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麼事存款貨幣的創造
存款創造的前提條件
1、部分准備金制度:
又稱存款法定準備金制度,是指為防止信用過度創造,國家以法律形式規定商業銀行的存款必須按一定比例上繳中央銀行作為法定存款准備金,商業銀行不得動用,其餘部分可以用於放款的制度。故提高法定存款准備金對銀行信貸能力有很強的制約作用。
2、非現金結算制度:
個人可以通過開出支票進行貨幣支付,銀行之間的往來通過轉賬結算,無須有現金。這樣,銀行可以通過記帳的方式發放貸款,從而進行信用擴張。
在實際經濟生活中,銀行提供的貨幣和貸款會通過數次存款、貸款等活動產生出數倍於它的存款,簡單理解就是銀行把存款(一般是定期存款)扣除法定準備金後發放貸款,提高了流通貨幣的利用效率,如果流轉速度越快存款貨幣的創造能力越大,所需的流通貨幣量就越少,銀行通過信用杠桿創造了比實際流通中更多的貨幣量,這就是存款貨幣的創造。
② 存款的意義
活期儲蓄:該儲種適應廣大客戶臨時閑置不用的資金的存儲。
1.一元起存,由儲蓄機構發給存摺。存摺記名,可以預留密碼。存摺遺失可以掛失。
2.開戶後憑存摺可以隨時存取,可在聯網的電腦儲蓄所通存通兌。
3.利息按結息日(6月30日)掛牌的活期儲蓄存款利率計付。全部支取存款時,按支取日掛牌活期儲蓄存款利率計付利息。
定活兩便儲蓄:該儲種既有定期之利,又有活期之便,安全方便,適合群眾一時投資渠道舉棋不定時存儲。
1.起存金額一般為五十元。
2.存單分記名不記名兩種。
3.存期不滿三個月的,按天數計付活期利息;存期三個月以上(含三個月),不滿半年的,整個存期按支取日定期整存整取三個月存款利率打六折計息;存期半年以上(含半年),不滿一年的,整個存期按支取日定期整存整取半年期存款利率打六折計息;存期在一年以上(含一年),無論存期多長,整個存期一律按支取日定期整存整取一年期存款利率打六折計息。上述各檔次均不分段計息。
整存整取定期儲蓄:該儲種適應廣大群眾生活待用款,存儲既安全、又獲利。
1.起存金額一般為五十元。存期分三個月、半年、一年、二年、三年、五年。
2.本金一次存入,由銀行開具存單。存單記名,可留密碼,可掛失。
3.利息按存單開戶日掛牌公告的相應的定期儲蓄存款利率計付,提前支取按支取日掛牌公告的活期儲蓄存款利率計付利息。提前支取,須憑存單和存款人的身份證明辦理。
4.存單可在聯網的電腦儲蓄所通存通兌。
存本取息定期儲蓄:該儲種適合持較大數額現金的儲蓄投資者。
1.一次存入本金,起存金額一般為5000元,多存不限。
2.存期分為一年、三年、五年三種。
3.存摺記名,可留印鑒或密碼,可掛失。
4.利息憑存摺分期支取,可以一個月或幾個月取息一次,由儲戶與儲蓄機構協商確定。
如果儲戶需要提前支取本金,可憑本人身份證件,按定期存款提前支取的規定計算存期內利息,並扣回多支付的利息。
③ 為什麼說貸款創造存款
這位兄弟所說的實際上就是銀行的存款創造過程。
這個理論有三個基本假設:
(1)各商業銀行嚴格法定準備率儲備庫存現金,不持有超額准備金。這里的超額准備金是指商業銀行實際准備金與法定準備金之間的差額。
(2)社會公眾在交易時全部使用支票方式進行支付,不使用現鈔。換句話說,中央銀行所發行的鈔票都作為新增存款准備金全部保留在銀行系統的金庫中,公眾手中無現金。
(3)各商業銀行的存款只有一種可以簽發支票的活期存款,沒有定期存款及其他儲種。
下面是銀行存款的創造過程:
當某銀行接受客戶繳存的一筆現金存款時,按法定準備率留下部分現金,剩餘的存款銀行可將其借貸出去。在現代體系中,一筆貸款通常是以借貸人的身份存放於某個銀行的支票賬戶中或以轉帳支付的方式轉向另一個銀行的存款帳戶。以約定的期限內,借貸人對該貸款擁有支配權。對整個銀行體系來說,實際上是又增加了一筆存款。那麼該銀行就可以對這筆存款留下准備金後再將超額的那部分存款繼續借貸出去,這個過程會不斷地繼續進行下去,直到全部現鈔都成為存款准備金,保留在整個銀行體系之中為止。這意味著銀行體系將會獲得大於初始現金存款額的銀行存款總額,這種由於銀行體系一連串的存款,貸款,再存款,再貸款……的過程,使銀行存款總額不斷增加的機制就稱為銀行存款的創造機制。
此答案參考:《開放經濟的宏觀經濟學》第263頁,作者:曹家和,河海大學出版社
