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明朝火器發明

明朝火器發明

發布時間:2021-08-03 16:56:12

⑴ 明朝火器有多牛為什麼清朝卻一件都造不出來

人類進入熱武器時代,歷史不過兩三百年,但中國發明火葯的歷史已經有一千多年。火葯本身可以用來製造煙花,自然也能在戰爭中運用。早在宋元時期,火葯就開始在戰場上大放異彩,到了明代,中國火器的發展更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明朝建立初期和陳友諒的鄱陽湖水戰,堪稱世界上最早的一次火炮對抗的大水戰。

然而可惜的是,明朝百花齊放的火器技術,到了清代就被束之高閣,清代依然迷戀於他們的八旗騎兵,對火器不屑一顧,這造成了十分嚴重的後果。

⑵ 明朝的火器真的在當時的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嗎

而明朝京城禁軍三大營之一的神機營,便是專門掌管火器的特殊部隊,開啟了世界上火器部隊的先河,由此可見明朝對火器的重視。明代火器發展極為迅速,火器的樣式、品種極多,主要分為手持點放的火銃和鳥銃,以及安裝在架座上發射的大型火炮。那麼橫向對比,明朝的火器在世界上又處於一個什麼樣的地位呢?

燧發槍

到17世紀時,瑞典國王創造了世界上第一個炮兵連,這是世界歷史上首次出現“炮兵”兵種。事實上,到明朝晚期時,西方人在火器的製造技術上已經是略勝一籌,他們的鑄造工藝、生產效率和殺傷力方面已經開始超越當時的明朝,以至於後來明朝的火器不得不向西方學習。同樣在17世紀時,歐洲國家已經開始普遍裝備燧發槍。

綜上所述,明朝早期的火器的確堪稱世界第一,然而西方國家卻在不斷的追趕,並最終在明朝中後期全面追上,並開始實現反超。至於其中的原因,恐怕源於西方迅速發展的製造業和理論研究,而明朝在這方面顯然要落後於西方。

⑶ 明朝發明了眾多火器,為何卻依然抵不住清兵的冷兵器

明朝想必大家都知道,作為能把鐵木真後人的蒙古鐵騎打敗的朝代,戰鬥力可以說非常強悍了,作戰技能想來也是中國古時一流的朝代,再加之自從朱元璋奪下元的江山後,他更加意識到了軍隊戰鬥力的作用,更加研製兵器,研製火器,這個政策自朱元璋朝始,經朱棣朝沿襲下來,到明末,明朝的火器已到了一個相當不錯的地步。既然如此,為何明朝擋不住清朝的冷兵器呢?

再次,據記載,清朝從明朝內部投降的官員那裡得到了火器的製作方法,故而明朝並不能以此為制勝關鍵。且明朝的火器也並沒有到如何嫻熟的地步,進攻後冷卻的時間太長,這個時間清朝完全可以把握住一舉撞破城牆。故明朝最終沒能擋住清朝的冷兵器。

