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泰國優必思創始人是誰
優必思的乳膠枕弧度設計特別符合人體工學,能順應身體輪廓,睡上去的一瞬間就會感覺到完全放鬆。
『貳』 泰語字母是泰國本國人發明的還是外國人發明的
13世紀的蘭甘亨碑文是目前發現的最早最完整的泰文文獻。據該碑文記載,版1283年素可泰王朝的蘭甘亨大帝創造權了泰語文字。
實際上泰文是將孟文和高棉文(吉蔑文)加以改造而成的,以後經七百餘年歷代的改革形成現代泰文。
『叄』 泰國何時建國的,當時情況如何
金曼谷餐廳 朝陽區亞運村安定門路1號奧體中心羽毛球館內 城東北區
非常泰 朝陽區新源西里東街甲10號 檸檬葉子泰式概念火鍋 朝陽區霄雲路15號
紫天椒 東三環東路新源里南小街8號 城東區
愛曼谷 朝陽區建外SOHO七號樓0719
薩瓦迪卡 建外SOHO七號樓0719 KAFFU 朝陽區工體西路7號
日壇泰餐 朝陽區日壇公園西南角
風蘭泰式餐廳 朝陽區光華西里5號
泰國利泰酒樓(三里屯) 朝陽區北三里屯
金濤灣 朝陽區光華路甲9號世貿國際公寓D座1層
金象東方餐廳(三里屯) 朝陽區三里屯酒吧街北里7號樓 金象東方餐廳(寶辰) 東城區建內大街18號寶辰飯店4層 泰華情泰國餐廳 朝陽區幸福一村甲55號
燕尾蝶泰餐吧 三里屯南路甲58號 為人民服務 三里屯西五街1號
粉酷 三里屯南路6號 泰辣椒餐廳 雅寶路1號凱威大廈1層 泰妃苑 建國門外大街3號京倫飯店內
香港金象苑泰國菜館 建國門外大街23號
荷花泰式餐廳(國貿) 國貿商城西樓SB124A
檸檬葉 建國門外大街17號(友誼商店東門北)
泰和宮餐廳 朝陽區建華南路11號 城西北區
泰合院 海淀區萬泉河路街心花園內萬泉河橋向北100米
粟庫泰泰式文化餐廳 海淀區中關村南大街6號中電信息大廈2層(友誼賓館對面,數碼大廈旁邊)
金曼谷餐廳
泰國菜沒有川菜辣,也沒有粵菜的鮮美,但嘗起來味道獨特,好像泰國的風情一樣,永遠吸引著閑情逸致的人們。
位於亞運村奧體中心羽毛球館內的金曼谷餐廳,是一家以經營正宗泰國菜為主的中、港、泰合資餐廳。這里聘有4名泰國一級廚師,總廚師來自泰國華人最多的清邁。加之主要原材料全部運自泰國本地,因此這里的泰式炸蝦餅、腌粉絲、辣汁燒魚、咖喱炒蟹等特色泰菜,不僅味道正宗,而且更適合中國人的口味。
店內有烤香的香蘭葉茶,這在北京的泰餐廳是不多見的。它是用泰國特產香蘭葉加一些輔料,熬制而成的。飲用時,可視個人口味加適當的糖漿。初入口時,烤香濃郁,繼而轉為滿口清香。香蘭葉烤雞,同樣使用了香蘭葉,將腌制過的雞肉包入其中,烤制後,雞肉中滲入了香蘭葉的清香,肉嫩,味濃。
「金曼谷」的蝦餅頗為與眾不同,僅從外形看就很特別,不似其他蝦餅的扁平,而是胖嘟嘟的,一副很松軟的模樣,入口則感肉韌,蝦味濃郁。
基本上每家泰餐廳都備有沙爹肉串,「金曼谷」也不例外,分雞肉、豬肉、牛肉三種,肉串本身已被腌制,而在上火烤的同時,仍然會不時地刷上沙爹醬,以保證甜鹹的味道充分滲入肉中。
