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文化程度與創造力

文化程度與創造力

發布時間:2021-08-04 17:57:35

⑴ 中國人的想像力和創造力是被什麼遏殺的

是讓所謂的法制社會

⑵ 創造力的基本性質

創造力具有以下五方面的基本性質:
1)普遍性。創造力的普遍性是指人類社會中的每一個成員一般都具有創造力。創造力並非超凡之力或神秘之力,它首先是人的自然屬性。
創造力無時不有。人類從製造工具的誕生之日起就開始創造。創造性的勞動不僅促使類人猿完成了向人類進化的飛躍,同時也為人類施展自身的創造力提供了廣闊的天地。
創造力無人不有。一般認為,一個能從事智力活動的人,在一定的條件下都能產生新的思維或行為亦即從事創造,因而也就具備一定程度的創造力。
人的先天性生理素質對創造力有一定影響,但是並不能決定創造力的高低或限定創造力的發展程度。例如,人的腦容量的大小與創造力不存在線性相關的關系。有資料介紹,俄國作家屠格涅夫的大腦重量為2012克,而差不多同時代的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法國作家法朗士的大腦只有900多克。腦重的差異雖然在一倍以上,卻沒有影響這兩位作家在創作,過程中充分發揮各自的創造力。
人在社會生活中得到的許多附加因素,如身份、學歷、職業、地位、財富等,雖然多少同創造力有關但沒有必然聯系。例如; 郝建秀創立先進工作法、倪志福發明新式鑽頭的時候,都是普通工人。華羅庚最初發表數學論文的時候,只有初中二年級文化程度。
2) 特殊性..創造力是人的一種十分珍貴的特殊能力,它的特殊性主要表現為個人創造時間的有限性和創造時機的隨機性。
個人創造時間的有限性。任何個別的創造者進行創造的時間也總是有限的。即使是在生命存在的時期內,人也不可能時時、事事都進行創造。由此觀之,個體的創造時間就更為有限,從而表明創造力是極為珍貴的特殊能力。
創造時機的隨機性。從創造者自身來說,既無法精確預測未知的創造時機何時到來,又不能預先准確安排創造成果的具體形式。創造力的有效發揮往往是內因與外因相結合的結果,外因的誘發有時會對創造起到關鍵的作用。然而,並不是所有的人在任何條件下都能適時地抓住有利於創造的機遇。
3)社會性。 在很多情況下,創造活動表現為群體的共同實踐,創造成果是群眾集體智慧的結晶。例如,遠古以來許多重大發明成果的創造者早已佚名。是誰設計了尼羅河畔的金字塔?是誰創建了橫貫華夏的萬里長城?由於年代久遠,缺乏准確的資料記載,因此我們只能推測:是古代埃及人和古代中國人。 個人的創造離不開社會條件。在不少情況下,創造可以表現為個人的思維與行為。即便如此,也離不開社會提供的必要條件。在完全脫離人類社會的條件下,個人的創造力是難以產生的。狼孩的悲劇就是一個例證。由於自幼與社會隔絕,狼孩只是動物學意義上的人。非社會的生長環境使他們沒有學會正常思維,當然更談不上具備創造力。
4)能動性。能動性是指創造力能對客觀世界產生強烈的反成深遠的影響。
創造力是智力因素的有效綜合。創造力與智力是不同的兩個概念,但創造力同智力的組成因素密切相關。創造者進行創造的過程中,往往要綜合運用觀察、記憶、思考、想像等智力因素,不僅使它們得到有機的統一,而且有效地組合成主動、積極、活躍的創造力,產生出前所未有的嶄新成果。創造力能動性的意義首先就在於此。
創造力受非智力因素激發。 從認識論的角度來看,創造力是人類認識能力和實踐能力的結合,不僅是人腦特有功能與人體特有技能的外部表現,而且受人的理想、抱負、意志、感情、情緒、精神狀態等非智力因素的影響。在有利的條件下,創造者會受到上述非智力因素的激發而產生極大的創造力。有不少人在千鈞一發的危難關頭能夠急中生智,想出異乎尋常的方法化險為夷,就是創造力受非智力因素激化的能動性表現。還有一些人不畏艱辛,不怕挫折,以頑強的意志和毅力堅持長時期的艱苦奮斗,終於在某個領域獲得新的突破與成功,這也是創造力在非智力因素影響下發揮能動性的例證。
5)可開發性。可開發性是創造力的一個鮮明特點,意味著創造力存在可以挖掘的潛在優勢。正是在不斷挖掘、不斷開發的前提下,創造力才得以發展增長,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創造力的差異性是可開發性的前提。不同人的創造力是有大小高低之分的。例如,英國人斯旺從1848年開始研製電燈三十餘年並研製出碳絲燈泡。美國人愛迪生也試驗過多種材料製造電燈泡卻屢遭失敗,直到1879年在《科學美國人》雜志上讀到斯旺製成碳絲燈泡的消息,才受到啟發並轉而研究碳絲燈泡。可是,斯旺長期只帶一名助手孤軍奮戰;愛迪生卻組建了研究所,同難 許多人合作攻關。斯旺只停留在實驗室研究階段;愛迪生則造注重推廣應用。為了使電燈具有實用價值,他改革了電路聯接方式,研製了細燈絲燈泡、變壓器。供電網等有關成果。斯旺在制出第一個碳絲燈泡32年後才首次申請了一項專利;愛迪生卻在研製碳絲燈泡以後的四年內獲得與電燈有關的專利147項。相形之下,愛迪生的創造意識、創造方法、創造能力都大大地超過斯旺。電燈發明者的桂冠也理所當然地戴到了愛迪生的頭上。
創造力可開發性的理論依據。創造者施展創造力的過程中,創造性思維發揮了主導作用,而人腦正是創造性思維的發源地。現代生物科學的研究表明,人的大腦有左右兩個半球,每個半球均由大腦皮質(皮層)、大腦白質(髓質)基底神經節和側腦室組成。其中大腦皮質是思維的器官,表面約集中了140億個神經細胞。其構造之復雜,功能之特異,都難以估量。根據實驗資推測,人腦的記憶容量相當於七億多冊書籍,單項記憶可保持八十餘年。僅就記憶存儲功能而言,即便是一個勤奮好學的人,一生至多隻利用了自己大腦功能的百分之幾。由此可見,人腦還存在極大的潛力。正是這種潛力,為創造力的可開發性提供了理論依據。