⑷ 中國古代火器發明誰最牛

趙士禎(1554~約1611)字常吉,號後湖,浙江樂清人, 中國明代火器專家。趙士禎生長於海濱,年少時正逢倭寇作亂,深知增強國防力量,改善武器裝備的重要,於是決心研製出精良的火器裝備官軍,衛國保民。他深入調查火器使用情況,廣泛走訪火器專家和抗倭將領。
萬曆二十四年,趙士禎在溫州籍游擊將軍陳寅那裡見到西洋番銃,深受啟發。當時,一個名叫朵思麻的土耳其人寓居北京。士禎獲知他原是土耳其一位專門管理火器的官員,特意登門求教。朵思麻將自己收藏的鳥銃拿給士禎看,並且詳細講解了製造和使用方法。就這樣,士禎搜集和積累了火器研製方面的大量資料和經驗。
萬曆二十五年,士禎給皇帝呈上了《用兵八害》的條陳,建議製造番鳥銃。經兵部議交京營試制,京營官員又來向他請教,他唯恐京營"製造打放兩不如法",就自己出資請朵思麻協助,召集工匠進行試制,終於在萬曆二十六年研製出四種火器。其中"掣電銃"、"迅雷銃"為當時最新式的火器,前者兼具西洋銃和佛郎機的優點,後者並有鳥銃和三眼銃的長處。首批共製造了十餘架。士禎將其中七架繪了圖樣,並撰文對其構造、製法、打放架勢等作了詳盡說明,上呈皇帝。這一圖樣和文字就是《神器譜》。此後士禎不斷精益求精。萬曆二十六年進呈的迅雷銃只能連發五彈,至萬曆三十年經過改進的迅雷銃"戰酣連發",可以一氣發射十八彈。
趙士禎終其一生著有《神器譜》、《續神器譜》、《神器譜或問》、《備邊屯田車銃議》等著作,其中有火器圖式24種。趙士禎的發明對明朝掃清倭寇,以及後來的抗日援朝戰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他本人卻仕途坎坷,終生潦倒,八品銜的鴻臚寺主簿竟做了18年之久,直到萬曆二十四年(1596),才得晉升為從七品銜的中書舍人。可見,在士農工商的封建既定格局裡,工匠的社會地位之低微。
英國學者李約瑟的論著《中國科學技術史》,高度評價了趙士禎《神器譜》一書在中國科學技術史上的地位,而趙士禎的功在國家,彪炳千秋,受到世人的尊敬。

⑸ 中國明朝的火槍是誰發明的

清朝的統治者是女真族,女真族是馬上民族,精通騎射,是靠騎射奪取天下的。他們把騎射之外的一切東西視為「奇伎淫巧」,火器當然得不到發展。如果誰在清朝時期,特別是前期搞火器製造,會被清廷視作「造反」。

⑹ 明朝軍隊裝備的先進火器有哪些

明一統全國後,明政府鑒於火器在戰爭中體現出來的強大破壞力和火器部隊的強大戰鬥力,開始著手建立專業火器部隊和規定火器在軍隊中的比例,如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政府正式下令規定:「凡軍一百戶,銃十,刀牌二十,弓箭三十,槍四十」。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明政府又規定:水軍每艘海運船,裝備碗口銃四門,手銃筒十六個,火槍二十支,火箭和神機箭各二十支等等。以上洪武時期明軍所裝備的火器與冷兵器一與九之比,明顯地反映了明代火器裝備的普遍,並且已有一定的定製。成化二年(1466),明將郭登向明政府建議,步兵「用神銃手十,弓箭手十,刀牌手各五,葯箭強弩手十,司神炮及#3火葯者八,雜用者七」。按照這一規定,當時明軍步隊使用火器的士兵,已經占編制總數的1/3左右。明軍不僅在軍隊中普遍裝備火器,還建立了專業火器部隊。永樂前期創建的專業火器部隊神機營,他同當時的五軍營、三千營合稱京軍三大營,擔負著「內衛京師、外外備征戰」的任務,是朝廷直接指揮的戰略機動部隊。明代火器發展迅速,有神槍、大將軍鐵炮、二將軍鐵炮、大將軍銅炮、小將軍銅炮、神銃、大銅佛郎機、神炮、飛炮、銅銃、鐵銃、馬上佛郎機、神箭、鐵宣風炮、纓子炮、鐵佛郎機、鐵三起炮、碗口炮、小神炮、鐵蒺藜、新置的器械有九龍盤槍、鐵鞭槍、火箭盤槍,子母炮、紅衣大炮、火箭等。

⑺ 明朝發明了一種火器,是以人名命名的。叫什麼

是佛郎機炮么?明代嘉靖時由歐洲葡萄牙(明朝時稱佛郎機 (Frank))傳入的一種早期後裝式滑膛專加農炮。佛郎屬機炮與當時的一般火炮的不同點在於佛郎機炮的子炮設計,預先將開炮一次所需的彈葯裝於子炮中,開火後直接將使用後的子炮從母炮後部提出,再填裝進新子炮,如此便可減去填裝火葯、清理炮筒所需的時間。

