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2008年度發明

2008年度發明

發布時間:2021-08-05 00:55:52

『壹』 人類即將在2008年9月10日發明時間機器嗎

不能,首先你要了解粒子對撞機的原理,總分三個部分,一個隧道加速器加上對撞器和一個粒子捕捉器。在對撞中尋找因為超過光速而從過去來到現在,或者從未來來到現在的粒子。然後用記錄粒子軌道的方式尋找時空隧道。

事實上,粒子對撞機很早以前就有了,也越造越大,但是目前沒有一個這樣的研究所聲明他們捕捉到了這樣的粒子。

而且退一萬步來說,即使找到了那樣的粒子,也只能把粒子送到所謂的彎曲時空去,人類進出時空隧道的道路還很久遠也。。

而且這裡面還牽出一個愛因斯坦久未解決的狹義相對論問題。
這個狹義相對論呢,我簡單給你解釋下:
假設托尼今年10歲,他的繼 母很壞,天天打他。
托尼想殺掉他的繼 母,於是坐上時光機,回到5年前繼母認識他父親之前,把繼母殺了,然後回到現在過著快樂的生活。可是問題出現了,因為他的繼 母在過去就死了,沒有和托尼父親結婚,於是沒有天天打托尼,於是托尼不會想回到過去殺繼 母,那麼繼母就不會死。。於是這一切就相悖了。

『貳』 2008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錢永健等發明的綠色熒光蛋白標記技術,這項發明為細胞生物學和神經生物

C。
考點:化學性質與物理性質的差別及應用.
專題:物質的回性質與用途.
分析:可以根據物質的結構和答性質方面進行分析、判斷,從而得出正確的結論.
解答:解:綠色熒光蛋白分子中含有氨基(-NH2,具有鹼的性質),所以綠色熒光蛋白能和顯酸性的物質反應.羧基(-COOH,具有酸的性質),所以綠色熒光蛋白能和顯鹼性的物質反應.即綠色熒光蛋白既能與硫酸反應,又能與氫氧化鉀反應.
觀察選項,故選C.
點評:解答本題要掌握物質的結構,只有掌握了物質的結構才能確定物質具有的性質.

