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蘇州大學由誰創造

蘇州大學由誰創造

發布時間:2021-08-05 08:10:55

㈠ 蘇州大學以前身是什麼

LZ好,蘇州本地的高校有很多的。
蘇州大學
蘇州科技學院
蘇州市職業大學
蘇州工業園區職業技術學院
蘇州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
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
蘇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
蘇州市廣播電視大學
蘇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等等吧。

蘇大現在全部加起來的學生5W左右。
大一新生在1W左右人次。

http://www.suda.e.cn/default.aspx
這是蘇大的網站。具體來說在蘇州,蘇大是比較正規的學校,所以一般學校的規章制度比較嚴格。而相對來說,其他的很多高校都沒有蘇大那麼正規,所以相對一些考試制度會稍微鬆懈一點。 11622希望對你有幫助!

㈡ 蘇州大學前身江蘇師范學院物理系主仼是誰

蘇州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是蘇州大學下屬的二級學院之一,坐落於風景秀美、景色宜人的蘇州大學本部校區。其前身可以追溯至創建於1914年的東吳大學物理系。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更名為江蘇師范學院物理系。1982年改辦為蘇州大學物理系。1995年蘇州大學院系調整,物理系更名為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2009年12月,學校成立能源學院,掛靠在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截至2009年,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已經發展成為具有培養本科、碩士、博士和博士後等完整辦學體系,並且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等方面取得良好辦學聲譽的綜合性學院。

