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倫敦創造

倫敦創造

發布時間:2021-08-03 14:00:06

『壹』 中國海軍艦隊首度訪問倫敦創造多項第一是真的嗎

境外媒體稱,中國海軍第二十六批護航編隊抵達英國倫敦訪問,歡迎儀式10月3日在倫敦西印度碼頭隆重舉行。這是中國海軍艦隊首次到訪英國首都倫敦。


北京報道,據新加坡10月4日報道,消息顯示,第二十六批護航編隊指揮員王仲才少將在歡迎儀式上說,第二十六批護航編隊由護衛艦揚州艦、護衛艦黃岡艦和綜合補給艦高郵湖艦三艘艦艇組成。在英國訪問5天期間,將與英軍開展官方拜會、業務交流、相互參觀、文娛體育等系列活動;艦艇將向英國民眾開放,希望英國民眾加深對中國海軍的了解和認識。

據香港10月4日報道,中國海軍一支小型編隊10月3日停靠在倫敦一個港口,這是中國軍艦首次對倫敦進行正式訪問。中國海軍第二十六批護航編隊3日停靠倫敦,並計劃停靠至7日。在訪問期間,這支編隊將舉辦一系列活動。


中國軍事專家李傑說,此訪不僅反映出中國投放海上力量的能力已大大增強,還彰顯了中國捍衛其海外利益的雄心。李傑說:「過去,中國海軍總是派出大型艦艇,而不是中小型艦艇。但這一次,黃岡艦和揚州艦能夠在海上停留很長時間,這說明中國海軍的航海和作戰能力都增強了。」


他還表示:「我們還可以從海軍活動日益增多看出,中國越來越關注其海外利益。」他認為,未來中國海軍將與更多國家加強軍事關系。

『貳』 《倫敦交響曲》是如何創作出來的

海頓晚年在1791年1月至1792年7月、1794年2月至8月兩次赴倫敦指揮和創作。此間,他總結了自己畢生創作的經驗,寫出12部交響曲(第93~104),俗稱《倫敦交響曲》。

『叄』 傑克·倫敦創作的現實主義作品有哪些

19世紀90年代他參加社會主義運動,1905年以後並參加社會黨的活動。1905至1910年期間他創作了一些優秀的現實主義作品,如:論文集《階級的斗爭》(1905)和《革命》(1908);長篇小說《鐵蹄》(1908)和《馬丁·伊登》(1909)。他在這些作品中揭露資本主義社會的矛盾,描寫勞動人民的苦難生活和工人階級的革命斗爭,同時預言資本主義的必然滅亡和社會主義的最後勝利。

『肆』 傑克·倫敦創作後期經歷了什麼

到了後期,傑克·倫敦逐漸脫離社會斗爭,追求個人享受,他的「白人優越論」發展成為大國沙文主義,為1914年美國干涉墨西哥辯護。1913年以後,他因經濟上的挫折和家庭糾紛,精神受到嚴重打擊,經常酗酒,1916年11月22日服毒自殺。

『伍』 傑克·倫敦創作了哪些作品

傑克·倫敦早期作品有描寫淘金者生活的短篇小說集《北方故事》和揭露利己主義殘忍性的長篇小說《海狼》等。這些作品表現了勞動者的悲慘生活,同時也體現了作者的進化論思想和尼采超人哲學的影響。自傳體長篇小說《馬丁·伊登》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描寫一個出身低微的作家成名後理想幻滅而自殺的故事,批判了資產階級的自私、虛偽和庸俗。後期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說《在甲板天篷下》《一塊排骨》等。

