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藝術語言創造神韻之美

藝術語言創造神韻之美

發布時間:2021-08-04 03:43:26

① 藝術語言的基本特徵是什麼簡答

語言藝術的特徵很多:形象創造與形象感受的想像性;敘事與抒情的兼長性;語言結構與話語情景的多樣性等.
一般地說,語言藝術的審美特徵有:間接性與廣闊性;情感性和思想性;結構性與語言美.
由於文學藝術以語言作為媒介和手段,使得語言藝術形成了許多自身獨具的審美特徵,集中體現在間接性與廣闊性、情感性與思想性、結構性與語言美等幾個方面.
具體地說,語言藝術的審美特徵可以理解為以下內容.
(1)間接性與廣闊性.文學運用語言來塑藝術形象,傳達審美情感.由於文學語言必須通過讀者的想像才能感受到藝術形象,因此,文學形象具有間接性.這種間接性既是語言藝術的局限,也是語言藝術的特長和優勢,因為它使得文學形象具有其他藝術無法相比的廣闊性.
文學形象的間接性,可以說是文學區別於其他一切藝術的重要特徵之一.無論是建築、實用工藝藝術,還是繪畫、雕塑等造型藝術,以及音樂、舞蹈等表情藝術和戲劇等綜合藝術,都通過塑造藝術形象來直接作用於人們的感官,這些藝術形象不僅可以看到或聽到,甚至有些還可以觸摸到.唯有文學這門語言藝術所描繪的形象例外.在閱讀作品的過程中,通過積極活躍的聯想和想像,在自己的頭腦中呈現出活生生的形象畫面來,這就構成了語言藝術形象的間接性,因而人們把文學又稱「想像的藝術」.文學形象雖然不能通過讀者的感受器官來直接把握,但它通過語言的中介,激發讀者的想像,同樣可以使得如聞其聲,如見其人,產生如臨其境的審美效果,使文學形象活靈活現、栩栩如生地呈現於讀者的心靈.
文學天地的廣闊性,同樣來自語言媒介的特性.用語言來表現現實生活,具有廣泛而深入的表現能力,幾乎很少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有著最大的自由,具有極大的容量,真可以說是「觀古今於須臾,撫四海於一瞬」(陸機《文賦》),能夠突破客觀時間,實現時間和空間的自由延伸,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廣闊而復雜的社會生活.
其次,文學的廣闊性更表現在它不僅能描繪外部世界,而且能夠深入到人的內心世界,直接揭示各種人物復雜的、豐富的精神世界.向人的內心世界的深處發展,無疑使文學的天地變得更加廣闊,而這一點,恰恰是其他藝術種類難以達到的.文學作品不僅可以通過描繪人物的音容笑貌、服飾風度、言行舉止等來展現人物的內心世界,而且可能通過直接抒情或敘述的方法深入展示人物細膩復雜的感情.
(2)情感性和思想性.「任何文學作品都包含著作家的主觀情感.文學的情感性越濃烈,越能感染讀者,就越富有藝術魅力.」(《藝術學概論》第九章

語言藝術)抒情詩、抒情散文等情感類文學自然離不開情感性,小說、報告文學、敘事詩等敘事類文學同樣離不開情感性.作為敘事類文學的小說和報告文學等,同樣蘊藏著作家熾熱的感情,只不過在這類作品中一般不常由作者出面來直接抒情,而是往往將作者的主觀情感深深蘊藏的文學形象之中,通過形象描繪來傳達情感.文學由於採用語言作為媒介,在表現人物的內心情感世界上,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正是由於文學作品能夠深入到人的精神世界,直接披露出人物最復雜、最豐富、最隱秘的情感,使得語言藝術作品塑造的人物形象更加真實、更加深刻.
語言藝術的思想性在深度和廣度上也遠遠超過了其它藝術形式.雖然所有文藝作品總會在不同程度上表現作家、藝術家的審美意識和對生活的認識,從而具有一定的思想性,但在各類藝術中,還是語言藝術的形象最富有深刻和思想性.語言藝術之所以具有這種優勢和特長,同樣是與它採用語言作為媒介分不開的,因為只有語言才能直接表達人的思想,在直接披露人的思想認識、評價判斷方面具有最強的藝術表現力.
在文學作品中思想性和情感性二者的關系極為密切.從一定意義上講,文學作品的思想性總是被情感所包裹並通過藝術形象表現出來的,只有將情感滲透在思想里的作品才能具有震撼心靈的藝術魅力,使讀者在激動不已的同時去深入領會作品蘊藏的思想內涵.②另一方面,文學作品的情感性也離不開思想性,因為這種情感往往是在理性思想指導下成為具有特定愛憎情感的傾向性.所謂傾向性,其實就是作家的愛憎褒貶體現在文學作品中的思想藝術屬性.顯然,文學作品中的思想性和情感性二者相互滲透、相互融會,成為一切文學作品所不可缺少的要素.
(3)結構性與語言美.文學作品的結構與語言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它們不僅是構成文學作品的重要藝術手段,而且本身也具有審美價值.文學作品作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就必須需要利用結構這個重要手段來完成.對於文學作品來講,結構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甚至直接關繫到整個作品的成敗得失.
依據語言藝術的含義,其代表性種類主要有:詩歌、小說、散文、戲劇文學四種樣式.
1.詩歌.按照性質和塑造形象的方式不同,可分為抒情詩和敘事詩;按照詩歌的歷史發展和語言有無格律,又可分為格律詩和自由詩.詩歌藝術具有自己鮮明的審美特點.首先,詩歌在反映生活、表達思想感情方面具有高度的集中性和概括性.其次,詩歌往往包含著強烈的感情和豐富的想像.再次,詩歌語言洗練,韻律和諧,節奏鮮明,具有音樂美,甚至具有建築的結構形式美.
2.散文.散文的種類豐富多樣,一般將其分為抒情散文、敘事散文和議論散文三大類.散文的重要特徵是形散而神不散.也就是說,散文的審美特徵就在於:主題、題材豐富多樣,表現手法豐富多彩,篇章結構靈活自由.散文是以自由靈活的形式,達到「形散而神不散」的審美特色.
3.小說.小說是一種以敘述故事、塑造人物形象為主的文學體裁,特點是在生活素材的基礎上用虛構的方式來再現生活.人物、情節和環境是小說的三要素.文學即人學.
小說由於運用語言作為媒介,較之其他藝術種類有著更大的自由,它可以吸收各種藝術的表現手法來全方位地刻畫人物.小說可以詳細描繪人物的外貌、舉止,也可以表現人物的對話、行動,還可以通過不同的視角,從其它人物的眼中來觀察和表現這個人物,並且可以把筆觸伸入人的內心世界,通過深層心理描寫來塑造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細膩深刻的心理描繪,是小說獨具的藝術特色,也是其他藝術門類難以企及的境界.特別是小說還可以把人物放在錯綜復雜的社會生活中來描寫,從而塑造出具有較高審美價值的、復雜豐滿的圓形人物或典型人物.創造鮮明生動的人物形象,歷來是小說的首要任務.
小說藝術的審美特徵主要表現在:突出的虛構性;多方面多視角地刻畫人物;表現較完整復雜的故事情節;細致入微的描寫,人物性格與環境的完整呈現等.
總之,文學採用語言作為媒介和手段,從而與其他藝術在性質上產生了重大的區別.由於文學以語言作為媒介和手段,使得語言藝術形成了許多自身獨具的審美特徵,集中體現在情感性與思想性、間接性與廣闊性、結構性與語言美等幾個方面.