㈢ 蘇州大學的歷史沿革


1952年全國院校調整時,東吳大學文理學院與蘇南文化教育學院、江南大學數理系合並為蘇南師范學院,同年定名為江蘇師范學院,在原東吳大學校址辦學。
1982年,經國務院批准,學校更名為蘇州大學。
1995年蘇州蠶桑專科學校、1997年蘇州絲綢工學院、2000年蘇州醫學院並入。
2012年南京鐵道職業技術學院蘇州校區並入。 東吳大學 東吳大學的淵源可以追溯到監理會在蘇州和上海開辦的幾所學校。
1871年,美國基督教監理會(監理會於1939年與美以美會合並改名為衛理公會)在蘇州十全街設立存養書院。
1879年遷至天賜庄,並改名博習書院(The Buffington Institute)。後並入上海中西書院(the Anglo-Chinese College,1882年創辦)。
1899年,監理會決定在蘇州開辦一所大學。
1900年12月,該校董事會在上海組成,孫樂文被選舉為新大學的首任校長。
1901年3月,宮巷中西書院遷入天賜庄博習書院舊址,東吳大學堂正式開學,成為美國基督教在中國建立的早期教會大學之一。開辦之初,只設中學班,學生不足百人。是年6月24日,在美國田納西州以「Central University in China」名稱注冊。
1905年,開始招收12名大學生。該校西學課程大體仿效美國大學,國學則自作安排,分設有文理,醫和神學三科和附中數所(分別位於蘇州、上海和湖州)。
辛亥革命之後,改稱東吳大學。 蘇州醫學院 1911年,清末狀元、著名實業家、教育家張謇創辦了通州醫院。
1912年3月,張謇與其兄張詧創辦通州醫院附屬醫科學校,4月通州廢州立縣,通州醫院改稱南通醫院,學校隨之改稱南通醫院附設醫科學校。是年夏,學校更名為私立南通醫學專門學校,張謇、張詧出任校長。學校起初無校舍,借南通廟宇招生授課。張謇派熊省之去日本千葉醫學專門學校學習,熊省之獲學士學位即回國協助張謇、張詧創辦南通醫學專門學校,設西醫科,學制為預科1年、本科4年,校名和教學內容等基本仿效日本。創校初期,張謇請熊省之擔任學校第一主任兼南通醫院院長,並聘請從日本留學回國的李希賢(畢業於千葉醫學專門學校)、趙鑄(畢業於長崎醫學專門學校)任教師兼醫師。8月,張謇、張詧出資13700餘元,將南通城南古廟昭武院改建為校舍。
1913年4月,建成房屋73間,迴廊雨道37間。同年,張謇兄弟又出資16400餘元,在學校附近購地11.7畝,擴建南通醫院,供學生實習。
1914年6月,醫院建成,張謇題寫院名」南通醫院「,後改稱」附屬醫院「。12月,張謇題寫校訓:「祈通中西,以宏慈善」。
1916年1月16日,學校舉行首屆本科畢業典禮,張謇到會致訓詞,勉勵學生「存不欺心」。
1917年,增設中醫科,學制為預科1年、本科4年。張謇主張學生先學中醫數年,然後再學西醫,規定中醫科學生畢業後再學西醫科者免繳學費。
1918年7月,張謇出錢向德國購買X光機、手術器械、化學儀器等大小數百件,充實學校和醫院。
1919年,張謇選派10多名成績優異的學生去日本三井醫院、順天堂醫院、上井醫院進行畢業實習。之後又派教師和學生去日本東京帝國大學、大阪醫大、神戶醫大等高等學校參觀訪問。
1920年,聘請德國醫學博士夏德門任醫院總醫長兼教員。
1927年,南通醫學專門學校更名為私立南通醫科大學,醫院更名為南通醫科大學附屬醫院。自1912年至1926年張謇逝世,私立南通醫學專門學校畢業的西醫本科生共168名,中、西醫兼修本科生共37名。
1928年8月,私立南通醫科大學、私立南通紡織大學和私立南通農科大學合並組建私立南通大學,張孝若為首任校長。李希文、王志鴻、張誼分任醫、農、紡織三科科長,醫院更名為南通大學醫科附屬醫院。
1930年11月,因民國《大學組織法》中尚無紡織學院,私立南通大學改稱為南通學院。
1937年8月,南通遭日本戰機狂轟濫炸,南通學院被迫停課。其中醫科、附屬醫院的人員、設備全部遷至揚州。
1938年2月,南通學院醫科附屬醫院被國民政府軍政部命名為第七重傷醫院,並投入抗戰前線,先後救治了600多名從上海等地送來的重傷病員。之後,第七重傷醫院輾轉來到湖南衡陽。8月,南通學院醫科與江蘇省立醫政學院合並,組建國立江蘇醫學院。12月,江蘇醫學院遷到貴州貴陽借當地校舍辦學。
1939年,學校遷至重慶北碚,並成立了附屬醫院,由於當時重慶常受到日本飛機轟炸,學校組建了多支空襲救護隊和流動醫療隊。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國立江蘇醫學院准備遷至鎮江,私立南通學院報告要求在原址恢復醫科,國民政府教育部很快批准了此報告,於是,遠在重慶的原醫科的師生們從重慶碼頭登船,一路順流而下回到南通。為了辦好醫科,南通學院時任常務校董張敬禮(張詧之子)特從大生紗廠拿出16億法幣,買下當時的江北醫院,用於充實醫科、重建附屬醫院。
1946年,醫科正式恢復並招收新生。
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南通學院醫科在南通學院原址改名為蘇北醫學院。
1956年,因蘇北區黨委建制合並,又改名為南通醫學院。
1957年,南通醫學院大部遷至蘇州,更名為蘇州醫學院,並在南通留設蘇州醫學院南通分院。
1958年,蘇州醫學院南通分院更名為南通醫學院。
1962年,蘇州醫學院經國務院批准,劃歸第二機械工業部(後改為核工業部、核工業總公司)。
1992年11月,蘇州醫學院、南通醫學院相繼舉辦八十年校慶,兩校元老、教授互訪致賀。醫學專家顧爾鑰曾為此賦詩為證:「夾岸弦歌源一家,育才除疾績堪誇;春秋八十同聲頌,江北江南姐妹花」。
2000年4月,蘇州醫學院並入蘇州大學,繼而成為了蘇州大學醫學部。 蘇州絲綢工學院 其前身是1903年創辦的上海私立女子蠶業學堂(最早可追述到1897年的浙江蠶學管),1960年定名為蘇州絲綢工學院。 蘇州蠶桑專科學校 該校前身是史量才先生所辦的私立上海女子蠶業學堂,創始於1904年。1911年改為公立,遷址於吳縣滸墅關,定名為江蘇省立女子蠶業學校(簡稱女蠶校)。 蘇南文化教育學院 1950年1月,為了配合解放後建設新教育的要求,蘇南人民行政公署向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及華東軍政委員會建議,由江蘇省立教育學院、國立社會教育學院組建公立文化教育學院。成立了以蘇南行署副主任劉季平為主任委員的籌備委員會。4月,無錫國學專科學校(中國文學院)並入公立文化教育學院。同年更名為蘇南文化教育學院,在無錫社橋原江蘇省立教育學院校址辦學。

