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考試發明家

考試發明家

發布時間:2021-08-03 20:41:06

Ⅰ 教資考試我國著名科學家與常見科普讀物

祖沖之(429一500),南北朝時期人,傑出的數學家、科學家。其主要貢獻在數學、天文歷法和機械三方面。祖沖之計算出圓周率值,這是當時世界上最精確的值,直到1100多年以後才被阿拉伯和法國的數學家超過。
賈思勰,北朝北魏人,傑出的農學家,代表著作為《齊民要術》,為我國歷史上第一部系統的農學著作。
沈括(1031--1095),北宋科學家、改革家。代表作《夢溪筆談》,精通天文、數學、物理學、化學、地質學,氣象學、地理學、農學和醫學。
秦九韶(1208--1261),南宋人,數學家,與李冶、楊輝、朱世傑並稱宋元數學四大家,其代表著作《數書九章》,其中的大衍求一術、三斜求積術和秦九韶演算法是具有世界意義的重要貢獻。
張仲景(約150一219),醫學家,所著《傷寒雜病論》為中醫史上第一部「理、法、方、葯齊備的論著」,後人稱之為「中醫方書的鼻祖」。
李時珍(1518--1593),明代人,葯學家,所著《本草綱目》為一部世界上偉大的葯典。
張衡(78—139),我國東漢時期偉大的天文學家、數學家、發明家、地理學家、制圖學家、文學家,在漢朝官至尚書,為我國天文學、機械技術、地震學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發明了地動儀。
梁思成(1901--1972)建築學家,他代表中國參加了聯合國大廈的設計,為東北大學和清華大學創辦了建築系,長期從事教育事業和中國建築史的研究工作。
錢學森(1911—2009),人類航天科技的重要開創者和主要奠基人之一,在多個學科領域取得卓著成就。
華羅庚(1910一1985),世界著名數學家,中國解析數論、矩陣幾何學、典型群、自安函數論等多方面研究的創始人和開拓者。
袁隆平農學家、雜交水稻育種專家,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Ⅱ 發明家的資料