② 根據自己熟悉的美術作品談藝術語言的適用

(1)美術語言是一種特殊的語言,他主要由形體、明暗、色彩、空間、材質、機理等視覺語匯組成。美術作品的藝術語言不同與文學語言,在文學中,每個詞都有自己的獨立意義,比如"美麗""漂亮",而美術語言就必須經過藝術家的有機組合才能成為藝術語言。比如一條圈,一條不規則的曲線或一條直線,這是毫無意義的,但是如果通過一定的創造法則,那麼就完全不一般了。(見課件)象馬蒂斯的《女人像》,就是用有變化的線條為藝術語匯,通過畫家的組合,形成一種獨特的藝術語言。我們可以看到,線條具有驚人的抽象能力,色彩,明暗等一些藝術語匯全被省略掉了,線和點主宰著一切,富有彈性的線條和形象緊密的組合在一起,構成了一個俊美、靚麗的婦女形象,與此同時,彈性有變化的線條產生了一種節奏感和生命活力感,傳達了一種躍然紙上的歡樂之情。如果在其中抽出一條線條,他將變得毫無意義。
(2)另外,由於畫家的性格情感的不同,他們選擇的藝術語言也會有不同。在十九世紀外國出現了許多的美術流派。什麼立體派、野獸派、抽象派等等。作品欣賞:委拉斯凱滋和畢加索《宮女》(略)
(3)由於社會的人文條件的不同,美術的語言也會有所差別,象中國與西方國家的繪畫特點就有明顯的差別。(作品欣賞)。
2、 結合作品,來了解美術基本語匯的特點和及其美術語言表達中的作用。
(1)形體:包括點、線、面、體。,
在美術的藝術語言中,點則 具有大小不同的面積或體積, 在平面上的點,由於大小、位置的不同, 可以使人產生不同的視覺感受,給人以不 同的情緒感染。在工藝美術的圖案設計中, 可以利用點構成各種優美的圖形。中國山 水畫中傳統的點苔法就是以各種形狀的點 來表現山石、地坡、枝幹上和樹根旁的苔 蘚雜草。這些點既是表現具體物象,又具 有一種獨特的美。
在三維 空間中,線是塑造形體的外輪廓線和標明形體 內部結構的結構線。所以,線在造型中具 有很重要的作用。線條能表現為一種心 理和情感的效果。(見課件:由學生選擇並簡單的講理由)水平直線給人以 平靜、沉穩、舒展、安寧的感受;垂直線 給人以挺拔、剛毅、庄嚴的感受;自由曲 線給人以自由、活潑、流動與愉悅的感受。 此外,線條還能表現出一定的空間關系。 例如兩條粗細不同的水平直線位於同一平 面時,粗的線使人感到它離人比較近,細 的線則使人感到離人比較遠。以線條作為 最基本的造型手段的中國傳統繪畫,在運 用線條這一藝術語言方面積累了極其豐富 的經驗。例如,以墨線勾描物象、多不著 色的白描,僅憑簡練的線條就可創造出動 人的藝術形象,如宋代著名的《朝元仙仗 圖》,或稱《八十七神仙卷》。中國古代 人物畫創造的"十八描" 就是為了表現中國古代人物衣 物褶紋而創造的用線方法。
面在美術的藝術語言中,比點、線更顯示 出具體的形,所以,談面實際上涉及到形。 各種幾何形給人以不同的視覺感受,例如 方形給人以方正、堅實的感覺;橫長方形 給人以平靜、沉重的感覺;豎長方形給人 以高聳、偉岸的感覺;等腰三角形給人以 向上與穩定的感覺。 以造型為主要特徵的美術,形的重要性遠 勝過於其他藝術,因為沒有形,也就沒有 美術。具有造型實體的建築藝術,其重要 藝術語言就是形。通常所說的一座建築的 立面,如希臘帕底農神廟和我國山西五台 山佛光寺大殿的正立面,體現了兩種不同 風格的建築美,同時,在立面的處理上都 運用了諸如對稱、均衡、比例、節奏、韻 律、虛實等一系列形式美法則。
體即體積,因此,體與形狀 體積是密不可分的。人對大小形體的感覺 是絕不相同的,大的體積,給人以雄偉、 沉重等感覺;小的體積,給人以靈巧、輕 松的感覺。例如,現今分布在江蘇南京及 其鄰近的許多南朝陵墓石刻,大多是表現 傳說中的瑞獸,它們都具有形體碩大,氣 勢逼人的特點,人們遠遠望去,其鮮明有 力的體形便給人以深刻的印象,使人產生 一種敬畏的心理。再如,中國古代的樓閣 式佛塔和歐洲中世紀的哥特式教堂,兩者 都有高聳的體形,但體形並不完全相同, 中國佛塔的層層屋檐形成了許多水平線, 輪廓飽滿而富有張力;哥特式教堂的立面 充滿了垂直線,呈現出一種強烈的升騰之 勢,藉此體現了基督教徒嚮往"天國"的 精神。
(2)明暗:明暗是自然界的物理現象,有光必然會造成物體接受光的不規則性,從而產生了明暗變化。自達芬奇總結出"明暗轉移法"後,他就成為西方繪畫表現立體感主要藝術語言之一。他強調畫面上的明暗的過度是連續的,像煙霧一樣,沒有截然的分界線。
(3)色彩是最具有感染力的美術語言,例如,凡是偏向於紅、橙、黃的 色相,由於能引起人對太陽、火光等的聯 想,給人以暖和的感覺,被稱為"暖色"; 偏向於青、藍、綠的色相,使人聯想到天 空、海洋等,使人產生寒冷的感覺,這些 色相就被稱為"冷色"。明度和純度均高的色彩給人以 華麗的感覺;明度、純度均低的色彩使人 感到朴實。美術家們正是利用色彩的這些 特性結合其他藝術語言,創造出富有感染 力的藝術形象。
(4)空間:是指物質存在的一種客觀形式, 由長度、寬度、高度表現出來。各個門類 的美術總是存在於一定空間之中,所以, 美術又稱"空間藝術"。在美術中,因其 種類不同,空間性質不盡相同。一般說來, 空間意識產生於視覺、觸覺和運動覺中。 這些由人的感覺感知的空間,其性質也是 不同的。一般地說,繪畫、書法篆刻、攝 影藝術的空間性質依靠視覺;雕塑、工藝 美術和建築藝術,除視覺外,還依靠觸覺 與運動覺。具體地說,繪畫是通過透視、 色彩、明暗等手段,在平面上產生現實空 間的假象。繪畫、攝影藝術和雕塑藝術中 的浮雕上形成的空間的錯覺,使畫面上的 空間分為近景、中景和遠景 3個層次。具 有真實的體積感的空間是真實的實體。特 別是建築藝術,"空間是建築的主角"。 建築與其他藝術的最大區別就在於它具有 可供人使用的空間而且空間的形狀、大小、 方向、開敞或封閉、明亮或黑暗,對人具 有強烈的情緒感染的作用。例如,一個寬 闊高大而又明亮的大廳,令人感到開朗舒 暢;小而平易的空間給人以溫馨,大而變 幻的空間使人感到迷惘;開闊的廣場令人 振奮, 四周圍有高牆的小廣場給人以威 懾……這些都說明建築的空間具有一種藝 術感染力量。
(5)材質和肌理:任何藝術都要依靠一定 的物質材料,如寫小說需要筆、紙和墨水, 但是,這些材料對於創造小說中的藝術形 象沒有多大的關系。然而,美術則不同, 各個門類的美術所創造的藝術形象與它使 用的物質材料密切相關。中國畫、油畫、 版畫等畫種的特點,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它 使用的物質材料,用質地細膩、潔白的漢 白玉或大理石塑造的少女的雕刻,顯然比 用陶土塑造的形象更動人;現代流行的玻 璃幕牆建築顯然比使用一般材料的建築更 使人賞心悅目;中國傳統的書法、篆刻藝 術離開了它使用的物質材料是很難想像的; 攝影藝術更是與它使用的膠卷、洗印葯品 等物質材料的性能和質量密切相關。所以, 物質材料在美術創作中的運用,不僅是創 造藝術形象的手段,而且物質材料的性能、 質量的好壞也與審美價值密切相關。
所謂肌理,是指美術作品表面的質感, 具體地講,就是美術作品表面的紋理,經 觸覺和視覺所感受到的起伏、平展、光滑、 粗糙、精細的程度。在繪畫藝術中一般稱 為筆觸,即繪畫中之筆法。例如,在油畫 中,畫家常用稀薄的顏料、輕勻柔潤的筆 法渲染出縹緲的雲天和明凈的水面,而用 濃重的顏料,重疊堆砌的筆觸畫出堅硬的 岩石和厚實的土地。在工藝美術作品中, 光滑的綢緞與粗毛線的編織物呈現出兩種 不同的肌理美。所以,合理運用材料的肌 理效果,也可以增強美術作品本身的審美 價值。正因為如此,材質和肌理也是美術 的藝術語言之一。

