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萊特灣海戰創造了哪些世界紀錄
這場大海戰創下了幾項世界紀錄:戰場廣,戰區東西寬600海里,南北長2000海里;時間長,不算萊特島登陸,從23日到26日雙方軍艦整整廝殺了3個晝夜;規模大,不含麥克阿瑟的登陸船隊,雙方參戰艦達293艘,飛機達1996架。
❷ 歷史上有哪些著名的戰爭奇跡
歷史帶給我們的是無數的經驗,也有無數的教訓,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後人記住的事情。因為只有記住歷史,我們才能夠避免犯錯,能夠讓中華民族越來越富強,越來越偉大!中國的歷史上有很多著名的戰爭,這些戰爭確實給了我們很多的啟示。著名的孫子兵法,其實就是總結了很多的精彩戰例,才成就了千古第一兵法的名譽。我國的歷史上有哪些著名的戰爭奇跡呢?今天我給大家說一下,我說到這些戰績,確實是古往今來創造奇跡的戰爭,大家有興趣的話,也可以加入進來和我一起探討和研究!
東漢末年的時候,各個地方出現了割據政權,此時曹操為了統一全國,展開了赤壁之戰,當時諸葛亮和周瑜的兵力加起來,也只有五萬人,可是曹操至少有二十萬人軍隊,最終諸葛亮和周瑜創造奇跡,戰勝了不可一世的曹操!
❸ 哪個戰爭創造首次擊落f-117隱形機的奇跡
佐爾坦在1999年科索沃戰爭中,曾指揮老式的薩姆-3地空導彈擊落美軍不可一世的隱形戰斗機F-117,從而成為南聯盟的民族英雄。對此,美國媒體一直困惑不解。11月21日,一家美國媒體披露了這其中鮮為人知的細節。
挖掘潛力:相信老裝備有作為
佐爾坦能夠在戰爭中一舉擊落世界最先進的隱形戰斗機F-117,是和他平時的指揮才能分不開的。作為南聯盟防空導彈部隊第250旅的一名上校,他指揮的第3導彈連有大約200名官兵。他對每位官兵的情況了如指掌,熟悉每人的優點和缺點,能夠最大限度地挖掘每個人的作戰潛力。平時,他根據未來防空作戰的趨勢,指揮部隊刻苦訓練,打造強有力的防空實力。
薩姆-3防空導彈是在1961年投入使用的,已經面世幾十年,屬於老掉牙的防空武器。佐爾坦為了讓老式武器發揮新的作用,想了許多辦法,對其進行了技術改進,使其成為抗擊北約戰機空襲的一大有力武器。美軍航空兵空襲科索沃時,自以為擁有最先進的作戰武器,並沒有把南聯盟防空部隊當一回事。直至F-117隱形戰斗機被薩姆-3擊落,美軍才如夢初醒。
難以置信:步行傳遞指令
「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佐爾坦不僅熟悉自己部隊每位士兵的情況,還對美國空軍武器裝備極為了解。他知道,美軍戰機出航作戰,一般配備「哈姆」反雷達導彈和電子偵察系統。一旦地面防空導彈部隊開機搜索,美軍戰機隨時可能發現,隨時可以發射「哈姆」導彈予以摧毀性打擊。此外,美軍戰機還配備了靈巧制導炸彈,可以根據地面目標發出的信號自動展開攻擊。為此,他採取了極為奇巧的應對辦法。
1999年3月24日科索沃戰爭爆發後,佐爾坦為了防止暴露位置,下令自己的部隊不得使用空中現代化通訊系統。他要求作戰通訊全部使用陸地方式。為此,他經常要求通信兵步行傳遞作戰指令,似乎回到了原始通訊年代。有時,他還動用汽車去傳遞作戰指令。總之,他採取一切手段把自己隱蔽起來。
正因為如此,美軍雖然動用了許多偵察機和間諜衛星對科索沃進行全面監視和偵察,居然一直沒有發現佐爾坦的防空部隊。
機動高手:78天作戰行走10萬公里
潛心研究戰爭的佐爾坦發現,在現代戰爭中,面對強者的高技術偵察手段,弱者的快速機動是生存一大法寶。在科索沃戰爭中,他為了保護自己的部隊,不得不經常轉移陣地。因此,他的部隊幾乎每天都忙於搬家,包括裝卸防空雷達、導彈、發射架以及選擇發射陣地等。據不完全統計,從戰爭開始到6月份戰爭結束的78天作戰中,佐爾坦的防空部隊總共走了10萬公里的路程,相當於繞地球兩圈半。正因為這支部隊不斷轉移陣地,北約戰機每次攜帶炸彈飛往該部隊陣地進行襲擊時,總是慢一拍而撲空。通過這種方式,佐爾坦成功地保存了自己部隊的實力,為後來擊落F-117創造了條件。