㈣ 蘇大簡介

蘇州大學(英語:Soochow University, SCU)簡稱蘇大,是江蘇省省屬重點綜合性大學、「211工程」全國重點建設大學和首批「2011計劃」牽頭高校,其前身可追溯到創建於1900年的東吳大學、創建於1920年的無錫國學專修學校和創建於1928年的江蘇省立教育學院以及創建於1941年的國立社會教育學院。1952年,原江蘇教育學院和中國文學院(原無錫國學專修學校)及國立社會教育學院於兩年前合校而成的蘇南文化教育學院與東吳大學等校有關文理系科合並在東吳大學舊址組建蘇南師范學院,同年定名江蘇師范學院,1982年更名為蘇州大學。以後蘇州蠶桑專科學校、蘇州絲綢學院、蘇州醫學院等先後並入蘇州大學。
蘇州大學現有20個博士後流動站、19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67個博士學位授權點(含自設專業)、1個一級學科專業學位博士點、36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44個碩士點(含自設專業)以及21個專業學位碩士點,111個本科專業,4個國家級重點學科、6個省級一級學科重點學科(含3個國家一級學科重點學科培育建設點),22個省級重點學科,1個國家工程實驗室、1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培育建設點、2個國家級公共服務平台、15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2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4個省部級工程中心、3個省部級公共服務平台,1個國家文科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基地,1個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1個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1個國家體育總局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目前,擁有各類在校生約五萬人,其中在校各類研究生13302人,本科生24185人,成人學歷教育10065人;教職工4263人,院士4人(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3人,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1人),具有副高職稱及以上人員1652人

㈤ 蘇州大學校名誰題的

啊哈,這個問題問的好,我們上課還提到過
是毛體字。就是把毛主席的一篇文章摳了蘇,州,大,學,那幾個字拼在一起的

㈥ 蘇州大學為什麼叫作 SOOCHOW UNIVERSITY

沒有侮辱中國人的意思。

因為SOO CHOW 是舊時蘇州的英文名字。而蘇州大學創建於1900年光緒年間的東吳大學。Soochow University是東吳大學的英文名。

沿用至今,所以蘇州大學的英文名叫作 SOOCHOW UNIVERSITY。

資料拓展:

1、蘇州大學,簡稱蘇大,坐落於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江蘇省蘇州市。

2、蘇州大學的最早前身為創建於1900年的東吳大學。

3、蘇州大學擁有天賜庄校區、獨墅湖校區、陽澄湖校區3個校區,下設24個學院(部)。

4、蘇州大學擁有131個本科專業,涉及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等十二大學科門類。