『陸』 倫敦大火的創造者托馬斯死沒死

倫敦大火的創造者托馬斯,動漫的高級設計者,他的作品流傳了世界各地

『柒』 倫敦金融城的歷史淵源

倫敦是世界上最富歷史傳奇和現代情趣的城市之一。她不僅以其豐蘊的文化內涵、美麗的自然及人文景觀吸引著來自全球各地的旅遊者和留學研究人員,更以其深厚的金融基礎、便利的交通、通訊和優越的金融經濟政策吸引著世界上各大金融機構在此聚集。然而,這些金融機構和英國歷史悠久的銀行、證券交易所一起,生存在泰晤士河北岸一片面積僅2.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這一片土地便是大名鼎鼎的「倫敦城」,因其金融機構密集,所以又稱「金融城」。
倫敦金融城曾經無比輝煌,也依然閃爍著耀眼的光芒,它為英國的經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80年代裡,它每年使英國純收入稅利20億英鎊以上,即使在經濟衰退的90年代初期,失業率居高不下時,倫敦城為無數人創造了就業機會。1995年,倫敦城內從事金融業、商業的人員有70萬,比法蘭克福的總人口還要多。但是倫敦城的功與過卻是英國人長期爭論的問題。
有人認為,倫敦城從來只考慮自己的發展和利潤,而對整個國家的經濟和工業的發展卻漠不關心。一次大戰結束後,由於倫敦城將精力過多地投放到海外的投資中,從而使英國的工業得不到發展所急需的大量資金,這樣,美國和德國不僅在鋼鐵等傳統工業上超過了英國,而且在高科技領域也領先於英國。1952年,首相邱吉爾為了保持英鎊的地位和維持倫敦城在國際金融上的重要性,採取了嚴苛的財政預算和緊縮貨幣政策,結果他的目的暫時達到了,但英國的工業卻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即經過一個短暫的戰後高漲期之後,國內需求持續地下降,幾個主要產業:造船、紡織、鋼鐵和煤炭都嚴重地收縮了。然而,即使是這樣,還是沒能擋住英鎊擠兌的命運。

『捌』 倫敦水晶宮是怎樣建造的

倫敦水晶宮(CrystalPalace)的建造是富有意味的,它並不是正宗的建築師設計創造的,而是園藝師帕克斯頓(JosephPaxston,1801~1865)的傑出成果。1851年英國籌辦第一屆世界博覽會(TheGreatExhibitionof1851),主展館規模宏大,要求在一年內建成,博覽會結束後還要便於拆除。在向世界各國建築師徵集的245個設計方案中,居然沒有一個可以滿足要求,傳統建築形式遇到了嚴峻的挑戰。帕克斯頓完全憑借自己在查茨沃思(Chatsworth)建造花房的經驗並且參照鐵路棚站的形式,先將輕巧透明的水晶宮預制裝配完畢,用鐵制構件和玻璃材料來支撐和圍護。建築面積達7.2萬平方米。建築物長度達到1851英尺(563米),象徵1851年建造;寬度為124.4米。它沒有沿襲鑄鐵建築的舊風格,它的外形為一簡單階梯形的長方體,並有一個垂直的拱頂,各面只顯出鐵架與玻璃,沒有任何多餘的裝飾,完全表現了工業生產的機械本能。9個月之內全部完成。水晶宮可以拆開後重新裝配。它初建於倫敦海德公園內,1852年它被遷至錫德拉姆重建,1936年毀於大火。當時的《泰晤士報》評述說,這座水晶富展覽館,「以無與倫比的機械獨創性巴黎埃菲爾鐵塔,產生出來一種嶄新的建築秩序,具有最奇異和最美麗的效果,它的出現為我們提供了一座建築物(Building)」。倫敦水晶宮被認為是世界上第一座新建築,開辟了建築形式的新紀元。

『玖』 倫敦的標志性建築物

1、倫敦塔橋

倫敦塔橋(Tower Bridge),是一座上開懸索橋,位於英國倫敦,橫跨泰晤士河,因在倫敦塔附近而得名,是從泰晤士河口算起的第一座橋(泰晤士河上共建橋15座),也是倫敦的象徵。該橋始建於1886年,1894年6月30日對公眾開放,將倫敦南北區連接成整體。

2、瑞士再保險塔

瑞士再保險塔位於英國倫敦「金融城」。綽號「腌黃瓜」,是一座玻璃外觀的尖頂摩天大廈,也是福斯特勛爵名作之一。

這個子彈模樣的房子,蓋在倫敦內城,也就是倫敦金融城的中心地帶,由赫赫有名的福斯特勛爵Lord Norman Foster設計,就蓋在他老人家業務上最大的競爭對手羅傑斯勛爵Lord Richard Rogers 20年前設計的勞埃德大廈Lloyds Building旁邊。

