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發明燒磚

發明燒磚

發布時間:2021-08-05 03:52:55

A. 磚窯是如何燒出磚的

磚窯是燒出磚的原理:

1、燒制普通磚的原料是以黏土、頁岩、煤矸石為主要原料,經過900餘度的高溫焙燒而成。


B. 歐洲最早的磚塊是哪個時候燒制的

歐洲紅磚由古巴比倫人發明,具體時間無法考證。
歐洲紅磚是以粘土,頁內岩,煤矸石等為原料,容經粉碎,混合捏練後以人工或機械壓製成型,經乾燥後在900攝氏左右的溫度下以氧化焰燒制而成的燒結型建築磚塊,由古巴比倫人發明。
歐洲紅磚技術標號一般為75號到100號。普通燒結磚(紅磚)也叫標准磚的尺寸是240*115*53(單位毫米) 色澤紅艷,有時則為暗黑色。普通粘土磚既有一定的強度和耐久性,又因其多孔而具有一定的保溫絕熱、隔音等優點。因此適用於作牆體材料,也可用於砌築柱、拱、煙囪、地面及基礎等。老式建築多用它作建築材料。由古羅馬人發明,歐洲很多留存的古典主義建築的屋頂和牆面都有歐洲紅磚的影子。希望可以幫助到您,謝謝

C. 什麼時候有的磚是誰發明的

距今已有5000年,堪稱「中華第一磚」,具體發明考古無法證實。

2009年~2010年,省考古研究院的考古人員對藍田縣新街遺址進行了搶救性考古發掘。在發掘過程中,令人驚喜的是,他們發現仰韶文化晚期燒結磚殘塊5件,未曾燒過的土坯磚殘塊1件。此外,還發現龍山文化早期燒結磚殘塊1件。

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專家楊亞長介紹,5件仰韶文化晚期燒結磚塊中有3件出自該文化時期的窖穴中,另2件出自仰韶文化晚期文化層中。土坯磚殘塊則出自仰韶文化晚期窖穴中。

據了解,仰韶文化是黃河中下游地區重要的新石器時代文化。1921年在河南省三門峽市澠池縣仰韶村被發現,被命名為仰韶文化。

(3)發明燒磚擴展閱讀:

分類:

1、按材質分:粘土磚、頁岩磚、煤矸石磚、粉煤灰磚、灰砂磚、混凝土磚等。

2、按孔洞率分:實心磚(無孔洞或孔洞小於25%的磚)、多孔磚(孔洞率等於或大於25%,孔的尺寸小而數量多的磚,常用於承重部位,強度等級較高。)

3、空心磚(孔洞率等於或大於40%,孔的尺寸大而數量少的磚,常用於非承重部位,強度等級偏低。)

4、按生產工藝分:燒結磚(經焙燒而成的磚)、蒸壓磚、蒸養磚。

5、按燒結與否分為:免燒磚(水泥磚)和燒結磚(紅磚)。

D. 為什麼中國古代只燒制青磚不燒制紅磚

您確定古代不燒紅磚嗎?
我覺得有可能是因為青磚在質量、強度、性能上優於紅磚,而且青磚能保存下來。現在保存下來的古代建築都是有名的建築,因而都是用青磚製造的。
也許普通百姓家有用紅磚的吧,過那麼幾十年就壞掉了,保存不下來。

我網路了一下,有這樣解釋的:
青磚是過去的燒磚窯燒出的磚坯出窯後工人澆水使之冷卻,故而顏色是青藍色的而紅磚則是風冷涼卻,保持了剛出窯時的顏色。強度紅磚要好一些。
古代用青磚是因為那時的磚窯的風孔設計和出窯後的冷卻工藝還沒有得到進一步的發展,所以只能用水冷後出窯的青磚

E. 磚的具體燒制過程(請高手說的詳細一些)

利用電石灰等工業廢渣生產小型空心砌塊

1、原料配比

空心砌塊原料質量見表1。

表1 空心砌塊原料配比

項目
承重砌塊
非承重砌塊

粉煤灰(干灰)
20-40
30-45

電石灰(水分不大於10%)
20-25
20-30

32.5級硅酸鹽水泥
10-15
5-10

爐渣(粒度不大於15mm)
20-30
15-20

浮石(粒度不大於15mm)
20-30
15-20

半水石膏
3-5
3-5

外加劑
3-5
2-3

廢磚粉
2-3
1N2


10-14
10-14

2、生產工藝

空心砌塊的生產工藝流程見圖1。

圖1 空心砌塊生產工藝流程圖

2.1原料預處理

(1)粉煤灰磨細

粉煤灰最好使用干排灰。取總量1/10的粉煤灰,將其用粉磨機磨細至200~300目。

(2)電石灰磨細

電石灰使用含水率不大於10%的較干灰,並將其磨細至80~100目。每一批電石灰含水率需經測定,以便配料。

(3)爐渣、浮石應使用錘式破碎機細碎。細碎料粒徑以小於15mm為宜。

(4)廢黏土磚的處理

廢黏土磚粉可以作為粉煤灰活化的晶種,誘導粉煤灰活性激發。可將廢黏土磚粉碎,粉磨至100~200目。

(5)水的預處理

將自來水用蒸汽直接中熱至80~100℃,高溫水有利於廢渣活化。

2.2本合料的配製

(1)按配料單用自動計量裝置或人工計量出粉煤灰、爐渣、浮石、電石灰、廢磚粉、石膏、活化劑等原料後,通過輸送裝置送入輪碾機。

(2)將配合料送入輪碾機後,開動輪碾機,陸續加入規定量的水,輪碾3~5min。最好使用熱水。如無熱水,也可使用常溫水。輪碾工藝可促進廢渣的活化,使活化劑、電石灰、石膏和廢渣充分接觸,不可忽視。