㈦ 1蘇州大學成立的時間

蘇州大學成立於1900年的5月18日。

蘇州大學前身是創辦於1900年的東吳大學(Soochow University)——中國最早以現代大學學科體系舉辦的大學,在中國最先開展法學(英美法)專業教育、最早開展研究生教育並授予碩士學位,也是中國第一家創辦學報的大學。1952年院系調整,東吳大學的文理學院、蘇南文化教育學院、江南大學的數理系合並組建蘇南師范學院,同年更名為江蘇師范學院。1982年,學校更復名蘇州大學(Soochow University)。其後,蘇州蠶桑專科學校(1995年)、蘇州絲綢工學院(1997年)和蘇州醫學院(2000年)等相繼並入蘇州大學。

截至2019年3月,學校有天賜庄校區、獨墅湖校區、陽澄湖校區3個校區,佔地面積3586畝,建築面積158萬余平方米;11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ESI排名中國大陸第20位;設有26個學院(部);有全日制本科生27258人,碩士研究生13685人,博士研究生3934人,留學生2207人。

㈧ 蘇州大學

蘇州大學是江蘇省教育廳與蘇州市政府、江蘇省人民政府與國防科工委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 1952年,蘇南文化教育學院和東吳大學、江南大學數理學院合並,在東吳大學舊址建立蘇南師范學院,同年定名為江蘇師范學院,1982年改名蘇州大學。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時東吳大學與蘇南文化教育學院、江南大學數理系合並為蘇南師范學院,同年定名為江蘇師范學院,在原東吳大學校址辦學。1982年經國務院批准改辦為蘇州大學。經教育部
學校設施(18張)和江蘇省省政府批准,蘇州蠶桑專科學校、蘇州絲綢工學院(紡織工業部屬院校)、蘇州醫學院(核工業部部屬院校)先後於1995年、1997年、2000年並入蘇州大學。[3] 新的蘇州大學有本部、東校區、北校區、南校區、獨墅湖校區5個校區,佔地面積3118餘畝,建築面積155.8萬平方米;另有文正學院、應用技術學院兩個獨立學院;學校圖書資料豐富,截止2008年底,學校圖書館館藏圖書近400萬冊,中外期刊2800餘種;分析測試中心、服裝中心、計算機網路中心等設備先進;擁有為教學科研服務的蘇州大學出版社。學校擁有國家級大學科技園一個。學校還編輯出版人文、理科、工科、醫學4種版本學報及《國外絲綢》等學術刊物與國內外高校、科研機構交流。[4] 蘇大目前在國際上設有蘇州大學(寮國校區)(也稱寮國蘇州大學,這是國內首家大學在境外創辦的高校 )、蘇州大學孔子學院(美國)。
編輯本段學校概況
蘇州大學坐落於素有「人間天堂」之稱的古城蘇州,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和江蘇省屬重點綜合性
校園景色(6張)大學,其主要前身為創建於1900年的東吳大學。作為全國最早創建的現代高等學府之一,蘇州大學曾創造了中國近代高等教育史上的若干個第一:第一家以西式教育方式辦學、第一家創辦學報、現存高校中最早開展研究生教育並授予碩士學位、第一家開設法學教育等等。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時,東吳大學文理學院與蘇南文化教育學院(建國初由省立教育學院、國立社會教育學院和無錫國學專修學校合並組建而成)、江南大學數理系合並為蘇南師范學院,同年定名為江蘇師范學院,在原東吳大學校址辦學。1982年,經國務院批准改辦為蘇州大學。經教育部和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蘇州蠶桑專科學校、蘇州絲綢工學院、蘇州醫學院先後於1995年、1997年、2000年和蘇州大學合並。到目前為止,蘇州大學已發展成為一所擁有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等十一大學科門類,具有相當規模,基礎較為雄厚,辦學效益顯著,在國內外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地方綜合性大學。 [5] 一百一十年來,蘇州大學先後向社會輸送了各級各類人才30多萬名,其中許多人已經成為了科學、教育、文化等各項事業中的著名學者和知名人士。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許德珩、周谷城、費孝通、雷潔瓊、孫起孟,全國政協原副主席趙朴初、錢偉長、董寅初,著名科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李政道,著名法學家倪征 日奧、著名蠶桑教育家鄭辟疆、著名腦外科專家和醫學教育家杜子威、香港知名人士楊鐵梁、查良鏞(金庸),現任全國人大常委委員、民進中央副主席朱永新,現任江蘇省副省長張衛國;中共江蘇省委原副書記顧浩、副省長吳錫軍、江蘇省政協原副主席童傅、周桑漪、陸軍,以及談家楨、劉建康、宋鴻釗等三十多位兩院院士都是我校校友。 蘇州大學110周年校慶
蘇州大學現有20個博士後流動站、19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67個博士學位授權點(含自設專業)、1個一級學科專業學位博士點、244個碩士點(含自設專業)以及10個專業學位碩士點,111個本科專業,4個國家級重點學科、24個省部級重點學科(含6個國家重點學科培育建設點),1個國家工程實驗室、1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培育建設點、2個國家級公共服務平台、12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2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5個省部級工程中心、3個省部級公共服務平台,1個國家文科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基地,1個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1個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1個國家體育總局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目前,擁有各類在校生約五萬人,其中在校各類研究生12744人,本科生22853人,成人學歷教育9010人;教職工4166人,院士4人(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3人,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1人),具有副高職稱及以上人員1633人,一支力量比較雄厚、結構比較合理的師資隊伍已初步形成。
編輯本段校訓校歌
校訓 養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UNTO A FULL GROWN MAN) (該校訓為蔣介石所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初期被廢除。改為較口號化的校訓,如「求實創新」之類數條,後因口號空洞,引起師生的日益不滿,於2006年改回蔣中正所書之原校訓)[6] 首位華人校長楊永清 所題校訓
校歌 葑溪之西,胥江之東,廣廈萬間崇。 憑欄四望,虎丘金雞,一例眼球籠。 東吳東吳,人中鸞鳳,世界同推重。 山負海涵,春華秋實,聲教暨寰中。 皇皇母校,共被光榮,羨我羽毛豐。 同門兄弟,暮雲春樹,記取古吳東。 東吳東吳,人中鸞鳳,世界同推重。 山負海涵,春華秋實,聲教暨寰中。 天涯兄弟,一旦相逢,話舊故鄉同。 相期努力,敬教勸學,分校遍西東。 東吳東吳,人中鸞鳳,世界同推重。 山負海涵,春華秋實,聲教暨寰中。

