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堡壘前線新游評測 創造射擊好玩嗎操作好難嗎
堡壘前線終於已經開始刪檔測試,他不僅是個射擊游戲,還能憑借自己的想像力建造堡壘,不知道小夥伴有沒有覺得它很難玩啊。
『貳』 第一個能連續射擊的「連珠炮」是誰創造的
1674年(康熙13年),我國兵器製造家戴梓創制了世界上第一個能連續射擊的「連珠槍」。在性能上,它比連發噴射筒優越得多;在時間上,它比西方國家發明的連發槍要早近兩個世紀(直到1860年,英國人可德林克才製成了單管連發槍)。
據《清史稿》等史書記載:這種連珠槍形如琵琶,火葯和彈丸都貯存在槍上的特殊彈倉里。彈倉可容納子彈28發,由兩個機輪開閉。當扳一機時,火葯鉛丸落入筒中,第二機隨之並動。它以燧石發火,點燃火葯,將彈丸發射出去。一次可連發28發,威力相當大。由於連珠槍在戰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戴梓被破格由布衣提升為道員,並受到康熙皇帝親自召見。然而在腐朽沒落的封建社會里,這種在發展史上佔有一定位置的連珠槍,卻未能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到乾隆當政時就散失了。
『叄』 最早的第一人稱射擊游戲是什麼
約翰·卡馬克 的德軍總部
這位大神創造的3D射擊游戲
具體看下面網路連接
『肆』 怎麼創造游戲
要設計一個游戲,首先你必須要確定幾個重要方針:
第一是你要設計的游專戲是屬於那一種類型屬。
第二是時代背景。
第三是模式。
第四是程式技術。
第五是表現手法。
第六是市場定位。
第七是研發時間。
在掌握上述七個方針之後,你就可以再做詳細的規劃內容及調配資源。
『伍』 我的世界創造模式射箭的人干什麼的
是一個骷髏嗎,那是僵屍,能遠程攻擊,在生存模式下他會射擊玩家,超賤
『陸』 射擊比賽的項目分類有哪些
手槍項目分為慢射、速射兩類。慢射一般是60發子彈,射擊距離50米,靶的10環直徑較小,在以小時計算的規定時間內將60發子彈射完,以環數多少排名次。這個項目是手槍項目中射擊距離最遠、要求精度最高的項目,也是難度較大的項目。這個項目射手採用立姿,一手持槍。
速射距離一般25米,60發子彈,每5發子彈一組,每組射擊時間分別為8秒、6秒和4秒。速射靶由電子遙控。比賽時,射手握槍的手臂下垂成預備姿勢,目標出現後舉槍射擊。這裡面,4秒1組的射擊最難,特別是第一槍最為重要,用時要盡量短,給後面4槍創造機會。
2、步槍射擊項目比較多,有多種距離和卧姿、立姿、跪姿等三種射擊姿勢。步槍項目的共同特點是射擊時間長、速度慢、精度高,要打好幾個小時,人們稱它為「射擊馬拉松」。
3、飛碟射擊也叫泥鴿射擊,早期就是以活鴿子作為射擊目標的。後來以泥制鴿代替活鴿,所以有了這個名稱。飛碟有多向、雙向等幾種,近來又出現了雙多向,主要是根據拋碟機拋射碟靶的方向、位置不同而區分。飛碟在空中飛行的時間不長,感覺和經驗顯得很重要。一般飛碟比賽都要射200個靶。
4、移動靶比賽以小口徑步槍立姿向距離10米的移動靶射擊。移動靶多為跑動的豬靶,故又稱跑豬靶。早期移動靶安裝在滑車上,靠人工帶動後的慣性前移,現多為電子操縱。僅設男子項目,1900年起被列為奧運會比賽項目。
『柒』 關於歷史上的三段式射擊法
明初著名將領沐英發明的三行火銃戰法比普魯士國王菲特列二世經過長期鑽研,發明的與之類似的三線戰法,要早了上百年.
中國人在發明火葯之後,並不僅僅用它製作鞭炮,經過上百年的演化改進,明代時候朱元璋的軍隊中已經開始大規模使用火器,包括火炮和火銃等,這一時期朱元璋的手下涌現出了一大批善於使用火器作戰的將領。這些將領中的佼佼者就是鄧愈和沐英。
鄧愈是偏好使用火器的,在洪都保衛戰中,他的部下就曾經使用火器重創過陳友諒的軍隊,但朱元璋時代,對火器戰術的運用達到登峰造極程度的,卻並不是他,而是沐英。
沐英創造出了他獨特的火器戰法。
沐英時代的雲南決不是我們今天看到的所謂春城和旅遊勝地,實際上,當時的雲南還是一片蠻荒之地,少數民族眾多,且以造反為日常主要活動項目,雲南之地少平原,騎兵沒有多大作用,大部分的軍事行動要靠步兵,本來毫無組織的少數民族應該不是訓練有素的明朝步兵的對手,可偏偏當地有一種特產,而這種特產又是少數民族喜聞樂見,並極其樂於使用的。
這種特產就是大象。
話說大象這種動物,身高體胖皮厚,雖不惹事但也不好惹,連山中王老虎見了也要給它三分面子,當年象牙也沒現在這么值錢,所以大象數量很多。當地少數民族造反時,總喜歡使用這種當地特產。
明軍騎馬,反軍騎大象,這仗怎麼打?