⑻ 明朝火器是中國人自己發明的,還是從歐洲傳過來的

事實上明朝時期的火葯武器的確是中國自己製造的,像突火槍、震天雷。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火炮,通身用重金屬製成,威力是相當的大,但重量太大,需要十幾個人一起抬,但這種火炮是絕對的領先,如果大量生產投入戰爭的話中國的兵力絕對是最強,但當時政府給予該武器稱號「神勇無敵大將軍銅炮」(以前學過的,既不真切了。)之後就自滿再也沒發展,之後又進入了「閉關鎖國」,發展沒發展可想而知。
在14、15世紀時我國的火葯技術、造紙技術等等經過阿拉伯人傳入歐洲,之後歐洲經過研究,製造出了洋槍、炮等先進火葯武器(那段時間歐洲正是戰爭,在武器方面確實很有造詣),並被大規模投入使用,並得到不斷發展,今天的好多搶種都是外國產的。

後來歐洲停止了戰爭開始發展經濟,經過兩百年的閉關鎖國,中國已經破敗不堪,在文學、技術上都遠遠落後於歐洲,歐洲拿出了洋槍、輕型大炮,我國拿出刀槍、腐朽幾百年的一兩個銅炮,那不用說了,就是找虐。
當然了讓人聽了悲憤,當時中國用火葯製造炮仗、煙火,用來祭祀、采礦,這一點不假,沒有發展,只顧著無憂生活,過於自負自滿,對外國科技看不上眼,這都是事實。
而歐洲不斷的用火葯研製武器,用中國人最根本的發展來打中國人,的確,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有創作沒發展,看看現在,我們民族缺乏創新能力,只會盜版,不會盜版的也被迫於形勢去盜版。

那句是魯迅說的話,真的他說的沒錯。

600字,純歷史愛好學生手打,望採納。

⑼ 明朝很多工匠研製火器嗎,明朝火器強大的原因有哪些

明朝時期重視火器的發展,因此有不少工匠,並且這些工匠們都是是家庭世襲的工匠。火器強大的原因吧,有幾點:

這些武器看起來是很霸氣,感覺也非常有用,但事實上因為明朝看起來雖然很強大,但內部非常的混亂,官員們腐敗嚴重!有的官員經常在中間拿折扣,負責采購兵器製作的材料的官員們,只負責驗收兵器火器,並不管別的!所以明朝沒有一個標准,要說多厲害也並沒有多厲害。

⑽ 明朝時期的火器有哪些這些火器是什麼樣的

火葯雖然是我國的四大發明之一,但是在火葯剛剛被發明出來的時候用處並不是很多,當時最大的用處就是用來表演或者是用來做鞭炮的。到了宋朝的時候火葯還是被用作表演,一直到了明朝的時候,火葯才開始出現在軍事上,因為當時因為火葯的原因發明了許多火器,甚至有的火器比清朝時的火器威力還要大。其實我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火槍類武器的國家,早在公元1132年的時候當時就用人在使用火槍了,而在西方一直到了1326年才開始出現火槍。在明朝的時候,因為火葯的廣泛使用和人們在武器這方面上的提升,發明了許多火器,下面本人就為大家簡單的介紹明朝時期所發明的火器。

第三類火器是噴射類的,也被稱為“古代火箭”。這種噴射類的火器主要是在主要部位裝滿火葯,然後使用火葯線引燃,讓“火箭”飛向敵人,然後引燃火葯,最後發生爆炸。

閱讀全文

與明朝火器發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改革工作成果匯報 瀏覽:49
醫療糾紛管理倫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瀏覽:959
工業光魔創造不可能720p 瀏覽:243
君主立憲制是法國大革命的成果 瀏覽:13
王成果青島科技大學 瀏覽:519
護理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875
使用權獲取途徑 瀏覽:759
怎麼投訴奧迪4s店 瀏覽:31
美術教師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740
股權轉讓合同模板 瀏覽:638
知識產權部門重點的工作計劃範文 瀏覽:826
用地批准書能證明土地的使用權權嗎 瀏覽:829
拓荒者知識產權 瀏覽:774
商標侵權事宜處理委託書 瀏覽:168
內容無版權今日頭條 瀏覽:327
房產糾紛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瀏覽:269
無形資產年限怎麼確定 瀏覽:542
工商登記人員工作總結2018 瀏覽:799
我要發明機器人300字 瀏覽:341
轉讓合作書 瀏覽: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