信息靈通:及時得到相關情報
佐爾坦雖然身在南聯盟,然而卻了解1000多公里外美軍戰機的活動情況。一般來說,美軍F-16和F-117隱形戰斗機從義大利的阿維亞諾航空基地起飛,前往科索沃空襲作戰。然而,南聯盟早有防備,秘密派遣間諜潛伏在義大利美軍航空基地周圍。美軍戰機一起飛,南聯盟間諜就會迅速把美軍戰機起飛的有關情報,包括空襲戰機的機型和架數等情況迅速密報國內。佐爾坦防空部隊接到情報後,可以迅速作好應戰准備。
一旦北約戰機侵入南聯盟空域,南聯盟派駐的地面防空觀察員隨時會發現,馬上報告防空部隊。不僅如此,南聯盟地面防空觀察員還會對北約戰機進行持續跟蹤和監視,隨時報告其具體位置和數量等情報,為自己防空部隊攔截作戰提供保障。
由於防空情報部門的強有力支持,佐爾坦可以在最短時間內使用防空雷達鎖定北約戰機展開攔截作戰。結果,美軍戰機F-117根本就來不及發射導彈攻擊地面防空雷達,就被迅速擊落。在整個戰爭期間,佐爾坦從來就沒有被北約戰機「哈姆」導彈炸毀一部防空雷達。目前不清楚的是,佐爾坦是否事先得到了F-117侵入科索沃的情報。
速戰速決:近距離巧打F-117
科索沃戰爭開始前,佐爾坦就預感戰爭爆發後F-117很可能要入侵作戰。因此,他對隱形戰斗機進行了大量研究,尋求最佳的對策。其中,他最大的成功就是讓隱形戰斗機F-117在他的防空雷達上現出原形,為薩姆-3防空導彈攔截作戰提供了方便。然而,其中的技術秘密至今尚未詳細透露。
佐爾坦深知薩姆-3防空導彈的性能,更知道F-117之類的北約戰機的能耐有多大。因此,在攔截北約戰機時,他採取了近距離速戰速決的戰術。他一般要等到北約戰機靠近自己陣地時,才下令開機搜索並展開攻擊,以防止敵機實施電子干擾和進行規避機動飛行。F-117隱形戰斗機被擊落時,離佐爾坦的防空陣地只有13公里。這對於高亞音速飛行的F-117來說,只是一閃而過的距離。
美軍大意:F-117經常飛同樣的航線
F-117是世界唯一實戰部署的隱形戰斗機。早在1999年2月21日,12架F-117就秘密部署在義大利阿維亞諾航空基地,開始為空襲南聯盟作準備。該型機全長20米,高近4米,重23噸多,配備兩台渦扇發動機,作戰半徑達1000公里,可以進行空中加油,能夠攜帶激光制導炸彈等多種對地攻擊武器作戰。該型機雷達反射截面只有0.025平米,一般國家防空雷達很難探測,成為美軍空襲南聯盟的首選戰機。
3月27日,一架代號為「維加3-1」的F-117從義大利起飛,空襲南聯盟北部一個重要目標。這架F-117進行中空高亞音速飛行。兩枚激光制導炸彈炸向目標。空襲結束後,F-117使用自動駕駛儀,准備返回義大利基地。晚上8時15分許,返航的該機突然發生巨大的震動。原來,佐爾坦指揮防空部隊發射的一枚薩姆-3地空導彈在該機附近發生猛烈爆炸。該機隨即失控墜毀。
這是美國第一次損失F-117隱形戰斗機,也是南聯盟第一次擊落F-117隱形戰斗機。F-117每架造價達1.2億美元。佐爾坦防空部隊擊落一架F-117,豈止意味美國損失一架「王牌」戰機,更重要的是F-117部隊是美國最有名的戰斗機部隊,該型機被擊落意味著美國空中「王牌」部隊價值嚴重「縮水」。美軍的高科技神話並非如其所吹的那樣神。因此,這是對美國最沉重的打擊。一時間,佐爾坦成為南聯盟的民族英雄。
佐爾坦感到驚奇的是,F-117戰機空襲南聯盟太大意了,居然經常飛同樣的航線。因此,地面防空部隊只需「守株待兔」,就可擊落該型機。
在戰爭中,作為防空英雄的佐爾坦不僅擊落了F-117,還擊落了另外兩架北約無人機。此外,他的防空部隊還迫使其他北約戰機放棄數十次空襲任務逃之夭夭,以逃避他的防空導彈精確打擊。
❹ 創造與魔法海戰怎麼玩 海戰技巧詳解
造與魔法海戰是新版本全新的戰船系統玩法,海戰怎麼玩,海域上如何對戰呢,內有什麼規則,容下面西西帶來了海戰玩法詳情介紹,一起了解下吧。
本次更新完之後,將出現戰船系統
這就表明了~
開局一隻船,財富全靠打?
