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b形管是誰發明的

b形管是誰發明的

發布時間:2021-08-04 16:59:24

Ⅰ 吸管是誰發明

吸管是美國的馬文·史東(Marvin Stone)在1888年發明的,19世紀,美國人喜歡喝冰涼的淡香酒版,為了避免口中的熱氣減權低了酒的冰凍勁,因此喝時不用嘴直接飲用,而以中空的天然麥稈來吸飲,可是天然麥稈容易折斷,它本身的味道也會滲入酒中。

當時美國有一名煙卷製造商馬文·史東,從煙卷中得到靈感,製造了一支紙吸管。試飲之下,既不會斷裂,也沒有怪味。

從此,人們不只在喝淡香酒時使用吸管,喝其他冰涼飲料時,也喜歡使用紙吸管。塑膠發明後,因塑膠的柔韌性、美觀性都勝於紙吸管,所以紙吸管便被五顏六色的塑膠吸管取代了。發明人沒有申請專利。

(1)b形管是誰發明的擴展閱讀:

吸管的原理:

吸管是運用大氣壓強原理,使用時對著吸管吸走部分空氣,將造成管內壓強變小,而為了平衡氣壓,大氣壓強將會迫使管內液體上升。

停止吸氣時,管內液體下降,壓強便回到平衡。這就是吸管的奇妙原理與應用。

Ⅱ 吸管是誰發明的

吸管的發明者是美國的馬文•史東(Marvin Stone)。他於1888年發明的。
19世紀,美國人喜歡喝冰涼的淡香酒,為了避免口中的熱氣減低了酒的冰凍勁,因此,喝時不用嘴直接飲用,而以中空的天然麥稈來吸飲,可是天然麥稈容易折斷,它本身的味道也會滲入酒中。當時,美國有一名煙卷製造商馬文•史東,從煙卷中得到靈感,製造了一支紙吸管。試飲幾下,發現既不會斷裂,也沒有怪味。從此,人們不只在喝淡香酒時使用吸管,喝其他冰涼飲料時,也喜歡使用紙吸管。當塑膠發明後,因塑膠的柔韌性、美觀性都勝於紙吸管,所以紙吸管便被五顏六色的塑膠吸管取代了。發明人沒有申請專利。

吸管,英文straw,或稱飲管,是一條圓柱狀,中空的塑膠製品,其主要功用是用來飲用杯子中飲料,也有用來吸食一些烹飪好的動物長骨的骨髓。一般直徑在0.5cm左右,但是用來吸食酸奶、珍珠奶茶等飲品時,會用較粗的吸管,有的直徑有1.5cm。一些較少見,直徑極小的吸管用作飲熱飲。

Ⅲ 二極體是誰發明的

英國科學家弗萊明。

1884年,弗萊明出訪美國時拜會了愛迪生,共同討論了電發光的問題。愛迪生發現了熱電子發射現象,弗萊明立刻意識到這是一個重大的技術發現,弗萊明親自做了實驗,還找到愛迪生共同研討有關熱電子發射的問題。

並推測「愛迪生效應」的背景可能就是由陰極射向陽極的單向電子流,他根據自己對「愛迪生效應」的理解,設計製造了世界上第一隻電子二極體,也是人們後來所說的「真空二極體」。真空二極體的發明標志著人類進入了無線電時代。並於1904年11月16日在英國取得專利。

(3)b形管是誰發明的擴展閱讀

電子二極體的原理

現代的真空管共由4種基本構件組成:極對燈絲(Filament) (加熱用)、陰極(Cathode)、柵極(Grid)和陽極(Anode)。當極對燈絲連上電壓對陰極加熱,激發陰極電子通過柵極打在陽極上。通過這樣的電子流,電子管可以將較小的交流電放大成較強的信號,實現信號放大功能。

在信號放大的同時,通過控制柵極電壓可以控制電子流量,因而獲得所需的電子特性。PN接合二極體是n型半導體和p型半導體互相結合所構成。PN接合區彼此的電子和電洞相互抵消,造成主要載子不足,形成空乏層。

