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誰創造的無厘頭這個詞
周星弛就是典型代表,
無厘頭文化基於草根階層的神經質的幽默表演方式,利用表面毫無邏輯關聯的語言和肢體動作,表現人物在矛盾沖突中所表現的令人意想不到的行為方式,往往滑稽可笑。一般人若不明白事件背後的「笑位」,就會不懂得笑。而當時學界中因為很多老師並不懂得學生因何而發笑,曾對這種「無厘頭文化」大加鞭韃。而事實上,這種文化的興起,模仿l了中英聯合聲明中與會雙方的對白,來發展出一種對社會現實無奈的吶喊。
這樣的詞語怎能廣為流傳呢?真讓人奇怪。其實時至今天,周星馳受廣東文化的影響,也很反感他的喜劇被稱為「無厘頭」,因為這個詞叫人聯想到的是「不用用腦、不用花心思」,而其實他們在拍片中經常為喜劇效果費盡了心機,為了一個出彩的鏡頭,劇中的每個演員通常都要N G超過15次。周星馳更偏向於將他的作品稱為悲喜劇,他總是關注小人物在生存壓力面前的尷尬和窘迫。周星馳的電影並非沒有內涵,很久以前拍的片子現在看來還是叫人忍俊不禁、笑中有淚。內地目前出現了許多網頁研究「周星馳的現象」,這說明他的持久魅力。
這個詞語本來不為北方人所知,但是從1990年開始,周星馳作為後現代文化的一代宗師,拍出了一系列裡程碑般的喜劇電影,這些電影全部說粵語對白,尤其是近年流行的俚語,迅速在社會上(尤其在青年中)形成一股風潮,電影界也因為周星馳獨特的演繹風格和個人魅力湧出一股潮流,社會上就稱此類影片為無厘頭影片。
周星馳的無厘頭是建立在前輩許冠文的基礎上的,20實際70年代及80年代,許氏三兄弟(許冠文、許冠傑、許冠英)開始在香港颳起無厘頭之風,而周星馳,則是在80年代才剛剛起步自己內心深處的幽默,開始時的周星馳,通過肢體及表情大肆地表現出所能理解的幽默。但這種無厘頭是低層次的,在90年代,他開始思考了自己的獨特幽默方式,在繼承了許冠文那種內斂而又富有內容的幽默之後,自己又盡情的發揮出了獨特的特點,從而造就出了今日的周星馳,也可以說是今日的所謂的「無厘頭」
『貳』 現代無厘頭的開創人是誰
我看過的~~~
《泡沫之夏》——明曉溪。說實話個人覺得挺一般的,但是網上評論都很好,lz看著辦吧。
《禽獸老師》——stein。個人覺得stein的文屬於沒什麼營養的那一種,但是stein大人勝在她把文字玩到了一個極致,所以她的文笑料百出,只有你想不到,沒有她搞不到。心情不好的時候不妨看看。這本書結局作者已經寫出來了,但是好像因為出版的問題網上沒有結局,所以慎入。
《何以笙簫陌》——作者顧漫。網上喜歡和推薦的人很多。
《致我們終將腐朽的青春》——辛夷塢。其實開始的時候覺得有點小白,尤其是女主的性格,讓我極為汗顏。但是看完後覺得是特別值得回味的文,因為就像在寫成長中的我們一樣。最後我看哭了。
《這不是過眼雲煙》——澄奈。我看得第一部悲劇故事,然後從此愛上悲劇。
《咫尺之西》——澄奈。寫法非常有特點的文,不是悲劇,但是始終彌漫著悲劇的感覺,這也是澄奈作品的一個特點,很喜歡,推薦lz多關注一下他的文。
《溫暖的弦》——現代言情,很虐。但是我個人覺得寫的非常一般,真不知道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原因是虐的太無厘頭了,很明顯就是在使勁賺人眼淚,最後的效果就是,本人看完了,就一個感覺,男主變態,女主活該。當然這是我個人看法,喜歡《溫》就不用拍磚了。不過還是推薦給lz,因為比較符合你的要求。
《第三種愛情》——不知道怎麼評,只是覺得寫的很好,愛的很無奈。