『叄』 2008奧運福娃是誰發明的

北京2008年奧運會吉祥物徵集工作從去年8月5日開始,到12月1日止。北京奧組委收到有效參賽作品662件。其中,中國大陸作品611件,占總數的92.3%;港澳台作品12件,占總數的1.8%;國外作品39件,占總數的5.9%。 徵集作品中,既有公眾十分熟悉的大熊貓、美猴王、中國龍、華南虎、藏羚羊和麋鹿等形象,也有許多表現力鮮明、風格獨特的新造型。絕大多數作品既表現了中國特色,又吸收了奧運會吉祥物創作理念。 本次大賽吸引了中國設計師的極大創作熱情。中國大陸除貴州省和西藏自治區外均有設計機構和人員參加比賽。旅居海外的華人華僑和中國留學人員也寄來了他們的傾情之作。 許多國外設計師也對本次活動給予了高度關注。歐美設計大國如英國、美國、加拿大等國,以及亞洲的韓國、日本、新加坡、印度等國設計師也都送來作品。 吉祥物徵集活動得到社會廣泛關注。吉祥物徵集活動辦公室共收到建議來信和業余設計稿3千多件,咨詢電話也多達數千個。許多省市自治區還掀起了吉祥物的徵集熱潮,眾多中外網民們更是自發地進行北京奧運會吉祥物的網上推薦和評比。 吉祥物凝聚了眾多藝術家的心血 北京奧運會吉祥物方案的產生凝聚了無數藝術家和社會各界代表的心血,是一件集體智慧的結晶。 2004年12月15日,在北京奧組委16樓會議室,陳逸飛、鄭淵潔等24名在藝術、文化領域具有傑出成就專家學者,對662件吉祥物有效參賽作品進行藝術評選。 12月17日,由著名藝術家靳尚誼、常沙娜等10名中外專家組成的推薦評選委員會,對進入推薦評選階段的56件作品進行了審閱和評議。熊貓、老虎、龍、孫悟空、撥浪鼓以及阿福6件作品被定為北京奧運會吉祥物的修改方向。 根據推薦評選委員會的意見,北京奧組委成立了由工藝美術大師韓美林任組長,國內設計、動漫畫專業人士9人組成的吉祥物修改創作小組。從12月下旬開始,北京奧組委多次召開專題會議進行研究,提出修改意見。北京奧組委執委會兩次專題審議吉祥物設計方案,眾多藝術家參與了吉祥物的創作和修改研討。在集思廣益的基礎上,由修改小組組長韓美林執筆,最終完成了吉祥物方案的設計。 為了進一步了解"中國娃"形象的創作思路是否正確,在修改創作過程中,北京奧組委多次召開吉祥物評議工作會議,邀請各界人士代表對吉祥物候選作品進行評議。無論是黃苗子、丁聰等幾位德高望重80多歲高齡的著名藝術家,還是一些近年來活躍在美術和設計界的青年精英都親赴現場,對吉祥物的創作提出建設性的意見。雅典和悉尼奧運會吉祥物設計者也對北京奧運會吉祥物的設計提出了建議。 除此之外,北京奧組委還以問卷調查的方式在小學生和幼兒園小朋友中徵求了意見。這組吉祥物受到了許多小朋友的喜愛,北京奧組委以問卷調查的方式對北京一所小學49名三年級學生和一所幼兒園22名中大班小朋友進行了訪問和測試。調查顯示,吉祥物候選作品"中國福娃"在兒童中具有很強的認知度,小朋友們認為這一形象非常可愛。 北京奧組委邀請全國人大、全國政協、市人大、市政協、民主黨派人士、奧運研究專家以及運動員代表、設計界代表等各界人士,對北京吉祥物候選作品進行評議時。絕大多數與會代表對吉祥物候選方案予以肯定,認為該組作品創意新穎、構思巧妙、造型生動、與眾不同,有濃厚的中國文化韻味;在創意和造型上比較完整,體現了中國風、民族情、現代感,體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 4月21日,北京奧運會吉祥物評選委員會再度召開會議,聽取並討論了吉祥物的修改情況。評委會認為"中國福娃"形象理念豐富、含義深遠、設計完整,一致同意將修改後的此候選方案提交北京奧組委執委會審議。 韓美林成為吉祥物修改和創作的關鍵人物 2005年3月11日,由著名藝術家韓美林擔任組長,集中了國內工藝美術、三維動畫設計、玩具製作等方面9名專家組成的吉祥物修改小組,驅車奔赴北京遠郊的懷柔雁棲山莊,在這里進行了兩個星期的封閉式修改和創作。 在修改過程中,專家們感到以單一形象為基本點的創作思路難於承載有著5000多年燦爛歷史的中華文化,以及舉世關注的北京奧運主題。 韓美林介紹,專家組進行了大量的研究、考證、修改和艱苦的再創作工作。一方面以熊貓、猴子、龍、老虎、撥浪鼓以及組合形象為基本創作方向,進一步挖掘上述形象的創作空間。另一方面,也在尋找打破舊有奧運會吉祥物設計的框框限制,探索中華文化與奧運精神結合的新思路。 韓美林說:正是在這里,體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中國"五行"古代哲學思想,和現代奧運會五環特色相結合的 "中國福娃"創意浮現出來。韓美林等專家又從中國版畫、民族服飾、古代飾紋中尋找到靈感和啟發,經過幾天幾夜的的創作修改,"福娃"作品逐漸清晰。 3月28日,北京奧組委主席劉淇等北京奧組委領導和專家審看了北京奧運會吉祥物的多組方案,"中國福娃"創作方向得到肯定,從七組修改方案共計108 件作品中脫穎而出。北京奧組委領導和國內外的藝術專家們認為這個思路很有創意,形象可愛,已經接近北京奧運會吉祥物的理想形象。 3月29日至6月9日,北京奧運會吉祥物的修改和創作進入到主攻階段。工作地點搬到了位於北京東郊通州的韓美林工作室。正是在這里,作品的具體細化工作一步步得到完善。集中封閉創作期間,修改小組進行了艱苦的藝術探索,組長韓美林同志帶病堅持工作,兩次住院,緊急治療後馬上返回創作地繼續夜以繼日工作,表現了高度的愛國熱情和忘我的奉獻精神。 4月29日第53次執委會上,北京奧組委的執委們對吉祥物修改方案進行了審定,認為,「中國娃」(聖火、熊貓、魚、藏羚羊、龍)的理念具有中國特色,選用一組具有中國文化代表性的形象作為北京奧運會吉祥物可以滿足各界對吉祥物的期待。考慮到龍的形象不同國家理解上存在分歧,執委會建議用鳥的形象代替。 五一期間,韓美林根據各界提出的修改意見,對「中國娃」方案進行了進一步的修改完善,提出了以風箏「京燕」造型代替「龍」造型的修改方案。在表現手法上,將申奧會徽毛筆的筆觸和奧運會會徽中國印的感覺相結合,大膽地採用中國傳統水墨畫的手繪技法,重新勾畫了五個娃娃的形象,突出了吉祥物生動活潑的性格特質,在整體形象的藝術表現方面有了重大的突破。至此,北京奧運會吉祥物基本形象定位基本完成。 6月9日,北京奧組委第54次執委會一致審議通過了修改後的吉祥物方案。8月18日,吉祥物設計方案通過國際奧委會審核。之後,北京奧運會吉祥物又完成了國內、國際知識產權注冊登記保護工作。 北京奧運會吉祥物由5個「福娃」組成:「福娃歡歡」以奧運聖火為原型,代表激情。「福娃晶晶」的原型是熊貓,來自森林,代表歡樂。「福娃貝貝」是魚娃,來自江河湖海,代表繁榮。「福娃迎迎」的原型是藏羚羊,來自草原大地,代表健康。「福娃妮妮」的原型是京燕,來自天空,代表幸運。 北京奧組委主席劉淇說:「北京奧運會吉祥物是中國向世界和奧林匹克運動奉獻的又一件特殊禮物。他與北京奧運會會徽和口號相應相合,共同表達著中國人民對和平、友誼、進步與和諧世界的嚮往,傳遞著『北京歡迎你』的心聲。北京奧運會吉祥物具有濃郁的中國特色,表現了我國多民族大家庭的文化特點,蘊含了中華民族對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認識,天地萬物相互依存、和諧運行的基本思想。」 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除了對北京奧運會會徽愛不釋手外,對可愛的北京奧運會吉祥物也是發自內心的稱贊,他親自來信祝賀說:「福娃是經過北京奧組委悉心挑選的、代表全中國的一個棒極了的小家庭,它們把友誼帶給世界各個角落的兒童。」羅格說:「我喜歡福娃中的每一個形象,喜歡他們將中國的傳統祝福帶往世界的故事。北京的選擇觸動了我的心,我相信,福娃也必將觸動世界的心。」 11日,在北京奧運會會的又一個重要歷史時刻,5個吉祥物娃娃組成歡快幸福的小團隊,把激情與歡樂、健康與智慧、好運與繁榮帶往世界各地,盛情邀請世界共聚北京,歡慶人類的盛典,演繹中國祝福世界的美好故事。

