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老闆們,你們知道每一個員工為公司創造了多少價值嗎
我一個員工創造的價值都有不同。一個好的員創造的價值很多,用也用不完。
B. 員工工資和創造的價值比多少為合適
一個人能創造的價值是很難衡量,也很難用這個來給他定待遇。
即是業務員,這樣與個業內績比較容易衡量的容工作崗位,也會存在這樣的事實。
如果一個人每年能給公司創造20萬的利潤,但如果他走了,你的損失會是20萬嗎?
絕對不會。他走了,會再招一個人來,如果招來的人沒他做的好,只能給公司創造10萬的利潤。這差價才是公司的損失。
即使能衡量,也要看平均水平,超過平均水平的業績,可以按比例給,並適當多一些。
但多少合適?不好定。仍然要參照同行、同地區的其它企業的相近崗位的待遇水平。
同時還要考慮公司其它崗位的待遇水平。
企業效益好的話,待遇水平在行業里偏上一些,更有利於留住人才。
這是大問題,要考慮周全,定高好,成本就會高,且很難降下來,同時會造成公司其他崗位的不平衡。
C. 員工為公司創造價值怎麼寫
員工為公司帶來的收益能高達他們工資的2.5倍,這還是在除去公司會針對不同崗位的招聘專費用、入職成本、培訓屬費用等耗費資金的情況下,所以留住優秀的人才對公司來說至關重要。
每個公司都希望能留住人才,通過培養員工建立強大而持久合作的團隊。但是,如果員工並沒有發揮其核心能力,就會影響整個團隊的工作效果。
二、利用員工核心能力可以加強員工體驗
無論是哪個部門的員工,也無論員工是否直接與客戶進行互動,員工與客戶的聯系都是存在的,員工在公司的體驗將轉化為客戶對公司產品的體驗。當員工認真參與工作,他們將對所推出的產品投入更多,而客戶可以通過收到的產品或服務感受到這一點。
三、利用員工核心能力增強員工參與度
如果一名員工對工作不感興趣,那麼就不會盡心竭力的工作,無論工作效率還是生產力都較為低下,這會對工作的產出和質量造成直接影響。研究表明,生產力、工作效率和員工參與度這三個指標明顯掛鉤,常見原因就是員工無法在個人工作中獲得參與感,僅僅是在機械的完成任務,完全屬於被動的角色,這樣的員工往往缺乏對工作的期待。
D. 工廠計時人員如何創造價值
:一般認為,給員工提供更高的薪酬、更好的待遇就可使員工快樂,達致激勵效果。其內實,金容錢的確是激勵員工的主要因素,一個穩固的報酬計劃對吸引、保留優秀人才的確非常關鍵,但在實踐中金錢並不總是唯一的解決辦法,在許多方面它也不是最好的解決辦法。原因很簡單,金錢所起到的激勵作用具有短時性,額外得來的現金很快會被員工花掉並很快被遺忘。而公司希望的激勵卻是長期性的。事實上,一些非現金卻能有效激勵員工的方法一直被企業管理層所忽視。
下述是不提高薪酬激勵員工的15種方法。
1.認可。當員工完成了某項工作時,最需要得到的是上司對其工作的肯定。上司的認可就是對其工作成績的最大肯定。在實踐中,認可是最易被經理人忽視的激勵方法,大多數的經理人並沒有對員工的成績給予足夠認可,因為他們也沒得到來自上一級的足夠認可。因此,要做到這一點並不是很自然的事情,需要重新構建企業的管理文化。
經理主管人員的認可是一個秘密武器,但認可的時效性最為關鍵。如果用得太多,價值將會減少,如果只在某些特殊場合和少有的成就
E. 一般來說,如果工人創造了100的價值,他自己能拿到其中的多少
你這個問題非常復不好制回答,要看這個工人勞動的稀缺性,如果是所有人都能乾的勞動比如一個普工,那麼他創造了100的價值他自己是拿不到多少的,但如果是非常稀缺的工種,有些事情非他不行,那麼他就有很強的議價能力,創造了100的價值他能夠拿到的比例就會比較高,所以一定要有自己的獨特性。
F. 某工廠有100名工人,每天工作12小時,平均每個工人3小時生產一件上衣,每件上衣消耗生產資料價值5元,
12小時已經嚴重違反勞動法。另外每天工資3塊錢,一個月也就是90塊錢...現在中國絕大多數地區已經出台最低工資保障,90塊錢,非洲嗎?