一號發明家
http://ke..com/view/69200.htm

Ⅲ 經典考試素材有哪些

1.立 志
生活中常常可以看見,在同樣艱苦的條件下,有的人萎靡不振,有的人卻能一奮驥足。因為志氣在其中起著重要作用。一個有堅定信仰和志氣的人,他認為人生的全意義就在於為自己的志向作出不懈的努力。一些有志青年在別人嘆氣、泄氣、游盪宴樂的時候,卻收獲著耕耘的碩果:上海青年潘德明用七年時間徒步環球旅行;炊事員曹家彬當上了空軍學院的英語教師。通過刻苦自學而成為發明家、企業家、科學家的又何嘗少啊!可謂:「有志者,事竟成。」
艱苦的環境有利於磨練一個人的品格,激勵一個人的鬥志,增強一個人的能力。立業靠志氣,志氣是事業的脊樑。所以,每個想為國作出貢獻的人,必須有一個堅定的志向。
格言名句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孔子) 志不強者智不達。(墨子)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曹操) 志當存高遠。(諸葛亮) 有志者事竟成也。(范曄)
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王勃) 慷慨丈夫志,可以耀鋒芒。(孟郊)
治天下者必先立其志。(程顥) 心志之力,可稱為人品行之中心力。(薛瑄)
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王守仁) 青年應立志作大事,不可立志作大官。(孫中山)
沒有雄心壯志的人,他們的生活缺乏偉大的動力,自然不能盼望他們會有傑出的成就。(華羅庚)
朝著一定目標走去是「志」,一鼓作氣中途絕不停止是「氣」,兩者合起來就是志氣,一切事業的成敗者取決於此。(卡耐基) 抱負是高尚行為成長的萌芽。(英格利希) 抱負永遠是一種歡樂,是一種如地產一般可靠的財產。(羅伯特•史蒂文生)雄心壯志是茫茫黑夜中的北半星。(勃朗寧) 壯志與熱情是偉業的輔冀。(歌德) 立志是事業的大門,工作是登門入室的旅程。(巴斯德) 立志、工作、成功,是人類活動的三大要素。(巴斯德) 要向大的目標走去,就得從小的目標開始。(列寧) 確定個人志向,選好專業,這是幸福的源泉。(蘇霍姆林斯基) 無目標而生活,猶如沒有羅盤而航行。(拉斯金) 一個人如果胸無大志,即使再有壯麗的舉動也稱不上是偉人。(拉羅什夫科)
「立志」在人間
中國俗語中也有大量歌頌立志的警句,如「有志者事竟成」;「無志之人常立志,有志之人立志長」;「人窮不可志短」;「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長百歲」。這些自然都是催人奮進的名言雋語,永遠值得我們回味,並以之作為自己前進的動力。
至於文人騷客,歌頌立志的詩歌更是不可勝數。曹操的「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陶淵明的「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李世明的「心隨朗月高,志與秋霜潔」,劉禹錫的「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滿天」,白居易的「憐君頭早白,其志竟不衰」,杜甫的「非無江海志,瀟灑送日月」,陸游的「壯心未與年俱老,死去猛猶能作鬼雄」,蘇軾的「回狂瀾於既倒,支大夏於將傾」等等,這些詩文為中華民族兒女樹立凌支壯志,起到了不可估量的重大作用。
馬克思的偉大目標
1835年8月,馬克思就要在特利爾中學畢業了。畢業前夕,班裡的同學都在談擇業的問題。有的想當官,有的想經商,有的願意做醫生,有的卻愛上了神甫。
馬克思在他的畢業論文中卻提出了一個嶄新的思想。他在文章結尾部分寫道:「我們選擇職業所應遵循的主要指針,是人類的幸福……」
老師為這篇閃耀著偉大思想火光的論文大為驚嘆,在畢業證書上寫下「思想豐富,理解深刻」的評語。
