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煤油燈飽含了幾代人的什麼
煤油燈在中國至少包含了一代人的夜間生活。
⑵ 煤油燈的起源 說明煤油的出現的時間,發明者,如何製作,
煤油燈復 煤油燈 Kerosene lamp,Paraffin Lamp煤油燈 Kerosene lamp,(在英國被廣為制稱作石蠟燈paraffin lamp),電燈普及之前的主要照明工具,以煤油或石蠟作為燃料.
早於9世紀的巴格達,已有使用煤油燈的記載,而近代的煤油燈則於1853年由一名波蘭發明家Ignacy Lukasiewicz發明.
有兩種主要的煤油燈,燈芯燈"wick lamp" 和 壓力燈"pressure lamp",但運作方式不同.
煤油燈 Kerosene lamp結構:
舊式煤油燈使用棉繩燈芯,其燈頭通常以銅製成,而燈座和擋風用的燈筒則用玻璃製成.
燈頭四周有多個爪子,旁邊有一個可控制棉繩上升或下降的小齒輪.
棉繩的下方伸到燈座內,燈頭有螺絲絞與燈座相配合,故可把燈頭扭緊在燈座上.而燈座內注滿煤油,棉繩便把煤油吸到繩頭上.
只要用火柴點著繩頭,並罩上燈筒,便完成點燈的動作.現時舊式煤油燈已幾近絕跡
⑶ 中國是什麼時候開始使用煤油燈
清末開始使用
自清末,煤油燈被引入中國。美觀的燈具,先進的燃料,以及科學的燃燒方式和數倍於老油燈的亮度,使它一下子吸引住了中國人的眼球。特別是有些外國的石油公司,把煤油燈作為銷售自己石油產品的敲門磚,推向中國的老百姓。他們給中國人提供免費的煤油燈具,甚至免費供應一部分燃油,讓人們試用。
在解放初期以及六七十年代沒有通電的農村地區普遍使用的還是煤油燈,計劃經濟時期,煤油要按票到供銷社購買,所以細心的女主人會適時調節燈的亮度。只有孩子寫作業的時候才把燈光調亮些。即便如此,在微風中忽明忽暗上下跳動的燈光依舊照不了多遠,幾個孩子只能圍燈而坐。時間稍長,就會兩眼昏黑。勤儉的女主人也不會讓燈光白白浪費掉,及時支起夾板納鞋底或縫補衣物。
那時候,各戶都很窮。為了省錢,經常幾個房間只點一盞煤油燈,做飯時燈在堂屋,一家人便都圍在堂屋。做好飯後,把飯端到裡屋燈便也跟著到了桌上。
⑷ 煤油燈的起源
歷史記載是先有蠟燭,煤油燈的出現大約要晚一千多年! 【蠟燭】大約在公元前3世紀出現的蜜蠟可能是今日所見蠟燭的雛形,在西方,有一段時期,寺院中都養蜂
⑸ 煤油燈的詳細介紹
煤油燈 Kerosene lamp,(在英國被廣為稱作石蠟燈paraffin lamp),電燈普及之前的主要照明工具,以煤油或石蠟作為燃料。
早於9世紀的巴格達,已有使用煤油燈的記載,而近代的煤油燈則於1853年由一名波蘭發明家Ignacy Lukasiewicz發明。
有兩種主要的煤油燈,燈芯燈"wick lamp" 和 壓力燈"pressure lamp",但運作方式不同.
煤油燈 Kerosene lamp結構:
舊式煤油燈使用棉繩燈芯,其燈頭通常以銅製成,而燈座和擋風用的燈筒則用玻璃製成。
燈頭四周有多個爪子,旁邊有一個可控制棉繩上升或下降的小齒輪。
棉繩的下方伸到燈座內,燈頭有螺絲絞與燈座相配合,故可把燈頭扭緊在燈座上。而燈座內注滿煤油,棉繩便把煤油吸到繩頭上。
只要用火柴點著繩頭,並罩上燈筒,便完成點燈的動作。現時舊式煤油燈已幾近絕跡。
⑹ 煤油燈誰發明呢
1856年 年輕的迪格多.郎塔尼(DIGUEDO LETANI)在法國北部布萊(BRAY)地區的日爾貝路瓦(GERBEROY)的一個村莊里,發明了煤油燈;
⑺ 白熾燈和煤油燈哪個早發明
1、煤油燈發明的早。煤油燈是電燈普及之前的主要照明工具,以煤油作為燃料。
2、詳細介紹:
①煤油燈:
煤油燈為電燈普及之前的主要照明工具,以煤油作為燃料。多為玻璃質材,外形如細腰大肚的葫蘆,上面是個形如張嘴蛤蟆的燈頭,燈頭一側有個可把燈芯調進調出的旋鈕,以控制燈的亮度。
煤油燈 Kerosene lamp(在英國被廣為稱作石蠟燈paraffin lamp),粵語地區稱為火水燈,為電燈普及之前的主要照明工具,以煤油作為燃料(有時也會用清油、柴油等)。
早於9世紀的巴格達,已有使用煤油燈的記載,而近代的煤油燈則於1853年由一名波蘭發明家Ignacy Lukasiewicz發明。
有兩種主要的煤油燈,燈芯燈"wick lamp" 和 壓力燈"pressure lamp",但運作方式不同.