克制大象的方法還是有的,那就是火器,火銃和火炮不但能夠有效打擊大象,在開槍時發出的響聲還能起到威嚇的作用。事實上,這也是當年明軍唯一可以剋制大象軍團的方法。
但事實總是不如人意,沐英時代所使用的火銃是洪武火銃,這種火銃射程不遠,且每次發射後都需要換黑火葯和鉛子,無法形成持續的殺傷力,發射火銃的士兵往往射完第一發子彈後就會被大象踩死,這種賠本買賣沐英是不會做的。
在經過無數次失敗和思考後,沐英終於創造出了一種先進且足以克制大象的火器戰法。
這種戰法根據敵軍大象兵打前陣的特點,將火銃兵列隊為三行,發現敵象兵前進後,第一行首先發射火銃,然後第二行、第三行繼續發射,在二三行發射時,第一列就可以從容裝好子彈,形成完備而持續的強大火力(置火銃為三行,列陣中。。。前行退後,次行繼之;又不退,次行退後,三行繼之)。
這種開創性的戰術克服了當時火銃的局限性,三行輪流開火,沒有絲毫停歇,足以將任何敢於來犯之敵人(包括大象)打成漏斗。
正是憑借著這種戰法,沐英徹底平定了雲南境內的叛亂,這種戰法由於其使用的地域性,並沒有在明軍中廣泛流傳,但這並不能否定其在軍事史上的偉大意義。
在沐英發明三行火銃戰法的百年之後,普魯士國王菲特列二世經過長期鑽研,發明了與之類似的三線戰法,其排兵布陣方法與沐英如出一轍,後來,他憑借著這一戰法稱雄歐洲。
當然,這位普魯士國王認為自己才是三線戰術當之無愧的首創者,如果此事發生在發明權和知識產權制度十分清晰的今天,我們是很有理由向這位國王收取專利權使用費的。
『捌』 戰爭類的第一人稱射擊游戲有哪些
1、《地鐵2033(Metro 2033)》:在《地鐵》系列的設定中,人類居住在莫斯科地下的防輻射隧道里,需要小心抵禦變異物種。游戲中的彈葯數量有限,槍支的操作感很棒。最吸引人的是灰暗的基調和荒無人煙的絕美背景。在《地鐵:歸來》中,這些元素都得到了更好的體現。
2、《德軍總部:新秩序(Wolfenstein: The New Order)》:《新秩序》在前作的基礎上進行了再創造,講述了以二戰為背景的精彩故事。在游戲中,玩家可以與機器狗戰斗,可以在月球上與納粹分子進行斗爭。無論是機關槍還是散彈獵槍的表現都十分精準,槍戰畫面也很精彩。新老粉絲都能在游戲中獲得激動人心的體驗。這款游戲為玩家提供了多樣的選擇,可玩價值很高,這在如今的單人射擊游戲中是罕見的。
3、《使命召喚4:現代戰爭(Call of Duty 4: Modern Warfare)》 《使命召喚4》開啟了腳本射擊游戲的時代,盡管游戲的互動性並沒有那麼強,但它在游戲界颳起了一陣旋風。隨著游戲中國際沖突的逐步升級,玩家可以在不同的角色間進行轉換。從在序章中突襲敵方船隻,到在「偽裝起來」關卡中的閃回片段,許多內容都令人記憶深刻。這款游戲也支持多人模式。
4、《霹靂小組4(SWAT 4)》 《霹靂小組4》中的敵人是一群嫌疑犯。在游戲中,玩家需要在某種程度上忘記射擊的本能,切記從容應對,發揮你的協調能力。玩家要幹掉摻雜在平民中的壞人,這種游戲體驗或許在最開始時會令人感到不適,但最終能讓玩家有所收獲。
『玖』 世界上第一個能連續射擊的連珠槍是誰創造的
1674年(康熙13年),我國兵器製造家戴梓創制了世界上第一個能連續射擊的「連珠槍」回。在性能上,它比連發答噴射筒優越得多;在時間上,它比西方國家發明的連發槍要早近兩個世紀(直到1860年,英國人可德林克才製成了單管連發槍)。
據《清史稿》等史書記載:這種連珠槍形如琵琶,火葯和彈丸都貯存在槍上的特殊彈倉里。彈倉可容納子彈28發,由兩個機輪開閉。當扳一機時,火葯鉛丸落入筒中,第二機隨之並動。它以燧石發火,點燃火葯,將彈丸發射出去。一次可連發28發,威力相當大。由於連珠槍在戰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戴梓被破格由布衣提升為道員,並受到康熙皇帝親自召見。然而在腐朽沒落的封建社會里,這種在發展史上佔有一定位置的連珠槍,卻未能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到乾隆當政時就散失了。
『拾』 世界最早出的射擊游戲
約翰·卡馬克 的德軍總部 這位大神創造的3D射擊游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