大家來當海賊嗎?
航海時代來臨了?
我路費又要多了幾個搶海賊王的對手了嗎?
屆時肯定是海上一片狼藉,
實力強的一方沖進弱方戰船,將他們的水手扔進海里,掠奪他們的財富!
怎麼樣?水手們?揚起袖子,等著7.13征船令吧~
❺ 紅軍長征五大奇跡
(一)現代戰爭中的大兵團作戰以戰養戰的奇跡
以戰養戰作為戰爭中的最高境界,在冷兵器時代,已經不多見,在現在戰爭武器裝備對後勤要求非常之高的條件下,是很難辦到的.但粟裕卻做到了,蘇中、宿北、魯南、萊蕪、孟良崮等一系列戰役最具典型意義.華東野軍以繳獲補充武器以俘虜補充兵員.從小到大,從弱到強,並且完全靠繳獲成立了一支炮兵縱隊.國軍在華東從以旅為編制行動,到以一個整編師為規模,華東戰場上的國軍出現過九個師集結在一起的方陣,最後淮海戰役中的華東國 軍完全是以兵團為規模行動,由此可見粟裕給國軍的壓力.南麻臨朐兩個戰役為什麼對華野來說算作失敗?損失到是其次,最重要的是沒有殲敵武器彈葯不能從繳獲中補給.兵員不能通過俘虜補充.對靠戰爭補給的華野來說,這種無形的損失更大。如果放在東北根本不成為問題,四平攻堅戰、德惠戰役、農安戰役林彪受的損失也不少,但背靠蘇聯的強大武器補充能力.東北的兵源沒了還有朝鮮.因此不熟悉歷史的人根本看不出來.48年初粟裕發給中央電報中就提到目部隊大炮不少但炮彈極為緊缺.陷入了有槍炮無彈葯的尷尬境地.粟裕在豫東戰役中打開封的目的之一就是開封城內的彈葯裝備.淮海戰役規模前所未有。實際彈葯消耗差不多是遼沈平津兩戰的總和。靠豫東濟南兩次戰役的繳獲根本無力供給。於是才有大連到煙台的海上運輸線。所以粟裕在戰役結束後就說,戰役取得勝利第一功是山東的民工。第二就是大連的炮彈。這其實也正是一個天才軍事家的受後勤條件制約的無奈感嘆吧。
(二)腹背受敵的殲滅戰孟良崮戰役
東北林彪打不動新一軍新六軍,粟裕卻能全殲整編74師。有些人就得出新一軍新六軍比74強的觀點。在解放戰爭開始的時候。就部隊裝備來說。74師和新一軍新六軍不相上下。部隊戰鬥力74師和新一軍不相上下。比新六軍高出許多。一支部隊打了勝仗戰鬥力就會提高,打了敗仗就會下降,在孟良崮戰役時74師和華野交手互有勝敗,戰力維持在原水平。新一軍在夏季攻勢系例的勝利後戰鬥力最高達到歷史的顛峰。不過這時東北來了草包陳誠。孫立人被脫離部隊,部隊編制被打亂從此一蹶不振。
因此孟良崮戰役不像有些人認為的那樣來的那麼簡單。孟良崮之所以成功,第一74師被逼上山地築不起工事。第二大量的重裝備帶不上去,水冷式機槍無水製冷戰鬥力削弱.第三身處絕地僅靠空投彈葯食品飲水不能得到有效補充。第四張靈甫與83師長李天霞有隙,國軍對粟裕的圍點打援非常忌憚。所以83師並沒有派主力援軍。這一切戰機都是粟裕捕捉和創造出來的。
孟良崮之所以稱為奇跡。是因為這是一次腹背受敵殲滅戰。25師和83師一部相距74師不過幾公里,在戰鬥打響後很快就能加入戰斗。其他各路援軍包括第五軍第十一師到達戰場的時間,最近一兩天,最遠不過幾天的路程。當時的情形華野大軍在裡面圍殲74師,外圍國軍各位部包圍著華野大軍。其險惡程度無法用語言來形容。
(三)孤軍深入的殲滅戰豫東之戰:
