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公元紀年法
在通行的公元紀年,就是所謂「耶穌出生」之年算起。耶穌出生之年就是公元元年,以前的年份叫公元前某年,從這年起叫公元某年。這種演算法以及所謂的「耶穌出生」之年,是6世紀的一個基督修道士狄安尼西提出的。雖然耶穌只是宗教傳說中的人物,但是這個紀年標志逐漸在全世界通用。根據公元紀年和中國歷史紀年對照換算,公元元年是我國西漢末年時期,因此西漢及西漢以前的歷史年代為公元前的年代,東漢及東漢以後的歷史年代為公元後的年代。
1.世紀:100年為一世紀,特別指耶穌基督紀元(公元紀元)之百年分期。但史學界有兩種分法,一種是元年至100年為一世紀,101年至200年為2世紀……一種是元年至99年為一世紀,100年至199年為2世紀,200至299年為三世紀……
2.年代,世紀中又以10年為一年代,如20世紀80年代,通常是指1980年至1989年,即習慣上以出現80為80年代之始;也有主張1981年至1990年,為20世紀80年代。
3.世紀初和世紀末,世紀初即這個世紀的最初10年;世紀末即這個世紀的最後10年。如19世紀末20世紀初,准確的時間范圍是1890年至1909年,但一般說來這是個大概的時間范圍,既可以在1890年至1909年范圍內,也可以超出這個界限。
4.世紀的早期、中期和晚期。世紀的前30年為早期,世紀的最後30年為晚期,世紀的中間40年為中期。
5.世紀的前期和後期。世紀的前50年為前期(或稱上半葉),世紀的後50年為後期(或稱下半葉)。
公元紀年法沒有公元0年,從公元前1年下來就是公元元年,也就是公元一年
B. 中國開始公元紀年法以前是什麼紀年法
中國開始公元紀年法以前是干支紀年法
C. 公元紀年是誰發明的,哪個國家最先使用的
公元的來歷
公元是「公歷紀元」的簡稱,是國際通行的紀年體系。以傳說中耶穌基督的生年為公歷元年(相當於中國西漢平帝元年)。
公元常以 A.D.(拉丁文 Anno Domini 的縮寫,意為「主的生年」)表示,公元前則以 B.C.(英文 Before Christ 的縮寫,意為「基督以前」)表示。
「公元」產生於基督教盛行的六世紀,當時,為了擴大教會的統治勢力,僧侶們把任何事情都附會在基督教上。公元525年,一個叫狄奧尼西的僧侶,為了預先推算七年後(即公元532年)「復活節」的日期,提出了所謂耶穌誕生在古羅馬的狄奧克列顛紀元之前284年的說法,並且主張以耶穌誕生之年作為起算點的紀元,這個主張得到了教會的大力支持。公元532年,教會把狄奧克列顛紀年之前的284年作為公元元年,並將此紀年法在教會中使用。到1582年羅馬教皇制定格里高利歷時,繼續採用了這種紀年法。由於格里高利歷的精確度很高,而為國際通用,所以被稱為公歷。從此,教士所臆造的耶穌誕生的年份便被稱為公元元年。所謂「公元」,就是公歷紀元。
這種紀年體系開始在歐洲各國採用。中國從辛亥革命後的次年(1912年)起採用公歷月、日,但同時採用中華民國紀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紀年採用世界大多數國家的公元紀年制度,這是1949年9月全國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協商決定的。會上,大家一致認為,應採用現代世界大多數國家公用的紀年制度,即用公元為新中國的紀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的四項決議的第二項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紀年採用公元」。
世界各國關於紀年的方法有很多,不過目前世界上最通用的是公元紀年法。除此之外,還有干支紀年法、天文紀年法、歷史紀年法、帝王年號紀年法等。另外,還有伊斯蘭教紀元、佛教紀元、猶太教紀元以及希臘紀元、日本紀元等。
在中國,早在公元前2000多年就有了自己的歷法。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中國使用的是「干支紀元法」,即把十天乾和十二地支分別組合起來,每60年為一個周期。
由於公元紀年的起點是公元1年,而沒有「公元0年」,所以大多數對公元紀年有充分了解的科學家和世界上大多數權威天文機構,都明確支持21世紀始於2001年的說法。
公元又稱為西元、紀元,基督教譯為主後。
D. 簡述公元紀年法的來歷
公元紀年法,是公元532年由一個名叫喬尼西的義大利僧侶創造的。
喬尼西號召信奉基督教的國家紀年要從基督誕生的那一年算起,基督誕生年應定為公元元年。