③ 美術創作的主要藝術語言與創作方法

什麼是美術作品的藝術語言(板書):
(!)美術語言是一種特殊的語言,他主要由形體、明暗、色彩、空間、材質、機理等視覺語匯組成。美術作品的藝術語言不同與文學語言,在文學中,每個詞都有自己的獨立意義,比如"美麗""漂亮",而美術語言就必須經過藝術家的有機組合才能成為藝術語言。比如一條圈,一條不規則的曲線或一條直線,這是毫無意義的,但是如果通過一定的創造法則,那麼就完全不一般了。(見課件)象馬蒂斯的《女人像》,就是用有變化的線條為藝術語匯,通過畫家的組合,形成一種獨特的藝術語言。我們可以看到,線條具有驚人的抽象能力,色彩,明暗等一些藝術語匯全被省略掉了,線和點主宰著一切,富有彈性的線條和形象緊密的組合在一起,構成了一個俊美、靚麗的婦女形象,與此同時,彈性有變化的線條產生了一種節奏感和生命活力感,傳達了一種躍然紙上的歡樂之情。如果在其中抽出一條線條,他將變得毫無意義。
1)形體:包括點、線、面、體。,
在美術的藝術語言中,點則 具有大小不同的面積或體積, 在平面上的點,由於大小、位置的不同, 可以使人產生不同的視覺感受,給人以不 同的情緒感染。在工藝美術的圖案設計中, 可以利用點構成各種優美的圖形。中國山 水畫中傳統的點苔法就是以各種形狀的點 來表現山石、地坡、枝幹上和樹根旁的苔 蘚雜草。這些點既是表現具體物象,又具 有一種獨特的美。在三維空間中,線是塑造形體的外輪廓線和標明形體 內部結構的結構線。所以,線在造型中具 有很重要的作用。線條能表現為一種心 理和情感的效果。(見課件:由學生選擇並簡單的講理由)水平直線給人以 平靜、沉穩、舒展、安寧的感受;垂直線 給人以挺拔、剛毅、庄嚴的感受;自由曲 線給人以自由、活潑、流動與愉悅的感受。 此外,線條還能表現出一定的空間關系。 例如兩條粗細不同的水平直線位於同一平 面時,粗的線使人感到它離人比較近,細 的線則使人感到離人比較遠。以線條作為 最基本的造型手段的中國傳統繪畫,在運 用線條這一藝術語言方面積累了極其豐富 的經驗。例如,以墨線勾描物象、多不著 色的白描,僅憑簡練的線條就可創造出動 人的藝術形象,如宋代著名的《朝元仙仗 圖》,或稱《八十七神仙卷》。中國古代 人物畫創造的"十八描" 就是為了表現中國古代人物衣 物褶紋而創造的用線方法。
面在美術的藝術語言中,比點、線更顯示 出具體的形,所以,談面實際上涉及到形。 各種幾何形給人以不同的視覺感受,例如 方形給人以方正、堅實的感覺;橫長方形 給人以平靜、沉重的感覺;豎長方形給人 以高聳、偉岸的感覺;等腰三角形給人以 向上與穩定的感覺。 以造型為主要特徵的美術,形的重要性遠 勝過於其他藝術,因為沒有形,也就沒有 美術。具有造型實體的建築藝術,其重要 藝術語言就是形。通常所說的一座建築的 立面,如希臘帕底農神廟和我國山西五台 山佛光寺大殿的正立面,體現了兩種不同 風格的建築美,同時,在立面的處理上都 運用了諸如對稱、均衡、比例、節奏、韻 律、虛實等一系列形式美法則。
體即體積,因此,體與形狀 體積是密不可分的。人對大小形體的感覺 是絕不相同的,大的體積,給人以雄偉、 沉重等感覺;小的體積,給人以靈巧、輕 松的感覺。例如,現今分布在江蘇南京及 其鄰近的許多南朝陵墓石刻,大多是表現 傳說中的瑞獸,它們都具有形體碩大,氣 勢逼人的特點,人們遠遠望去,其鮮明有 力的體形便給人以深刻的印象,使人產生 一種敬畏的心理。再如,中國古代的樓閣 式佛塔和歐洲中世紀的哥特式教堂,兩者 都有高聳的體形,但體形並不完全相同, 中國佛塔的層層屋檐形成了許多水平線, 輪廓飽滿而富有張力;哥特式教堂的立面 充滿了垂直線,呈現出一種強烈的升騰之 勢,藉此體現了基督教徒嚮往"天國"的 精神。
(2)明暗:明暗是自然界的物理現象,有光必然會造成物體接受光的不規則性,從而產生了明暗變化。自達芬奇總結出"明暗轉移法"後,他就成為西方繪畫表現立體感主要藝術語言之一。他強調畫面上的明暗的過度是連續的,像煙霧一樣,沒有截然的分界線。
(3)色彩是最具有感染力的美術語言,例如,凡是偏向於紅、橙、黃的 色相,由於能引起人對太陽、火光等的聯 想,給人以暖和的感覺,被稱為"暖色"; 偏向於青、藍、綠的色相,使人聯想到天 空、海洋等,使人產生寒冷的感覺,這些 色相就被稱為"冷色"。明度和純度均高的色彩給人以 華麗的感覺;明度、純度均低的色彩使人 感到朴實。美術家們正是利用色彩的這些 特性結合其他藝術語言,創造出富有感染 力的藝術形象。