《鸚鵡》——作者_驚鴻_。很不錯的文阿,構思的很別致,而且文筆也不錯。不過是個大團圓結局,應該不算虐文。
《星戀》——作者靡寶。找這篇文費老勁了,經紀人和明星的戀愛故事,文筆和構思都不錯,希望你能喜歡。
就推薦這么多吧,現代文我看得不多,這些都是看過的裡面覺得比較好看的,而且除了《禽獸老師》都是完結的,至於晉江上V不V就不清楚了,反正我看得時候沒有V,推薦給你。
『叄』 歷史上第一部無厘頭電影是
你說的肯定是這部:
蒙迪佩登與聖杯 Monty Python and the Holy Grail(1975)
導演:
特瑞·吉列姆 Terry Gilliam
特瑞·瓊斯 Terry Jones
演員:
Graham Chapman .....King Arthur/Voice of God/Middle Head/Hiccoughing Guard
約翰·克立斯 John Cleese .....Second Swallow-Savvy Guard/The Black Knight/Peasant 3/Sir Lancelot, the Brave/Taunting French Guard/
Eric Idle .....Dead Collector/Peasant 1/Sir Robin the Not-Quite-So-Brave-as-Sir Launcelot/First Swamp Castle Guard/
麥克·帕林 Michael Palin .....First Swallow-Savvy Guard/Dennis/Peasant 2/Right Head/Sir Galahad the Pure/Narrator/King of Swamp Ca
Rita Davies .....Historian's Wife
Mary Allen .....Girl in Castle Anthrax
本片講述了亞瑟王和手下的圓桌武士們在尋找聖杯途中遇到的種種趣事。《12隻猴子》導演泰瑞·吉連姆早期推出的喜劇片。《巨蟒與聖杯》是唯一一部進入IMDB前50排名的「無厘頭」電影。由英國人拍攝的這部帶有奇幻色彩的電影,以調侃的方式講述了阿瑟王和手下的圓桌武士們在尋找聖杯途中遇到的種種趣事。
『肆』 無厘頭的由來
問題是不是讓你摸不著後腦勺呢?別怕,摸不著自己的後腦勺可以摸別人的嘛!同樣的,尋找答案也有很多途徑,最方便省事的方法之一,就是上網去,找個比較好的搜索引擎,鍵入"無厘頭"三個字,回車,然後就會返回一堆與此相關的信息。然後你就可以看到對於無厘頭的解釋大概會是這么一段:"無厘頭文化應屬於後現代文化之一脈,及時行樂,無深度表現、破壞秩序、離析正統等等,無不可以在無厘頭電影中讀出。無厘頭的語言或行為實質上有著深刻的社會內涵,透過其嬉戲、調侃、玩世不恭的表象,直接觸及事物的本質。"哇,這么大一坨的說明,卻完全看不懂,真是"頭可頭,非常頭。"
一般人對於無厘頭的認識就好比對"拉哈拉"這個詞一樣不知所謂(拉哈拉是作者亂拽的,根本沒有實際意義),也只有大部分周星馳迷們對此有一些朦朧的感知。這是因為在中國內地是根本沒有"無厘頭"這個詞的,台灣也沒有,這個詞是廣東話里的俚語俗話。早先無厘頭的意思是一個人做事、說話都不合常理,不按規律,令人難以理解,其語言和行為沒有明確的目的,粗俗隨意,莫名其妙。直到二十世紀九零年代,無厘頭才逐漸轉變為以周星馳為代表的一種喜劇電影的專有名詞,基本上可以說是周星馳賦予無厘頭這個詞語新的含義並將其廣為傳播,到如今無厘頭已成為類似小資情調這樣一種亞文化並擁有其特殊的社會群體。那麼無厘頭是個什麼頭?答曰:頗有來頭!
無厘頭是誰的頭?
