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從魚上發明的作文

從魚上發明的作文

發布時間:2021-08-03 23:07:32

㈠ 魚兒給科學家的啟示作文四十字

世界上有許多發明家都是從動物身上得到的啟示。那潛水艇又是從什麼身上得到的啟示呢?
當然是魚了!有一次在水池裡看魚,魚一會兒浮在水面,翻個身肚皮朝天仰游起來,一會兒沉到水底,竄來竄去,只能隱約看到一點影子,可真像只小小的潛水艇。從那時候我就想:那潛水艇是不是科學家從小魚身上得到啟示的?
為了弄清楚,我就去上網找資料。真是不找不知道,一找嚇一跳!小魚原來它是從魚鰓里透氣。難道潛水艇也有魚鰓?小魚有氣囊,難道潛水艇也有氣囊?
當然不是,潛水艇是帶氧氣下去的,就像上月球沒有帶氧氣一樣,不能生活在月球里的。
潛水艇在水裡時為什麼不會沉下去呢?和小魚一樣是什麼力量把身體抬起?那潛水艇是怎樣升降的呢?原來潛水艇上有一個蓄水倉,和小魚的氣囊一樣,當潛水艇要上升時,就通過水管把蓄水倉里水排出;潛水艇要沉下時,就通過水管往蓄水倉里注水。
那潛水艇是怎樣前進的呢?原來潛水艇後面有一個風扇叫排力扇,當潛水艇要前進時,只要開動排力扇就可以了。當然要升降時,也有升降排力扇可以調節升降速度。
哎!大自然真是奇妙,從動物身上一觀察就給你一個啟示。

㈡ 從魚的身上發明了潛水艇 作文(300字)

科學家(主語保留)
從魚的身上(介賓結構作狀語去掉)
得到了(謂語保留)
啟示(賓語保留)
,發明了(謂語保留)
潛水艇(賓語保留)。
答案:科學家得到了啟示,發明了潛水艇。

㈢ 作文由魚想到的發明400字

世界上有來許多發明家都是從自動物身上得到的啟示。那潛水艇又是從什麼身上得到的啟示呢?
當然是魚了!有一次在水池裡看魚,魚一會兒浮在水面,翻個身肚皮朝天仰游起來,一會兒沉到水底,竄來竄去,只能隱約看到一點影子,可真像只小小的潛水艇。從那時候我就想:那潛水艇是不是科學家從小魚身上得到啟示的?
為了弄清楚,我就去上網找資料。真是不找不知道,一找嚇一跳!小魚原來它是從魚鰓里透氣。難道潛水艇也有魚鰓?小魚有氣囊,難道潛水艇也有氣囊?
當然不是,潛水艇是帶氧氣下去的,就像上月球沒有帶氧氣一樣,不能生活在月球里的。
潛水艇在水裡時為什麼不會沉下去呢?和小魚一樣是什麼力量把身體抬起?那潛水艇是怎樣升降的呢?原來潛水艇上有一個蓄水倉,和小魚的氣囊一樣,當潛水艇要上升時,就通過水管把蓄水倉里水排出;潛水艇要沉下時,就通過水管往蓄水倉里注水。
那潛水艇是怎樣前進的呢?原來潛水艇後面有一個風扇叫排力扇,當潛水艇要前進時,只要開動排力扇就可以了。當然要升降時,也有升降排力扇可以調節升降速度。

㈣ 人類從魚身上得到什麼啟示發明了船作文

根據魚的形狀發明魚雷、潛艇等。
19世紀初,義大利物理學家伏特,以電魚發電器官為模型,設計出世界上最早的伏打電池。
魚能在伸手不見五指的海里與海流搏鬥,並能准確地發現障礙物,確定正確的方向。這些本領十分奇特。科學研究表明,這些行為是魚類使用身體上的側線完成的,它是魚類的「第六感」系統,由數千個延伸整個身體的細小毛發細胞組成。即使是在完全黑暗的海水中,側線也會對魚類身體周圍的水流做出反應,從而正確地偵測到障礙物和水流的動物。不久前,伊利諾伊州立大學的科研小組仿生開發出一套可使機器人擁有「第六感」的人工側線,它與魚類的側線系統相似。這種人工側線由許多排列在表面的,類似於發束的微小矽片組成,每一條都通過微較鏈連接在一個電子感應器上。當水流與硅束接觸時,硅束會因不同的水流速度而彎曲,使感測能偵測到硅束彎曲的角度和方向,從而幫助機器人找出它想去的方向。

㈤ 魚兒給科學家的啟示作文

小魚的啟示
世界上有許多發明家都是從動物身上得到的啟示。那潛水艇又是內從什麼身上得到容的啟示呢?
當然是魚了!有一次在水池裡看魚,魚一會兒浮在水面,翻個身肚皮朝天仰游起來,一會兒沉到水底,竄來竄去,只能隱約看到一點影子,可真像只小小的潛水艇。從那時候我就想:那潛水艇是不是科學家從小魚身上得到啟示的?
為了弄清楚,我就去上網找資料。真是不找不知道,一找嚇一跳!小魚原來它是從魚鰓里透氣。難道潛水艇也有魚鰓?小魚有氣囊,難道潛水艇也有氣囊?
當然不是,潛水艇是帶氧氣下去的,就像上月球沒有帶氧氣一樣,不能生活在月球里的。
潛水艇在水裡時為什麼不會沉下去呢?和小魚一樣是什麼力量把身體抬起?那潛水艇是怎樣升降的呢?原來潛水艇上有一個蓄水倉,和小魚的氣囊一樣,當潛水艇要上升時,就通過水管把蓄水倉里水排出;潛水艇要沉下時,就通過水管往蓄水倉里注水。
那潛水艇是怎樣前進的呢?原來潛水艇後面有一個風扇叫排力扇,當潛水艇要前進時,只要開動排力扇就可以了。當然要升降時,也有升降排力扇可以調節升降速度。
哎!大自然真是奇妙,從動物身上一觀察就給你一個啟示。

