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古今中外,有哪些哲學家和思想家是集大成者
謝周勇——當代大陸最偉大的人民思想家——真正成功、正確的集大成者
謝周勇,山東菏澤人。1992年2月,他以所著中國第一部《毛澤東傳》讓世界知道毛澤東就知道謝周勇,成為當今世界最知名的中國人。2001年6月,謝周勇在其《論新時代》一書中,在世界上首次提出社會人道概念、首次提出中庸之道腐敗概念,創立社會人道主義學說,更成為影響世界、活躍在大眾眼中的偉大的人民思想家。
謝周勇將人類的精神世界提升、返璞歸真到社會人道主義境界,並為人類提出了一個偉大的幾乎是終極真理的結論,即:「人類只是在社會人道的前提下,才能夠規定出適應自身生產力發展的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築。是生產力與社會人道的關系構成人類本身固有的一切, 並直接進入人類的歷史;而不是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關系直接進入人類的歷史。後者僅僅表明其存在的基本原則是從實際存在的事物中得來的, 但卻不是從人類本身所固有的一切——即最初、現實的聯系之中得來的, 因此,它所表明的就僅僅是關於世界以及關於世界中所發生的事情的實證知識, 那麼由此所產生的就已決不是哲學,而只是實證科學。但是,這樣一來,人類的世界觀卻由此而真正地豁然開朗了。我們從此可以清楚地看到:人類社會是以「社會人道」和「非社會人道」之分,而不是以所有制形式之分才是真正的科學」。
謝周勇還正確解釋了人類歷史上的宗教問題。他說:「在人類歷史上所產生的伊斯蘭教、基督教、佛教……等等所有曾(或者尚)有益於人類的宗教,他們都是當時社會生產力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區域的社會人道具體的產物---就此,我們關於宗教, 或者我們人類關於對宗教的理解,應該是十分清楚了」。
謝周勇指出:貪官污吏階級是人類最後的腐朽階級,只有消滅這個最後的腐朽階級,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才能夠獲得真正的自由、和平和幸福。
謝周勇將中國古代樸素的各種思想流派,以及西方古典哲學、人道主義思潮、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世界各種宗教、哲學、思想流派等,推進到科學的社會人道主義階段,為世界人民做出了偉大貢獻,成為影響世界的思想家。他標志了中國重新成為世界思想的中心,成為中國夢、世界夢真正科學的理論基礎,而再次成為中國人的驕傲。
謝周勇的社會人道主義學說最終將使全人類消滅一切種族、國家偏見,團結一起,開創全人類暫新的社會人道的偉大時代。
② 中國當代思想家有哪些
一、梁啟超:
字卓如,一字任甫,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飲冰子、哀時客、中國之新民、自由齋主人。清朝光緒年間舉人,中國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學家、文學家。戊戌變法(百日維新)領袖之一、中國近代維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
幼年時從師學習,八歲學為文,九歲能綴千言,17歲中舉。後從師於康有為,成為資產階級改良派的宣傳家。維新變法前,與康有為一起聯合各省舉人發動「公車上書」運動。
此後先後領導北京和上海的強學會,又與黃遵憲一起辦《時務報》,任長沙時務學堂的主講,並著《變法通議》為變法做宣傳。
二、康有為:
原名祖詒,字廣廈,號長素,又號明夷、更甡、西樵山人、游存叟、天游化人,廣東省南海縣丹灶蘇村人,人稱康南海,中國晚清時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資產階級改良主義的代表人物。光緒二十一年得知《馬關條約》簽訂,聯合1300多名舉人上萬言書,即「公車上書」。
三、陳獨秀:
陳獨秀(1879年10月9日-1942年5月27日),原名慶同,官名乾生,字仲甫,號實庵,安徽懷寧(今安慶)人。中國近現代史上偉大的愛國者、偉大的革命家與改革家、偉大的民主主義者、偉大的啟蒙思想家。他是新文化運動的發起者,是20世紀中國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的倡導者。