3、威斯敏斯特宮

威斯敏斯特宮(Palace of Westminster),又稱議會大廈(Houses of Parliament)是英國議會(包括上議院和下議院)的所在地。威斯敏斯特宮是哥特復興式建築的代表作之一,1987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該建築包括約1,100個獨立房間、100座樓梯和4.8公里長的走廊。

4、倫敦眼

倫敦眼於1999年年底開幕,當時贊助商還是英國航空公司因此又稱千禧之輪,總高度135米(443英尺)。

倫敦眼共有32個乘坐艙(由序號1排列到33。因為宗教忌諱,沒有13號),因艙內外用鋼化玻璃打造,所以設有空調系統。每個乘坐艙可載客約25名,回轉速度約為每秒0.26米,即一圈需時30分鍾。

5、聖保羅大教堂

聖保羅大教堂(St.Paul's Cathedral)是世界著名的宗教聖地,世界第五大教堂,英國第一大教堂,教堂也是世界第二大圓頂教堂,位列世界五大教堂之列。

聖保羅大教堂最早在604年建立,後經多次毀壞、重建,由英國著名設計大師和建築家克托弗.雷恩爵士(Sir Christopher Wren)在17世紀末完成這倫敦最偉大的教堂設計,整整花了35年的心血。

『拾』 倫敦是怎樣成為自行車之都的

法國:時裝之都的弄潮兒

從文藝復興時代上流社會的服飾到現在令人眼花繚亂的時裝設計,法國始終處於時裝大潮的風口浪尖,設計大師輩出,款式面料新穎,引領著歐洲乃至世界的時尚潮流。巴黎作為時裝之都,每年都舉行無數的時裝發布會和各種時裝博覽會,吸引著世界各地的時裝設計者前往觀摩和交流。

在法國時裝界「興風作浪」的有落戶於巴黎的許多世界名牌時裝企業,有「呼風喚雨」的世界級服裝大師,有「什麼式樣都敢想,什麼顏色都敢配」的巴黎高級時裝學院學生,也有可以讓時裝變成「破爛」的世界星級消費群體。在熱鬧的背後,有一支可稱得上時裝之都弄潮兒的隊伍——法國高級時裝和成衣設計師協會。這個協會的限和能量不可小視,幾乎時裝之都所有高檔時裝活動的背後都有它的影子。

法國高級時裝和成衣設計師協會組建於1973年,由4家聯合會組成,其中高級時裝聯合會歷史最早,創建於1868年。還有成立於1973年的高級成衣設計師聯合會以及高級男裝聯合會,法國國家手工藝及相關職業聯合會從1975年起加盟。該協會下屬有10餘家世界著名的高級時裝公司,還辦有時裝學校。

該協會的組建是順應時裝發展的需要,其主要職責是起草和落實可以為各個行業協會所接受的整體行業政策,組織一年兩季的高級時裝發布會和赴國外的法國高級時裝表演,推廣法國高級時裝。該協會還負責排定服裝展示和新聞發布日程,並將日程表提交給新聞記者、經紀人、在冊顧客和相關商業顧問。

協會的主要目標之一是為服裝設計師提供特殊且適宜的展示場地。高檔時裝要求體現高雅和入時,從1977年起,大部分時裝表演在巴黎會議大廈舉辦。隨後,協會成功地將時裝表演引入歐洲最大的地下商城——巴黎集市廣場、埃菲爾鐵塔對面的夏樂宮、現代藝術博物館和凡爾賽展覽中心等地。1982年,展覽地點擴充到巴黎市中心的盧浮宮和杜伊勒利皇家花園。10月和3月兩個季節的時裝發布會,都有分別超過2000名和800多名的買主參加,無論聲勢與規模,都是其它城市難以匹敵的,巴黎為自己贏得一塊「世界時裝之都」的獎牌。

