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周昉創造了什麼字體

周昉創造了什麼字體

發布時間:2021-08-05 02:09:20

A. 周昉的繪畫有什麼藝術特色

周昉(公元8世紀-9世紀初),唐代著名畫家,字仲朗、景玄,京兆(今陝西西安)人,能書,擅畫人物、佛像,尤其擅長畫貴族婦女,容貌端莊,體態豐肥,色彩柔麗,為當時宮廷士大夫所喜愛。周昉的繪畫藝術特色為「衣裳簡勁,彩色柔麗,以豐厚為體。」

周昉擅長的畫科不及其師張萱廣博,他長於仕女畫、肖像畫和佛像畫,僅限於人物畫中的各個分支。但周昉有許多藝術上的獨到之處,他創制出體態端嚴的「水月觀音」,將觀音繪於水畔月下,頗有藝術魅力。這不僅為畫工所仿,而且也成為雕塑工匠的造型樣式,流傳極廣。更重要的是,後人將周昉的人物畫特別是仕女畫和佛像畫的造型尊為「周家樣」,與「曹家樣」(北齊曹仲達創)、「張家樣」(南朝梁張僧繇創)、「吳家樣」(唐代吳道子創)並立,合稱「四家樣」,是中國古代最早具有畫派性質的樣式,為歷代畫家所推崇。

他是中唐時期繼吳道子之後而起的重要人物畫家。是當時有名的宗教畫家兼人物畫家,早年效仿過張萱,後來加以變化,別創一體。周昉創造的最著名的佛教形象是「水月觀音」。

他的佛教畫曾成為長期流行的標准,被稱為「周家樣」。傳世作品有《簪花仕女圖》卷、《揮扇仕女圖》卷、《調琴啜茗圖》卷等。

B. 周昉的作品有哪些

有《渾侍中宴會圖》、《劉宣武按舞圖》、《獨孤妃按曲粉本》、《仲尼問禮圖》、《降真圖》、《五星圖》、《撲蝶圖》、《五星真形圖》《楊妃出浴圖》、《調琴啜茗圖》、《簪花仕女圖》、《揮扇仕女圖》卷、《妃子數鸚鵡圖》等72件,著錄於《宣和畫譜》。 以及諸位真人、文宣王十弟子的畫像等等,共有許多幅。

C. 周昉的個人簡介

周昉 ,字晦叔,生卒年不詳,周欽之曾孫。
譜載:昉為南宋寧宗嘉定時,官至兵部侍郎,告致仕,講學桂庄書院,與湖南提刑張聲遠,知軍史彌寧時常來往,俱有詩題刊石……端平年間(1234年)忽坐誣削籍,累及宗族。

D. 周昉的繪畫代表作品有哪些

周昉也是這一時期有代表性的畫家。他的作品和在他前後同流派的仕女畫大大推動了貴族的繪畫的進步。周昉出身於貴族,繪畫曾受張萱影響。他的肖像畫頗能傳神。

有一次,他和另一位畫家韓幹同時為郭子儀的女婿趙縱畫像,畫完後,眾人連連贊賞,分不出高下。郭子儀的女兒看了,說韓幹的畫「空得趙郎狀貌」,而周昉則「兼移其神氣,得趙郎性情笑言之狀」。

周肪出身豪門顯宦,本人又先後任過越州、宣州長史。平素往來卿相間,熟悉並喜愛上流貴族社會生活,他的大部分作品皆是描畫貴族婦女的日常生活,代表作有《戲嬰圖》、《揮扇仕女圖》、《簪花仕女圖》、《調琴啜茗圖》、《楊妃出浴圖》、《妃子數鸚鵡圖》等近百件。

周昉筆下的仕女形象,臉頰豐腴、圓潤,體態豐肥健美,濃纖疏淡表現得恰如其分。設色艷麗濃郁,以紅色為主,兼有青、灰、紫、綠等各色。運筆圓渾略帶方勁,筆跡細膩猶如屈發,與盛唐吳道子的奔放完全不同,這也是時代氛圍不同而形成的特徵。

周昉的《戲嬰圖》被視為「神品」,成為收藏家競相爭奪的對象。他雕塑的《水月觀音》也為當時和後來者紛紛模仿,被稱為「周家樣」。

周昉的《簪花仕女圖卷》取材宮廷婦女的生活,裝飾華麗奢艷的嬪妃們在庭園中閑步。人物體態豐腴,動作從容悠緩,表情安詳平和,嬪妃們的身份及生活特點表現得很充分。

E. 急!求助周昉、張萱的作品特點、風格!

張萱:畫風:工整而妍巧,肥碩而濃麗。點綴景物亦窮其妙,特別在揭示人物的內心心理狀態方面尤為突出。《搗練圖》和《虢國夫人游春圖》
周昉:風格:衣裳簡勁,彩色柔麗,以豐厚為體,頗具風姿,成功地提示仕女的內心精神世界《簪花仕女圖》和《執扇仕女圖》