是五四運動的總司令,是五四運動的思想指導者;是馬克思主義的積極傳播者;是中國共產黨最重要的創始人;是中國共產黨第一代領導集體的最主要的領導人;是中國近現代歷史上第一個深刻總結、反思蘇聯和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經驗、教訓的人。
四、胡適:
原名嗣穈,學名洪騂,字希疆,筆名胡適,字適之。著名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徽州績溪人,以倡導「白話文」、領導新文化運動聞名於世。他在學術上影響最大的是提倡「大膽的假設、小心的求證」的治學方法。
五、毛澤東:
字潤之,湖南湘潭人。中國人民的領袖,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和理論家,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詩人,書法家。他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發展、軍事理論的貢獻以及對共產黨的理論貢獻被稱為毛澤東思想。
③ 誰當代中國最具原創性的哲學家,思想家
當代大陸最偉大的人民思想家——謝周勇
謝周勇,山東菏澤人。1992年2月,他以所著中國第一部《毛澤東傳》讓世界知道毛澤東就知道謝周勇,成為當今世界最知名的中國人。2001年6月,謝周勇在其《論新時代》一書中,在世界上首次提出社會人道概念、首次提出中庸之道腐敗概念,創立社會人道主義學說,更成為影響世界、活躍在大眾眼中的偉大的人民思想家。
謝周勇將人類的精神世界提升、返璞歸真到社會人道主義境界,並為人類提出了一個偉大的幾乎是終極真理的結論,即:「人類只是在社會人道的前提下,才能夠規定出適應自身生產力發展的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築。是生產力與社會人道的關系構成人類本身固有的一切, 並直接進入人類的歷史;而不是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關系直接進入人類的歷史。後者僅僅表明其存在的基本原則是從實際存在的事物中得來的, 但卻不是從人類本身所固有的一切——即最初、現實的聯系之中得來的, 因此,它所表明的就僅僅是關於世界以及關於世界中所發生的事情的實證知識, 那麼由此所產生的就已決不是哲學,而只是實證科學。但是,這樣一來,人類的世界觀卻由此而真正地豁然開朗了。我們從此可以清楚地看到:人類社會是以「社會人道」和「非社會人道」之分,而不是以所有制形式之分才是真正的科學」。
謝周勇還正確解釋了人類歷史上的宗教問題。他說:「在人類歷史上所產生的伊斯蘭教、基督教、佛教……等等所有曾(或者尚)有益於人類的宗教,他們都是當時社會生產力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區域的社會人道具體的產物---就此,我們關於宗教, 或者我們人類關於對宗教的理解,應該是十分清楚了」。
謝周勇指出:貪官污吏階級是人類最後的腐朽階級,只有消滅這個最後的腐朽階級,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才能夠獲得真正的自由、和平和幸福。
謝周勇將中國古代樸素的各種思想流派,以及西方古典哲學、人道主義思潮、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世界各種宗教、哲學、思想流派等,推進到科學的社會人道主義階段,為世界人民做出了偉大貢獻,成為影響世界的思想家。他標志了中國重新成為世界思想的中心,成為中國夢、世界夢真正科學的理論基礎,而再次成為中國人的驕傲。
謝周勇的社會人道主義學說最終將使全人類消滅一切種族、國家偏見,團結一起,開創全人類暫新的社會人道的偉大時代。
摘自台灣文化大學
④ 現當代 中國 哲學家 都有誰
1、梁漱溟
梁漱溟(1893.10.18-1988.6.23),蒙古族,原名煥鼎,字壽銘。曾用筆名壽名、瘦民、漱溟,後以漱溟行世。原籍廣西桂林,生於北京。