協會還為會員提供服務,包括審定參加時裝表演企業資格和推介時裝企業到國外參加演出,佔領世界時裝市場。法國高檔時裝的出口貿易70%以上是由協會會員企業包攬的。為了提高整體形象和影響,法國每年都以捆綁名牌的形式,由幾家著名時裝設計師聯合舉辦或參加時裝表演。這樣不但可以為各公司帶來利益,而且還為法國時裝爭得榮譽。

協會也參與一些文化宣傳活動。因為法國時裝在公眾尤其是外國人眼中是法國高品質和創造力的象徵,是藝術和工業的完美結合。高檔時裝參與文化活動,可以使服裝設計師更多地汲取靈感,創新設計。協會為會員提供經濟、金融和貿易方面的法律、條例信息和建議,便於他們了解行業的最新動態。同時,協會為保護企業的知識產權不遺餘力。名牌時裝的品牌、專利、繪圖和樣本都容易被非法侵權和仿冒走私,協會與經濟、財政和工業部的反走私全國委員會以及其它相關部門一道努力,打擊在法國、歐盟范圍內和其它國家對其會員企業所有形式的侵權行為。

協會還從培養設計師的角度出發,加強時裝學校和企業的溝通,確保手工業人才的培訓和教育,著眼於選擇培養年輕設計師,讓學生在學校和畢業後都可以有選擇地到名牌企業實習,接觸著名時裝設計師,通過實踐了解法國時裝的精髓和掌握高超的設計技巧。

巴黎稱為時裝之都是綜合因素使然,並非一日之功。要想保住這一聲譽也並非易事,需要有層出不窮的人才。好在世界各地的優秀設計師都希望在巴黎的舞台上一展風采,這使巴黎的時裝展示越來越國際化、多元化,近兩年巴黎時裝界東風勁吹,來自韓國、日本和中國的時裝成為不容小視的一支支新軍,為巴黎時裝注入了新的活力。(完)

紐約:世界時裝之都中的後起之秀

在美國紐約曼哈頓島的第七大道旁矗立著這樣一座造型奇特的塑像:一根比碗口粗、長十幾米的銀色縫衣針穿過一個巨大的紐扣,針尖指向地面。在離它不遠的地方,是另一座一人多高的雕像,它展現的是一位頭戴猶太小帽,端坐在縫紉機旁全神貫注地縫制衣物的制衣工人。這兩座雕塑不僅是紐約時裝區的標志性雕塑,更折射出紐約從制衣業起步,逐漸躋身於世界時裝之都行列的歷史。

紐約的現代制衣業形成於上個世紀4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一批美國時裝設計師開始嶄露頭角,紐約也逐漸成為一個重要的時裝名城,到六七十年代紐約時裝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風格,並受到國際時裝界的關注。紐約的時裝風格似乎更多地體現了美國這片新大陸快速的生活節奏和開放不羈的生活方式。與歐洲國家時裝時常顯現的貴族氣質相比,紐約時裝似乎更趨向於大眾化、平民化,紐約的時裝設計師似乎更強調個性的張揚,強調功能性與舒適性兼備,在設計中將休閑風格和簡約主義發揮到了極致。而紐約的時裝經銷商又充分利用了這些特點,他們採取靈活的宣傳和營銷策略,將舒適耐穿、價格多元、適合社會各階層的紐約時裝大量地生產,並行銷世界各地。

與巴黎、米蘭、倫敦等世界時裝之都相比,雖然紐約進軍世界時裝之都起步要晚,歷史文化的積淀也顯得單薄,但時裝行業發展所需要的時尚人物、高消費人群、文化藝

術氛圍、廣告宣傳理念與手段這些關鍵要素都是紐約這座號稱「世界之都」的城市所引以為自豪的特徵。紐約既是世界的金融商業中心,又是世界重要的文化藝術中心,這里有著來自世界各地的社會名流,有著高度成熟的商業運作理念與模式,有著高度集中的新聞傳媒廣告業,也有著標新立異、兼收並蓄的多元文化。因此,紐約能夠在較短時間內走完其他老牌時裝名城用很長時間才走過的路,成為世界時裝之都中的後起之秀也就不足為奇了。自上個世紀80年代末開始舉辦的紐約時裝周雖然從歷史和名氣來講要比巴黎、米蘭時裝周略遜一籌,但紐約時裝周卻以其商業上的成功而令國際時裝界刮目相看,都把它視為一個重要的營銷渠道。