現代戰爭條件下孤軍深入敵後打殲滅戰也就粟裕敢做。現代戰爭條件下,後勤要求不在限於糧草,戰場上也離不開武器彈葯的補充。如果戰斗失利武器彈葯得不到補充,部隊要麼成為任人宰割的的魚楠之師要麼成為一支流寇部隊。
在粟裕記念館有人認為豫東之戰的第三階段是因粟裕貪功打黃伯韜導致部隊受了部份損失。區壽年被俘後就對粟裕說,華野部隊有被全殲的危險應該馬上撤走。但粟裕堅持對黃伯韜部發起攻擊,同時下令對黃部攻擊時不得穿插分割。在黃伯韜求生無望連遺書都寫好時卻突然撤走。因為黃自東來粟欲東去,在平原地區短距離大部隊行進速度,我軍與國軍相比並不佔優。不打就走很容易被黃伯韜咬住。
豫東之戰可以說是整個解放戰爭中的轉折點,沉重打擊了華東戰場上國軍以兵團規模作戰的信心.此戰改變了中原和華東戰場的戰略態勢,為解放軍進一步殲敵重兵集團,攻克敵堅固設防城市創造了經驗。國民 黨 「國防部」在其《中原會戰經過及檢討》中說,此次豫東會戰,共軍表現特異的有三點,「敢集中主力作大規模之會戰決戰」,「敢攻襲大據點」,「對戰場要點敢作頑強固守,反復爭奪」。
濟南戰役徐州各兵團根本不肯去救援。每天只前進幾公里。豫東戰役後,毛澤東說:「解放戰爭好象爬山,現在我們已經過了山的坳子,最吃力的爬坡階段已經過去了。
(四)60萬對80萬的圍殲戰淮海戰役
60萬對80萬這樣的大兵團作戰,敵我兵力對我比軍少於敵軍的情況下,一般會打成擊潰戰。打成殲滅戰很難。淮海名義上雖然有個兩大野戰軍共同作戰,劉鄧大軍實力太弱,時中野全軍僅有75mm野炮兩門,山炮四十二門,炮彈約兩百發;迫擊炮兩百零七門,炮彈約兩百五十發,每門炮平均只有一發炮彈。憑借如此少量的炮火根本無法壓制住敵軍火力,因而攻擊難以奏效,無法達到迅速殲滅的目的。實際上只起到了一個阻援兵團的作用。吃黃維兵團根本吃不動,最後華野派出了4個縱隊加炮縱才搞定。
淮海戰役從發起到統一指揮都是粟裕提出來,戰場的大多數決策大多出自粟裕。就連戰爭進行中部隊的糧食供給困難,都粟裕發現並親自製定解決方案。
(五)投鼠忌器的攻城戰上海戰役
有誰見過這樣的攻城不能用重武器,攻城中電未停水沒斷。30萬軍隊駐防的大城市,國民黨的軍艦可以直接參戰。攻下來後完好無損。這無疑是又一大奇跡。
1949年9月,粟裕到北平參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會上劉伯承向代表們介紹說:「粟裕將軍百戰百勝,是解放軍最優秀的將領之一。」
這就是粟裕,他的命運是與共和國緊密聯系在一起的,他的名字是勝利的象徵。
美國人眼中的華東野戰軍(美國援華顧問團團長包德溫,在大使館里對美國駐華大使司徒雷登說)
「華東共軍的作戰經驗,尤其是他們的進攻精神,在共軍中都是首屈一指的。這一點,甚至連裝備最好、人數最多的東北共軍也比不上他們。作為一名軍人,我對華東軍事統帥陳毅和粟裕將軍的指揮藝術,不得不表示欽佩。」
❻ 六十多年前海南島海戰的奇跡是什麼
奇跡是:木船打軍艦的奇跡。
解析:海南島戰役是新中國成立初期我軍對海南島國民黨守軍實施的渡海登島作戰。此戰創造了以木帆船為主,配以部分機帆船進行大規模渡海登陸作戰,摧毀敵陸海空「立體防禦」的戰例,也是我軍大規模登島的成功戰例。
❼ 求一款以前的手機游戲 航海類型的 帶劇情 可以到各地買賣商品 也可以海戰 發現奇跡什麼的!!!
