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郁達夫曾擔任主編的文學刊物是( )A.《收獲》 B.《創造季刊》 C.《莽原》 D.《現代》
A選項:《收獲》。我國著名文學家巴金先生和靳以先生於1957年創辦。內容以純文學為主,涵蓋文、史、哲、地、經、法和美術。
B選項:《創造》季刊。1922年5月1日《創造》季刊第一期出版為始。 早期創造社的主要人員有:郭沫若、成仿吾、郁達夫、張資平等,他們都一致主張於新文學的建設,他們批判粗製濫造的作品,抨擊齟齬的翻譯。 中國的社會也在漸變之中,一批知識分子青年接受外來資本主義思潮的洗禮,正彷徨於國內新舊思想的轉換之中,所以對於創造社的文學運動 。 其中《創造》季刊出版於1922-1924年,由上海泰東圖書局發行,第1卷4期,第2卷2期,共出6期。
C選項:《莽原》。《莽原》雜志於1926年1月10日在北京創刊,魯迅主編,是魯迅編輯過的刊物中最早的一種。該刊1925年4月在北京初刊時,為周刊,附於《京報》發行,共出32期,1926年1月改為半月刊,單獨出版,共出48期,1927年12月《莽原》半月刊出至第2卷第24期停刊。
D選項:《現代》。《現代》奉行「文學作品的本身價值」的刊稿標准,魯迅、郭沫若等作家都在該刊發表過創作或論文。著名短篇小說如茅盾的《春蠶》,中長篇小說如巴金的《海底夢》,話劇如楊晦的《伍子胥》,評論如侍桁的《文學上的新人》,都發表在《現代》上。法國左翼作家伐揚·古久列來的《告中國知識階級》一文也首先由該刊譯載。此外,刊物還有計劃地發表過一批有關新文學社團與作家的重要史料。
所以:選B!
2. 以淦女士的筆名在創造刊物上發表小說的作家是誰
馮沅君(1900-1974年),河來南南陽唐河源人,現代著名女作家,中國古典文學史家,大學一級教授。原名馮恭蘭,改名淑蘭,字德馥,筆名淦女士、沅君、易安、大琦、吳儀等。自幼學習四書五經、古典文學及詩詞,與著名哲學家馮友蘭和地質學家馮景蘭為同胞兄妹,丈夫是著名學者陸侃如。先後在金陵女子大學、復旦大學、中山大學、武漢大學、山東大學任教。曾任山東大學副校長。
3. 《創造101》雜志抄襲韓國女團TWICE嗎
6月14日報道,日前,《創造101》12名人氣選手受邀為雜志拍攝時尚寫真,團體合照一曝光,就被爆出疑似抄襲韓國女團「TWICE」的專輯宣傳照,引起討論。雜志邀約《101》12位高人氣選手拍攝宣傳照,只見所有人分成兩列,以交錯方式一正一反,插腰、勾手站在一起。而這兩張團體照被眼尖網友發現,與「TWICE」2015年發行的首張迷你專輯《THE STORY BEGINS》宣傳照相似度超高。
這次拍攝中的101女孩們採用了黑白色系的簡約搭配,幾位選手分別拍攝了群體合照、個人大片以及小組合照。其中孟美岐紅唇黑衣,頭戴軍帽,在群體照中的表現力甚是突出,看起來氣場十足。吳宣儀也非常甜美,看起來魅力滿分。
而一直備受爭議的選手楊超越突出了自己的身材優勢,一雙美腿十分吸睛,而人氣選手yamy更是發揮了長相優勢,超模氣場十足。但令人意外的是,不知是拍攝角度還是技術問題,高秋梓與節目中長相有所偏差。不知道是不是已經減肥的緣故,看起來不像是本人了。
4. 查找關於發明與創造的雜志
你找郵局找一份全國報刊發行清單.