㈨ 誰清楚蘇州大學的歷史呀

蘇州大學
1952年全國院校調整時,東吳大學文理學院與蘇南文化教育學院、江南大學數理系合並為蘇南師范學院,同年定名為江蘇師范學院,在原東吳大學校址辦學。

1982年,經國務院批准,學校更名為蘇州大學。

1995年蘇州蠶桑專科學校、1997年蘇州絲綢工學院、2000年蘇州醫學院並入。

2012年南京鐵道職業技術學院蘇州校區並入。

2016年,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與江蘇省人民政府共建蘇州大學。[1]

東吳大學[4]

東吳大學的淵源可以追溯到監理會在蘇州和上海開辦的幾所學校。

1871年,美國基督教監理會(監理會於1939年與美以美會合並改名為衛理公會)在蘇州十全街設立存養書院。

1879年遷至天賜庄,並改名博習書院(The Buffington Institute)。後並入上海中西書院(the Anglo-Chinese College,1882年創辦)。

1899年,監理會決定在蘇州開辦一所大學。

1900年12月,該校董事會在上海組成,孫樂文被選舉為新大學的首任校長。

1901年3月,宮巷中西書院遷入天賜庄博習書院舊址,東吳大學堂正式開學,成為美國基督教在中國建立的早期教會大學之一。開辦之初,只設中學班,學生不足百人。是年6月24日,在美國田納西州以「Central University in China」名稱注冊。