F. 唐代畫家周昉,創造了「 」之體,他的佛畫風格被稱為「 」。

水月觀音之體,周家樣

G. 周昉與「周家樣」有什麼藝術影響

周昉字仲朗,又字景玄,長安人。他活躍於唐代宗李豫、唐德宗李適在位時期,是當時有名的宗教畫家和人物畫家。他出身顯貴家庭,其兄周皓是一位有戰功的將官。他曾先後擔任越州、宣州的長史。周昉的官宦生涯和貴族地位使他長期悠遊於貴族子弟間,因此有機會接接觸張萱的繪畫主題。周昉畫風與張萱非常相似,以至於後人要從周昉不在仕女耳根敷染硃色這一「小異」來區別兩人的作品。事實上,周昉還有許多張萱所沒有的創新。

周昉擅長的畫科不及張萱廣博,他長於仕女畫、肖像畫和佛像畫,僅限於人物畫中的各個分支,但他有許多藝術上的獨到之處。周叻作畫非常認真,據說創作時他不停地思考,以至於在夢中見到了所求的形象。周昉創造的最著名的佛教形象是「水月觀音」,也就是將觀音繪於水畔月下,很有藝術魅力。這不僅為畫工所模仿,而且也成為雕塑工匠的造型樣式,流傳極廣。更重要的是,後人將周昉的人物畫特別是仕女畫和佛像畫的造型尊為「周家樣」,與「曹家樣」(北齊曹仲達創)、「張家樣」(南朝梁張僧繇創)、「吳家樣」(唐代吳道子創)並立,合稱「四家樣」,成為中國古代最早具有畫派性質的樣式,為歷代畫家所推崇。

周昉的人物畫十分出色,寫實技巧相當高。他的作品氣韻生動,妙於以形傳神,著重刻畫人物的內心世界。大歷(766~779年)初年,尚書令郭子儀請人為他的女婿趙縱侍郎畫像,先請著名畫師韓A,畫完之後,大家都認為形象逼真,贊不絕口。又請長史周昉畫了一張,大家又齊聲稱妙。二人當時都頗有名氣,郭令公將兩張畫像並掛於牆壁上,反復比較,一時難以決定二者的優劣。這時正好趙夫人回家探親,令公問她此畫何人,她不假思索地回答說是趙郎。再問她哪一幅畫得逼真,她說兩畫都相似,後畫者為佳。又問其所以,趙夫人說:「前畫空得趙郎狀貌,後畫兼其神思、情性、笑言之姿。」由此,郭子儀才決定了以周昉畫為優,送給周昉錦彩數百匹。這個故事說明,在人物寫真上,韓A只得其形似,而周昉卻能得其精神實質姿質,畫技更高一籌。它反映了周昉能夠入微地揭示出人物的內心世界,達到以形傳神的境界,充分體現了中國傳統的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周昉還十分注重聽取下層民眾對其畫的意見。他曾在長安通化門外新修的章明寺畫壁畫,畫就草稿以後,京城人士來觀者數以萬計,並紛紛提出意見。有人說好,有人指出缺點,周昉虛心傾聽,經過了一個月的修改,使公眾完全滿意,而被推為當時第一。

周昉不僅在肖像畫上挖掘到人物的心靈深處,更悉心於將宮中各類仕女的心態微妙地展示在絹上,如憂郁、感傷、悲嘆、惆悵和怨情等,概括地表現出經過「安史之亂」後,唐宮仕女們頹唐的精神狀態。這也是走向下坡路的大唐帝國的一個縮影,折射出周昉的憂患意識和對被幽禁於深宮的宮妃們的同情,深化了仕女畫的主題。張萱與周昉分別生活於「安史之亂」前後,時代的差異必然會在他們的仕女畫中的女性精神面貌上有所反映。

周昉的仕女畫代表了中唐仕女畫的主導風格。他筆下的女性形象體態豐厚,曲眉豐頰,以肌膚豐滿為美,所著衣冠全是貴婦之妝,衣裳用筆簡勁,色彩柔麗,反映了宮中仕女單調寂寞的生活,如撲蝶、撫箏、對弈、揮扇、演樂、欠身(打哈欠)等。北宋《宣和畫譜》記錄了他的72件畫跡,均已湮沒於世。遺憾的是,沒有周昉的摹本傳世,但有一些古畫相傳為他的名作,如《簪花仕女圖》卷、《揮扇仕女圖》卷和《調琴啜茗圖》卷,代表了周昉獨有的繪畫特徵。