『肆』 中國的2008年奧運吉祥物是誰發明的

除韓美林外,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信息藝術設計系副主任吳冠英也是設計團隊的主力,他是五娃方案的最初提出者

『伍』 2008年度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美籍華裔錢永健發明的熒光染劑技術,可以觀察細胞內鈣離子信號.根據如右圖所

A、其漢語名稱為「鈣」,則可知為金屬元素,故A正確;
B、其原子序數為20,則根據「原子序數=核內質子數=核外電子數=核電荷數」,則知其最外層電子數為2,易失去電子,故可推測其化合價為+2價,故B正確;
C、其原子序數為20,則根據「原子序數=核內質子數=核外電子數=核電荷數」,則可知質子數為20,故C正確;
D、其原子序數為20,則知其最外層電子數為2,易失去電子,故鈣離子的核外電子數為18,故D錯誤.
故選D.

『陸』 2008 世界十大事件 是哪些

據國外媒體報道 近日,國外一家媒體評選出了2008年十大綠色事件,中國舉辦了「綠色奧運」,美國掀起新一波的「本土膳食」運動,潔凈煤技術,……,2008年,綠色事件真是不少。不久之前,綠色還是一種普通的顏色。但近年來,它已經成為描述一種優良的環境狀態,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好名詞。

2008年,綠色事件層出不窮,你可能已經在報紙上,雜志上和網上了解了一些故事。這些綠色事件的內容和未來趨勢是怎樣的?讓我們來詳細了解其中最重要的十大綠色事件。

1、中國舉辦了「綠色奧運」

2001年,北京獲得2008年奧運會舉辦權時,曾向世人承諾,要實現「綠色奧運」。2008年,北京履行了向國際社會許下的綠色諾言,也得到了國際輿論的高度贊揚。可以這么說,中國在本屆奧運會上最大的金牌是「綠色金牌」。中國為了舉辦綠色奧運會,投入了180億美元治理長期存在的污染問題,並採取包括限制上百萬輛汽車上路、改造數千台燃煤鍋爐在內的多項措施,為奧運會打造出了一個更清潔、綠色的北京。

北京申奧成功以來,在「綠色奧運」理念的推動下,緊緊圍繞「辦綠色奧運、建生態城市」的目標,全面推進奧運綠化、城市綠化和三道綠色生態屏障建設。涉及31個奧運比賽場館、45個訓練場館,以及奧運道路連接線、奧林匹克森林公園等160多項奧運綠化工程,其綠化面積達1026公頃,栽植喬木37萬株、灌木210萬株、地被植物460餘公頃,樹木成活率達99%以上。2008年8月13日,美國財政部長保爾森還代表美國綠色建築協會授予北京奧運村「能源與環境設計先鋒」金獎。在北京奧運村舉行的頒獎典禮上,他稱贊2008年北京奧運會是奧運史上最環保、最綠色的一屆,而北京奧運村功不可沒。

此外,北京市還加快了城市綠化隔離地區、平原和山區三道綠色生態屏障的建設,使全市范圍的生態環境得到顯著改善,呈現出「城市青山環抱、市區森林環繞、郊區綠海田園」的生態景觀。

2、公平貿易促進綠色環保事業健康發展

當你在商店裡買了一杯咖啡,錢會流通到哪裡呢?商品流通的每一環節都賺一點利潤,有多少錢真正到達種豆農民的手中?消費者越來越多地關注他們的購買力,有些人情願選擇自然產品。

公平貿易是一種有組織的社會運動,在貼有公平交易標簽及其相關產品之中,它提倡一種關於全球勞工、環保及社會政策的公平性標准,其產品從手工藝品到農產品不足而一,這個運動特別關注那些開發中國家銷售到已開發國家的外銷。公平交易運動,試圖通過與被邊緣化的生產者及勞工的緊密合作,將他們從易受傷的角色,轉化為經濟上能夠自給自足的人,它也試圖賦權他們,使他們成為其自己組織的利害關系人,同時在全球市場中扮演更積極的角色,以促進國際貿易的公平性。

公平貿易運動旨在提高低收入農民和生產像咖啡,棉花和大米等農產品的生產者的生活水平。通過減少中間商,公平貿易組織能夠為那些最需要的人謀取利益,同時還負責監督生產和認證商品。如果消費者支付更多的錢,他們通常想要更好的產品。許多公平貿易產品質量又好又是綠色產品。

3、洗盥污水能解決全球水危機嗎?