(3)輪碾後的配合料由輸送機送至熟化倉,保溫、保溫熟化。熟化料溫不低於30℃,以40~60℃為宜,可採用暖氣、管道等方式供熱。在一定溫度下,有利於活化劑、石膏對粉煤灰、爐渣的激化,充分激發其潛在活性,熟化時間控制在4-8h。

(4)廢渣在充分熟化後,活性大大提高。這時可進行成型配料。將廢渣活化料加入攪拌機,邊加料邊噴灑水,加完後,攪拌20-30s。再加入32.5級硅酸鹽水泥和預勻化後的各種外加劑,繼續攪拌3-5min即可出料。攪拌時,要嚴格控制加水量。輪碾後的物料以抓在手中,用力一握能成團,手鬆開後,輕觸料團就能散開為宜。

2.3砌塊成型與輸送

將攪拌好的物料用輸送機送至成型機,進行砌塊成型。一般成型壓力以18-20MPa為宜。

2.4養護與碼垛

砌塊的養護有三要素:濕度、溫度、時間。

濕度:廢話渣空心砌塊強度的增長,主要取決於水泥、廢渣有效成分的水化程度。水泥的水化需要大量水、因此,砌塊的養護必須有水參與。

溫度:水化反應速度與溫度成正比,要提高空心砌塊的固化速度,在保證濕度的同時,還要盡可能提高養護溫度。

時間:保溫時間越長,其強度越高,在不影響作業的影響下,保溫保濕養護時間應晝延長一些。

砌塊剛成型時,強度很低,不宜移動,採用就地帶模養護。為加快模板周轉,騰出場地,要晝縮短就地養護時間。在砌塊能搬動時,可將其移至堆場,碼垛養護。在一般情況下,平均氣溫為15℃時,h可以碼垛,18d允許出廠;平均氣溫為25℃時,養護24d即可碼垛,14d左右可以出廠;平均氣溫為35℃時,養護16h即可碼垛,10d左右可以出廠。氣溫較低的季節利用蒸養室在50℃左右,蒸養7-8h,可直接碼垛。一般採用人工碼垛,碼垛高度小於1.8m。

養護場地要平整。如採用露天養護,應在成型後3-4h時淋水1次,並在毛壞上覆蓋塑料布。

2.5檢測

產品出廠前應隨機取樣,對抗壓強度等指標進行檢測。合格後方可出廠。

另外:

傳統的黏土磚的生產流程

http://www.brick.energytek.com.tw/c-main.htm

F. 哪個朝代開始燒紅磚

紅磚是以粘土,頁岩,煤矸石等為原料,經粉碎,混合捏練後以人工或機械壓製成型,經乾燥後在900攝氏左右的溫度下以氧化焰燒制而成的燒結型建築磚塊,由古羅馬人發明。現在歐洲很多留存的古典主義建築的屋頂和牆面都有紅磚的影子。
在我國古代,燒磚工藝在戰國以前已經成熟,不過那時因為等級制度不能燒紅磚,必須在燒成紅磚後再加一些工序變成青磚方可。
到了清末民國,我國民間才有燒紅磚的歷史。

G. 磚是如何發明的

石料少,採石難,民居不能用石料。但是,隨著原始人生活條件的改善,房專屋的規格在提升。最早的民屬居開間小,低矮,用料可以差些。如河北武安縣的磁山遺址的先民住在圓形或橢圓形的半地穴式建築中,面積只有六七平方米,但經過二三千年的發展,人類的居室普遍增大到20來平方米一間,房屋的高度也提高了不少。於是,對建築材料的要求也提高了。可以說,磚的發明是應運而生。

也許是偶然的發現,也許是受了制陶技術的啟示,到龍山文化時期,也就是新石器時代後期,先民們發明了土坯磚,發明了燒制紅磚。

H. 我國燒磚歷史是哪個朝代開始的

磚與燒制陶器的方法差不多,我國早在8000年以前的原始社會時期就會燒制陶器了,至遲在5000年前的黃帝時期我國就能燒制建造房屋宮殿用的磚瓦了。

I. 紅磚的燒制過程及有幾種方法還有怎樣燒制紅磚

選土。沙土不行,最好是粘土。
將土地灌溉,土用手能握成團即可。挖掘機或鏟車等
裝上拖拉機,拉到制坯台。
煤灰或炭泥,混入土中(加內燃)。純土燒制的磚耐壓力達不到,屬於老白坯。早已淘汰

J. 紅磚是誰最先發明出來的

古代羅馬人發明了磚窯燒制紅磚的技術,中國則是從唐朝開始流行使用燒制磚來建築

閱讀全文

與發明燒磚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改革工作成果匯報 瀏覽:49
醫療糾紛管理倫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瀏覽:959
工業光魔創造不可能720p 瀏覽:243
君主立憲制是法國大革命的成果 瀏覽:13
王成果青島科技大學 瀏覽:519
護理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875
使用權獲取途徑 瀏覽:759
怎麼投訴奧迪4s店 瀏覽:31
美術教師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740
股權轉讓合同模板 瀏覽:638
知識產權部門重點的工作計劃範文 瀏覽:826
用地批准書能證明土地的使用權權嗎 瀏覽:829
拓荒者知識產權 瀏覽:774
商標侵權事宜處理委託書 瀏覽:168
內容無版權今日頭條 瀏覽:327
房產糾紛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瀏覽:269
無形資產年限怎麼確定 瀏覽:542
工商登記人員工作總結2018 瀏覽:799
我要發明機器人300字 瀏覽:341
轉讓合作書 瀏覽: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