(4)空間:是指物質存在的一種客觀形式, 由長度、寬度、高度表現出來。各個門類 的美術總是存在於一定空間之中,所以, 美術又稱"空間藝術"。在美術中,因其 種類不同,空間性質不盡相同。一般說來, 空間意識產生於視覺、觸覺和運動覺中。 這些由人的感覺感知的空間,其性質也是 不同的。一般地說,繪畫、書法篆刻、攝 影藝術的空間性質依靠視覺;雕塑、工藝 美術和建築藝術,除視覺外,還依靠觸覺 與運動覺。具體地說,繪畫是通過透視、 色彩、明暗等手段,在平面上產生現實空 間的假象。繪畫、攝影藝術和雕塑藝術中 的浮雕上形成的空間的錯覺,使畫面上的 空間分為近景、中景和遠景 3個層次。具 有真實的體積感的空間是真實的實體。特 別是建築藝術,"空間是建築的主角"。 建築與其他藝術的最大區別就在於它具有 可供人使用的空間而且空間的形狀、大小、 方向、開敞或封閉、明亮或黑暗,對人具 有強烈的情緒感染的作用。例如,一個寬 闊高大而又明亮的大廳,令人感到開朗舒 暢;小而平易的空間給人以溫馨,大而變 幻的空間使人感到迷惘;開闊的廣場令人 振奮, 四周圍有高牆的小廣場給人以威 懾……這些都說明建築的空間具有一種藝 術感染力量。
(5)材質和肌理:任何藝術都要依靠一定 的物質材料,如寫小說需要筆、紙和墨水, 但是,這些材料對於創造小說中的藝術形 象沒有多大的關系。然而,美術則不同, 各個門類的美術所創造的藝術形象與它使 用的物質材料密切相關。中國畫、油畫、 版畫等畫種的特點,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它 使用的物質材料,用質地細膩、潔白的漢 白玉或大理石塑造的少女的雕刻,顯然比 用陶土塑造的形象更動人;現代流行的玻 璃幕牆建築顯然比使用一般材料的建築更 使人賞心悅目;中國傳統的書法、篆刻藝 術離開了它使用的物質材料是很難想像的; 攝影藝術更是與它使用的膠卷、洗印葯品 等物質材料的性能和質量密切相關。所以, 物質材料在美術創作中的運用,不僅是創 造藝術形象的手段,而且物質材料的性能、 質量的好壞也與審美價值密切相關。
所謂肌理,是指美術作品表面的質感, 具體地講,就是美術作品表面的紋理,經 觸覺和視覺所感受到的起伏、平展、光滑、 粗糙、精細的程度。在繪畫藝術中一般稱 為筆觸,即繪畫中之筆法。例如,在油畫 中,畫家常用稀薄的顏料、輕勻柔潤的筆 法渲染出縹緲的雲天和明凈的水面,而用 濃重的顏料,重疊堆砌的筆觸畫出堅硬的 岩石和厚實的土地。在工藝美術作品中, 光滑的綢緞與粗毛線的編織物呈現出兩種 不同的肌理美。所以,合理運用材料的肌 理效果,也可以增強美術作品本身的審美 價值。正因為如此,材質和肌理也是美術 的藝術語言之一。

④ 美術作品的藝術語言特徵是

美術作品的藝術語言特徵是具體性和形象性。

廣義地說,美術作品中參與作品表達的一切都具有語言的屬性,而狹義的則是指美術的基本語言元素和語言手段。美術的基本語言元素就是點、線、面、色,任何美術種類的任何語言表達方式都是在這基本元素的基礎上下形成和演化開來的。

同時,為了把語言元素組織和體現出來,美術又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語言表達手段。在西方繪畫中就是敏感、空間、透視、構圖、肌理等;在中國繪畫中就是筆墨、章法、皴法等。這些都是構成美術作品藝術語言的部分。

(4)藝術語言創造神韻之美擴展閱讀

美術作品的藝術類型

一、具象藝術

具象藝術的目的在於真實地再現現實。而具象藝術還有其他的表現方法,它是用明暗及其所形成的簡便關系來處理點、線、面以塑造形體,使之在空間中形成具有厚度和重量的體量感,明暗的漸變使形體產生了向畫面深處延伸的立體感。

二、意象藝術

意象藝術不以純客觀再現為目的,而是重在表達藝術家的精神世界,感受、情感、觀念、審美理想等。因此,藝術家往往採用變形、誇張、重組等手段。

三、抽象藝術

抽象藝術主要是在20世紀才開始逐步形成的一種美術的基本語言元素和語言手段進行獨立創作的美術類型。抽象藝術完全排除了現實形象的可辨性,而純粹訴諸美術語言和手段本身,認為只有這樣才能達到精神的純粹和人類精神表達與溝通的自由。

⑤ 潘天壽的《雄視》,該作品運用了那些藝術語言、語言手段和美的法則

潘天壽的《雄視》,主要運用了點、線、面的語言元素。語言手段主要是構圖,倒三角形使構圖很險峻。語言規則有變化與統一,變化體現在點線面的豐富運用,墨的干濕濃淡,但統一在雄強豪壯的氣勢中;對比和諧,對比在禿鷲的動態、墨色強弱變化,苔點的濃淡變化;節奏韻律,我們順著禿鷲的目光,色塊的深淺形成強弱、強弱的變化,有節奏韻律之美。這是我在欣賞中的一些感悟。