幻想大航海
❽ 三大戰役創造了怎樣的奇跡
1948-1949年的三大戰役,波瀾壯闊,中國人民解放軍以少勝多,殲滅國民黨匪軍的主力,三大戰役一共殲滅國民黨匪軍154萬餘人,其中遼沈戰役殲敵47萬餘人,活捉敵指揮官范漢傑、廖耀湘;淮海戰役殲敵55萬餘人,擊斃國民黨徐州剿總副總司令黃百韜,又擊斃敵主將邱清泉,俘虜黃維,杜聿明;平津戰役殲滅和改編國民黨軍52萬餘人,迫使傅作義接受和平條件,北平和平解放。 三大戰役不僅在中國歷史上是個奇跡,而且在世界戰爭史上是罕見的!三大戰役的勝利,是毛澤東思想的勝利,是人民革命戰爭的勝利,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研究價值!
❾ 一部抗日時候的海戰故事
中國抗日戰爭全面打響後,由於中日海軍實力對比懸殊,使得中國海軍幾乎未曾開戰,便有可能出現全軍覆沒的悲慘命運。然而,抱定了必死決心的中國海軍,還是以自己的機智與勇敢,給了貌似強大的日本海軍以驚人一擊,在中國抗戰史上留下了悲壯而光榮的一頁。
血戰江陰
「七七」事變中日戰爭全面爆發時,中國海軍艦船總噸位不足6萬噸,最大艦艇噸位不過3000噸,大部分艦船為百噸級小艇,且多為陳舊不堪的北洋水師遺留之物。而此時的日本海軍又是什麼狀況呢?據日本軍方公布的數據,至1937年6月,其海軍已有艦艇285艘,其中航空母艦4艘、萬噸級戰列艦10艘,總噸位達116萬噸之巨。日本海軍規模早已突破「一戰」後,1922年華盛頓裁軍會議上所規定的美、英、日、德、意五國海軍的比例限額,即5∶5∶3∶175∶175的限制,日本海軍已經超越英國,成為幾乎與美國平起平坐的世界第二大海軍。稍微了解近代海戰史的人都知道,艦艇噸位決定了海軍的實力對比,而那時中日海軍的實力對比是6∶116,懸殊是如此之大。
1937年8月13日淞滬抗戰爆發,身為海陸空軍總司令的蔣介石命令海軍部長陳紹寬上將急調海軍主力第一艦隊並徵用民船,開往江陰水道,構築嚴密封鎖,以圖堵死早已進入長江內河的日本海軍第三艦隊之10艘戰艦。應該說,關起門來打狗,老蔣的這一計劃既可行又實用。然而如此機密大事,卻被早已為日軍收買的行政院秘書、漢*黃浚,在參加作戰會議時探個明白,並及時泄露給日本特務機關。於是,就在中國軍艦所築封鎖線將成未成之時,日艦已經一一駛出江陰。中國海軍先發制人的戰機從此錯過,這使蔣介石和陳紹寬大為光火,也使他們更加認識到中國海軍即將面臨的嚴峻局勢。
蔣介石決計,江陰水道不能為我所用,那就不如讓它成為比1000多年前的「千尋鐵鎖」還要堅固1000倍的水上要塞。於是,一場規模空前的沉船作業開始了。一夜之間,幾十艘被徵用的商船以及海軍陳舊不堪的「通濟」、「大同」等8艘艦艇,在拆除艦炮後沉入江底,長江水道被切斷了。
然而,戰爭的發展畢竟不是一相情願的。沉船行動後殘存的中國海軍在日本海軍眼裡也是不容存在的,決心溯江而上攻佔南京、挺進武漢的日軍大本營又豈能允許江陰成為拔不掉的「釘子」?