只要說起無厘頭,就不能不談周星馳。從一定意義上來說,周星馳就是無厘頭的代名詞。
早時候周星馳在電影里嘗試突破常規,破舊立新,但在香港人看來,他的表演只是隨意瞎鬧胡搞,入不得主流。因此冠其無厘頭,這也是為什麼周星馳不喜歡別人說他無厘頭的原因。但隨著周星馳對他這種特殊演繹手法的逐漸完善並自成體系,社會大眾也從拒絕排斥轉變為對他認同欣賞,最後周星馳終於贏得了大眾的肯定,迅速走紅。他這種特殊的演繹風格也被定義?quot;無厘頭",只不過,此頭已不同與昔日之頭,除了不再有貶義色彩外,還成為一種特立獨行的新風尚。如果沒有周星馳,大概也不會有今日的"無厘頭"。自然,您也看不到這本書了。
那麼無厘頭是誰的頭?答曰:無厘頭,星馳造!
無厘頭還是頭厘無?
無厘頭並不完全等於周星馳,反之亦然。而且如同雞和蛋的問題一樣,是先有無厘頭還是先有周星馳,也一樣分辨不清。周星馳對電影的演繹來自很多方面的影響:早期曾受許冠文的啟發並模仿他;吸收其他喜劇電影的喜劇元素並加以提煉;借鑒和融合搞笑漫畫故事情節;對現實生活的觀察和反思等等。周星馳是把很多無厘頭和搞笑的元素收集在一起融入到他的電影中的。在這之前,很多無厘頭意識的產物就早已存在了,只是這些無厘頭讓人覺得不可理解,或者根本是低級趣味。周星馳並沒有在一開始就決心為無厘頭文化樹一面大旗,只是他自己在對這些無厘頭元素吸收和消化的過程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其中包括了觀念反轉、思維跳躍、過分誇張、調侃自嘲和玩世不恭等特點,直到後來這種風格被定義成無厘頭。所以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周星馳是雞,無厘頭是蛋。無厘頭孵化出周星馳,周星馳造就了無厘頭,一切就是這么相互作影響,相互促成的。在周星馳自己看來,他覺得用一些比較特別、比較奇怪,或比較新的方法來表達的意念都可以把它叫做無厘頭。如果看多了早期的香港電影或者內地電影就會明白他指的比較新奇的方法是什麼了。舉個例子,如果我們說一部電影老掉牙了,這時候周星馳就可能會跳出來給它換牙,可是讓你詫異的是他並不只是在狗嘴裡換象牙那麼簡單,他可能會把狗牙換成一個馬桶拔子,或者是一枚炸彈,更甚至他會把另一條狗塞到狗嘴裡,讓你看到一個你根本無法想像卻活生生顯現出的奇怪玩意。這樣的無厘頭具體表現在他電影中就可能是以下這種的情形:在警匪槍戰時,作為特警的周星馳在子彈呼嘯而過的時候還悠閑的嚼著泡泡糖,拿出鏡子梳頭發,還有他的身後居然背著一把特長的鐵錘,最後用鐵錘將匪徒砸倒。這些鏡頭在傳統的電影里根本是看不到的,在傳統電影你大概就只能看到主角很嚴肅的看著前方,神色嚴肅的交代任務,然後緊張的拔槍射擊,最後最多來一個用嘴吹槍管的瀟灑造型。這樣的傳統電影看得多了,會不會讓你覺得發困或是想吐?而周星馳完全將傳統顛覆了,電影就是電影,電影也可以不是電影,就是這么戲劇化卻也不失真實--誰規定槍戰的時候就不能嚼泡泡糖呢?這既可以說是誇張,也可以說是一種心態,究竟現實世界到底是怎樣的,是嚴肅?是活潑?是瘋癲?還是戲劇?其實都完全取決於每個人不同的心態。如果單憑無厘頭的喜劇效果,周星馳並不能成為如今香港(喜劇)電影第一人,他的電影在營造喜劇的同時也表現了真實的人物心態和社會現象,如此才能在引人發笑的同時引起內心的共鳴,進而對其印象深刻化。大部分星片中,周星馳扮演處在社會底層的小人物,他在現實生活中要面對各種艱難與困境,在無奈感與無力感里唯一能做的事,就是自嘲和自我安慰,用一種樂觀的態度笑看世界,這些個人和社會的矛盾與統一才是周星馳的電影讓人產生思考和回味的因素。那麼無厘頭還是頭厘無?答曰:無頭無厘,無厘無頭。
今天你無厘頭了嗎?