⑥ 什麼叫藝術語言

藝術語言是指創造主體在特定藝術種類的創造活動中,運用獨特的物質材料媒介,按照審美法則進行藝術表現的手段和方法,是作品外在的形式和結構。

藝術作品的特定內容必須藉助於一定的藝術語言才能表現出來,成為可供人們欣賞的對象。沒有藝術語言,也就沒有藝術作品的存在。各個藝術門類,在長期的藝術發展中,都形成了自身獨特的藝術語言。

物我一體的自然觀使得中國傳統藝術將重點放在「物化」上,即主體與客觀合一,天人合一,不知有我,不知有物,物我兩相忘,是中國藝術追求的最高境界。

值得注意的是,這種境界並非物與我的簡單合並與分離,而是通過兩個層面將物與我有機地聯系在一起。

第一個層面是在畫面以內,畫中之景與景中之情和諧化一,達到情景交融的境地;第二個層面是在畫面以外,客觀自然中的景與創作主體心中的情,二者頓化合一,同樣達到情景交融的境地。這便是中國傳統美學中強調的所謂「意境」的成功創造。

(6)藝術語言創造神韻之美擴展閱讀

目的與價值

藝術語言以表現內容為目的,同時也具有獨特的審美價值。隨著藝術創作實踐的發展。藝術語言也在不斷的發展更新。熟練的掌握並應用藝術的藝術語言,是對一個藝術家最起碼的要求。

對藝術語言特色的了解也將對欣賞著的藝術藝術欣賞活動具有重要的意義。正因為藝術語言具有這種獨特的雙重重要性,藝術語言特色就成為我們了解藝術作品的重要課題。沒有藝術語言就沒有藝術作品的存在。

⑦ 文學中的藝術語言

這兩個問題要自己寫會非常麻煩,所以我COPY的,其實也很不錯啦!樓主可以看看.

藝術語言
又稱藝術語匯。指的是各種藝術體裁用以塑造藝術形象、傳達審美情感時所使用的材料和工具。藝術語言是藝術作品形式的基本構成要素。藝術作品的特定內容必須藉助於一定的藝術語言才能表現出來,成為可供人們欣賞的對象。沒有藝術語言,也就沒有藝術作品的存在。各個藝術門類,在長期的藝術發展中,都形成了自身獨特的藝術語言。如繪畫以線條、形狀、色彩、色調等藝術語言,構成繪畫形象;音樂以有組織的樂音、旋律、節拍、速度等藝術語言,構成音樂形象;建築以空間組合、形體、線條、色彩、光影、質感和裝飾等藝術語言,構成建築形象;工藝美術以質材、造型、色彩、裝飾等藝術語言,構成工藝形象;電影以畫面及畫面的組接即蒙太奇,構成電影形象等。藝術語言的類型有寫實的、誇張的、隱喻的和象徵的幾種。藝術語言以表現內容為目的,同時也具有獨立的審美價值。隨著藝術創作實踐的發展,藝術語言也在不斷地發展更新。熟練地掌握並運用本門類藝術的藝術語言,是對一個藝術家起碼的要求。

實用藝術是指與人們物質生活、生產勞動有直接關系的藝術門類。
一、工藝美術
1.定義:指創作者按照美的規律設計,通過工藝手段對物質材料加工,
製作出裝飾環境、美化生活的物品的造型藝術。
如:實用工藝——陶瓷、金屬、塑料製品等
特殊工藝——玉雕、牙雕、裝飾壁掛、漆器銀器、琺琅刺綉等。(相關的工藝品的圖片)
2.工藝美術的審美特徵
(1)充分利用物質材料的自然美質(瑪瑙雕《蝦盤》)
(2)獨特精湛的技巧、工藝《核舟記》
(3)悠長、突出的裝飾意味(民間剪紙)

二、建築藝術
畫面:中國古代建築、現代建築、西方古代建築、現代建築說明建築藝術的外形、內部結構、門窗造型、色彩藻飾、布局位置的特點及其承載的民族文化和時代精神。
建築藝術的審美特徵:
1.豐富的造型語言(哥特式教堂、巴洛克和洛可可建築)
2.特定的環境要求——自然環境和社會氛圍(中山陵全景)
3.深邃的象徵表現力
(1)象徵手法:
具象的象徵手法——「一池三島」
抽象的象徵手法——基督教建築
兩種手法合一——天壇
(2)象徵的含義
A.時代精神的象徵(歐洲古代至現代建築的代表作)
B.民族文化的積淀(中國建築的藝術性格——溫柔敦厚)
C.個人情感的表現(瑞士的朗香教堂)
上一頁下一頁