1905年,開始招收12名大學生。該校西學課程大體仿效美國大學,國學則自作安排,分設有文理,醫和神學三科和附中數所(分別位於蘇州、上海和湖州)。

辛亥革命之後,改稱東吳大學。

蘇州醫學院

蘇州醫學院
1911年,清末狀元、著名實業家、教育家張謇創辦了通州醫院。

1912年3月,張謇與其兄張詧創辦通州醫院附屬醫科學校,4月通州廢州立縣,通州醫院改稱南通醫院,學校隨之改稱南通醫院附設醫科學校。是年夏,學校更名為私立南通醫學專門學校,張謇、張詧出任校長。學校起初無校舍,借南通廟宇招生授課。張謇派熊省之去日本千葉醫學專門學校學習,熊省之獲學士學位即回國協助張謇、張詧創辦南通醫學專門學校,設西醫科,學制為預科1年、本科4年,校名和教學內容等基本仿效日本。創校初期,張謇請熊省之擔任學校第一主任兼南通醫院院長,並聘請從日本留學回國的李希賢(畢業於千葉醫學專門學校)、趙鑄(畢業於長崎醫學專門學校)任教師兼醫師。8月,張謇、張詧出資13700餘元,將南通城南古廟昭武院改建為校舍。

1913年4月,建成房屋73間,迴廊雨道37間。同年,張謇兄弟又出資16400餘元,在學校附近購地11.7畝,擴建南通醫院,供學生實習。

1914年6月,醫院建成,張謇題寫院名」南通醫院「,後改稱」附屬醫院「。12月,張謇題寫校訓:「祈通中西,以宏慈善」。
私立南通醫學專門學校 校訓

1916年1月16日,學校舉行首屆本科畢業典禮,張謇到會致訓詞,勉勵學生「存不欺心」。

1917年,增設中醫科,學制為預科1年、本科4年。張謇主張學生先學中醫數年,然後再學西醫,規定中醫科學生畢業後再學西醫科者免繳學費。

1918年7月,張謇出錢向德國購買X光機、手術器械、化學儀器等大小數百件,充實學校和醫院。

1919年,張謇選派10多名成績優異的學生去日本三井醫院、順天堂醫院、上井醫院進行畢業實習。之後又派教師和學生去日本東京帝國大學、大阪醫大、神戶醫大等高等學校參觀訪問。

1920年,聘請德國醫學博士夏德門任醫院總醫長兼教員。

1927年,南通醫學專門學校更名為私立南通醫科大學,醫院更名為南通醫科大學附屬醫院。自1912年至1926年張謇逝世,私立南通醫學專門學校畢業的西醫本科生共168名,中、西醫兼修本科生共37名。

1928年8月,私立南通醫科大學、私立南通紡織大學和私立南通農科大學合並組建私立南通大學,張孝若為首任校長。李希文、王志鴻、張誼分任醫、農、紡織三科科長,醫院更名為南通大學醫科附屬醫院。

1930年11月,因民國《大學組織法》中尚無紡織學院,私立南通大學改稱為南通學院。

1937年8月,南通遭日本戰機狂轟濫炸,南通學院被迫停課。其中醫科、附屬醫院的人員、設備全部遷至揚州。

1938年2月,南通學院醫科附屬醫院被國民政府軍政部命名為第七重傷醫院,並投入抗戰前線,先後救治了600多名從上海等地送來的重傷病員。之後,第七重傷醫院輾轉來到湖南衡陽。8月,南通學院醫科與江蘇省立醫政學院合並,組建國立江蘇醫學院。12月,江蘇醫學院遷到貴州貴陽借當地校舍辦學。

1939年,學校遷至重慶北碚,並成立了附屬醫院,由於當時重慶常受到日本飛機轟炸,學校組建了多支空襲救護隊和流動醫療隊。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國立江蘇醫學院准備遷至鎮江,私立南通學院報告要求在原址恢復醫科,國民政府教育部很快批准了此報告,於是,遠在重慶的原醫科的師生們從重慶碼頭登船,一路順流而下回到南通。為了辦好醫科,南通學院時任常務校董張敬禮(張詧之子)特從大生紗廠拿出16億法幣,買下當時的江北醫院,用於充實醫科、重建附屬醫院。