9月22日,日軍將第三艦隊主力傾巢而出,以戰艦10艘、飛機300架的龐大優勢兵力,圍剿據守江陰水道的中國海軍守軍。上午9時,日軍先以30架重型轟炸機為先導,企圖一舉摧毀中國海軍殘存艦隊。於是,一場壯烈的海空大戰打響了。
中國海軍沒有空軍可依託,只能按照預定方案,以各艦所有對空火力編系配製,成梯次對空開火。首先是30多門高射炮齊射,當下便使為首的敵機尾巴冒煙,栽入江中。接著,又以密集的重機槍、高射機槍的火力,封鎖高度500米以內的天空,迫使敵機不敢低空俯沖投彈。第一*的較量以日軍損失飛機3架,而我方戰艦幾無損毀而告終。日本海軍惱羞成怒,一計不成,再生一計,決心集中火力先打掉中國海軍旗艦3000噸級的「平海」號巡洋艦。
日機再次以40架飛機分三個方向襲來,「平海」艦立時處在數十丈高的驚天水柱之中。這一次,盡管我高炮、高射機槍火力不曾喘息,但以武士道精神武裝起來的日軍飛行員,全然不懼地面的火力,一連多架飛機低空俯沖,飛近「平海」號抵近轟炸。在一連四個波次共80多架次的轟炸機集中攻擊之下,「平海」號嚴重受創,幾乎傾覆。在艦艇機修人員及全體官兵的奮力搶救下,才終於沒有沉船,「平海」艦桅頂的司令旗仍在高高飄揚。
9月23日,日本海軍航空兵再次傾巢出動,對著沒有任何飛機掩護的中國海軍狂轟濫炸。為了徹底摧毀「平海」號,從而在士氣上征服中國海軍,日軍竟然使用了只有在深海作戰中才使用的深水炸彈。「平海」號終因受傷過重,江水洶涌而入,戰艦傾斜達30度以上。眼看戰艦無法駕駛,官兵們仍拚死將所有炮彈搶救出來,並將艦艇向著江岸搶灘擱淺,然後趁著夜色將艦炮和重要儀器盡數拆下,這才戀戀不舍地告別心愛的艦艇。
「平海」艦沉沒後,艦隊司令陳季良中將轉移到「逸仙」艦,並將司令旗升起在「逸仙」艦上。9月25日,日本海軍航空兵又將攻擊重點轉到「逸仙」艦上。由於「逸仙」艦本身噸位及火力不及「平海」艦,盡管艦上官兵拚死血戰,僅僅一個小時的激戰之後,「逸仙」艦就已經遍體傷痕,終因機艙被炸而迅速沉沒。
「逸仙」艦等船沉沒的消息傳到南京,為了死守江陰水道,屏蔽南京城防,陳紹寬不惜拿出海軍的最後血本,急令第二艦隊司令曾以鼎中將率隊火速增援。然而,增援艦隊主力艦「健康」號驅逐艦剛剛駛近江陰水面,就遭11架日機集中轟炸。雖擊落敵機多架,但終因寡不敵眾,「健康」艦中彈後緩緩下沉,艦長齊粹英中校以及官兵全體陣亡。
就是在海空實力如此懸殊的較量中,中國海軍從9月23日至11月12日,在長達一個多月的時間里,仍以殘存艦艇頑強鎮守著江陰水道,使日本海軍艦隊不能越雷池一步,為屏衛南京以及其後的武漢保衛戰,爭取到了足夠的時間。
這其間,中國海軍不僅要面對來自空中的*番轟炸,而且還要迎擊來自大江下游寬闊水面上日本海軍艦隊遠程重炮的不間斷襲擊。對空炮戰與水面炮戰,兩組不同的激戰場面,組成江陰水面最為壯觀的抗日畫卷。此期間,中國海軍主動出擊,以小巧機動的魚雷快艇,偷襲日軍第三艦隊旗艦「出雲」號,使其受創,大修10日有餘。海軍還憑借自身火力,擊落敵機30架之多。
然而,中國海軍為此付出的代價也是驚人的,包括「平海」、「寧海」兩艘3000噸級的巡洋艦以及2500噸級的「健康」號驅逐艦在內,海軍主要艦只「逸仙」、「楚有」、「青天」、「邀日」、「江元」、「仁勝」、「崇寧」等幾十艘艦艇,相繼沉沒於江陰水面。江陰大戰,中國海軍幾乎獻出了全部的主力,也創造了世界海戰史上的奇跡。一直在戰地觀戰的德國顧問為此感嘆:「這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最為激烈也是最為奇特的海空大戰。」蔣介石為海軍特命頒獎,稱其「此種破釜沉舟之決心殊為可貴」。