馬克思循著「尋找人類幸福」的偉大指針最終揭示了資本主義的本質,成為19世紀最偉大的思想家。
毛澤東以天下為己任
毛澤東從青少年時代起就立志救國,獻身革命。他在中學念書的時候,同學們稱他「身無分文,心憂天下」。他在離家求學前夕改寫了日本西鄉隆盛的一首詩留給父親:「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1914年,毛澤東在長沙第一師范學習期間,全部費用只有169元錢,而且其中三分之一花在訂報上,鋪蓋和衣服則非常簡陋單薄。但他從不以此為念,常常和朋友互相勉勵說,讀書要有理想,要有「以天下為已任」的雄心壯志。他還與朋友們提出「三不談」:不談金錢,不談身邊瑣事,在校學習期間不談男女戀愛問題。他認為,改造國家,改造社會,對學問的需要太迫切了,一定要珍惜寶貴的青春,把時間和精力都花在有價值的事情上。
「為了中中華民族之崛起」
有一年暑假,周恩來到奉天城(今沈陽)東郊一個同學家裡去做客。這位同學的祖父是一個很愛國的農村私塾先生,他帶周恩來到附近的日俄戰場遺址去參觀。中國人民受列強歁侮的奇恥大辱,在周恩來幼小的心靈上種下了救國救民的火種。有一次,學校里的魏校長問同學們:「你們為什麼要讀書?」課堂里頓時寂靜無聲。停了一刻,一個同學畢恭畢敬地站起來回答說:「讀書是為了尋求出路!」話音剛落,另一個同學說:「為了榮宗耀祖!」
這時,一個同學霍地從座位中站起。他,濃眉大眼,昂首挺胸,大聲回答道:「為了中華民族之崛起,騰飛於世界!」
他,便是周恩來,當時,年12歲。
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
宋代范仲淹有志於天下,他兩歲便失去父親,母親貧困無依,就改嫁到長山一位姓朱的人家。范仲淹稍微懂事之後,知道了自己的家世,泣別了慈母,到南都學舍不分晝夜地苦讀五年中間,竟然沒有解開衣服好好地睡過覺。有時睏倦已極,便用冷水沖洗一下頭臉。他邊稠粥都不夠吃,所以常常忍飢挨餓熬到下午才吃飯。就這樣,他勤奮學習廢寢忘食,《詩》、《書》、《禮》、《易》、《樂》、《春秋》這六部《六經》之旨,便精通了,從而慷慨激昂地表達了以天下為已任的偉大志向,不僅提出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偉大換負而且成為宋代有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
岳飛矢志報國
北宋末年的民族英雄岳飛,正是在金人入侵的動亂年代裡,立下了「還我河山」的壯志,他一生征戰沙場,死而後已。當岳飛率兵屢敗金兵,建有大功的時候,有人贈送美人以示慰勞岳飛說:「金兵未滅,難道是大將安樂的時候嗎?」毅然將美女退了回去。宋高宗要為他建宅第、立家室,以褒獎他的赫赫戰功,他又辭謝道:「金兵未滅,可以家為?」岳飛一生矢志不移,終於留下了千古美名。
徐特立斷指明志
辛亥革命前夕的一天,徐特立在長沙修業學校向師生員工作時事報告。講到帝國主義對中國的野蠻侵略,講到軟弱無能的清政府不能保護主權和人民,講到中國的老百姓被歁侮、被屠殺……激昂悲憤之時,他拍案捶胸,聲淚俱下。怱然,他猛地一個轉身,跑到廚房取來一把菜刀,當、著師生們的面,「砰」的一聲砍斷了左手一節手指,頓時鮮血淋漓,濺染衣衫。接著,他用斷指在白紙上寫下八個血字:驅除韃虜,恢復中華。聽著徐特立演說的青年,頓時熱血沸騰,群情激昂,呼聲雷動。徐特立的斷指壯舉,很快傳遍了長沙。
李少石矢志不移
李少石同志在大革命時受到馬列主義的影響,參加了共產主義青年團。他立下的志向是:「神州遍地見紅旗」。為了實現這個志向,他在廣、香港、上海等地,艱苦工作,英勇斗爭。他入過獄,身患肺病,受盡折磨。但他說:「雪山未阻徵人路,霜獄能磨戰士姿。」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他都在為共產主義理想而奮斗。
陳勝的鴻鵠之志