⑶ 學歷和文化程度有什麼不同

「文化程度」是一個詞語,表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人口素質的重要指標,它標志著一個國家的文化教育普及和發展程度。

學歷:學歷,求學的經歷。指曾在哪些學校肄業或畢業。在實際生活和工作中,是指最後也是最高層次的一段學習經歷,以經教育行政部門批准,實施學歷教育、由國家認可的文憑頒發權力的學校及其它教育機構所頒發的學歷證書為憑證。

⑷ 文化水平與文化程度一樣嗎

不一樣。文化水平是個動態比較概念,以高低進行比較,如這個人和那個人,這個國家和那個國家,現在和過去比較;文化程度是個定量或者是等級比較概念,如初中、高中、大學,碩士、博士等,以文憑比較。

文化水平是表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人口素質的重要指標,它標志著一個國家的文化教育普及和發展程度。譬如,一個國家小學普及率、高中普及率、大學普及率比另一個國家高,則其文化水平高。

一個人受教育比另一個人多,其文化水平比另一個人高,一個大學生受教育的時間為16年,比一個小學畢業生的6年多了10年,因此,就一般而言大學生的文化水平則高於小學畢業生。

文化程度則是個體受教育的程度,可分為博士,碩士,本科,大專,中專和中技,技工學校,高中,初中,小學,文盲與半文盲。因此,文化程度通常是證明這個人的文化水平達到了什麼程度。

二者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總之,文化程度表示個人受教育的程度,以文憑證明,文化程度高的人越多,則這個國家文化水平越高。二者呈正相關,即文化程度高的人其文化水平就高於文化程度低的人。

文化知識是活動的定向工具,知識對活動起著指導和調節的作用。由於文化知識水平的不同,活動過程就存在著差異。

本世紀70年代,西方學者柯爾德和曼恩在關於青少年學習成績與違法犯罪情況的報告中,提出了引起違法犯罪原因的理論,即學習的失敗,導致自我評價降低,使得行為人提高了防止挫傷自尊心的違法的可能性。日本一些學者指出,學生怠學是犯罪之母。

