很難適應,使用者要有全面的技術且打法多變。「初學者還是應該選擇反膠或者正膠這類常規的膠皮」宋先生介紹說。

關於選海綿

最後要說的是海綿,海綿要考察的主要是硬度和厚度。「海綿的厚度一般在0.5毫米到2.4毫米之間,硬度則在30度到50度之間。一般海綿越硬越厚,彈性就越大,擊球速度快,不過也不是說越硬越厚就越好,那樣不但球拍過於沉重,而且彈性過大也不易於控制。初學者建議選擇厚度在1.8至2.0毫米,硬度在40度左右的反膠海綿或者硬度在35度左右的正膠海綿。不過,目前市面上銷售的絕大部分都是海綿與膠皮已經粘好的套膠,型號匹配又方便,而且一般銷售人員會在售出時提供免費粘貼服務。」

Ⅶ 世界上最早的乒乓球拍子是什麼材質製造

最初的球拍是塊略經加工的木板,木製的,球彈出後速度慢、力量小,沒有什麼旋轉技巧,打法也很簡單,就是把球在兩者之間推來推去。
後來有人在球拍上貼一層羊皮。
隨著現代工業的發展,1903年,英國人古德發明了膠皮球拍,有力地促進了乒乓球技術的發展。
20世紀50年代初,奧地利人發明了海綿球拍

Ⅷ 乒乓球拍的藍海綿和黃海綿的區別

1、硬度不同。

黃色海綿比藍色海綿硬。初學者適合用硬度低的海綿,以便盡快掌握技術和基本動作,多用41-42度左右的海綿。

2、手感不同。

使用黃色海綿的球拍,用起來手感中規中矩,沒有可圈可點之處,比較適合初學者,也能購買到。

藍色海綿在手感上會更細膩,手感更好。藍色海綿都是國家隊特供,市面上很少。

3、打法不同。

藍色海綿適用反膠弧圈和反膠快攻型打法。

黃色海綿適用反膠攻守結合型打法。

4、厚度同。

藍色海綿在1.9-2.3mm,加膠皮總厚度不能超過4.0mm。

藍色海綿是1.5-2.0mm。正膠、生膠一般是1.5-2.2mm。長膠海綿多在0.4-1.0mm。

Ⅸ 日本什麼時候發明乒乓球拍正膠與反膠海綿拍

正膠最先是歐洲選手發明用來削球,前國手侯英超就是正手反膠反手正膠版的打法。(1927年倫敦首屆世界權乒乓球錦標賽上,匈牙利選手雅可比贏得了第一個世界冠軍,此後「歐洲風格」的削球成為乒壇主流,)這是顆粒膠有記載以來最早的。然後是日本選手海綿拍(1952年孟買第19屆世乒賽上,日本選手佐藤博治首次亮出了7毫米厚的海綿拍,凌厲無前的正手長抽突破歐洲削球的強固防守,獲得第一個亞洲乒乓球男子單打冠軍。)後來中國選手就開始在海綿拍的基礎上粘上什麼正膠、反膠、長膠、防弧膠、雙面膠。造就了中國乒乓球百花齊放的場面。