你也許注意到由於全面禁止戶外澆水,有很多車臟兮兮的,並且草坪也枯萎了。但你也大概看到了一些公示牌上寫著義務灑水不違規。人們面臨「水危機」的危脅。

洗盥污水是指來自你沖涼,洗菜,洗衣服的污水,與黑水不同(黑水是指來自衛生間,下水道的廢水)。洗盥污水不需過多處理就能夠重新利用。因為洗盥污水中有雖然小濃度的洗滌劑,食品粒子和排泄物使灰水不宜飲用,但您的草坪和觀賞植物用灰水來澆就沒問題了。

您可採用專業安裝系統連接到您的洗衣機和水桶中,收集洗盥污水。洗盥污水的利用雖然不能阻止全球「水危機」的發生,但起碼可以緩解「水危機」繼續惡化。

4、潔凈煤技術

有些人認為「潔凈煤」是一個讓人不可理解的復合詞。畢竟,黑黑的煤從來與「潔凈」的美譽無緣,人們很難將二者聯系起來。但自從工業革命以來,科學家研究出的潔凈煤技術越來越先進,能使燒煤發電過程中產生的污染越來越少。

潔凈煤技術是在煤炭加工、燃燒、轉換和煙氣凈化方面開發的新技術的總稱。潔凈煤技術包括 :選煤新工藝、水煤漿、流化床燃燒、煙氣凈化、煤炭氣化與液化新工藝、煤基燃料電池、煤氣化新工藝、直接煉鐵、普及型煤等。採用潔凈煤技術旨在減少煤炭燃燒和轉換對環境的污染,提高煤炭利用效率並降低成本。

潔凈煤技術能降低造成全球變暖的有害成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這種技術當然能使煤變清潔,這就是為什麼將錢花在這種將臟的燃料變清潔的技術,而不是將錢投資在替代能源上。我們已經建立了一個強有力的世界電力市場,為美國提供50%的電力,中國和印度正主導大型新興市場經濟體。直到其他燃料也像煤那樣廉價和豐富時,就有助於建立和改造發電廠和工廠了。

5、電器的吸血鬼功率

當你不使用電腦的時候,關掉它無疑是節省能源的一個偉大的方式。但是你知道嗎?一些設置和電器(包括電腦),它們在被關掉後仍然在消耗電能。這是一種被稱為待機功耗的現象,有時候又被稱為吸血鬼功率(vampire power)、待機功耗、儲用功率(standby power)或者能量泄漏現象。待機功耗現象指的是,一種設置在已經關閉後,仍然繼續消耗電能的現象。比如當VCD、DVD以及手機充電器等電器設備插接在牆壁插座中時,即使這些產品處於閑置狀態,但卻仍然在消耗電能。消費者通常會認為他們的設備已經關機,而事實上,該設備只是處於待機狀態,仍然在消耗著功率。

譬如,當您使用遙控器關閉VCD後,由於VCD內部的電源仍然處於接通狀態並為遙控接收器供電,因此VCD仍在待機或睡眠模式下耗費著電能。盡管遙控接收器消耗的功率微乎其微大約0.1 W,但由於採用低效技術的電源(如線性電源)不夠智能,無法減少待機狀態下的功率消耗,結果往往會浪費幾瓦的功率。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待機功耗。
雖然單個設備的待機損耗可能看起來微不足道,但是如果您將住宅數量與住宅中的家電數量及每台家電待機消耗的數量相乘時,問題很快會凸顯出來。據國際能源機構估計, 全球5-15%的家用電器消耗量均是在待機模式下產生的。在美國,每瓦電能的成本大約是每年1到1.5美元。美國勞倫斯伯克力國家實驗室 (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估計,在美國家庭一年的電費中,待機損耗將會超過50億。根據美國能源部的報告,美國每年使用的待機電能相當於26座平均規模的電站的發電量!隨著家用電器的普及以及帶有電子控制和多種功能的新設備的增加,這一問題也將會日益突出。所以要減少電量消耗,

多達90%的待機功耗是由低效電源設計及不必通電的元器件造成的。美國勞倫斯伯克力國家實驗室估計,如果採用新設備,可能會減少75%的待機功耗,而且可以利用待機總功耗為1瓦甚至更低的設備執行幾乎所有的待機功能。 要達到此目的,可以 採用改進的電源技術和設計,即使用更為智能的開關模式電源代替低效的線性電源。

6、引發爭論的海底鑽探問題

海底鑽探平台是實施海底油氣勘探和開採的工作基地,它標志著海底油氣開發技術的水平。工作人員和物資在平台和陸地間的運輸一般通過直升機完成。海上油氣田離煉油廠一般都較遠,開采出的油氣要經過裝油站通過船舶運到目的地,或直接由海底管道輸送至海岸。海底鑽探台有鑽井、動力、通訊、導航等設備,以及安全救生和人員生活設施。