在空乏層內N型側帶正電,P型側帶負電,因此內部產生一個靜電場,空乏層的兩端存在電位差。但是如果讓兩端的載子再結合的話,兩端的電壓差則會變成零

Ⅳ 水管是誰發明的

第一代自來水管是古羅馬人發明的。古羅馬城用鉛管鋪設了龐大的、蜘蛛網般縱橫交錯的城市供水系統。當時的羅馬人曾經為自己的城市具有如此先進的供水系統歡欣鼓舞,引以為傲。
參考資料: http://www.liang8.cn/ShiShangJuJia/ZhuangXiuCaiLiao/33253.html

Ⅳ 三極體、二極體是誰發明的

真空三極體的發明者是美國科學家李·德福雷斯特(Lee
de
Forest
,1873
-
1961)。1904年弗萊明在真空中加熱的電絲(燈絲)前加了一塊板極,從而發明了第一隻電子管.他把這種裝有兩個極的電子管稱為二極體.利用新發明的電子管,可以給電流整流,使電話受話器或其它記錄裝置工作起來.如今,打開一架普通的電子管收音機,我們很容易看到燈絲燒得紅紅的電子管.它是電子設備工作的心臟,是電子工業發展的起點

Ⅵ 電子管是誰發明的

1904年,世界上第一隻電子管在英國物理學家弗萊明的手下誕生了。弗萊明回為此獲得了這項答發明的專利權。人類第一隻電子管的誕生,標志著世界從此進入了電子時代。
網路:http://ke..com/view/50088.htm

Ⅶ 晶體管誰發明的

晶體管發明者——巴丁
1947年12月23日,37歲的美國物理學家肖克萊和他的合作者在著名的貝爾實驗室向人們展示了第一個半導體電子增幅器,即最初的晶體管.晶體管的發明成為人類微電子革命的先聲. 如果時光倒流幾十年,晶體管還沒有被發明,那麼今天的人們大概還在使用電子管收音機.這種收音機普遍使用五六個電子管,輸出功率只有1瓦左右,而耗電卻要四五十瓦,功能也很有限.打開電源開關,要等1分多鍾才會慢慢地響起來.而現在,袖珍半導體收音機早就成了青少年的隨身物了.我們在使用現代科技產品時,真應該對這些產品的發明者心存謝意.你知道晶體管是誰發明的嗎?它是美國物理學家肖克萊和他的同事巴丁及布拉頓一同發明的.這項影響深遠的發明,讓他們共同獲得了1956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1947年聖誕節前夕,37歲的物理學家肖克萊寫了一張言辭有些羞怯的便柬,邀請美國新澤西州中部貝爾電話實驗室的幾位同僚到他的實驗室,觀察他和他的合作者巴丁及布拉頓最近取得的「一些成果」.這三位發明家演示了電流通過一個名為「晶體管」的小原器件.盡管用現代標准衡量,這個原器件原始且笨拙,但它在當時卻是一個舉世震驚的突破.因為真空管——最初的電子增幅器,雖然加快了無線電、電話、電視機等的發展,但是這種真空管體積大、耗能多,拖了發展復雜電子機器的後腿.電子機械師們早就期待著一種可靠、小型而又便宜的替代裝置了. 晶體管的發明,終於使由玻璃封裝的、易碎的真空管有了替代物.同真空管相同的是,晶體管能放大微弱的電子信號;不同的是,它廉價、耐久、耗能小,並且幾乎能夠被製成無限小.1999年9月,法國原子能委員會的科學有研製出當今世界上最小的晶體管,這種晶體管直徑僅20納米(1納米為1米的10億分之一),科學家須用電子顯微鏡把它放大50萬倍,方能取得它1厘米大的照片.把20納米的晶體管放進一片普通集成電路,形同一根頭發放在足球場的中央.——同工作中能產生巨大熱量的真空管相反,晶體管能在冷卻狀態下工作.因為它採用了半導體——一種處於絕緣體(如玻璃)與良導體(如鐵和金)之間的固態導體.肖克萊等人的成功,取決於他們確定了合適的使用材料(開始是金屬元素鍺,然後是硅),用這種材料,只需很少量,晶體管就能像真空管一樣,對電子產生相同的作用.在帶有正、負電荷的接頭或障礙物兩側就可得「晶體管效應」;障礙物的作用因來自第三方的微小電流的使用而明顯地減弱.這個結果就像擰開了開關、使巨大電流通過障礙物,把第三方的信號放大到4萬倍. 晶體管誕生後,首先在電話設備和助聽器中使用.逐漸地,它在任何有插座或電池的東西中都能發揮作用了.將微型晶體管蝕刻在矽片上製成的集成電路,在20世紀50年代發展起來後,以晶元為主的電腦很快就進入了人們的辦公室和家庭.