決死奮爭
由於敵我實力對比過於懸殊,處於弱勢一方的中國海軍,在對日作戰中更多的是一種精神意志上的戰斗,是一種為民族、為榮譽捨生取義的決死奮爭。尤其是在江陰大戰之後,失去全部主力艦只的中國海軍,只有「史可法」號、「文天祥」號和「岳飛」號這三種型號的幾十艘小噸位快速魚雷艇。以這樣的裝備來抗衡幾千噸甚至上萬噸級的大型巡洋艦、驅逐艦,抗衡防衛能力和火力強大的日本海軍,中國海軍快艇部隊的官兵們,所要面臨的是一種怎樣的生死抉擇。
1938年7月武漢會戰期間,為了掩護日本陸軍的攻擊行動,日本海軍艦隊溯江而上,以20艘大中型艦艇為主,組成江面火力群,游弋於長江與湖口之間,橫行無忌。面對強敵,中國海軍可謂仇人相見,分外眼紅。盡管沒有可以一戰的大型艦只,盡管拿魚雷快艇挑戰強大艦隊有「雞蛋碰石頭」之嫌,但英勇的中國海軍官兵,還是不惜以死一搏。
7月14日,在海軍司令陳紹寬上將的命令下,「文天祥-93」魚雷快艇借著夜幕的掩護,劈波斬浪,沖向敵艦。然而,早有戒備的日軍艦隊以一道交*的強探照燈光來回穿梭,使得江面亮如白晝。「文天祥-93」魚雷快艇不僅失去了借為掩護的夜幕,而且一下子處於敵人的眾兵之下。面對這樣一艘小小的中國艦只,日軍幾艘艦艇上的大小艦炮拚命發射,無數炮彈在大江中激起沖天水柱。「文天祥-93」魚雷艇多處中彈,艇上人員無不掛彩。但是,艦長和水兵們無一人退縮,無畏的快艇更是以一往無前的精神沖入敵陣,直到眼看就要撞上一艘大傢伙了,才「轟」的一聲將魚雷發射出去。只見這艘敵艦瞬即冒起一股濃煙,隨後艦體傾斜,慢慢沉沒下去。而「文天祥-93」卻趁著敵人一陣混亂,帶著累累傷痕,凱旋而歸。
「文天祥-93」的勝利,極大地鼓舞了一段時期以來情緒低落的海軍官兵。盡管本錢不大,大家還是決心一搏。恰好這時,戰區統帥部也要求海軍以盡可能的方式狙擊阻滯日艦行動,配合陸上我軍戰役的展開。於是,7月17日,陳紹寬再次派出快艇突擊隊,這一次是「史可法-223」和「岳飛-253」。但這一次,魚雷快艇卻因我方陸海軍相互聯系信息不暢,致使兩艇誤入敵方陸軍布在水中的阻擊網陣,絞纏之下無法脫身,「史可法-223」以一種無言的悲壯沉入江中,「岳飛-253」也多處拉傷,無法開動。由於兩艇在江中纏繞時間過長,引來日本飛機的反復偵察。原本為我快艇襲擊而苦惱一時、又苦於無法尋找我快艇編隊蹤跡的日本海軍,終於認定中國海軍僅存的戰鬥力就在蘄春附近江面上。於是,日軍飛機一連幾日,以30架以上的密集編隊前來轟炸,日本海軍的驅逐艦前來以遠程炮火「投石問路」。中國海軍在這一連串的打擊之下,終於失去了自己僅存的水上戰斗艦隊,海軍真的再也無力組織一次,哪怕是最小規模的出擊行動了。
陸戰敢死隊
1938年下半年的武漢大會戰,是中日雙方投入兵力最多、戰況最為激烈、相持時間最長的一次戰役。在這次會戰中,本應據守江面、以艦艇迎戰敵寇的中國海軍,卻因此前已經損毀幾乎全部艦艇而不得不扛起艦炮,成為真正的「海軍陸戰隊」。長山要塞守備戰,就是中國海軍在陸地上創造的奇跡。