周昉的藝術影響是通過「周家樣」傳播於後世的。他的仕女畫被當時的批評家論作「畫仕女為古今之冠」。晚唐的仕女畫家們幾乎都處於墨守「周家樣」的階段,「周家樣」獨步晚唐仕女畫壇。「周家樣」的藝術影響早在唐代已超出了中國本土,它的藝術魅力為鄰國新羅的畫家所傾倒。貞元年間以來,很多新羅人曾到周昉活動過的江准一帶以善價求購周昉的畫跡。「周家樣」不僅影響到新羅的人物畫,而且漂洋過海至東瀛,波及日本奈良時代的佛教造像,如藏於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的《吉祥天女像》。這個時期日本仕女畫的造型便是直取「周家樣」之形,如藏於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的《鳥毛立女屏風》等。

H. 周昉的介紹

周昉(公元8世紀-9世紀初),唐代著名畫家,字仲朗、景玄,京兆(今陝西西安)人,生卒年不詳。出身顯貴,先後任越州、宣州長史。能書,擅畫人物、佛像,尤其擅長畫貴族婦女,容貌端莊,體態豐肥,色彩柔麗,為當時宮廷士大夫所喜愛。他是中唐時期繼吳道子之後而起的重要人物畫家。早年效仿過張萱,後來加以變化,別創一體,有「周家樣」之稱。傳世作品有《簪花仕女圖》卷、《揮扇仕女圖》卷、《調琴啜茗圖》卷等。

I. 歷史上「周昉改畫」有著怎樣的典故

周昉,字仲朗,京兆(今長安)人,出身官僚家庭,好屬文,善畫,尤以仕女畫聞名於時。其兄周皓善騎射,因隨哥舒翰征吐蕃有功,授執金吾(皇家衛隊長)。一次,周皓奉命監修章敬寺,德宗召皓雲:聽說你弟弟周昉善畫,朕打算召他來畫章敬寺神像,卿可先同他打個招呼。經數月,周昉果然被召到章敬寺來畫神像。周昉畫神像之際,都城的人爭相來參觀,大家議論紛紛,有的說好,有的說不好,他邊畫邊聽,凡他認為有益的議論,隨時改正,待是非語絕,方才定稿。時人「無不嘆其精妙,為當時第一。」正因為他對藝術創作如此嚴肅認真,所以才能取得劃時代的成就。又有一次,郭子儀請韓杍為女婿趙縱畫肖像,看的人都誇畫得好。後又請周昉為趙縱畫像,畫得也很好。郭令公分不出高低,就把兩幅畫像列置坐側,請別人幫助比較。因趙夫人(即令公之女趙縱之妻)回家探親,令公問她,兩畫畫的是誰?對曰趙郎。又問哪一幅畫得最像?答曰兩幅畫得都像,但後畫得更好。再問為什麼?答曰:「前畫者空得趙郎狀貌,後畫者兼移其神氣,得趙郎情性笑言之姿。」這說明,周昉畫人物,不僅注意描繪外形,更注意神態刻畫。流傳至今的《簪花仕女圖》、《揮扇仕女圖》等,其人物動態之細微,表情之含蓄,色彩之豐富和諧,都是別人難以達到的。難怪時人稱贊他的仕女畫「為古今冠絕。」

周昉畫仕女,因風格獨特,技藝高超,影響巨大,被視為「周家樣」,而「妙創水月之體」(即水月觀音)則更是典型。但這水月觀音究竟是什麼樣子,因沒有直接的實物,難以詳說。不過白居易有一首題周昉《畫水月觀音贊》詩可作參考:「凈淥水上,虛白光中,一睹其相,萬緣皆空。弟子居易,誓心歸依,生生劫劫,長為我師。」參照敦煌晚唐壁畫以及榆林窟西夏壁畫、元牧溪所畫《水月觀音》樣式大體是一樣的,觀音身披半透體紗衣,坐水旁巨石上,石上豎一凈瓶,一輪明月作背景,觀音神態安詳。確如白居易所說,「一睹其相,萬緣皆空。」可見周家樣影響之深。更有甚者,周昉的繪畫還聞名海外,貞元末(805)新羅國人在江淮間以高價收購周畫數十卷,持往彼國。

閱讀全文

與周昉創造了什麼字體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改革工作成果匯報 瀏覽:49
醫療糾紛管理倫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瀏覽:959
工業光魔創造不可能720p 瀏覽:243
君主立憲制是法國大革命的成果 瀏覽:13
王成果青島科技大學 瀏覽:519
護理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875
使用權獲取途徑 瀏覽:759
怎麼投訴奧迪4s店 瀏覽:31
美術教師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740
股權轉讓合同模板 瀏覽:638
知識產權部門重點的工作計劃範文 瀏覽:826
用地批准書能證明土地的使用權權嗎 瀏覽:829
拓荒者知識產權 瀏覽:774
商標侵權事宜處理委託書 瀏覽:168
內容無版權今日頭條 瀏覽:327
房產糾紛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瀏覽:269
無形資產年限怎麼確定 瀏覽:542
工商登記人員工作總結2018 瀏覽:799
我要發明機器人300字 瀏覽:341
轉讓合作書 瀏覽: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