Ⅷ 晶體管的發明人是誰

1947年,這種抄夢想中的元器件終於被襲發明出來了——晶體管。發明人是美國貝爾實驗室的研究員威廉·肖克利等。晶體管是一種很簡單的半導體器件,由一塊很小的固體材料和三個細細的電極線構成,它與電子管一樣,能將電子信號放大,不過所需的電流以及產生的熱量和自身的體積都遠小於電子管。這項發明使計算機的體積與造價都減少了上萬倍,將計算機從鎖在裝有空調器的實驗室內的神秘、昂貴、易出錯的機器改變為一種價格低廉、性能更可靠、使用日益廣泛的工具。威廉·肖克利的這項發明通常被認為是開拓固體電子學時代的關鍵器件。為此,他和研究夥伴巴丁、布拉頓共同榮獲了1956年度諾貝爾物理獎。

Ⅸ b型管的原理

環狀部位右邊受熱,熱輕冷重,使環狀處形成一個逆時針的流動液體,從而使樣品受熱均勻。

Ⅹ 晶體管是誰發明的

巴丁發明了晶體管,才使這些電子產品的出現有了可能。

古詩介紹:

巴丁(1908— )生於美國,少年時代就很用功,16歲考上大學,特別喜歡物理。早年他和另外兩名科學家肖克萊和布拉坦一起,共同研究半導體鍺和硅的物理性質。在一次實驗中,他在鍺晶體上放置了一枚固定針和一枚探針,利用加上負電壓的探針來檢查固定針附近的電位分布。當巴丁將探針向固定針靠近到0.05毫米處時,突然發現,改變流過探針的電流能極大地影響流過固定針的電流。這一意外的發現,使他們意識到這個裝置可以起放大作用。於是三人通力合作,經過反復研製,終於在1947年發明了一種新的半導體器件,這就是晶體管。這一成果立刻轟動了電子學界,巴丁等被稱為電子技術革命的傑出代表。由於這一貢獻, 巴丁和肖克萊、布拉克一起獲得了1956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

在獲獎的那一年,巴丁又開始向另一個科學高峰——超導理論攀登。超導現象是指一些導體的電阻在溫度下降接近絕對零度時會突然消失,成為沒有電阻的超導體。當時,超導現象是科學上的難題,巴丁與中年教師庫柏、研究生施里弗共同攻關。經過多年探索,終於建立了超導理論。為了紀念他們三人的傑出貢獻,後來稱超導理論為BCS理論(由三人姓名的第一個字母組成),他們三人又共同獲得1972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三人合作搞科研還被科學界稱為老中青三代各獻所長共同合作的典範。巴丁在同一領域(固體物理)前後兩次獲得諾貝爾獎,這在歷史上還是第一次。

閱讀全文

與b形管是誰發明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改革工作成果匯報 瀏覽:49
醫療糾紛管理倫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瀏覽:959
工業光魔創造不可能720p 瀏覽:243
君主立憲制是法國大革命的成果 瀏覽:13
王成果青島科技大學 瀏覽:519
護理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875
使用權獲取途徑 瀏覽:759
怎麼投訴奧迪4s店 瀏覽:31
美術教師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740
股權轉讓合同模板 瀏覽:638
知識產權部門重點的工作計劃範文 瀏覽:826
用地批准書能證明土地的使用權權嗎 瀏覽:829
拓荒者知識產權 瀏覽:774
商標侵權事宜處理委託書 瀏覽:168
內容無版權今日頭條 瀏覽:327
房產糾紛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瀏覽:269
無形資產年限怎麼確定 瀏覽:542
工商登記人員工作總結2018 瀏覽:799
我要發明機器人300字 瀏覽:341
轉讓合作書 瀏覽: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