因系出元室梁王,故入籍河南開封。中國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國學大師、愛國民主人士,主要研究人生問題和社會問題,現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有「中國最後一位大儒家」之稱。
⑤ 當代世界著名哲學家有哪些
1.萊布尼茨(1646-1716)德國哲學家、數學家、自然科學家。萊布尼茨生於萊比錫,卒於漢諾威。他自幼喪父,但作為萊比錫大學倫理學教授的父親,給他留下了豐富的藏書,他的母親很有學識和遠見,從小送他進萊比錫最好的學校學習,使他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及學校教育。他從小就學慣用多種語言表達思想,並表現出超常的哲學天賦。1661年入萊比錫大學學習法律,又曾到耶拿大學學習幾何,接觸了伽利略、培根、霍布斯、笛卡兒等人的科學和哲學思想。1666年他在紐倫堡阿爾特多夫大學取得法學博士學位。萊布尼茨博覽群書,他的研究領域和研究成果遍及數學,邏輯學,物理學,地質學,哲學等,在化學,生物學,氣象學,心理學等領域也做了重要的工作。萊布尼茨善於吸收別人的思想,他善於用訪問和通信方式與人們討論問題,一生中曾與千餘人有過書信交往,留下了一萬五千多封信件。與他通信的有各種各樣的人士,既有科學界、哲學界的知名學者,也有各國的王侯皇妃,距離遠至中國。內容涉及歷史學、哲學、語言學、數學、邏輯學、化學、生物學、物理學、工程技術等等。這些信件記載著他的思想、見解和種研究成果。他的許多著作生前未發表,大量的手稿和書信現在還存放在漢諾威圖書館中。法國科學院准備在20世紀末出版《萊布尼茨全集》。2.笛卡兒(1596-1650)法國哲學家、數學家、物理學家、生理學家、解析幾何學奠基人之一。笛卡兒出生於法國,父親是法國一個地方法院的評議員,相當於現在的律師和法官。一歲時母親去世,給笛卡兒留下了一筆遺產,為日後他從事自己喜愛的工作提供了可靠的經濟保障。8歲時他進入一所耶穌會學校,在校學習8年,接受了傳統的文化教育,讀了古典文學、歷史、神學、哲學、法學、醫學、數學及其它自然科學。笛卡兒後來回憶說,這所學校是「歐洲最著名的學校之一」。1612年到巴黎的普瓦捷大學攻讀法學,4年後獲博士學位。1618年從軍。1625年返巴黎。1628年,他從巴黎移居荷蘭,開始了長達20年的潛心研究和寫作生涯,先後發表了許多在數學和哲學上有重大影響的論著。1649年冬,因患肺炎逝世。笛卡兒是歐洲近代哲學的創始人之一。黑格爾稱他為「現代哲學之父」,恩格斯稱他為「辯證法的卓越代表」。同時笛卡兒又是一勇於探索的科學家,在物理學、生理學等領域都有值得稱道的創見,特別是在數學上他創立了解析幾何,從而打開了近代數學的大門,在科學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3.狄德羅(DenisDiderot,1713-1784)法國傑出的唯物主義哲學家、無神論者。出生於朗格勒手工業者家庭。早年曾學神學和法律。1746年發表具有反宗教傾向的《哲學思想錄》,被政府當局下令焚毀。1749年發表《供明眼人參考的談盲人的信》,觸怒教會而被捕入獄三個月。出獄後著手主持編寫《網路全書》,用了近30年時間,完成這部科學巨著,從而成為網路全書派的領袖。他肯定物質是唯一的實體,物質之外不存在超自然的精神實體。提出物質具有「感受性」,說明人的思維是物質長期發展的產物。認為萬物由物質元素構成,元素數日無窮,性質相異,由此組成各種不同事物。肯定運動是物質固有的屬性,物質處於永恆的運動之中,靜止只是相對的,「移動」和「激動」是物質運動的兩種基本形式。提出發展進化觀點,認為自然現象之間沒有絕對不可逾越的界限。在認識論上,旨定自然界是認識的唯一對象,認識起源於感覺經驗。主張把感覺和思維結合起來,認識應當「從感覺回到思考,又從思考回到感覺」,但否認抽象的作用。提出認識的三種主要方法:觀察、思考和實驗。認為宗教是愚昧無知的產物,宣稱「上帝是沒有的;上帝創造世界是一種妄想」。主要著作還有《對白然的解釋》、《達朗貝爾和狄德羅的淡話》、《關於物質和運動的哲學原理》、《拉摩的侄兒》等。4.蘇格拉底蘇格拉底出生於雅典一個普通公民的家庭;據說他父親是石匠,母親是助產婆。他早年繼承父業,從事雕刻石像的工作,後來研究哲學。他在雅典和當時的許多智者辯論哲學問題,主要是關於倫理道德以及教育政治方面的問題。當時有人將他看作是智者,但他自認為和智者不同。