當汽油價格在今年夏季和秋季持續飆升之際,很多開車族大大減少開車的次數。他們有的合夥使用汽車,有的乘坐公共汽車,有的甚至在業務允許的情況下遠距離工作,也就是不出門,通過網路工作。一些美國國會議員把爭論了許多年的海底鑽探問題擺到了桌面,是長期禁止呢,還是廢除海底鑽探的聯邦禁令,開放更多的近海水域用於海底鑽探開採石油和天然氣。雖然鑽井的支持者認為,擴大海外業務將減少對外國石油的依賴和產生較少的環境影響,反對者認為,保護區的設立將導致只生產少量的石油,且會破壞了微妙的生態系統。美國總統布希於2008年7月取消了執行禁令。兩個月後,美國國會宣布26年的禁令期滿。但在今年的總統選舉期間,海底鑽探仍是一個有爭議的話題。

7、乙醇真的比汽油環保嗎?

在油價高漲和糧食價格上漲的情況下,你很容易認為乙醇既經濟實惠,又能解決糧食飢荒。

我們都希望控制大氣污染。乙醇,從玉米或甘蔗中提煉出來的一種清潔燃料。燃燒過程中只排放少量的溫室氣體。乙醇作為燃料的使用減少了對外國石油的依賴。然而從乙醇整體的生產過程來說,並不是很環保。

斯坦福大學教授馬克-雅各布森說:「乙醇的確減少了一些污染,那是真的,但是乙醇也增加了其他一些東西,」

從玉米中提煉出乙醇這種燃料,到底有什麼問題呢?首先,乙醇比汽油包含的能源要少。這意味著生產和運輸到製成乙醇所消耗的能源大於乙醇中所包含的能源。還有,種玉米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大量可耕種土地。把玉米轉化成乙醇提取能源,生產產品的過程會散發一氧化碳和其他化學物質,包括甲醛,到空氣中。

乙醇比汽油更容易揮發----那就是說,乙醇蒸發得更快,這無形中造成了能源浪費。

8、環保新名詞「碳足跡」

什麼是碳足跡?碳足跡就是一個人或團體的碳耗用量,「碳」就是石油、煤炭、木材等由碳元素構成的自然資源。「碳」耗用得多,導致地球暖化的元兇二氧化碳也製造得多,碳足跡就大,反之碳足跡就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碳足跡,它指每個人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以二氧化碳為標准計算。這個概念以形象的「足跡」為比喻,說明了我們每個人都在天空不斷增多的溫室氣體中留下了自己的痕跡。

一個人的碳足跡可以分為第一碳足跡和第二碳足跡之分。第一碳足跡是指因使用化石能源而直接產生的二氧化碳,例如一個經常坐飛機旅行的人就會有較多的第一碳足跡,原因在於飛機飛行要消耗大量燃油,排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第二碳足跡是因為使用各種產品而間接排放出的二氧化碳,例如消費一件普通的商品,會因它的生產和運輸過程中產生二氧化碳的排放而帶來第二碳足跡。

碳足跡雖然涉及許多因素。不過,要計算它也並不難,許多網站上都有專門的「碳足跡計算器」,只要你輸入相關情況,就可以計算出某種活動下的碳足跡,當然也可以計算你一個月或者全年的碳足跡總量。碳足跡數值越大,你對全球變暖所要負的責任就越大。
無論是個人、組織、商業界還是政府都要採取措施,減少碳足跡,戒除非環保習慣,減少碳足跡應從每一個人做起。氣候變化對於一個國家、公司或一個社區來說,要想單獨解決這一問題是一個太大的挑戰。 國際旅遊組織鼓勵旅行者盡可能地選擇少向大氣排放二氧化碳的環保方式。旅遊組織指出,即使是短途旅行,使用空中交通工具比使用火車釋放的二氧化碳數量至少要高出三倍。在城市之間旅行,搭乘汽車可能比使用高速列車更加環保。鼓勵旅行社在為顧客定位時盡量使他們少轉機;不提倡大家坐公務艙;提高飛機的上座率並盡量降低飛機機群的使用年限

從自身出發,在生活中可以注意一下細節,就可以減少「碳足跡」的排放量:不用電腦時以待機代替屏保、出行盡量選擇公共交通工具、少買不必要的衣服、節能燈泡替代白熾燈、使用含有少量或者不含氟利昂的綠色環保冰箱、用布袋取代塑料袋等等。

9、「本土膳食」運動

「本土膳食」(Locavores)是個新詞。它是2005年夏天,在美國加州舊金山灣區一帶,冒了出來,這個詞主要是指:只食用在居家外圍100英里(約160公里)內生產出的農產品。在2008年,「本土膳食」在美國的許多地方變得流行起來。

它是一種新的糧食消費潮流。其重點,是自己耕種、或消費家居附近所在地生產、加工的食品。這潮流,也把重心由「有機」食物,轉為「在地」食物。著重食品的產地,及作物收成後的後續處理,如:包裝、運輸、冷藏等。而不像前的「有機」,較著重如何耕種作物。這潮流,在因應能源的浪費與有機生產的困境中跳了出來。但它也力圖保障生活外圍的農地與小農,重新建立起人與人(生產者與消費,小區居民)之間的各種關系。