當時西方國家大都信奉基督教,喬尼西的號召便得到響應。所以,公元紀年法實際上是以533年開始的,並不是基督誕生年實行的。到1400年時,這種紀年法就在這些國家被普遍使用了。
由於它比較科學,後來,世界上大多數國家也都採用。我國使用公元紀年是在新中國成立前夕,即
1949年9月27日由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被通過使用的。
E. 公元紀年是什麼時候,什麼人發明的
現行的公元紀年法是從所謂的耶穌出生之年算起,這一年以前的年份叫公元前某年,以後的年份叫公元某年。但應該注意:沒有公元零年這一年。我國是從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採用公元紀年的,今年是公元2008年。
公元紀年的來歷
公元紀年
Anno Domini;Christian era
國際通用的公歷紀元。532年(中國南朝梁中大通四年),基督教僧侶狄安尼西提出,應從耶穌基督誕生之年開始紀年。後來人們就以傳說中的耶穌誕生之年為元年。公元元年以前,稱為公元前,其年份順序倒數。公元元年相當於中國西漢平帝元始元年。公元元年後,則僅稱公元,其年份順數。
公元常以 A.D.(拉丁文 Anno Domini 的縮寫,意為「主的生年」)表示,公元前則以 B.C.(英文 Before Christ 的縮寫,意為「基督以前」)表示。
這種紀年體系開始在歐洲各國採用。中國從辛亥革命後的次年(1912年)起採用公歷月、日,但同時採用中華民國紀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紀年採用世界大多數國家的公元紀年制度,這是1949年9月全國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協商決定的。會上,大家一致認為,應採用現代世界大多數國家公用的紀年制度,即用公元為新中國的紀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的四項決議的第二項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紀年採用公元」。
世界各國關於紀年的方法有很多,不過目前世界上最通用的是公元紀年法。除此之外,還有干支紀年法、天文紀年法、歷史紀年法、帝王年號紀年法等。另外,還有伊斯蘭教紀元、佛教紀元、猶太教紀元以及希臘紀元、日本紀元等。
在中國,早在公元前2000多年就有了自己的歷法。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中國使用的是「干支紀元法」,即把十天乾和十二地支分別組合起來,每60年為一個周期。
由於公元紀年的起點是公元1年,而沒有「公元0年」,所以大多數對公元紀年有充分了解的科學家和世界上大多數權威天文機構,都明確支持21世紀始於2001年的說法。
F. 歐洲沒有發明公元紀年法之前用什麼紀年
羅馬執政官年代記→羅馬建城紀年→西元紀年→儒略歷→格里高利歷
G. 公元前179年用公元紀年法怎麼表示
公元前179年用公元紀年法怎麼表示?
公元前179年用公元紀年法這樣表示:前175年。
公元前175年即漢文帝五年。漢文帝劉恆(前202年-前157年),
H. 公元紀年法是怎樣表達歷史時間的
公元紀年法是西方以耶酥誕生為公元元年(即公元1年);公元指的是公元後,在這之前的稱公元前。
I. 公元紀年法是怎麼來的
現在通行的公元紀年,就是所謂「耶穌出生」之年算起。耶穌出生之年就是公元元年,以前的年份叫公元前某年,從這年起叫公元某年。這種演算法以及所謂的「耶穌出生」之年,是6世紀的一個基督修道士狄安尼西提出的。雖然耶穌只是宗教傳說中的人物,但是這個紀年標志逐漸在全世界通用。根據公元紀年和中國歷史紀年對照換算,公元元年是我國西漢末年時期,因此西漢及西漢以前的歷史年代為公元前的年代,東漢及東漢以後的歷史年代為公元後的年代。
現在世界上通行的公元紀年,就是把傳說中的耶穌誕生的那一年,定為公元元年。
在公元元年以前的叫公元前XX年;在公元元年以後的叫公元後XX年。
我國是從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採用公元紀年的。
J. 公元紀年法是怎樣表達歷史時間的
公元紀年,以相傳的耶穌基督誕生年即公元元年作為歷史算起,在中國這一年正好是西漢平帝元始元年。以這一年為界,在此以前的時間稱公元前多少年,在此以後的時間和公元多少年,或直接稱XX年。
如秦始皇統一中國為:公元前221年。
今年為:公元2015年,或者簡稱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