下面是三道問題,你有權利保持沉默,你的真實想法只有你自己知道,就算你全部答"是"也未必是個無厘頭,但一個無厘頭必定全部答"是"。
『伍』 華語電影中,無厘頭電影的鼻祖是哪部電影,有無記錄考證
1988年的賀歲電影《八星報喜》成為當年票房冠軍,片中周潤發的表演,堪稱無厘頭喜劇的鼻祖,直接啟發了後來周星馳、金·凱瑞的創作
還有一說法:
無厘頭鼻祖
托朋友的福,變態了好幾天,終於把《貓頭鷹》拖下來看了。果然所言不虛,這是一部無厘頭還未有定義前就拍出來的無厘頭電影,由三兄弟聯手炮製:出品人兼客串秦沛,編劇爾小寶,導演兼主演姜大衛,另外聯合演出的還有曾志偉,徐少強等等。通片惡搞古龍小說和電影,比如蝙蝠公子變成貓頭鷹公子,小李探花的家門前劃作禁區(走進去會傳染肺癆),還有惡人村之類,林林總總不一而足。故事大意是講貓頭鷹公子(腦袋上真戴個貓頭鷹罩子)一年一度召開拍賣大會,有人出價買皇上的第36房妃子,貓頭鷹公子便派人將妃子偷了來。皇帝派武將去調查,還派了身邊的兩名侍女協助(這兩名侍女一個叫翡翠,一個叫明珠,看來是姜大衛在拿自己那部《大內群英》開涮)。該武將見有兩美女陪伴,一改先前拚命推委的態度,美滋滋地去執行任務。導演在這里大膽玩了個花樣,讓這名武將一路走向攝影機,最後撞在鏡頭上,隨後一穿算命先生裝束的傢伙從鏡頭右邊晃進來,陰慘慘地念著什麼「光陰如梭,轉眼九個月過去」,又從鏡頭左邊晃出,頗像日後《大內密探零零發》中劉以達那個角色的出場方式。導演用一個鏡頭表示時間流逝,畫面中一直保持姿勢不動的皇帝及大臣們不用挪地方,繼續念下面的台詞。該武將啥也沒查出來,卻搞大了侍女的肚子,皇帝一怒之下責罰了三人,然後派親信,一隻鸚鵡,去找范侍衛。
這個鸚鵡找到已死的范侍衛的兒子,就是姜大衛演的角色,嘰哩呱啦念完皇帝的御旨,立即自動死亡,一頭從樹上栽下來。范侍衛跑回家,從書櫃里翻出一疊畫像,考慮該找誰幫忙。這時候配的音樂叫我小小吃了一驚,居然是《MISSIONG:IMMPOSIBLE/不可能的任務》的主題音樂,敢情U2也是翻新老歌啊。再看那些畫像,頭一張便是穿著古裝的一人手拿雙槍,做007狀,而旁邊正寫著「零零柒」三個大字,這么說周星星的《國產零零柒》也不是原創了。第二張上寫的小魚兒,裝束打扮應該是傅聲那部《絕代雙驕》里小魚兒的樣子,第三張是三位金發碧眼的美女,右上角大書霹靂嬌娃。范侍衛最後挑了小魚兒與李尋歡的畫像,出發前去尋找二人。因為覺得自己穿得太土,他翻出老爹生前的一套衣服穿上,走上大街,卻被人喊「晚上有歌仔戲聽啦」。那身衣服,明顯是5、60年代古裝片的樣式,好像《東成西就》里林青霞、張國榮他們穿的。
這種片子里的小李當然不可能是人們心目中那個優雅深情的小李探花,而是一個往茶杯里吐痰的糟老頭子,一聽范侍衛請他幫忙,立即開始倒苦水,說都是古龍和楚原害得他老是中毒,又老跟人決斗,弄了一身傷,實在幫不上忙。沒辦法的范侍衛只好拉了小李的徒弟小小李,前往惡人村找小魚兒。好個小魚兒,變成一個屠戶一般的大胖子,同樣唧唧歪歪地不肯去,最後一幫人連打帶踢地逼迫小魚兒的兒子「大白鯊」(曾志偉)前往協助破案。壞人一方當然也不閑著,找來個傻乎乎很能忍揍的忍者(秦沛)來應對。