金曼谷餐廳的設計出自香港名家之手,獨具特色的屋中屋包間、沖天椰子樹以及各種泰國工藝品點綴其間,更讓人有置身泰國的感受。據說,這里的價位是目前京城泰餐廳中最合理的,三菜一湯外配主食與甜品的雙人套餐不足百元。
『肆』 泰拳是誰發明的
現代泰拳由古泰拳演化而來。
泰拳即泰國拳術,殺傷力大,是一門傳奇的格鬥技藝,是一項以力量與敏捷著稱的運動。主要運用人體的拳、腿、膝、肘四肢八體作為八種武器進行攻擊,出拳發腿、使膝用肘發力流暢順達,力量展現極為充沛,攻擊力猛銳。素有立技最強格鬥技之稱。
『伍』 是誰發明了泰語
泰國人的祖先
『陸』 誰創造了泰國文字
泰文由著名的素可泰王朝創建者,Si Intharathit國王的第二個兒子,也就是第三任國王坎亨 於1283年發明 被稱為「素可泰文」,字母系統來源於古印度梵文
『柒』 泰國人的祖先是誰
北京人是泰國人的祖先?近年來有位廣西社會科學院學者名「過竹」在其著作『苗族源流史』中表示:…5000年前在苗族先民著名領袖「蚩尤」所統領的九黎部落聯盟,在遭受漢民族的始祖「炎帝」&「黃帝」聯手於涿鹿打敗以後,才撒退原來暫據已久的整個華北平原並向南遷移…而其中「苗族源傳承關系」據書中說:自北京猿人(50萬年前)→山頂洞人(5萬年前)→伏羲族(6千年前)→蚩尤九黎(5千年前)→跨世紀向南遷移,其中大部份住在廣西、四川&雲南一帶,少部份進入中南半島泰緬寮越高各地,待至元朝時期,雲南西雙版納有一批傣族跋山涉水,最後定居於泰國,成為泰國人的先祖。因此,本文大膽推論「北京人極可能是泰國人(苗族)袓先勝過是中華民族(漢族)祖先」之說…
比台澎金馬面積大超過14倍的泰國,人口超過6000萬,然而,不論是居住在當地逾數十萬年前的原住民後裔,或5000年前來的苗族部落,甚至是700年前自雲南來泰國立國的傣人或54年前由李彌將軍率大軍轉進緬寮泰形成「異域孤軍」,甚至是馬來人、印度人、美軍後裔等,皆如同泰國拉瑪國王所說的:「不管是先來後到,只要是住在泰國,能開口說泰語,手能寫泰文,都算是泰國人…」
『捌』 泰國歷史
泰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距今約13000年至7000年間,便有人生活在泰國河流附近的岩溶洞穴里,以狩獵和採集為生。公元6世紀,孟人在湄南河下游建立了墮羅缽底國,此時,商業、佛教、文化已較發達。10世紀時,高棉人的吳哥王國崛起,墮羅缽底國被吳哥征服,成為吳哥王國的屬地。13世紀,泰國地區的泰族開始強盛。公元1238年泰族首領坤.邦克郎刀聯合另一泰族首領,打敗了吳哥王國的軍隊,,並以素可泰為中心,建立了素可泰王國。這是泰國歷史上信史可考的第一個王朝。素可泰王國建立後,不斷向四周擴張,至
坤蘭甘亨國王統治時期,其控制范圍不但包括今日泰國中部的大部分,而且西至今日緬甸丹那沙林地區,南抵馬來半島北部。坤蘭國王注重發展生產,使素可泰的農業、漁業和商業都有很大發展,呈現出一片興旺景象。國王還倡導佛教,廣建寺廟。為維護國家的統一,他還創造了統一的文字,為今日的泰文奠定了基礎。由於坤蘭甘亨國王的豐功偉績,泰國人民尊稱其為「蘭甘亨大帝」。14世紀中葉,湄南河下游的素攀太守烏通在周圍擴張勢力,不久宣布脫離素可泰,建立阿瑜陀耶王國,即大城王朝。1378年,素可泰被阿瑜陀耶王國降服。到17世紀時,阿瑜陀耶已控制了現今泰國的大部分領土,柬埔寨為其附屬國,其勢力南達馬來半島南端的馬六甲,成為中南半島上的強國。阿瑜陀耶王朝時期,泰國經濟進一步發展,海外交流遠及歐洲各國。18世紀後,阿瑜陀耶統治集團內訌加劇,國力日衰,1767年都城被緬軍攻破,歷經417年的阿瑜陀耶王朝滅亡。
