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創造背水一戰

創造背水一戰

發布時間:2021-08-03 09:29:58

㈠ 「背水一戰」的典故,急!!!

成語故事:韓信是楚漢戰爭中的軍事奇才。 漢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十月,韓信率一萬新招募的漢軍越過太行山,向東攻打項羽的附屬國趙國。趙王和大將陳余集中二十萬兵力,占據了太行山以東的咽喉要地井陘口,准備迎戰。井陘口以西,有一條長約百里的狹道,兩邊是山,道路狹窄,是韓信的必經之地。趙軍謀士李左車獻計:正面死守不戰,派兵繞到後面切斷韓信的糧道,把韓信困死在井陘狹道中。陳余不聽,說:「韓信只有幾千人,千里襲遠,如果我們避而不擊,豈不讓諸侯看笑話?」
韓信探知消息後,迅速率領漢軍進入井陘狹道,在離井陘口三十里的地方紮下營來。半夜,韓信派兩千輕騎,每人帶一面漢軍旗幟,從小道迂迴到趙軍大營的後方埋伏,韓信告誡說:「交戰時,趙軍見我軍敗逃,一定會傾巢出動追趕我軍,你們火速沖進趙軍的營壘,拔掉趙軍的旗幟,豎起漢軍的紅旗。」其餘漢軍吃了些簡單干糧後,馬上向井陘口進發。到了井陘口,大隊渡過撓蔓水,背水列下陣勢,高處的趙軍遠遠見了,都笑話韓信。
天亮後,韓信設置起大將的旗幟和儀仗,率眾開出井陘口。陳余率輕騎精銳蜂擁而出,要生擒韓信。韓信假裝拋旗棄鼓,逃回河邊的陣地。陳餘下令趙軍全營出擊,直逼漢軍陣地。漢軍因無路可退,個個奮勇爭先。雙方廝殺半日,趙軍無法獲勝。這時趙軍想要退回營壘,卻發現自己大營里全是漢軍旗幟,隊伍立時大亂。韓信趁勢反擊,趙軍大敗,陳余戰死,趙王被俘。
戰後,有人問:「兵法上說,要背山、面水列陣,這次我們背水而戰,居然打勝了,這是為什麼呢?」韓信說:「兵法上不是也說『陷之死地而後生,置之亡地而後存』』嗎?只是你們沒有注意到罷了。」
「背水一戰」比喻處於絕境之中,為求生路而決一死戰。
(出自《史記•淮陰侯列傳》)

拼音: bèi shuǐ yī zhàn 簡拼: bsyz
近義詞: 破釜沉舟、背城借一、濟河焚州 反義詞: 重整旗鼓
用法: 連動式;作謂語、定語;比喻在艱難情況下跟敵人決一死戰
解釋: 背水:背向水,表示沒有退路。比喻與敵人決一死戰。
出處: 宋·秦觀《將帥》:「韓信之擊趙,非素拊循士大夫也,背水一戰而擒趙王歇,斬成安君,是不在乎任之久近也。」
例子: 我軍下定了~的決心,終於殺出了敵人的重重包圍。