本來,作為長江中游第一要塞的馬當要塞的防守重任,當屬陸軍第十六軍承擔,其軍長李韞珩作為馬湖區江防要塞總司令,自應負起運籌之責。然而,當6月12日日軍先鋒波田支隊以一個旅團的兵力,輕取當時的安徽省會安慶後,兵鋒所至,已經直取馬當要塞而來。這時候的江防司令李韞珩,卻與他全軍連排長以上的近千名軍官,在舉辦所謂的戰術研討。整個江防前線,除鎮守長山陣地的海軍陸戰隊第二總隊外,竟然沒有一個排以上的軍官在崗在位。正因如此,日軍偷襲,悄悄從香口江邊登陸,上岸後向負責香口一帶的守軍發起猛攻,香口遂告失守,陣地相繼丟失。一直到了鮑長義率領的海軍陸戰隊第二總隊鎮守的長山陣地前,敵人才停止了前進。而且,日軍血戰沖鋒10多次,江上艦炮、空中飛機輪番轟擊,將我守軍陣地夷為平地,但就是不能佔領馬當要塞長山陣地。
鮑長義原本是中國海軍第三艦隊的少將副司令官,駐防於膠州灣一帶。抗戰開始後,幾經血戰,艦隊遭受重創,最終由艦隊司令沈鴻烈親自下令,炸沉了剩下的幾艘殘艦,然後帶著拆下的艦炮,走上了游擊道路。此次武漢會戰,他收攏流散部眾,組成海軍陸戰第二總隊,並被配屬李韞珩的第十六軍,鎮守馬當要塞的長山陣地。不料,原本是偏師一支,卻成了守衛馬當的關鍵部隊。
雖然他們對於陸上陣地戰一竅不通,但是他們憑著一腔熱血和必死決心,想盡各種辦法阻滯日軍的行動,打擊敵人的有生力量。白天,他們以精確快速的艦炮火力,打退了日軍一次又一次的沖鋒;夜晚,他們又組成敢死隊,拿出海軍的看家本領,用小船拖著水雷去炸日軍的水上基地----運兵船隻。整整3天的時間,2000人的第二總隊官兵,付出了1800人生命的代價,也迫使日軍留下近2000具屍體,而馬當要塞的長山陣地巋然不動,從而造就了海軍在陸地上的戰爭奇跡,也為整個武漢會戰我軍的從容部署,爭取到了一些主動。
長山守備戰,鑄就了中國海軍的軍魂。在其後的6年抗戰歲月中,失去了艦艇的中國海軍,正是這樣以陸軍的形式、海軍的魂魄,戰斗在正面戰場的江河湖海,為偉大的抗戰勝利作出了難能可貴的貢獻。
❿ 中國的革命戰爭中創造了哪些奇跡急答!
1、牧野之戰
在戰爭史上,牧野之戰可以說是歷史上相當大的一次戰爭。在這場戰爭不僅是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戰例。而且在軍力數量反差極大的情況之下,西周的軍隊戰勝了商朝的軍隊。而且在戰爭的過程中,出現了商軍集體倒戈的軍事奇觀。另外牧野之戰也是中國古代車戰初期的著名戰例。
2、巨鹿之戰
巨鹿之戰是項羽勇猛一生的真實寫照。「背水一戰」書寫了霸王的傳奇一生。在此次戰役中項羽率領數萬楚軍,和秦將章邯、王離所率四十萬秦軍主力在巨鹿(今河北平鄉進行的一場重大決戰性戰役),也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之一。
3、襄陽之戰
襄陽之戰是於公元1267年展開的一次蒙古軍隊和宋朝之間的歷時6年的戰爭。在這場戰爭中,宋軍守城六年,孤立無援。但是宋軍利用地理優勢,成功的狙擊了蒙古軍隊投石器的猛烈攻擊。
然而蒙古人找到阿拉伯專家,對投石器進行了改進,最終順利攻下樊城,襄陽苦於沒有援軍最終宣布投降。此戰是兵器改革的奇跡,也是漢族人民對抗侵略的奇跡。
4、漢朝戰匈奴
霍去病是漢朝的著名將領,在漢朝對北邊匈奴的防衛上面做出了卓越貢獻。霍去病可以說是一個戰爭天才。霍去病從十八歲參軍到二十四歲死亡。霍去病短短的幾年時間內以10000人消滅了150000人的匈奴兩大部落。可謂是世界戰爭史上的傳奇。
5、白馬坡之戰
在三國時期,關羽可以說是一個傳奇人物。一柄青龍偃月刀可謂天下難逢敵手。在白馬坡之戰中關羽於亂軍之中斬殺敵將首級。在上方兵力懸殊的情況之下這次戰爭的勝利,直接遏制了袁紹對中原地區的進軍。並且奠定了後來的官渡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