Ⅹ 乒乓球拍的底板、海綿、膠皮的特性,誰能講解一下

底板指標
底板的性能指標,所謂"速度",是指擊球的用力乒乓球拍透過球拍作用於球,使之轉化為球的飛進速度的效率;所謂"旋轉"是指擊球的用力透過球拍作用於球,使之轉化為球自轉速度的效率;所謂"控制"是指用相同力量和方法擊球時,球脫離球拍需要的時間長短(這與底板的"軟、硬球感"有關);所謂"有效擊球范圍"或稱之為"擊球甜點"是指擊球力量能夠集中傳遞在底板上的位置和范圍(這與底板的形狀、結構、材質有關)。上述四個方面的性能既有各自不同的特點,又相互聯系、相互影響。因此在選購底板時,不僅要看外觀,數層數,而且還要看木紋排列結構;不僅要聽聲音,而且在敲擊時還要用手指感覺它的軟、硬度;不僅要閱讀底板上註明的相關指數,而且還要用不同的力量來掂球,以便感覺它的用力效率及綜合性能。 總的來說,底板經過了一段魚龍混雜各爭長短的時代後,現在就各指標的標注也越來越相近了。一般來說各底板廠商都會標明"速度"和"控制"這兩個指標,指標選用1-10(或1-12)等級來劃分,就個人選拍經驗來說,一般指標示數為6時為稍差,7時為一般,8為良,8.5為好,8.5以上就是很好的了。但這也只限於蝴蝶(Butterfly)、斯蒂卡(STIGA)、TIBHAR,等國外品牌,國內劃分還是有些混亂。 目前市場上性價比高的是搏力,LANDERS。
膠皮指標
膠皮的性能指標,正膠 也叫短顆粒膠皮,特點是彈性好、速度快、擊球穩、不吃轉,適合近台快攻,尤其是左推右攻型打法,是直板快攻型選手最常用的膠皮類型之一,過去庄則棟、李富榮、江嘉良、謝賽克、劉國梁等一大批世界冠軍都採用正膠海綿直拍。如果你覺得自己手腕動作靈活,而大臂和腰腹力量不夠,那最好正面選擇以速度制勝的正膠球拍。 目前國際市場上還有一種介於短顆粒與長顆粒之間的一種中顆粒膠皮,有不旋攻擊的奇特效果,對手攻來的強烈抽球或下旋球,這種膠皮壓根兒就不怕,回過去都是不旋球,而且飄忽,讓對手使不上勁。它被人稱作"魔性膠皮"。
反膠
其特點是擊球旋轉力強、擊球穩定、易控制,適合弧圈型或弧圈結合快攻型打法。由於擊球穩定,控制球好,因此也是初學者首選的類型。對於專業選手而言,又有多種不同性能的反膠海綿拍供選擇,如膠皮粘性強、配套的海綿軟而厚,因而有很好的"咬"球及"裹"球特性。反膠海綿膠皮是直、橫拍選手目前最常用的膠皮,幾乎100%的歐洲選手均採用此種膠皮,亞洲選手也有近80%選手使用。因為這種膠皮比較好地兼顧了速度與旋轉的要求。 目前國際超一流選手中,絕大部份都使用反膠膠皮。如弧圈結合快攻打法的瓦爾德內爾、佩爾森、塞弗、馬文革、王楠等,快攻結合弧圈打法的蓋亭、王濤、孔令輝、鄧亞萍、李菊等,直握拍的馬琳、閻森、馮哲等,他們都是清一色的是正面或二面均為反膠膠皮。 打反膠的選手都希望膠皮有高裹力,即膠皮面要粘,這樣才能有高的摩擦系數。除了專業運動員有條件打比賽及換膠皮外,業余愛好者恐怕就沒有這個條件了,所以要懂得保護膠皮的粘性。最簡單的辦法是每次練習以後,用軟泡沫海綿沾清水清洗干凈,市面上也有專用的清潔劑出售,使用效果會更好。清潔後用聚脂薄膜覆蓋上,這樣既可防塵又可防氧化。
生膠
生膠就是顆粒向上、直徑大於高度的膠皮。其特點是擊球下沉,搓球旋轉弱。由於生膠有減轉的作用,因此特別容易控制球。目前一批橫拍兩面攻選手,為求得擊球的變化,採用了正手反膠(拉弧圈)和反手生膠(快撥及擺短)的搭配方法。當今世界冠軍王濤及著名選手陳靜、耿麗娟等都採用反手生膠的打法,韓國及朝鮮女選手對這種搭配方法更是情有獨鍾。這種性能的膠皮可作為直拍反打反面貼膠的一種選擇。
長膠
這是一種膠粘細而長的膠皮覆蓋在一薄海綿上面而膠皮海綿,是我國乒乓球拍在六十年代發明的。當年張燮林用這種膠皮削出變幻莫測的球,被稱為乒壇魔術師。這是因為這種膠皮球在拍面會產生反常的旋轉現象,典型的變化是:對方搓來的下旋球,己方用長膠對搓時,將以上旋飛回;對方攻來的上旋球,己方用長膠推擋後以下旋飛回;用削球回擊對方拉來的弧圈球時球會更旋,而回削一般拉球時回球則不旋。這些反常的變化常令對方失誤或回出高球,對付不熟悉長膠性能的人打這種球常可輕易取勝。但用這種膠皮打球,不但對方失誤多,己方也不易掌握,大大降低了乒乓球的觀賞性和娛樂性。1998年5月,國際乒聯在南非德班市召開理事會,以19票對18票,作出關於禁用使用長膠的決定,並對正膠作出高度與直徑之比不得大於1:1的規定。少年運動員千萬不要用長膠,一方面長膠難掌握,另一方面稍有不慎很容易造成錯誤的定型。中國乒協早已明文規定少年比賽一律不得使用長膠。