我們從遠古時代的洞窟中所發現的岩壁畫,到歷代不同時期所創作出的不同類型和風格形成的畫作媒體,以及到現今的廣告海報和前衛的數字化視覺媒體等知悉——「藝術」本身都隨著不同時代的意識形態、社會科技的演進而有所改變,並不斷借著「藝術家」來詮釋和展現各種不同的藝術類型、題材和媒體的創作力。Z0dH
藝術與設計在它們產生起就是一對不可分割的矛盾,藝術講求個性的體現而設計在於大眾,設計的構思來自生活而其作品又服務與眾人。現代設計在藝術性和實用性上和以前的設計已有了翻天覆地的發展和變化,而與其他藝術藝術作品的發展和變化不同,設計的發展不僅和人們哲學觀念有關,而且它還一直是跟隨著科技的發展而發展的。/r*$W
今天繪畫等藝術形式都發生了巨大的革命,許多在「傳統藝術」作品中展現的技法和效果,已陸續被電腦技術突破和革新,並成功地一一在「數字化藝術家」的「電腦畫布」上呈現。今天我們展開一頁頁的藝術發展史,從遠古的石窟岩壁上所勾勒出的人類生活形狀,以致到了現今人們利用電腦描繪出的圖象形狀,都同樣是展現出多樣「視覺藝術」的風貌。假若世界上真的是只有「藝術家」而沒有藝術,而「藝術家」借著其媒介的表現技法,用構圖、線條、色彩、聲音或文字等表現形式將自己的美學、情感和理念的內涵,通過藝術的活動來傳遞給具有共同經驗的共鳴者,就可稱之為「藝術」的話,那麼21世紀的設計家和其他藝術家們運用著「電腦繪畫」技術作為媒介的表現技法,可稱為藝術的革新。可是這種藝術表現形式同一切新事物一樣受到某些缺乏創新精神的人的反對和唾棄。但是今天不管我們是不是接受這一藝術革新,它已經深入了現代人的生活,也將是未來設計發展的趨勢。[1H
設計的發展歷史十分漫長,考古材料證明,實用工藝設計是人類歷史上最古老的藝術種類之一。早在原始社會,人類的祖先就開始用獸皮、獸骨、象牙、羽毛來裝飾自己。尤其是新石器時代大量出現的彩陶至今仍有很高的審美價值。例如馬家窯出土的一件尖底瓶,瓶上畫有四方連續的旋紋,給人一種流動的韻律感。尖底瓶這種造型不但美觀,而且實用,它這樣上重下輕是為了便於傾斜取水。可見,原始社會的先民們就已經把實用和審美統一到實用工藝品的製造之中qnccHl
顯然,任何實用設計首先都應當具有實用性,如建築應使人們在居住時感到舒適方便,實用工藝品應使人們在使用時感到稱心如意等。設計的實用性應當符合人類不同實際活動的需要。如建築從整體上看,其主要功能是避風避雨,為人們提供舒適方便的室內空間場所,但不同的建築類型又具有不同的用途和功能。在設計中實用性與審美性緊密的連系在一起,但應以實用為主, 審美從屬於實用,服從於實用。如陶瓷茶具、酒具,以及竹編籃子、筐子等,都首先應當讓人感到方便適用,然後才談得上漂亮美觀。因此,實用工藝品在設計製作的過程中,常常都是首先考慮到使用效果,根據實用特點來進行藝術處理與美化裝飾。這方面,我國古代的一些優秀工藝品堪稱典範,例如河北滿城出土的西漢「長信宮燈」,既是一件新穎獨特的青銅工藝品,又是一件方便適用的生活用品。設計還和生產技術具有緊密的聯系,物質材料對實用藝術有直接的制約和影響。建築材料從木石磚瓦到鋼筋水泥,不僅直接影響到建築設計和施工,而且直接影響到建築美學思想的變化。不僅如此,設計的實用性還往往要考慮產品的用料、費時、加工和成本等經濟方面的問題,盡量作到省工省料和降低成本,使其具有較低的消耗和較高等使用價值。FQa
與此同時,實用藝術又應當具有審美性,即滿足人們的審美需要和精神需要。由於實用藝術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隨時隨地都可以見到,所以它幾乎每日、每時、每刻都在發揮著審美作用,給人們以美的感受,從而在實用的前提下兼有審美的功能,達到物質與精神統一。例如,我國數量眾多的古代建築藝術和園林藝術,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成為名勝風景區的精華,使人們在游覽觀賞時,不但能夠欣賞到自然風光之美,還能領略到傳統藝術之美,並進而獲得豐富的歷史文化知識。8v'#fE
因此,實用藝術中,實用性與審美性二者應當是有機統一的。實用性是審美性的前提和基礎,審美性反過來也是可以增強實用性。所以,實用性和審美性二者相互促進,缺一不可,密不可分,它們構成了實用藝術最基本的原則和特徵。尤其需要指出的是,隨著社會生產力的不斷發展和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審美性在實用藝術中的比重越來越大,人們對實用藝術美的要求,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加廣泛和迫切。如室內裝飾布置就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從地面裝飾、牆面裝飾,到花樣繁多的燈具、琳琅滿目的床上用品,乃至擺設的壁掛、字畫、觀賞工藝品等,都日益普及,進入千家萬戶。隨著社會的發展,這一趨勢將更加明顯。up
現代設計在中國的發展速度還十分緩慢,中國設計與某些設計大國的設計作品還存在著很大的差距。這一方面是因為我國的科技還並不發達,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我國設計師在哲學休養上還存在十分巨大的差距。O
對立統一規律是唯物辯證法的根本規律,是唯物辯證法的實質與核心。它揭示了事物發展的源泉、動力和實質內容。同樣對立統一的規律也適用於現代設計這一藝術領域,也揭示了現代設計多媒體化、數字化的趨勢。近年來在我國電腦設計藝術也有了很大的發展,這也是我國設計界在認識上有了長足進步,正所謂新事物的發展總是需要一定的時間的。N:}Zvg
沒有純粹的藝術,同樣也沒有純粹的哲學,哲學總是某時代的意識和人生之詩的精華,可以抽象而高遠,似乎不食人間煙火,它是自己的人生,所以總與自己時代的倫理、科學和藝術有深刻的瓜葛和牽連。哲學總包涵、包括或代表著自己時代的科學主流中的某些東西,是這些東西的升華或抽象。正如笛卡兒哲學與當時的數學、洛克與心理學、康德與牛頓、黑格爾與當時科學中的進化觀念、現代哲學與語言學……的關系一樣,美的哲學亦復如此。正如現代設計這一藝術形式同樣與現代科技密不可分,形成了高科技化的發展方向。l-*$v8
實用工藝品設計是現代設計的一個十分重要的方面,實用工藝品,顧名思義首先應當考慮具有實用性,美學的審美性應當寓於實用性之中。因此在設計創作時,都應當圍繞著實際使用的要求來考慮和設計,從材料的選擇、外部造型、色彩裝飾等多方面,都要結合實用要求來考慮藝術處理和加工等問題。甚至設計作為觀賞用的特種工藝品也不例外,因為它們同樣具有實用目的,即美化人們的生活環境,所以也需要在設計中考慮到適應環境和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實用工藝品應當適用、經濟、美觀。就是要在滿足人們的物質需要的同時滿足人們的精神需要,在具有實用功能的同時也具有審美的功能。特別需要指出的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人們對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提出了愈來愈高的要求,不僅希望日常生活用品堅固適用,而且希望這些用品精緻美觀,甚至把美觀放到越來越重要的地位上。所以,未來設計的范圍和領域正在不斷擴大。工業設計將技術和藝術統一起來,努力使各項產品都達到適用、經濟、美觀的要求。Yv
純藝術和設計在所要達到的目的上是統一的,純藝術是通過藝術家的藝術創造力把他的生活經驗用某種藝術形式展現給藝術欣賞者。它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給人以精神上的美感,使觀眾感受到藝術家的心聲。而設計藝術是設計者通過對人們生活的方式和習慣結合美學因素而創作的,它給人們帶來實用和美觀結合的產品,給使用者帶來愉悅。然而它們在所運用的原理和工作的方式上又是對立的,設計主要考慮的是實用性原理,其次才考慮美學的因素,所謂設計出的作品可以是不美的但一定要是有用的。而研究純藝術的藝術家們可以不考慮作品的實用性而專門研究美學因素和個人風格,它所表現的內容可以是抽象的,設計作品卻一定要有一個具體的內容。每一個設計師都應該明白自己的作品中實用性和美觀性的主次,了解自己創作的目的。(+L
了解了藝術和設計的對立和統一後,我們就應該學習運用這一特質好好為我們的設計創作服務,避免在設計過程中犯這樣那樣的錯誤。純藝術可以脫離科技而繼續存在,遠古時代的洞窟中所發現的岩壁畫在今天看來一樣是十分的具有美學價值,而把遠古時代的洞窟作為居室設計的話我想沒有那些現代人願意居住在裡面。所以我們必須分清設計和純藝術的界限,藝術就是藝術、設計就是設計。我們學習的是設計,設計也將是我們未來的職業,所以如何把美學運用在設計作品中現在我們需要解決的問題。lBm N;
對立統一是一切事物的共同特質,如何解決矛盾的對立統一的關系是解決問題的關鍵,從事藝術的人解決了藝術在形式和內容的矛盾就可以成為傑出的藝術家;設計師解決了實用和美學的矛盾就可以成為偉大的設計家。在實用中創造美,運用現代和未來一切可以運用的科技來美化人們的生活必將是現代設計的發展趨勢。/
藝術需要哲學,設計更需要哲學,不懂哲學的藝術家不是真正的藝術家, 不懂哲學的設計師更不是真正的設計師。對於我們學習設計的人就更需要學習哲學, 運用可以運用的科技來美化人們的生活,成為一個真正的設計家