俗話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這三個大內密探雖然也傻的夠戧,運氣倒不錯。經過一番極盡無聊之能事的酒吧混斗後(該酒吧非常之現代,有穿中式古裝的美女跳康康,還有拿二胡當小提琴拉,抱著琵琶當吉他的伴奏),三人找到一個嫌疑人,可惜已經死了。范侍衛要繼承了小李探花飛刀絕技的小小李當法醫,解剖死人。小小李戰戰兢兢上陣,刀子還沒下去,就看見死人肚子里砰砰作響,有什麼東西要鑽出來。三人嚇得擠成一團。不一會兒,一個血淋淋的東西刺破死人肚子鑽了出來,竟是一隻小貓頭鷹!這哥仨玩到《異形》頭上了。iJ|K
有了貓頭鷹的提示,幾人跑去太古城找唐門,結果一門都死了,只有一個唐小姐還送到了妓院。三人來到妓院,又鬧了些笑話,然後見到沈勝衣沈大俠(徐少強)。這一段的台詞一派古風,什麼「沈勝衣不愧是沈勝衣」「沈勝衣就是沈勝衣」之類的廢話,又上演一出武俠片常見的餐桌筷子戰,只不過這里看不到那些精彩的動作設計,只有四處亂飛的湯湯水水。後來大俠沈勝衣怒道:「沒試過請人吃飯,別人一筷子不吃,我也吃不成!」,范侍衛接茬:「我也沒試過被人請吃飯,弄得我一身都是。」不知為什麼,忽然想起《東成西就》來,洪七用山東話說:「你還不是吐口水弄得我一身黏嗒嗒地」。
雖然飯沒吃成,不過各自都找到女人解決了其他需要。第二天飽受了唐小姐的驚嚇後,終於找到線索,得以深入敵巢。電影演到這兒,才有幾段象樣的武打。在《水滸傳》里扮演史文恭的日本人倉田保昭也跑出來露了一臉,扮了個褲子被扒掉的日本忍者。最後一段和反派BOSS--貓頭鷹公子的決戰,也沒忘了惡搞。范侍衛和貓頭鷹公子打著打著,動作忽然合上了配樂的拍子,就勢跳起交誼舞來;小小李和大白鯊跟嘍羅們打,不時響起救護車的笛聲,有人抬著擔架來運走傷者,打鬥的雙方本著尊重白衣天使的原則,暫時休戰,等擔架走了再接茬打。等嘍羅們都收拾光,貓頭鷹公子終於也露出真面目,原來便是四條眉毛的陸小鳳(張帝)。陸小鳳從斗篷里變出各樣兵器來跟三人打,等打不過時揭下臉上的人皮面具,自稱是陸小鳳的哥哥陸大鳳,這時他拿出一樣很唬人的玩意兒--一隻發著紅光的圓咕隆咚的寶劍,揮舞起來還嗡嗡有聲(這聲音是對主子忠心不二的忍者(秦沛)躲在一邊用嘴配出來的)。范侍衛三人不知那是什麼神兵利器,嚇得不敢上前。陸大鳳很威風地舞起寶劍,一個不小心碰在什麼東西上,寶劍啪地碎了,敢情就是一日光燈管兒啊!靠,連《星戰》也不放過。'
三人奮起神威,治服了陸大鳳和不惜以身護主的忍者。為了怕又是什麼人戴著人皮面具裝扮的陸大鳳,幾人在已死的陸大鳳臉上扯了扯,還真扯下一張皮來,連忙喝問「你是誰?」只見一人苦著臉,很委屈地說:「我是替身演員。」
最後的包袱原來在這里,真是敗給那哥仨了。有人評香港電影三十六種另類搞笑,許多都是較近期的作品,惟獨這部《貓頭鷹》拍於1981年。作者認為此片堪稱後世無厘頭電影的鼻祖,這話或許沒錯。不太清楚戲仿手法發展的歷史,但當年這部《貓頭鷹》因為過於超前和惡搞導致票房成績不好,倒是真的。如今再看,發覺後來那些搞笑片的種種橋段,它早就已經用過了。