5. 發明與創新的雜志簡介
《發明與創新》始終堅持辦刊宗旨和正確的輿論導向,認真執行黨的基版本路線和新聞出版政策,為宣權傳我國的科技發明事業,提高廣大群眾的創新意識,推動群眾性的發明創造活動,促進精神文明建設和物質文明建設作出 了積極貢獻,多次受到宣傳出版部門和上級領導的肯定和表揚,也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好評和廣大讀者的歡迎。在由中宣部、國家科委、國家新聞出版署聯合組織的首屆全國科技期刊評比中被評為全國優秀期刊,在歷次湖南省組織的科技期刊評比中 ,均被評為優秀期刊一等獎;核定為一級期刊。
《發明與創新》雜志每年承擔中國發明協會舉辦的全國發明展覽會和組織出國展覽的專題報道任務,與全國的發明創新人士和科技宣傳媒體聯系密切,每年收集新發明新產品信息約2000項,已成為發明人、科研院所、大中小學校與企業聯系的重要橋梁和紐帶。
由於《發明與創新》以弘揚創新精神,普及創造學知識,開發人的創造力為宣傳主線,有著鮮明的特色和個性,在我國眾多的科技刊物中,至今獨樹一幟,贏得了各行各業的發明人和創新者的喜受,為樹立發明創新者的形象,維護他們的知識產權權益,促進科技發明商品化,營造有利於創新的社會氛圍等方面發揮重要的作用。
6. 發明與創新雜志和少年發明與創造雜志哪個更適合中學生看
發明與創新雜志和少年發明與創造雜志,都適合中學生看,因為都分有
小學、初中、高中
版本。
7. 中國著名的雜志,期刊有哪些啊
著名舊雜志收藏
《東方雜志》舊中國歷史最久的大型綜合性雜志,商務印書館出版。1904年3月在上海創刊,1948年12月停刊。共44卷,初為月刊,第17捲起改為半月刊。第44卷又改為月刊。郭沫若、竺可楨等著名學者曾在此雜志上發表過學術論文,是頗有影響的綜合性雜志。
《小說月報》1910年創刊於上海。1921年該刊第12卷第一期起由沈雁冰,鄭振鐸主編,大加改革,成為文學研究會的主要刊物,也是第一個大型新文學刊物。經常發表具有民主主義和現實主義傾向的創作和論文,積極介紹外國文學名著,成為主要的新文學期刊之一。1932年2月因淞滬抗戰停刊。共出22卷,258期。
《新青年》五四運動時期著名的革命刊物。1915年9月在上海創刊。早期提倡民主和科學,反對舊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對舊文學,提倡新文學。俄國十月革命後,介紹馬克斯主義。陳獨秀任主編,主要寫稿人有李大釗、魯迅等。1926年7月停刊。
《創造季刊》1922年5月在上海創刊。郭沫若、郁達夫、成彷吾任主編。以發表創造為主,並刊理論和翻譯。1924年出至2卷2期停刊。共六期。1926年2月《創造》復刊,改為月刊。郁達夫、成彷吾任主編。理論與創作並重。1929年停刊。共出18期。
《新民叢報》梁啟超主編。堅持立憲保皇,受到民主革命派的批判。但介紹西方資產階級社會的政治經濟學說,對當時知識界有較大的影響。梁啟超探討中國學術變化趨勢的著名文章,在此刊物上發表。
《國聞周報》天津出版。刊載政治經濟、軍事外交、體育教育等方面的綜合性周刊,具有很好的資料價值。何時出刊,何時停刊不詳。
上述《東方雜志》和《國聞周報》兩雜志少年時在父親處見過,留下難忘的印象。這些雜志很難再版。若能在舊書店中買到,那是很珍貴的。
《新民晚報》
著名雜志網站
《生化雜志》 《臨床化學》 《核酸研究》 《循環》 《美國科學院學報》 《細菌學雜志》 《感染與免疫》 《免疫學雜志》 《血液》 《基因與發育》 《實驗醫學雜志》 《分子與細胞生物學》 NCBI 《科學》 《免疫》 《柳葉刀》。。。。。
美國著名雜志《People》近日舉辦了「最美麗女性」選舉,由讀者選出他們心目中的美麗女性。日前結果揭曉,入選十美的分別是冠軍籮霸珍妮弗·洛佩茲,亞軍琳賽·洛漢,季軍碧昂斯。據了解,讀者們厚愛洛佩茲的理由是,認為她「形象健康、美艷動人」。最令人意外的是肥婆名嘴奧普拉排在第5位。成功減肥的她,成為不少女士的榜樣。
冠軍籮霸珍妮弗·洛佩茲
同時,女星的身體部分也是競選項目之一。領先的包括「最佳發型」辛普森,「最美麗嘴唇」安吉麗娜,「最佳身形」莎瑪·希爾等。
至於男士方面,馬修·麥康納以64%票數暫時領先「最完美腹肌」,而湯姆·克魯斯則是「最美麗笑容」的熱門人選。
8. 如何創造個網路雜志
親是說電子雜志嗎?