⑧ 美術家如何運用藝術語言

美術語言是一種特殊的語言,他主要由形體、明暗、色彩、空間、材質、機理等視覺語匯組成。美術作品的藝術語言不同與文學語言,在文學中,每個詞都有自己的獨立意義,比如"美麗""漂亮",而美術語言就必須經過藝術家的有機組合才能成為藝術語言。比如一條圈,一條不規則的曲線或一條直線,這是毫無意義的,但是如果通過一定的創造法則,那麼就完全不一般了。象馬蒂斯的《女人像》,就是用有變化的線條為藝術語匯,通過畫家的組合,形成一種獨特的藝術語言。我們可以看到,線條具有驚人的抽象能力,色彩,明暗等一些藝術語匯全被省略掉了,線和點主宰著一切,富有彈性的線條和形象緊密的組合在一起,構成了一個俊美、靚麗的婦女形象,與此同時,彈性有變化的線條產生了一種節奏感和生命活力感,傳達了一種躍然紙上的歡樂之情。如果在其中抽出一條線條,他將變得毫無意義。

1)形體:包括點、線、面、體。,

在美術的藝術語言中,點則 具有大小不同的面積或體積, 在平面上的點,由於大小、位置的不同, 可以使人產生不同的視覺感受,給人以不 同的情緒感染。在工藝美術的圖案設計中, 可以利用點構成各種優美的圖形。中國山 水畫中傳統的點苔法就是以各種形狀的點 來表現山石、地坡、枝幹上和樹根旁的苔 蘚雜草。這些點既是表現具體物象,又具 有一種獨特的美。在三維空間中,線是塑造形體的外輪廓線和標明形體 內部結構的結構線。所以,線在造型中具 有很重要的作用。線條能表現為一種心 理和情感的效果。(見課件:由學生選擇並簡單的講理由)水平直線給人以 平靜、沉穩、舒展、安寧的感受;垂直線 給人以挺拔、剛毅、庄嚴的感受;自由曲 線給人以自由、活潑、流動與愉悅的感受。 此外,線條還能表現出一定的空間關系。 例如兩條粗細不同的水平直線位於同一平 面時,粗的線使人感到它離人比較近,細 的線則使人感到離人比較遠。以線條作為 最基本的造型手段的中國傳統繪畫,在運 用線條這一藝術語言方面積累了極其豐富 的經驗。例如,以墨線勾描物象、多不著 色的白描,僅憑簡練的線條就可創造出動 人的藝術形象,如宋代著名的《朝元仙仗 圖》,或稱《八十七神仙卷》。中國古代 人物畫創造的"十八描" 就是為了表現中國古代人物衣 物褶紋而創造的用線方法。

面在美術的藝術語言中,比點、線更顯示 出具體的形,所以,談面實際上涉及到形。 各種幾何形給人以不同的視覺感受,例如 方形給人以方正、堅實的感覺;橫長方形 給人以平靜、沉重的感覺;豎長方形給人 以高聳、偉岸的感覺;等腰三角形給人以 向上與穩定的感覺。 以造型為主要特徵的美術,形的重要性遠 勝過於其他藝術,因為沒有形,也就沒有 美術。具有造型實體的建築藝術,其重要 藝術語言就是形。通常所說的一座建築的 立面,如希臘帕底農神廟和我國山西五台 山佛光寺大殿的正立面,體現了兩種不同 風格的建築美,同時,在立面的處理上都 運用了諸如對稱、均衡、比例、節奏、韻 律、虛實等一系列形式美法則。

體即體積,因此,體與形狀 體積是密不可分的。人對大小形體的感覺 是絕不相同的,大的體積,給人以雄偉、 沉重等感覺;小的體積,給人以靈巧、輕 松的感覺。例如,現今分布在江蘇南京及 其鄰近的許多南朝陵墓石刻,大多是表現 傳說中的瑞獸,它們都具有形體碩大,氣 勢逼人的特點,人們遠遠望去,其鮮明有 力的體形便給人以深刻的印象,使人產生 一種敬畏的心理。再如,中國古代的樓閣 式佛塔和歐洲中世紀的哥特式教堂,兩者 都有高聳的體形,但體形並不完全相同, 中國佛塔的層層屋檐形成了許多水平線, 輪廓飽滿而富有張力;哥特式教堂的立面 充滿了垂直線,呈現出一種強烈的升騰之 勢,藉此體現了基督教徒嚮往"天國"的 精神。

(2)明暗:明暗是自然界的物理現象,有光必然會造成物體接受光的不規則性,從而產生了明暗變化。自達芬奇總結出"明暗轉移法"後,他就成為西方繪畫表現立體感主要藝術語言之一。他強調畫面上的明暗的過度是連續的,像煙霧一樣,沒有截然的分界線。

(3)色彩是最具有感染力的美術語言,例如,凡是偏向於紅、橙、黃的 色相,由於能引起人對太陽、火光等的聯 想,給人以暖和的感覺,被稱為"暖色"; 偏向於青、藍、綠的色相,使人聯想到天 空、海洋等,使人產生寒冷的感覺,這些 色相就被稱為"冷色"。明度和純度均高的色彩給人以 華麗的感覺;明度、純度均低的色彩使人 感到朴實。美術家們正是利用色彩的這些 特性結合其他藝術語言,創造出富有感染 力的藝術形象。