司馬遷在《史記•陳涉世家》里給我們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陳涉少時,曾受人僱傭,替人耕種,心中並不滿於這種處境,在壟上休息時,常感慨悵恨,有一回對同耕者說:「假如哪一天富貴了,不要忘了拉朋友一把。」同伴嘲笑他,「你現在替人耕種,地位卑微,還說什麼富足呢。」陳涉長嘆一聲:「唉,燕雀怎能知道鴻鵠的志向呢?」陳涉後來在大澤鄉和吳廣發動起義滅秦,做出了驚天動地的壯舉,若無佣耕壟上時埋在心裡的一段鴻鵠大志,怎能想像後來的富足榮華?昔日曾嘲笑過陳涉的同伴,屬於那一種安於現狀不存「非分」之想,得過且過的大多數,若得不到陳涉的幫襯怕只有老死於田野。是什麼造成這種天壤之別呢?關鍵恐怕並非在於兩人智慧才能上的差距,而首先在於是否存了一份奮爭的心,是否有一種改變現狀的強烈慾望。陳涉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壯士不死則已,死即舉大名耳。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有這樣的雄心壯志,有這樣一種雖死不辭的精神及高度的自尊自信,則人在此種心志下激發出來的潛能,又豈是那些連夢都不做一個的瞌睡不醒的人所能比及的?
確立遠大理想,意味著事業成功了一半,此話並不過分。縱觀古今中外,哪一個成大事業的人胸中沒有超乎常人的志向?夫欲之人,不可能激起生活的層層浪花,無志之人不可能享受事業的種種輝煌。
摘取王冠上的明珠
哥德巴赫猜想一直被視作數學王冠上的明珠。兩百多年來,有不少科學家試圖征服它,並因此耗費了巨大的精力,都沒有成功。陳景潤上中學時,數學老師把它作為一則趣聞,告訴大家,陳景潤聽後,暗暗立志摘取這一明珠。他把它當作自己的事業。他拚命地積累知識,奮力地演算難題,草稿紙整麻袋整麻袋地裝。最後終於用自己的智慧和意志的合力,移動數學群山,摘取了數學王冠上的明珠,發明了「陳氏定理」。
朱買臣負薪立志
西漢時期的朱買臣,年幼喪失父母,孤苦伶仃,靠賣柴度日。然而他人窮志不窮。他有志氣,有抱負,決心刻苦學習,為民做事。妻子因為家窮以及朱買臣讀書「惡習」不改,和他離了婚。朱買臣並不氣餒,相反,更集中精力讀書。由於他知識廣博,漢武帝時,被拜這中大夫,後又出任會稽太守、主爵都尉,直至做到丞相長史,在當官司期間,他廉潔奉公,極負盛名。
王充少年有志,終成大志
我們還可以從東漢王充居貧賤而壯志凌雲的故事中,獲得很多啟發。王充是東漢的大思想家,但他少時家境貧困。當孩子們都去捉鳥、捕蟬和爬樹,興致勃勃地去玩耍之果,王充卻不去,而是努力學習認字寫字,去學習儒家經典《論語》《尚書》。同時,他又不斷修養自己的品德。後來,有機會去京師,拜班彪為師。他雖喜歡博覽群書,但因為家境貧寒,無錢買書,便到洛陽賣書的地方去,去讀人家所賣的那些書。他雖然窮得沒有一畝地可以養身,但心情卻比王公大人要舒暢;卑賤得沒有一斗一石的俸祿,內心卻如同俸祿萬鍾的人一樣富有。後來,他做了官也不欣喜若狂,丟了官也不悵恨不已,安逸快樂之時不敢放縱自己的慾望,貧困潦倒之時,也不改變自己的志向,經過30多年的努力,他終於寫出了名垂千古的《論衡》。
左思立志,堅忍不拔
西晉文學家左思,少年時,讀子張衡的《兩京賦》,受到了很大的啟發,決心將來撰寫《三都賦》。陸機聽了不禁撫掌而笑。說像左思這樣的粗俗之人。說像左思這樣的粗俗之人,居然想作《三都賦》這樣的宏篇巨著,簡直是笑話。即使費力寫成,也必定毫無價值,只配用來蓋酒壇子而已。面對這樣的羞辱,左思矢志不移。他聽說著作郎張載曾游歷岷、邛(今四川),就多次登門求教,以便熟悉當地的山川、物產、風俗。並廣泛查詢了解,大量搜集資料,然後專心致志,奮力寫作。在他的房間里,籬笆旁,廁所里到處放著紙筆,只要想起好的詞句,就隨手記錄下來,並反復修改。左思整整花費了十年心血,終於完成了《三都賦》。陸機在驚異之餘,佩服得五體投地,只得甘拜下風。
徐霞客「踏遍青山成大道」