如果是電子雜志,很簡單的,你只需下載電子雜志製作軟體,熟悉操作後即可以開始製作了。
個人推薦iebook,iebook比較簡便,適合剛上手的新人操作,另外模板什麼的也比較全,如果親聯系多了熟悉了的話,製作出來的電子雜志會很精美哦。
【PS:親可以網路搜索 文學社吧 ,再吧內搜索初夢文學社或昔年文學社,這兩個文學社的電子雜志製作都還不錯,親可以從中學習噠。】
至於賺錢,我想還是比較難的。因為現在市場還是紙質佔多數,製作電子雜志這種網路雜志,可能不大有人願意花錢下載去看,除非你的雜志非常好,完勝紙質雜志。
另外,發布的平台也比較少。
如果親想要賺錢的話,宣傳工作也得到位。
9. 中國 報刊雜志 詳情
http://all.zcom.com/
http://www.zcom.com/za/
http://cn.ezilon.com/dir/7x285x22367.html
http://magazine.18.com/
這上面都有
另附中國流行報刊雜志排行榜
讀者》——最精緻的小資男人。
《讀者》的品位決定了讀者的銷量,這本創刊於八十年代,植根於內陸的文摘雜志在近十年的時間,一直盤踞在中國雜志業的顛峰。有人說三代創造一個貴族,但是《讀者》卻用十幾年的時間創造了中國雜志的一個貴族並且是唯一貴族,讀者的選材區別於國內大多文摘類雜志,在整個刊物中盡情流露著思想的細膩和深度,人文的博大和文化的精緻,這是影響著中國數千萬小知識分子的一個紙雜志,其中大量出現著國外精品啟迪散文和台灣林清玄的佛性散文以及劉墉的哲理化短文,當然也收羅有大量反應中國社會和文化現實的理性評論文章,不張揚的,透著內蘊和時代精髓的《讀者》,吸取了甘肅的黃沙蒼涼的藝術品位和蘭州的內斂風格,在不經意之間,自然的成長為中國雜志的貴族,他的未來,我們仍可熱情期待……
《知音》——最惡俗的偽真誠。
《知音》走的是煽情路線,並且走得相當成功,巨大的銷量只是證明這種成功的一個方面,知音以所謂的純情故事取勝,在整個刊物中大量的充斥了凡人的所謂不平凡的感情和愛情故事,相濡以沫,白頭偕老,風雨人生,以痛苦見證堅貞,以堅貞見證偉大,以偉大見證幸福,矯情的故事一次一次上演,在大量的故事被粗糙的復制以後,所謂的職業寫手成為一個邊緣而新興的職業,他們大量的復制著感動和幸福,而知音的責任就是不厭其煩的傳播和鼓吹這種感動和幸福,相同的故事,相同的煽情方式和相同的矯情,讓我們輕信了這個世界無言的美麗和無所不在的真誠,而據可靠的內幕消息,寫手們所創造的感天動地的人間眷屬,多是浮誇和任意杜撰之後形成了海市蜃樓,這是中國當代做虛偽和最矯情的一本雜志,盤踞於以女性為主要讀者的對象當中,而帶給社會的唯一結果就是,讓更多無辜女性更加輕信愛情的力量,並且沉迷於這種力量當中不可自拔,所以,知音讓我們讀到喜劇的同時,卻即將去導演並且正在導演著更多的人間悲劇,這就是虛偽矯情帶給讀者和社會的代價……
《青年文摘》——最文學的青年夢。
文學青年一般最先接觸的雜志多是《青年文摘》,這是一本傾向於青春路線的文摘雜志,如果說《讀者》是實力派歌手,那麼《青年文摘》就一定是一個偶像派明星,這樣的價值取向使青年文摘在風格上形成了與《讀者》不同的內容。但是這樣做的代價也是顯然的,在一個流行深度和內蘊的時代,青年文摘就象浮在水面的蘆葦,美麗的開,美麗的謝,但是卻沒有厚實的思想土壤。從文學青年的角度來看,這是一本在文字上對文學愛好者具有啟蒙價值的通俗語言老師,其間的文字多半親切純情而又富有感染力,是模仿和吸取營養的好地方,只是真正的文學青年不應該拘泥於此,以為等待他們的應該有更美麗的夢……
《家庭》——最粗俗的菜市場。