防弧膠皮
專門對付弧圈球的還有一種叫"防弧膠皮"的反膠海綿膠皮,這種膠皮拍面無粘性,表面較光滑且輕微發澀,擊出球運行時速度較慢、弧線較短,著台後下沉飄忽,令對手難以按常規判斷,對付弧圈球尤為奏效。如前述當年蔡振華反面貼的就是這種膠皮。 上述各種乒乓球拍面覆蓋物中除了注意膠皮特性的選擇外,還應注意海綿的選擇,即注意海綿的厚與薄、硬與軟。一般來說,厚海綿吃球較深,咬球時間較長,擊出的球後勁較足,在拉球時特點更明顯;相反薄海綿吃球時間短,擊球快、控球好,但球的後勁不足,不易把對手打死。至於硬海綿則有咬球時間短、球速快的特點,適合快攻的打法;而軟海綿則球速遜色些,但控制球較佳,一般人打起來比較順手,也打得比較穩。
選木拍
選擇木拍前,你要先確定自己的握拍方式。橫拍一般適合身材高大、移動范圍較大、偏力量型的選手;而直拍則對反應快、變化多、身體靈活的選手更為適用。從材質上看,目前市場上的拍面材質有:復合板、全木板、軟木加碳纖維、全木加碳纖維、全木加鈦纖維等。而拍面的木板又分為若干層,乒乓器材專賣店的銷售人員宋先生告訴記者:"現在的拍面板層一般從三層到十幾層不等,也有獨板的,不過數量較少,價格也比較貴,人們常用的以五層的居多。"至於拍柄則有輕重之分,"頭沉柄輕的適於進攻型選手,頭輕柄沉的適於防守型選手,而重心居中的則適宜全面的打法。現在市場上不僅有空心的拍柄,而且還出現了可調節重心的拍柄,它對於初學者特別是那些還沒有固定打法的人們來說,倒是個很好的選擇。"
選膠皮
除了較便宜的球拍是成品拍外,一般都要另外為球拍挑選膠皮。膠皮有正膠、反膠、長膠之分,它的選擇與打法是密不可分的。"正膠顆粒朝外,顆粒高度與直徑比不超過1比1,它擊球較穩且速度快,也能造成一定的旋轉,而不易吃轉兒,適合近台快攻型的打法。反膠顆粒朝內,光面朝外,粘性較大,摩擦大,容易造成較強的旋轉,適合打弧圈和削球的選手,也是目前最為常用的一種膠皮。長膠也是顆粒朝外,不過它的顆粒較長而且柔軟,旋轉變化怪異,一般依靠來球決定回球的旋轉強度,並產生相反旋轉,使對手很難適應,使用者要有全面的技術且打法多變。"初學者還是應該選擇反膠或者正膠這類常規的膠皮"宋先生介紹說。
選海綿
最後要說的是海綿,海綿要考察的主要是硬度和厚度。"海綿的厚度一般在0.5毫米到2.4毫米之間,硬度則在30度到50度之間。一般海綿越硬越厚,彈性就越大,擊球速度快,不過也不是說越硬越厚就越好,那樣不但球拍過於沉重,而且彈性過大也不易於控制。初學者建議選擇厚度在1.8至2.0毫米,硬度在40度左右的反膠海綿或者硬度在35度左右的正膠海綿。不過,目前市面上銷售的絕大部分都是海綿與膠皮已經粘好的套膠,型號匹配又方便,而且一般銷售人員會在售出時提供免費粘貼服務。"
橫板直板
乒乓球拍目前常用的有兩種,直板和橫板。直板的優點就是近台攻擊速度快,正反手變化快,而缺點就是反手是弱點,因為反手無法進攻主要以防守為主。近些年我國又發明了直板橫打的技術,就是用直板的背面擊球,往往出其不意,而且可以拉出弧圈球。直板對於我們業余選手來說是很容易上手的,但是打直板要求步伐要靈活。
碳素球板