明代旅遊家徐霞客,幼年便勤奮好學,博覽圖地誌。由於明末政治黑暗,他不去做官,立志旅行,從22歲開始出遊,前後經過32年,足跡北至燕晉,南達雲貴和兩廣,名山大川幾乎沒有不到過的。在游歷之時,他嘗盡了千辛萬苦,星月寒星之下,他露宿過;嚴格酷暑,他都未間斷過;忍飢挨餓的境況,他常碰到。他常常拿著一根幾尺長的鐵棍,去登山,去探尋險境。城牆邊,枯樹下,點燃一堆柴草,借著火光就寫他的游記。終於經過數十年的努力,以驚人的毅力,寫出了千古奇書《徐霞客游記》。
夙抱壯志,漫遊世界
20世紀30年代,上海青年潘德明,徙步(小部分靠自行車)環球派行,歷時七年。
潘德明出生在浙江湖州一個成衣匠家庭,他從小酷愛體育,「夙抱壯志,欲作世界漫遊」。因此,他潛心鑽研外語,閱讀世界地理和旅遊書籍,為環游世界作準備。
1930年6月18日,《申報》報道:「中國青年亞細亞步行團」消息,潘德明聞訊後即報名參加,開始步行團有8人,及至越南,只剩他一人。旅行途中他歷盡艱險,他曾三次遇虎,1932年初,他穿越1380里沙漠去利雅得時,因缺水而昏迷,幸遇一支駱駝隊才獲救。1937年7月,潘德明戰勝艱難險阻,環遊了40多個國家和地區,終於回到了祖國的雲南省西雙版納。
懲罰」實現了
布特列洛夫(俄國著名化學家,1928-1986)少年時代在學校讀書時,就對化學特別愛好,經常私自在宿舍里動手做實驗。在一次,在實驗的過程中發生爆炸,嚴厲的學監把他關進了禁閉室,還在他胸前掛了一塊牌子,上面寫著:「偉大的化學家」。譏諷和懲罰絲毫動搖不了布特列洛夫從事化學研究的偉大志向。經過不斷的探索和努力,他終於在33歲的時候,提出了有機化合物的結構問題的創見,被人們譽為「偉大的化學家」。他默地說:「這個稱號在20年前是對我的懲罰,現在卻實現了。」
化學家李比希實現諾言
著名化學家李比希小學時,有一天,校長問他:「你將來打算干什麼呢?」他響亮地回答說:「我想當一個化學家。」話音剛落,全班同學鬨堂大笑。然而,就是這個被人取笑的孩子,堅持不懈地向著自己定下的目標前進,終於成了著名的化學家,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
航海家鮑迪奇
美國數學家納撒爾•鮑迪奇,從10歲起就到圖書館去刻苦攻讀,博覽群書,因而大器早成,14歲就成了一名精通航海和天文的學者。他立志要把自己的一生貢獻給航海事業,自學了50多種語言,發現了當時航海權威穆爾的《航海實踐》中80多條錯誤。經過多年實踐,終於創造了「鮑迪奇航海法-依靠星體定位導航」。
心理暗示的實驗
立志對成就事業的重要性,還可以從人的主觀能動性,即精神因素的強大作用上得以透析。心理學家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事先告知一組被判死刑的囚犯,他們將不執行槍決,而是被刺破靜脈,讓血從體內流盡而死。然後將死囚蒙上眼睛,綁上雙手,帶入一個特定的房間坐定,拿針在他們的手腕上比劃著輕刺一下(並非真正刺破血管),然後輕輕地擰開一旁的水籠頭,讓水一滴一滴往下滴。十幾小時後,那一組囚犯先後停止了跳動。這樣,囚犯在肌肉沒有遭受任何損傷的情況下死去。
這個實驗說明了心理暗示能夠對人的肌體產生何等巨大的作用。當然這是消極的作用。然而我們已經可以由此及彼,由反得正了。
2.奉 獻
人生的意義到底是什麼?怎樣活著才算有意義?活著為自己還是活著為他人?這是每個人都要考慮的問題。「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一曲《愛的奉獻》之所以能久唱不衰,是因為它唱出了大家共同的心聲。奉獻與索取是一對矛盾,一心索取的人,貪欲永遠得不到滿足,再者,沒有別人的奉獻,自己又能索取什麼?
奉獻是不計報酬的給予,是「有一分熱放一分光」,是「我為人人」。奉獻者付出的是青春,是汗水,是熱情,是一中無私的愛心,甚至是無價的生命。因為有人奉獻,社會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才會不斷增加,人類才會不斷前進。奉獻者收獲的是一種幸福,一種崇高的情感,是他人的尊敬與愛戴,是自己生命的延長。