㈡ 背水一戰的概括和感悟

一、 小時候聽老師講背水一戰絕處逢生的故事,似懂非懂。隨著閱歷的增長,我對背水一戰絕處逢生的含義有了新德里理解。請看下面的故事: 人生必須渡過逆流才能走向更高的層次,最重要的是永遠看得起自己。 有一天某個農夫的一頭驢子,不小心掉進一口枯井裡,農夫絞盡腦汁想辦法救出驢子,但幾個小時過去了,驢子還在井裡痛苦地哀嚎著。 最後,這位農夫決定放棄,他想這頭驢子年紀大了,不值得大費周章去把它救出來,不過無論如何,這口井還是得填起來。於是農夫便請來左鄰右舍幫忙一起將井中的驢子埋了,以免除它的痛苦。 農夫的鄰居們人手一把鏟子,開始將泥土鏟進枯井中。當這頭驢子了解到自己的處境時,剛開始哭得很凄慘。但出人意料的是,一會兒之後這頭驢子就安靜下來了。農夫好奇地探頭往井底一看,出現在眼前的景象令他大吃一驚: 當鏟進井裡的泥土落在驢子的背部時,驢子的反應令人稱奇——它將泥土抖落在一旁,然後站到鏟進的泥土堆上面! 就這樣,驢子將大家鏟倒在它身上的泥土全數抖落在井底,然後再站上去。很快地,這只驢子便得意地上升到井口,然後在眾人驚訝的表情中快步地跑開了! 啟示:在生命的旅程中,有時候我們難免會陷入「枯井」里,會被各式各樣的「泥沙」傾倒在我們身上,而想要從這些「枯井」脫困的秘訣就是:將「泥沙」抖落掉,然後站到上面去! 二、 韓信背水一戰,「陷之死地而後生,置之亡地而後存」大破趙兵。---這是歷史中的經典鏡頭。無路可退,卻往往能創造出了一條路來,沒有選擇,卻往往能直達成功的天堂。 「時勢造英雄」,當今社會,多的是「韓信」,多的是這樣「死裡求生」的認為。這樣的人,往往都是走投無路了,有時甚至是已到「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的境地,可往往就這樣有了直面困難的勇氣和決心。 項羽破釜沉舟,下定決心,不給自己回來的選擇。---這是歷史中的英雄畫面。沒有選擇,往往就沒來由地生出一股豪氣,往往就能義無返顧勇往直前。 而現實,往往選擇的岔路太多。而在選擇中,如果說最初僅僅是憑著自己的直覺來選擇的話,那麼到了後來,影響著選擇的外在因素就越來越多,我們為著社會而選擇,為著親友而選擇,卻往往迷失了自我,失卻了最初的純真和夢想。 我們選最熱門的專業---而不是最喜歡的;我們選最搶手的學校---而不是所夢想的;我們選最掙錢的工作---而不是實現自我價值的。我們就這樣一步一步任由別人牽著我們的手來選擇,我們就這樣一步一步任憑著社會將我們一個個變得圓滑無二,我們就這樣眼羨地望著那些走在自己夢想中的人而空嘆空留余恨。 渴望背水一戰,渴望上天就這樣堵截了我的退路,讓我這樣只有唯一的選擇,奮勇向前。 渴望背水一戰,只給我一個選擇,不要魚,也不要熊掌,不要山重水復,也不要柳暗花明,就這樣讓我面對一切來勢洶洶,挺立浪尖做個瀟灑的弄潮兒。 世界多彩給我的選擇就如同樹根一樣密集,在選擇中,我學會了權衡得失分析利弊,學會了拈量輕重目測砝碼,在選擇中,學到了僥幸和圓滑,失去了個性與真實。這樣的選擇,未免太過殘酷。 可,他們卻告訴我,生活本身就充滿了殘酷。那麼就讓我破釜沉舟斬斷所以退路,讓我背水一戰,讓我舉起利劍、豎起橫眉,同前方的敵人決一死戰吧。

㈢ 背水一戰的典故

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十月,漢將軍韓信率軍攻趙,穿出井陘口,命令將士背靠大河擺開陣勢,與敵人交戰。韓信以前臨大敵,後無退路的處境來堅定將士拚死求勝的決心,結果大破趙軍。 「背水一戰」比喻處於絕境之中,為求生路而決一死戰。