㈥ 發明淺水艇從魚得到什麼啟發作文600字

潛水艇是怎復能樣發明的呢?為了讓制一種船既能在水面劃,又能在海底游,科學家觀察到了魚這種動物。
魚肚中有一種東西叫魚鰾,裡面裝滿了空氣。在魚想潛到水底時,將魚鰾中的空氣排出,浮力就立刻變小了,魚可自由地沉下水面。而潛水艇中也有一種機器,裡面也裝滿了空氣,將空氣一排出,潛水艇便能沉下水底。科學家是按這個原理製造的潛水艇。
看,我們如今已經很高級的潛水艇,原來它們是利用魚鰾原理而做的。
是的,生活中若沒有動物,人類將會失去很多發明的機會。可以說,動物對人類生活也有很大的幫助。

參考參考吧,採納

㈦ 人類根據魚發明了什麼作文(第一人稱)

根據魚的形狀發明魚雷、潛艇等。
19世紀初,義大利物理學家伏特,以電魚回發電器官為模答型,設計出世界上最早的伏打電池。
魚能在伸手不見五指的海里與海流搏鬥,並能准確地發現障礙物,確定正確的方向。這些本領十分奇特。科學研究表明,這些行為是魚類使用身體上的側線完成的,它是魚類的「第六感」系統,由數千個延伸整個身體的細小毛發細胞組成。即使是在完全黑暗的海水中,側線也會對魚類身體周圍的水流做出反應,從而正確地偵測到障礙物和水流的動物。不久前,伊利諾伊州立大學的科研小組仿生開發出一套可使機器人擁有「第六感」的人工側線,它與魚類的側線系統相似。這種人工側線由許多排列在表面的,類似於發束的微小矽片組成,每一條都通過微較鏈連接在一個電子感應器上。當水流與硅束接觸時,硅束會因不同的水流速度而彎曲,使感測能偵測到硅束彎曲的角度和方向,從而幫助機器人找出它想去的方向。

㈧ 從魚身上得到的啟示,作文

魚的啟示
以前,我看到魚兒在水裡游就覺得很奇怪:我在水中只能憋半分多鍾,為什麼魚兒在水裡游得那麼自在呢?
後來,我在科學書上找到了答案。原來,魚兒有個器官叫鰓,它能幫助魚兒把水中的氧氣分離出來,使魚兒能在有氧水中不用換氣。而人不是水生生物,不具備在水中分離氧氣的特徵,所以人類在水中只能憋氣,時不時還要把頭探出來換氣。但是,魚兒一旦離開了水,就只能等死了,因為魚兒只能在水中呼吸、生活,不能到陸地上來。
魚兒在水中能不換氣的疑問解開了,這也給了我一個新的啟發。如果潛水艇上也裝上一個模仿魚鰓的裝置——人工氧氣分離機,就能像魚兒一樣長期在水中潛行而不用「換氣」了。
我設計的「人工氧氣分離機」,由吸水艙、離氧裝置、傳氧帶、凈水器、排水管五個部分組成。先是由吸水艙把水吸進去,然後用離氧裝置把氧氣給排出,分離出的氧氣由傳氧帶送到生活區供船員使用,剩餘的作為備用氧。被分離了一部分氧氣的水則被引入凈水器,凈水器把臟的物質排出,那些臟物質則作為新能源被利用起來了,最後,被凈化的水由排水管排出,並作為動力。有了這個裝置,只要是一些攜帶較多能源的大潛艇,在水裡潛行半個月也沒問題。
大自然的啟示可不止這些,只要我們用心觀察,你就會發現更多的奧秘就在我們的身邊。

閱讀全文

與從魚上發明的作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改革工作成果匯報 瀏覽:49
醫療糾紛管理倫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瀏覽:959
工業光魔創造不可能720p 瀏覽:243
君主立憲制是法國大革命的成果 瀏覽:13
王成果青島科技大學 瀏覽:519
護理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875
使用權獲取途徑 瀏覽:759
怎麼投訴奧迪4s店 瀏覽:31
美術教師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740
股權轉讓合同模板 瀏覽:638
知識產權部門重點的工作計劃範文 瀏覽:826
用地批准書能證明土地的使用權權嗎 瀏覽:829
拓荒者知識產權 瀏覽:774
商標侵權事宜處理委託書 瀏覽:168
內容無版權今日頭條 瀏覽:327
房產糾紛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瀏覽:269
無形資產年限怎麼確定 瀏覽:542
工商登記人員工作總結2018 瀏覽:799
我要發明機器人300字 瀏覽:341
轉讓合作書 瀏覽: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