很多人都願意投入這場運動。有人不再太相信有機認證標准,不想再在糧食上浪費石化能源,從而選擇新出路——就地取材。認為當地食品具有時令性,又不需長途運輸、冷藏,而覺得口感、養份較佳。現行工業化糧食系統中在在能源浪費,很多人對種既有的耗能的糧食生產方式感到厭倦。 有人是想通過這方式,來支持本地的農業。另有人則是因政治、經濟、或環保的理由加入進來。

在食品宣傳上「本地產」成為現在的流行詞彙。一些美國商店,無論他們是如何定義「本地」,當其購買本地商品時甚至會選定農場。農貿市場也變得流行起來。一般這些農貿集市通常在較大的空曠場地上每周交易一次。一些人在自己家裡或是社區花園里種植食物。一些餐館也加入到支持本地產食物的運動中。美國全國餐館協會報告指出,美國人對本地種植產品需求量巨大。

10、全球石油生產頂峰的爭議

早在1953年,美國著名的地球物理學家、地質學家哈伯特(King Hubbert)大膽預言,美國石油出產將於1969年左右達到頂峰,達到了頂峰之後就會一直下降。雖然當時許多專家對他的預測提出質疑,但是在1970年,他所預見的情況真的發生了。從此以後,石油專家把這種情形叫「石油頂峰」(Peak Oil)。

後來,經過坎貝爾和西蒙斯等人此後不遺餘力的宣揚,「石油頂峰」論日漸深入人心,大有成為主流輿論之勢。2008年一段時期內,隨著當時石油價格的高升,石油「頂峰論」又引發了爭議。石油所謂「頂峰論」,是指全球范圍內(或某個地區)石油生產已達最高出產能力並開始滑坡,從而引致預期價格上升,最終推動現實價格上升。 根據這個理論只要能找到最高點,就能計算出當地還能生產的石油,並根據需求計算出還能維持多少年。雖然全球石油生產頂峰具體何時到來,仍存不少爭議,但多數人的共識是早晚要來。

但是這個看似過於簡單的理論,一直不能被許多石油專家所接受。根據這個理論,早在2005年12月的某一天,地球第1000億桶原油被消耗了。 這剛好是地球總產量的一半,也意味著從那一天起,地球的石油產量開始無可逆轉地一天天減少。其實除了沙烏地阿拉伯,許多石油輸出國近年來都面對產量開始減少問題。近年來隨著油價不斷上漲,「石油頂峰」理論開始被認真對待。

有些專家也並不嚴格區分「頂峰論」與「衰竭論」,在他們眼裡,問題的實質都是一樣的:隨著供給日趨減少,價格將日益高昂。假如世界探明的石油儲藏量為1.238萬億桶,每天消耗為8000萬桶,那麼這些石油什麼時候將用完?答案是永遠也用不完。因為石油價格過高時,人們就改用其替代品作燃料了。而剩下的石油由於開發成本太高,無人開發,自然不會用完。歷史上,木柴和煤炭沒有帶來人類的末日,相信石油也不會

美國《時代》周刊公布2008年度十大科學發現
美國《時代》周刊12月9日公布了2008年度十大科學發現,今年投入使用又關閉的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位居榜首,中國神七航天員太空漫步也躋身榜單。

1.大型強子對撞機啟動

今年9月,27公里長的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LHC)首次啟動。當時一些人懷疑,這台世界上最大、能量最高的粒子加速器和對撞機將形成人造黑洞,可吞噬整個地球。當然,沒有哪個頭腦清醒的科學家會把這種擔憂當真,但他們確實期望大型強子對撞機能像此前宣傳的那樣運作起來,再現宇宙「大爆炸」後瞬間的場景。

事情一開始還算順利,但後來氦泄漏導致大型強子對撞機在開啟後不到兩周的時間就關閉。目前修復仍在進行,估計明年6月粒子才能再度在裡面飛速旋轉起來。

2. 鳳凰號在火星著陸

以前所有繞火星軌道運行或者登陸火星的探測器都不曾拜訪火星極地,而極地又是儲存冰水最多的地方,因此這也被認為是最有望發現生命跡象的地方。這一切在5月發生了改變,美國航空航天局的「鳳凰」號探測器在火星北極著陸,開始挖掘、取樣並分析它四周的環境。盡管「鳳凰」號探測器至今沒有找到證據證實火星上有生命,但它為火星曾經有水並富含有機生物這一論點增加了更多佐證。由於「鳳凰」號難以挨過火星氣候惡劣的漫長冬天,它在11月便停止運轉,長眠在那個紅色星球。

3. 科學家創造生命

要說卑微的生物莫過於細菌,基因組不過數十萬,身體構造也簡單得不能再簡單。不過,仍然有人希望創造一個。這就是因參與繪制類基因組圖譜而名聲大震的基因學家克雷格·文特爾所做的事。文特爾首先把58.2萬對基因組縫合在一起,形成了製造一個新細菌所需的基本基因信息。他接下來要做的第二步就是將這個DNA片段植入剔除了遺傳物質的生物體中,看這個生物體能否被激活。文特爾毫不懷疑它能成功,因為所有軟體設計師們都知道,假如你知道如何編寫代碼,你就幾乎能讓它做任何事情。