㈣ 背水一戰是哪個歷史事件的

背水一戰

公元前205 年,漢將韓信偷襲魏王豹,滅掉魏國。10 月漢王又派他與張耳率幾萬軍隊向東繼續挺進,攻擊趙國。趙王趙歇和趙軍統帥陳余立刻在井陘口聚集20 萬重兵,嚴密防守。
趙國謀士李左車對陳余說 :「韓信這次出兵,一路上打了很多勝仗 ,可謂是一路威風 ,現在他又乘勝遠征企圖攻下趙國,其勢銳不可擋。不過,他們運送糧食需經過千里之遙,長途跋涉。現在我們井陘山路狹窄,車馬不能並進,漢軍的糧草隊必定落在後面。這樣你暫時給我3 萬人,從小道出擊,攔截他們的武器糧草 ,斷絕他們的供給 ,漢軍不戰死也會餓得半死。你再在這里堅守要塞,不與他們交戰,他們前不能戰,後不能退,用不了幾天我們就可活捉韓信。」
陳余是個迂腐之人,又自以為是,他不聽李左車的話,還說 :「韓信的兵力很少,長途千里趕到這里又精疲力盡,像這樣的敵人我們都不敢打,別國會怎麼看我們,不是更瞧不起我們了嗎?」陳余沒有採納李左車的意見。
韓信探聽到這種情況,很高興,慶幸自己碰上這樣一個迂腐將領 。於是就將軍隊安營紮寨在井陘口30 里的地方。到了後半夜,韓信又派精銳騎兵 2000 人 ,每人拿一面漢軍紅旗,從小路爬上附近山頭,埋伏起來。然後韓信又派出1 萬人沿著河岸背水擺開陣勢。背水歷來是兵家絕地,一旦背水,非死不可。陳余得知消息,大笑韓信不懂兵法,不留退路,自取滅亡。
天亮後,韓信豎起帥旗,大張旗鼓地開出井陘口,趙軍立刻迎擊,兩軍激戰很久。韓信、張耳假裝敗退,丟盔棄旗向河岸陣地靠攏。陳余則指揮趙軍拚命追擊。漢軍背水而戰,非常勇敢。
這時韓信埋伏的2000 輕騎兵 ,見趙軍傾巢出擊,立即飛賓士入趙營,拔掉趙國的全部軍旗,換上漢軍的紅旗。
趙軍久戰不能取勝,也抓不住韓信,想收兵回營,回頭一看軍營里已全部插起了漢軍的紅旗,以為趙王已被俘虜,頓時軍心動搖,紛紛逃跑。這時漢軍兩面夾擊,趙軍大敗。士兵們殺死了陳余,抓獲了趙王。
背水之戰本立於必敗之地,韓信卻打了個漂亮仗,從此威望更高了。

㈤ 背水一戰的典故出自哪個朝代

漢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十月,漢將軍韓信率軍攻趙,穿出井陘口,命令將士背靠大河擺開陣勢,與敵人交戰。韓信以前臨大敵,後無退路的處境來堅定將士拚死求勝的決心,結果大破趙軍。 「背水一戰」比喻處於絕境之中,為求生路而決一死戰。

㈥ 成語背水一戰的歷史故事

背水一戰的故事解釋:
背靠江河作戰,沒有退路。形容不留後路,決一死戰。
這個成語來源於《史記.淮陰侯列傳》,信乃使萬人先行,出,背水陳。...軍皆殊死戰,不可敗。 韓信,淮陰(今江蘇清江西南)人。他是漢王劉邦手下的大將。為了打敗項羽,奪取天下,他為劉邦定計,先攻取了關中,然後東渡黃河,打敗並俘虜了背叛劉邦、聽命於項羽的魏王豹,接著往東攻打趙王歇。
韓信的部隊要通過一道極狹的山口,叫井陘口。趙王手下的謀士李左軍主張一面堵住井陘口,一面派兵抄小路切斷漢軍的輜重糧草,韓信的遠征部隊沒有後援,就一定會敗走;但大將陳余不聽,仗著兵力優勢,堅持要與漢軍正面作戰。
韓信了解到這一情況,非常高興。他命令部隊在離井陘三十里的地方安營,到了半夜,讓將士們吃些點心,告訴他們打了勝仗再吃飽飯。隨後,他派出兩千輕騎從小路隱蔽前進,要他們在趙軍離開營地後迅速沖入趙軍營地,換上漢軍旗號;又派一萬軍隊故意背靠河水排列陣勢來引誘趙軍。
到了天明,韓信率軍發動進攻,雙方展開激戰。不一會,漢軍假意敗回水邊陣地,趙軍全部離開營地,前來追擊。這時,韓信命令主力部隊出擊,背水結陣的士兵因為沒有退路,也回身猛撲敵軍。趙軍無法取勝,正要回營,忽然營中已插遍了漢軍旗幟,於是四散奔逃。漢軍乘勝追擊,打了一個大勝仗。
在慶祝勝利的時候,將領們問韓信:「兵法上說,列陣可以背靠山,前面可以臨水澤,現在您讓我們背靠水排陣,還說打敗趙軍再飽飽地吃一頓,我們當時不相信,然而竟然取勝了,這是一種什麼策略呢?」
韓信笑著說:「這也是兵法上有的,只是你們沒有注意到罷了。兵法上不是說『陷之死地而後生,置之亡地而後存』嗎?如果是有退路的地方,士兵都逃散了,怎麼能讓他們拚命呢!」
這個故事演化出成語「背水一戰」,多用於軍事行動,也可用於比哺有「決戰」性質的行動。