《家庭》和《知音》一樣,是一本標榜情感和幸福的雜志。不同之處在於《知音》善於營造美麗的彩虹,並且為了這彩虹的存在無所不用其極。而家庭的故事則顯得粗放而帶有真實的意味,家庭一般選取的是知名人物作為平凡大眾的愛情偶像和家庭關系指南,比如著名作家藝術家政客等,另外家庭還有一個主打節目就是性知識普及教育,題目涉及中國人曾經避諱現在仍然禁忌的性領域,包括做愛,避孕,生育,色情,自慰等任何性話題,是中國幾代人的性教育啟蒙老師,在這一點上,家庭就象一個粗俗的菜市場,傳播著大眾口味,粗俗但是實用,矯情但是有真情。流連於此,沒有小資情懷,但是卻可以買一籃子好菜回去招待丈夫和孩子……
《三聯生活周刊》——最花哨的新新人類。
《三聯》是中國第一本真正意義上的周刊,也是一個成長迅速的周刊,就好象當今流行於世的新經濟。三聯的排版可能是中國雜志目前最花哨的,同樣三聯的選題也可能是最前衛的,他依附於時事,明星,新科技和新話題,一切前衛的詞彙匯聚於此,象海上漸進的西風,吹拂著中國報刊雜志業,三聯不僅花哨而且小資,其讀者定位就是今天中國所謂的新白領和新新人類,是處於消費和文化的前衛邊緣,《三聯〉存在的意義,象徵多於實際,由於價值和輿論取向,三聯註定缺乏中國傳統文化作為雜志的精髓和價值核心,流行的文化,思想以及藝術都無法構建三聯的王者風范,從這個層面來講,實現三聯做中國第一周刊,做中國的時代周刊的宏願,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女報〉——最浪漫的小資女人。
女報更多的時候,讓人看不明白,她似乎傳承著太多的內容,她好象集中了時裝,影視,文化,當然好有美容和美食,總之女人迷信的東西,在〈女報〉上都可以找到,其中渲染的是無限的女性情懷,小資情愫和浪漫空間,她製造著女人的美麗神話,當然也為大多數化妝品和時裝廠家所重視。〈女報〉的內容涉獵范圍之廣,頁碼之多都是中國雜志比較罕見的,而零售價格也一度高高在上,但是在零售報刊廳里,這無疑是一本搶手的雜志,印刷精美的封面,醒目的標題當然還有讓男人側目的美女圖,這是男人和女人逛公園以及結婚旅行度假都很不可少的一本雜志,對於女人來說,〈女報〉意味著時尚和潮流,而對於男人來說,與女人一起看〈女報〉不失為趁機握著她白皙小手或者擁住她瘦小肩頭的一個絕佳機會……
〈演講與口才〉——學術界最大的騙子。
我一直認為這應該是一本學術刊物,或者至少應該在演講這一準學術領域應該有所建樹,但是這樣一本雜志,在其虛幻的外表之下掩藏的是無力甚至虛弱的內容空白,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演講與口才〉不如叫貧嘴實驗更確切,在這本刊物上,我們除了看到那些老掉牙的案例以及案例分析之外,充斥於其中的便是某些所謂的演講大家的理論文章。我曾經硬了頭皮使勁看了幾期,但是蒼白的內容和堆砌的辭藻以及充數的篇幅讓我大失所望,這本刊物是目前中國最空殼主義的一本刊物,我相信現今之國人,通過看〈演講與口才〉提高口才水平的,應該是絕無僅有,奇怪的是這樣一本虛弱缺血的刊物仍在暢銷,這是因為國情所限,中國人的性格里沉默和木納的成分太多了,並且將自己人生的失敗完全歸於這種沉默和木納的人也太多了,因此,一本刊物折射了一個民族的日常性格,只是無論我們看多少次〈演講與口才〉,口若懸河對讀者來說,仍然是一個不可能實現的夢……
一定要給分啊,謝謝
10. 在宋慶齡的幫助下創造了哪些雜志
《兒童時代》、《今日中國》、《中國呼聲》、《中國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