4. 中國宇航員太空漫步

今年9月,中國將宇航員送入太空軌道並進行了出艙活動。可能有些人不以為意,因為美國人早在1962年就把宇航員送入太空了。然而,中國在太空領域的發展步伐卻是驚人的:2003年首次載人航天成功;2005年又將兩名宇航員送入太空;今年已是第三次,三名宇航員進入太空而且進行了太空漫步。無論從哪個角度看,在短短五年時間里,取得這樣的成就,都是非常驚人的。而且,中國的「嫦娥一號」探測器目前正在繞月飛行,他們還打算在2020年之前實現登月。你覺得這沒什麼了不起嗎?那麼你一定沒有看奧運會。

5. 大猩猩數量超預期

對於瀕臨滅絕的非洲西部低地大猩猩來說,這絕對是個罕見的好消息——野生生物保護學會於今年夏天進行的最新調查發現,野生大猩猩的數量要比原來猜測的多得多。剛果共和國北部的森林和沼澤地里據信有12.5萬只大猩猩,是以前估計的兩倍!然而,福無雙至。相鄰的剛果民主共和國的戰爭已經擴散到維龍加國家公園,直接威脅到那裡的大約350隻山地大猩猩的生存,而全世界山地大猩猩的數量只有700隻左右。

6. 新發現系外行星

科學家早就認為,圍繞太陽系外的其他恆星運轉的行星數量眾多,但直到1995年他們才開始發現這些所謂的「系外行星」。只是這些行星都非常龐大,距離他們的母恆星很近,所以不可能有生命存在。今年6月,瑞士天文學家米切爾·梅傑發現45個小得多的行星,其中一個只有地球的4.2倍大。雖然它們中的多數也都在炙熱的軌道上運行,但梅傑利用儀器發現,有些行星的軌道較大,使得這些行星的表面溫度較低,這意味著這些行星適合居住。今年11月,美國和加拿大的兩個研究小組又發現了共4顆系外行星,並首次拍下系外行星的可見光和紅外線照片。

7. 隱形衣

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兩個研究小組今年分別發明了兩種可改變光的方向的材料,向人類「隱身衣」的研製邁出了突破性的一步。這是兩種納米材料,其中一種用納米金屬網狀結構來逆轉光的方向,另一種採用的是纖細的納米銀線。科學家們稱其為「超材料」,因為它們的人工合成結構具有自然存在物不具備的特性,比如說可以產生負折射率。當然,目前的研究還只是實驗性的,要想把這一構想付諸實踐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8. 復活猛獁成為可能

一團毛發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新聞,這樣的事並不多。但今年11月,這樣的新聞真的出現了。美國科學家通過一團猛獁的毛發,成功破譯出這個史前龐然大物80%的基因組。基因代碼讓科學家對猛獁的進化過程有了新的了解,同時表明它們遠比之前想像的更接近於現代象。這一團毫無光澤的毛發,令科學家在復活猛獁的道路上又向前邁進了一步。

9. 科學素養有所提高

你不認為美國人比以前變得更加聰明了嗎?1979年到2006年間,具有「科學素養」的美國成年人的比例比以前翻了一番,達到17%。密歇根大學的一名政治學教授今年進行的一項調查發現,目前這一數字又有所提高,只是增加幅度很小。目前,有25%的美國人被認為有「科學素養」。

研究人員說,這一結果意味著美國僅有1/4的成年人能夠閱讀並理解每周發表在《紐約時報》科學版面上的故事。要知道,美國對普通選民的要求是,要了解或者精通全球變暖和幹細胞研究等復雜問題。看來,即便是大眾科學素養有所提高,但大部分人仍未「達標」。

10. 發現「第一家庭」

一個考古學家小組日前在德國境內發現了已知最早的「核心家庭」的遺體,他們是生活在4600年前石器時代的一對夫妻及其兩個兒子。這家人可能死於敵對部落的一次突襲。考古學家通過對他們骨骼的DNA片段進行檢測,確認了他們的身份,兩個男孩的年齡分別只有8歲和4歲。這項考古發現表明,現代家庭價值在英國巨石陣修建之前便已興盛起來。

參加這次研究的英國布里斯托爾大學考古學系主任派克博士說:「這是一項尤為重要的發現,因為我們可以首次確證一個被合葬的家庭。在此之前發現的墳墓中也有數百具骸骨被葬在一起。這個墳墓可能是家庭重要性上升的一個分水嶺,因為以前的證據顯示,大約在這個時期,可繼續的財富才是家庭生活的重要因素。」

『柒』 2008年國家科技創新獎獲獎項目有哪些

據中央電視台報道,200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的獎項今日一一揭曉,一大批支撐經濟社會發展,在抗震救災、以及北京奧運會中發揮重要作用的科技成果,成為本年度的最大贏家。 倍受關注的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這次評選產生了兩位科學家,他們當中一位是被稱為中國神經外科開拓者之一的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忠誠,另外一位是在稀土元素分離以及應用中做出重要貢獻的著名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徐光憲。 除了最高科學技術獎,國家科技獎還包括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技術進步獎和國際科技合作獎。 據報道,注重應用研究、體現中國重大原始創新能力的技術發明一等獎連續5年「名花有主」,這次共有3個項目獲獎,涉及航天等領域。而同樣體現原始創新能力的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繼去年空缺後,再度出現空缺,只產生了34個二等獎。從一個側面說明中國原始創新能力雖然已在逐年增強,但重大基礎科學研究原創成果依然稀缺。 此外,「青藏鐵路工程」等3項成果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251個解決國家需求和提高人民生活質量的科技成果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3位外國專家獲得國際合作獎。參考資料: http://news.cctv.com/society/20090109/111045.shtml