紐約時裝業的快速崛起在一定程度上得益於對時裝教育的高度重視。全市目前擁有專門從事時裝教育和研究的院所有8所,其中包括著名的紐約時裝技術學院。這所成立於1944年的時裝專業院校現有來自美國和世界許多國家的學生共1.2萬人,各種類型的班級2800多個,是世界上同類學校中規模最大的。學院目前開設各種課程上百門,可授予從准學士學位到碩士學位的各種不同專業領域的學位。

學院坐落於紐約著名的時裝區,擁有140多個設計室和實驗室,還擁有一座博物館以及專業書籍藏書量近15萬冊的圖書館,這里還保留著自18世紀以來的700多萬件胚布資料與世界一流設計家的作品。該院在教學上強調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充分利用紐約時裝業提供的豐富資源和教學實踐機會,經常讓學生到遍布全市的時裝設計室、展示廳和時裝企業參觀學習,參與實踐,並讓活躍在時裝業第一線的著名設計師,高層管理人員到學院給學生授課、開設講座和研討會,這些活動極大地開闊了學生的眼界,使他們得以在第一時間內零距離地密切關注時裝業的最新發展和時尚趨勢,畢業後不久即可成為時裝界所需的各類人才。

紐約的時裝業目前擁有雇員約7萬人,全市擁有時裝展示廳和時裝企業代辦處5000多家,年銷售額超過200億美元。除此之外,與時裝有關的展銷、商業洽談活動每年還為紐約市的旅館業、餐飲業和交通運輸業帶來1億多美元的收入,如今的紐約時裝業是當之無愧的紐約州支柱產業。

近年來,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和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也給紐約時裝業的發展模式帶來某些變化,今天的設計師們能夠十分方便地通過電子郵件將時裝設計圖傳送給海外的成衣廠,利用那裡的廉價勞動力批量生產時裝,其結果是導致紐約時裝業在過去的幾年中就業總人數出現下降趨勢,更多的時裝企業將目光投向更小批量、更個性化的時裝製作,既有以高品質、精細的做工贏得顧客的走傳統路線的大時裝公司,也有靠靈活和速度取勝,以盡可能快的速度實現將最新時裝潮流向市場轉化的新潮時裝小公司。(完)

義大利:時裝風靡世界的奧秘

最近,在義大利「時裝之都」米蘭舉行的2005年春夏女裝展示會上,喬治·阿爾馬尼和繆恰·普拉達等義大利時裝界「頂尖人物」的作品再次引起轟動。特殊質地的布料、新穎獨特的色系組合、風格各異的坤包吸引了各國業內人士的「眼球」。

米蘭時裝周一貫被業內人士譽為引領世界時裝設計和消費新潮流的「晴雨表」。除每年春秋兩季舉辦的米蘭時裝周,在義大利首都羅馬和中部文化名城佛羅倫薩每年定期舉辦的羅馬高級時裝展和皮蒂男裝展也同樣成為預測來年國際男裝流行趨勢的風向標。從男女服裝、帽子、皮包到香水、雨傘、眼鏡,如今,「義大利製造」已成為世界名牌時裝的代名詞。

據義大利時裝聯合會提供的數字,去年義大利時裝業年營業額達820億美元,義大利的時裝產品目前已佔到世界市場份額的三分之一。是什麼使義大利時裝名揚世界的呢?業內人士分析,名牌效應是主要原因。

義大利擁有世界三分之一的頂級時裝設計大師。他們設計風格獨特,自成體系。設計大師瓦倫蒂諾設計的時裝,既獲得貴婦人的青睞,也受到普通百姓和兒童的喜歡。巴

萊斯特拉設計的女裝以色彩柔和與甜美而聞名遐邇。被稱為具有典雅風格的設計大師阿爾馬尼設計的時裝,風格輕松隨意,深受世界著名演員施瓦辛格以及法國、美國等設計師同行的歡迎。普拉達時裝則是「女性的端莊與成熟、溫和與親切」的完美體現,服裝線條簡潔、流暢、色彩清新、自然,給人的感覺既「懷舊」又「現代」。