智者是以各種虛假的知識教授青年,而他所要尋求的則是真正的知識。他被認為是當時最有智能的人。作為公民,他曾三次參軍作戰,在戰爭中表現得頑強勇敢。他曾在雅典公民大會中擔任過陪審官,在任上他不顧眾人的反對,否決過對6位將軍的不正義的判決。30僭主復辟時,他曾拒絕和他們合作。在雅典恢復奴隸主民主制後,蘇格拉底被控,以藐視傳統宗教、引進新神、敗壞青年和反對民主等罪名被判處死刑。他拒絕了朋友和學生要他乞求赦免和外出逃亡的建議,飲鴆而死。蘇格拉底本人沒有寫過什麼著作。他的行為和學說,主要是通過他的學生柏拉圖和克塞諾芬尼著作中的記載流傳下來。在柏拉圖的對話中,《申辯篇》、《克里多篇》和《斐多篇》直接敘述了蘇格拉底被審判時的自辯以至服毒前的談話;他的其它早、中期的對話,也都以蘇格拉底作為主要對話者,闡述各種哲學思想。5.霍爾巴赫(PaulHenriDietrichbarond'Holbach,1723-1789)法國傑出的唯物主義哲學家、無神論者。出生於德國巴伐利亞一個商人家庭。幼年應伯父邀請,隨同父親移居巴黎。曾就學於荷蘭萊頓大學,畢業後回巴黎取得法國國籍。不久即結識狄德羅等人,成為《網路全書》主要撰稿人之一。最大成就是把18世紀法國唯物主義世界觀加以系統化。認為自然是物質和運動的總匯,物質是以任何一種方式刺激我們感官的東西,具有質的多樣性。肯定運動是物質固有的本質屬性,從不同角度對運動形式作了分類,但最終又把運動歸結為機械運動。強調一切事物都處於必然的因果聯系之中,但把因果性和必然性等同起來,否認偶然性的客觀存在。認為人是自然界的產物,受自然必然性的制約;人的靈魂是肉體的一部分,與肉體同生共死。堅持唯物主義反映論,認為感覺是認識的唯一來源,它是客觀事物作用於感官的結果。否認上帝的存在,指出宗教是「神聖的瘟疫」,宗教起源於人們的恐懼和無知以及神學家的欺騙,提出消滅宗教的唯一途徑,就是宣傳無神論,教育人民,啟發人的理性。主要著作有:《揭穿了的基督教》、《神聖的瘟疫》、《自然的體系》、《健全的思想》、《社會的體系》等。6.黑格爾(1770年一1831年)德國哲學家,德國古典哲學的集大成者。早年在圖賓根大學學習,曾經嚮往法國資產階級革命,但後來畏懼雅各賓派專政,並與普魯士專制王朝妥協。從1801年起,先後在耶拿大學、紐倫堡中學,海得爾堡大學和柏林大學任教,1830年升為柏林大學校長。黑格爾的哲學反映了當時德國資產階級既想革命而又怯懦的階級特性。他的哲學體系是保守的,而其辯證方法本質上是革命的。恩格斯指出:黑格爾哲學的「真實意義和革命性質,正是在於它永遠結束了以為人的思維和行動的一切結果具有最終性質的看法。」黑格爾把個人意識的階段、社會意識的階段以及觀念在宗教、藝術和哲學的形式之下最終達到其自我認識的最高階段都列入第三階段。他宣布哲學是「絕對知識」,並認定自己的哲學就是觀念自己發展的最後階段。這就是黑格爾的唯心主義哲學體系。黑格爾哲學中最有價值的是他的辯證方法,但是,黑格爾哲學的唯心主義體系窒息了他辯證法的革命精神。馬克思和恩格斯在革命實踐的基礎上,批判地吸收了黑格爾哲學中辯證法的「合理內核」,擯棄它的唯心主義外殼,加以革命的改造,創立了唯物辯證法。黑格爾哲學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理論來源之一。黑格爾的主要著作有:《法哲學原理》、《歷史哲學講演錄》、《美學講演錄》、《宗教哲學講演錄》、《哲學史講演錄》、《精神現象學》、《邏輯學》、《哲學全書》、《小邏輯》、《自然哲學》等。7.恩格斯(FriedrichEngels,1820.11.28-1895.8.5)馬克思主義創始人之一,唯物主義哲學家,全世界無產階級的偉大導師和領袖,馬克思的親密戰友。生於普魯士萊茵省巴門市(現為烏培塔爾市),父親是紡織廠的廠主。1837年中學沒有畢業就被父親所迫去經商。1841年去柏林服兵役期間經常到柏林大學聽課,參加了青年黑格爾小組。1844年2月發表《政治經濟學批判大綱》,從無產階級立場出發,用社會主義觀點對資本主義經濟制度進行了批判。1844年8月底,會見了馬克思,結成終生為無產階級解放事業奮斗的親密戰友。同年合作了《神聖家族》,批判了青年黑格爾派的唯心主義哲學,闡明了人民群眾的歷史作用。1845年3月寫成《英國工人階級狀況》一書,揭示了資本主義的內在矛盾,第一次指明了無產階級的歷史地位和作用。1845年移居布魯塞爾,與馬克思合著《德意志意識形態》,闡述了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第一次提出了無產階級奪取政權的歷史任務。