好了,入正題:
1個員工,一天工作12小時,每3個小時生產出1件上衣。所以,一天一個員工能做出4件上衣。
12÷3=4(件)
每件上衣耗資5元。也就是說4件上衣耗資20元。
4×5=20(元)
工廠每天支出的成本,一個是衣服的成本一個是工人的成本。一天一個工人能造4件衣服消耗20元,另外還要支付3元的工資。也就是說工廠每天要為一個員工生產投入資本是23元。那麼100個員工就是2300元。
(20+3)×100=2300(元) (第一題答案)
工人每小時創造新價值0.5元。一天工作12小時,就是6元。100人就是600元。
0.5×12×100=600元。
m′什麼意思?每秒?分?小時? 反正一天24小時 。一小時60分鍾。1分鍾60秒。自己換算去吧。
因為工廠一天能賺600元,而成本是2300元。所以工廠必須一天獲得2900元才能扣除成本獲得600元剩餘價值。
2300+600=2900(元)
工廠獲得的2900元均只來源於上衣價值。一個員工每天造4件。100個員工就是400件。所以這400件衣服的價值總額就是2900元。
2900÷400=7.25(元)
思路,式子全部給你寫的這么詳細了,看不懂,就呵呵了~
G. 在工廠內或者說所有企業內,員工創造的產品價值肯定比老闆發給他的工資要高,這么說不是會有很多產品賣不
我覺得要反過來理解
你這里說的是實物產品的價格總量高於工資量,但是人們獲得工資不過是在生產環節,服務環節也有工資
整體來說總的收入和產品是大致相當的
H. 我能為公司創造多少價值
價值?何為價值?現在是21世紀,我聽到最多的一個詞,也是21世紀,或許在這樣一個21世紀,價值無論在企業對員工,還是員工對自己上都一種定性要求及鞭策吧。 言歸正轉,其實這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也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當然我可以把問題簡單化,也可復雜化。 何為簡單,作為一個公司員工來說,首先看他想要的是什麼,他以一種什麼樣的心態去做這份工作,他想通過這份工作得到什麼。在公司裡面,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分工,因此每個人在公司里起的作用都不盡相同,目標絕對是一致的。但心態卻有差異,創造的價值也有所區別。如果說只為上班而上班,那他的思想里所包含的東西就很簡單,做好日常安排的工作,萬事就都ok,不會想到公司的現狀及今後的發展,這樣他在公司里所創造的價值或許可以用有形的數字來體現,但卻沒有涵蓋更多的東西,更多無形的東西。正所謂「智者思,憂國憂民;愚者慮,利益所驅」。 或許你會想,我這樣說是不是跑題了,不是讓我談我能為公司創造多少價值嗎?或許是吧,不過我仍然認為對於公司的發展來說與員工的心態是分不開的。 現在談談我吧,我覺得從我自身來講,對於創造價值的多少這一概念很模糊,對於多少,我說不出來,因為這不是能用數字來衡量的,每個人當然都希望自己能夠有好的發展,當然更不想讓自己在工作中成為可有可無的人,希望自己所創造的價值越多越好,我是個平凡人,我也這樣想。我不期望讓自己能夠達到一個多高的高度,只希望能一步一個台階,讓自己的明天比今天更好一點,在工作中也一樣。我希望自己踏踏實實的工作,對公司的發展盡自己應盡的義務。在日常的小事上可以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在公司的業績和今後的發展上,我當然也不甘心落後。希望成為公司的主力軍,和公司共同的成長起來。 總之一句話,真誠的去待人,認真負責的去工作。我希望自己是微不足道的,也希望自己是至關重要的。這樣講應該不矛盾吧!還是那句話,就讓價值無處不在吧!
I. 如何計算員工的績效成本
1.計算最高績效人員的績效倍率
要計算最高績效人員的績效倍率,有六個步驟:
(1)與評估之王合作;
(2)量化普通員工產生的價值;
(3)考慮使用外部績效倍率數據;
(4)決定負責相同工作的一般員工和績效最高者之間的「最高績效員工差值倍率」;
(5)使用差值倍率來量化績效最高者超出部分的價值;
(6)決定是否可以在內部培養績效最高的員工。
2.計算績效較差者的績效差值倍率
可遵循以下流程中的六個步驟,計算績效較差者的績效差值倍率:
(1)判定平均水平的員工所創造的價值;
(2)確定負責相同工作的一般員工和績效較低者之間的「績效較差者差值」;
(3)量化「績效較差者差值」百分比對應的價值;
(4)判定其他工作的「績效較差者差值」;
(5)將其他「績效較差者成本」加入計算流程;
(6)判定是否能通過經濟的方式快速改善績效較差者的績效。
J. 企業里如何計算員工的個人貢獻值
貢獻率是分析經濟效益的一個指標。它是指有效或有用成果數量與資源消耗及佔用量之比,即產出量與投入量之比,或所得量與所費量之比。計算公式:
貢獻率(%)=貢獻量(產出量,所得量)/投入量(消耗量,佔用量)×100%
貢獻率也用於分析經濟增長中各因素作用大小的程度。
計算方法是:
貢獻率(%)=某因素貢獻量(增量或增長程度)/總貢獻量(總增量或增長程度)×100%
上式實際上是指某因素的增長量(程度)占總增長量(程度)的比重。
企業情注老員工,關鍵的是要讓老員工不斷地「增值」,讓他們感受到企業更多的關注與培養。如何做到老員工的「增值」,方法很多,主要的是做好他們的職業生涯規劃,這樣老員工自然就會成為企業的中流砥柱,成為企業的精英。這是現代企業的經營者不得不思考的問題。
(10)工廠員工創造價值計算擴展閱讀:
舉例說明如下:
總資產貢獻率(%)=(利潤總額+稅金總額+利息支出)/平均資產總額×100%
(1)總資產貢獻率:反映企業資金佔用的經濟效益,說明企業運用全部資產的收益能力。
(2)社會貢獻率:是衡量企業運用全部資產為社會創造或支付價值的能力。
社會貢獻率(%)=社會貢獻總額/平均資產總額×100%
社會貢獻總額包括工資、勞保退休統籌及其他社會福利支出、利息支出凈額、應交增值稅、產品銷售稅金及附加、應交所得稅及其他稅、凈利潤等。為了反映企業對國家所作貢獻的程度,可按上述原則計算貢獻率。
企業對國家的貢獻率(%)=稅金總額+上繳利潤/社會貢獻總額×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