煤油燈 Kerosene lamp結構:
舊式煤油燈使用棉繩燈芯,其燈頭通常以銅製成,而燈座和擋風用的燈筒則用玻璃製成。
燈頭四周有多個爪子,旁邊有一個可控制棉繩上升或下降的小齒輪。
②白熾燈:
白熾燈將燈絲通電加熱到白熾狀態,利用熱輻射發出可見光的電光源。自1879年,美國發明家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製成了碳化纖維(即碳絲)白熾燈以來,經人們對燈絲材料、燈絲結構、充填氣體的不斷改進,白熾燈的發光效率也相應提高。1959年,美國在白熾燈的基礎上發展了體積和衰光極小的鹵鎢燈。白熾燈的發展趨勢主要是研製節能型燈泡。不同用途和要求的白熾燈,其結構和部件不盡相同。白熾燈的光效雖低,但光色和集光性能很好,是產量最大,應用最廣泛的電光源。
發明歷史:
人類使用白熾燈泡已有128年的歷史了。
早在愛迪生之前,英國電技工程師斯旺從19世紀40年代末即開始進行電燈的研究。經過近30年的努力,斯旺最終找到了適於做燈絲的碳絲。
白熾燈的發明,美國通常歸功於愛迪生,英國則歸功於斯旺。兩位發明家的競爭十分激烈,專利糾紛幾乎不可避免,後來,兩人達成協議,合資組建了愛迪生──斯旺電燈公司,在英國生產白熾燈。
1845年,辛辛那提的斯塔爾提出可以在真空泡內使用碳絲。英國的斯旺按照這種思路,用一條條碳化紙作燈絲,企圖使電流通過它來發光,但是,因當時抽真空的技術還很差,燈泡中的殘余空氣,使得燈絲很快燒斷。因此,這種燈的壽命相當短,僅有一兩個小時,不具有實用價值。
1878年,真空泵的出現,使斯旺有條件再度開展對白熾燈的研究。
1878年12月18日,斯旺試製成功了第一隻白熾電泡。此後不久,他還在紐卡斯爾化學協會上展示過他的碳絲燈泡。而當他的有關白熾電燈的實驗報道在美國發表之後,也曾給愛迪生以直接的幫助。
1879年1月,他發明的白熾燈當眾試驗成功,並獲得好評。
⑻ 煤油燈是誰發明的
1856年
年輕的迪格多.郎塔尼(DIGUEDO LETANI)在法國北部布萊(BRAY)地區的日爾貝路瓦(GERBEROY)的一個村莊里,發明了煤油燈;
⑼ 請問大家煤油燈最早是在什麼年代發明的
煤油燈早發明。r.e.dietzco.,ltd.迪斯集團有限公司是現代煤油燈發明者羅伯特.迪斯先生於1840年在美專國紐屬約成立,是煤油燈最早和最主要製造商之一。整套燈的造型經典大氣,堪稱精品。遺憾的是缺玻璃罩,加油口的封蓋也非原配,底部有一小孔。
自1879年,美國發明家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製成了碳化纖維(即碳絲)白熾燈以來,經人們對燈絲材料、燈絲結構、充填氣體的不斷改進,白熾燈的發光效率也相應提高。
⑽ 煤油燈最初出現在什麼時候
【煤油燈】9世紀的巴格達,已有使用煤油燈的記載,而近代的煤油燈則於1853年由一名波蘭發明家Ignacy Lukasiewicz發明。 不過說到古代常用的照明工具,則是「燈」,油燈。燃料主要是動物油脂。這是平民百姓也可以用的,而且不貴。關公有「秉燭夜讀」,那是因為他是漢壽亭侯,有身份有地位,最重要的是和賣草鞋的劉備是拜把子兄弟,劉備是漢中王,蜀漢的皇帝,所以用蠟燭不足為奇!而一些寒門士子就只能用燈了,有詩說:「美人含怒奪燈去,問郎知是幾更天?!」這就是寒門學子徹夜苦讀,冷落妻子的深刻描述。 1968年於河北省滿城縣陵山出土。通高48厘米,人高44.5厘米。出自西漢中山靖王劉勝妻竇綰的墓葬,作跪姿宮女執燈形,通體鎏金,璀璨奪目。宮女穿寬袖長衣,梳髻,戴巾;燈盤、燈座及執燈宮女的右臂處可拆卸;燈盤中心有一釺可插蠟燭,燈罩與燈盤可轉動開合,便於調節燈光亮度和角度。宮女右臂為煙道,煙經底層水盤過濾後,便有煙而無塵,可減少室內的煙炱以保持清潔。燈上有九處刻銘,計65字,其中有「長信」二字,為漢文帝皇後竇氏所居宮名。長信宮燈造型優美,構造精巧,為漢代燈具中的傑作,體現了古代匠師的創造才能以及當時的科學技術水平。現藏於河北省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