人們不免會問,義大利何以成為時裝設計大師的多產國呢?有人這樣說過,「義大利時裝設計師知識淵博、通曉民俗風情、他們在設計時裝時不拘一格,隨意發揮,特別注重從人體身材的立體角度去設計,如同給一座建築物進行包裝那樣,因此所設計的服裝能顯示出立體美。」這些設計師的藝術審美情趣得益於義大利悠久的文化和歷史。

義大利的文化古跡和藝術寶藏處處皆是,有的就在向公眾開放的教堂里,有的就立在街頭或廣場,時刻讓人受到藝術的熏陶。而設計師們把藝術品味融入到自己的設計之中,從而創造出含有藝術情趣的精品。

此外,設在米蘭的義大利時裝協會半個世紀以來也為促進義大利時裝業的發展,保護和提高時裝業在義大利和世界同行中的形象也發揮了重要作用。1997年,這個全國重要的自律性行業協會組織與倫巴第大區政府及義大利服裝協會和工業設計協會聯手,共同對年輕人進行時裝設計的培訓和教育,推動了時裝文化的傳播與發展。這些

學生們在校期間可以有機會與名牌設計大師進行「零距離接觸」,到他們的工作室接受培訓、熏陶等。

顯示義大利時裝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是其風格獨特的布料質量與世界一流的印染技術。設計師巴萊斯特拉每年設計出數百種不同色彩與圖案的布料,深受顧客歡迎。一些設計師經常採用自己設計的布料製作時裝。從面料角度說,棉、麻等天然纖維面料特別受到設計師的青睞,其中西裝多選用毛、毛麻、棉麻等混紡材料,而襯衫多運用紡織製造工藝達到豐富的紋理效果。

義大利時裝業成功的秘訣還在於名設計師與紡織、成衣加工生產企業的「聯姻」。義大利時裝首富阿爾馬尼於20世紀70年代成立之初就重視時裝設計與相關領域內的生產企業聯合,通過出售其商標許可證將產品引入市場,實現自己的價值。目前阿爾馬尼設計的時裝主要通過全國最大成衣生產商GFT集團生產。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阿爾馬尼又與義大利眼鏡生產大王盧克斯奧蒂卡合作,生產「阿爾馬尼眼鏡系列」,專門在眼鏡專賣店和阿爾馬尼專賣店銷售。這一成功的範例後來紛紛被其他時裝設計師效仿。強烈的品牌意識使這些紡織和成衣生產企業具備了強大的競爭優勢,鞏固了義大利在國際時裝業的領導地位。

義大利時裝名牌效應還與其高超的促銷活動密切相關。每年除在米蘭、佛羅倫薩等地舉辦時裝表演及展銷會外,義大利有關部門還在羅馬的西班牙廣場、納沃納廣場以及南部城市那不勒斯的卡普里島等場所舉辦時裝表演,擴大自己的影響力。阿爾馬尼、普拉達、瓦倫蒂諾等名牌產品還在紐約、東京、羅馬、巴黎等世界名城的繁華街道上開設專賣店提高知名度,其效應大大超過了廣告宣傳。(完)

閱讀全文

與倫敦創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共衛生服務協議書2017 瀏覽:805
改革工作成果匯報 瀏覽:49
醫療糾紛管理倫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瀏覽:959
工業光魔創造不可能720p 瀏覽:243
君主立憲制是法國大革命的成果 瀏覽:13
王成果青島科技大學 瀏覽:519
護理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875
使用權獲取途徑 瀏覽:759
怎麼投訴奧迪4s店 瀏覽:31
美術教師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740
股權轉讓合同模板 瀏覽:638
知識產權部門重點的工作計劃範文 瀏覽:826
用地批准書能證明土地的使用權權嗎 瀏覽:829
拓荒者知識產權 瀏覽:774
商標侵權事宜處理委託書 瀏覽:168
內容無版權今日頭條 瀏覽:327
房產糾紛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瀏覽:269
無形資產年限怎麼確定 瀏覽:542
工商登記人員工作總結2018 瀏覽:799
我要發明機器人300字 瀏覽: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