沒有特別搜集過資料,不知道這部《貓頭鷹》是否姜家兄弟三人聯手的第一部戲,或者是唯一一部。印象里秦沛和小他12歲的弟弟爾冬升關系更緊密些,經常一導一演地合作,爾冬升第一次做導演的《癲佬正傳》就讓秦沛拿到當年的金像獎最佳男配角。爾冬升與姜大衛似乎合作不多,好象他有點怕這個哥哥。也許是姜當年的冷傲形象太深入人心,連和三人都有過合作的劉青雲也說,姜家三兄弟,獨獨對姜大衛有點怕。
『陸』 香港黑幫電影中的無厘頭是誰開創的
周星馳 《一本漫畫闖天涯》
『柒』 無厘頭電影的鼻祖是誰
無厘頭」 周星馳被稱為「無厘頭」喜劇的鼻祖,但他卻不喜歡「無厘頭
『捌』 香港無厘頭電影發展史
提到無厘頭,當然就要提周星馳。九十年代,周星馳的出現,令香港喜劇電影達到了一個更加輝煌的時代。雖然整個香港電影業並不太大起色,並有下滑的趨勢,但只要是周星馳主演的喜劇電影,必定十分賣座,一時無兩。
周星馳1982年進入香港無線藝員訓練班,1988年由於李修賢的提拔,開始拍攝電影。他早期接拍的電影幾乎是警匪題材,而且影片最後下場幾乎都很慘。直到劉鎮偉的出現,才令周星馳這位喜劇巨匠有發揮自身所長的機會。
1990年,《賭聖》公映,這部跟風《賭神》的喜劇片,在當年創下了香港票房歷史最高的新紀錄,周星馳亦成為喜劇新貴,之後《賭俠》、《龍的傳人》、《無敵幸運星》等片讓其喜劇天才一展無余,無厘頭風格也逐漸形成。這種異於常人的誇張表演,對於觀眾來說是有一種新鮮感的,而在看慣許氏電影,並感到過時的時期,周星馳無厘頭電影的出現,足以讓觀眾重返戲院。周星馳與許冠文在賑災電影《豪門夜宴》里貌合神離的一次交手,也意味著喜劇電影更新換代的開始。而周星馳無厘頭電影也在於有人評價香港電影「盡皆過火,盡皆癲狂」的特點,將喜劇過分誇張,過分搞笑,「笑」果十足!至今和周星馳有過十二次合作的王晶導演,評價周星馳是他合作過的演技最強的演員,難得一見。而王晶和周星馳合作的電影里,幾乎全是經典,《鹿鼎記》、《九品芝麻官》仍是周星馳無厘頭風格盡露鋒芒的代表作。
說到無厘頭,也不得不說劉鎮偉。這位喜劇奇才,也是集編、導、演於一身,《92黑玫瑰對黑玫瑰》中,懷舊的喜劇風格大受好評,片中模仿老明星的橋段更是令人忍俊不禁,致敬也好,惡搞也罷,《92黑玫瑰對黑玫瑰》乃是一部純粹的無厘頭電影。而《東成西就》中,則將「變態」精神和無厘頭精神融合在一起,將無厘頭喜劇帶上了一個新的層次。也為喜劇電影開創了一個「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的境界。
1993年的《唐伯虎點秋香》中,周星馳首次開始幕後創作。1994年的《國產凌凌漆》,則做上導演,開始主導自己的電影。《大話西遊》在票房上慘遭滑鐵盧,但多年後大概連周星馳自己也沒有想到會成為經典,後現代解構主義的代表作等等。無厘頭喜劇在周星馳的導演之後更加富有港人積極向上、不屈不撓的精神。尤以後期的《喜劇之王》、《少林足球》為甚,而近作《功夫》則將香港喜劇電影帶向了全世界。喜劇之王漸行漸遠,一代大師君臨天下!
『玖』 無厘頭是誰發明的
現在人們一般把它理解為庸俗的搞笑,但事實上是有所區別的.