當然,這只是理論,現實生活中要比這個復雜得多,銀行的存款創造也沒有理論上那麼多。
④ 儲蓄創造了資本怎麼理解,在經濟上講什麼意思
個人覺得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理解:【1】負債的定義:負債,是指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預期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的現時義務。債務轉為資本,負債終止了,形成經濟利益的流出。【2】債權人入股以後,佔10%股份,假設某年稅後可分配利潤為100萬。之前這些都是自己的,但由於債權人佔10%,那麼股利分配的時候就要分配10%出去,這就是未來的經濟利益流出。
⑤ 中央銀行在存款創造過程中,發揮哪些作用
商業銀行創造存款貨幣的過程派生存款產生的過程,就是各級商業銀行吸收存款、發放貸款、轉帳結算,不斷地在各銀行存款戶之間轉移,形成新的存款額,最終導致銀行體系存款總量增加的系列過程。
⑥ 存款,對於的銀行的意義是什麼
存款是先於貸款的,沒有存款,就談不上貸款,存款時貸款的前提條件。
銀行的存、貸款是相互影響的。存款是銀行的主要資金來源,存款規模製約著貸款規模。貸款又能創造出存款來,甲行的貸款可能在甲行形成存款,也可以通過支付在乙行形成存款,這種存款又可以產生新的貸款。
(6)存款創造有什麼意義擴展閱讀:
從產生時間來看,存款早於銀行。中國在唐代就出現了專門收受和保管錢財的櫃坊,存戶可憑類似支票的「貼」或其他信物支錢。
中世紀在歐洲出現的錢幣兌換商也接受顧客存錢,屬錢財保管性質,不支付利息,是外國銀行存款業務的萌芽。隨著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的出現,銀行的存款業務得到了迅速發展。
存款可按多種方式分類,如按產生方式可分為原始存款和派生存款,按期限可分為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按存款者的不同(以中國為例),則可劃分為單位存款和個人存款。個人存款即居民儲蓄存款,是居民個人存入銀行的貨幣。
⑦ 銀行創造派生存款有什麼用
這個問題問得太有深度了。首先你理解的重點不對,貨幣是商品交易的媒介,離開商品便不存在任何意義。看上去銀行是派生出來了1000萬的存款,但這反應的是這1000萬的經濟關系,並不時平白無故的多出了1000萬,這1000萬是衡量其經濟關系的。貨幣的多少不是關鍵,從等價交換過渡到以貨幣為媒介進行交換後,貨幣作為媒介反應了當時的經濟關系。重點不是貨幣的多少,而是商品經濟關系的豐富程度。所以,貨幣作為媒介,可以統計當時的經濟關系,其本身是沒有價值的,其價值就是媒介作用。
⑧ 派生存款的創造指什麼
派生存款(Derivative Deposit)——是原始存款的對稱,是指由商業銀行發放貸款、辦理專貼現或投資等業務活動引申而屬來的存款。派生存款產生的過程,就是商業銀行吸收存款、發放貸款,形成新的存款額,最終導致銀行體系存款總量增加的過程。
原始存款和派生存款以及派生存款創造的條件原始存款是指銀行以現金形式吸收的,能增加其准備金的存款。派生存款的創造必須具備兩大基本條件:
①部分准備金制度:准備金的多少與派生存款量直接相關。銀行提取的准備金佔全部存款的比例稱作存款准備金率。存款准備金率越高,提取的准備金越多,銀行可用的資金就越少,派生存款量也相應減少;反之,存款准備金率越低,提取的准備金越少,銀行可用資金就越多,派生存款量也相應增加。
②非現金結算制度:在現代信用制度下,銀行向客戶貸款是通過增加客戶在銀行存款帳戶的余額進行的,客戶則是通過簽發支票來完成他的支付行為。因此,銀行在增加貸款或投資的同時,也增加了存款額,即創造出了派生存款。如果客戶以提取現金方式向銀行取得貸款,就不會形成派生存款。
⑨ 什麼是存款創造
所謂的存款創造是只派生存款的產生過程。中央銀行投入基礎貨幣後進入商業銀行後,除存款准備金外,剩餘存款將投入信貸,而信貸基金將再次迴流銀行領域,從而成倍的增加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