在2002年的上海展會上,各類"碳素"球板爭奇斗艷,可以說將"碳素"板的概念發展到了極至。傳統認識的"碳素"球板應該是由縱橫編織的碳素纖維布作碳素層製成的球板。通常每束含3000根碳素纖維的稱為3K編織的碳纖維布,按照每平方厘米的編織密度計算可分為:5束、6束、7束、8束等,其單層厚度約在0.25--0.29mm之間,密度越大、厚度越厚。每束含1000千根的稱為1K,其編織密度會大大超過3K碳纖維布,但是它的厚度卻只有0.15-0.2mm左右。由於工藝復雜1K碳纖維布的價格幾乎是3K碳纖維布的3倍,也許是性價比的緣故,多數製造商均採用3K碳纖維布製作碳素球板。這種碳素纖維球板因其纖維有縱橫兩個方向的彈力,這種彈力方向和球板的木層纖維方向相輔相成,因此其彈力性能有明顯的快速特點,這就是通常認識中的碳素纖維球板的標准。在進口球板中日本蝴蝶牌的碳素球板比較出名,在獲得過世界冠軍的運動員中波蘭的格魯巴、克羅埃西亞的普里莫拉茲都使用過蝴蝶牌的碳素球板,他們使用的就是兩層這種編織型碳布作夾層的碳素球板。國產碳素球板中最有特色的應該是《劍中王》,它不僅選擇了兩層3K、6根/平方厘米日本進口的編織碳纖維作為球板兩側的加速層,而且在中間穩定層中設計加入了具有突出減震功能的芳基纖維層--用以克服碳素纖維震動衰減所需時間過長造成球板擊球不穩定的弱點,這種碳素板保留了碳素板通常的快速,卻比普通碳素板更穩定。當然市場上使用兩層編織碳素纖維的球板其性能、做工也是良莠不齊,但是由於編織型碳纖維成本的限制,有品位的碳素纖維球板的市場價格通常多在200元以上。
挑選
現如今乒乓球拍的種類和品牌挺多的,大家難免在選購的時候會有矛盾,那乒乓球拍什麼牌子好呢?
木拍
會因木質的不同而產生軟硬度不一的質量。木質稍硬的適合快攻型球手使用,稍軟的適合弧圈球及削球手使用。
膠皮
分正貼及反貼兩種(長膠屬正貼的一種)。
膠皮的質地大體可以概括為脆性、韌性,膠面較脆的套膠出球乾脆,聲音響亮較適合快攻打法,膠面韌性較好的套膠較吃球且彈性很好,嘗試澀性套膠的球友們建議選用膠面較脆的套膠,膠面韌性好的澀性套膠會給人一種虛彈的感覺。
顆粒直徑大的反膠擊球時的感覺較硬,而顆粒直徑小的會使反膠擊球感較柔和,顆粒較高的反膠可以提高反膠的彈力,而較矮的反膠可以使擊球感變得更加穩定。顆粒密度大的反膠速度快,而密度小的比較持球。
海綿
有厚薄及軟硬之分。厚海棉的速度會較薄海綿快。由於各人的手感不同,在選擇海棉的軟硬度時,得視乎個人的感覺而定。一般來說,太硬的海綿使用者較少,而青少年球手則較適合使用稍軟的海棉,因這樣可以提高擊球時手上的感覺。
海綿的性質在套膠中作用十分長重要的,不同厚度和軟硬的海綿其性能也各不相同。海綿較硬吃球時間較短,可以提高擊球時的速度,海綿較軟可增加吃球時間,在擊球時手感更加柔和更易於控制。國產套膠一般在套膠的海綿上都會標注出海綿的硬度,例如在購買紅雙喜狂飆套膠會有38、39、40、41等不同硬度的套膠。硬度較大的套膠適合貼到較軟的底板上,硬度較小的則貼到較硬的底板上。

閱讀全文

與發明海綿球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改革工作成果匯報 瀏覽:49
醫療糾紛管理倫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瀏覽:959
工業光魔創造不可能720p 瀏覽:243
君主立憲制是法國大革命的成果 瀏覽:13
王成果青島科技大學 瀏覽:519
護理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875
使用權獲取途徑 瀏覽:759
怎麼投訴奧迪4s店 瀏覽:31
美術教師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740
股權轉讓合同模板 瀏覽:638
知識產權部門重點的工作計劃範文 瀏覽:826
用地批准書能證明土地的使用權權嗎 瀏覽:829
拓荒者知識產權 瀏覽:774
商標侵權事宜處理委託書 瀏覽:168
內容無版權今日頭條 瀏覽:327
房產糾紛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瀏覽:269
無形資產年限怎麼確定 瀏覽:542
工商登記人員工作總結2018 瀏覽:799
我要發明機器人300字 瀏覽:341
轉讓合作書 瀏覽: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