Ⅳ 期中考試作文:我是發明家

假如我是小發明家,我會發明很多很對社會有用的東西。
假如我是發明家,我首先要發明一種「萬能垃圾箱」這種垃圾箱對我們有非常大的好處,只要哪裡有垃圾,它就會走去自動的撿起來,吃掉,這個垃圾箱不僅能撿垃圾,還是個美化城市的好東西,只要它吃飽了,它就會自動把垃圾變成清新的氣流釋放出去,來美化我們的家鄉。
假如我是發明家,我還要發明一種神奇的治病儀器,這種儀器,如果你哪裡不舒服,只要站在那上面按一下旁邊的綠鍵,這個儀器就會自動察你全身,把你得病的部位,幫你治檢好,當你從儀器上下來之後,就會感覺神清氣爽,全身輕松。
假如我是發明家,我要發明一個學習機器人,這個機器人可以幫你溫習語文,數學,英語等各門功課,遇到不會的題,你只要打開它的開關,然後把你不會的題輸入進機器人的腦袋裡,它就會馬上給你認真的講解,直到你懂了為止。有了這個機器人,保管你們門門功課都考第一。
假如我是發明家,我要發明許許多多對社會有用的東西。那該多好啊。

Ⅳ 考試是發明的

考試在嚴格意義上是沒有可能找得出那個發明者來的(我費了好大的力也找不出來,因為這正如去找雞蛋和母雞的關糸一樣,^-^),但是考試制度的發明者就有一大堆啦,如說:

中國作為科舉考試的發明者,清末以來在選官制度改革上走了不少彎路。廢科舉後,一度以學校教育考試取代選官考試,實踐證明,此路不通。民國時期,雖著手構建並實施新的文官考試制度,但因其政權性質和社會環境的制約,這項制度並未真正發揮選官任賢的作用。新中國成立後,對於國家公務員考試制度,經歷了忽視、反思和實踐探索的過程。在計
劃經濟時代,大學畢業生成為「准幹部」,幹部的選拔、錄用不用考試。改革開放後,隨著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和市場經濟發展,以考試手段錄用公務員開始為黨和政府所重視。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部分省市率先在銀行、稅務、工商、政法系統實行公務員考試。九十年代國務院發布《國家公務員暫行條例》及配套的《國家公務員錄用暫行規定》,我國公務員考試制度進入全面實施階段。2002年我國開始實行全國統一司法考試。公務員考試成為公開公平公正選才,預防和減少政治腐敗的一項重要舉措。

考試作為甄別、選拔人才的手段,其魅力與魔力同在,我們應分清利弊。科舉制度雖退出歷史舞台,但其中所蘊涵的積極因素仍值得我們認真反思。認識科舉,走進科舉考試文化傳統,或許能讓我們更自覺地揚長避短,使考試這一古老而又富有生命力的「量才尺」,在知識經濟時代發揮更多的積極功能。

Ⅵ 考試時的答題卡是誰發明的

是美國發明的90年代在中國山東大學開始引進並且開始在中國慢慢發展現在基本上中國的學校都用這個了並不是個人發明的而是一個團隊發明的

Ⅶ 為什麼中國的發明家這么少呢

因為中國人思想太傳統,底層階級每天都在為結婚買房子發達愁,而有錢的就想著吃喝玩樂。誰有時間去想發明東西!

Ⅷ 給我一個發明家發明東西的小故事

中國發明家的故事

三年級作品

毛筆的傳說
人:蒙恬 地:戰國時期中山地區 事:蒙恬發明毛筆 物:野兔、石灰
質、聿 時:公元前223年
大意:傳說,毛筆是由戰國時代的大將軍蒙恬發明的。公元前223年,大將蒙恬
帶領兵馬在中山地區與楚國交戰,蒙恬定期寫戰況報告遞送給秦王。當時,紙
和筆還沒有完成,大家都是用聿來寫字很不方便。戰爭沒有開打的時候,蒙恬喜
歡出去打獵。有一天,他打了幾只野兔回軍營,一隻兔子的尾巴拖在地上,血水
在地上拖出了彎彎的痕跡。蒙恬見了,心中不由一動:「用兔尾巴來代替聿寫字
」,可是兔毛油光光的,不吸墨水,蒙恬一氣之下,把那支「兔毛聿」扔進了門
前的一個山石坑裡。

有一天,他發現山石坑裡的那支「兔毛聿」,兔毛濕漉漉的,兔也變得非常「聽
話」,寫起字來非常流暢,原來,這個山石坑裡的水含有石灰質,經過了鹼性水
的浸泡,兔毛變得柔順起來。