(4)空間:是指物質存在的一種客觀形式, 由長度、寬度、高度表現出來。各個門類 的美術總是存在於一定空間之中,所以, 美術又稱"空間藝術"。在美術中,因其 種類不同,空間性質不盡相同。一般說來, 空間意識產生於視覺、觸覺和運動覺中。 這些由人的感覺感知的空間,其性質也是 不同的。一般地說,繪畫、書法篆刻、攝 影藝術的空間性質依靠視覺;雕塑、工藝 美術和建築藝術,除視覺外,還依靠觸覺 與運動覺。具體地說,繪畫是通過透視、 色彩、明暗等手段,在平面上產生現實空 間的假象。繪畫、攝影藝術和雕塑藝術中 的浮雕上形成的空間的錯覺,使畫面上的 空間分為近景、中景和遠景 3個層次。具 有真實的體積感的空間是真實的實體。特 別是建築藝術,"空間是建築的主角"。 建築與其他藝術的最大區別就在於它具有 可供人使用的空間而且空間的形狀、大小、 方向、開敞或封閉、明亮或黑暗,對人具 有強烈的情緒感染的作用。例如,一個寬 闊高大而又明亮的大廳,令人感到開朗舒 暢;小而平易的空間給人以溫馨,大而變 幻的空間使人感到迷惘;開闊的廣場令人 振奮, 四周圍有高牆的小廣場給人以威 懾……這些都說明建築的空間具有一種藝 術感染力量。

(5)材質和肌理:任何藝術都要依靠一定 的物質材料,如寫小說需要筆、紙和墨水, 但是,這些材料對於創造小說中的藝術形 象沒有多大的關系。然而,美術則不同, 各個門類的美術所創造的藝術形象與它使 用的物質材料密切相關。中國畫、油畫、 版畫等畫種的特點,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它 使用的物質材料,用質地細膩、潔白的漢 白玉或大理石塑造的少女的雕刻,顯然比 用陶土塑造的形象更動人;現代流行的玻 璃幕牆建築顯然比使用一般材料的建築更 使人賞心悅目;中國傳統的書法、篆刻藝 術離開了它使用的物質材料是很難想像的; 攝影藝術更是與它使用的膠卷、洗印葯品 等物質材料的性能和質量密切相關。所以, 物質材料在美術創作中的運用,不僅是創 造藝術形象的手段,而且物質材料的性能、 質量的好壞也與審美價值密切相關。

所謂肌理,是指美術作品表面的質感, 具體地講,就是美術作品表面的紋理,經 觸覺和視覺所感受到的起伏、平展、光滑、 粗糙、精細的程度。在繪畫藝術中一般稱 為筆觸,即繪畫中之筆法。例如,在油畫 中,畫家常用稀薄的顏料、輕勻柔潤的筆 法渲染出縹緲的雲天和明凈的水面,而用 濃重的顏料,重疊堆砌的筆觸畫出堅硬的 岩石和厚實的土地。在工藝美術作品中, 光滑的綢緞與粗毛線的編織物呈現出兩種 不同的肌理美。所以,合理運用材料的肌 理效果,也可以增強美術作品本身的審美 價值。正因為如此,材質和肌理也是美術 的藝術語言之一。

⑨ 藝術語言主要包括什麼

各個藝術門類,在長期的藝術發展中,都形成了自身獨特的藝術語言。如繪畫以線條、形狀、色彩、色調等藝術語言,構成繪畫形象;音樂以有組織的樂音、旋律、節拍、速度等藝術語言,構成音樂形象。

建築以空間組合、形體、線條、色彩、光影、質感和裝飾等藝術語言,構成建築形象;工藝美術以質材、造型、色彩、裝飾等藝術語言,構成工藝形象;電影以畫面及畫面的組接即蒙太奇,構成電影形象等。藝術語言的類型有寫實的、誇張的、隱喻的和象徵的幾種。

藝術語言以表現內容為目的,同時也具有獨立的審美價值。隨著藝術創作實踐的發展,藝術語言也在不斷地發展更新。熟練地掌握並運用本門類藝術的藝術語言,是藝術家進行藝術傳達的前提。在生活中,藝術語言不僅僅指美術,人的肢體語言也屬於藝術語言。比如微笑。

(9)藝術語言創造神韻之美擴展閱讀:

中外美學家、藝術家們早就注意到藝術語言在藝術創作和藝術作品中的重要作用。尤其是20 世紀,隨著各門藝術的發展,藝術語言更是越來越引起人文學者和藝術理論家們的注意。尤其是被稱為結構主義語言學之父的瑞士著名語言學家索緒爾。

他的《普通語言學教程》(1916),提出了語言的結構主義模式。結構主義語言學影響到人文社會科學的許多方 ,其中包括20世紀60年代誕生的電影符號學.電影符號學誕生於法國,其標志便是克里斯蒂
安·麥茨的《電影:語言還是言語》(1964) 。

任何藝術作品的形成,任何藝術形象的創造,都離不開一定的物質傳達手段客觀化、對象化的過程。正是由於藝術語言或藝術符號的作用,藝術創作才得以完成,藝術家的審美體驗和審美構思才得以從意識狀態物化為藝術作品和藝術形象,人類才可能在相互之間進行藝術交流。

藝術語言或藝術符號本身具有獨立的審美價值,人們在欣賞藝術作品時,首先接觸的就是線條、色彩、聲音、畫 等,這樣一些人的感官能夠直接感知的藝術作品的外部特徵。當然,藝術語言或藝術符號的主要作用不是創造藝術形象,在物質的感性的外殼中蘊藏著意識的、精神的內涵。

除此之外,藝術語言或藝術符號還是人類藝術思維的工具,因而各門藝術都有自己獨特的藝術語言體系或藝術符號體系,畫家用線條、色彩來構思創作,音樂家用旋律、和聲來構思創作,電影藝術家用畫 、聲音、蒙太奇來構思創作等等。

從這種意義上講,對於藝術語言和藝術符號的研究,應當成為美學和藝術學的一項重要內容。

閱讀全文

與藝術語言創造神韻之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改革工作成果匯報 瀏覽:49
醫療糾紛管理倫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瀏覽:959
工業光魔創造不可能720p 瀏覽:243
君主立憲制是法國大革命的成果 瀏覽:13
王成果青島科技大學 瀏覽:519
護理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875
使用權獲取途徑 瀏覽:759
怎麼投訴奧迪4s店 瀏覽:31
美術教師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740
股權轉讓合同模板 瀏覽:638
知識產權部門重點的工作計劃範文 瀏覽:826
用地批准書能證明土地的使用權權嗎 瀏覽:829
拓荒者知識產權 瀏覽:774
商標侵權事宜處理委託書 瀏覽:168
內容無版權今日頭條 瀏覽:327
房產糾紛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瀏覽:269
無形資產年限怎麼確定 瀏覽:542
工商登記人員工作總結2018 瀏覽:799
我要發明機器人300字 瀏覽:341
轉讓合作書 瀏覽: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