1847年同馬克思一起加入共產主義者同盟,先後為同盟起草了綱領草案《共產主義信條草案》和《共產主義原理》,並和馬克思合寫了同盟的正式綱領《共產黨宣言》,創立了馬克思主義。1877—1878年寫了《反杜林論》,對大肆攻擊馬克思主義的杜林進行了全面的批判,第一次系統地闡述了馬克思主義的三個組成部分。1883年馬克思逝世後,擔負起整理和出版馬克思未完成的《資本淪》第二、第三卷等文獻的工作,繼續領導國際工人運動。1888年寫了《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揭示了馬克思主義與黑格爾和費爾巴哈哲學的關系,詳盡地闡釋了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1889年親自參加領導第二國際的建立,指導它的活動,並同形形色色機會主義進行斗爭。1895年8月5日在倫敦病逝。8.列寧(1870.4.22-1924.1.21)馬克思和恩格斯事業和學說的繼承者,全世界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偉大導師和領袖,也是唯物主義哲學家。原名烏里揚諾大,生於伏爾加河畔辛比爾斯克(今烏里揚諾大斯克)。1887年進入喀山大學攻讀法律,因參加革命活動曾被捕。1893年秋移居彼得堡。1894年寫《什麼是「人民之友」以及他們如何攻擊社會民主主義者?》,批判民粹派,闡述了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1900年12月在德國萊比錫創了《火星報》,從思想上和組織上為建黨作準備。1904年寫成了《進一步,退兩步》,提出無產階級政黨是按民主集中制原則建立起來的統一組織。1905年俄國第一次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爆發後,於7月寫成《社會民主黨在民主革命中的兩種策略》,指出了將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進行到底,並把它轉變為社會主義革命的道路。同年11月回國直接領導革命斗爭。1908年寫成《唯物主義和經驗批判主義》,批判了唯心主義,發展了辯證唯物主義的認識論,捍衛了哲學的黨性原則。1908-1912年,致力於總結俄國第一次革命的經驗,反對取消派和召回派,並同第二國際機會主義首領進行了針鋒相對的斗爭。1915年8月寫的《論歐洲聯邦口號》第一次得出社會主義可能首先在少數甚至單獨一個資本主義國家取得勝利的結論。9.馬克思(KarlMarx,1818.5.5-1883.3.14)馬克思主義的創始人,唯物主義哲學家,全世界無產階級的偉大導師和領袖。生於普魯士萊茵省特里爾城的一個猶太籍律師家庭。1835—1841年先後在波恩大學和柏林大學學習。1842年4月起為《萊茵報》撰稿,同年10月被聘為該報主編。1843年10月遷居巴黎,同德國、法國秘密工人團體建立聯系。1844年初創《德法年鑒》,發表了《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論猶太人問題》等文章,第一次指出無產階級是唯一能消滅剝削制度的階級,工人運動必須與科學的世界觀相結合。1844年與恩格斯合寫了《神聖家族》,批判了青年黑格爾派的唯心主義哲學,闡明了人民群眾是歷史創造者這一唯物主義基本原理。1845年遷居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在這里寫了《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這個提綱是包含著新世界觀的天才萌芽的第一個文件。1845—1846年與恩格斯合寫了《德意志意識形態》,論述了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指明了資本主義的滅亡和共產主義的勝利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第一次提出了無產階級奪取政權的歷史任務。
⑥ 民國傑出思想家和哲學家(要事跡)
民國傑出哲學家思想家的話,首先就數金岳霖了,然後還有馮友蘭、梁漱溟、還有張東蓀,其他的暫時想不起來了,至於事跡題主去網路查吧,這個要貼出來就真成刷屏了。簡單說下吧:
1、金岳霖是把西方現代邏輯介紹到中國的主要人物,他把西方哲學與中國哲學相結合,建立了獨特的哲學體系,培養了一大批有較高素養的哲學和邏輯學專門人才。著有《論道》、《邏輯》和《知識論》。憑三本著作,奠定了他在中國哲學界的地位,其中《知識論》更在中國哲學史上首次構建了完整的知識論體系。
金岳霖喜歡養雞,然後還有,金岳霖終生未娶,愛了林徽因一生。
2、馮友蘭先生是中國現代史上傑出的思想家、哲學家,是對中國學術史、中國思想史、中國哲學史諸多領域做出了重大貢獻的偉大學者。他的著作《中國哲學史》、《中國哲學簡史》、《中國哲學史新編》、《貞元六書》等已成為20世紀中國學術的重要經典,對中國現當代學界乃至國外學界影響深遠。被譽為「現代新儒家」 。
3、梁漱溟,中國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國學大師、愛國民主人士,主要研究人生問題和社會問題,現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有「中國最後一位大儒家」之稱。
梁漱溟受泰州學派的影響,在中國發起過鄉村建設運動,並取得可以借鑒的經驗。一生著述頗豐,存有《中國文化要義》《東西文化及其哲學》《唯識述義》《中國人》《讀書與做人》與《人心與人生》等。
4、張東蓀,現代哲學家、政治活動家、政論家、報人。曾為研究系、中國國家社會黨、中國民主社會黨領袖之一,曾任中國民盟中央常委、秘書長。這個比較敏感,就不多講了。
⑦ 史上著名的哲學思想家有哪些
西方的東方的,古代還是現代的,是哪個流派的。你什麼都不知道,沒法跟你說啊。而且哲學家和思想家兩者還有點不一樣,一個很厲害的社會學家、化學家生物學家也可以是很厲害的思想家。
古代的就有孔孟老莊、朱熹、二程、王陽明這些咯,近代的梁啟超康有為嚴復,,,非常多一批,你說的哲學思想家太廣啦,只要是厲害的知識分子都可以上榜。
外國的,古希臘有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不用說,近代英、德、法也很多哲學家。還有牛頓、愛因斯坦這些高純理論的科學家他們的身份首先是哲學家。
印度古代也有很厲害的哲學思想家。有很多非常具有特色,也很深刻的著作
⑧ 中國當代的著名哲學家、思想家、文學家有哪些
當代沒有。
因為中國現在的社會環境決定了,真正在哲學思想和文學上能稱「家」的人必定不會著名。
想要」著名「,必然在某些方面妥協,那麼這樣的人也沒資格稱之為」家「。
⑨ 中國當代哲學家
1、梁漱溟
梁漱溟(1893.10.18-1988.6.23),蒙古族,原名煥鼎,字壽銘。曾用筆名壽名、瘦民、漱溟,後以漱溟行世。原籍廣西桂林,生於北京。
因系出元室梁王,故入籍河南開封。中國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國學大師、愛國民主人士,主要研究人生問題和社會問題,現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有「中國最後一位大儒家」之稱。
2、金岳霖
金岳霖是第一個運用西方哲學的方法,融會中國哲學的精神,建立自己哲學體系的中國哲學家。他創建的哲學體系,其中包括本體論和知識論。《論道》一書是他的本體論;《知識論》一書是他的知識論,即通常所說的認識論。
他的知識論是以他的本體論為基礎的。這個哲學體系,不僅是近代的,而且也是民族的。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金岳霖走過的哲學之路及其創建的哲學體系,為研究中國哲學,推進和發展中國哲學,提供了有益的借鑒。
3、熊十力
著有《新唯識論》《原儒》《體用論》《明心篇》《佛教名相通釋》《乾坤衍》等書。其哲學觀點以佛教唯識學重建儒家形而上道德本體,其學說影響深遠,在哲學界自成一體,「熊學」研究者也遍及中國和海外,《大英網路全書》稱「熊十力與馮友蘭為中國當代哲學之傑出人物」。
4、牟宗三
牟宗三(1909-1995),字離中,山東省棲霞人,祖籍湖北省公安縣,被譽為近現代中國最具「原創性」的「智者型」哲學家,現代新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牟宗三的思想受熊十力的影響很大,他不僅繼承而且發展了熊十力的哲學思想。牟宗三較多地著力於哲學理論方面的專研,謀求儒家哲學與康德哲學的融通,並力圖重建儒家的「道德的形上學」。代表作有《心體與性體》《才性與玄理》《中國哲學十九講》《中西哲學之匯通》《現象與物自身》《佛性與般若》等。