一種說法是:無厘頭原是廣東佛山等地的一句俗話,意思是一個人做事、說話都令人難以理解,無中心,其語言和行為沒有明確的目的,粗俗隨意,亂發牢騷,但並非沒有道理。
另一種說法是順德的方言,是罵人的話中最狠的一句,意思是說一個人做事情什麼都不行,很沒用。
無厘頭文化應屬於後現代文化之一脈,及時行樂,無深度表現、破壞秩序、離析正統等等,無不可以在無厘頭電影中讀出。
無厘頭的語言或行為實質上有著深刻的社會內涵,透過其嬉戲、調侃、玩世不恭的表象,直接觸及事物的本質。如果您符合下面的大多數條件,那麼,其實您已經具備了當前時代無厘頭的基本特徵了:
不在乎別人的看法,不承諾,沒有年齡感,不為健康犧牲嗜好,對喜歡的東西不計較價錢,特別喜歡「追新」,無法停止幻想,思維具有跳躍性,經常語出驚人,想到what說what,習慣裸睡,從不大驚小怪,時不時人間蒸發,老找不著東西,你夏天找麻辣燙,冬天尋冰淇淋,還嫌不過癮,你張口無厘頭,動手dotcom,email是你最好的聯系方式,懶得存錢,認為晚上比白天好,養寵物不養小孩,喜歡自由自在,天馬行空,永遠保持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勇於藐視權威,看淡功利……
解剖無厘頭
在我看來,無厘頭至少包含三重含義:誇張、諷刺和自嘲。
首先是誇張。無厘頭的表現形式即是特殊的誇張。這種誇張超過了影視文藝本身需要的誇張程度,使許多事情讓觀眾或讀者一看就知道不可能,但仍然忍不住會為此而投入。在《回魂夜》里,周星馳飾演的瘋子可以用紙帽子帶著大家飛,這是對傳統理念的誇張;在《百變金剛》里,他一開始過的生活窮奢極侈,這是對生活方式的誇張;在《行運一條龍》里,阿水當眾撕開了女同學的上衣,然後又痛不欲生,這是對情感慾望的誇張。誇張給人們帶來淋漓盡致的感覺,把平時生活中不能表現或不想表現的各種東西都發揮到一個極致。
其次是諷刺。人生無常,許多痛苦和不幸都是無法化解的,而面對社會的陰暗、污穢、人性的貪婪、自私,男人的好色,女人的善變,工作的無聊,掙錢的煩惱,一切都是諷刺的目標。《月光寶盒》中至尊寶帶領的一群手下在他跟妖精打鬥時集體裝死倒地,這是對忠誠的諷刺,因為在一開始他的手下都以唯幫主馬首是瞻的態度出現;到了《大聖娶親》中他又無法擺脫他對一個很討厭的女人———紫霞的愛慕之情,這是對承諾的諷刺,因為他早已答應了白晶晶要做她的老公,五百年後他本來就是別人的人;《食神》中,周星馳對雙刀火雞要求畫個心的提議死也不肯,是對女人的諷刺———對一個女人來說,不管她有多重義氣,有多負責任,有多聰明,多能幹,她其實在男人心目中始終只是一個皮囊而已。
最後說自嘲。其實自嘲應該是諷刺的升華,不僅是影視藝術的一個境界,也是思想的一個境界。當一個人學會了自嘲的時候,他就是真的成熟了。縱觀星馳所有片子,無一不帶著濃厚的自嘲色彩,其中又以《喜劇之王》為最甚。
扭曲自己,誇張自己,諷刺自己,讓觀眾笑起來,這不是一般的表演,這是一種內心的揭示和剖白。把自嘲做得恰到好處,不給人以嘩眾取寵的感覺,那就更難了,你必須有謙卑的外表,平凡的相貌,庸俗的舉止,遲鈍的談吐,甚至看似愚蠢的行為……你混身上下只有一處在閃光,是誰也不可能代替的,那就是智慧,你以你的智慧予人以快樂。
參考資料:http://..com/question/568539.html
『拾』 中國香港無厘頭喜劇的創始人是誰
香港演員周星馳的電影「大話西遊」中的一些對話,一些無關的話,百思不得其解,為了達到喜劇的目的相結合。因此,我們可以說,周星馳開創了「無厘頭」的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