㈦ 希林娜依高參加《創造營》是背水一戰,那麼這一戰最後的結果如何

選秀節目這兩年越來越多,想要從中出道的人也非常多,來參加選秀節目的人有很多人,其實大部分都沒有什麼實力。大多數都是來蹭節目的熱度,參加節目他們回去之後擁有了一定的熱度,還是可以為自己掙一些錢。讓自己的關注度變高之後,對他們自己也有非常多的好處。但是總體上而言還是會有實力的人出現。例如創造營裡面的希林娜依.高,她在唱歌方面還是非常不錯的,畢竟人家最終也以第1名的出道了。

1.在節目當中以第1名出道,也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成績。

雖然說在組合的資源上不是非常的多。但就個人而言,希林自己本來唱歌就是屬於非常好的,想要得到一個好的發展,還是屬於比較容易。只要不斷提高自己在唱歌方面的能力,在以後的唱歌界也會有屬於她自己好的發展。畢竟有實力的人始終都是有實力的,也很難會被其他東西所掩蓋。大眾的眼睛都是雪亮的,他們也能夠看到有實力的人是什麼樣的,也會讓有實力的人發展的更好。

㈧ 背水一戰是何意出自哪

【釋義】背靠江河作戰,沒有退路。比喻決一死戰。
【出處】漢·司馬遷《史記·淮陰侯列傳》。
漢高祖劉邦手下的大將韓信,為了打敗項羽,奪取天下,他為劉邦定計,先攻取關中,然後東渡黃河,打敗並俘虜了背叛劉邦、聽命於項羽的魏王豹,接著往東攻打趙王歇。
韓信的部隊要通過一道極狹的山口,叫井陘口。趙王手下的謀士李左車主張一面堵住井陘口,一面派兵抄小路切斷漢軍的輜重糧草,韓信的遠征部隊沒有後援,就一定會敗走;但大將陳余不聽,仗著兵力優勢,堅持要與漢軍正面作戰。
韓信知道真實情況後,非常高興。他命令部隊在離井陘三十里的地方安營,到了半夜,讓將士們吃些點心,告訴他們打了勝仗後再吃飽飯。隨後,他派出兩千輕騎從小路隱蔽前進,要他們在趙軍離開營地後迅速沖入趙軍營地,換上漢軍旗號;又派一萬軍隊故意背靠河水排列陣勢來引誘趙軍。
天快亮時,韓信突然率軍猛攻對方,雙方展開激戰。不一會,漢軍假意敗回水邊陣地,趙軍全部離開營地,前來追擊。這時,韓信命令主力部隊出擊,背水結陣的士兵因為沒有退路,也回身猛撲敵軍。趙軍無法取勝,正要回營,忽見營中已插遍了漢軍旗幟,於是四散奔逃。漢軍乘勝追擊,打了一個大勝仗。
在慶祝戰斗勝利的時候,將領們不解地問韓信:
「兵法上說,列陣可以背靠山,前面可以臨水澤,現在您讓我們背靠水排陣,還說打敗趙軍再飽飽地吃一頓,我們當時不相信,然而竟然取勝了,這是一種什麼策略呢?」
韓信笑著說:
「這也是兵法上有的,只是你們沒有注意到罷了。兵法上不是說『陷之死地而後生,置之亡地而後存』嗎?如果是有退路的地方,士兵都逃散了,怎麼能讓他們拚命呢!」

與創造背水一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共衛生服務協議書2017 瀏覽:805
改革工作成果匯報 瀏覽:49
醫療糾紛管理倫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瀏覽:959
工業光魔創造不可能720p 瀏覽:243
君主立憲制是法國大革命的成果 瀏覽:13
王成果青島科技大學 瀏覽:519
護理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875
使用權獲取途徑 瀏覽:759
怎麼投訴奧迪4s店 瀏覽:31
美術教師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740
股權轉讓合同模板 瀏覽:638
知識產權部門重點的工作計劃範文 瀏覽:826
用地批准書能證明土地的使用權權嗎 瀏覽:829
拓荒者知識產權 瀏覽:774
商標侵權事宜處理委託書 瀏覽:168
內容無版權今日頭條 瀏覽:327
房產糾紛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瀏覽:269
無形資產年限怎麼確定 瀏覽:542
工商登記人員工作總結2018 瀏覽:799
我要發明機器人300字 瀏覽:341