阿瑜陀耶淪亡後,全國陷於四分五裂狀態,人民掀起了驅緬復國的斗爭。達府軍政長官鄭信(祖籍廣東澄海)起兵抗緬,力量不斷壯大。1767年10月,鄭信的軍隊殲滅了阿瑜陀耶的緬甸守軍。同年12月,鄭信登基為王,建都吞武里,史稱吞武里五朝。經過幾年征戰,
1770年重新統一了國家。由於連年征戰和對內政策失誤,1782年,故都阿瑜陀耶城發生了聲勢浩大的反對封建主斗爭,在柬埔寨前線的將士披耶卻克里趁勢趕回吞武里,處死了鄭王。歷時15年的吞武里王朝就此消亡。除此之外,泰國先後遭受葡萄、荷蘭、英國、法國等殖民主義者的入侵。19世紀末,曼谷王朝五世王吸收西方經驗進行社會改革。1896年泰國與英、法簽訂條約,成為英屬緬甸和法屬印度支那之間的緩沖國,是東南亞唯一沒有淪為殖民地的國家。
1932年以前,泰國是一個君主專制國家,國王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1932年,人民黨發動政變,扒翻君主制,國王作為君主立憲的象徵被保留下來,國家權力轉到國會、內閣、法院方面。1932年革命後,憲法規定國王是國家元首,並且擔任武裝部隊統帥,又是宗教的最高護衛者。今天的泰國國王普密蓬.阿杜德是這個王朝的第九位國王,號稱拉瑪九世。
『玖』 泰國是誰建立的開國皇帝是誰
1238年開始形成較為統一的國家。先後經歷了素可泰王朝、大城王朝、吞武里王朝和曼谷王朝。原名暹羅,1652年(順治九年)暹羅派遣使節到清朝進行朝貢,開始了兩國的交往。1767年,緬甸軍隊入侵暹羅,攻破了暹羅的國都大城。大城王朝的達府太守披耶·達信組織暹羅人民擊退了入侵的緬軍,重新統一了暹羅,被擁立為王。1768年,達信派遣使節到清朝,請求清廷封他為暹羅國王,但清政府認為他是乘機篡位,予以拒絕。
然而,達信繼續向清政府表示友好,清政府終於在1777年承認了達信建立的王朝,准許暹羅使節到清廷朝貢。在1823年(道光三年),清政府向暹羅國王拉瑪二世贈送了「永奠海邦」的匾額。19世紀,葡萄牙、荷蘭、英國、法國等殖民主義者先後入侵。1855年,英國代表、香港總督鮑林強迫暹羅簽訂了《英暹通商條約》(《鮑林條約》),此後法美國、德國、義大利等國也紛紛效法英國,強迫暹羅簽訂了類似的條約。暹羅淪為了西方殖民國家的半殖民地,1896年英法簽訂條約,規定暹羅為英屬緬甸和法屬印度支那間的緩沖國,與清朝的宗蕃關系也漸告結束19世紀末,拉瑪四世王開始實行對外開放。拉瑪五世王借鑒西方經驗進行社會改革。1932 年6月,拉瑪七世王時期,民黨發動政變,改君主專制制為君主立憲制。1939年更名泰國,後經幾次更改,1949年正式定名泰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