1946年,醫科正式恢復並招收新生。

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南通學院醫科在南通學院原址改名為蘇北醫學院。

1956年,因蘇北區黨委建制合並,又改名為南通醫學院。

1957年,南通醫學院大部遷至蘇州,更名為蘇州醫學院,並在南通留設蘇州醫學院南通分院。

1958年,蘇州醫學院南通分院更名為南通醫學院。

1962年,蘇州醫學院經國務院批准,劃歸第二機械工業部(後改為核工業部、核工業總公司)。

1992年11月,蘇州醫學院、南通醫學院相繼舉辦八十年校慶,兩校元老、教授互訪致賀。醫學專家顧爾鑰曾為此賦詩為證:「夾岸弦歌源一家,育才除疾績堪誇;春秋八十同聲頌,江北江南姐妹花」。

2000年4月,蘇州醫學院並入蘇州大學,繼而成為了蘇州大學醫學部。

蘇州絲綢工學院

其前身是1903年創辦的上海私立女子蠶業學堂(最早可追述到1897年的浙江蠶學管),1960年定名為蘇州絲綢工學院。

蘇州蠶桑專科學校

該校前身是史量才先生所辦的私立上海女子蠶業學堂,創始於1904年。1911年改為公立,遷址於吳縣滸墅關,定名為江蘇省立女子蠶業學校(簡稱女蠶校)。

蘇南文化教育學院

蘇南文化教育學院
1950年1月,為了配合解放後建設新教育的要求,蘇南人民行政公署向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及華東軍政委員會建議,由江蘇省立教育學院、國立社會教育學院組建公立文化教育學院。成立了以蘇南行署副主任劉季平為主任委員的籌備委員會。4月,無錫國學專科學校(中國文學院)並入公立文化教育學院。同年更名為蘇南文化教育學院,在無錫社橋原江蘇省立教育學院校址辦學。

㈩ 蘇州大學屬於什麼大學

公立大學。

蘇州大學(Soochow University),簡稱「蘇大」,坐落於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蘇州,是教育部與江蘇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國家「211工程」、「2011計劃」首批入選高校,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與江蘇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江蘇省屬重點綜合性大學,入選國家「111計劃」;

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國家創新人才培養示範基地、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等。

蘇州大學師資力量

截止至2020年12月,全校現有教職工5254人,專任教師3464人,其中包括1位諾貝爾獎獲得者,8位兩院院士,7位發達國家院士,30位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41位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1位「萬人計劃」傑出人才;

10位「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3位「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6位國務院學位評定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等各類國家級人才260多人次,一支力量雄厚、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人才隊伍已初步形成。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蘇州大學

閱讀全文

與蘇州大學由誰創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改革工作成果匯報 瀏覽:49
醫療糾紛管理倫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瀏覽:959
工業光魔創造不可能720p 瀏覽:243
君主立憲制是法國大革命的成果 瀏覽:13
王成果青島科技大學 瀏覽:519
護理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875
使用權獲取途徑 瀏覽:759
怎麼投訴奧迪4s店 瀏覽:31
美術教師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740
股權轉讓合同模板 瀏覽:638
知識產權部門重點的工作計劃範文 瀏覽:826
用地批准書能證明土地的使用權權嗎 瀏覽:829
拓荒者知識產權 瀏覽:774
商標侵權事宜處理委託書 瀏覽:168
內容無版權今日頭條 瀏覽:327
房產糾紛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瀏覽:269
無形資產年限怎麼確定 瀏覽:542
工商登記人員工作總結2018 瀏覽:799
我要發明機器人300字 瀏覽:341
轉讓合作書 瀏覽: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