『捌』 2008年我愛發明幾號開始

不是截止了嗎?現在都19號了

『玖』 2008年諾貝爾獎

這我可沒法回答你。希望有吧!報紙上不是說錢學森的侄子還有一點希望?

『拾』 2008國家年度科技進步獎,一等二等各有多少個獎項

http://blog.xiaonei.com/GetEntry.do?id=353788614&owner=223717921
2008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誰來「認領」? 2009-01-12 21:34 (分類:默認分類)
近日,2008年度的國家科技方面的各項大獎全部揭曉了,新聞中並沒有說出所有的名單。在這里簡單關心一下。個人最高獎就不說了,新聞上很詳細了,那麼看看其他方面的頭等獎吧,基礎科學的空缺就不說了,說說「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和「國家科技進不一等獎」。見識較淺,請內行指正。

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技術發明方面最高獎就是一等獎,低的就不說了)

先引用一句話:2004年以前,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曾連續空缺達6年之久。而今年,「小型高精度天體敏感器技術」等3項成果獲得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數量可謂空前。

好了,是哪三個呢?

簡單搜一下,首先得到新華社的通稿,1、項目名稱 硬脆材料復雜曲面零件精密製造技術與裝備 2、項目名稱 小型高精度天體敏感器技術。

第三個不知道,再搜一下,北航副校長徐惠彬主持的「巨磁致伸縮材料和器件的研究」,榮獲2008年度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http://www.chsi.com.cn/jyzx/200901/20090112/16407223.html)

繼續搜搜新聞,可以看到這三個獎都被「認領」了,兩個北航的,一個大連理工的。至於他們的意義,內行應該知道,外行可以看評論。

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

也是一個空缺嚴重的獎,2000、2001、2002連續三年空缺,2003的給了載人航天,2004沒有宣布,2005空缺,2006殲十,2007是9409工程(至於是什麼多種猜測)。

2008年是「青藏鐵路工程等三項成果」,三項哦,數量在1999年以後是空前(1999年後這個獎項的檔次提升,寧缺毋濫)。相對於技術發明獎的透明,科技進步獎似乎很神秘,費了半天勁就是沒搜到到底是啥成果得了。只搜到關於2007年所謂9409的猜測。

2007年度的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公布之後,也引起了猜測。有一個「南陽防爆集團有限公司」非常勇敢,他們勇敢地「認領」了這個獎,你在或者google稍微搜一下,發現很多條目都是說這個9409就是什麼電機。稍加分析,不免鄙視。此外,關於此項的猜測也頗多。看來大家都不知道是怎麼回事。

然後看到一條新聞:「許達哲激動地說,今年,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和所屬航天二院等幾十家單位共同完成的「9409」工程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項目完成人代表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這是科工集團十萬職工的無上光榮! 」

這條新聞應該是確鑿的。也就是說,是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航天二院獲得了這個大獎。那就不是那個什麼公司,也不是很多人根據94聯想到的094和093,因為了解一下航天二院就知道,它們不做核潛艇。這樣猜測的范圍就可以縮小很多了,一些軍事論壇里已經說是某型導彈,個人感覺比較可信。

2008年度的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除了大家知道的青藏鐵路,還有兩個,但是不論怎麼搜索,都是搜索不到,也沒看到有什麼單位或公司「認領」。相比較「技術發明一等獎」全部在第一時間被「認領」,這個現象似乎蹊蹺,其實應該是與國防有關的,不然口風不會這么緊。本人對軍事不怎麼了解,所以也不知道是誰得了。只是不知道今年會不會有新的「南陽防爆集團有限公司」再來認領這兩個獎,呵呵...

閱讀全文

與2008年度發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改革工作成果匯報 瀏覽:49
醫療糾紛管理倫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瀏覽:959
工業光魔創造不可能720p 瀏覽:243
君主立憲制是法國大革命的成果 瀏覽:13
王成果青島科技大學 瀏覽:519
護理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875
使用權獲取途徑 瀏覽:759
怎麼投訴奧迪4s店 瀏覽:31
美術教師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740
股權轉讓合同模板 瀏覽:638
知識產權部門重點的工作計劃範文 瀏覽:826
用地批准書能證明土地的使用權權嗎 瀏覽:829
拓荒者知識產權 瀏覽:774
商標侵權事宜處理委託書 瀏覽:168
內容無版權今日頭條 瀏覽:327
房產糾紛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瀏覽:269
無形資產年限怎麼確定 瀏覽:542
工商登記人員工作總結2018 瀏覽:799
我要發明機器人300字 瀏覽:341
轉讓合作書 瀏覽: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