我國一些學者認為,對學習喪失興趣的青少年,文化知識水平不能得到應有的提高,限制了認識能力和道德水平的發展,喪失了活動的定向工具,潛伏下違法犯罪的危險。

(4)文化程度與創造力擴展閱讀

廣義的文化指人類群體所有物質和精神創建活動及成果的總和;狹義的文化指精神創造活動及其成果,與意識形態的概念大致同義。廣義的文化=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狹義的文化=精神文明(其中含制度建設)。還有更狹義的文化概念:指個人受教育的狀況。

在這個意義上,「有知識」和「有文化」意思差不多。作為一位人類學家,格爾茨不僅對人類學產生重要影響,在歷史學界也有眾多研究者引用他的觀點來展開歷史研究。格爾茨拋棄了泰勒式的「文化作為復雜綜合體」的概念,轉而將文化的范圍縮小,以提高分析的可靠性,他的文化是一種符號學的概念,「人是懸掛在自己編織的意義之網上的動物」。

⑸ 原本文化程度不高,因為獨特的性格和創造力而成功的人有哪些

史泰龍、

⑹ 文化程度和學歷,學位有區別嗎

有區別;

學歷」與「文化程度」是同一個概念,不過,「學歷」多用於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場合,而「文化程度」則可通用。

「學位」相當於「職稱」,只要通過一定的考核就可拿到。

學歷是:本科,研究生。

學位:**學學士學位,碩士學位,博士學位。

程度劃分:

在國家文化程度代碼標准中,大類以下還列入了相當於同等學歷的文化程度的小分類代碼,以示區別於受過正規學校教育的同等學歷者。如:10研究生 下面還列入:11研究生畢業,19研究生肄業;國際學歷專業證書相當於博士後的文化程度。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學歷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學位

⑺ 創業與文化程度的關系

當然有,思路決定出路。

⑻ 文化程度可以分為哪幾類

文化程度從大類上可分為

  1. 研究生、博士

  2. 大學本科(簡稱:本科)

  3. 大學專科和專科學校

  4. 中等專業學校(簡稱:中專)或中等技術學校(簡稱:中技)

  5. 技工學校

  6. 高中

  7. 初中

  8. 小學

  9. 文盲或半文盲。

拓展資料

文化程度是一個詞語,表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人口素質的重要指標,它標志著一個國家的文化教育普及和發展程度。

文化(culture)是非常廣泛和最具人文意味的概念,簡單來說文化就是地區人類的生活要素形態的統稱:即衣、冠、文、物、食、住、行等。給文化下一個准確或精確的定義,的確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對文化這個概念的解讀,人類也一直眾說不一。但東西方的辭書或網路中卻有一個較為共同的解釋和理解:文化是相對於政治、經濟而言的人類全部精神活動及其活動產品。

文化是智慧群族的一切群族社會現象與群族內在精神的既有,傳承,創造,發展的總和。

它涵括智慧群族從過去到未來的歷史,是群族基於自然的基礎上所有活動內容。是群族所有物質表象與精神內在的整體。

具體人類文化內容指群族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習俗,工具,附屬物、生活方式、宗教信仰,文學藝術、規范,律法,制度、思維方式、價值觀念、審美情趣,精神圖騰等等。

⑼ 一個人的表達能力和文化程度有關系嗎

應該說文化程度是表達能力的一個很重要的基礎因素,但是不是全部,有了文化做基礎表達能更自信。

閱讀全文

與文化程度與創造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改革工作成果匯報 瀏覽:49
醫療糾紛管理倫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瀏覽:959
工業光魔創造不可能720p 瀏覽:243
君主立憲制是法國大革命的成果 瀏覽:13
王成果青島科技大學 瀏覽:519
護理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875
使用權獲取途徑 瀏覽:759
怎麼投訴奧迪4s店 瀏覽:31
美術教師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740
股權轉讓合同模板 瀏覽:638
知識產權部門重點的工作計劃範文 瀏覽:826
用地批准書能證明土地的使用權權嗎 瀏覽:829
拓荒者知識產權 瀏覽:774
商標侵權事宜處理委託書 瀏覽:168
內容無版權今日頭條 瀏覽:327
房產糾紛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瀏覽:269
無形資產年限怎麼確定 瀏覽:542
工商登記人員工作總結2018 瀏覽:799
我要發明機器人300字 瀏覽:341
轉讓合作書 瀏覽: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