因為這枝聿是由竹管和兔毛做成的,蒙恬就在「聿」字上加了「竹」字頭,把他
叫做「筆」。這就是毛筆的來歷。

發明家故事
http://www.fore.com.cn/chuangzhao/faming/famingjia/index.jsp

Ⅸ 教資考試國外著名科學家與常見科普讀物有哪些

泰勒斯(公元前624一公元前547),古希臘著名的科學家,通天文和數學,被稱為「科學之祖」。他的科學知識來自於總不滿足的探索真理的慾望。
亞里士多德(公元前384一公元前322),古希臘最偉大的哲學家、科學家和教育家之一,是柏拉圖的學生。他在天文學、物理學、數學、教育學等諸多方面都有傑出的貢獻。
阿基米德(公元前287一公元前212),古希臘哲學家、數學家、物理學家。他發明了阿基米德式螺旋抽水機。突出成就主要在數學和力學,享有「力學之父」的美稱。
畢達哥拉斯(公元前572一公元前497),古希臘數學家、哲學家。畢達哥拉斯通過推導總結出畢達哥拉斯定理(勾股定理)和黃金分割等相關規律。
歐幾里得(公元前330一公元前275),古希臘數學家,被稱為「幾何之父」。他最著名的著作是《幾何原本》。
希波克拉底(公元前460一公元前377),古希臘著名醫生,歐洲醫學奠基人,被尊為「醫學之父」。他提出「體液學說」。
培根(1561--1626),英國哲學家,他對科學的貢獻是他所倡導的科學方法,他奠定了現代實驗科學的基礎,他提出了自己的實驗歸納方法論。
伽利略(1564--1642),義大利物理學家、天文學家和哲學家,被稱為近代實驗科學的先驅者。改進望遠鏡觀測天體取得大量成果
哥白尼(1473--1543),波蘭天文學家,日心說的創立者,近代天文學的奠基人,偉大著作《天球運行論》。
牛頓(1643—1727),英國數學家、物理學家、天文學家和自然哲學家,其研究領域包括了物理學、數學、天文學、神學、自然哲學和煉金術。
瓦特(173一1819)是英國著名的發明家,他發明了單缸單動式和單缸雙動式蒸汽機,提高了蒸汽機的熱效率和運行可靠性,對當時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作出了傑出貢獻。
達爾文(1809---1882),英國生物學家,進化論的奠基人。代表著作是《物種起源》,提出了生物進化論學說,從而摧毀了各種唯心的神造論和物種不變論。
愛迪生(1847一1931),美國電學家和發明家。發明了留聲機、電燈、電話、電報、電影等,在礦業、建築業、化工等領域也有不少著名的創造。
普朗克(1858—1947),德國物理學家,量子物理學的開創者和奠基人,19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獲得者。創立了量子理論。
愛因斯坦(1879---1955),德裔美國(擁有瑞士國籍)物理學家、思想家及哲學家,被認為是20世紀最具代表性的物理學大師。他是現代物理學的開創者和奠基人,相對論——「質能關系」的提出者,「決定論量子力學詮釋」的捍衛者。

閱讀全文

與考試發明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改革工作成果匯報 瀏覽:49
醫療糾紛管理倫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瀏覽:959
工業光魔創造不可能720p 瀏覽:243
君主立憲制是法國大革命的成果 瀏覽:13
王成果青島科技大學 瀏覽:519
護理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875
使用權獲取途徑 瀏覽:759
怎麼投訴奧迪4s店 瀏覽:31
美術教師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740
股權轉讓合同模板 瀏覽:638
知識產權部門重點的工作計劃範文 瀏覽:826
用地批准書能證明土地的使用權權嗎 瀏覽:829
拓荒者知識產權 瀏覽:774
商標侵權事宜處理委託書 瀏覽:168
內容無版權今日頭條 瀏覽:327
房產糾紛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瀏覽:269
無形資產年限怎麼確定 瀏覽:542
工商登記人員工作總結2018 瀏覽:799
我要發明機器人300字 瀏覽:341
轉讓合作書 瀏覽: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