5、胡適
胡適(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曾用名嗣穈,字希疆,學名洪騂,後改名適,字適之。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徽州績溪人,以倡導「白話文」、領導新文化運動聞名於世。
胡適一生的學術活動主要在文學、哲學、史學、考據學、教育學、紅學幾個方面,主要著作有《中國哲學史大綱》(上)、《嘗試集》、《白話文學史》(上)和《胡適文存》(四集)等。他在學術上影響最大的是提倡「大膽地假設、小心地求證」的治學方法。
⑩ 中國現代有什麼著名的哲學家嗎
金岳霖,熊十力,梁漱溟,牟宗三,胡適,馮友蘭,南懷瑾等。
1、金岳霖
金岳霖(1895年7月14日-1984年10月19日),男,字龍蓀,祖籍浙江省紹興市諸暨縣,出生於湖南長沙。
他把西方哲學與中國哲學相結合,建立了獨特的哲學體系,著有《論道》、《邏輯》和《知識論》。
2、熊十力
熊十力(1885.2.18—1968.5.24),原名繼智、升恆、定中,號子真、逸翁,晚年號漆園老人,漢族。湖北省黃岡(今團風)縣上巴河鎮張家灣人。
中國著名哲學家、思想家。新儒家開山祖師,國學大師 。與其三弟子(牟宗三、唐君毅、徐復觀)和張君勱、梁漱溟、馮友蘭、方東美被稱為「新儒學八大家」。
1949年以後,以特別人士身份邀請參加首屆全國政治協商會議,後被選為全國政協二、三、四屆委員。因文革期間患肺炎而心力衰竭,在上海虹口醫院病逝,享年84歲。
著有《新唯識論》《原儒》《體用論》《明心篇》《佛教名相通釋》《乾坤衍》等書。
其哲學觀點以佛教唯識學重建儒家形而上道德本體,其學說影響深遠,在哲學界自成一體,「熊學」研究者也遍及中國和海外,《大英網路全書》稱「熊十力與馮友蘭為中國當代哲學之傑出人物」。
3、梁漱溟
梁漱溟(1893.10.18-1988.6.23),蒙古族,原名煥鼎,字壽銘。曾用筆名壽名、瘦民、漱溟,後以漱溟行世。原籍廣西桂林,生於北京。因系出元室梁王,故入籍河南開封。
中國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國學大師、愛國民主人士,主要研究人生問題和社會問題,現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有「中國最後一位大儒家」之稱。
梁漱溟受泰州學派的影響,在中國發起過鄉村建設運動,並取得可以借鑒的經驗。
一生著述頗豐,存有《中國文化要義》、《東西文化及其哲學》、《唯識述義》、《中國人》、《讀書與做人》與《人心與人生》等。1988年6月2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5歲。
4、牟宗三
牟宗三(1909-1995),字離中,山東省棲霞人,祖籍湖北省公安縣,被譽為近現代中國最具「原創性」的「智者型」哲學家,現代新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牟宗三的思想受熊十力的影響很大,他不僅繼承而且發展了熊十力的哲學思想。牟宗三較多地著力於哲學理論方面的專研,謀求儒家哲學與康德哲學的融通,並力圖重建儒家的「道德的形上學」。
代表作有《心體與性體》《才性與玄理》《中國哲學十九講》《中西哲學之匯通》《現象與物自身》《佛性與般若》等。
5、胡適
胡適(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曾用名嗣穈,字希疆,學名洪騂,後改名適,字適之。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徽州績溪人,以倡導「白話文」、領導新文化運動聞名於世。
胡適一生的學術活動主要在文學、哲學、史學、考據學、教育學、紅學幾個方面,主要著作有《中國哲學史大綱》(上)、《嘗試集》、《白話文學史》(上)和《胡適文存》(四集)等。他在學術上影響最大的是提倡「大膽地假設、小心地求證」的治學方法。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哲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